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七中2023-2024學年度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考試
語文
本試卷共23題,共8頁,共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成書于九世紀中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繪畫通史著作,集畫史、
畫論、畫家小傳于一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張彥遠收集整理晚唐之前的畫論史傳,別出機
杼,分章別類,考察繪畫相關的諸多問題,為中國繪畫史寫作立下規(guī)范?!稓v代名畫記》共有
十卷,前三卷為品學專論文章,后七卷皆為畫家小傳,記載許多畫家的生平及其評價。張彥遠
的畫學成就及原因可以作如下的概括:“(張彥遠)高祖以下人則為相,出則歷典名郡,搜藏
歷代書畫極富,因戰(zhàn)亂喪失殆盡。至彥遠時,雖所余無幾,但因其精于鑒賞,爛熟歷代文獻典
故,故能成此規(guī)??涨?、亦史亦論的畫學專著?!闭驗閺垙┻h的家學淵源和個人學養(yǎng),促成
了這部史論俱佳的畫學專著。
到目前為止,《歷代名畫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整理校注和繪畫思想研究上,大都未
涉及其中蘊含的文學價值?!稓v代名畫記》的文學價值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歷代名畫記》卷四至卷十的畫家小傳中,許多畫家兼及詩人的身份。盡管唐之前
畫家小傳多采自前人所著畫傳史書,但唐代畫家小傳多出張彥遠自己之手,對唐代具備繪畫才
能的詩人生平考訂多有裨益,有些文本和逸事甚至僅存于《歷代名畫記》中。且由于張彥遠出
自“三相張家”,門第崇高,見聞既廣,又熟詩文,眾多文學史料賴其保存。故張彥遠《歷代
名畫汜》中的畫家小傳有助于唐代繪畫詩人生平的考訂,載錄的詩文有助于文學史料的保存,
更可以通過畫家小傳的記載考察唐代繪畫、文人和唐代社會的互動關系。
第二,《歷代名畫記》中的《論畫六法》和《論顧陸張吳用筆》多有論及張彥遠的繪畫思
想。張彥遠在謝赫“六法”的基礎上,提煉出自身重“骨氣”的繪畫理論。這既是對六朝畫論
的總結,又與唐代文論中重視骨氣的風氣相通,二者體現(xiàn)著共同的審美品格。張彥遠又提出“意
存筆先”和“畫盡愈在”這兩個命題,注重繪畫的“意”的闡述,這與中晚唐詩歌的意境理論
有相通之處??梢?,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繪畫理論不僅在畫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還與
唐代當時的文學理論密切相關,二者的關系十分值得挖掘。
第三,《歷代名畫記》的《論畫山水樹石》專章記錄了山水畫的發(fā)展情況,在畫家小傳中
載錄了眾多山水畫家的史料,呈現(xiàn)出山水畫形成和發(fā)展初期的詳盡資料。山水詩與山水畫同時
產生于晉宋之際,二者在發(fā)展過程中,既存在著會通之處,又有著顯著的差異,故通過《歷代
名畫汜》可以考察山水詩畫的關系?!稓v代名畫記》收錄的唐代山水畫家的史料更是有助于重
新考察蘇軾提出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個概念。畢竟這個概念的提出是針對王維山水詩
和山水畫二者關系而來,欲考察這個概念亦必須回到唐代的山水詩畫這個環(huán)境中?!稓v代名畫
記》〈呆存的山水畫的史料為重新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提供了堅實的論證材料。
(摘編自蔣金珅《V歷代名畫記〉文學研究》)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成書于九世紀中期的《歷代名畫記》,集畫史、畫論、畫家小傳于一體,內容豐富,具有典
范式的意義。
B.張彥遠注重“骨氣”的繪畫理論,完全繼承了謝赫“六法”思想,又與唐代文論重視骨氣的
風氣相通。
C.張彥遠具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和個人學養(yǎng),他的先祖收藏書畫頗豐,而他自己博學多識,諳熟
文獻典故。
D.《論畫山水樹石》以及畫家小傳中載錄的山水畫家的史料,為我們呈現(xiàn)了山水畫形成和發(fā)展
初期的資料。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點明《歷代名畫記》一書在繪畫學專著史上的重要價值,概述了張彥遠的畫學成
就及原因。
B.文章以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為研究對象,著重闡述其中蘊含的文學價值,在研究視角上
有所創(chuàng)新。
C.文章引用了“意存筆先”和“畫盡愈在”,旨在證明唐代繪畫重視“意”,《歷代名畫記》
具有里程碑意義。
D.文章末段重點論證了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可以幫助后世學者研究山水詩與山水畫之間的
內在聯(lián)系。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歷代名畫記》影響深遠,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研究繪畫思想,還可以幫助我們去探究其中蘊
含的文學價值。
B.《歷代名畫記》的后七卷皆為畫家小傳,記載了許多畫家的生平及其評價,說明張彥遠與這
些畫家交往密切。
C.通過《歷代名畫記》的畫家小傳,我們可以考訂唐代詩人的生平經歷,了解唐代繪畫、文人
和社會的互動關系。
D.依據(jù)《歷代名畫記》記載的唐代山水畫史料,作者否定了蘇軾提出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一著名觀點。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fā)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tài)”,“發(fā)展新質生
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
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從生產力質態(tài)來看,它是創(chuàng)新起主導作用,以科技創(chuàng)新
推動產業(yè)創(chuàng)新,擺脫傳統(tǒng)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fā)展路徑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同時也是綠色生
