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卷一分類模擬92不定項選擇題1.
甲某提議讓乙某幫助殺死其養(yǎng)父丙某,并允諾事成后給乙某1萬元好處費。其間,甲乙二人(江南博哥)多次預謀,甲某還帶乙某到丙某家窺伺作案地點,辨認丙某。某日甲某與乙某電話聯(lián)系,稱當日下手機會最好,讓乙某以找丙某買三輪車為由進入丙家,將丙某殺死。乙某按甲某授意,到丙某家,假意閑談購買三輪車,伺機作案,作案過程中,因不忍下手而離去。幾天后,乙某因盜竊汽車案被審查期間,供述了上述事實。則:______A.甲某、乙某構成故意殺人罪共犯B.乙某沒有犯甲某所教唆的罪,甲某屬于教唆的未遂,可以從輕、減輕處罰C.甲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應當作為主犯處罰D.乙某屬于犯罪中止,應當免除處罰。同時具有自首的法定情節(jié)正確答案:ABCD[解析]根據(jù)共犯從屬性說,被教唆者已經(jīng)實施了犯罪,只是沒有既遂,則教唆者構成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B項符合,因此當選。甲乙有故意殺人的預謀,且乙實施了殺人行為,故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選項A正確。根據(jù)《刑法》第29條規(guī)定,甲教唆乙實施殺人行為,并許以好處,帶其事先偵察辨認丙,且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故選項C正確。根據(jù)《刑法》第2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乙在作案過程中,因于心不忍,主動放棄殺人行為,成立中止犯,且沒有造成損害,應當免除處罰。再根據(jù)《刑法》第67條第2款規(guī)定,乙是在被公安機關審查期間供述了其他犯罪,屬于自首,故選項D正確。
2.
下列哪(一)些情形不成立共犯關系?______A.甲明知乙組織他人賣淫,為其招募、運送人員的B.甲明知乙以暴力方法強迫他人勞動,為其招募、運送人員的C.甲向乙提供自己的照片、500元以及個人信息,乙為其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D.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甲徇私舞弊,不征納稅人乙應繳稅款100萬元的正確答案:D[解析]A選項中甲、乙具有共犯關系,但刑法將甲、乙的行為分別認定為不同的犯罪。B選項甲、乙具有共犯關系,但都是實行犯,甲不是幫助犯。C選項中,根據(jù)《刑法修正案(九)》第280條第3款,甲乙二人成立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罪,二人在買賣的違法層面上成立共犯。D選項中,刑法將該行為直接規(guī)定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當然,如果稅務人員與逃稅人相勾結(jié)不征、少征稅款的,稅務人員成立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與逃稅罪(共犯),屬于想象競合犯。
3.
下列哪些犯罪行為應按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處理?______A.拐賣婦女又奸淫被拐賣婦女B.司法工作人員枉法裁判又構成受賄罪C.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又殺人D.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又強奸被組織人正確答案:CD[考點]本題考查數(shù)罪并罰的一般規(guī)定與法定刑升格的特殊規(guī)定。
4.
現(xiàn)年36歲的孔某承包了該市貨運公司一輛價值60萬元的大貨車,以貨物運輸為生。后聽說騙取保險金來錢很快,且剛好自己所承包的貨車已由貨運公司投保過,遂產(chǎn)生了騙取保險金的念頭。某日孔某故意將自己所承包的貨車交由一停車場看管,然后趁夜深入靜之機將該車澆上汽油燒毀。由于停車場車輛密集,加之正逢大風天氣,結(jié)果造成了附近兩輛汽車和一棟房屋著火,后保險公司向貨運公司交付了保險金。1年后案件破獲,孔某被逮捕??啄车男袨椋篲_____A.屬于牽連犯,以保險詐騙罪與故意毀壞財物擇一重處罰B.屬于牽連犯,以放火罪與破壞交通工具罪擇一重處罰C.屬于想象競合犯,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與放火罪擇一重處罰D.屬于想象競合犯,以保險詐騙罪與放火罪擇一重罪處罰正確答案:C[解析]保險詐騙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作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自然人和單位才能構成該罪,孔某不符合主體條件,故排除AD項??啄车男袨椴环掀茐慕煌üぞ咦锏臉嫵梢?,故排除B項。價值60萬元的貨車并非孔某所有財物,故意毀壞他人財物的,以故意破壞財物罪論處。又因該車附近車輛密集,屬于公共區(qū)域,孔某的行為已經(jīng)危害到公共安全,成立放火罪。但孔某只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卻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論處,選項C正確。
5.
被告人甲某原系某縣公安局預審員,于2003年5月29日至9月26日在辦理張某強奸案期間,接受被告人張某家屬的請托,對張某的年齡進行了涂改,把1983年改為1986年生,即由年滿18歲改成不滿18歲,在制作起訴意見書時,又把“張某用菜刀威逼強奸”情節(jié)中的“用菜刀”三字予以隱瞞。其間,甲某先后兩次收受被告人家屬人民幣6500元,以及煙、酒等物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甲某構成濫用職權罪和受賄罪,應該數(shù)罪并罰B.甲某構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賄罪,應該擇一重罪處斷C.甲某構成包庇罪和受賄罪,應該數(shù)罪并罰D.甲某構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賄罪,應該擇一重罪處斷正確答案:B[解析]被告人甲某(原系某縣公安局預審員)身為司法工作人員,接受他人的賄賂,在辦理刑事案件中,采用篡改被告人年齡和犯罪情節(jié)的手段,包庇犯罪分子,其行為完全符合我國《刑法》第399條規(guī)定的徇私枉法罪。根據(jù)我國《刑法》第399條的規(guī)定,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同時又構成受賄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處罰。
6.
陳某在街上趁劉某邊走邊打電話不注意,從后面跑上去將其手機(價值1990元)奪走。隨后陳某反復使用該手機撥打國際長途電話,致使劉某損失話費10000元。一周后,陳某將該手機丟棄在某銀行門口,引起保安人員的懷疑,經(jīng)詢問案發(fā)。下列有關此案的說法中,哪些是不正確的?______A.對陳某的行為以搶奪罪從重處罰即可B.對陳某的行為以盜竊罪從重處罰即可C.對陳某的行為以搶奪罪與盜竊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D.對陳某的行為以搶奪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正確答案:ABD[解析]陳某趁被害人劉某不備,將其手機(價值1990元)奪走的行為,構成搶奪罪;之后反復使用該手機撥打國際長途電話造成劉某損失話費10000元的行為,并不是搶奪行為的后續(xù)行為,該行為屬盜用他人電信號碼為己使用,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較大,與搶奪行為是兩個不同的行為,應該以盜竊罪論處。前后兩罪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
7.
