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一章導論1、國際法,亦稱國際公法。羅馬人把這個法律部門稱為“萬民法”,它是一部國內法。荷蘭學者格老秀斯被稱為國際法之父,他的名著《戰(zhàn)爭與和平法》,為近代國際法建立了相當完整的體系,但他仍將此法稱之為“萬民法”。直到18世紀末,英國人邊沁將此法改稱為國際法。2、普遍國際法是指適用普遍性國際關系的國際法;區(qū)域性國際法是指只適用于區(qū)域性國際關系的國際法;特殊國際法是指僅適用于某些特殊國際關系的國際法。一般來說,國際法這個名稱是指普遍國際法。
3、對于國際法的效力根據,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大體上分為兩大學派:⑴自然法學派。
a、國際法上最早的自然法學家要算西班牙的維多利亞和蘇亞利茲。
b、17世紀,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自然法和國際法教授普芬道夫。:
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了新自然法學派,主要有:
社會連帶法學派,代表人物有法國的狄驥和美國的龐德。他們認為法律的根據在于社會連帶關系。國際法效力的根據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電規(guī)范法學派,代表人物有美籍奧地利法學凱爾遜。他們認為整個法律體系的最上級是國際法規(guī)范,它的效力來源于一個“最高規(guī)范”或稱“原始規(guī)范”。
⑵實在法學派。
a、這一學派的發(fā)起人是英國的邊沁,奧斯汀繼承和發(fā)展了邊沁的思想。
b、最先使用實在法學派觀點看待國際法的是荷蘭的賓刻舒克。
c、實在法學派認為,國際法效力的根據不是抽象的“人類理性”,而是現實國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英國國際法教授奧本海就屬這一派。
⑶格老秀斯學派,即折衷法學派。
代表人物有德國的沃爾夫和瑞士的瓦特爾。這一學派一方面認為自然法是國際法效力的根據,另一方面又承認國家的同意也是國際法效力的根據。
4、新自然法學派興起的同時,出現了新現實主義學派。這個學派現今有兩種比較流行的學說:
⑴權力政治學說,認為國際法存在的基礎和效力根據是“勢力均衡”。
⑵政策定向學說,認為國際法的效力取決于國家對外政策。
5、國際法的發(fā)展與國際關系的歷史發(fā)展相適應,經歷了四個時期:
⑴古代國際法a、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和赫梯國王就締結了最古老的同盟條約。:ab、這一時期國際法的特點:內容的不系統(tǒng)性;宗教性;適用范圍的地區(qū)性。[
⑵中世紀國際法這一時期,國際法的主要發(fā)展是出現了一些海事法典,開始實行外交上的常駐使節(jié)制度。⑶近代國際法a、威斯特伐利亞公會是近代國際法產生的標志。會議承認了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為數眾多的邦國成為獨立主權國家。確認了國家主權和主權平等原則,這是近代國際法的最根本原則,成為近代國際法的基礎。c
b、《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不但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完成有一定影響,而且為近代國際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c、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近代國際法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提出國家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概念、國家主權原則、國家領土主權原則、民族自決原則、不干涉內政原則,宣布賦予“為了自由事業(yè)而被本國驅逐的外國人”以庇護權,在戰(zhàn)爭法中貫徹人道主義原則等。⑷現代國際法a、現代國際法是在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蘇維埃國家建立以后逐漸形成的。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簽訂了《國際聯(lián)盟盟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世界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lián)盟,通過了《國際常設法院規(guī)約》,并設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司法機構。