產力:從生產力自身系統(tǒng)性來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chuàng)新性配置、產業(yè)深度轉型
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yōu)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是以全要素生
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的先進生產力;從特點特征來看,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
征,特點是創(chuàng)新,關鍵在質優(yōu)。從這個意義上看,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僅是生產力總量的增加,
更是生產力的深刻變革。
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個系統(tǒng)工筆。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生產力及其發(fā)展
既受生產力諸要素及其變動的影響,也受一定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筑的影響。全面深化經濟體
制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清除制約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各種障礙,激發(fā)全社會各領
域各方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活力,有利于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
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必須以新發(fā)展理念為引領。新發(fā)展理念具有很強的戰(zhàn)略性、綱領性、引領
性,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指揮棒、紅綠燈。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
展理念。
要深入貫徹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特別是原創(chuàng)性、顛覆性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實現(xiàn)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zhàn),形成更多原創(chuàng)性、顛覆性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培育發(fā)
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更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yè)化建設,統(tǒng)籌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及時
將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yè)和產業(yè)鏈上,改造提升傳統(tǒng)產業(y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yè),布局建
設未來產業(yè),完善現(xiàn)代化產業(yè)體系;大力發(fā)展數(shù)字經濟,促進數(shù)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shù)字產業(yè)集群。
要深入貫徹共享發(fā)展理念,按照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huán),
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fā)4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xiàn)知識、技術、
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chuàng)新的良好氛圍。
(摘編自邱海平《符合新發(fā)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tài)》)
材料二:
當下,“新質生產力”成為各條線各領域高頻詞匯,各地迅速掀起學習和討論熱潮,紛紛
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步調。但個別地方似乎“唱歪了經”,把新質生產力當成無所不包的
“筐”,不管什么想法和舉措都往里“裝”。套概念、講空話、喊口號……新質生產力一旦被
泛化和濫用,不僅會模糊其特定的內涵與外延,背離其科學邏輯,陷入言之無物的“概念空
轉”,更會混淆發(fā)展重點、錯失發(fā)展機遇。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極具前瞻性的概念,既是改革與發(fā)展所需,更是事關全
局的戰(zhàn)略性命題。各地表現(xiàn)出你追我趕的熱切與緊迫,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對于新概念的認識
與理解需要一個過程,更遑論破題與解題,切忌一哄而起??倳洀娬{的新質生產力到底是什
么?“新”在哪里,“質”在何處?如何避免大而全、無重點的新質生產力規(guī)劃?如何防止
“一哄而上、泡沫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何將“因地制宜”的方法論貫徹到位?這些都是
擺在眼前的真問題,需要進行系統(tǒng)而深刻的思考。
理解一個概念,須得明確其內涵和外延??倳浺幌盗兄匾撌?,為我們準確把握新質生
產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領會、反復學習、深刻理解,決不能只“蹭”概念不求甚解,
甚至將其當成一種“敘事包裝”。比如說,一些地方將傳統(tǒng)產業(yè)視為新質生產力的對立面,這
種認識當然不對但也要防止傳統(tǒng)產業(yè)隨意“嫁接”新質生產力。麥田里、工廠里當然能夠
