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東山二中高考歷史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荀子提出“明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的主張,其強調的是A.性惡論 B.禮法并用 C.嚴刑峻法 D.制天命而用之2.1939年,國會通過了《新政機構改組法》,規(guī)定許多小機構合并為大機構,建立包括白宮辦公廳、預算局、國家資源計劃處、人事管理聯(lián)絡處和政府報告署等辦事機構。這些措施反映了美國A.政府機構改革適應經濟發(fā)展需求B.國會加強了對政府工作的監(jiān)督C.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緊縮政府開支D.立法權與行政權相互制約平衡3.近現(xiàn)代某文學流派以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文學精神,執(zhí)著于對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現(xiàn),力圖用文學給人類展現(xiàn)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試圖用美麗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下列屬于這一流派的作品是A.《悲慘世界》 B.《戰(zhàn)爭與和平》 C.《母親》 D.《等待戈多》4.墨家主張“兼相愛,交相利”,意思是要人們和平相處,互利互惠。以下文字與這一主張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盉.“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盋.“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盌.“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霍元甲是中華武術的杰出代表,他最具代表性的拳術叫七十二式練手拳,施展開來出神入化、變幻莫測,讓人無法看清,下列寫作風格與霍元甲的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A.《巴熒圣母院》 B.《大衛(wèi)科波菲爾》C.《戰(zhàn)爭與和平》 D.《百年孤獨》6.馬丁·路德認為對于與宗教信仰或宗教生活無關的事,世俗當局有權判處革除或流亡。宗教當局應該管理“屬靈”的事,這才是符合理性的。但“屬靈”的事并不是金錢和任何“屬身體的事”,而是信仰和善行。這說明宗教改革A.有利于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fā)展B.反對羅馬教皇和教會所享有的特權C.是歐洲啟蒙運動的發(fā)生的前提條件D.使民眾開始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7.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上,把傳統(tǒng)的信教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改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免于匱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懼的自由。這表明羅斯福A.主張社會財富應當平等分配 B.意圖限制公民的政治權利C.否定了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思想 D.關注到社會弱勢群體的訴求8.有學者認為“用現(xiàn)代的說法,可以說列國的軍隊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銅武器與盔甲。可是秦國在軟件上更勝一籌”。這里的“軟件”是指A.有效的管理制度 B.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C.繼承了西周傳統(tǒng) D.首創(chuàng)了郡縣制度9.清人楊勛的《別琴竹枝詞》寫道:茶館開張帝叔鋪(teashop),特零克帝(drinktea)有鴻儒。試看多少癡男女,并坐談心廉恥無。據(jù)此可知A.近代中國社會風俗全盤西化B.近代中國對女性束縛的加強C.國人大多堅持男尊女卑觀念D.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艱難性10.詩人左思在其《詠史》中悲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备淖冞@一社會狀況的制度是A.軍功制 B.推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11.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到:“孫中山割辮子于廣州起義失敗之后,顯示了一個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決裂;黎元洪割辮于武昌起義的槍口逼迫之下,顯示了一個舊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轉折;袁世凱割辮于就任民國大總統(tǒng)前夕,顯示了一個名義上是共和主義者,但內心卻是專制君主的人舍魚而取熊掌的權衡?!睂Υ死斫庹_的是()A.孫中山割辮表明了堅持改良主義的立場B.黎元洪割辮體現(xiàn)了其人堅持革命的傾向C.袁世凱割辮反映了民主科學已深入人心D.三人割辮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為潮流12.《中國與世界共贏——中國加入□□十周年述評》中指出:“10年來,在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中,中國改寫了世界經濟版圖。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01年11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10年近40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兩倍多;出口增長了4.9倍,進口增長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躍升到了第二位。”空格處應為A.聯(lián)合國 B.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C.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 D.世界貿易組織13.春秋時期,臣弒君、子弒父和“下克上”之風盛行于世??鬃訛閷崿F(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率弟子周游列國,派弟子子夏訪求周史,據(jù)此刪改,著成《春秋》。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這說明孔子A.認為分封制已經崩潰B.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C.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之風D.融治國思想于《春秋》14.曾擔任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的鄭觀應:認為“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據(jù)此可知,鄭觀應A.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先驅 B.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思想已經突破“器物"限制 D.