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6力與運動01題型突破 1TOC\o"1-3"\h\u題型突破一:怎樣解力的理解問題 1題型突破二:怎樣解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guān)系的探究問題 3題型突破三:怎樣解重力方向的應(yīng)用問題 6題型突破四:怎樣解二力平衡條件實驗探究類問題 8題型突破五:怎樣解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問題 10題型突破六:怎樣解力與運動關(guān)系的問題 12題型突破七:怎樣解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問題 15題型突破八:怎樣解有關(guān)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問題 1802素養(yǎng)提升(15題) 2003中考練場(20題) 28題型突破一:怎樣解力的理解問題理解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必須有兩個物體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chǎn)生力。(2)產(chǎn)生力的作用與兩物體是否接力體而則觸無關(guān)。(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作用力的同時,這個物體也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且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4)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5)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咎貏e提示】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只要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而言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則另一個物體就是受力物體。【典例1】(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足球是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運動員腳踢球的過程中()A.球?qū)δ_沒有作用力 B.腳對球的作用力使腳發(fā)生形變C.腳對球的作用力改變球的運動狀態(tài) D.先有腳對球的作用力,后有球?qū)δ_的作用力【答案】C【詳解】A.運動員腳踢球的過程中,腳對球有作用力,同時球?qū)δ_也有作用力,故A不符合題意;B.使球發(fā)生形變的力是腳對球的作用力,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可知,腳對球的作用力改變球的運動狀態(tài),故C符合題意;D.相互作用的兩個力是同時發(fā)生的,沒有先后,所以腳對球的作用力和球?qū)δ_的作用力同時發(fā)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咀兪?-1】(多選)(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yù)測)在地面上有兩個靠得較近的小車,小車上各放一塊磁鐵,如圖所示,松手后發(fā)現(xiàn)兩個小車同時向后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向后退時慣性增大 B.兩個磁體上靠近的兩個磁極是同名磁極C.小車向后退時受到3個力的作用 D.小車向后退是由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BD【詳解】A.慣性只跟質(zhì)量有關(guān),小車向后退時質(zhì)量不變,則慣性不變,故A錯誤;B.松手后發(fā)現(xiàn)兩個小車同時向后退,說明兩個磁體上靠近的兩個磁極是同名磁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故B正確;C.小車向后退時受到重力、支持力、斥力和摩擦力四個力的作用,故C錯誤;D.兩車原來是靜止的,同時松手后,兩個小車同時向后退,兩車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BD?!咀兪?-2】(2024·黑龍江大慶·一模)關(guān)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推木箱沒有推動,是因為人對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B.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其一定受浮力C.乘坐公交汽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沖”,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D.排球運動員用力擊球時,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qū)κ值淖饔昧Υ笮∠嗟取敬鸢浮緿【詳解】A.人推木箱沒有推動,木箱靜止,受力平衡,人對木箱的推力等于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故A錯誤;B.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不一定受浮力,因為物體浸在水中時,如果和盛水容器底部接觸的非常緊密的話,就不受浮力了,故B錯誤;C.慣性不是力,不能給物體“作用”,故C錯誤;D.排球運動員用力擊球時,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qū)κ值淖饔昧κ且粚ο嗷プ饔昧Γ笮∠嗟?,故D正確。故選D。題型突破二:怎樣解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guān)系的探究問題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guān)系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1)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guān)系,要用同一根彈簧來進行實驗;(2)比較不同彈簧的伸長量時,要控制拉力相同?!镜淅?】(2022·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利用一根長橡皮筋自制簡易測力計,裝置如圖1所示。在制作測力計刻度面板時,小明和小華的方法不同。小明:在回形針上掛6個50g的鉤碼,記下指針靜止時的位置,等分刻度,畫出的刻度線如圖2所示。小華:在回形針上每次加掛一個50g的鉤碼,分別記下指針靜止時的位置,畫出相應(yīng)的刻度線如圖3所示。(1)實際操作后發(fā)現(xiàn)兩人的刻線并不完全重合,你認為圖的刻度較準確;若采用小明的測力計測力,讀數(shù)為2.0N,則測量值真實值;(2)小華想在原有刻度基礎(chǔ)上進一步畫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線,但未找到10g的鉤碼。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變,于是想通過探尋形變與拉力的定量關(guān)系進行細分刻度。他測量了每根刻線到零刻線的距離L,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拉力F/N0.51.01.52.02.53.0刻線到零刻線的距離L/cm1.002.203.605.207.009.00他在坐標紙上畫出對應(yīng)的F-L圖像如圖4所示,請你利用圖像信息在圖5中標出2.2N力對應(yīng)的刻度線;()(3)小華將鉤碼逐個取下,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畫出拉力逐漸減小過程的F-L圖像,如圖6中圖線②所示,與拉力逐漸增大過程的圖線①不重合。若用此測力計連續(xù)不間斷測量兩個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為使測量準確,請針對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敬鸢浮?小于越大先測量較小的力,緊接著測較大的力【詳解】(1)[1]由小華的方法可知,受到拉力時,橡皮筋的實際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則刻度不均勻,所以,一次掛6個50g的鉤碼后,記下指針位置再等分刻度,誤差較大,故圖3的刻度較準確。[2]若采用小明的測力計測力,讀數(shù)為2.0N,由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形變程度越大,則真實值要大于2.0N,故測量值小于真實值。(2)[3]由圖3可知,拉力越大,刻度線的間距越大,說明橡皮筋形變程度越大。[4]由圖4可知,當拉力F=2.2N時,刻線到零刻線的距離為5.90cm,故作圖如下所示(3)[5]由圖6可知,小華將鉤碼逐個取下,發(fā)現(xiàn)圖線②與圖線①不完全重合,說明拉力減小時,橡皮筋不能完全回復(fù)到原來的形狀。若用此測力計連續(xù)不間斷測量兩個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為使測量準確,應(yīng)先測量較小的力,緊接著測較大的力?!咀兪?-1】(2024·湖南·一模)小明用小球和彈簧等器材進行了實驗(不計空氣阻力)。讓小球從某高度處開始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圖甲),小球在剛接觸輕彈簧時的速度為5.0m/s(圖乙),一直到小球?qū)椈蓧嚎s至最短(圖丙)。在整個過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縮短的長度△x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丁所示,其中A為圖線的最高點。已知該輕彈簧每受到0.2N的壓力就縮短0.5cm,并且輕彈簧在全過程中始終發(fā)生彈性形變。(1)小球從接觸彈簧到將彈簧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它的動能變化的情況是;(2)當彈簧的壓縮量最大時,小球的速度為0,此時小球處于(填“平衡”或“非平衡”)態(tài),此時彈簧的彈力最大值是多少?