“長”出新質生產力,但個別行業(yè)、企業(yè)的“生拉硬靠”只會讓人感覺無中生有、牽強附會。
比如,有酒企宣稱是“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有企業(yè)僅是在生產線上增加一些簡單自
動化沒備,就號稱“擁抱新質生產力”。新舊不分、主次混淆甚至把其當作營銷噱頭,只會讓
原本深刻嚴肅的新概念變得庸俗化、淺薄化。事實上,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
“無時無處不新質”,那也就失去了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意義。
這種現(xiàn)象何其熟悉。以前幾年爆火的“元宇宙”為例,其本是一種高端前沿技術,但不少
地方一哄而上、一窩蜂砸餞進軍“元宇宙”,把這個概,念“玩壞了”。經歷過尾、停滯和泡沫
散去后,今天真正在“元宇宙”領域取得突破、做出成就的,不是喊得最響、炒得最兇的,而
是扎得最深、做得最實的。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喊口號喊不出真正的新質生產力。其正的貫徹落實,是完整、準確、全面地學習領會,并
且有效行之??倳浀闹匾撌?,無論是擺脫傳統(tǒng)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fā)展路徑,還是技術
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chuàng)新性配置、產業(yè)深度轉型升級,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做實的,而不是
我們已經做成的;需要我們拿出實打實的規(guī)劃、思路、行動,而不是把“新質生產力”標簽一
貼了之。
(摘編自陳立民《謹防新質生產力陷入“概念空轉”》)
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它的提出符合當代中國社會經
濟發(fā)展對“新”和“質”的要求。
B.新質生產力的產生和發(fā)展都具有系統(tǒng)性特征,它是由多種要素突破升級而催生的,它的加快
發(fā)展也需要處理好多方面的問題。
C.發(fā)展理念決定生產力的發(fā)展方向,新發(fā)展理念是指揮棒、紅綠燈,有很強的戰(zhàn)略性和綱領性,
能引領新質生產力更好地發(fā)展。
D.傳統(tǒng)產業(yè)與新質生產力并不沖突,在麥田、工廠中也能夠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但不可能一蹴而
就,不應時時處處都追求有新質。
5.材料一說,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要促進數(shù)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下面是數(shù)實深度融合與
新質生產力發(fā)展雙向交互的理論框架圖,下列選項對這幅圖的解讀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數(shù)實深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發(fā)展的根本載體,體現(xiàn)為提供真實的數(shù)字經濟土壤等三方面作
用。
B.數(shù)實深度融合與新質生產力發(fā)展二者屬性相同,具有內在一致性,它們屬于同一層級的概念。
C.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會提升技術水平、打破行業(yè)界限、重構經濟系統(tǒng),推動數(shù)實融合不斷深
入。
D.數(shù)實深度融合與新質生產力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互動的,二者的良性發(fā)展能相互促進。
6.材料二第二段使用了詞語“蹭”和“敘事包裝”,請闡釋其含意并簡析其作用。(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西溪的晴雨
郁達夫
①西北風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曉得蘆花總還沒有白,前兩星期,源寧來看了西湖,說
他倒覺得有點失望,因為湖光山色,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他開來的一張節(jié)目上,原有
西溪的一項: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張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寧去嘗一嘗這西
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陰陰漠漠的一層,濕風吹來,有點兒冷,也有點兒香,杳的是野草花的氣息。車
過方井旁邊,自然又下車來,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教修士們的古墓。從墓門望進去,只是黑沉
沉、冷冰冰的一個大洞,什么也看不見,鼻子里卻聞吸到了一種霉灰的陰氣。
③把鼻子掀了兩掀,聳了一聳肩膀,大家都說,可惜忘記了帶電筒,但在下意識里,自然
也有一種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在那里作惡,直到了花塢的溪旁,走進窗明幾凈的靜蓮庵
堂去坐下,喝了兩碗清茶,這一些鬼胎,方才洗滌了個空空脫脫。
④游西溪,本來是以松木場下船,帶了酒盒行廚,慢慢兒地向西搖去為正宗。像我們那么
高坐了汽車,飛鳴而過古蕩、東岳,一個鐘頭要走百來里路的旅客,終于是難度的俗物,但是
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車座里,引頸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
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這中間不見水,不見山,當然也不見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綠綠,遠
無岸,近亦無田園村落的一個大斜坡,過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為止的那一條沿山大道上的景
色,好處就在這里,尤其是當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
