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在C2C電商平臺適用的法律問題研究目錄TOC\o"1-2"\h\u2698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在C2C電商平臺適用的法律問題研究 129022摘要 121997一、問題提出 13986二、“無理由退貨權”的法律性質 321850(一)學說爭議 329127(二)本文觀點 416735三、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具體適用 622893(一)主體的適用范圍 623671(二)商品的適用范圍 94782(三)商品完好的標準 113894(四)商品的退貨方式 1325729(五)商品的退貨期間 1419114四、結語 15摘要因消費者合同屬于民事合同,故,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的權利性質應契合民法上的民事權利性質。無理由退貨權在性質上屬于解除權,《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第5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為無理由退貨權提供了規(guī)范基礎。在C2C交易模式中,如果個人賣方的交易行為具有營利性和經常性,則可以認定其屬于經營者。只有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不屬于法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和約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時,消費者才能行使無理由退貨權。經營者和消費者約定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時,需要遵守“一次交易一次確認”的單獨確認程序。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時,需要保證商品完好,不影響商品的二次出售。消費者行使權利的期限應當自其簽收商品之次日起算,只要在7日內向經營者發(fā)出了退貨通知,則消費者合同解除。關鍵詞:無理由退貨經營者解除權一、問題提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無理由退貨的權利。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屬于公法范疇,但是消費者合同因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訂立,仍屬于民事合同,因此,消費者享有的“無理由退貨權”的權利性質亦應契合民法上的民事權利性質。關于“無理由退貨權”的性質,我國學界目前主要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無理由退貨權”的法律性質是“合同解除權”,屬于原《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第5項);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2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6頁。第二種觀點借鑒德國《民法典》第355條的規(guī)定,認為“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2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6頁。王洪亮:《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法學》2010年第12期,第105頁;蘇號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載《西部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第5頁。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興起,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經歷了蓬勃的發(fā)展,至今為止,從交易主體的角度觀察,我國電商交易模式形成了三種穩(wěn)定的形態(tài),分別是B2B(經營者對經營者)模式、B2C(經營者對自然人)模式和C2C(自然人對自然人)模式。因為B2B模式不涉及消費者參與交易,所以自無保護消費者的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適用余地。B2C模式中的交易主體一方是經營者,另一方是個人,個人通常被默認為屬于消費者,受到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保護,除非經營者有證據證明個人購買商品超出了生活消費需要,不屬于消費者,例如:“職業(yè)打假人”。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在前兩種交易模式中的適用較為清晰,但是,C2C模式中的個人買方能否主張無理由退貨,莫衷一是。目前主流的學說觀點認為:應當針對個人賣方進行分類討論,按照個人賣方的交易行為來判斷其是否屬于經營者,如果能夠認定個人賣方屬于經營者,個人買方則可以主張無理由退貨權,避免采用全部適用或全部不適用的一刀切式做法。蘇號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載《西部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第3頁;劉凱湘羅男:《論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消費者反悔權——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理解與司法適用為重點》,載《法律適用》2015年第6期,第60頁。蘇號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載《西部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第3頁;劉凱湘羅男:《論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消費者反悔權——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理解與司法適用為重點》,載《法律適用》2015年第6期,第60頁。《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shù)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痹诖_定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可以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后,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第3款的規(guī)定,“商品完好”是消費者行使“無理由退貨權”的前提。“商品完好”的標準應當如何設定才能確保既不損害經營者的合法利益、避免誠信有缺的消費者搭便車,又能避免消費者的“無理由退貨權”淪為空中樓閣,這值得深入探討。此外,消費者享有的“無理由退貨權”并非無限期的,消費者必須在7日內行使“無理由退貨權”,否則權利消滅。其中,“7日”的期間如何起算,應當采取“發(fā)信主義”還是“到達主義”,“退貨”是指“發(fā)出退貨通知”還是“向經營者退回商品”仍存有疑問,亟待解決。針對前述問題,本文提出如下見解。