6、1864年,清政府同文館總教習丁韙良,經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的鼓勵,把1836年出版的美國國際法學家惠頓的《國際法原理》一書譯為漢文,稱為《萬國公法》。這是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把國際法著作介紹到中國。1839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將瓦特爾的《萬國法》一書中的幾段譯成漢文,稱為《各國律例》。7、國際法是由一系列調整國際關系的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組成的,這些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第一次出現的地方,就是國際法的淵源。
8、根據《國際法院規(guī)約》的規(guī)定,國際法院裁判案件時所適用法律的范圍是非常廣的,從國際條約、國際習慣、一般法律原則、直到作為確認法律原則補助資料的司法判例和學者學說,都可以適用。此外,經當事國同意,還可以本著“公允及善良原則”進行裁判。條約和習慣是主要的淵源,其他各項只能認為是次要的或輔助性的淵源。9、國際交往中形成的慣例如被接受為法律,就成為“國際習慣”,或“習慣國際法”。國際習慣的形成有兩個要素:K
一是慣例的產生,這是“物質因素”。慣例來自國家在相當長時期內反復和前后一致的實踐,這里包含時間、數量和性質三個內容;
二是這慣例能不能被接受為法律,這是一個“心理因素”。如國家認為這種規(guī)則是國際法所必需的,便相約接受他的拘束。這在國際法理論上被稱為“法律確信”或“法律的必要確信”。
10、能夠證明慣例是否存在和是否被接受為法律的證據,可以從各國政府的文件、政府官員講話、國際法院和國內法院的判決、新聞報導,以及各種外交文書、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的決議等材料中找到。
11、國際習慣是最古老的國際法淵源,習慣規(guī)則占主要地位。19世紀后,習慣規(guī)則有逐漸成為成文規(guī)則的趨勢。
12、P一般法律原則,是各國法律體系所共有的原則,各國法律體系有很大不同,但畢竟還有一些共同的原則,例如:時效、善意、定案、禁止翻供等原則。一般法律原則在裁判中通常被作為補充淵源適用,不是一項獨立的法律淵源,或者說,它在國際法的淵源中僅居于次要地位。13、法院裁判案件時可適用作為確定法律原則補助資料的司法判例和權威最高的公法學家的學說。14、確定法律原則的輔助方法有:
⑴司法判例主要是指法院和國際仲裁法庭所作的判例,不是法律淵源,但國際法院是聯(lián)合國主要的司法機關,它的法官都是世界各系的權威法學家,它的判決對于認證和確定法律原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⑵權威法學家的著作,本身并非法律,但其涉及整個國際法領域。概括說明了國際法大量的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可以為這些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的存在提供證據。:o
⑶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的決議及宣言,不是直接的國際法淵源,屬于建議性質,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作為確定法律原則的補助資料和輔助方法,其地位應置于判例與公法學家的學說之上。
15、編撰就是把各種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編成系統(tǒng)化的法典。:::星魂社區(qū):::國內著名電大交流社區(qū)s5S:c9n/A/@⑴編纂的意義:一是把分散的原則、規(guī)則法典化;二是通過整理訂成新法律,促進其發(fā)展。
⑵編纂有兩種形式:全面編纂;專門編纂。
⑶編纂的兩種類別:官方編纂;非官方的編纂。
16、國際法的編纂:
⑴18世紀主要是個人和學術團體進行的編撰。屬于非官方的編纂。Z
⑵19世紀外交會議開始了正式的官方編撰。⑶20世紀開始由國際組織進行的編撰。(國際聯(lián)盟、聯(lián)合國)
a、個人編纂最初是18世紀的英國學者邊沁提出的。國際學術團體的編撰主要是國際法研究院、國際法協(xié)會。
b、主要的外交會議:
1815,維也納會議,禁止買賣黑奴、建立國際河流自由航行制度、確定外交使節(jié)等級。
1856,巴黎和會,《海上國際法原則宣言》,規(guī)定:
①禁止捕獲對方商船,中立國有權武力抵御;
②中立國有權自由貿易,其船上敵國貨物不受侵犯;j③敵國船上的中立國貨物,除違禁品不得侵犯;
④有效封鎖。z1899和1907兩次在海牙舉行的和平會議,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戰(zhàn)爭法規(guī)和慣例的公約,是歷史上大規(guī)模編撰國際法的兩次國際會議。
c、1930,國際法編撰會議在海牙舉行,這是在國際聯(lián)盟主持下召開的。
