2024年新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六三制_第1頁
2024年新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六三制_第2頁
2024年新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六三制_第3頁
2024年新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六三制_第4頁
2024年新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六三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青島版四上新青島版四上科學知識梳理精品知識點全冊六三制目錄第一單元動物王國第1課螞蟻4第2課魚5第3課鳥5第4課哺乳動物6第5課我國的珍稀動物7??己喆鸨秤?第二單元冷與熱第6課哪杯水熱8第7課溫度計的秘密9第8課自行車胎為什么會爆裂10第9課熱氣球上升的秘密10第10課風的形成11??己喆鸨秤?1第三單元天氣與氣候第11課一天的氣溫12第12課風向和風力13第13課降水量14第14課臺風來了15第15課天氣和氣候15常考簡答背記16第四單元水的三態(tài)變化第16課水蒸發(fā)16第17課水沸騰17第18課水蒸氣凝結18第19課水的三種狀態(tài)19??己喆鸨秤?9第五單元位置與速度第20課測量距離和時間20第21課運動物體的位置21第22課物體運動的快慢22常考簡答背記23第六單元設計制作小臺燈第23課剎車的學問23第24課面團長大了24第25課技術產(chǎn)品與生活24新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第一單元動物王國第1課螞蟻1.說出螞蟻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長著什么,就是在描述。2.觀察螞蟻時,不要傷害螞蟻,最好把螞蟻放在昆蟲盒中觀察。3.螞蟻的種類有行軍蟻、紅火蟻、蜜罐蟻等。4.像螞蟻、蝴蝶、蝗蟲這樣的動物屬于昆蟲。常見的昆蟲還有蜜蜂、蜻蜓、蒼蠅、蚊子、蟑螂等。5.昆蟲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為頭、胸、腹3部分,頭部有1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一般有1~2對翅。6.怎樣預防蚊蟲叮咬(1)到蚊蟲比較多的地方時穿長褲、長袖衣服。(2)噴涂驅蚊液。(3)不直接觸碰昆蟲。7.被蚊蟲叮咬后,皮膚可能會出現(xiàn)紅腫。如果局部瘙癢得厲害,可以外涂一些專門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等。如果被叮咬的面積較大,并目瘙癢、水腫等癥狀明顯,就需要內服藥物治療。如果出現(xiàn)明顯的全身癥狀,要及時就醫(yī),第2課魚1.像鯽魚、草魚這樣的動物屬于魚類。2.魚的身體由3部分組成,分別為頭、軀干和尾,并且有多種鰭,包括胸鰭、腹鰭、臀鰭、背鰭和尾鰭等。3.魚類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有鰭,用鰓呼吸。4.用滴管吸一些用綠色食用色素調制的水,在魚的嘴前擠出,綠色水從魚的嘴進入、從鰓蓋的后緣流出。鰓蓋一張一合就是魚在呼吸。5.魚游動時,魚鰭起到維持身體平衡和控制運動方向的作用。6.章魚屬于海洋軟體動物,甲魚屬于爬行動物,海馬屬于硬骨魚類,鯨屬于哺乳動物,鯊魚屬于軟骨魚類。7.魚類用鰓呼吸,而鯨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鯨不屬于魚類,就是在推理。第3課鳥1.像鸚鵡、啄木鳥、貓頭鷹、雞這樣的動物屬于鳥類。2.鳥類的共同特征是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huì),卵生。3.像雞、貓頭鷹這樣由脫離母體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4.鵝是家禽,屬于鳥類;企鵝是典型的海鳥,具有“海洋之舟”的美稱;鴕鳥是世界上現(xiàn)存體型最大的鳥類,生活在非洲草原上;蝙蝠會飛但沒有羽毛,胎生,不屬于鳥類。(1)鳥喙:不同的鳥喙形狀不同,如彎鉤狀、扁鏟狀、鞋釘狀等,與鳥的捕食方式有關。(2)羽毛:根據(jù)構造和功能的不同,鳥的羽毛可分為正羽、絨羽和纖羽3種。(3)翅膀:羽軸中空、很輕、防水,利于飛行。5.為保護鳥類,我們要做到不隨意打鳥,不掏鳥蛋、毀鳥窩、抓雛鳥.為鳥類提供筑巢空間,還可以在陽臺放置谷物等。第4課哺乳動物1.像貓、兔這樣的動物屬于哺乳動物。海豚、馬、猩猩、袋鼠、虎和熊等也屬于哺乳動物。2.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表面有毛,胎生,哺乳。3.后代在母體內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4.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式喂養(yǎng)后代。我們人類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5.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但繁殖方式不是胎生而是卵生。第5課我國的珍稀動物1.為保護珍稀動物,國際上將每年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2.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較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瀕危動物種類較多的國家。3.我國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鹮、華南虎、白頭葉猴、揚子鱷等。大熊貓朱鹮華南虎4.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原因: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繁殖能力下降:適應環(huán)境能力減退;人類的大量捕殺等。5.我國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人工繁育、健全法律法規(guī)等。6.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7.