⑤從留下下船,回環(huán)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蘆花淺水里打圈圈。圓橋茅舍,桑樹蓼花,
是本地的風光,還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帶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覺,忽而又會得
移上你的面前來,和你點一點頭,又匆匆的別了。
⑥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槳,身
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一支又圓又曲的進行軟調;游人
到此,自然會想起瘦西湖邊,竹西歌吹的閑情,而源寧昨天在漪園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靈
簽,彷佛是完全的應了,簽詩的語文,是《風?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
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蘆庵,上了彈指樓,因為是在雨里,帶水拖泥,終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
但這一天向晚回來,在湖濱酒樓上放談之下,源寧卻一本正經地說:“今天的西溪,卻比昨日
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風和,并且在報上也曾看到了蘆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龍夫
婦,又來約去西溪,去的時候,太晚了一點,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彈指樓上,消磨了半日之半。
一片科陽,反照在蘆花淺渚的高頭,花也并未怒放,樹葉也不曾凋落,原不見秋,更不見雪,
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蕩,飄飄然,渾渾然,洞貫了我們的腸腑。老僧無相,燒了面,泡了茶,更
送來了酒,末后還拿出了紙和墨,我們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邊的蘆花蕩,就問無相,
花要兒時才能全白?老僧操著緩慢的楚國口音,微笑著說:“總要到陰歷十月的中間;若有月
亮,更為出色?!闭f后,還提出了一個交換的條件,要我們到那時候,再去一玩,他當預備些
精饌相待,聊當作潤筆,可是今天的字,卻非寫不可。老龍寫了“一劍橫飛破六合,萬家憔悴
哭三笑”的十四個字,我也附和著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見過的聯(lián)語:“春夢有時來枕畔,夕陽
依舊上簾鉤?!?/p>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樓來,小河里起了晚煙,船中間滿載了黑暗,龍婦又逸興遙飛,不
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簫來吹著。“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
縷",倒真有點像是七月既望,和東坡在赤壁的夜游。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的前半部分記敘了雨中游覽西溪的情景,后半部分記敘了晴日游覽西溪的經歷,兩個部
分都寫出了西溪景致之美。
B.作者一行在天主教修士墓游賞時體驗不佳的原因,一是因為天色陽陰漠漠,有點冷,二是沒
有帶電筒,看不清景色。
C.本文用詞別具一格,比如第五自然段“移上”一詞,寫出作為背景的湖上青山忽然映入眼簾
的情狀,富有動感,令人眼前一亮。
D.本文借用詩經《桑中》這首情詩的名句,表達對西溪搖船少女風姿的贊美,飽含浪漫的情致,
給文章增添了詩情畫意。
8.源寧為什么會說“今大的四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
(6分)
9.游記散文以記寫所游之景來抒情言志,描寫景物是其主要著眼點,為何本文卻在寫人方面花
費大量筆墨?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唐姚、宋并稱,而議者多優(yōu)宋而為姚,余謂不然。夫佗佗矜矜,萬仞壁立,立于朝,使百
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靜深有謀,涵蓋一切,“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
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雖高,蛟龍不居;海雖渾,變化不測。余故曰崇勝也。
夫人主之愎諫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貴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誘之以歸于道。不必有排斥
小人之跡,而能使之與人主日疏。崇之對幸東都①,與其黜要皎、罷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
為,而亦璟之所不能為者也。吾嘗謂天寶之禍,宋璟在猶可憂,而姚崇在則無慮。何也?彼明
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愛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稱旨,必曰姚崇之謀;不合,則曰何不與
姚崇漢之。自崇死,而天下無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見用。然臨軒之禮,卒不相偃者,終知
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樂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則姑任之為快。而張
九齡者,宋璟侍也,有其道無其術,道不合則爭,爭不得則去。九齡去而天下無爭之者.李林
甫始得以才見用。使其時有若素者.為之內娛主意于所甚安,而陰以計擠小人于外,則終玄宗
之世,林甫不得當政,而祿山不得入宮矣。
(節(jié)選自袁枚《姚崇宋璟論》)
材料二:
春,正月癸卯,太廟四室壞,上素服避正殿。時上將幸東都,以問宋璟、蘇,對曰:“陛
下三年之制未終遽爾行幸恐未契天心災異為戒。愿且停車駕?!庇謫栆Τ?,對曰:“太廟屋材,
皆苻堅時物,歲久朽腐而壞,適與行期相會,何足異也!且王者以四海為家,陛下以關中不替
幸東都,百司供擬已備,不可失信,但應本神主于太極殿,更修太廟,如期自行耳?!鄙洗笙?