下列關于數(shù)罪并罰的做法與說法,哪些是正確的?______A.甲犯A、B兩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18年。執(zhí)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對此,法院應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圍內(nèi)決定合并執(zhí)行的刑期,然后減去已經(jīng)執(zhí)行的8年刑期B.乙犯A、B兩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和16年,法院應在有期徒刑不超過20年的幅度內(nèi)判處乙刑罰C.丙犯A、B兩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11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20年:在執(zhí)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這樣,丙實際執(zhí)行的有期徒刑可能會超過20年D.丁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有A、B、C、D四罪,但法院只判決A罪8年,B罪12年有期徒刑,決定合并執(zhí)行18年有期徒刑。執(zhí)行5年后發(fā)現(xiàn)C、D罪,法院判處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罰的“數(shù)刑中的最高刑期”應是18年,而不是12年正確答案:CD[解析]A項,根據(jù)《刑法》第71條的規(guī)定,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zhí)行的刑罰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69條的規(guī)定,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因此,A項中應將前罪沒有執(zhí)行的10年有期徒刑與后罪所判處的5年有期徒刑并罰。故A項說法錯誤。A項還有一處錯誤:對于已生效判決確定的由數(shù)罪并罰所得的執(zhí)行刑,在執(zhí)行期間服刑罪犯又犯新罪的,應該對新罪作出判決,再將此新作出的判決與原來已生效的判決中根據(jù)數(shù)罪并罰所得的執(zhí)行刑并罰,而不能和原來判決對犯罪人所犯數(shù)罪分別作出的宣告刑一起并罰。
B項,根據(jù)《刑法》第69條第1款的規(guī)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1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35年的,最高不能超過20年,總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25年。因此,B項中法院應在20年以上25年以下的幅度內(nèi)判處乙有期徒刑。故B項說法錯誤。
C項,根據(jù)《刑法》第71條的規(guī)定,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zhí)行的刑罰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69條的規(guī)定,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就C項而言,應該把后罪所判處的刑罰5年有期徒刑與前罪剩余的刑罰18年有期徒刑,按照第69條的規(guī)定進行并罰,即應在18年以上20年以下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如果法院決定執(zhí)行19年,那么加上前罪已執(zhí)行的2年,實際執(zhí)行刑期為21年。因此,丙實際執(zhí)行的有期徒刑可能超過20年。故C項說法正確。
D項,原判為數(shù)罪,在原判執(zhí)行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數(shù)個漏罪的,應該將漏判數(shù)罪分別定罪量刑,然后將各罪的宣告刑與前面已作出的生效判決所確定的執(zhí)行刑實行并罰。就D項而言,就應該是對新發(fā)現(xiàn)的C罪、D罪分別判處的5年有期徒刑、7年有期徒刑,與原判決決定的執(zhí)行刑18年有期徒刑并罰。根據(jù)《刑法》第69條的規(guī)定,此次并罰的“數(shù)刑中的最高刑期”應為18年。故D項說法正確。
8.
下列哪項的情形不屬于重大立功?______A.檢舉、揭發(fā)某販賣毒品犯罪分子販賣海洛因400克的犯罪事實,經(jīng)查證屬實B.甲與乙犯故意殺人罪后,甲自動投案,并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獲乙。經(jīng)查乙是該案主犯C.甲在同室關押的罪犯欲逃跑時,及時向看守所告發(fā),制止其脫逃的D.甲檢舉乙綁架丙并致使其死亡的事實,經(jīng)查證屬實正確答案:C[解析]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檢舉、揭發(fā)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jīng)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線索,經(jīng)查證屬實;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等表現(xiàn)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前款所稱“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標準,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者全國范圍內(nèi)有較大影響等情形。本題ABD選項均有判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能,因此屬于重大立功,而C選項,同室罪犯構成脫逃未遂,不可能判無期徒刑以上刑罰,所以只屬于一般立功,不構成重大立功。因此本題應選C。一般立功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重大立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9.
戚某是在校高中生,今年17歲,因女友跟某位年輕男教師甲關系密切心生怨恨。在一日晚間,約自己的鐵哥們趙某(也對甲有不滿情緒)潛入男教師宿舍中,將其亂刀砍死,后逃離學校。趙某家人經(jīng)詢問得知事實后,勸說趙某投案自首,未果。為讓趙某得到從寬處罰,其家人將逃往外地的戚某的行蹤報告給公安機關,并協(xié)助公安機關順利將戚某捉拿歸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對趙某應該認定有立功表現(xiàn)B.對趙某應該認定為重大立功C.對趙某不應該認定為有立功表現(xiàn)D.對戚某可以適用死刑正確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犯罪分子親友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機關提供他人犯罪線索、協(xié)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不能認定為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現(xiàn)。故AB項說法錯誤,C項說法正確。《刑法》第49條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本題中,戚某犯罪時不滿18周歲,所以對戚某不可以適用死刑。故D項說法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10.
下列關于自首的說法不正確的有:______A.甲因盜竊被父親捆綁至派出所,甲構成自動投案,如其如實供述罪行,應認定其成立自首B.乙被抓獲歸案后,向公安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乙雖不成立自首,但可以從輕處罰C.丙具有自首情節(jié),一般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應免除處罰D.丁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害怕判刑過重又翻供,在二審判決前又如實供述,丁成立自首正確答案:ACD[解析]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1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或者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雖然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但可以參照法律對自首的有關規(guī)定酌情從輕處罰。因此,A項中甲不構成自動投案,不成立自首。故A項說法錯誤。根據(jù)《刑法修正案(八)》第8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由此可見,對坦白的犯罪人,可以從輕處罰。B項中,乙的行為屬于坦白,可以從輕處罰。故B項說法正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8條的規(guī)定,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節(jié)的,一般應依法從輕、減輕處罰;犯罪情節(jié)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因此,C項中犯罪較輕的,是可以免除處罰,而不是應免除處罰。故C項說法錯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故D項說法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
11.