進入自然保護區(qū),要注意安全,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常考簡答背記1.魚類有哪些共同特征?魚類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有鰭,用鰓呼吸。2.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哺乳動物?牛、羊、馬、貓、狗、兔等。3.魚缸里的魚,鰓蓋一張一合,是在喝水嗎?不是。是魚在用鰓呼吸水中的氧氣。4.鳥類的羽毛和哺乳動物的毛有什么不同?鳥類的羽毛有保溫和飛翔的作用.哺乳動物的毛只用于保溫和隱蔽。第二單元冷與熱第6課哪杯水熱1.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說水很燙、水涼了,這些都與水的溫度有關。2.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3.溫度計是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要根據(jù)被測物體選擇合適的溫度計。氣溫計水溫計體溫計4.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攝氏溫度計,它的計量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5.測量水的溫度(1)用手拿著水溫計的上部。(2)將水溫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觸容器底和壁。(3)等水溫計內的液柱靜止后,讀出溫度。(4)讀數(shù)時,水溫計不能拿出水面,視線要與液柱頂端相平?!獭套x作:三十七攝氏度寫作:37℃6.測量體溫(1)測體溫前,先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到35℃刻度線以下。(2)用酒精棉球給體溫計消毒。(3)將玻璃泡一端置于腋窩深處并夾緊,5~10分鐘后取出,讀數(shù)。7.體溫計只能用來測量體溫,要防止水銀體溫計破碎。水銀是汞的通稱,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tài)的金屬。一定量的汞蒸氣會使人中毒。若水銀體溫計破碎,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處理。8.測量氣溫(1)將氣溫計懸掛在距離地面大約1.5米、通風良好、不受陽光直射的位置。(2)液柱穩(wěn)定后讀數(shù)。第7課溫度計的秘密1.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時,溫度計內的液柱會上升或者下降。2.探究“溫度計為什么能測量溫度”時,把水染成紅色,是為了便于觀察。3.做溫度計模擬裝置時,要注意“液泡”與“液柱”連接處要密封,否則會影響實驗效果。4.一般情況下,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遇冷時體積收縮。這就是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5.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6.根據(jù)水、醋、果汁等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推出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就是在推理。7.水在4℃以下時會出現(xiàn)熱縮冷脹的現(xiàn)象。第8課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1.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固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2.在炎熱的夏季,自行車胎里的空氣被曬熱時會膨脹,車胎容易爆裂。3.如圖甲,把燒瓶放進熱水里,氣球會鼓起來;放進冷水里,氣球會癟下去。甲乙丙4.如圖乙,用手焐熱燒瓶,液柱會向外移動。5.如圖丙,把導管插入水中,用手焐熱燒瓶,導管口會有氣泡冒出。6.常溫下剛好能通過鐵環(huán)的銅球,受熱后不能通過鐵環(huán),說明銅球體積變大了;冷卻后的銅球又能通過鐵環(huán),說明銅球體積變小了。7.癟的乒乓球,放進熱水里能重新鼓起來,利用了乒乓球里的空氣受熱膨脹的性質。8.夏天架設電線時,電線要松一些,以防冬天電線受冷收縮后斷裂。第9課熱氣球上升的秘密1.加熱空氣,熱空氣上升,從而讓塑料袋上升,讓紙蛇轉動起來。塑料袋上升紙蛇轉動2.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所以熱空氣會上升。3.熱氣球就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升空的。4.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有孔明燈、走馬燈、抽油煙機在爐灶上面、暖氣片在房間下部而空調在房間上部等。第10課風的形成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边@首詩描寫的自然現(xiàn)象與風有關。2.在太陽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溫度高,有的地方溫度低。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空氣不停地流動,就形成了風。3.風會自然形成,也可以人工制造,如扇扇子、打開電風扇、用吹風機吹、用鼓風機吹等。4.風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利有弊:風力發(fā)電、帆船航行、放風箏等都利用了風;臺風帶來降水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大危害。5.在海邊,白天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即海風;夜晚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即陸風。常考簡答背記1.什么是溫度?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2.