從之,賜崇絹二百匹。酉,上行享禮于太極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供奉,恩禮更厚,有大
政輒訪■焉。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七》)
【注】①東都:唐代指洛陽。②臨軒之禮:出自《資治通鑒》中姚、宋)二人每進見,上
輒為之起,去則臨軒送之”。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陛下三年團之制回未終日遽爾同行幸同恐未契回天心目災異?為戒。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劣,文中指認為……不好,與《出師表》中的“優(yōu)劣得所”意思相同。
B.假,文中指給予,與《勸學》中“假舟揖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不同。
C.稔,文中指莊稼成熟,與《歸去來兮辭》中“猶望一稔”的“稔”意思相同。
D.遷,文中指遷移,與《張衡傳》中“再遷為太史令”的“遷”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代姚崇、宋璟并稱,但議論者多“優(yōu)宋而劣姚”,不過袁枚更推崇姚崇。
B.姚崇作為大臣,能做到不顯露出排斥小人的跡象,但可以使君主日益疏遠小人。
C.袁攻認為,如果天寶年間姚崇仍然在世,或者有像他這樣的宰相,就不會有安史之亂。
D.姚崇回答應“幸東都”后,玄宗命他每月五日朝見一次,仍像以往那樣進入內殿任職。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所貴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誘之以歸于道。
(2)九齡去而天下無爭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見用。
14.材料一袁枚認為宋璟臣道“如山”、姚崇臣道“如?!?,材料二中哪些內容能證明這個觀
點?請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一字至七字詩-茶
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暮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銃①煎黃蕊色,碗轉麹②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注】①銃:煎藥或燒水用的器具。②麹(qu)塵花:茶湯上面的浮沫。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全詩句式靈活自由,從一字至七字,以特有的形式排列詩句,層次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
具有韻律感。
B.開門見山,第一字就點出了詩題《茶》。接著從碾茶、煎茶、品茶等多方面進行敘寫,表現(xiàn)
出了茶的特點。
C.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羅把茶粉篩分。這兩處寫出茶具的精致
和煎茶的細致。
D.末句寫飲茶的好處不僅可以洗去古往今來的歷史給人們帶來的沉重倦意,還可以驅散醉酒之
人的醉意。
16.這首詩題為“茶”,詩人是如何寫茶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郁悶程度之深,無限悲涼無法排遣的句
子是“,
(2)詩人常借“容貌變化”抒發(fā)情感,如“,
(3)古人云;“一枝一葉總美情?!八謼魅~常是古代詩詞中營造意境的物象,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
如果說,最近有什么審美風格席卷了我們的生活,那一定是“新中式”。
中式夾襖搭配牛仔褲、盤扣皮衣疊穿帽衫、針織毛衫配馬面裙……很多年輕人穿著如此搭
配的“新中式”出游、逛街。從寫意水墨到梅蘭竹菊,從旗袍、中山裝到馬面裙,“新中式”
服裝設計元素多樣,款式類型豐富,將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融入“日用而不覺”的日常穿搭中。
①?新在既保留傳統(tǒng)特色,又時尚實用。比如,一些“新中式”服裝中的花鳥、山
水暗紋融入得十分巧妙,這些精致的圖案在陽光下(甲),低調典雅,既能穿上出游,也能
穿著上班。
讓人意外的是,與其他(乙)的流行不同,這股潮流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淡去,反而走向
了世界。②?其實,這都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深厚積淀。不管是旗袍、馬褂、曲裾,
都有其獨特魅力,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xiàn)著獨具特色的氣韻。細看這些服飾,從紋樣到
配色,從紐扣到針腳,無不散發(fā)著傳統(tǒng)文化別具一格的美。
新中式的“火”,已經從服飾延伸到了家居、美妝、餐飲等多個領域。敏銳的商家嗅到了
這場商機,借著這場新中式的“東風”開始加碼營銷。人們不斷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富礦,
與現(xiàn)代時尚設計相融合,創(chuàng)意表達東方美學。“新中式”的走紅,既是消費者與傳統(tǒng)文化的“雙
向奔赴”,③。它“點燃”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讓我們看到越
來越多的年輕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中國傳媒大學一教授就認為,不僅“新中式”
風潮芍播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審美性元素.也承載了大眾澗物無聲地審美意趣,是對中華
優(yōu)秀芍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
18.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15個字。(6分)
20.文中四處引號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處的一項是(3分)
A.將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融入“日用而不覺”的日常穿搭中。
B.新中式的“火”,已經從服飾延伸到了家居、美妝、餐飲等多個領域。
C.敏銳的商家嗅到了這場商機,借著這場新中式的“東風”開始加碼營銷。
D.它“點燃”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但不得
改變原意。(3分)
22.根據(jù)材料內容,篩選、整合相關信息,給“新中式”下定義。不超過5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ChatGPT橫空出世,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接踵而至,很多文字從業(yè)者受
到沖擊,但是那些質的原創(chuàng)作者依舊無法被取代;Sora即便威脅影視工作者,但是無法淘汰
那些有無限創(chuàng)意的人。所以,與一般人和智能機器人相比,未來你最大的優(yōu)勢應在于:如果你
是編劇,要能寫出構思更為巧妙的劇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氣質;如果你
是醫(yī)生,除了醫(yī)術精湛還要更有人文情懷;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
AI時代,我們當何去何從,值得每一位新青年去思考。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
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成都七中2023-2024學年度2024屆高三考前熱身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
1.B(B.“完全繼承”錯,說法絕對,原文是“張彥遠在謝赫“六法,的基礎上,提煉出自
身重'骨氣'的繪畫理論”
(C.旨在證明“唐代繪畫重視'意',
誤,應是證明“《歷代名畫記》與唐代當時的文學理論密切相關,具有文學價值。)
2.C《歷代名畫記》具有里程碑意義”錯
3.A(B.“說明張彥遠與這些畫家交往密切”錯,于文無據(jù)。《歷代名畫記》后七卷中記載了許
多畫家的生平及其評價,并不能說明張彥遠與這些畫家交往密切,推斷錯誤。
C.“唐代詩人”錯,擴大范圍,原文是“對唐代具備繪畫才能的詩人生平考訂多有裨益”。D.