(寫出做題過程)【答案】先變大后減小非平衡24.4N【詳解】(1)[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由題意知,開始小球的速度增大,后來速度減小,整個過程中小球的質(zhì)量不變,所以小球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2)[2][3]由小球的速度圖像知,開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說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彈簧對它的彈力,當為0.1m時,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減小,當彈簧的壓縮量最大時,小球的速度為零,此時,小球受到的彈力大于其重力,所以小球處于不平衡態(tài)。說明當為0.1m時,小球的重力等于彈簧對它的彈力,又因為該輕彈簧每受到0.2N的壓力就縮短0.5cm,可得該輕彈簧每受到0.4N的壓力就縮短1cm,因彈簧的最大縮短量最大為0.61m,即61cm,所以彈簧彈力的最大值為【變式2-2】(2023·安徽合肥·三模)如圖,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質(zhì)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小球就在A、B間做往復(fù)運動(已知AO=O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球在往復(fù)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小球在O點動能最大C.小球從B往A運動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 D.小球在往復(fù)運動過程中所受彈力方向不變【答案】B【詳解】A.小球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AB間做往復(fù)運動,且AO=OB,這表明小球和彈簧的整體機械能是守恒的,在任一位置,小球的動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的總和保持不變,小球在往復(fù)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BC.小球從A或B位置運動到O位置的過程中,彈簧的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小球的速度變大,動能變大,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小球的動能,到達O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小球的動能,彈性勢能為0,小球的動能最大;從O到B或A的過程中,彈簧的形變程度變大,彈性勢能變大,小球的動能轉(zhuǎn)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所以整個過程中小球在O點動能最大,小球從B往A運動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故B正確,C錯誤;D.小球在往復(fù)運動過程中彈簧在AO段是縮短的,彈力方向向右,彈簧在OB段是伸長的,彈力方向向左,所受彈力方向不同。故D錯誤。故選B。題型突破三:怎樣解重力方向的應(yīng)用問題無論什么情況下,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解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牢記這一點。它的應(yīng)用有利用鉛垂線檢查所砌墻壁是否豎直,檢查相框是否掛正;利用水平儀檢查桌面是否水平;利用坡度自動測量儀測量路面坡度等。【特別提示】注意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分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壓力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壓的物理?!镜淅?】(2023·江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圭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圭表通過測量正午日影長度來推測二十四節(jié)氣,日影是光的形成的。為了提高其測量精度,天文學(xué)家使用鉛垂線來確?!氨怼贝怪庇谒椒胖玫摹肮纭薄cU垂線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
【答案】直線傳播豎直向下【詳解】[1]由于光線是直線傳播的,當光線被擋住時,光線無法再傳播,會形成陰影,則日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根據(jù)重力的特點可知,其方向為豎直向下,鉛垂線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來工作的。【變式3-1】(2023·廣東佛山·一模)如圖,用力F=30N,按住一個重G=10N的木塊,當木塊沿豎直方向勻速下滑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N,方向是;如圖所示,將水平僅置于桌圖上,可知桌面左端相比右端(選填“較高”、“較低”或“一樣高”)【答案】10豎直向上較高【詳解】[1][2]木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塊沿豎直方向勻速下滑,所以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f=G=10N其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圖中水平儀的重錘線偏向右側(cè),說明桌面左端相比右端較高?!咀兪?-2】(2023·山東菏澤·三模)如圖所示,用自制的鉛垂線來檢查墻上的畫框是否掛正,是利用了的道理,此時應(yīng)將畫的下部向(選填“左”或“右”)移動。
【答案】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右【詳解】[1][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可以判斷物體是否豎直,用自制的重垂線來檢查墻上的畫框是否掛正,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道理,當畫的右邊框和鉛垂線平行或重合時,畫就掛正了,所以畫的下部應(yīng)向右移動。題型突破四:怎樣解二力平衡條件實驗探究類問題解答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的題目時,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1)設(shè)計實驗時,要盡量減小摩擦力和研究對象所受重力的影響。(2)實驗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例如探究兩個力的方向?qū)ζ胶獾挠绊憰r,要保證力的大小相等且在同一條直線上;探究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對平衡的影響時,要保證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過將研究對象旋轉(zhuǎn)一個角度,使其受到的兩個拉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镜淅?】(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把小車放在比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車不動,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靜止;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不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用手按住小車不動,把兩個托盤放在小車的同一側(cè),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2)把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兩托盤砝碼質(zhì)量相等,使小車靜止,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釋放,觀察到小車,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3)實驗中為了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應(yīng)選擇質(zhì)量較的砝碼進行實驗。(選填“大”或“小”)【答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轉(zhuǎn)動同一直線上大【詳解】(1)[1]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左右兩側(cè)拉力相等,小車平衡;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不相等的砝碼,左右兩側(cè)拉力不相等,小車不能平衡,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相等;[2]把兩個托盤放在小車的同一側(cè),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小車受到的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不能平衡,說明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方向相反。(2)[3][4]將已經(jīng)平衡的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小車受到的這兩個力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結(jié)果小車會轉(zhuǎn)動,直到這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3)[5]砝碼質(zhì)量越大,對小車的拉力就越大,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就會越小?!咀兪?-1】(2023·黑龍江綏化·三模)圖甲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裝置。