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分離定律復習卷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分離定律復習卷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分離定律復習卷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分離定律復習卷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分離定律復習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離定律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有關豌豆適合作為經典遺傳實驗材料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做雜交實驗時無需套袋B.具有在世代間穩(wěn)定遺傳且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C.花冠較大,便于人工摘除雄蕊和授粉D.結實率高、種子數量多,便于統(tǒng)計學分析2.(2023·江蘇阜寧中學高三檢測)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豌豆個體間行種植;另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玉米個體間行種植。具有隱性性狀的一行植株上所產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顯性個體和隱性個體B.豌豆都為隱性個體,玉米既有顯性又有隱性C.豌豆和玉米的顯性和隱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為隱性個體,豌豆既有顯性又有隱性3.(2023·江蘇新沂市高三檢測)下列有關純合子的敘述,錯誤的是()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結合發(fā)育而來B.連續(xù)自交,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C.雜交后代一定是純合子D.不含等位基因4.孟德爾利用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豌豆為閉花授粉的植物,在雜交時應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處理等B.雜交實驗過程中進行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矮莖(♂)和矮莖(♀)×高莖(♂)C.兩親本雜交所得F1表現顯性性狀,這一結果既否定了融合遺傳又支持了孟德爾的遺傳定律D.實驗中運用了假說—演繹法,“演繹”過程指的是對測交過程的演繹5.下列有關孟德爾分離定律的幾組比例,能直接說明分離定律實質的是()A.F2的性狀類型比為3∶1B.F1產生配子的比為1∶1C.F2遺傳因子組成類型的比為1∶2∶1D.測交后代的比為1∶16.孟德爾以豌豆為材料進行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目比為1∶1B.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可以說明分離定律的實質C.孟德爾運用類比推理法發(fā)現了分離定律D.孟德爾分離定律適用于所有生物7.通過遺傳學測交實驗結果,對被測個體不能做出的判斷是()A.是否為純合子 B.產生配子的種類C.不同配子的比例 D.產生配子的數量8.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準備了如圖實驗裝置,棋子上標記的D、d代表基因,實驗時需分別從甲、乙中各隨機抓取一枚棋子,并記錄字母。此操作模擬了()①等位基因的分離②性狀分離③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二、多項選擇題9.(2023·江蘇鹽城高三模擬)某同學用紅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顯性遺傳病的遺傳模型,向甲、乙兩個容器均放入10顆紅色豆子和40顆白色豆子,隨機從每個容器內取出一顆豆子放在一起并記錄,再將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搖勻,重復100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模擬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B.重復100次實驗后,Bb組合約為32%C.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D.乙容器中的豆子數模擬親代的等位基因數10.鑲嵌顯性是我國遺傳學家談家楨在研究異色瓢蟲斑紋遺傳特征時發(fā)現的一種遺傳現象,即雙親的性狀在F1同一個體的不同部位表現出來,形成鑲嵌圖式。下圖是異色瓢蟲兩種純合子雜交實驗的結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瓢蟲鞘翅斑紋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B.F2中的黑緣型與均色型均為純合子C.除去F2中的黑緣型,其他個體間隨機交配,F3中新類型占2/9D.新類型個體中,SA在鞘翅前緣為顯性,SE在鞘翅后緣為顯性11.(2023·徐州三中高三檢測)下列事實不可作為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的直接證據的是()A.顯微鏡觀察計數,花粉粒類型比例為1∶1B.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C.測交實驗,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1D.雜合子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植株的表型比為1∶112.遺傳印記是因親本來源不同而導致等位基因表達差異的一種遺傳現象,DNA甲基化是遺傳印記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記是在配子發(fā)生和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獲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時印記重建。下圖為遺傳印記對轉基因鼠的Igf2基因(存在有功能型A和無功能型a兩種基因)表達和傳遞影響的示意圖,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雌配子中印記重建后,A基因堿基序列保持不變B.由圖中配子形成過程中印記發(fā)生的機制,可以斷定親代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父方C.