二、“無理由退貨權”的法律性質(一)學說爭議關于“無理由退貨權”的法律性質,我國學界主要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無理由退貨權”的性質是撤銷權。王洪亮、劉青文認為,消費者撤銷權的正當性基礎并非在于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而應受到法律的傾斜保護,而是在于消費者的意思形成受到了妨礙。立法者并不會在法律中規(guī)定一般性的消費者撤銷權,只會在特定的合同類型中進行規(guī)定。從比較法上觀察,消費者撤銷權只存在于上門交易形成的合同以及遠程交易形成的合同。在上門交易形成的合同中,消費者處于精神上的弱勢,面對經營者猝然而至的推銷,無法充分思考和形成意思;在遠程交易形成的合同中,消費者面臨信息獲取上的劣勢,信息不充分導致其自由形成意思受限。這種意思形成障礙并不需要真實存在,即立法者推定在特定情形下消費者意思形成受限。王洪亮:《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法學》2010年第12期,第98頁;劉青文:《德國的消費者撤回權制度》,載《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9年第4期,第114-115頁。董新凱、夏瑜認為,在遠程銷售的情形下,消費者毫無準備,這極易造成消費者意思表示不完全,即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此類合同大多被歸入可撤銷的合同,因此應將其視為“合同撤銷權”之列。王洪亮:《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法學》2010年第12期,第98頁;劉青文:《德國的消費者撤回權制度》,載《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9年第4期,第114-115頁。董新凱夏瑜:《冷卻期制度與消費者權益保護》,載《河北法學》2005年第5期,第54頁。第二種觀點認為:“無理由退貨權”的性質是“合同解除權”。于穎借鑒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的表述:臺灣地區(qū)的《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規(guī)定:“郵購或訪問買賣之消費者,對所收受之商品不愿買受時,得于收受商品后7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yè)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啊瓡嫱ㄖ髽I(yè)經營者解除……”,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中的表述:“七日內退貨”是指解除買賣合同,即“無理由退貨權”屬于“合同解除權”;于穎著:《遠程消費者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79-80頁。楊立新認為,在商品買賣合同中,凡屬于退貨,就是解除合同,“無理由退貨權”本質上是一種法定解除權;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2頁。葛江虬認為,原《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民法典》第563條第1款第5項)為“無理由退貨權”作為解除權提供了條文依據,但是原《合同法》未為“無理由退貨權是一種撤銷權”提供足夠的條文根據,由于我國法上的撤銷權需要法律明確規(guī)定,因此,缺乏法律基礎是撤銷權說的硬傷,另外,就權利行使的借鑒意義而言,我國法上既有的撤銷權原則上都需要通過訴訟或者仲裁行使,但是“無理由退貨權”無需通過訴訟或者仲裁行使,沒有借鑒價值,即使參考最相類似的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權,其規(guī)范基礎亦未能說明任意撤銷權究竟應當如何行使。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6頁。最后,在《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中,全國人大法工委臺灣地區(qū)的《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規(guī)定:“郵購或訪問買賣之消費者,對所收受之商品不愿買受時,得于收受商品后7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yè)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于穎著:《遠程消費者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79-80頁。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2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6頁。中國人大網:《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載/wxzl/gongbao/2014-01/02/content_1823356.htm(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5月4日)。(二)本文觀點本文贊同解除權說。首先,從“無理由退貨權”的正當性基礎來觀察,在消費者合同關系中,相較于經營者,無論在經濟實力方面還是社會交易經驗方面,消費者都處于弱勢地位,需要通過立法予以特別保護。T.Puurunen,ThejudicialjurisdictionofStatesoverInternationalBusiness-to-ConsumerElectronicCommercefromthePerspectiveofLegalCertainty,8U.C.DavisJ.int’ll.&Pol’y,2002,p.143.在合同關系中,合同自由原則為處于較強勢地位的當事人利用和壓制弱方當事人提供了可能,T.C.Hartley,ConsumerProtectionProvisionsintheEECConvention,inP.North(ed.),ContractConflicts,Amsterdam,North-HollandPublishing,1982,p.111.遠程交易中的消費者就是被壓制的典型代表,具體表現(xiàn)為:消費者缺乏經驗,遠不如經營者專業(yè);曹磊王本存:《論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山東審判》第31卷總第225期,第52頁。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較為嚴重;消費者權益受侵害時的救濟成本高,原因在于:經營者會通過格式條款選擇其住所地的法院作為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果消費者尋求司法救濟,將不得不到經營者住所地提起訴訟,消費者為此支出的訴訟成本可能遠甚于其勝訴獲得的賠償。因此,針對消費者合同系統(tǒng)性的實質不公,為了實現(xiàn)社會實質正義的價值目標,法律有必要對消費者合同進行系統(tǒng)干涉,而非僅依賴法官在個案中根據公平原則進行調整?!断M者權益保護法》需要從分配正義的角度向處于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分配更多的利益,從而保障實質正義的實現(xiàn),“無理由退貨權”T.Puurunen,ThejudicialjurisdictionofStatesoverInternationalBusiness-to-ConsumerElectronicCommercefromthePerspectiveofLegalCertainty,8U.C.DavisJ.int’ll.