(1)小華將系于小紙片兩端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鉤碼,使作用在小紙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調(diào)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當細線兩端鉤碼相同時,小紙片靜止不動,說明兩個力平衡時的大小相等;(2)當小紙片靜止不動時,小華將小紙片扭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紙片(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敬鸢浮裤^碼數(shù)量不能同一直線【詳解】(1)[1]小紙片兩端通過滑輪各掛一個鉤碼,兩個鉤碼由于重力通過繩子對小紙片施加了兩個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鉤碼的數(shù)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因此可通過調(diào)整鉤碼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2][3]小紙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小紙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片就會轉(zhuǎn)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故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咀兪?-2】(2023·黑龍江綏化·模擬預(yù)測)如圖是小鐵和小嶺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情景。
(1)如圖甲,小鐵同學(xué)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當小卡片平衡時,小鐵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2)若小鐵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如圖乙所示),你認為(選填“能”或“不能”)用小鐵的裝置進行實驗。(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嶺同學(xué)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丙所示實驗,同學(xué)們認為小鐵的實驗優(yōu)于小嶺的實驗,主要原因是因為小鐵的實驗。【答案】不能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能見詳解【詳解】(1)[1][2]小鐵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兩個拉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則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能否平衡。(2)[3]因為左右兩側(cè)各通過一個定滑輪,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照樣能完成實驗。(3)[4]小鐵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懸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小嶺實驗用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實驗要受到摩擦力影響。題型突破五:怎樣解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問題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可以判斷物體是否受力平衡;(2)已知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二力平衡條件”可以確定出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方法是先要找出與之相關(guān)的平衡力,再利用“大小相等”來確定它的大小,利用“方向相反”來確定它的方向;(3)平衡力的合力為零?!咎貏e提示】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分平衡力一對相互作用力實例不同點大小大小相等方向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點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相同點效果能相互抵消不能相互抵消存在性相互獨立同時變化【典例5】(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用F=10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物體壓在豎直墻壁上靜止不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摩擦力方向(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
【答案】20豎直向上【詳解】[1][2]如圖所示,物體被壓在豎直墻壁上靜止不動,此時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則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為20N;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因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咀兪?-1】(2024·安徽合肥·一模)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一起用細繩懸掛起來且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球受到a繩的拉力與重力是平衡力 B.B球?qū)繩的拉力與A球?qū)繩拉力是相互作用力C.a(chǎn)繩受到的拉力等于b繩受到的拉力 D.b繩拉B球的力等于B球拉b繩的力【答案】D【詳解】A.A球受到a繩的拉力等于A、B兩球的總重力,與A重力大小不同,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BD.B球?qū)繩的拉力與b繩對B球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錯誤,D正確;C.a(chǎn)繩受到的拉力等于A、B兩球的總重力,b繩受到的拉力B球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故C錯誤。故選D?!咀兪?-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著鐵塊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著條形磁鐵Q,P和Q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和的重力分別為和,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受的重力與對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C.對地面的壓力為 D.對的吸引力大于對的吸引力【答案】A【詳解】D.P對Q的吸引力和Q對P的吸引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這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故D錯誤;B.已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G,且彈簧測力計對P的拉力與P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P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4G,故B錯誤;C.對P進行受力分析:P受到豎直向上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Q對P的吸引力FQP、豎直向下的重力GP。由題可知,F(xiàn)拉=4G,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QP=F拉-GP=4G-G=3G即Q對P的吸引力大小為3G。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P對Q的吸引力也是3G。對Q進行受力分析:Q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Q、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持、P對Q的吸引力FPQ;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地面對Q的支持力F支持=GQ-FPQ=3G-3G=0地面對Q的支持力為0,則Q對地面的壓力也為0,故C錯誤;A.此時Q靜止在地面上,地面對Q的支持力為0,此時Q受到P對Q的吸引力和重力的作用,兩個力的大小均為3G,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故選A。題型突破六:怎樣解力與運動關(guān)系的問題解答力與運動關(guān)系的問題時,應(yīng)明確一下關(guān)系:【特別提示】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②物體受力,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發(fā)生改變,例如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典例6】(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題)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冬奧會,圖為冬奧會的部分比賽項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運動員用力向后蹬地才能前進,說明運動需要力來維持B.
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運動員受到的重力不做功C.
打出去的冰球仍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冰球具有慣性D.