對器物變革的失敗作出反思15.1963年,耶魯大學教授詹姆斯托賓說:“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十年來我們在收支平衡中能夠允許虧空,是因為我們的債券普遍的被作為貨幣接受。”材料表明當時美國A.外部債務大幅度下降B.利用國際金融規(guī)則謀利C.黃金的儲備不斷增加D.任意調整黃金美元比價16.有學者認為,與漢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所謂“科學”實質是指A.通過分散相權保證皇權獨尊,又調動了宰相的積極性B.三省的長官各司其職,分工較為科學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過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學的行政體系D.“皇權下的民主”,是現(xiàn)代分權制度的雛形17.1961年,東德政府修建柏林墻,阻隔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柏林墻的正式名稱是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其“反法西斯”的含義應指A.阻止歐洲一體化進程 B.抵制西方勢力的滲透C.防止法西斯殘余勢力的進攻 D.反對美蘇冷戰(zhàn)對峙18.新中國成立前,由于為數(shù)眾多的1日產婆采用落后的接生辦法,造成了嚴重的產婦和嬰兒死亡問題。1955年,中國農村通過訓練和改造舊產婆,實行新的接生法,兒童的成活率明顯提高。這說明當時A.科學掃盲推動社會改造深入 B.黨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農村C.農村婦女樂于接受新生事物 D.優(yōu)生節(jié)育已經成為國家戰(zhàn)略19.下表為在國際體系、利益相關度和力量對比影響下霸權國與非霸權國采取的關系類型。據(jù)此可推知,在國際關系中A.追隨霸權國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B.多極化確實有利于制約世界霸權C.追隨和不介入戰(zhàn)略居次要地位 D.兩極格局避免了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20.東漢時期的張仲景被稱為“醫(yī)圣”,其生前并無畫像傳世,也未留存任何與容貌有關的資料,但后世依照個人想象為張仲景繪像者頗多。下列兩幅畫像A.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價值 B.表明了雕版印刷術技藝高超C.體現(xiàn)文人畫注重形似的特點 D.反映了中醫(yī)學的傳播與發(fā)展21.1978年在湖北隨縣戰(zhàn)國一號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可以作為研究周公制禮作樂的①實物史料②轉手史料③直接證據(jù)④間接證據(j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2.在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只發(fā)生在單個國家,到了19世紀后半期,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時有發(fā)生,這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矛盾的發(fā)展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確立 D.列強之間國際貿易沖突加劇23.如圖是北宋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據(jù)此可知,北宋四監(jiān)司A.明確各級職責提高行政效率 B.實行地方分權,完善決策機制C.加強對地方機構的制約與監(jiān)察 D.健全完善地方權力組織架構24.據(jù)《宋史》記載,西夏國主“元昊自制蕃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西夏文,字形體方整",介于小篆隸書之間。他還教國人“記事用蕃書,而譯《詩經》、《孝經》、《爾雅》等為蕃語。”此舉A.推動文化的交流認同 B.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C.促進了漢字的發(fā)展完善 D.消除了民族隔閡與矛盾25.某文獻記載:1948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軍攻占錦州,俘獲了國民黨范漢杰兵團,封閉了其從陸上撤回關內的道路。與這一記載相關的戰(zhàn)役是()A.遼沈戰(zhàn)役 B.淮海戰(zhàn)役C.平津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26.1980年,深圳允許內地乃至國外設計、施工隊伍進入深圳,推出了“設計搞評選、施工搞招標”,保工期、造價、質量的工程大包干等辦法。結果在深圳國貿大廈的建設中出現(xiàn)了三天一層樓的現(xiàn)象,成為深圳速度的標志??梢?,深圳特區(qū)的基建A.揭開改革開放序幕 B.探索引入市場機制C.帶動內地同步發(fā)展 D.開創(chuàng)引進外資先河27.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是自身條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發(fā)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級武士破產 B.西南大名的強大C.民族危機的加劇 D.倒幕運動的勝利28.如圖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報》上的一幅風俗畫,畫中男子正在張貼的布告上寫有“奉旨不纏足”字樣。此畫旨在說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擺脫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觀念逐漸為大眾普遍接受C.維新變法推動了女性社會地位提高 D.大眾傳媒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審美標準29.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第43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討論中,與會者多次提到協(xié)同合作的重要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們清楚地看到,在危機時刻,經濟發(fā)展具有傳染性,往往會傳染其他國家,不存在經濟孤島,也沒有地方躲避?!边@表明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導全球化②金融危機促進全球化的進程③克服危機必須加強合作已成共識④當今世界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加劇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0.史學家甲:“文藝復興不只是文學或藝術的再興,也是人類智識和個人之覺醒或再生,而為近代世界的開始?!笔穼W家乙:“文藝復興是中古時代轉移至近代的過渡時代,它同時具備了兩個時代的特性?!币韵逻x項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恰當?shù)氖牵ǎ〢.史學家甲關注歷史的延續(xù)和連接 B.史學家乙側重歷史的新異和變遷C.兩位史學家的解釋并無明顯差別 D.兩位史學家論述視角有較大不同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1989年7月,在華沙條約組織首腦會議上,戈爾巴喬夫提出要用“新思維”來改革華約,使華約從“軍事政治組織轉變?yōu)檎诬娛陆M織”。承認“各國有權獨立地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線,不受任何外來干步”。