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湖北省黃岡市化學高考仿真試題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能量變化B.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是由化學鍵變化引起的C.化學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的同時,也遵循能量守恒D.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選項,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這個過程中會伴隨能量的吸收和釋放,因此化學反應必然伴隨能量變化,故A正確。B選項,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主要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所導致的。化學鍵的斷裂需要吸收能量,而化學鍵的形成會釋放能量。這種能量的變化是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故B正確。C選項,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在遵循質(zhì)量守恒的同時,也必須遵循能量守恒。也就是說,反應前后的物質(zhì)總質(zhì)量和總能量都是不變的,只是它們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故C正確。D選項,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這個過程中會伴隨能量的變化。因此,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如果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那么反應就會釋放能量;反之,如果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那么反應就需要吸收能量。所以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綜上所述,不正確的選項是D。2、下列關于物質(zhì)組成和結(jié)構的描述,錯誤的是:A、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結(jié)構式為H2O。B、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化學式為CO2。C、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是一種單糖。D、氯氣是由兩個氯原子構成的,化學式為Cl2。答案:D解析:氯氣的化學式是Cl2,它是由兩個氯原子構成的分子。選項D中的描述“一個氯原子”是錯誤的,因此D是正確答案。其他選項A、B、C的描述都是正確的。3、下列關于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物質(zhì)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B.油脂是熱量最高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工業(yè)上可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制取肥皂C.蛋白質(zhì)溶液中加入CuD.纖維素在人體內(nèi)可水解為葡萄糖,故可作人類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答案:B解析:A選項:糖類物質(zhì)并不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單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是最簡單的糖,它們不能進一步水解成更簡單的糖。能發(fā)生水解的糖類主要是二糖(如蔗糖、麥芽糖)和多糖(如淀粉、纖維素)。故A錯誤。B選項:油脂是高熱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每克油脂在體內(nèi)完全氧化時放出的能量比糖類和蛋白質(zhì)都多。工業(yè)上,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稱為皂化反應)可以制取肥皂。故B正確。C選項:蛋白質(zhì)溶液中加入CuSOD選項:纖維素是一種多糖,它在人體內(nèi)并不能被直接水解為葡萄糖供人體使用。人體缺乏分解纖維素的酶,因此纖維素在人體內(nèi)主要起到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的作用。故D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B。但請注意,C選項的表述在嚴格意義上是有問題的,只是由于其他選項的錯誤更為明顯,所以在此情境下選擇了B作為正確答案。4、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一定越快。B、溫度越高,反應速率一定越慢。C、加入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D、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但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與反應物濃度無關。答案:C解析:選項A錯誤,因為反應速率不僅與反應物濃度有關,還與其他因素如溫度、催化劑等有關。選項B錯誤,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反應速率通常會加快。選項D錯誤,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確實會加快,但這也受到反應物濃度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選項C正確,因為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24LCB.1L0.1molC.1moD.1mol甲基答案:D解析:A.沒有指明氣體所處的狀態(tài)是否為標準狀況,因此無法確定2.24LB.碳酸鈉溶液中,碳酸根離子部分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導致碳酸根離子數(shù)目減少,所以1L0.1mol?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1molFeD.甲基?CH3中含有9個電子,1故選:D。6、下列關于化學鍵類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有金屬元素之間才能形成離子鍵B.非金屬元素之間一定形成共價鍵C.離子鍵是由原子間共享電子形成的D.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答案:D解析:A選項錯誤,因為離子鍵不僅存在于金屬元素之間,也可以存在于金屬和非金屬元素之間。B選項錯誤,非金屬元素之間雖然更傾向于形成共價鍵,但也有可能形成離子鍵。C選項錯誤,離子鍵是由陽離子和陰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力形成的,而不是共享電子。D選項正確,因為離子化合物是由陽離子和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jié)合而成的。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C.升高溫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加,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D.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從而增大反應速率答案:A;C;D解析:A選項,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以使得單位體積內(nèi)的反應物分子數(shù)增多,因此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也會相應增大,從而導致反應速率增大。所以A選項正確。B選項,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雖然反應物濃度會增大,但增大的只是單位體積內(nèi)的活化分子數(shù),而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即活化分子占總分子數(shù)的比例)并沒有改變。因此,B選項錯誤。C選項,升高溫度,可以使得部分非活化分子獲得足夠的能量成為活化分子,因此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會增加,反應速率也隨之增大。所以C選項正確。D選項,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得更多的分子能夠成為活化分子,從而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導致反應速率增大。所以D選項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ACD。8、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同分異構體的是:A.2-甲基丙烷和丁烷B.乙醇和甲醚C.丙烯和環(huán)丙烷D.苯和甲苯答案:C解析:同分異構體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結(jié)構不同的化合物。