運動員在冰面上沿曲線向前滑行時,其運動狀態(tài)未改變【答案】C【詳解】A.運動員用力向后蹬地才能前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A錯誤;B.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運動員受到的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因此重力做功,故B錯誤;C.打出去的冰球仍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冰球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D.運動員在冰面上沿曲線向前滑行時,其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D錯誤。故選C?!咀兪?-1】(多選)(2023·山東日照·二模)如圖所示為糧袋的傳送帶裝置,若傳送帶靜止不動,糧袋從由靜止釋放,速度可以由變成,以下情形正確的是()A.若傳送帶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到達B點的速度一定小于B.若傳送帶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到達B點的速度一定大于C.若傳送帶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在AB運動的過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可能先沿傳送帶向下再沿傳送帶向上D.若傳送帶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在AB運動的過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一定一直沿傳送帶向下【答案】BC【詳解】A.若傳送帶靜止不動,糧袋從A由靜止釋放,受到沿傳送帶向上的摩擦力作用,速度可以由變成,若傳送帶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仍受到沿傳送帶向上的摩擦力作用,運動情況不變,故到達B點時,速度一定是,故A錯誤;BCD.若傳送帶逆時針轉(zhuǎn)動,糧袋相對于傳送帶向上運動,受到沿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可能一直運動到B點;也可能運動過程中與傳送帶速度相等后,相對于傳送帶向下運動,此時摩擦力方向沿傳送帶向上,這兩種情況下,糧袋速度增加的快,到達B點的速度一定大于,故BC正確,D錯誤。故選BC?!咀兪?-2】(2023·河南信陽·三模)如圖所示,A是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塊,用跨過滑輪的輕繩將A與重物B相連。在重物B的作用下,A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設(shè)桌面足夠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處滑輪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B.重物B落地前,A受到的摩擦力和重物B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重物B落地后,A在繼續(xù)滑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D.重物B落地后,A將繼續(xù)勻速運動【答案】C【詳解】A.圖中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A錯誤;B.重物B落地前,A受到的摩擦力和重物B的重力,受力物體不同,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重物B落地后,A在繼續(xù)滑動的過程中,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C正確;D.重物B落地后,A在水平方向只受向左的摩擦力,所以A將向右做減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C。題型突破七:怎樣解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問題解答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問題時應(yīng)明確以下兩點:(1)實驗中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時運用了二力平衡條件和轉(zhuǎn)換法。由于摩擦力不能直接測量,所以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二力平衡條件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由于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探究過程中應(yīng)采用控制變量法?!咎貏e提示】1.若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關(guān)系,可將同一木塊分別側(cè)放、平放、豎放在同一水平長木板上,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否相同。2.若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可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長木板上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否變化【典例7】(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小寧和同學(xué)們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長方體木塊、砝碼、長木板和毛巾,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長方體木塊,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唬?)第一次測量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F(xiàn)1=N;(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的關(guān)系;(4)比較兩次實驗所得的結(jié)論,可以解釋鞋底做得凹凸不平的原因;(5)從本實驗的器材中,選取長方體木塊和,再添加還可以做“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敬鸢浮慷ζ胶庀嗟?.2壓力大小乙、丙砝碼海綿【詳解】(1)[1][2]實驗中,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2)[3]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1.2N。(3)[4]甲、乙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故兩次實驗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4)[5]由乙、丙兩次實驗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所以鞋底做得凹凸不平。(5)[6][7]選取本次實驗中的長方體木塊和砝碼,再添加海綿可以做“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變式7-1】(2024·安徽合肥·一模)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1)將物體A置于水平木板上,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A物體,使其做運動,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改變壓力,多次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描點作出圖像;(2)如圖乙所示,在鋪有粗糙毛巾的長木板上也做了同樣的實驗,(選填“m”、“n”)是物體在毛巾表面滑動時的圖像。【答案】勻速直線m【詳解】(1)[1]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A物體,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2]在鋪有粗糙毛巾的長木板上也做了同樣的實驗,在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故丙圖中m為物體在毛巾表面滑動時的圖像。【變式7-2】(2024·廣東·一模)小燕用測力計、長方體木塊A、砝碼、木板、斜面、小車等器材完成下列實驗:(1)實驗一:圖甲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實驗中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是為了使物體受到的與拉力大小相等,若實驗中F1<F2,則可總結(jié)出實驗結(jié)論是:;(2)實驗二:圖乙探究“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若要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速度關(guān)系,則可選擇(填寫序號:c、d、e)兩組實驗來達到;實驗中動能的大小是通過來反映;(3)實驗三:圖丙“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實驗中為了使小車滑下來的速度相同,其必要的實驗操作是;若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是W1、W2,則W1W2。【答案】摩擦力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cd木塊移動的距離讓小車在同一高度滑下等于【詳解】(1)[1]實驗中,需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個力大小相等。[2]圖甲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塊上面加上砝碼,接觸面的壓力大,沒有砝碼壓力小,若實驗中F1<F2,則說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3]若要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速度關(guān)系,需要控制速度改變,其他量不變,需要用相同的小車在不同的高度釋放,以保證到達斜面底端的初速度不同,故選cd。[4]實驗中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應(yīng)用了轉(zhuǎn)換法。(3)[5]當相同的小車從同一高度釋放,小車的動能相同,到達斜面底端時轉(zhuǎn)換成的動能相同,因為質(zhì)量相同,所以速度相同。實驗中為了使小車滑下來的速度相同,其必要的實驗操作是讓小車在同一高度滑下。[6]因為小車到達水平面上速度相同,小車慢慢停下來,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小車的動能相同,小車的全部的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則W1與W2相等。題型突破八:怎樣解有關(guān)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問題(1)運用二力平衡法求解摩擦力大小的步驟:①明確所求解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②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出所求的摩擦力與哪個力是平衡力;③根據(jù)已知力的大小確定摩擦力的大小。(2)判斷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由摩擦力的概念判斷首先明確研究對象(一般選受力物體)和參照物(一般選施力物體),再明確研究對象相對參照物的運動方向,然后由摩擦力的概念判斷出研究對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②由假設(shè)的方法來判斷此法通常用來判斷相對靜止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首先假設(shè)物體不受摩擦力,再確定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將會出現(xiàn)的相對運動情況,最后判定研究對象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③由二力平衡的性質(zhì)來判斷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一對平衡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同一物體上,故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從而判斷摩擦力的方向?!镜淅?】(2023·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在拉力8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向右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N且保持不變,則物塊B對A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地面對A的摩擦力為N。