以此為契機,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要求蘇聯(lián)從本國撤走駐軍。經過談判,蘇聯(lián)與上述國家達成了分階段撤軍協(xié)議,隨著德國走向統(tǒng)一,駐德蘇軍的撤離也明確了時間表。這樣原本蘇聯(lián)控制東歐軍事工具的華約,其實際功能已嚴重喪失。1991年4月1日,華約組織宣布解散其軍事機構。7月1日,華約6個成員國領導人在布拉格簽署議定書,宣布華沙條約組織至此正式解體。——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華沙條約組織解體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華沙條約組織解體的影響。32.(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明王朝沿襲歷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繼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對土司制度作了進一步的改造與完善。首先,除將元代置于邊境的宣慰使、宣撫使等職稱變?yōu)槭谟栉渎毜耐了韭毞Q外,又在民族地區(qū)的衛(wèi)所用土人為官,形成衛(wèi)所土司職稱。同時,還將唐宋以來封授少數(shù)民族頭目為府州縣土官的做法變?yōu)槎ㄖ?,在內民族地區(qū)設置土府、土州、土縣,形成文職土官的職稱,文武職土司皆劃定品級,形成一套完備的土司職銜。其次,確定土司的隸屬關系。洪武三十年,規(guī)定武職土司歸都司管轄,上隸兵部,文職土司歸布政司管轄,上隸戶部,把土司機構納入國家機構的組織系統(tǒng),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頒給誥命、印信和官服,作為朝廷命官之憑信,允許世襲。但其承襲,必須履行嚴格手續(xù),“務要(吏部)驗封司委官體勘,別無爭襲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圖本,并官吏等等結狀,具部呈奏”,方許承襲;且“承襲必奉朝命”,中小土司“雖在萬里外,皆赴闕受職”,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詔就地襲職的。土司必須負起“附輯諸蠻,謹守疆土,修職貢,供征調”的職責,朝廷則對他們的進貢給予豐厚的賞賜。土司“積有年勞”或“從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職,功勞大的還可授予流官職銜,或加授散階、勛級虛銜。土司犯法,則改變元代“罰而不廢”的做法,嚴加懲處。第四,在偏遠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為主,流官為輔;平壩地區(qū)和交通要道,則以流官為主,土官為輔。土流合治,以流官監(jiān)控土官?!愇嗤?、彭勇《明史十講》(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明代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理特點。(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管理措施的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代閩僑傳奇”黃乃裳,1849年生于福建閩清。在近代社會劇變的背景下,他大力倡導革除婦女纏足等。1876年,與友人合作在福州創(chuàng)辦第一批新型學校:福音、培元、英華。1897年春,黃乃裳入京參加會試落第,留京不歸,參與維新變法運動,協(xié)助林旭籌建“閩學會”,自籌資金創(chuàng)辦福建近代第一份報紙《福報》。后又主編出版《福州音普通字教科書》,在福州方言區(qū)推行普通話:戊戌政變后,避禍返閩。1900年,黃乃裳確定婆羅洲詩巫(今屬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為移民墾殖目的地,先后在福建閩清、古田等地招募大量墾農,移民詩巫,黃乃裳和墾民們“食與共席,睡與同榻,凡平生所未嘗之苦楚,無弗盡嘗”。1911年武昌首義后,黃乃裳參與領導福州革合黨人的起義行動。袁世凱復辟后,他更是積極奔走,反對帝制。黃乃裳一生的思想和行為也對其家庭成員產生深刻影響,其三弟黃乃模隨鄧世昌于甲午海戰(zhàn)時以身殉國:——摘編自《閩清縣志》(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黃乃裳被譽為“一代閩僑傳奇”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歸納黃乃裳一生體現(xiàn)的精神品質。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荀子主張“明禮儀”、“重刑罰”,體現(xiàn)了他禮法并用的主張,故選B項;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治國主張,不是對人性和社會規(guī)律的探討,排除AD項;嚴刑峻法只是荀子主張的一部分,排除C項。故選B。2、A【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上述美國措施是在經濟危機時期采取的,為了使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后果的具體考慮,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有其他措施,這些措施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國避免了經濟大崩潰,有助于美國走出危機,可得出這些措施是適應經濟發(fā)展需求,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政府機構改革,沒有涉及到國會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jiān)督問題,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涉及的改革是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上述的改革是為了走出經濟危機,但材料沒有涉及到緊縮政府開支的內容,故C選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政府機構改革的措施,沒有涉及到立法權與行政權相互制約平衡,故D選項錯誤。3、A【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雨果的《悲慘世界》和材料中提到的“執(zhí)著于理想”,要“用美麗理想代替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的浪漫主義風格一致,A選項正確;《戰(zhàn)爭與和平》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母親》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等待戈多》是后現(xiàn)代主義,三者均不屬于“描繪理想生活”,“美麗幻想”的浪漫主義風格,BCD三個選項錯誤。4、B【解析】根據(jù)題干和解讀選項可知,A項是把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區(qū)分開來,與題干意思不符,排除。B項是指尖兵利器這些不祥和的東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與墨子提出的和平相處,互利互惠主張意思相近,正確。C項是韓非子的以法治國主張,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是指軍事問題是國家的重要問題,他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以對軍事問題忽略,與題干不符,排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B。5、D【解析】