選項A中,2-甲基丙烷和丁烷分子式相同(C4H10),但結(jié)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選項B中,乙醇和甲醚分子式相同(C2H6O),但結(jié)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選項D中,苯和甲苯分子式不同(C6H6和C7H8),不互為同分異構體。而選項C中,丙烯和環(huán)丙烷分子式不同(C3H6和C3H6),但結(jié)構不同,雖然分子式相同,但它們是不同的化合物,因此不屬于同分異構體。所以正確答案是C。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一定條件下,非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也能實現(xiàn)B.反應2MgC.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壓強一定能使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D.反應N2g答案:A解析:A.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焓變和熵變的綜合判據(jù),當反應的△HB.反應2Mgs+CO2C.如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如H2D.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同物質(zhì)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應為2v故選A。10、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同位素的是()A.12C和13CB.氫氣(H?)和氘氣(D?)C.氧氣(O?)和臭氧(O?)D.碳酸鈣(CaCO?)和碳酸鋇(BaCO?)答案:D解析:同位素是指質(zhì)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選項A中的12C和13C是碳的同位素;選項B中的氫氣(H?)和氘氣(D?)是氫的同位素,其中氘是氫的一種同位素,其原子核中含有一個中子;選項C中的氧氣(O?)和臭氧(O?)是氧的同素異形體,而非同位素。選項D中的碳酸鈣(CaCO?)和碳酸鋇(BaCO?)是兩種不同的化合物,它們分別含有不同的金屬離子(鈣離子和鋇離子),因此不屬于同位素。故正確答案為D。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H2和1molCl2光照充分反應后,生成HCl分子數(shù)為2N_AB.標準狀況下,22.4L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3N_AC.7.8gNa_2O_2晶體中含有的陰陽離子總數(shù)為0.3N_AD.1molFe溶于過量稀硝酸,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N_A答案:D解析:A.H2和Cl2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zhuǎn)化為生成物,所以1molHB.標準狀況下,SOC.Na2O2晶體中的陰離子為過氧根離子,7.8gNa2O2的物質(zhì)的量為D.1molFe溶于過量稀硝酸生成1mol鐵離子,轉(zhuǎn)移了3mol電子,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312、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共價鍵和離子鍵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化學鍵B.金屬鍵是金屬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C.氫鍵是一種特殊的離子鍵D.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的作用力是金屬鍵答案:A解析:選項A正確,共價鍵和離子鍵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化學鍵。共價鍵是由兩個非金屬原子共用一對或多對電子形成的,而離子鍵是由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通過電子轉(zhuǎn)移形成的。選項B錯誤,金屬鍵是由金屬原子中的自由電子與金屬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選項C錯誤,氫鍵是一種分子間作用力,不是離子鍵。選項D錯誤,金屬鍵是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的作用力,而不是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之間的作用力。13、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容量瓶必須潔凈、干燥,使用前還要進行檢漏B.配制100mL1mol?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若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再將待測液滴到試紙上,則測得的D.用Na答案:A、C解析:A.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容量瓶必須潔凈、干燥,因為溶液的體積是由溶劑和溶質(zhì)共同決定的,與容量瓶是否干燥無關,但容量瓶有塞子,使用前還要進行檢漏,防止在配制過程中漏水,故A正確;B.配制100mL1mol?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若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再將待測液滴到試紙上,若待測液為中性溶液,則測得pH不變;若待測液為酸性溶液,則測得pH偏大;若待測液為堿性溶液,則測得D.用NaOH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A、C。14、某溶液中含有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直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下列關于反應過程中氣體生成量的描述正確的是:A、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時,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最多B、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時,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最多C、無論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如何,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D、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越大,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越多答案:C解析:Na2CO3和NaHCO3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由方程式可知,1摩爾的Na2CO3與2摩爾的HCl反應生成1摩爾的CO2,而1摩爾的NaHCO3與1摩爾的HCl反應生成1摩爾的CO2。因此,當Na2CO3和NaHCO3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時,它們與HCl反應生成的CO2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選項C正確。15、下列有關物質(zhì)性質(zhì)或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晶體硅具有半導體性質(zhì),可用于生產(chǎn)光導纖維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常用作食品漂白劑C.氯化鐵溶液與銅反應,可用于蝕刻印刷電路D.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常溫下能與銅片迅速反應答案:C解析:A選項: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不是晶體硅。晶體硅主要用于半導體材料,如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等,故A錯誤。B選項:雖然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由于其有毒,且能與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因此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劑,故B錯誤。C選項:氯化鐵溶液中的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能夠氧化銅單質(zhì)生成銅離子和二價鐵離子,該反應可用于蝕刻印刷電路,故C正確。D選項: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但在常溫下與銅的反應非常緩慢,幾乎不反應。濃硫酸與銅的反應需要在加熱條件下才能進行,故D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C。16、下列關于化學鍵的描述,錯誤的是()A.共價鍵是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B.