【答案】左2【詳解】[1]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在拉力8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向右運動,此時A相對于B是向右運動,因而B對A的摩擦力阻礙其運動,摩擦力的方向向左。[2]B始終靜止受力平衡,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A對B的摩擦力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N且保持不變,則A對B的摩擦力為6N,根據(j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則B對A的摩擦力也是6N,方向水平向左,A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向右的拉力與B對A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則地面對A的摩擦力【變式8-1】(2023·江蘇蘇州·一模)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A的上下表面均水平,B物體與一拉力傳感器相連接,連接拉力傳感器和物體B的細繩保持水平。從時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kt(k為常數(shù))作用在物體上,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塊未脫離接觸面)下列拉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_傳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正確的是()A.B. C. D.【答案】D【詳解】從時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為常數(shù)作用在物體上,開始拉動時,A沒有拉到,B沒有相對運動趨勢,在繩子伸直前傳感器沒有受到拉力的作用,此時的示數(shù)為0;繩子拉直后,再次拉動A,A對B施加了水平向右摩擦力的作用,B在靜摩擦力的作用下會向右移動,使得傳感器受到拉力的作用,且傳感器的示數(shù)隨B向右移動而增大;當?shù)竭_最大靜摩擦力時,物體B相對于A發(fā)生了相對滑動,物體B會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滑動過程中,B對A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此時的傳感器對B的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傳感器的示數(shù)不變,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咀兪?-2】(2023·廣東惠州·模擬預(yù)測)如圖所示,重力為80N的物體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用大小為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體靜止不動,這時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為N;當把拉力F增大為15N時,物體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為N;當把拉力F增大為20N時,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
【答案】101515【詳解】[1]用大小為10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體,物體靜止不動,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10N。[2]用大小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體,物體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屬于滑動摩擦力,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15N。[3]因為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當把拉力F增大為20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15N。一、單選題1.(2024·安徽阜陽·一模)小明同學(xué)坐在直線行駛的動車上,某時刻他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有一包餐巾紙掉落,這包餐巾紙掉落在小明后排的乘客上,在此過程中動車行駛的速度()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答案】A【詳解】AD.餐巾紙掉落,由于慣性餐巾紙仍然保持原來的速度,如果在此過程中動車行駛的速度增大,這包餐巾紙掉落在小明后排的乘客上,故A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B.餐巾紙掉落,由于慣性餐巾紙仍然保持原來的速度,如果在此過程中動車行駛的速度減小,這包餐巾紙掉落在小明前排的乘客上,故B不符合題意;C.餐巾紙掉落,由于慣性餐巾紙仍然保持原來的速度,如果在此過程中動車行駛的速度不變,這包餐巾紙掉落在小明的身上,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2.(2024·安徽·一模)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對物體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平衡力B.彈簧測力計對物體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C.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平衡力【答案】C【詳解】A.彈簧測力計對物體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沒有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彈簧測力計對物體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3.(2024·河南駐馬店·一模)踢毽子是起源于我國漢代的一種健身、娛樂活動。下列關(guān)于踢毽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毽子受到的重力和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毽子離腳后在空中能繼續(xù)向上飛行,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C.毽子在上升過程中,動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D.用力將毽子踢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D【詳解】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毽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毽子離腳后在空中能繼續(xù)向上飛行,是由于毽子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C.毽子在上升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一部分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故C錯誤;D.用力將毽子踢出,改變了毽子的運動速度和方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4.(2024·河北邯鄲·模擬預(yù)測)電動平衡車是現(xiàn)代人用來作為代步工具、休閑娛樂的一種新型綠色環(huán)保產(chǎn)物,如圖是元元同學(xué)操作平衡車運動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操作平衡車勻速轉(zhuǎn)彎時,平衡車受力不平衡B.平衡車的腳踏板上刻有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C.平衡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元元同學(xué)的運動狀態(tài)一直在改變,說明力維持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D.關(guān)閉電機,平衡車仍繼續(xù)前進是因為平衡車受到慣性力的作用【答案】A【詳解】A.操作平衡車勻速轉(zhuǎn)彎時,平衡車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平衡車受力不平衡,故A正確;B.平衡車的腳踏板上刻有花紋是為了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B錯誤;C.平衡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作用,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C錯誤;D.關(guān)閉電機,平衡車仍繼續(xù)前進是因為平衡車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A。5.(2024·河南許昌·一模)中國航母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安全的保障。下列有關(guān)中國航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以起航的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航母處于靜止狀態(tài)B.飛行時使戰(zhàn)斗機前進的動力是噴氣對空氣的沖擊力C.戰(zhàn)斗機靜止時甲板對戰(zhàn)斗機的支持力與戰(zhàn)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戰(zhàn)斗機靜止時戰(zhàn)斗機受到的重力與戰(zhàn)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C【詳解】A.以起航的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航母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因此航母是運動的,故A錯誤;B.