下面對于自首的認定,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甲某唆使其子乙某謀殺了仇人,事后乙某主動到派出所投案,將殺人的罪責全部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乙某屬于主動投案,成立自首B.丁某作為某案件的證人接受公安機關調(diào)查,被問及自己是否有什么要交代的時候,交代了自己2年前曾經(jīng)搶奪過筆記本電腦的犯罪事實,丁某屬于自首C.王某因盜竊罪被公安機關拘留,在審訊的過程中,王某還主動交代了1年前曾經(jīng)盜竊一銀行的犯罪事實,對于主動交代的犯罪事實,王某成立自首D.張某強奸被害人李某后主動到公安機關交代問題,張某老實交代了犯罪的全過程,但是堅持認為自己并沒有違背被害人的意志,所以不構成強奸罪,張某不成立自首正確答案:B[解析]選項A,乙某隱瞞其父甲某唆使其殺人的共同犯罪事實,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所以選項A是不正確的;選項B,丁某在作為證人接受公安機關調(diào)查取證的過程中,主動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應當成立自首,所以選項B是正確的;王某如實供述同種罪行,不成立特殊自首而是坦白,所以選項C是不正確的;張某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為自己進行辯護,不能認為沒有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所以張某成立自首,選項D是不正確的。
12.
某甲因盜竊罪案發(fā)被捕,在偵查人員對其審訊期間,交代了自己與李某詐騙4萬元犯罪的事實,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隱匿的地點。根據(jù)這一線索,偵查機關順利將李某追捕歸案。對某甲的盜竊罪如何處罰?______A.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B.應當從輕或者免除處罰C.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D.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正確答案:C[解析](1)協(xié)助抓獲同案犯屬于立功,并且,本案中針對的是詐騙4萬元的犯罪事實,屬于一般立功。(2)主動交代自己與同伙詐騙4萬元的犯罪事實,對于詐騙罪成立自首,屬于特殊自首。(3)也就是說,本案中,行為人對詐騙罪成立自首,自首的法律后果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一法律后果僅及于自首的本罪(詐騙罪)。而立功的法律效果具有輻射效應,一般立功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本案中行為人的立功的法律效果可以輻射到他所犯的所有犯罪。也就是說,對他所犯的盜竊罪與詐騙罪都可以認為是立功。據(jù)此,可以認為,行為人的詐騙罪是:自首+一般立功;行為人的盜竊罪是:一般立功?!缎谭ā返?8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本題中甲的盜竊罪只有立功的情節(jié),故對盜竊罪的處罰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3.
下列情形中,不可以適用假釋的有:______A.35歲的甲因搶奪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010年刑滿釋放后,2012年又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執(zhí)行中確有悔改表現(xiàn)B.乙因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執(zhí)行中確有悔改表現(xiàn)C.丙因犯貪污罪,數(shù)額特別巨大被判處死緩D.丁因盜竊罪被判處拘役,執(zhí)行中確有悔改表現(xiàn)正確答案:ABC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81條以及《刑法修正案(八)》第16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A項中,甲屬于累犯,不得適用假釋。B項中,乙因強奸罪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也不得適用假釋。如果犯罪人所實施的不是暴力性犯罪,或者雖然是暴力性犯罪但所判處的刑罰低于10年有期徒刑,仍然可以假釋。C項中,根據(jù)《刑法修正案(九)》對《刑法》第383條第4款的修改,對貪污罪,有數(shù)額巨大或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人民法院根據(jù)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緩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jiān)禁,不得減刑、假釋。D項中,丁被判處的是拘役,所以不可以適用假釋。
14.
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緩刑2年。2年考驗期滿后公安機關才發(fā)現(xiàn)甲在緩刑考驗期內(nèi)又犯故意傷害罪。對甲應:______A.以故意傷害罪處罰,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罰不再執(zhí)行B.構成累犯,應以故意傷害罪從重處罰C.對其所犯故意傷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減后并的原則實行并罰D.先對后罪作出判決,再將所處刑罰與前罪判處的2年有期徒刑實行并罰正確答案:D[解析]只要犯罪分子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違反了緩刑條件,又犯新罪,不論所犯新罪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發(fā)現(xiàn),還是在緩刑考驗期滿后才發(fā)現(xiàn),只要沒有超過《刑法》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期限,都應當撤銷緩刑,將前后兩罪合并處罰。
15.
下列關于假釋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______A.對于因殺人、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當他們被減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則可以假釋B.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應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C.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遵守了各種相關規(guī)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剩余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D.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1/2以上,如果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正確答案:AC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81條以及《刑法修正案(八)》第16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減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的,也不得假釋。因此,A項的說法錯誤。《刑法修正案(八)》第17條規(guī)定,將《刑法》第85條修改為:“對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86條規(guī)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并公開予以宣告?!币虼?,B項的說法正確。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遵守了各種相關規(guī)定,沒有再犯新罪,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而非剩余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因此,C項的說法錯誤?!缎谭ㄐ拚?八)》第16條規(guī)定,將《刑法》第81條修改為:“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zhí)行13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因此,D項中“經(jīng)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說法錯誤,應是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
16.
甲2008年3月1日因盜竊罪被判5年有期徒刑,執(zhí)行3年后獲得假釋,假釋后的第8年,發(fā)現(xiàn)其在2012年2月10日又犯詐騙罪(2000元)。此時,應對甲如何處理?______A.撤銷假釋,按照先減后并的方法數(shù)罪并罰B.盜竊罪視為執(zhí)行完畢,單獨對詐騙罪定罪處罰即可C.撤銷假釋,收監(jiān)執(zhí)行盜竊罪沒有執(zhí)行完畢的2年有期徒刑D.撤銷假釋,按照先并后減的方法數(shù)罪并罰正確答案:C[解析]根據(jù)《刑法》第83條第1款的規(guī)定,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zhí)行完畢的刑期。可知,本題甲的假釋考驗期限為2011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那么,其在2012年2月10日犯新罪屬于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犯新罪,根據(jù)《刑法》第86條第1款的規(guī)定,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nèi)犯新罪,應當撤銷假釋,依照《刑法》第71條“先減后并”的方法實行數(shù)罪并罰。但是,詐騙2000元,根據(jù)《刑法》第266條的規(guī)定可知對此行為的追訴時效為5年,至2017年2月9日。而假釋后的第8年才發(fā)現(xiàn),就是在2019年才發(fā)現(xiàn),這時已過追訴時效期限,因此不應再追究。只能按照《刑法》第86條第3款的規(guī)定:“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假釋,收監(jiān)執(zhí)行未執(zhí)行完畢的刑期?!币虼诉x項C當選。
17.