第一委員會通過了四個文件:《關于國籍法沖突的若干問題的公約》、《關于某種無國籍情況的議定書》、《關于無國籍的特別議定書》、《關于雙重國籍某種情況下兵役義務的議定書》。*
第二委員會只通過了一個《領海法律地位草案》。
第三委員會,沒有達成協(xié)議。電
17、二戰(zhàn)后,國際法的編纂工作主要是在聯(lián)合國的主持下進行的。國際法委員會是聯(lián)合國負責編纂國際法的主要機構。于1948年選舉產生,1949年舉行第一屆會議。委員會代表世界各大文化體系和各主要法系,委員由各會員國政府提名,由聯(lián)合國大會選出。J18、國際法委員會的任務是:
⑴“就國際法尚未規(guī)定的”一些問題或“各國實踐尚未充分發(fā)展成為法律的”一些問題,草擬公約草案,以促進國際法的進步發(fā)展;
⑵編纂現有國際法,使國際法更加精確地條文化和系統(tǒng)化。
19、除國際法委員會外,聯(lián)合國的其他委員會也在進行編纂國際法的工作。如:
a、人權委員會:《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b、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空間物體所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
c、第六委員會(法律委員會)特設委員會:《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hd、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銷售貨物時效期限公約》《貨物海運公約》(漢堡公約)《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e、聯(lián)合國秘書處:《聯(lián)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
f、聯(lián)合國第三次海洋會議:《海洋法公約》
此外,聯(lián)合國以外的一些國際組織也進行編纂國際法的活動,如:
a、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關于保護戰(zhàn)爭受害者的日內瓦公約,及兩項附加協(xié)議書。
b、國際民用航空組織《關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
X任何法律的編纂工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包含有確定現行法和制定擬議法這兩個因素。N20、國際法在國內的效力。從二元論的觀點來看,國際法不能直接和自動地在國內法院適用,而必須將國際法納入或轉化為國內法,各國作法不一,可歸納為三種情況::
⑴國際習慣法規(guī)則若不與現行國內法相抵觸,可作為國內法的一部分適用,不須經納入程序。Va、英國,嚴格區(qū)分國際習慣法規(guī)則和條約。國際習慣規(guī)則構成國內法的一部分,但不能與國內成文法相抵觸。習慣規(guī)則一經確認,即使發(fā)生沖突也在所不顧,由此產生的責任由國家負擔。國rb、法國,法院可以適用國際慣例,但以不與國內立法沖突為限。
c、德國,習慣規(guī)則構成聯(lián)邦憲法的一部分,效力在法律之上。:::星魂社區(qū):::國內著名電大交流社區(qū)%U-e-G![3]-R&Rd、美國,憲法未明文規(guī)定,但判例曾明白聲稱國際習慣規(guī)則是其法律之一部分。
國內電視大學學生交流社區(qū),提供學習資料下載,交流,電大就業(yè)e、日本,習慣法規(guī)若經確立,則不用經過立法程序,當然的具有國際效力。
⑵對待條約的分歧:@a、大多數國家均認為凡是本國簽署的已生效條約,經本國法律程序批準即可發(fā)生國內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guī)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日本、奧地利亦有類似規(guī)定。Y
b、英國認為條約只有在經議會立法手續(xù)后才能在國內適用。條約一經簽訂和批準,對英國便有拘束力,但它能不能適用于國內法院,則取決于英國議會的立法。條約的效力還可以為以后的議會法令所廢除,由此而產生的違約后果,由國家負國家責任。
c、X美國主張條約優(yōu)于國內法的原則。但這里所指的條約,據美國法院判例的解釋,只能是“自動執(zhí)行條約或條款”,即條約中或條約中的某個條款明白表示或按其性質不需經過國內立法而可以自動生效的條約。+i#B#N-I7@'D!?;gd、德國也把不必經過立法手續(xù)就能實施的條約作為自動執(zhí)行條約,自動在國內法適用。電e、比利時規(guī)定幾乎所有條約都要經過立法或立法批準才能在國內法院適用。m
綜上:條約能不能在國內法院適用,能不能直接產生國內效力,取決于國內法的規(guī)定。
21、國內法在國際裁判中的作用:a⑴國際法庭審理案件時應適用國際法,但必須首先全面研究有關國家的國內法,并從中找到可引用的證據和原則;D⑵當事國在國際法庭上不能以其國內法與國際法有抵觸,也不能以其國內法有無這個規(guī)定為理由為其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辯護。但援引的國內法符合國際法的話,抗辯就非常雄辯有力了。