“否定了蘇軾提出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著名觀點”錯,于文無據(jù),原文的表述是
“《歷代名畫記》收錄的唐代山水畫家的史料更是有助于重新考察蘇軾提出的"詩中有畫,畫
中有詩,這個概念”,文中是說“有助于重新考察……”,而不是“否定”。)
4.C(C.“發(fā)展理念決定生產力的發(fā)展方向”錯,曲解文意,根據(jù)“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必須以新
發(fā)展理念為引領“,可知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要“以新發(fā)展理念為引領”,而不是“發(fā)展理念決
定生產力的發(fā)展方向”。故選C。)
5.C(C.“打破行業(yè)界限、重構經濟系統(tǒng)”錯,讀圖錯誤,根據(jù)圖表可知,是“打破固有行業(yè)
界限、構建全新的經濟系統(tǒng)”,而不是“打破行業(yè)界限、重構經濟系統(tǒng)”。故選C。)
6.“蹭”:不結合實際情況,不深入思考、學習深刻地內涵和外延,而強行地依附或靠攏。
牽強附會。
“敘事包裝”:本質上不作出改變,只用時新的理念作為外衣來進行華麗的“嫁接”,或者作
用:①一方面用流行的熱詞,通俗易懂地指出和強調不能對“新質生產力”這一深刻的理念當
作營銷噱頭。2一方面用比較書面化的術語,指出不能在“新質生產力”和實際情況新舊不分、
主次混淆。③形象而深刻地指出對待“新質生產力”,要認真領會、反復學習、深刻理解,發(fā)
展新質生產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解析:“蹭”:和當下時新的“蹭流量”“蹭熱點”的“蹭”類似,文中指不結合實際情況,
不深入思考、學習“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地內涵和外延,而強行地向這一時新理念依附或靠攏。
“敘事包裝”:和熟語“新瓶裝老酒”類似,指本質上不作出改變、“走老路”,只是“巧
妙”地捕捉時新的“新質生產力”這一理念,作為外衣來進行華麗的“嫁接”,或者牽強附會。
作用:一個通俗易懂,用時下流行說法,形象生動地指出當前“各地殂速掀起學習和討論熱潮,
紛紛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步調”,但是流于表面,“套概念、講空話、喊口號”,強調不能
對“新質生產力”這一深刻的理念當作營銷噱頭。
一個文雅書面,用比較書面化的術語:指出要防止“新質生產力”這一深刻理念被泛化和濫用,
這樣會模糊其特定的內涵與外延和背離其科學邏輯。突出不能在“新質生產力”和實際情況新
舊不分、主次混淆。
這兩個詞語,雅俗并用,形象生動而又深刻真切,指出對待“新質生產力”,要認真領會、反
復學習、深刻理解,如果“無時尢處不新質”,為了“新質”而“新質”,會失去「發(fā)展新質
生產力的意義,同時,也是認識到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不可能一蹴而就C)
7.B(“天色陰陰漠漠,有點冷”錯誤,由文章②③段內容可知,體驗不佳的原因不是天氣問
題,而是沒有帶電筒看不清景色,更主要是該處景致與作者等人審美趣味不合)
8.①西溪沿山大道景色有空明渺茫之美,尤其在春秋的半中間。②有忽然出現(xiàn)又忽然消失的
一帶青山,令人驚喜,充滿奇趣;③有搖船的少女及櫓聲的咿呀組成的如樂美景。
9.①人的評價從側面反映景的特點。②對人的描寫也是寫景的一部分,如搖船少女。③人的
言行中透露出來的審美情韻進一步強化了景物特征。
10.CEG【解析】原文斷句:陛下三年之制未終,遽爾行幸,恐未契天心,災異為戒?!叭?/p>
年之制未終”指未守完三年之喪(上年玄宗之父睿宗去世),句意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板?/p>
爾,,作,,行幸”的狀語,句意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天心”作“未契”的賓語,句意
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
11.A【解析】“優(yōu)劣得所”中“劣”的意思是“壞的、不好的”。
12.D【解析】“每月五日朝見一次”錯誤,應為每五日朝見一次。
13.(1)作為大臣的可貴之處,是在于不違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誘使他歸于正道。(“……
者……”判斷句1分,“逆”各1分,句子大意2分。判斷句要補充系詞“是”。逆:違逆,
違背。)(2)張九齡離任后天下再沒有諫的大臣了,李林甫才能憑借才能被重用。(“去”“見
用”各1分,句子大意2分。去:離職,離任。見用:被重用。)