炎熱的夏季自行車胎為什么容易爆裂?夏季氣溫高,車胎內的空氣受熱膨脹。3.為什么廚房里抽油煙機要安裝在爐灶的上部?油煙溫度高,會向上飄。4.大自然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在太陽的照射下,各地存在冷熱差異,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空氣不停地流動,就形成了風。5.風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利:風力發(fā)電、放風箏、帆船航行、涼爽降溫等。弊:臺風摧毀房屋、樹木,危害人身安全等。第三單元天氣與氣候第11課一天的氣溫1.“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國新疆,這里晝夜溫差很大。2.在同一時間測量室內和室外的空氣溫度,測量結果是不同的。一般,室外陽光下的溫度高于背陰處的溫度。3.空氣的冷熱程度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4.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5.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是指在室外空曠、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的環(huán)境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6.百葉箱是用來放置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的儀器的木箱。7.白天的氣溫一般是先升后降。一天中的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下午14時左右,最低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清晨日出前。8.選擇一天中的七個時間點測量氣溫并記錄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繪制成柱狀圖。柱狀圖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一天中的氣溫變化規(guī)律。氣溫柱狀圖9.觀察氣溫變化規(guī)律,要每天在固定時間和地點觀測并記錄氣溫,長期堅持。第12課風向和風力1.風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如從東方吹來的風叫東風,從西北方向吹來的風叫西北風。2.風力是風的強度,氣象上用風級表示。氣象學家通常把風力記為0~12級共13個等級。風級歌0級煙柱直沖天1級青煙隨風偏2級風來吹臉面3級葉動紅旗展4級風吹飛紙片5級帶葉小樹搖6級舉傘步行艱7級迎風走不便8級風吹樹枝斷9級屋頂飛瓦片10級拔樹又倒屋11、12級陸上很少見3.風向可以用風向標或風向袋來觀測,風力可以用風力計來測量。4.風向與風向袋的飄動方向相反,與風向標箭頭指向相同。第13課降水量1.降水是指從大氣中落到地面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2.降水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經(jīng)蒸發(fā)、滲漏、流失的情況下所積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3.人們通常用雨量器觀測降水量。4.模擬降雨,測測“降水量”(1)雨量器應安置在相對開闊、不受障礙物影響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簡易雨量器使水面到達“0”刻度。(3)準確記錄降水開始和結束的時間。(4)降水結束后,及時讀出并記錄降水量。5.要測量一場雪或者雹的降水量,可以把雨量器中的雪或者雹融化后再進行測量。6.降水的多少對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1)風調雨順使莊稼生長旺盛。(2)洪澇會造成莊稼減產(chǎn)。(3)干旱可能使莊稼顆粒無收。第14課臺風來了1.臺風是一種極強烈的風暴,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或12級以上,同時有暴雨。2.臺風巨大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作用,具有突發(fā)性強、破壞力大等特點。3.臺風帶來的暴雨還可能引發(f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洪水暴發(fā)會造成水災等次生災害。4.臺風能給陸地帶來大量的降水,緩解旱情,所以并不是沒有任何益處。5.臺風將至,我們應該做的準備:取消航班,加固房屋,水庫降容,漁船回港,剪掉部分樹冠,關注臺風預報,關緊門窗盡量不出門,不到臨時搭建物、廣告牌、電線桿、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雨等。6.剪掉樹冠可以減小阻力,防止樹被風吹倒。7.臺風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級。第15課天氣和氣候1.2月,我國海南省已經(jīng)鮮花盛開,而黑龍江省卻冰天雪地。這是因為兩地間存在氣候差異。2.天氣是一定區(qū)域短時間內大氣中的各種氣象狀態(tài)。我們可以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氣。3.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時十分迅速,有時比較緩慢。4.了解天氣的方法:收看、收聽天氣預報節(jié)目,利用儀器(氣溫計、百葉箱、風向標、雨量器等)進行測量,看云識天氣,根據(jù)諺語判斷天氣,目測風向、風力等。5.未來的天氣狀況是能夠預測的,但天氣預報不是完全準確的。6.天氣預報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氣象部門制作并發(fā)布。7.一定地域里經(jīng)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叫作氣候。天氣(短期)氣候(長期)8.