親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為Aa,但表型不同D.親代雌鼠與雄鼠雜交,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為生長正常鼠∶生長缺陷鼠=3∶1三、非選擇題13.某學校生物小組在一塊較為封閉的低洼地里發(fā)現了一些野生植株,這些植株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莖稈有綠莖和紫莖兩種。同學們分兩組對該植物的花色、莖色進行遺傳方式的探究。請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回答:第一組:取90對親本進行實驗第二組:取綠莖和紫莖的植株各1株組別雜交組合F1表型交配組合F1表型A:30對親本紅花×紅花36紅花∶1白花D:綠莖×紫莖綠莖∶紫莖=1∶1B:30對親本紅花×白花5紅花∶1白花E:紫莖自交全為紫莖C:30對親本白花×白花全為白花F:綠莖自交由于蟲害,植株死亡(1)從第一組花色遺傳的結果來看,花色隱性性狀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2)若任取B組的一株親本紅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由B組可以判定,該種群中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約為________。(4)從第二組莖色遺傳的結果來看,隱性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5)如果F組正常生長繁殖的話,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B兩組雜交后代沒有出現3∶1或1∶1的分離比,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純種的粳稻與糯稻雜交,F1全為粳稻。粳稻中含直鏈淀粉,遇碘呈藍黑色(其花粉粒的顏色反應也相同),糯稻含支鏈淀粉,遇碘呈紅褐色(其花粉粒的顏色反應也相同)?,F有一批純種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請設計兩種方案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實驗過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實驗器材;相關基因用M和m表示)方案一:(1)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步驟:①首先讓純種粳稻與糯稻雜交,獲取F1雜合粳稻;②讓F1雜合粳稻與糯稻測交,觀察后代的性狀分離現象。(3)實驗預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實驗現象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結論: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這對等位基因在F1產生配子的過程中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最終產生了兩種不同的配子,從而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定律。方案二:(1)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步驟:①首先讓純種粳稻和糯稻雜交,獲取F1雜合粳稻;②F1開花時取其一個成熟的花藥,取出花粉,置于載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顯微鏡觀察。(3)實驗預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實驗現象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結論:F1在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M和m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并最終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配子,從而直接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分離定律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有關豌豆適合作為經典遺傳實驗材料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花傳粉且閉花授粉,做雜交實驗時無需套袋B.具有在世代間穩(wěn)定遺傳且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C.花冠較大,便于人工摘除雄蕊和授粉D.結實率高、種子數量多,便于統(tǒng)計學分析答案A2.(2023·江蘇阜寧中學高三檢測)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豌豆個體間行種植;另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玉米個體間行種植。具有隱性性狀的一行植株上所產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顯性個體和隱性個體B.豌豆都為隱性個體,玉米既有顯性又有隱性C.豌豆和玉米的顯性和隱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為隱性個體,豌豆既有顯性又有隱性答案B3.(2023·江蘇新沂市高三檢測)下列有關純合子的敘述,錯誤的是()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結合發(fā)育而來B.連續(xù)自交,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C.雜交后代一定是純合子D.不含等位基因答案C4.孟德爾利用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豌豆為閉花授粉的植物,在雜交時應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處理等B.雜交實驗過程中進行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矮莖(♂)和矮莖(♀)×高莖(♂)C.兩親本雜交所得F1表現顯性性狀,這一結果既否定了融合遺傳又支持了孟德爾的遺傳定律D.實驗中運用了假說—演繹法,“演繹”過程指的是對測交過程的演繹答案C5.下列有關孟德爾分離定律的幾組比例,能直接說明分離定律實質的是()A.F2的性狀類型比為3∶1B.F1產生配子的比為1∶1C.F2遺傳因子組成類型的比為1∶2∶1D.測交后代的比為1∶1答案B6.