“施展開來出神入化、變幻莫測,讓人無法看清”體現(xiàn)了魔幻色彩。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百年孤獨》與霍元甲的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故D正確;《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義色彩,故A錯誤;《大衛(wèi)科波菲爾》和《戰(zhàn)爭與和平》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故BC錯誤。6、A【解析】

根據(jù)“馬丁·路德認為對于與宗教信仰或宗教生活無關的事,世俗當局有權判處革除或流亡”“宗教當局應該管理‘屬靈’的事”可知,馬丁·路德主張世俗君主管理世俗事務,教會只管宗教事務,體現(xiàn)了擺脫羅馬教會束縛的思想,這有利于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fā)展,故選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民眾對教會的態(tài)度,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馬丁·路德認為對于與宗教信仰或宗教生活無關的事,世俗當局有權判處革除或流亡”“宗教當局應該管理‘屬靈’的事”,聯(lián)系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內容分析解答。7、D【解析】

根據(jù)題干,羅斯福對傳統(tǒng)的“四大自由”有所調整,突出了“免于匱乏”“免于恐懼”這兩個內容,這體現(xiàn)出了在應對經濟危機方面,羅斯福關注到了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貧民的訴求,D正確;“平等分配”不符合羅斯福新政的根本出發(fā)點——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排除A;從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個人權利的表達,排除B;羅斯福只是把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進行調整,因此不能說是否定自由主義思想,排除C。8、A【解析】