通過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觀測,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總結了現(xiàn)代物候的特征,為防災減災和國家建設提供了基本依據(jù)。??己喆鸨秤?.“天氣就是氣候”的說法正確嗎?說明理由。不正確。天氣是一定區(qū)域短時間內大氣中的各種氣象狀態(tài)。氣候是一定地域里經(jīng)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2.臺風將至,居家時應該如何避險?關緊門窗,緊固搭建物;檢查電路、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把米面、蔬菜等食物放置在高處等。第四單元水的三態(tài)變化第16課水蒸發(fā)1.水蒸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2.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的現(xiàn)象叫蒸發(fā)。3.常見的蒸發(fā)現(xiàn)象有水洼變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時水減少了、海水曬鹽等。4.在任何溫度下,水都會蒸發(fā)。5.水蒸發(fā)時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所以,把水擦到手背上,手背感覺涼涼的;夏天,剛從游泳池出來會感覺到?jīng)?;夏天,給地面灑水會感到?jīng)鏊?;植物的蒸騰作用能給自身降溫。6.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通風加熱增加蒸發(fā)面積(1)空氣流動越快,水蒸發(fā)越快;(2)溫度越高,水蒸發(fā)越快;(3)蒸發(fā)面積越大,水蒸發(fā)越快。7.提高水的溫度、加快水面上方的空氣流動、增大蒸發(fā)面積等可以讓水蒸發(fā)得更快。第17課水沸騰1.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要用外焰加熱,使用完畢,要立即用燈帽蓋滅。2.給水加熱的過程中,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溫度升高的趨勢是先快后慢,達到一定溫度后,溫度會保持相對穩(wěn)定。3.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泡,并不停地翻騰起來。這種現(xiàn)象叫沸騰。4.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溫度不再升高。5.借助圖表對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就是在處理信息。6.在高山的山頂和山腳下燒水,水沸騰時的溫度不一樣。水沸騰時的溫度與大氣壓有關,高山山頂海拔高、氣壓低,水沸騰時的溫度低。第18課水蒸氣凝結1.探究“小水珠的形成”實驗(1)相同條件:杯子、水量、水的溫度、鋁片、蓋上鋁片的時間等。(2)唯一的不同條件:一塊鋁片是冷的,另一塊鋁片是熱的。(3)冷的鋁片上會有大量小水珠形成,熱的鋁片上幾乎沒有。(4)鋁片上的小水珠是由杯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2.用酒精燈給鋁片加熱時,要來回移動鋁片,讓鋁片均勻受熱。3.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液態(tài)的水,是一種凝結現(xiàn)象。4.水沸騰時,水面上會看到很多“白氣”,這不是水蒸氣,而是小水珠。5.水蒸氣是看不到的,我們能看到的“白氣”和霧都不是水蒸氣,而是小水珠。第19課水的三種狀態(tài)1.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2.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有固定的體積;冰是固態(tài)的水,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水蒸氣是氣態(tài)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3.教材中在做水結冰的實驗時,在水位處做標記是為了便于觀察水結冰時的體積變化;向小鐵桶的冰塊上撒鹽是為了降低冰塊的凝固點,使冰塊融化吸熱,使塑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發(fā)生結冰現(xiàn)象。4.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氣的形式存在。它們雖然狀態(tài)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5.水的三種狀態(tài)可以相互轉化。6.自然狀態(tài)下的水,液態(tài)的有云、雨、露、霧等,固態(tài)的有雹、雪、霜等,氣態(tài)的有水蒸氣。??己喆鸨秤?.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的視線。你有什么好辦法?為了防止小水珠出現(xiàn),我們可以打開車窗通風,使車內水蒸氣變少;也可以打開車內暖風,讓玻璃變熱。2.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蒸饅頭時利用水蒸發(fā)形成的水蒸氣將饅頭蒸熟,人工降雨,用冰塊冷凍保鮮食物等。第五單元位置與速度第20課測量距離和時間1.利用工具確定兩棵樹之間有多遠,就是在測量。2.兩點之間相隔的長度就是兩點之間的距離。常用的距離單位有厘米、米、千米等。3.電子停表是實驗室里常用的計時工具。使用時,先將電子停表歸零,按下開始鍵開始計時,按下停止鍵停止計時。4.使用工具測量距離和時間時,至少測量3次,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測量結果更準確。5.生活中的計時工具有鐘表、手表、沙漏等。6.生活中測量距離的工具有軟尺、直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激光測距儀等。7.使用工具測量比估測結果更準確。第21課運動物體的位置1.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位置發(fā)生了變化。2.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相對于地面(標準物)來說,圖中老鷹是運動的,蒙古包、馬和白云是靜止的。