下列關于緩刑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______A.對于未滿18周歲的人,如其符合緩刑條件的,應當宣告緩刑B.對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如符合緩刑條件,可以宣告緩刑C.法院在宣告緩刑同時,可以禁止其從事特定活動D.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正確答案:AC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72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18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75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宣告緩刑,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故A、C項說法正確。根據(jù)《刑法》第74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故B項說法錯誤。根據(jù)《刑法》第76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如果沒有《刑法》第77條規(guī)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并公開予以宣告。故D項說法正確。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
18.
柳如是因故意傷害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間,由于有立功表現(xiàn)而被假釋。假釋考驗期滿前一日,幾個朋友邀請柳如是到一飯店擺宴慶賀他即將獲得新生,柳如是喝酒較多。飯后,柳如是駕車回家,途中撞倒一人,柳如是下車一看人已死亡,酒頓時嚇醒,駕車逃離現(xiàn)場,后被查獲。對柳如是應如何處理?______A.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B.按照累犯定罪處罰C.按照數(shù)罪并罰中先減后并的原則定罪處罰D.按照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正確答案:C[解析]A選項錯誤。此題涉及假釋后又犯新罪的情形。所以不能單以交通肇事罪論。B選項錯誤。假釋考驗期滿前一日也算假釋考驗期內(nèi),累犯適用于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被赦免后,所以柳如是不涉及累犯的問題。C選項正確。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犯新罪,應當撤銷假釋,依照先減后并的原則進行數(shù)罪并罰。D選項錯誤。《刑法》第233條規(guī)定,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柳如是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不再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
19.
對于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______A.甲醉酒駕駛機動車,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公安機關依法檢查,又構成妨害公務罪的,應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B.乙在某大型商場的停車場內(nèi)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構成危險駕駛罪C.丙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并因疏忽大意撞死過路行人,應該按照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數(shù)罪并罰D.丁在某小區(qū)駕駛小轎車由于疏忽大意將在小區(qū)中玩耍的一兒童壓死,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正確答案:C[解析]乙在某大型商場的停車場內(nèi)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也構成危險駕駛罪。有關解釋規(guī)定,對于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廠礦、校園、住宅小區(qū)等單位管轄范圍內(nèi)的路段、停車場,若相關單位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亦屬于“道路”范圍,在這些地方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構成危險駕駛罪。
丙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并因疏忽大意撞死過路行人,應該按照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兩罪中處罰較重的一罪定罪處罰。所以C選項是錯誤的。
20.
下列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有:______A.甲駕駛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逆行,與另一輛車相撞,致多輛汽車連續(xù)追尾,導致三人重傷B.乙駕駛轎車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駛,突然一行人出現(xiàn)并快速通過高速路,乙剎車不及,將該行人撞死。經(jīng)交管部門鑒定,乙對事故負有同等責任C.丙乘坐賈某的汽車,賈某在行駛過程中不慎將路人撞倒,丙要求賈某趕快駕車逃跑,致使路人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D.丁醉酒后駕車,將一闖紅燈的路人撞成重傷,經(jīng)交管部門鑒定,丁僅對事故負有同等責任正確答案:C[解析]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甲駕車在高速公路上逆行,明知逆行可能會造成多車相撞的后果仍然放任結(jié)果的發(fā)生,屬于間接故意,成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A項錯誤。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第2條的規(guī)定,對于對交通事故負有同等責任的肇事者,只有在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因此B項錯誤。同法第5條第2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因此C項正確。同法第2條第2款規(guī)定,酒后駕車致一人重傷的,且對交通事故負有全部或者主要責任,構成交通肇事罪。故D項錯誤。
21.
關于交通肇事后逃逸,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A.陳某正常駕駛,將一橫穿馬路的路人撞成輕微傷,陳某害怕該路人敲詐,駕車逃走。陳某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應被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B.趙某在夜晚疲勞駕駛,不慎將一路人撞成重傷。趙某下車將其拉人車內(nèi),并帶至郊外拋棄,導致該路人死亡。陳某構成交通肇事罪,應被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C.李某開車將一路人撞傷,因害怕經(jīng)濟賠償責任太大,故開車反復碾軋,將該路人碾死。陳某構成故意殺人罪D.邢某搭乘出租車,出租車司機不慎將一路人撞成重傷,邢某見狀要求司機趕緊駕車逃走,最終導致路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邢某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確答案:C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133條,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A選項中陳某正常駕駛,并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且僅造成路人輕微傷。因此,陳某并未構成交通肇事罪。故A項錯誤。依據(j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第6條規(guī)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guī)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趙某和李某應構成故意殺人罪,故B項錯誤,C項正確。依據(jù)同法第5條第2款的規(guī)定,邢某構成交通肇事罪。故D項正確。
22.
關于交通肇事罪的自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A.交通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員、等待交警處理,是肇事者的法定義務,故不存在自首B.交通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C.交通肇事者被認定為自首,也不得從輕或減輕處罰D.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的,應認定為自首,以逃逸所對應的法定刑為基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正確答案:B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1條第3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構成自首的,因上述行為同時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義務,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因此A項錯誤,B項正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況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因此C項錯誤,D項正確。
23.
2011年9月10日,白某在酒吧通宵飲酒,次日凌晨駕車回家。在通過一十字路口時因神志不清,將一正停車等待綠燈的轎車撞翻,致使該車兩人當場死亡、兩人受重傷。關于本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白某構成交通肇事罪B.白某構成危險駕駛罪C.白某同時構成交通肇事罪和危險駕駛罪,應數(shù)罪并罰D.白某構成交通肇事罪和危險駕駛罪,應擇一重罪處罰正確答案: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133條之一第1款第(2)項規(guī)定,醉酒駕駛的成立危險駕駛罪;白某駕車又造成兩死兩重傷,成立交通肇事罪。根據(jù)第133條之一第3款規(guī)定,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24.
甲欠乙2000元人民幣,經(jīng)乙多次催討,甲提議用其購得的(無法查證)假人民幣10000元償還,乙表示同意并收下。甲、乙的行為構成何罪?______A.甲、乙的行為均構成持有、使用假幣罪B.甲的行為構成使用假幣罪,乙的行為構成持有假幣罪C.甲的行為構成出售假幣罪,乙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D.甲的行為構成非法經(jīng)營罪,乙的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正確答案:C[解析]本題的關鍵是確定以假幣頂債的性質(zhì),這一行為容易被誤認為是使用假幣的行為。行為人像使用真幣一樣使用假幣,那么就構成持有、使用假幣罪。如果行為人和對方都知道行為人在使用假幣,則可能構成出售假幣罪。這種情況,除一般的購買假幣,還包括用假幣頂現(xiàn)金債、房租等,其核心要素就是對方知道行為人在使用假幣。
25.