孟德爾以豌豆為材料進行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目比為1∶1B.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可以說明分離定律的實質C.孟德爾運用類比推理法發(fā)現了分離定律D.孟德爾分離定律適用于所有生物答案B7.通過遺傳學測交實驗結果,對被測個體不能做出的判斷是()A.是否為純合子 B.產生配子的種類C.不同配子的比例 D.產生配子的數量答案D8.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準備了如圖實驗裝置,棋子上標記的D、d代表基因,實驗時需分別從甲、乙中各隨機抓取一枚棋子,并記錄字母。此操作模擬了()①等位基因的分離②性狀分離③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9.(2023·江蘇鹽城高三模擬)某同學用紅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顯性遺傳病的遺傳模型,向甲、乙兩個容器均放入10顆紅色豆子和40顆白色豆子,隨機從每個容器內取出一顆豆子放在一起并記錄,再將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搖勻,重復100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模擬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B.重復100次實驗后,Bb組合約為32%C.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D.乙容器中的豆子數模擬親代的等位基因數答案AD10.鑲嵌顯性是我國遺傳學家談家楨在研究異色瓢蟲斑紋遺傳特征時發(fā)現的一種遺傳現象,即雙親的性狀在F1同一個體的不同部位表現出來,形成鑲嵌圖式。下圖是異色瓢蟲兩種純合子雜交實驗的結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瓢蟲鞘翅斑紋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B.F2中的黑緣型與均色型均為純合子C.除去F2中的黑緣型,其他個體間隨機交配,F3中新類型占2/9D.新類型個體中,SA在鞘翅前緣為顯性,SE在鞘翅后緣為顯性答案ABD11.(2023·徐州三中高三檢測)下列事實不可作為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的直接證據的是()A.顯微鏡觀察計數,花粉粒類型比例為1∶1B.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C.測交實驗,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1D.雜合子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植株的表型比為1∶1答案BCD12.遺傳印記是因親本來源不同而導致等位基因表達差異的一種遺傳現象,DNA甲基化是遺傳印記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記是在配子發(fā)生和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獲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時印記重建。下圖為遺傳印記對轉基因鼠的Igf2基因(存在有功能型A和無功能型a兩種基因)表達和傳遞影響的示意圖,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雌配子中印記重建后,A基因堿基序列保持不變B.由圖中配子形成過程中印記發(fā)生的機制,可以斷定親代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父方C.親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為Aa,但表型不同D.親代雌鼠與雄鼠雜交,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為生長正常鼠∶生長缺陷鼠=3∶1答案ABC三、非選擇題13.某學校生物小組在一塊較為封閉的低洼地里發(fā)現了一些野生植株,這些植株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莖稈有綠莖和紫莖兩種。同學們分兩組對該植物的花色、莖色進行遺傳方式的探究。請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回答:第一組:取90對親本進行實驗第二組:取綠莖和紫莖的植株各1株組別雜交組合F1表型交配組合F1表型A:30對親本紅花×紅花36紅花∶1白花D:綠莖×紫莖綠莖∶紫莖=1∶1B:30對親本紅花×白花5紅花∶1白花E:紫莖自交全為紫莖C:30對親本白花×白花全為白花F:綠莖自交由于蟲害,植株死亡(1)從第一組花色遺傳的結果來看,花色隱性性狀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2)若任取B組的一株親本紅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由B組可以判定,該種群中顯性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約為________。(4)從第二組莖色遺傳的結果來看,隱性性狀為___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組。(5)如果F組正常生長繁殖的話,其子一代表型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B兩組雜交后代沒有出現3∶1或1∶1的分離比,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白色A(2)全為紅花或紅花∶白花=3∶1(3)2∶1(4)紫莖D和E(5)綠莖∶紫莖=3∶1(6)紅花個體中既有純合子又有雜合子14.已知純種的粳稻與糯稻雜交,F1全為粳稻。粳稻中含直鏈淀粉,遇碘呈藍黑色(其花粉粒的顏色反應也相同),糯稻含支鏈淀粉,遇碘呈紅褐色(其花粉粒的顏色反應也相同)?,F有一批純種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請設計兩種方案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實驗過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實驗器材;相關基因用M和m表示)方案一:(1)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步驟:①首先讓純種粳稻與糯稻雜交,獲取F1雜合粳稻;②讓F1雜合粳稻與糯稻測交,觀察后代的性狀分離現象。(3)實驗預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實驗現象的解釋: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