第二章國際法的基本原則22、國際法基本原則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各國公認;具有普遍約束力;構成國際法的基礎。r23、構成國際法的基礎,是指國際法基本原則具有法律基礎的性質,體現在:電a⑴國際法基本原則是國家在國際關系中必須絕對遵守的原則;
⑵國際法基本原則對國際法的其他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具有制約作用,同時也是判斷國際法其他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是否否符合國際法的法律標準;a
⑶國際法基本原則是國際法上的其他原則、規(guī)則和規(guī)章制度得以產生和確立的法律基礎。
24、P國際法基本原則具有強行法性質,但國際強行法未必是國際法基本原則。
25、17-18世紀,資產階級提出和倡導的民主的指導國際關系的原則的法律文件有:1776美國《獨立宣言》;1793法國《人權宣言》;1795法國格雷瓜爾神甫起草的《國家權利宣言》。
26、《聯(lián)合國憲章》是聯(lián)合國的組織文件,本質上是多邊性的國際條約。
27、聯(lián)合國成立后,特別是60年代后,通過了一系列涉及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決議或宣言,1974年的《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首次提出了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s
28、國家主權具體體現為國家對內的最高權和對外的獨立權。國家主權平等原則,主要是各國的法律地位平等(首要因素)。::r
29、近代國家主權的學說主要有:法國博丹的中央集權國家主權學說;荷蘭格老秀斯的近代國家主權學說;法國盧梭的人民主權學說。
30、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原則是從國家主權平等原則引申出來的。
a、1919《國際聯(lián)盟盟約》對戰(zhàn)爭作了限制性規(guī)定,但沒有廢止侵略戰(zhàn)爭。v
b、1928《白里安——凱洛哥公約》即《巴黎非戰(zhàn)公約》宣布廢止戰(zhàn)爭,但沒有把戰(zhàn)爭區(qū)分為侵略戰(zhàn)爭和非侵略戰(zhàn)爭,正義戰(zhàn)爭和非正義戰(zhàn)爭。1C'^(p#f5A.q&E9l,qc、《聯(lián)合國憲章》是第一個明文規(guī)定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原則的國際公約。(X,q4@;?4k2F4H31、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是從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原則中引申出來的。
a、這項原則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99和1907年的兩個海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Qb、1922年建立的國際常設法院,開創(chuàng)了以司法方法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Y
c、1928年《巴黎非戰(zhàn)公約》,第一次把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規(guī)定為一項普遍性國際義務。x32、1793年法國憲法中規(guī)定了不干涉內政原則。這項原則后來為各國所接受,逐漸形成為國際法習慣法規(guī)則,并作為一般國家關系準則規(guī)定在一些國際條約中。33、國際法強行規(guī)律是指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并公認為不許損抑,且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質之一般國際法律始得更改的規(guī)律。
34、判斷一個行為是否屬于一國內政的標準是看該行為是否在本質上屬于國內管轄之事件;以及該管轄中的行為是否符合公認的國際法。
35、常見的干涉形式主要有:武裝干涉、經濟干涉、外交干涉、策劃內戰(zhàn)和顛覆政權等。國S36、外交干涉是指對他國實施經濟封鎖、貿易禁運,加以政治、外交上的壓力,脅迫他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以加強本國的實力地位。#`
37、在20世紀前,國際合作基本是屬于雙邊的或地區(qū)性的,不是一個基本法律原則。二戰(zhàn)后國際合作迅速上升為一項具有普遍意義的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t