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和地面相比,站臺、樹、等車的人是靜止的。公交車和車里的人是運動的;和公交車相比,車里座位上的人是靜止的。4.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5.在生活中,我們一般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來描述方向。在沒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方向。6.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東北東南北南東東北東南北南東西西南西北(2)確定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第22課物體運動的快慢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相同距離比時間:用時越短,運動越快。(2)相同時間比距離:距離越長,運動越快。(3)距離和時間都不同時,比速度,速度越大,運動越快。2.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來描述。3.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千米/時、米/秒等。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距離。4.不同的交通工具速度差異較大,會直接影響到達目的地需要的時間。5.常見交通工具的速度??己喆鸨秤?.生活中測量距離的工具有哪些?直尺、卷尺、皮尺、米尺等。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痹娋渲休p舟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以山為參照物,輕舟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輕舟在運動。3.兩輛運動距離和時間都不同的小車,怎樣比較它們的運動快慢?分別測出兩車的運動距離和時間,利用距離除以時間,分別求出兩車的速度進行比較。第六單元技術與生活第23課剎車的學問1.自行車剎車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增大剎車片與車輪間的摩擦來減緩車輪的轉速,從而使自行車停下來。2.控制部分、傳動部分、制動部分組成了自行車的剎車系統(tǒng)??刂撇糠?車把和手剎)和制動部分(剎車片)是由傳動部分(剎車線)連接的。3.自行車發(fā)展過程中,剎車演變了許多形式,常見的有鼓剎、碟剎和膠剎。如上圖所示的剎車系統(tǒng)為碟剎。4.剎車系統(tǒng)不同,制作剎車片的材料也不同。5.汽車剎車系統(tǒng)中的剎車踏板相當于自行車中的手剎,屬于控制部分;剎車片相當于自行車中的剎車片,屬于制動部分;其他相連的部分則屬于傳動部分。第24課面團長大了1.酵母菌能將面團中的一部分糖發(fā)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團形成膨大、松軟、蜂窩狀的結構。2.饅頭是一種發(fā)酵食品。3.制作饅頭的大致流程:制作酵母水→和面→發(fā)酵→揉饅頭→蒸饅頭。4.制作饅頭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浪費材料,保持清潔,用電安全等。5.生活中的發(fā)酵產(chǎn)品還有面包、酸奶、豆腐乳、食醋、紅茶、醬油、啤酒、葡萄酒、泡菜等。第25課技術產(chǎn)品與生活1.木拱廊橋是一種古老而結構獨特的橋梁。2.木拱廊橋的整座橋不用釘鉚,完全利用自身的強度、摩擦力和直徑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離等巧妙搭接起來。它雖然結構簡單,卻堅固異常,形似彩虹,又稱虹橋。3.建筑技術產(chǎn)品有國家體育場(鳥巢)、港珠澳大橋、東方明珠、隧道等。4.通信技術產(chǎn)品有手機、電腦、電子監(jiān)控設備、通信衛(wèi)星等。5.運輸技術產(chǎn)品有貨車、吊車、運輸管道、高速列車等。6.技術產(chǎn)品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適。技術產(chǎn)品也會給人類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人們嚴重依賴手機影響身心健康,車輛交通事故頻發(fā)等。7.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提供定位、導航等服務?!窘滩暮單觥勘菊n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進一步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推測熱在空氣中的傳遞方式,最后讓學生了解熱對流在生活中的應用。水和空氣都是能流動的物質,熱對流是流體各部分之間由于冷、熱不均勻而產(chǎn)生宏觀上相對位移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是熱傳遞的基本方式之一。探究活動共分兩個部分:一是探究試管中發(fā)生的熱對流現(xiàn)象,二是探究燒杯中發(fā)生的熱對流現(xiàn)象。教材中還拓展了冬天在房間使用取暖器時,房間里空氣是怎樣變熱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畫出空氣受熱后的運動路線圖。在研究水的對流實驗中,使用了感溫粉末、紅墨水等,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感知認識對流現(xiàn)象,使探究活動顯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緦W情分析】許多學生都觀察過水加熱的過程。他們已經(jīng)知道水受熱后溫度會升高。學生在三年級的學習中也已經(jīng)知道了水結冰時的溫度和水沸騰時的溫度,但他們不清楚在加熱試管和燒杯底部時,熱量在水中是怎樣傳遞到各個部分的。在本節(jié)課中的學習中,學生將在感溫粉末或紅墨水的幫助下,觀察、了解到熱在水中傳遞的方式,進而分析熱在空氣中傳遞的情況?!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熱在水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發(fā)現(xiàn)熱對流的應用。