秦朝經過商鞅變法,實行廢井田,開阡陌,統(tǒng)一度量衡等措施,一躍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故A正確。秦國地處西部,地理位置偏僻,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秦國繼承西周傳統(tǒng),C錯誤??たh制起源于春秋時期,不是秦國首創(chuàng),D錯誤。9、D【解析】題干中的“特零克帝(drinktea)有鴻孺”、“并坐談心廉恥無”可以看出作者對在茶館里喝茶的“鴻儒”和“癡男女”持批判態(tài)度,可以看出A與作者的態(tài)度相悖,故排除A而選D。B與題干現(xiàn)象不符,故排除;C這里面的材料信息與男尊女卑無關,故排除C。10、D【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左思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門第成為選官的主要依據(jù),造成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科舉制的選官標準是考試成績,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成為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選官制度,故選D項,排除C項;軍功制出現(xiàn)于九品中正制以前,排除A項;中國古代沒有推舉制的選官方式,排除B項。11、D【解析】

辛亥革命時期的割辮體現(xiàn)出的是革命的精神,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割辮都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為潮流,D正確;孫中山割辮表明了革命的立場,A錯誤;黎元洪屬于舊官僚,顯然不傾向于革命,割鞭子顯然是處于無奈,B錯誤;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口號,袁世凱割辮是欺騙革命的需要,C錯誤。12、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十年,經濟實力迅速增強,D正確;1971年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A錯誤;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B錯誤;中國是東盟的觀察員國,故C錯誤。13、D【解析】針對春秋時期,臣弒君、子弒父現(xiàn)象,孔子“派弟子子夏訪求周史,據(jù)此刪削,著成《春秋》”說明融治國思想于《春秋》,D正確;A不符合材料孔子主張;B中全面發(fā)展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屬于教育方面,不符合治國理念。14、C【解析】

依據(jù)材料“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來看,鄭觀應認為中國要想強大,必須設置憲法,改變封建專制制度,表明其思想由學習西方的器物轉到學習西方的制度上。C正確;林則徐是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錯誤;“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維護中國的封建制度,而鄭觀應要求改變封建制度,B錯誤;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材料信息不能反映,D錯誤。故選C。15、B【解析】

材料主旨強調的是美國利用布雷頓森林體系為自己謀利,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強調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貨幣體系,故B項正確;ACD三項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xiàn),排除。16、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解題時注意材料“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的含義,其“科學”應該指的是在解決皇權與相權之間矛盾方面的積極之處。分析選項,BCD均與題意不符,故排除;C項符合題意??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17、B【解析】

根據(jù)所學可知,柏林墻是冷戰(zhàn)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滲透,B正確。18、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農村通過訓練和改造舊產婆,實行新的接生方法取代“落后的接生辦法”,兒童的成活率明顯提高,故A符合題意;B、C、D與材料無關。19、B【解析】

本題以國際關系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表中內容看,多極體系與單極和兩極體系下的國際關系相比,多極體系更有利于形成對世界霸權的制約,B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從材料看不出三種關系類型的主次關系,C項錯誤;材料信息并不強調兩極格局的影響,排除D項。20、D【解析】

漢代張仲景在明清時期有畫像,而且在日本印刷品上出現(xiàn),說明張仲景代表的中醫(yī)學得到傳播和發(fā)展,D正確;兩幅畫像在研究張仲景相關內容時有一定的史料價值,A排除;題干中的兩幅畫像不是雕版印刷品,排除B;文人畫重在寫意,排除C。21、C【解析】