38、X現代國際合作的發(fā)展趨勢主要表現在:
⑴合作的形式各種各樣,除傳統(tǒng)雙邊和多邊合作外,區(qū)域性、集團化和全球性合作平行發(fā)展;[
⑵合作的層次愈來愈多,除國家間的合作外,國際法特別強調國家與國際組織間合作的義務;
⑶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寬,國際合作由戰(zhàn)時發(fā)展到平時,從過去的政治合作發(fā)展到現在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合作。39、M善意履行國際義務原則是指一個國家應善意履行《聯(lián)合國憲章》提出的各項義務,善意履行由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guī)則產生的各種義務,善意履行其作為締約國參加的有效雙邊或多邊國際條約所承擔的各種義務。
40、X善意履行國際義務的前題,必須是那些符合公認的國際法的義務,而不是奴役性的、侵略性的、由非法條約產生的義務。而當其參加的國際協(xié)議與《聯(lián)合國憲章》規(guī)定的會員國義務發(fā)生抵觸時,應優(yōu)先履行憲章規(guī)定的義務。41、T善意履行國際義務的原則,是由“條約必須遵守”這一古老的國際習慣演變、發(fā)展而來的。
第三章國際法的主體42、現代國際法主體應當包括:國家、爭取獨立的民族和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43、國家的要素:定居的居民、確定的領土、一定的政權組織、主權。
44、國家按結構形式,可分為單一國和復合國;按行使主權的狀況,可分為獨立國和附屬國。S45、復合國中最典型、最主要的形式是聯(lián)邦。
46、獨立國是指行使全部主權的國家。,i
47、M附屬國:是由于封建統(tǒng)治殘余關系或者由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外來壓力,對他國居于從屬地位,因而只能享受部分主權的國家。包括:
a、附庸國:是指隸屬于他國宗主權下的國家;國
b、被保護國:是指依據條約將其重要的對外事務交由一個強國處理而處于該強國保護之下的國家。被保護國作為一個國家,在一定限度內保有它的國際地位,仍然是國際法主體。
48、永久中立國有瑞士(1815)和奧地利(1955)。老撾于1962年曾經確定為永久中立國。
49、國家的司法豁免權是指國家不能對外國元首、外交官員以及外國的國家行為和國家財產行使管轄。
50、國家行為和國家財產也享有司法豁免權。這是從“平等者之間無管轄權”這一羅馬法概念引申出來的一項習慣國際法規(guī)則。51、關于國家承認的兩種學說:
⑴構成說,新國家只有經過承認,才能成為國際法主體。特魯普、奧本海、勞特派特、凱爾遜⑵宣告說,國家的成立和它取得國際法主體資格,并不依賴于任何其他國家的承認。承認僅是一種對新國家已經存在這一既成事實的宣告。里維爾、孔慈、霍爾、福希葉、布賴爾利、杰塞普52、國際法上的承認,按承認對象的不同,主要有國家承認和政府承認兩種,此外還有交戰(zhàn)團體和叛亂團體的承認。國家承認是指對新國家的承認;政府承認是指對新政府的承認,即承認新政府為國家的正式代表,并表明愿意同它發(fā)生或繼續(xù)保持正常關系。
53、國家承認一般發(fā)生在以下四種情形:合并、分離、分立、獨立。54、對于違反國際法用武力制造出來的傀儡國家,現代國際法不予承認。例如,1932年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照會中日兩國,聲明不承認用違反巴黎非戰(zhàn)公約義務的手段所造成的任何情勢、條約或協(xié)定(滿洲國)。該聲明所表明的觀點,被稱為史汀生不承認主義。
55、根據國際實踐,一國承認新政府,是以“有效統(tǒng)治”原則為根據的。主要有:"U1`#l;p+r3S-F0o(Z托巴主義,以憲法程序為承認新政府的條件;
威爾遜主義,拒絕承認以破壞憲法的方式而執(zhí)政的政權;
艾斯特拉達主義,只限于繼續(xù)保持或不保持對外國政府的關系,而不采用承認的形式。
56、非政府的交戰(zhàn)一方具備以下條件,即可被承認為交戰(zhàn)團體:
⑴叛亂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⑵叛亂已發(fā)展為內戰(zhàn);⑶叛亂組織已控制該國一部分地區(qū),并實行有效的管理;⑷叛亂集團在戰(zhàn)斗行動中遵守戰(zhàn)爭法規(guī)。
57、承認的方式有明示與默示承認兩種。
⑴明示承認包括:j
a、承認國以照會(或函電)正式通知被承認者,表示承認;最常用b、數個國家,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一議定書或條約,表示對新國家承認;
c、數個國家,不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一條約,其中載有宣布承認新國家的條款。
⑵默示承認包括:
a、既存國家與新國家正式締結條約,就構成對新國家的承認;