&Pol’y,2002,p.143.T.C.Hartley,ConsumerProtectionProvisionsintheEECConvention,inP.North(ed.),ContractConflicts,Amsterdam,North-HollandPublishing,1982,p.111.曹磊王本存:《論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山東審判》第31卷總第225期,第52頁。王洪亮:《消費者撤回權的正當性基礎》,載《法學》2010年第12期,第106頁。三、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具體適用(一)主體的適用范圍1、理論和司法實務觀點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條的規(guī)定,如果消費者欲在C2C電商交易模式下行使“無理由退貨權”,其需要證明個人賣方屬于經營者。對于何為“經營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未給出明確的定義。關于個人賣方是否屬于經營者,學界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標準。蘇號朋認為,如果個人以自己的名義在網絡交易平臺上開設網店,長期進行商品或服務的銷售,則可以認定為經營者,反之,如果個人不具有營利目的,只是偶爾利用網絡交易平臺出售自己的二手物品,則不應當認定為經營者;蘇號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載《西部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第3頁。馬宇飛認為,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條,應當以個人賣方是否長期大量從事經營性活動來進行判斷,具體而言,可以從市場主體登記、存在經營持續(xù)性、交易量三個方面考察。如果個人賣方辦理了市場主體登記,則其肯定屬于經營者,如果個人賣方沒有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不能因為C2C平臺“非經營性”的預設就排除個人賣方屬于經營者,此時需要進一步考察個人賣方是否存在持續(xù)有償?shù)慕洜I活動,如果存在,個人賣方則應當認定為經營者,如果不存在,則不應當認定為經營者;馬宇飛:《電子商務中“用戶”主體的類型認定與立法完善——基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體類型展開》,載《法律適用》2020年第9期,第54-55頁。蘇號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載《西部法學評論》2013年第2期,第3頁。馬宇飛:《電子商務中“用戶”主體的類型認定與立法完善——基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體類型展開》,載《法律適用》2020年第9期,第54-55頁。劉凱湘羅男:《論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消費者反悔權——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理解與司法適用為重點》,載《法律適用》2015年第6期,第61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6頁。吳景明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建議——第三法域之理論視角》,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11月版,第118頁。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法院是否認定C2C平臺的個人賣方為經營者,以及采取何種標準認定個人賣方為經營者,并無統(tǒng)一的做法。有法院根據C2C平臺的性質,例如:“閑魚”二手貨交易平臺,徑直推定個人賣方出售的是二手閑置物品,行為不具有經營性,因此個人賣方不屬于經營者。陳某1與黃志敏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人民法院(2020)魯0103民初8671號民事判決書。有法院并不考慮C2C平臺的性質,也不考慮個人賣方出售的商品是否屬于二手物品,而是在認定個人買方屬于消費者的基礎上,徑直推定與消費者相對應的另一方為經營者,直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戴侃秦與唐磊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湘0112民初5003號民事判決書;曹庭與暢云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四川省武勝縣人民法院(2020)川1622民初2365號民事判決書。多數(shù)法院依據個人賣方的交易行為來判斷其是否屬于經營者,如果交易行為屬于經營行為,則個人賣方屬于經營者。經營行為具有營利性和持續(xù)性兩大特征,營利性主要體現(xiàn)在個人賣方通過出售物品獲利,如果物品售價低于物品的購買價,則可以認定出售行為不具有營利性,黃華宗與李子軒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廣州互聯(lián)網法院(2020)粵0192民初41027號陳某1與黃志敏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人民法院(2020)魯0103民初8671號民事判決書。戴侃秦與唐磊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2020)湘0112民初5003號民事判決書;曹庭與暢云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四川省武勝縣人民法院(2020)川1622民初2365號民事判決書。黃華宗與李子軒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廣州互聯(lián)網法院(2020)粵0192民初41027號民事判決書。王紹慈、楊雪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鄂08民終929號民事判決書。管偉敏與姜文博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2020)滬0106民初31935號民事判決書;劉洋、閆濤買賣合同糾紛案,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遼01民終13662號民事判決書;王林林與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2020)京0491民初7972號民事判決書;譚華君與袁永紅重慶飛馳機動車評估有限公司等拍賣合同糾紛案,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0)渝03民終901號民事判決書。管偉敏與姜文博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2020)滬0106民初31935號民事判決書。2、本文觀點本文認為,在判斷“經營者”的構成要件時,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認定,在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時,應當運用多種法律方法進行解釋,不能脫離法律規(guī)定?!