2.理解熱可以在物體間和物體內傳遞,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遞熱??茖W探究目標1.能夠熟練操作熱對流的實驗;運用圖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結果。2.能夠熟練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體驗到通過合作與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認知;運用掌握的科學知識探究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3.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實驗設計的能力。4.運用分析、比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茖W態(tài)度目標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2.能和別人一起合作交流,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想法。3.形成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思路的習慣,愿意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明確人類的好奇心和社會需求是科技發(fā)展的動力。2.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窘虒W重難點】重點:探究熱在水中傳遞的過程。難點:熱對流的形成機制,冷水受熱后,密度變化而向上運動?!窘虒W準備】為學生準備:試管、大燒杯、滴管、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鐵架臺、試管架、感溫粉末、紅墨水、清水、濕布、護目鏡、實驗記錄表。教師準備:熱在水中傳遞的課件資料,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1.聚焦。出示課件,提出問題:我們常常把一壺水燒開,你知道熱在水中是如何傳遞的嗎?與在金屬中的傳遞方式相同嗎?學生根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做出猜測。師生交流后,完善猜測。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燒開水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熱在水中是如何傳遞的。在三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jīng)做過水的沸騰實驗了,學生對于熱在水中的傳遞是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的,但是學生還不了解熱在水中傳遞的方式。學生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熱在金屬中傳遞方式,他們可能會把這個認識遷移到熱在水中傳遞上,在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聚焦“熱在水中是如何傳遞的”這個問題。2.探索。(1)加熱試管里的水。想象一下,在試管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給試管的底部加熱,試管上面的水是否也會熱起來?學生研討熱在試管中的傳遞。教師介紹加熱裝置,學生說說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因為水是無色透明的,很難觀察到水變化的過程,讓學生思考有什么辦法可以觀察得更清楚。學生提出,既然金屬上面可以涂感溫油墨觀察,往水里加感溫粉末或紅墨水,是否有助于觀察?師生交流:往水里加感溫粉末或紅墨水,能有助于觀察水的變化。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提問:試管中的水是如何傳遞熱的?師生交流:水受熱后向上方流動,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動,水的各部分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2)加熱燒杯里的水。提出問題:如果在燒杯底部加熱,燒杯里的水都會變熱嗎?學生研討熱在燒杯中是如何傳遞的。根據(jù)出示的示意圖,學生了解實驗方法和實驗注意事項。學生開展探究實驗,并將實驗現(xiàn)象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師生交流:冷水受熱后向上方流動,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動,水的各部分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設計意圖:水是無色透明的,在實驗前需要重點探討“怎樣觀察清楚水中熱的傳遞”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上節(jié)課借助的感溫油墨,教師適時提出感溫粉末或者紅墨水的使用。在實驗中,學生還觀察到水會流動,這與上節(jié)課的金屬傳遞熱的情況有所不同,要指導學生在實驗中記錄好。3.研討。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觀察記錄,師生交流:熱是怎樣傳遞到燒杯的各個部分的?師生小結:(1)水受熱后向上方運動。(2)上方冷水向下方運動。(3)水的各部分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使整個容器的水都變熱。小結并板書:熱對流。設計意圖:因為水是流體,會流動,所以跟金屬中的熱傳遞不一樣。在研討中,根據(jù)熱的傳遞方向和水的運動的情況,師生研討小結出三點情況,學生達成共識后,明白了水中的傳熱方式是熱對流。4.拓展。在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過這樣的熱對流現(xiàn)象嗎?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展示家里煮湯圓或餛飩時,在加熱過程中湯圓的運動情況??