甲從A地購得面值2萬元的假幣,然后攜帶假幣乘坐火車到B地。甲在車上與幾個朋友賭博時被乘警發(fā)現(xiàn),乘警按規(guī)定對甲處以罰款,甲欺騙乘警,以假幣繳納罰款,被乘警發(fā)現(xiàn)。甲的行為構成下列哪些罪?______A.購買、運輸假幣罪B.詐騙罪C.使用假幣罪D.賭博罪正確答案:A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guī)定,行為人購買假幣后使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1條的規(guī)定,以購買假幣罪定罪,從重處罰。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構成犯罪,同時有使用假幣行為的,依照《刑法》第171、172條的規(guī)定,實行數(shù)罪并罰。該解釋第5條規(guī)定,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4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屬于“數(shù)額較大”。
甲用假幣交罰款的行為,與甲用假幣購買其他物品的行為沒有區(qū)別,都是使用假幣的行為。但又因為具有欺騙收受假幣者的內(nèi)容,并因此而獲得不法利益(包括免除債務等),又構成了詐騙罪,一行為觸犯數(shù)罪名,主觀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屬于刑法理論上的想象競合,應從一重罪處罰。使用假幣罪與詐騙罪的法定最高刑是一致的,但法定最低刑中持有、使用假幣罪的量刑重(拘役),所以應定持有、使用假幣罪。故B選項不當選。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guī)定,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帶有少量財物輸贏的娛樂活動,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娛樂場所只收取正常的場所和服務費用的經(jīng)營行為等,不以賭博論處。從題干中并不能確定甲等人涉賭金額,且考慮到其特殊環(huán)境“在火車上”,故不宜認定為賭博罪。
26.
黃某、王某二人從境外走私入境假幣150余萬元。運載假幣的漁船剛一到岸,即被海關緝私人員發(fā)現(xiàn)。黃某、王某手持鐵棍、匕首將緝私人員打成重傷后攜帶假幣逃走。對黃某、王某的行為應以哪一(些)犯罪論處?______A.走私假幣罪B.運輸假幣罪C.故意傷害罪D.妨害公務罪正確答案:AC[解析]根據(jù)《刑法》第151條的規(guī)定,黃、王二人構成走私假幣罪。運輸假幣是指在一國境內(nèi)將假幣從甲地運到乙地,而本題中行為人構成走私假幣罪。運輸行為往往是走私過程中的必然行為,是從境外偷運至境內(nèi),逃避海關監(jiān)管,所以對運輸行為不予單獨定罪。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根據(jù)《刑法》第157條第2款的規(guī)定,二人以暴力手段抗拒緝私,應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務罪并罰。但應注意的是,妨害公務罪的暴力以致人輕傷為限,如果致人重傷則應按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本題中,黃、王二人使用暴力,將緝私人員打成重傷應構成故意傷害罪。因此,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
甲某在廣州購買了面額共計500萬元的假幣,帶回河北。在河北以3折價格賣給乙80萬元,到商場購物用去10萬元的假幣,與他人按照外匯牌價兌換得2萬美元。后來,甲發(fā)現(xiàn)自己買回的假幣中間夾有相當一部分“冥幣”,沒有任何與貨幣相似的圖案,于是甲便在該“冥幣”外面裹了一些假幣,找到丙謊稱是30萬元假幣,以2折的價格賣給丙。丙買回后才發(fā)現(xiàn)假幣中間大都是“冥幣”,根本無法冒用,方知上當。丙后來還是想方設法將該筆假幣轉(zhuǎn)賣給丁,丁不知有詐。公安人員在甲繼續(xù)出售假幣時將甲抓獲,根據(jù)甲的交代并在甲帶領下,公安機關將偽造貨幣的戊抓獲歸案。在戊的住處公安人員搜查出了面值共計2000萬元還沒有來得及出售的假幣。審問中戊主動交代了另8起出售假幣的犯罪事實,另外還主動交代了曾經(jīng)在3年前盜竊手提電腦兩部的事實,在6年前詐騙2000元的事實。請回答下列問題:27.
甲某觸犯了:______A.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B.使用假幣罪C.詐騙罪D.以假幣換取貨幣罪正確答案:ABC[解析]甲購買面額共計500萬元假幣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甲到商場購物用去10萬元假幣的行為,被前面的購買行為吸收,不再另定使用假幣罪,而是按照購買假幣罪定罪,從重處罰。甲購買假幣后又運輸、出售的,其行為觸犯了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后甲用購買的假幣中的“冥幣”充當假幣折價賣給丙的行為又觸犯詐騙罪。因此,ABC三項當選。D項屬于特殊主體的犯罪,只能由金融工作人員構成,罪名為金融工作人員以假幣換取貨幣罪。D項顯然不符合題意。
28.
關于甲,下列哪一(些)說法正確?______A.對甲應當以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和詐騙罪定罪處罰B.對甲應當以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使用假幣罪,詐騙罪數(shù)罪并罰C.對甲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D.對甲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正確答案:A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guī)定,行為人購買假幣后使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1條的規(guī)定,購買假幣罪定罪,并從重處罰。即購買行為吸收持有、使用行為。本題中,甲購買500萬元假幣后,到商場購物的行為被購買假幣行為所吸收,要按照購買假幣罪定罪,從重處罰。而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是選擇性罪名,出售、購買、運輸三者之間不存在數(shù)罪并罰問題。甲購買假幣后又運輸、出售和使用假幣的,其行為僅構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后甲用購買的假幣中的“冥幣”充當假幣賣給丙的行為又構成詐騙罪,要與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并罰。因此,A項正確,B項錯誤。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jié)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檢舉、揭發(fā)他人的犯罪,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阻止他人的犯罪活動,或者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本題中甲被抓獲后,協(xié)助公安機關抓捕戊的行為,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因戊偽造貨幣2000萬元屬于數(shù)額特別巨大,可能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又根據(jù)《刑法》第68條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C項錯誤,D項正確。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D。
29.
關于丙,下列哪一(些)說法正確?______A.構成購買假幣罪(未遂)B.構成詐騙罪C.不構成犯罪D.應當以購買假幣罪一罪從重處罰正確答案:AB[解析]購買冥幣的行為由于冥幣不具有混淆性,也就是不具有充當假幣的意義,屬于對象不能犯未遂;其后丙將不能用的假幣賣給他人,構成詐騙罪。
30.