断M者權益保護法》作為經濟法的一部分,在其未對“經營者”概念作出明確規(guī)定時,運用體系解釋的法學方法,我們可以考察經濟法項下的其他法律,如果其他法律規(guī)定了“經營者”的構成要件,則其可以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經營者”構成要件的認定提供參考?!斗床徽敻偁幏ā返?條第3款和《反壟斷法》第12條第1款分別規(guī)定了“經營者”的構成要件?!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3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12條第1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睆摹斗床徽敻偁幏ā泛汀斗磯艛喾ā返囊?guī)定可以看出,立法者根據主體實施的行為性質來認定“經營者”,如果主體實施了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行為,則其屬于“經營者”。具體到C2C交易模式,我們還應該考察《電子商務法》的規(guī)定?!峨娮由虅辗ā返?條對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構成要件進行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第3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12條第1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9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lián)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本法所稱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是指在電子商務中為交易雙方或者多方提供網絡經營場所、交易撮合、信息發(fā)布等服務,供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獨立開展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本法所稱平臺內經營者,是指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彼痉▽嵺`中,部分法院也運用體系解釋的方法來認定“經營者”,王紹慈、楊雪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鄂08民終929號民事判決書;趙培杰、祝漢平買賣合同糾紛案,山東省菏澤市(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2018)魯17民終1797號民事判決書;王巖與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買賣合同糾紛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7179號民事判決書;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與劉敬買賣合同糾紛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4344號民事判決書。因此,運用體系解釋的方法得出的結論符合我國司法實踐。綜上,運用體系解釋的方法,C2C平臺中的個人賣方具備“經營者”身份,需要符合兩個構成要件,分別是:出賣行為具有營利性,出賣行為具有經常性。營利性主要體現(xiàn)在個人賣方通過出賣行為獲得商品溢價,即出賣價格高于商品購買價格;經常性主要體現(xiàn)在個人賣方就同類商品的銷售行為次數(shù)在兩次及以上,個人賣方在C2C平臺上發(fā)布多條銷售信息、多條評論信息、多條廣告宣傳信息,個人賣方與買方的聊天記錄自認存在經營活動等。除前述構成要件外,個人賣方是否根據《電子商務法》第10條、第11條辦理了市場主體登記、稅務登記并非經營者認定標準。另外,個人賣方不能依據C2C平臺的用戶協(xié)議來主張其不屬于“經營者”,雖然用戶協(xié)議約定個人賣方出售的商品是閑置未使用的商品,王紹慈、楊雪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鄂08民終929號民事判決書;趙培杰、祝漢平買賣合同糾紛案,山東省菏澤市(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2018)魯17民終1797號民事判決書;王巖與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買賣合同糾紛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7179號民事判決書;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與劉敬買賣合同糾紛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4344號民事判決書。《得物App用戶協(xié)議》三、服務說明5、賣家在得物App出售的商品多為個人全新閑置物品,即商品為個人賣家閑置未使用的全新商品且均通過查驗,多數(shù)情況下出售的同一商品同一型號規(guī)格僅為一件,因此賣家無法支持換貨,且非商品質量問題無法支持7日無理由退貨,但買家可在平臺上再次出售。(二)商品的適用范圍1、理論觀點關于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適用的商品范圍,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楊立新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規(guī)定,在排除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后,其余商品均可以無理由退貨。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的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另一種是約定的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法定的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包括四種,分別是:經營者無法二次銷售的商品、價值受時間影響巨大的商品、可能被無限復制的商品、具有時限價值的商品。約定的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商品需要符合兩個要件,一是商品性質不宜退貨,二是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消費者確認應當有書面協(xié)議,消費者應當聲明確認所購商品在性質上不宜退貨;如果雙方未采用書面形式,而僅達成了口頭協(xié)議,在各方均無異議時,可以認定其效力;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4頁。劉凱湘、羅男認為,通過對各電商平臺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目錄的研究,各電商平臺規(guī)定的不宜退貨商品的范圍存在較大差異,甚至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平臺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為了解決性質上不適宜退貨的商品范圍差異過大的問題,國家有關機構應當出臺一個公平合理的不宜退貨商品目錄。