戰(zhàn)斗機的燃料燃燒后所產(chǎn)生的大量高溫高壓氣體,向后噴射,對空氣有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氣對戰(zhàn)斗機有反作用力,使得戰(zhàn)斗機前進,故B錯誤;C.戰(zhàn)斗機靜止時甲板對戰(zhàn)斗機的支持力與戰(zhàn)斗機對甲板的壓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因此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戰(zhàn)斗機靜止時,戰(zhàn)斗機受到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戰(zhàn)斗機對甲板的壓力方向也是豎直向下,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C。6.(2023·河南開封·三模)如圖是利用傳送帶運送貨物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貨物在水平傳送帶上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貨物在傾斜的傳送帶上勻速向上運動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在水平的傳送帶上勻速運動時,甲相對乙是運動的D.貨物在傾斜的傳送帶上勻速向上運動時,機械能增大【答案】D【詳解】A.貨物在水平傳送帶上勻速運動時,貨物受力平衡,即貨物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水平方向沒有外力作用,因此貨物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錯誤;B.當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勻速運動時,物體受重力,彈力,靜摩擦力,物體有下滑的趨勢,受摩擦力的作用,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B錯誤;C.在水平的傳送帶上勻速運動時,甲相對乙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故C錯誤;D.貨物在傾斜的傳送帶上勻速向上運動時,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不斷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故它的機械能增大,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7.(2023·陜西西安·三模)如圖所示,緩慢向兩側(cè)移動鐵架,保持物塊A與B位置不動,整個裝置靜止后,木塊A所受摩擦力fA的方向水平向,大小應(yīng)該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敬鸢浮孔驞【詳解】[1]由圖知,因為A受到向右的拉力,A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A受彈簧測力計D的拉力和B對A的摩擦力,因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此這兩個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故B對A的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D的示數(shù)。8.(2023·陜西西安·三模)如圖1所示,用水平力輕輕推動礦泉水瓶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wěn)地移動,用等大的力輕推瓶蓋處,瓶子翻了,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有關(guān);小明用20N的力豎直握住一瓶重為5N的礦泉水靜止不動,如圖2所示,則礦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為N。
【答案】作用點5【詳解】[1]前后兩次,力的作用點不同,而瓶子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2]瓶子靜止,在豎直方向上,重力與向上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的大小為5N。9.(2024·河南許昌·一模)2024年年初,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火熱出圈,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去東北打卡,感受東北人民的熱情。如圖所示,當游客腳踏滑雪板從斜坡上滑下來時,其重力勢能主要轉(zhuǎn)化為;游客在雪地上滑行,勻速轉(zhuǎn)彎的過程中,其運動狀態(tài)(選填“改變”或“不改變”);滑過終點時,游客由于很難立即停下來。【答案】動改變慣性【詳解】[1]游客在斜坡上向下滑行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主要轉(zhuǎn)化為動能。[2]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變化。游客在彎道滑行的過程中,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所以運動狀態(tài)改變。[3]物體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游客滑過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他具有慣性。10.(2023·江蘇無錫·一模)如圖所示,木塊A、B、C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木塊AB間摩擦力大小為N,C和地面間摩擦力大小為N,木塊C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C的支持力(是/不是)一對平衡力?!敬鸢浮?10不是【詳解】[1]三塊木塊一起勻速直線運動,A、B木塊間在水平方向上沒有相對滑動趨勢,相互之間沒有摩擦,所以A、B間的摩擦力為0。[2]將三塊木塊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受到水平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地面對C的摩擦力f=F=10N[3]C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B對C的壓力和豎直向上的地面對C的支持力的作用,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木塊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C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11.(22-23八年級下·湖南長沙·階段練習)如圖,一個重10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榮用200N的水平向右方向的力去推箱子,箱子不動,這時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選填“>”“=”或“<”)200N;推力增加到300N時,箱子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推力增加到400N,這時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等于N?!敬鸢浮浚?00【詳解】[1]箱子受200N的水平推力,箱子不動,說明箱子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與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200N。[2]當水平推力增大到300N時,箱子恰好做勻速運動,所以此時摩擦力與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等于300N;當水平推力增大到400N時,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仍為300N。12.(2023·福建福州·二模)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N,物體在4~6s內(nèi)做功J?!敬鸢浮?8【詳解】[1]由圖丙可知,4~6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不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圖乙可知,推力為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當時,雖然物體做變速運動,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仍為2N不變,物體受到的合力為[1]由可得,在4~6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距離為此過程中推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三、作圖題13.(2023·河南信陽·三模)人們走路時要利用鞋底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請在圖中A點畫出人拉小車時地面對鞋底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答案】【詳解】由圖可知,人向右運動,與地面接觸的鞋底有向左滑動的趨勢,因此鞋底受到地面對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點在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點(A點);過A點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標明字母f,地面對鞋底的支持力作用在鞋底上,方向垂直鞋底向上,如圖所示:14.(2024·河南許昌·一模)如圖甲所示,機場里有運送行李的傳送帶,可以將行李由一端運送到另一端。如圖乙是其示意圖。傳送帶上有一物體,當傳送帶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時,忽略空氣阻力,畫出該物體受到的傳送帶的作用力的示意圖。【答案】【詳解】傳送帶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時,物體相對于傳送帶向左滑動或有向左滑動的趨勢,則物體必定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同時傳送帶受到垂直于接觸面向下的壓力F,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物體受到傳送帶對其垂直于接觸面向上的支持力F,二力的作用點可畫在物塊的幾何中心處,如圖所示:四、實驗題15.(2024·陜西西安·三模)在十字路口,一輛小汽車、一輛摩托車和一輛卡車并排停在白線的后面,綠燈一亮,三輛車同時沖出白線,過一會,小汽車沖在最前面,摩托車其次,卡車在最后。小楊看到這一現(xiàn)象后,思考并進行“探究機動車提速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小楊作出如下的猜想:猜想一:機動車提速的快慢與牽引力有關(guān);猜想二:機動車提速的快慢與質(zhì)量有關(guān)。小楊準備的實驗器材有:一輛小木車、一個彈簧測力計、電子停表、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和一些不同質(zhì)量的磚塊等;(1)如圖所示,小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小木車使之運動,此過程涉及的物理原理是;為了驗證猜想一,應(yīng)控制相同的條件下,改變的大小,測出小木車在起動之后2s內(nèi)前進的距離s,并進行比較;(2)為了驗證猜想二,小楊在靜止的小木車上放置不同質(zhì)量的磚塊,用2.5N的水平拉力拉動小木車,并測出小木車在起動之后2s內(nèi)前進的距離,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表格中:實驗次數(shù)123小木車和磚塊的總重量m/kg1.01.52.02s內(nèi)小車前進的距離s/cm25.0015.003.50①在第2次實驗中的小木車上放質(zhì)量為1.5kg的磚塊時,是用它當作(選填“卡車”“小汽車”或“摩托車”);②在2s內(nèi),小木車前進的距離越大,則表明小木車提速越;(3)通過受力分析,機動車提速的快慢還可能與因素有關(guān)?!