諝飧粯?,是會流動的。冬天,我們在房間里用取暖器時,房間里的空氣是怎樣熱起來的?將我們的推測在示意圖上用文字和箭頭表示出來。我們可以通過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來證實我們的推測。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生活中煮湯圓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水中的傳熱方式為熱對流。探究學習可以繼續(xù)遷移到各種流體,如,空氣是無色透明的,也會流動,在使用空調或取暖器時,熱是怎樣在空氣中傳遞的?學生除了假設和推測,還可以交流如何證實這些推測?!窘滩暮單觥勘菊n包含兩個活動。木勺、塑料勺、金屬勺的導熱快慢,銅、鋁、鐵等金屬材料的導熱性能比較。通過對不同材料導熱性能的比較,建立學生對于“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這一初步認識。學生們通過交流活動,意識到實驗方法的選擇和改進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說前面幾課的研究活動突出的是熱傳遞方式的探究,那么本課中“哪個傳熱快”這一活動,注重的則是導熱性能的比較。通過實驗探究,學生了解不同物體的傳熱性能是不同的,從而為下一課《做個保溫杯》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緦W情分析】關于熱現(xiàn)象,學生在三年級上冊“水”單元已經(jīng)有所了解。在本單元,學生將繼續(xù)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xiàn)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通過前一課對熱傳導的深人觀察研究,學生們已經(jīng)認識到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向溫度較低的部分。那么不同材料的物體放在相同的熱源中,它們導熱速度相同嗎?哪個快,哪個慢?通過設計研究導熱比賽的活動,學生將學習區(qū)分熱的良導體與不良導體,進而理解不同導熱性能的物體有著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們要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本課的“三種金屬傳熱比賽”的實驗設計,完全建立在前一課《熱是怎樣傳遞的》實驗設計的基礎之上,對于實驗中蠟燭油和感溫油墨的運用,學生會借鑒已有經(jīng)驗,把原來是單一的觀察,設計成橫向的對比實驗,這也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思維上獲得的又一提升。【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2.從熱量的傳遞角度認識效率??茖W探究目標1.嘗試基于所學的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2.熟練操作不同材料物體的導熱性能實驗。3.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從實驗證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體導熱性能的差異。4.能夠分析制造某種物品時選擇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原因。科學態(tài)度目標1.尊重證據(jù)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2.意識到實驗方法的選擇和改進會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產(chǎn)生影響。3.關注科學調查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樂于進行科學的調查。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發(fā)現(xiàn)材料因為導熱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應用。2.了解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窘虒W重難點】重點: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性能的對比實驗。難點:學生能明確對比實驗的關鍵要素,能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對比實驗的設計?!窘虒W準備】學生準備:塑料勺、木勺、鋼勺、杯子、熱水、蠟燭油、感溫油墨、鐵絲、鋁絲、銅絲、酒精燈、火柴、濕布、護目鏡,溫度變化記錄表,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金屬導熱性能演示器。【教學過程】一、聚焦1.出示教科書70頁的圖片。2.提問:這些廚房里的用品,哪些傳熱快?哪些傳熱慢?3.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匯報交流。4.教師繼續(xù)提問: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在傳熱方面有什么不同?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展示廚房中的工具和工作情形,讓學生們思考生活中不同的材料在傳熱性能上是否有差異。二、探索(一)活動一:塑料勺、木勺、金屬勺的傳熱比賽1.實物投影:出示大小相同的金屬勺、木勺、塑料勺。2.提問:如果同時將它們放在熱水中,進行一次傳熱比賽,預測一下誰是冠軍?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3.小組討論自己的實驗方案。4.交流實驗方案:怎樣倒水?怎樣放湯匙?蠟涂在哪里?5.出示課件:還要注意些什么?學生討論說一說。6.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7.匯報實驗情況。8.小結:不同材料的熱傳導本領各不相同,金屬材料的傳熱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