在網絡購物過程中,電商平臺應當通過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宜退貨的商品,履行一對一的告知義務。但是,即使電商平臺做到了一對一明示,也不等于消費者進行了確認,還需要在消費者提交訂單時設立一個單獨的確認環(huán)節(jié);劉凱湘羅男:《論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消費者反悔權——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理解與司法適用為重點》,載《法律適用》2015年第6期,第62頁。葛江虬認為,在約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權的情形下,經營者存在兩種獲得消費者確認的具體路徑:一是在用戶協(xié)議中設置專門的提示條款,例如:前述得物App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4頁。劉凱湘羅男:《論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消費者反悔權——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理解與司法適用為重點》,載《法律適用》2015年第6期,第62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4頁。徐偉:《重估網絡購物中的消費者撤回權》,載《法學》2016年第3期,第95頁。2、本文觀點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規(guī)定,關于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適用的商品范圍,應當從反面進行理解,排除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剩余商品都應當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可以分為法定不適用商品和約定不適用商品。其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第1款已經明確法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范圍,實踐中并無較大爭議,爭議較大的是約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范圍。約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首先需要滿足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前提條件。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判斷權應當交給公權力機關,不能交給經營者,原因在于,公權力機關作為無涉利益的第三方,能夠客觀公正的對商品性質作出判斷,而經營者作為利益相關方,為了確保自身利益最大化,其本能地希望擴大不適用無理由退貨規(guī)則的商品范圍,從而降低自己的經營成本,獲取更大的利益,因此,為了防止經營者利用制定格式條款的優(yōu)勢地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判斷權應當由公權力機關行使。根據市場監(jiān)管總局制定的《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以下簡稱《退貨暫行辦法》)第7條的規(guī)定,《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7條規(guī)定:“下列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guī)定:(一)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fā)生改變的商品;(二)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后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三)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薄毒W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7條規(guī)定:“下列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guī)定:(一)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fā)生改變的商品;(二)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后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三)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薄毒W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20條第2款規(guī)定:“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的商品,網絡商品銷售者應當在商品銷售必經流程中設置顯著的確認程序,供消費者對單次購買行為進行確認。如無確認,網絡商品銷售者不得拒絕七日無理由退貨?!碧贫藰?、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皖02民終13號民事判決書。(三)商品完好的標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第3款的規(guī)定,消費者行使無理由退貨權需要滿足“商品完好”的條件。關于商品完好的標準,學界提出了若干觀點,有學者認為,“商品完好”可以區(qū)分為高標準、中等標準和低標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完好”應當采納中等標準,即商品本身及其附屬的標牌、標識完好;高標準是指商品的本身及包裝、裝潢等全都完好,沒有任何開拆、使用的痕跡,否則就是不完好;中等標準是指商品本身完好,商品的包裝被拆封,由于包裝不屬于商品本身,盡管已經被拆封,或者包裝不完好,但只要商品本身是完好的,并且附屬于商品的標識高標準是指商品的本身及包裝、裝潢等全都完好,沒有任何開拆、使用的痕跡,否則就是不完好;中等標準是指商品本身完好,商品的包裝被拆封,由于包裝不屬于商品本身,盡管已經被拆封,或者包裝不完好,但只要商品本身是完好的,并且附屬于商品的標識、標牌等也保持完好,就是商品完好;低標準是指商品只要沒有特別的改變,即使類似于標牌、標識等附屬部分不完好,也屬于商品完好。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7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14頁。成慧:《7天無理由退貨怎么退》,《人民日報》2014年2月21日,第4版。賈東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111頁?!毒W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8條規(guī)定:“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消費者基于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钡?條規(guī)定:“對超出查驗和確認商品品質、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導致商品價值貶損較大的,視為商品不完好。