關于戊,下列哪一(些)說法正確?______A.戊犯有偽造貨幣罪、盜竊罪和詐騙罪B.戊主動交代多起出售假幣的事實,屬于坦白,對該罪行可以酌情從輕、減輕處罰C.戊主動交代過去詐騙的事實,屬于自首,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D.戊的詐騙行為已過追訴時效,不應追訴正確答案:AB[解析]偽造行為吸收出售、運輸和持有、使用行為。本題中,戊偽造貨幣后又出售偽造的貨幣的,僅構成偽造貨幣罪一罪。其還觸犯了盜竊罪和詐騙罪。因此,A項說法正確。一般情況下交代同種犯罪事實的按坦白處理,在量刑時可以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主動交代異種犯罪事實的構成特殊自首,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因此,B項說法正確,C項說法錯誤,不是“應當”,而是“可以”。戊的詐騙行為并未超過追訴時效,因為在詐騙罪追訴時效內(nèi)行為人又犯盜竊罪,詐騙罪的追訴時效應從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D項說法錯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
31.
某公司出于非法占有目的,騙取銀行貸款,對于此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______A.因為刑法未規(guī)定單位貸款詐騙罪,故對于公司和公司中組織、策劃、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應按無罪處理B.即使刑法未規(guī)定單位貸款詐騙罪,仍可以對于公司中組織、策劃、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以貸款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C.因為刑法未規(guī)定單位貸款詐騙罪,但規(guī)定了單位合同詐騙罪,故可以對于公司和公司中組織、策劃、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按合同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D.即使刑法未規(guī)定單位貸款詐騙罪,但對于公司和公司中組織、策劃、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員均可以貸款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正確答案:B[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的解釋》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guī)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B選項正確。
32.
乙女聽說甲男能將10元變成100元,便將家里的2000元現(xiàn)金交給甲,讓甲當場將2000元變成2萬元。甲用紅紙包著2000元錢,隨后“變”來“變”去,乘機調(diào)換了紅紙包,然后將調(diào)換過的紅紙包交給乙,讓乙2小時后再打開看。乙2小時后打開,發(fā)現(xiàn)紅紙包內(nèi)是餐巾紙。關于甲的行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______A.構成盜竊罪B.構成詐騙罪C.構成盜竊罪和詐騙罪,從一重罪處罰D.構成盜竊罪和詐騙罪,數(shù)罪并罰正確答案:BCD[解析]在行為人采用欺騙的手段獲取財物時,盜竊和詐騙的關鍵區(qū)別在于:行為人行為時,被害人是否具有處分能力和處分意思。本題中,乙女只是希望甲幫自己將2000元變成2萬元,并沒有將2000元處分給甲的意思,所以不構成詐騙罪,構成盜竊罪。故BCD三項不正確,當選。
33.
甲與乙進行一宗貨物買賣,按照約定甲先將貨物交給乙,但乙付款時卻稱所帶現(xiàn)金不夠,就將自己的一張金卡(信用卡的一種)交給甲用以抵押,后乙攜貨潛逃,甲到銀行使用該金卡時發(fā)現(xiàn)是假的,乙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______A.信用卡詐騙罪B.詐騙罪C.想象競合犯,以信用卡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擇一重處罰D.以信用卡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并罰正確答案:B[解析]根據(jù)《刑法》第196條的相關規(guī)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利用信用卡詐騙是指:(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3)冒用他人信用卡;(4)惡意透支。使用,是指按照信用卡的通常使用方法,將偽造的信用卡作為真實有效的信用卡予以利用的行為。信用卡的通常功能包括取現(xiàn)、轉(zhuǎn)賬、消費和透支功能。如果行為人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作抵押騙取錢財?shù)?,構成詐騙罪。本題中,甲用偽造的信用卡作抵押,騙取貨物潛逃的行為,構成詐騙罪,而非信用卡詐騙罪。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34.
下列行為中,不應當以詐騙罪論處的是:______A.甲某一次向自動售貨機內(nèi)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結(jié)果從中取得售貨機內(nèi)的商品,此后甲某一發(fā)不可收拾,多次實施此種行為B.乙某拿著在路上拾到的一身份證,到電信公司購買了一手機并辦理了全球通的入網(wǎng)手續(xù),此后猛打電話而從不交費,三個月下來,造成電信資費損失一萬多元C.丙某將電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使自己節(jié)約了近萬元的電信資費D.季某因出遠門,就將自己剛剛購買的一臺純平彩電(價值12000元)抱到鄰居丁某家,請其代為保管幾天。丁某覺得該彩電不錯,就私下以8000元價格賣給了自己的一個朋友。一個月后,得知季某回家,丁某主動找上門,告訴季某走后家中被盜,其彩電連同自己的一件貂皮大衣都被盜了,季某只好自認倒霉正確答案:ACD[解析]關于A選項。詐騙罪是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的行為。因自動售貨機并無意志自由而不可能被騙,甲的行為屬于秘密竊取的行為,應定盜竊罪。因此,A選項當選。關于B選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guī)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wǎng)手續(xù)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shù)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266條的規(guī)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乙某拿拾到的身份證到電信公司購買一手機并辦理了全球通的入網(wǎng)手續(xù),此后猛打電話而從不交費,造成電信資費損失一萬多元,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因此,B選項不選。關于C選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的規(guī)定,將電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shù)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264條的規(guī)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丙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因此,C選項當選。關于D選項,丁某系保管人,將保管物變賣取得財物,屬于將保管物占為已有、拒不歸還的行為,構成侵占罪。因此,D選項當選。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
35.
假設個體戶李某開辦的汽車修理廠系某保險公司指定的汽車修理廠家。李某在為他人修理汽車時,多次夸大汽車毀損程度,向保險公司多報汽車修理費用,從保險公司騙取12萬余元。對李某的行為應如何論處?______A.以詐騙罪論處B.以保險詐騙罪論處C.以合同詐騙罪論處D.屬于民事欺詐,不以犯罪論處正確答案:A[解析]保險詐騙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以使自己或者第三者獲取保險金為目的,采取虛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制造保險事故等方法,騙取保險金,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注意:保險詐騙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本題中,李某不符合保險詐騙罪成立的主體要求,不構成保險詐騙罪,其行為成立詐騙罪。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被告人江某與被害人鄭某是同一家電腦公司的工作人員,二人同住一間集體宿舍。某日,鄭某將自己的信用卡交江某保管,3天之后索回。一周后,鄭某發(fā)現(xiàn)自己的信用卡丟失,到銀行掛失時,得知卡上1.5萬元已被人取走。鄭某報案后,司法機關找到了江某。江某承認是其所為,但對作案事實前后供述不一。第一次供述稱,在鄭某將信用卡交其保管時,利用以前與鄭某一起取款時偷記下的鄭某信用卡上的密碼,私下在取款機上取款;第二次供述稱,是仿制了一張信用卡后,用所獲取的鄭某信用卡上的有關信息取款;第三次供述卻稱,是拾得鄭某的信用卡后,用該卡取款。但被害人鄭某懷疑是江某盜竊其信用卡后取走卡上所存的錢款。請回答以下問題。36.