敬鸢浮恳娫斀赓|(zhì)量牽引力小汽車快摩擦力【詳解】(1)[1]如圖所示,小木塊提速的快慢與質(zhì)量、牽引力及摩擦力大小有關(guān),為了保持在壓力相同情況下,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的方向要水平,避免拉力對壓力的影響,此過程涉及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的關(guān)系。[2][3]為了驗證猜想一,機動車提速的快慢與牽引力有關(guān),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應(yīng)控制質(zhì)量相同的條件下,改變牽引力的大小,測出小木車在起動之后2s內(nèi)前進的距離s,并進行比較。(2)為了驗證猜想二,小楊在靜止的小木車上放置不同質(zhì)量的磚塊,用2.5N的水平拉力拉動小木車,并測出小木車在起動之后2s內(nèi)前進的距離,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表格中。①[4]在卡車、小汽車、摩托車中,卡車質(zhì)量最大,摩托車質(zhì)量最小,故在第2次實驗中的小木車上放質(zhì)量為1.5kg的磚塊時,是用它當作小汽車。②[5]在2s內(nèi),小木車前進的距離越大,則平均速度越快,表明小木車提速越快。(3)[6]通過受力分析,機動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牽引力和摩擦力作用,當牽引力大于摩擦力時做加速運動,車輛越重,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提速的快慢還可能與摩擦力有關(guān)。一、單選題1.(2023·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是被譽為“十年長安號絲路新駝隊”的中歐班列,它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關(guān)于該列車說法正確的是()
A.鐵軌下方鋪設(shè)的軌枕,可以減小列車對地面的壓力B.列車在平直軌道上靜止時,列車對鐵軌的壓力和鐵軌對列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D.列車在減速進站的過程中,因不受力而逐漸停下來【答案】C【詳解】A.根據(jù)壓強的知識可知,鐵軌下方鋪設(shè)的軌枕,是在壓力大小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式減小列車對地面的壓強,故A錯誤;B.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列車在平直軌道上靜止時,列車對鐵軌的壓力,受力物體是鐵軌,鐵軌對列車的支持力,受力物體是列車,不是同一個受力物體,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D.列車在減速進站的過程中,受到摩擦力,因此逐漸停下來,故D錯誤。故選C。2.(2023·海南·中考真題)如圖是改進的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實驗時水平拉動長木板A,可測出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B.拉動長木板A的速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C.在木塊B上增加重物,拉動長木板A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D.在長木板A上鋪毛巾,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答案】B【詳解】A.實驗時水平拉動長木板A,AB兩個物體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有滑動摩擦力,而B始終相對于地面靜止,受力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拉動長木板A的速度越大,B始終靜止,受力平衡,壓力和接觸面積的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木塊B上增加重物,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增大壓力,滑動摩擦力增大,拉動長木板A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在長木板A上鋪毛巾,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2023年5月,跳水世界杯蒙特利爾站女子單人10米跳臺決賽上,16歲的全紅嬋延續(xù)預(yù)賽的完美發(fā)揮,以458.20分奪得冠軍。下列相關(guān)分析中正確的是()A.跳臺上表面做得粗糙是為了減小摩擦B.起跳過程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C.下落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增大D.入水過程中,運動員所受的浮力不變【答案】C【詳解】A.跳臺上表面做得粗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A錯誤;B.起跳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故B錯誤;C.下落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變大,質(zhì)量不變,所以運動員的動能增大,故C正確;D.入水過程中,運動員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jù)F?。溅岩篤排g可知,所受水的浮力逐漸增大,故D錯誤。故選C。4.(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chǎn)生力B.“卵與石斗,麋碎無疑”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C.“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D.“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答案】B【詳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時,雞蛋和石頭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B錯誤,符合題意;C.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飛流直下”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5.(2023·四川樂山·中考真題)2022年2月6日,不服輸、敢拼搏、懂團結(jié)的中國女足第9次捧起亞洲杯冠軍獎杯。如圖所示是比賽中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足球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B.足球能被頭頂飛,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C.足球在空中飛行時,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qū)⒈3朱o止D.足球在空中飛行時,運動員一直對足球做功【答案】B【詳解】A.足球在空中飛行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A錯誤;B.足球能被頭頂飛,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C.足球在空中飛行時,如果外力全部消失,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足球?qū)⒆鰟蛩僦本€運動,故C錯誤;D.足球在空中飛行時,運動員沒有對足球施加了,運動員對足球不做功,故D錯誤。故選B。6.(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疊放著A、B、C三個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與桌面相對靜止,B物體受力個數(shù)為()
A.0個 B.3個 C.4個 D.5個【答案】D【詳解】水平桌面上疊放著A、B、C三個物體,一切物體都有重力,則B受到重力作用,物體A疊放在B上,B受到A的壓力,B疊放在C上,受到C的支持力,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受到推力作用,保持靜止狀態(tài),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受到5個力的作用。故選D。7.(2023·江蘇南京·中考真題)平直公路上有一輛公交車,圖甲是車內(nèi)拉環(huán)正面的示意圖。圖乙、丙、丁是該車內(nèi)觀察到的同一拉環(huán)在不同時刻側(cè)面的情景,車頭在拉環(huán)的左方,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乙圖中,車此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B.丙圖中,車此時可能在剎車禮讓行人C.丁圖中,拉環(huán)此時所受重力與吊繩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乙圖中拉環(huán)沒有慣性,丙、丁圖中拉環(huán)有慣性【答案】B【詳解】A.乙圖中,拉環(huán)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此時車有可能靜止,有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車頭在拉環(huán)的左方,由圖可知拉環(huán)向左偏,說明公交車可能在剎車禮讓行人,故B正確;C.由圖可知此時拉環(huán)受豎直向下的重力、沿繩斜向左上方的拉力,這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因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拉環(huán)此時所受重力與吊繩對它的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B。8.(2023·遼寧朝陽·中考真題)“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適度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下列關(guān)于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在跑步時有慣性,停下來后慣性消失B.踢球時,在地面上滾動的足球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將保持靜止C.打籃球時,籃球撞擊籃板后反彈回來說明了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D.人登山時,大氣壓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C【詳解】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人在跑步時有慣性,停下來慣性不會消失,故A錯誤;B.在地面上滾動的足球是運動的,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打籃球時,投出去的籃球?qū)@板有撞擊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籃板對籃球施加反作用力,將籃球反彈回來,同時籃板的反作用力改變了籃球前進的方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D.在登山過程中,大氣壓隨著海拔高度升高而減小,故D錯誤。故選C。9.(2023·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A、B兩個長方體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的水平向左的力作用在A物塊上,使A、B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兩個物塊一起移動了的距離。下列說法中(