離子鍵是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力結(jié)合而成的C.金屬鍵是金屬原子通過自由電子形成的D.氫鍵是分子間通過氫原子與電負性較強的原子形成的答案:D解析:氫鍵是一種特殊的分子間作用力,主要存在于氫原子與電負性較強的原子(如氧、氮、氟)之間,而非分子內(nèi)。因此,選項D描述錯誤。其他選項A、B、C分別描述了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的形成過程,均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某無色氣體可能含有CO2、CO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SO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2和CB.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CO2和HC.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和H2D.原混合氣體中無法確定是否含C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以及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斷混合氣體的組成。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由于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這個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因為每2體積的CO2轉(zhuǎn)化為1體積的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但這里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氣體中的,也可能是前面實驗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后生成的(因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會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然而,由于第一步實驗后氣體體積增大,我們可以確定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氫氣,同時也不能排除一氧化碳的存在(因為一氧化碳和氫氣都可以還原氧化銅)。至于二氧化碳,雖然最終通入石灰水時變渾濁,但無法確定其是否來自原混合氣體,還是由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綜上所述,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和H2,可能含有故選C。第二題化學實驗設計與評價題目:某化工廠為了探究某新型催化劑對A反應的催化效果,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裝置如下:(1)將一定量的A原料和催化劑放入反應容器中,加熱并通入B氣體,A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C和D。(2)反應完成后,將反應混合物通過過濾器進行分離,C為液體,D為固體。(3)將C液體進行蒸餾,得到兩種產(chǎn)物E和F。請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中使用的過濾器是__________(填名稱),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2)若要分離E和F,可以采用__________(填分離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3)實驗中加熱反應容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4)為了提高催化劑的利用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寫出兩點)答案:(1)過濾器是布氏漏斗,其主要作用是分離固體和液體。(2)可以采用蒸餾法分離E和F,理由是E和F的沸點不同。(3)實驗中加熱反應容器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4)為了提高催化劑的利用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優(yōu)化反應條件,如控制反應溫度、壓力等;定期回收和再生催化劑;采用連續(xù)反應工藝,減少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的損耗。第三題題目:某無色氣體可能含有CO2、CO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2和CB.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CO2和HC.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CO和H2D.根據(jù)①④,可推斷實驗過程中一定有CO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以及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斷氣體組成的能力。①通過赤熱的炭層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氣體體積增大。這個現(xiàn)象說明原混合氣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會與熾熱的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這是一個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如果原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那么通過炭層后氣體體積應該減小,而不是增大。②通過灼熱的Cu③通過白色Cu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這個現(xiàn)象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但并不能直接說明原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為前面已經(jīng)推斷出原混合氣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所以這個二氧化碳只能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的。綜上所述,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可以還原氧化銅并生成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氫氣(因為氫氣也可以還原氧化銅,但無法直接證明其存在),一定不含二氧化碳。所以選項C是正確的。選項A、B、D都是錯誤的,因為它們都做出了錯誤的推斷。特別是選項D,它錯誤地認為根據(jù)①④就可以推斷出實驗過程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而實際上這個二氧化碳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的,而不是原混合氣體中直接含有的。第四題題目:某有機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8H16,A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請回答以下問題:(1)根據(jù)A的分子式,推斷A可能的結(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度瞬潘刭|(zhì)測評與選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做賬實操-機械制造公司的賬務處理分錄
- 鄭州經(jīng)貿(mào)學院《網(wǎng)路原理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專業(yè)課程綜合2(酒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環(huán)境與食品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廣西財經(jīng)學院《老年社會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藥劑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公共危機治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物聯(lián)網(wǎng)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 學校校園安全巡邏情況登記表
- DLT5210.4-2018熱工施工質(zhì)量驗收表格
- 中國-各省市地圖可編輯課件
- (兒科學課件)腎病綜合征
- 光纜線路工程段終版施工圖
- 2023年最新的郭氏宗祠的對聯(lián)大全
- 礦井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
- 畢業(yè)論文-基于Java Web的模擬駕??荚囅到y(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 駱駝祥子1一24章批注
- 新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