如果鄭某將信用卡交江某保管時,江某利用以前與鄭某一起取款時偷記下的鄭某信用卡上的密碼,私下取走了現(xiàn)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江某構成侵占罪B.江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C.江某構成盜竊罪D.江某不構成犯罪正確答案:B[解析]江某是非持卡人,卻假借持卡人名義非法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屬于《刑法》第196條第3款所規(guī)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騙取財物的情況,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本題的干擾項是A項:侵占罪。雖然鄭某將卡交給江某保管,但卡里的錢仍由銀行占有,并不是由江某占有,江某私下取走現(xiàn)金的行為不能構成侵占罪。故A項錯誤。
37.
如果江某用自己仿制的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xiàn)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江某構成偽造金融票證罪B.江某構成偽造信用卡罪C.江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D.應該實行數(shù)罪并罰正確答案:AB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196條的相關規(guī)定,“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購買商品、提取現(xiàn)金等詐騙活動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偽造信用卡的行為又觸犯了偽造金融票證罪,信用卡詐騙罪和偽造金融票證罪之間是牽連關系,依照牽連犯的處理規(guī)則,從一重處罰,應以信用卡詐騙罪處罰。故AD項說法錯誤,C項說法正確。B項,刑法中沒有偽造信用卡罪這一罪名,故B項說法錯誤。
38.
如果江某拾得信用卡后,用該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xiàn)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A.江某構成侵占罪B.江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C.江某構成侵占遺失物罪D.江某不構成犯罪,其行為屬不當?shù)美_答案:ACD[解析]撿拾別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也屬于《刑法》第196條第(3)項“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應成立信用卡詐騙罪,所以,ACD項應選。
39.
如果江某盜竊信用卡后,用該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xiàn)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江某構成盜竊信用卡罪B.江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C.江某既構成盜竊罪,又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D.江某構成盜竊罪正確答案:D[解析]《刑法》中并無盜竊信用卡罪,A項不應選。盜竊信用卡又以詐騙的手段使用的,不另成立信用卡詐騙罪,只以盜竊罪定罪處罰,根據(jù)為《刑法》第196條第3款。所以BC項不應選。
40.
下列情形中,哪些不構成逃稅罪?______A.某公司因財會人員粗心大意,漏繳應納稅款20萬元B.某進出口公司在足額繳納稅款5萬元后,向稅務機關謊報出口,騙取出口退稅款20萬元,對于這兩部分款項的差額部分C.個體戶甲采用檀自涂改賬簿的方法,少繳應納稅款5萬元,后經(jīng)稅務機關通知后補繳,并受到相關行政處罰D.某進出口貿(mào)易公司采取欺騙方式不繳應納關稅6萬元正確答案:ABCABCD
41.
某外貿(mào)公司在繳納了100萬元的稅款后,采取虛報出口的手段,騙得稅務機關退稅180萬元,后被查獲。對該公司應如何處理?______A.以逃稅罪處理B.以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C.其中的100萬元按逃稅罪處理,余下的80萬元按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D.其中的100萬元按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余下的80萬元按逃稅罪處理正確答案:C[解析]根據(jù)《刑法》第204條第2款的相關規(guī)定,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假報出口等欺騙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成立逃稅罪。對于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則應認定為騙取出口退稅罪,與逃稅罪實行并罰。本題中,外貿(mào)公司以假報出口方式將自己繳納的稅款100萬元騙回的,成立逃稅罪,超出的80萬元部分按照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42.
關于逃稅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行為人有逃稅行為,即使達到了逃稅罪的數(shù)額標準,但行為人如經(jīng)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nèi)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B.行為人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jīng)處理的,逃稅數(shù)額按照累計數(shù)額計算C.逃稅罪的主體既可以是納稅人也可以是扣繳義務人D.逃稅罪的主體只能是納稅人正確答案:ABC[解析]根據(jù)《刑法》第201條第4款的規(guī)定,行為人有逃稅行為,即使達到了逃稅罪的數(shù)額標準,但行為人如經(jīng)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nèi)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A選項是正確的。同時,該條第3款也規(guī)定,“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jīng)處理的,按照累計數(shù)額計算”。B選項是正確的。逃稅罪的主體既可以是納稅人也可以是扣繳義務人,因此,C選項是正確的,D選項是錯誤的。
43.
甲、乙二人因瑣事發(fā)生糾紛,甲對乙懷恨在心,伺機殺之。某日,甲使用棍棒毆打乙頭部,致乙當場死亡。后甲用乙的手機發(fā)短信給乙的丈夫,稱乙被其綁架,向乙的丈夫勒索10萬元。后因乙的丈夫及時報案未得逞。對于甲的行為應當如何認定?______A.構成故意殺人罪B.構成綁架罪C.構成搶劫罪D.構成敲詐勒索罪正確答案:AD[解析]關于A選項,故意殺人罪是指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甲、乙二人因瑣事發(fā)生糾紛,甲使用棍棒毆打乙頭部,致乙當場死亡,甲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成立故意殺人罪。因此,A選項正確。關于B選項,綁架罪中可包含殺害被害人的情形,具體分為三種情況:(1)勒索財物后撕票的;(2)勒索過程中撕票的;(3)以綁架勒索為目的扣押人質(zhì),先將人質(zhì)殺害,后勒索財物的。本題不屬于上述三種情況,因為甲致乙死亡時不具有勒索的故意,其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因此,B選項錯誤。關于C選項,搶劫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本題中,甲用乙的手機發(fā)短信給乙的丈夫,稱乙被其綁架,向乙的丈夫勒索10萬元,其行為不構成搶劫罪。因此,C選項錯誤。關于D選項,甲編造綁架事由,向被害人家屬勒索財物,其脅迫行為使被害人家屬產(chǎn)生恐懼心理,成立敲詐勒索罪。因此,D選項正確。
44.