具體判定標準如下:(一)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妝品、醫(yī)療器械、計生用品:必要的一次性密封包裝被損壞;(二)電子電器類:進行未經授權的維修、改動,破壞、涂改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指示標貼、機器序列號等,有難以恢復原狀的外觀類使用痕跡,或者產生激活、授權信息、不合理的個人使用數(shù)據留存等數(shù)據類使用痕跡;(三)服裝、鞋帽、箱包、玩具、家紡、家居類:商標標識被摘、標識被剪,商品受污、受損?!北疚恼J為,確立商品完好的標準應當權衡消費者查驗權和網絡平臺內經營者二次銷售的利益。如果消費者采用與現(xiàn)場購物同等的檢查、試用方式,現(xiàn)場經營者不提出異議的,這表明該種檢查、試用方式不影響商品的二次出售,不損害經營者利益,則可以推定網絡平臺內經營者的利益也不會受損,消費者采用此種查驗方式不影響商品完好。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斷“商品完好”時,不應當考慮消費者的主觀因素,例如,消費者根本沒有購買意圖,只是希望試穿服飾進行拍照,進而滿足自己的心理虛榮。在消費者沒有破壞服飾及其附著的標牌、標志完好的情形下,網絡平臺內經營者不得以消費者具有惡意為由,主張商品完好性受到破壞,因為此種情形下,該服飾仍可以二次銷售,網絡平臺內經營者的利益并未受到損害。(四)商品的退貨方式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5條的規(guī)定,消費者應當以“退貨”的方式行使無理由退貨權,此處的“退貨”應當如何理解呢?從比較法的角度觀察,西方各國關于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行使的方式一般都規(guī)定了兩種:書面通知經營者和直接寄回商品,消費者可以任選其中一種。例如:我國臺灣地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9條;《德國民法典》第355條第1款第2項;2008年歐盟的《消費者權益指令》第14條、第17條,等等。關于通知的方式,書面形式被大部分國家的法律所采用,消費者采用書面通知,有利于促進其與經營者進行溝通,讓經營者有所準備,包括返還貨款等恢復原狀的相關事宜的準備。于穎著:《遠程消費者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84頁。我國有學者也認為,“退貨”包含解除合同的意思通知和直接退回商品兩種方式。例如:我國臺灣地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9條;《德國民法典》第355條第1款第2項;2008年歐盟的《消費者權益指令》第14條、第17條,等等。于穎著:《遠程消費者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84頁。汪淵智:《我國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的解釋論》,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第215頁。楊立新:《非傳統(tǒng)銷售方式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反悔權及其適用》,載《法學》2014年第2期,第34頁。葛江虬:《論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以適用<合同法>條文之解釋論為中心》,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6期,第108頁。本文認為,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的情形下,“退貨”是指消費者在法定退貨期間內向經營者發(fā)出退貨通知,而非直接向經營者退回商品。原因在于,經營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消費者的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但是消費者卻不知道經營者的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無法及時向經營者退回商品,只能通過網絡平臺與經營者溝通。當消費者向經營者提出無理由退貨時,經營者可能會推諉、拖延告訴消費者自己的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導致消費者無法在法定退貨期間內退貨。由于無理由退貨權屬于形成權,形成權的除斥期間不因任何原因而中止、中斷或延長,在法定期間經過后,消費者的無理由退貨權將消滅,這將導致立法者傾斜保護消費者的立法目的落空。《退貨暫行辦法》第10條第1款也規(guī)定,《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10《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10條第1款規(guī)定:“選擇無理由退貨的消費者應當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網絡商品銷售者發(fā)出退貨通知?!保ㄎ澹┥唐返耐素浧陂g如前所述,無理由退貨權的性質屬于形成權,為了避免法律關系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法律會為形成權設立除斥期間,在除斥期間經過后,形成權即消滅。從比較法的角度觀察,關于無理由退貨權的除斥期間,各國或地區(qū)法律規(guī)定并不一致,這主要取決于他們對消費者傾斜保護的態(tài)度,例如,《德國民法典》第355條規(guī)定,在經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船用燈泡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磁真空帶充氣壓差閥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刺皇苦瓜種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中型電爐控制柜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不銹鋼90度彎頭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米質判定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電湯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表彎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動三輪車方向柱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新能源基地廢料運輸協(xié)議
- 智慧財務綜合實訓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3
- 教育專家報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2023-2024)
- 肝臟腫瘤護理查房
- 護士工作壓力管理護理工作中的壓力應對策略
- 2023年日語考試:大學日語六級真題模擬匯編(共479題)
- 皮帶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 ISO9001(2015版)質量體系標準講解
- 《培訓資料緊固》課件
- 黑龍江省政府采購評標專家考試題
- 成品煙道安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