14.①宋璟如山,壯勇剛強,意志堅定,以禮制、天意等為由直接駁斥了玄宗巡幸計劃;
②姚崇如海,清醒務實,善于應對,能夠設身處地地為玄宗考慮,棄且給出合理建議,實現(xiàn)玄
宗的想法。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材料一:
唐代(宰相中)姚崇、宋璟并稱,但議論者多認為宋優(yōu)而姚劣,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那壯
勇剛強,意志堅定,毫不動搖,在朝為官,能使百僚邪心泯滅,這是像山一樣偉岸的為臣之道。
宋璟就是如此。沉靜深邃,足智多謀,涵蓋一切,“在機要政務上能夠成就天下人的功業(yè)(幾:
通“機”,機要)”,這是像海一樣淵深的為臣之道。姚崇就是如此。然而山雖然高大,蛟龍
卻不會居住于此;海水雖然渾濁,變化卻無法預測。所以我說姚崇更勝一籌。君主固執(zhí)己見、
不聽規(guī)勸而親近小人,這是人之常情。作為大臣的可貴之處,是在于不違逆君主的性情,而
循循善誘使他歸于正道。不一定有排斥小人的跡象,但能使小人與君主日益疏遠。姚崇回答巡
幸東都的詢問,與他貶退姜皎、罷黜魏知古的行為,都是宋璟不屑于做的,但也是宋璟做不到
的。我曾經說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倘若宋璟還在的話仍然值得憂慮,但姚崇還在的話則不必
憂慮。為何這么說?那唐明皇,是英明的君主。他敬畏宋璟而喜愛姚崇,這是由來已久的。源
乾曜陳奏事情符合圣意,(明皇)必定會說是姚崇的謀劃:不合圣意,就說為何不與姚崇商議。
自從姚崇去世后,天下沒有比得上姚崇的人,李林甫才會憑借才能受到任用。然而,(明皇)
最終也不會待之以臨軒目送之禮,是因為他始終明白李林甫不是姚崇。知道李林甫不是姚崇,
然而還要任用他的原因,是天下承平已久,(明皇)樂于任用有才之臣以使自己閑適安逸,那
么姑且任用他使自己稱心如意。而張九齡這位宰相,是宋璟一類的大臣,(可惜)只有宋璟的
為臣之道,而無宋璟的為臣之術,(池與明皇)道不合則諫,諫不起作用則離任。張九齡離任
后天下再沒有諫謗的大臣了,李林甫這才能憑借才能受到任用。假使當時有像姚崇那樣的大臣,
在內能使君主內心快意于他十分安適的事物,而暗中設計將小人排斥到外地,那么玄宗整個在
位期間,李林甫始終不能獨攬政權,而且安祿山也無法進入宮氈。
材料二:
春天,正月癸卯日,太廟中有四間房屋倒塌,玄宗(為此)身著喪服,離開正殿(到其他
殿堂處理政事)。當時玄宗準備到東都洛陽去,便向宋璟和蘇征詢意見,(兩人)回答道:“陛
下三年之喪尚未守完,就急忙前往東都,恐怕與天意不符,因此上天才用災異來示警。希望暫
時取消巡幸計劃。”(玄宗)又征詢姚崇的意見,(姚崇)回答道:“太廟的木料,都是(三百
多年前)前秦苻堅時的舊物,因年代久遠而腐朽倒塌,碰巧與陛下的行期相合罷了,這有什么
值得奇怪的呢!況且君主以四海為家,陛下因關中糧食歉收而巡幸東都,有關部門已經做好一
切準備,(陛下)不能失信于民,只是應將祖宗的牌位遷移到太極殿中,重新修理太廟罷了,
(車駕)還是應該如期東行。”玄宗十分高興,采納了姚崇的意見,并賞賜給他二百匹絹帛。
己酉日,玄宗在太極殿舉行享禮,命姚崇每五日朝見一次,仍像以往那樣進入內殿任職,對他
的禮遇也更加隆重,每有重要政事便征詢他的意見。
15.D(詩句“洗盡古今人不倦”是說不論古時和今時,飲茶都會讓人神清氣爽,沒有倦意;而
不是“洗去古往今來的歷史給人們帶來的沉重倦意”)
16.①正面描寫?!跋闳~”“嫩芽”“黃蕊色”等運用描寫手法,寫出茶的動人芬芳和楚楚形
態(tài),表現(xiàn)茶的色、香、味等特點。
②擬人。如“邀陪”和“命對”運用擬人手法,將“明月”“朝霞”擬人化,寫出了飲茶人的
雅興。
③側面襯托?!澳皆娍停瑦凵摇睂懖枋艿皆娙撕蜕畟H的鐘愛,“夜后”“晨前”句寫人們從
早到晚都喜愛品茶,從側面贊頌了茶的品性之高和好處之多。(每點3分,任答兩點得滿分一
一寫出手法1分,結合詩句內容具體分析2分)
17.(1)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弟走從軍阿姨
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3)涪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
紅于二月花/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8.甲: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時隱時現(xiàn)/隱隱約約
乙:曇花一現(xiàn)/轉瞬即逝/稍縱即逝(甲語境是說中一些“新中式”服裝中花鳥、山水暗紋這些
精致的圖案融入得十分巧妙,在陽光下隱約模糊,看不清楚,故選用“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
時隱時現(xiàn)/隱隱約約”。若隱若現(xiàn):隱隱約約,看不清楚,很難分清。若有若無:容事物不清