以下行為不構成綁架罪的有:______A.甲非法劫持欠自己20萬元長期不還的某公司經(jīng)理,并給該經(jīng)理的妻子打電話,說不還債,以后就永遠見不到該經(jīng)理了B.乙將朋友8歲的兒子騙至自己家中,并將其強行關押,不讓其回家或與他人聯(lián)系,并給朋友打電話,要其提供20萬元,否則就殺死其子C.丙與他的兩個朋友到某商店,以購買到偽劣商品為由,要求該商店老板賠償3000元精神損失,商店老板不給,丙與其朋友將該老板強行帶走,在帶走的過程中,商店老板的哥哥帶錢追上,支付了3000元后,丙等人才放人D.丁劫持了某公司經(jīng)理,要求其提供2萬元現(xiàn)金,該經(jīng)理給自己公司的會計打電話,送來2萬元交給了丁正確答案:ACD[解析]根據(jù)《刑法》第238條的規(guī)定,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因而,A選項中甲的行為不構成綁架罪。B選項中,乙的行為屬于典型的綁架罪。C選項中,并沒有利用被害人親屬的憂慮,也并沒有當場使用暴力,強行劫取財物,強行帶走商店老板具有要挾的性質(zhì),應定敲詐勒索罪。D選項中,搶劫罪與綁架罪的關鍵區(qū)別:綁架罪只能向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勒索財物;搶劫罪是直接迫使被綁架人交付財物,而不是向第三者勒索財物。因此,D項成立搶劫罪。
45.
甲在乙下班途中堵住乙,以暴力威脅讓其交出3萬元,乙稱自己身上僅有幾十元錢,甲怒而準備狠打乙一頓,驚嚇之下乙趕緊說他的錢鎖在辦公室的保險柜里,共有2萬元,但是保險柜的鑰匙由其妻子保管。于是,甲脅持乙到其辦公室,并讓乙打電話給其妻子讓她把保險柜的鑰匙馬上送過來,乙的妻子說有事在外面,要晚些才能過來。乙在被甲非法扣押5小時后,其妻子終于托好友丙送了鑰匙過來。乙拿到鑰匙后取出錢給了甲。對甲的行為應當如何定罪處罰?______A.搶劫罪B.綁架罪C.搶劫罪和綁架罪數(shù)罪并罰D.搶劫罪和綁架罪擇一重罪處罰正確答案:A[考點]本題考查搶劫罪和綁架罪的區(qū)別。[解析]綁架罪具有利用被綁架人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對被綁架人安危的擔憂的意思。只要行為人具有這一意思,即使客觀上還沒有通知被害人的近親屬,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但是如果行為人不具備這一意思,在以實力控制被害人后,讓被害人隱瞞被控制的事實向親屬索要財物的,或者直接向被綁架人索取財物的,不成立綁架罪,而成立搶劫罪。甲的暴力具有現(xiàn)實性,而且是針對被害人本人當場取得財物,所以甲的行為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不成立綁架罪。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王某懷疑其妻與其表兄劉某有不正當關系,且王某知道劉某有百萬元家產(chǎn),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狠狠敲詐他一筆,于是謊稱到其父母家中商量問題,將劉某騙至其朋友葉某的住所(當時葉不在家),并對劉某進行毆打、捆綁,反鎖屋門將劉某拘禁達一天之久。劉某在不堪忍受的情況下,承認與王妻有不正當關系,提出用金錢補償,并在王的脅迫下,先后三次給家人打電話,要家人將30萬元放在某公園指定場所,劉的家人并未照辦。不久,葉某返回住所,王某以實情相告,葉未加制止,并與王某一起致信劉妻,信稱:劉某系卑鄙小人,現(xiàn)在我等控制之中,為示懲戒,速送30萬元至某公園指定地點,錢到放入,不得報警;否則,后果自負。劉妻害怕,將錢放至指定地點,并通知王某。王某叫葉某去公園取錢,葉某不敢去。于是,王某留下葉某看管劉某,自己去取贓款。在王某外出取錢之時,劉某哀求葉某將自己放掉,并稱王某心狠手辣,錢到手后,絕不會放過葉某。葉某恐懼,將劉某放掉,并和劉某一起去派出所報警,帶領公安人員去公園捉拿王某。人們趕到公園時,王某早已攜款逃走。請回答以下問題。46.
王某的行為屬于:______A.敲詐勒索罪B.綁架罪C.搶劫罪D.非法拘禁罪正確答案:B[解析]王某以勒索財物為目的,采取暴力的方式綁架劉某,并以劉某為人質(zhì),向劉家的人勒索錢財,符合綁架罪的犯罪構成。
47.
葉某在共同犯罪中屬于:______A.主犯B.從犯C.脅從犯D.實行犯正確答案:BD[解析]葉某在本案中實施了與王某共同寫信勒索財物以及看守劉某的行為,屬于綁架罪的實行行為,因此葉某也是綁架罪的實行犯。
48.
假設王某在犯罪過程中殺害了劉某,其行為構成:______A.綁架罪B.故意殺人罪C.搶劫罪D.綁架罪和故意殺人罪正確答案:A[解析]王某若在綁架罪的犯罪過程中殺害了人質(zhì)劉某,不另定故意殺人罪,只定綁架罪。即所謂故意殺人罪為綁架罪所包容。
49.
依據(jù)《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的是哪一項?______A.甲在與胡某爭吵中,突然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向胡某胸部刺一刀后揚長而去,致其當場死亡B.乙在非法拘禁陳某過程中,致陳某死亡,但沒有證據(jù)表明乙存在致陳某死亡的故意C.丙綁架了李某,在向李某家屬勒索財物過程中,將李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2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修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 2025年稀土高速工具鋼項目發(fā)展計劃
- 會計實務與納稅模擬習題+參考答案
- 2025年核電站用過濾氈項目合作計劃書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名師預測卷2
- 第二章 有理數(shù)的運算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
- Unit4 Topic1 Section C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2025年抗瘧藥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帶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杭白菊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員工調(diào)整薪酬面談表
- 輔警報名登記表
- 初中數(shù)學競賽試題匯編
- 外研版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全部試題
- 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綱要
- 【課件】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漢族民歌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必修音樂鑒賞
- 高中人音版必修 音樂鑒賞20人民音樂家課件
- 圓二色譜儀操作規(guī)程培訓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shù)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