b、既存國家與新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c、與被承認國建立領事關系。
58、國際法上的繼承分為國家繼承、政府繼承和國際組織的繼承。
59、國家繼承的對象是國家在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有兩大類:條約方面的國家繼承和條約以外事項的國家繼承。國家繼承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必須符合國際法。二是必須與所涉領土有關聯(lián)。
60、關于條約的繼承:j
a、與國際法主體資格相關連的條約,是隨著被繼承國的消滅而消滅的。J
b、政治性的條約,由于情勢變遷,一般不繼承。
c、處理與所涉領土關事務的所謂“非人身條約”,一般是繼承的。
d、有關中立化或非軍事區(qū)的條約,一般是應該繼承的,但繼承后有權按條約法公約的規(guī)定修改或終止。j
e、新獨立國家的條約繼承。殖民地和附屬地經過斗爭而建立的獨立國家,對殖民國家或宗主國等被繼承國的條約,有權拒絕繼承,這是國際法所確認的一項重要原則。
61、國家財產繼承的效果是:被繼承國對該財產所享有的權利的消滅和繼承國權利的產生。
62、國家對國家財產的繼承的一個標準是:被轉屬的國家財產與領土之間有關聯(lián)。從這個標準引申出兩項原則:一是國家財產一般隨領土的轉移而由被繼承國轉屬繼承。二是關于國家繼承所涉領土的實際生存原則。
63、債務可分為三類:一是整個國家所負的債務,稱為國債;二是以國家名義承擔的而事實上是用于國家領土某部分的債務,稱為地方化債務;三是由地方當局承擔并由該地方當局使用于該地區(qū)的債務,稱為地方債務。按照國際法,國債和地方化債務,都屬于國家債務;地方債務則不屬于國家債務的范圍。:::
64、新舊國際組織的繼承,原則上必須經過原締約國簽訂國際協(xié)定,或者經過原國際組織作出決議,明確表示將其職能轉移于某一國際組織,才能使兩者之間發(fā)生繼承關系。第四章國際法上的居民65、國際法上的居民,是指居住在一國境內并受該國管轄的人。Y
66、國籍法是國內法。一種是在憲法中規(guī)定關于國籍事項;另一種是以單行法來規(guī)定。,U67、國籍取得是指一個人取得某一國家的國民或公民資格。主要有兩種方式:
⑴因出生而取得國籍,又稱原始國籍,這是最主要的一種取得國籍的方式。6
a、依血統(tǒng)原則取得國籍,又可分為單系(父系)血統(tǒng)原則和雙系血統(tǒng)原則。
b、依出生地原則取得國籍。
c、依混合原則取得國籍。大多數國家采用,包括我國。
⑵因加入而取得國籍,又稱繼有國籍。電a、由于自愿申請入籍,舊稱“歸化”。通常所說的入籍是指這種狹義的入籍。
b、由于婚姻入籍,三種情形:①無條件的妻隨夫籍;②外國女子與本國男子結婚,無條件地取得本國國籍;③外國女子與本國男子結婚或本國女子與外國男子結婚,原則上取得或喪失本國國籍,但有一定條件。[c、由于收養(yǎng)入籍;d、由于領土入籍。
68、國籍的喪失是指一個人由于某種原因喪失它所具有的某一國家的國籍。主要有兩種方式:
⑴自愿喪失:a、本人自愿申請退籍;b、自愿選擇某一國國籍。⑵非自愿喪失:a、取得外國國籍b、婚姻c、收養(yǎng)d、認領e、被剝奪69、X我國《國籍法》第十條規(guī)定:“中國公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退出中國國籍:一、外國人的近親屬;二、定居在國外的;三、有其它正當理由的。”第十一條規(guī)定:“申請退出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喪失中國國籍?!?/p>
70、國籍的恢復,又叫國籍的回復,是指喪失了一國國籍的人重新取得該國國籍。我國《國籍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被批準恢復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71、國籍的抵觸可分為兩種情況:a、國籍的積極抵觸,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國籍。b、國籍的消極抵觸,是指一個人不具有任何國家的國籍,又稱為無國籍。
72、X雙重國籍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出生、婚姻、收養(yǎng)、入籍、認領。解決雙重國籍的方法:國內立法;雙邊條約和國際公約。73、X無國籍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出生、婚姻、收養(yǎng)、剝奪。解決無國籍問題,通常采取國內立法和簽訂國際公約這兩種方法。
74、《國籍法》十六條規(guī)定:“加入、退出和恢復中國國籍的申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審批。經批準的,由公安部發(fā)給證書?!?/p>
75、無國籍人歸于外國人的范疇;雙重國籍人,如具有居留國的國籍,一般不作為外國人看待。
76、X居留國在規(guī)定外國人的法律地位時,必須顧及以下兩點:
⑴關于外國人法律地位的國內法不能與本國承擔的國際義務相違背;