晰或關系不親密。時隱時現(xiàn):一會兒隱沒,一會兒出現(xiàn)。形容忽明忽暗,時有時無的景象。隱
隱約約: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很不清楚,感覺很不明顯。乙處語境強調流行的東西很快就
會消失,故選用“曇花一現(xiàn)/轉瞬即逝/稍縱即逝”。曇花一現(xiàn):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xiàn)了
一下,很快就消失。轉瞬即逝:轉眼之間就很快消失。稍縱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
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消失。)
19.①“新中式”新在哪里②“新中式”為何生命力如此旺盛
③也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生動體現(xiàn)(第一空,根據(jù)后句“新在既保留傳統(tǒng)特色,又時尚
實用”分析,此處是問“新中式”的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可知補寫內容為“'新中式’新在哪
里”。第二空,根據(jù)前句“這股潮流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淡去,反而走向了世界”,和后句的答
語“這都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深厚積淀”分析,此處是問“新中式”生命力長久、旺盛的原
因,故補寫內容為“'新中式'為何生命力如此旺盛”o第三空,由前句中“既”可知補寫內
容與前句是并列關系;再根據(jù)后句"它'點燃’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年
輕人王以自己的方式弘揚傳統(tǒng)文化”分析,此處是說“新中式”的走紅也是文化自信或文化自
覺的表現(xiàn),故補寫內容為“也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生動體現(xiàn)”
20.A(A.表示引用;BCD均表述特殊含義。故選A。)
21.“新中式”風潮(1分)不僅傳播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審美性元素,也潤物無聲地(1
分)滋養(yǎng)了大眾的審美意趣,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1分)。
22.新中式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1分)和現(xiàn)代時尚設計(1分)相融合而產生(1分)的更
具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性(1分)的表現(xiàn)風格(1分(“新中式”是種概念?!靶轮惺健笔欠b的
表現(xiàn)風格,故“新中式”的屬概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語言兒歌游戲課件
- 《LD應用系統(tǒng)設計》課件
- 基礎護理學模擬考試題含答案(附解析)
- 2025年茶藝師(初級)考試模擬題+答案(附解析)
- 《勞動合同法概述》課件
- 裝修工程的現(xiàn)場協(xié)調管理考核試卷
-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tǒng)模型考核試卷
- 電影拍攝中無人機機械裝置的應用考核試卷
- 《金屬焊接工藝原理》課件
- 消費機器人行業(yè)政策與監(jiān)管環(huán)境分析考核試卷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護苗行動課件
- 心肺復蘇術課件2024新版
- 耳穴壓豆治療失眠
- 人工智能引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學
- 2023重慶中考英語試題A卷及答案
- DB65∕T 3253-2020 建筑消防設施質量檢測評定規(guī)程
- 《核技術利用單位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狀況年度評估報告》 模板 2016
- 韓國道路交通法
- T_CCAS 023-2022 用于水泥中的改性球狀磷石膏
- 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TB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