)①物塊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物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②物塊A對B的摩擦力大小是,方向水平向左③地面對B的摩擦力大小是,方向水平向左④物塊A對B的摩擦力的功率為
A.只有②④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答案】A【詳解】①.物塊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物塊B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①錯誤;②.A物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說明A物塊受平衡力,即水平向左的拉力與B給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與拉力相等均為10N,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物塊會給B一個摩擦力大小等于10N,方向水平向左,故②正確;③.B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B物塊受到A施加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施加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為10N,故③錯誤;④.物塊A對B的摩擦力功率為故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2023·山東聊城·中考真題)雜技是我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也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圖是雜技表演中男演員舉著頭上頂碗的女演員,并在舞臺上保持靜止的情景。關(guān)于此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女演員相對于男演員是運動的B.女演員對頭上的碗沒有做功C.男演員所受的重力與舞臺對男演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女演員對男演員的壓力與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B【詳解】A.男演員舉著女演員靜止不動,女演員與男演員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女演員相對于男演員是靜止的,故A錯誤;B.男演員舉著頭上頂碗的女演員,在舞臺上保持靜止,女演員對頭上的碗有力的作用,但碗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距離,故女演員對頭上的碗沒有做功,故B正確;C.男演員所受的重力與舞臺對男演員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D.女演員對男演員的壓力與男演員對女演員的支持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B。11.(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小慧同學(xué)擲實心球的場景,圖中虛線表示球的運動軌跡,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c點,然后繼續(xù)運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B.球在b點受到的合力為零C.球從b點下落到c點,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D.球最終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答案】C【詳解】A.慣性不是力,不能表述為受到慣性作用,故A錯誤;B.球在b點只受到重力作用,所以球在b點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故B錯誤;C.球從b點下落到c點,球的速度增大,球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所以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故C正確;D.球最終到d點停止,是受到阻力的作用,速度越來越小,所以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故選C。12.(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使兩輛相同的小車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撞擊靜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兩輛小車的重力勢能大小相等B.兩種情況下,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相等C.木塊被撞擊后由靜止變?yōu)檫\動,慣性增大D.如果水平面光滑,木塊被撞擊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詳解】A.圖中兩輛小車的質(zhì)量相等,高度不等,則重力勢能大小不等,故A錯誤;B.兩種情況下,小車初始重力勢能不同,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動能不同,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不同,故B錯誤;C.木塊被撞擊后由靜止變?yōu)檫\動,慣性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速度無關(guān),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故C錯誤;D.如果水平面光滑,木塊不受摩擦力,被撞擊后,木塊受到的合力為0,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13.(2023·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甲和乙疊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甲、乙之間的接觸面粗糙,此時兩者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乙和桌面足夠長??焖偾脫粢遥伊⒓此较蛴易鲋本€運動。則敲擊后()A.乙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乙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甲動能的變化量等于乙動能的變化量D.甲沿水平面向右做先加速后勻速的運動【答案】D【詳解】A.乙所受的支持力等于甲乙的重力之和,因而支持力與乙的重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B.敲擊后乙由于慣性會向右運動,而甲由于慣性相對于乙會向左滑,因而乙相對于甲向右運動,乙所受甲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而桌面光滑,沒有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敲擊后乙?guī)蛹紫蛴疫\動,但由于有摩擦力,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乙動能的變化量大于甲動能的變化量,故C不符合題意;D.甲開始由于受到乙向右的摩擦力而加速運動,然后因為桌面沒有摩擦力,加速到與乙速度相同后與乙一起勻速直線運動,故甲沿水平面向右做先加速后勻速的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14.(2023·江蘇鹽城·中考真題)2022年10月9日,我國綜合性太陽測量衛(wèi)星“夸父一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正式開啟對太陽的探測之旅。點火升空時,火箭向下噴出氣體,從而獲得向上的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分離前,衛(wèi)星相對于火箭是的;分離后,火箭仍會繼續(x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它具有?!敬鸢浮肯嗷サ撵o止慣性【詳解】[1]火箭向下噴出燃氣時,會產(chǎn)生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同時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故火箭會向上起飛。[2]分離前,衛(wèi)星和火箭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衛(wèi)星相對于火箭是靜止的;[3]分離后,火箭仍會繼續(xù)向上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它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15.(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中,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和砝碼一起在長木板上滑動。當木塊和砝碼一起勻速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3N,此時木塊受到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N,砝碼(選填“受”或“不受”)木塊的靜摩擦力作用?!敬鸢浮?不受【詳解】[1]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長木板對它的滑動摩擦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女式襯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木柄燒烤網(wǎng)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車蠟項目績效評估報告
- 2025年日用貝殼瓷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玩具五金配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申請立項
- 2025年吸收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物業(yè)環(huán)境美化與綠化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物流倉儲管理系統(tǒng)建設(shè)合同
- 2025年度安防設(shè)備加工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訓(xùn)合作合同意見書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貨運車輛駕駛員安全培訓(xùn)內(nèi)容資料完整
- 高一學(xué)期述職報告
- 風神汽車4S店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課件
- ICU患者的體位轉(zhuǎn)換與床旁運動訓(xùn)練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200題及答案
- 建設(shè)工程工作總結(jié)報告
- 脾破裂術(shù)后健康宣教課件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xùn)
- 財務(wù)管控的間接成本
- 藏族唐卡藝術(shù)特色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