根據(jù)所學,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屬于一手實物史料,編鐘是一種樂器,因此可以作為周公制禮作樂的間接證據(jù),故①④C項正確;它不屬于轉手史料,它與周公制作禮樂沒有直接聯(lián)系,不能作為直接證據(jù),排除ABD項。22、C【解析】

1929—1933年由美國爆發(fā)的經濟危機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是緣于各國的經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個整體有關,故C項正確;A項是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排除;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后,排除B;列強之間國際貿易沖突加劇是經濟危機后帶來的影響,排除D。故C。23、C【解析】

材料中的北宋四監(jiān)司是路的下屬機構,路是北宋的監(jiān)察區(qū),四監(jiān)司分化了地方的軍權、司法權、財政權等,這就加強了對地方機構的制約與監(jiān)察,故C正確;北宋采取的分化事權措施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排除;四監(jiān)司不是決策機構,B排除;D錯在“完善”,故排除。24、A【解析】

根據(jù)材料內容可知元昊命野利仁榮創(chuàng)制西夏文字,并且將《詩經》《孝經》《爾雅》翻譯為西夏文,從而加強與中原文化的交流,故選A;西夏文是大臣野利仁榮創(chuàng)制的,B錯誤;西夏文不是漢字,C錯誤;不能說加強文化的交流就消除了民族隔閡與矛盾,D錯誤。25、A【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相關史實再認再現(xiàn)的能力。由題目中的信息“1948年10月......人民解放軍攻占錦州”可知此應為遼沈戰(zhàn)役,故本題應選A項;B項發(fā)生于徐州一帶、C項發(fā)生于北京、天津一帶,均與題目中的信息“攻占錦州”不符,故排除;D項開始于1949年4月,晚于題目中的時間“1948年10月”,故排除。26、B【解析】

根據(jù)材料,深圳特區(qū)基建時,“允許內地和國外設計、施工隊伍進入”,并推出“設計稿評選,施工搞招標”、“大包干”等辦法,結合可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當時深圳特區(qū)在探索并引進市場機制,B選項符合題意;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80年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與內地并不同步,基建中開創(chuàng)“引進外資”先河的說法,在材料里無從體現(xiàn),ACD三項錯誤。27、C【解析】1853年“黑船事件”促使日本開國,民族危機加劇,屬于日本明治維新的外部因素,C正確;其他不是外部因素,排除。28、A【解析】

依據(jù)材料“奉旨不纏足”可以得出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擺脫封建桎梏,A正確;自由平等觀念逐漸為大眾普遍接受說法不準確,排除B;材料反映的時間是1910年,是清末新政的影響,此時維新變法運動已經結束,排除C;材料并不能反映大眾傳媒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審美標準,排除D。29、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說明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經濟危機的破壞性更大,沒有國家能孤身事外,這反映了在共同應對經濟發(fā)展危機時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所以③④兩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②兩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發(fā)達國家在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但也不能主導全球化進程,經濟全球化會加劇金融危機的破壞性,所以答案選③④,即B項。考點: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影響30、D【解析】

依據(jù)材料可知,兩位史學家的視角有很大不同,史學家甲更關注歷史發(fā)生的新的變化,史學家乙更關注歷史的延續(xù)和連接,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史學家甲側重的是歷史的變遷;B選項錯誤,史學家乙關注的是歷史的延續(xù)和連接;C選項錯誤,兩位史學家解釋的視角有很大不同,存在著明顯差異。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思維概念;東歐國家發(fā)生了劇變;蘇聯(lián)內憂外患;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2)影響:使東歐國家擺脫了蘇聯(lián)的長期控制;導致蘇聯(lián)國際影響力下降;結束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的發(fā)展,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發(fā)展。【解析】

(1)根據(jù)“戈爾巴喬夫提出要用‘新思維’來改革華約”得出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思維概念;根據(jù)“以此為契機,捷克、匈牙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