⑵不能違反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國際習慣法規(guī)則。
此外,還應顧及外國人本國的屬人管轄權。
77、外國人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等一般都受到居留國的保護。至于本國人享受的政治權利,外國人一般是不能享受的。
78、外國人出境,必須沒有未了結的司法案件或債務,交清他應繳納的捐稅,辦理了出境手續(xù)。不得禁止外國人合法離境。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限令外國人離境,或將他驅逐出境。79、提供外交保護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被保護的外國人必須具有保護國的國籍;第二,在所在國已經“用盡當地救濟”,這一規(guī)則作為提起外交保護的條件,可通過國際條約排除。
80、外交保護權受到發(fā)展中國家的排斥,依據卡爾沃條款,外國當事人應聲明放棄要求其本國政府外交保護的權利。
81、有關外國人法律地位的立法以憲法為依據,主要有兩類:一是有關外國人實體權力、義務的立法《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二是規(guī)定外國人民事訴訟權利的法律《民事訴訟法》第五條。
82、有下列情況,中國主管機關不準其入境:
⑴被我國政府驅逐出境,未滿不準入境年限的
⑵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恐怖、暴力、顛覆活動的;
⑶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走私、販毒、賣淫活動的;
⑷患有精神病和麻瘋病、艾滋病、性病、開放性肺結核病等傳染病的;
⑸不能保障其在中國期間所需費用的;
⑹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動的。
83、外國人出境須憑有效護照或其它有效證件。但下列三種人不得出境:::
⑴刑事案件被告人和公安、司法機關認定的犯罪嫌疑人;
⑵我國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的;|
⑶有其他違反中國法律行為尚未處理,經有關主管機關認定需追究的。
84、外國人如證件發(fā)生下列情況,邊防檢查機關有權阻止出境并依法處理:R⑴持用無效證件;
⑵持用他人出境證件的;
⑶持用偽造或者涂改的出境證件的。
85、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后,通過西歐一些國家的國內立法和各國間的引渡條約的規(guī)定,政治犯不引渡原則逐漸形成的一項原則。
86、請求引渡的主體包括:罪犯本人所屬國、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受害國。:?9z,g7[$s7{)R,p87、引渡的對象原則上只限于外國人,本國國民一般不予引渡,這叫做本國國民不引渡原則。只有英、美等極少數國家不拒絕引渡本國國民。g88、引渡的程序通常在引渡條約或有關引渡的國內立法中規(guī)定,引渡罪犯的請求與回復,一般通過外交途徑辦理。S
89、關于庇護的法律依據,目前國際上尚無普遍性國際公約,主要是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塔機租賃合同(詳細版)
- 2025車位買賣合同
- 2024年高純超細氧化硅纖維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智慧醫(yī)療下的醫(yī)院食堂智能點餐系統(tǒng)分析
- 2024年核酸疫苗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科技輔助下的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 江蘇省靖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外研銜接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華東師大版選修3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師大新版九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合集5篇)xiexiebang.com
- 中藥飲片培訓課件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 《論文的寫作技巧》課件
- 空氣自動站儀器運營維護項目操作說明以及簡單故障處理
- 2022年12月Python-一級等級考試真題(附答案-解析)
- T-CHSA 020-2023 上頜骨缺損手術功能修復重建的專家共識
- Hypermesh lsdyna轉動副連接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