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理論(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6/0D/wKhkGWboj_GAXhHaAALR5Xzhyb4790.jpg)
![中醫(yī)基礎理論(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6/0D/wKhkGWboj_GAXhHaAALR5Xzhyb47902.jpg)
![中醫(yī)基礎理論(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6/0D/wKhkGWboj_GAXhHaAALR5Xzhyb47903.jpg)
![中醫(yī)基礎理論(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6/0D/wKhkGWboj_GAXhHaAALR5Xzhyb47904.jpg)
![中醫(yī)基礎理論(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6/0D/wKhkGWboj_GAXhHaAALR5Xzhyb479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運氣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
一、運氣的概念
五運六氣,主要是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組成的。什么是五運呢?五運,即木、火、土、金、
水五行的運動。什么是六氣呢?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的變化。因為暑和火性質
相同,所以運氣學說中的六氣是指風、君火、相火、濕、燥、寒。五行臨御五方,合應五時,就產(chǎn)
生了寒、暑、燥、濕、風五時氣候更迭的主氣,反映出■?年中氣候寒、熱、溫、涼的變化。故曰:“天
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素問?天元紀大論》)。五氣和五行,分之則二,合之則一?;瘹?/p>
為風、寒、濕、燥、火,成形為木、火、土、金、水。形氣相感,形化氣,氣成形,形為陰,氣為
陽,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fā)展,故日:“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
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索問?天元紀大論》)。
五行與十天干相合而能運,六氣與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日:“運氣者,以十干合,而為木火
土金水之五運;以十二支對,而為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運氣易覽》)。由此可見,欲研究五運六
氣,必須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簡稱。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
丑、丙寅之類,統(tǒng)稱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國古代計算年、月、日、時的次序以及推算五運六氣變
化的代表符號。運氣學說的主要推算法則均離不開天干地支。所以說:“文氣始于甲干,地氣始于子
支者,乃圣人究乎陰陽重輕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號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紀。
遠可步于歲,而統(tǒng)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時歲運之盈虛,氣令之早晏,萬物生死,將今
驗古,咸得而知之”(《運氣論奧諺解》)。
(-)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簡稱,又稱“十于”?!案伞庇袀€之意,
如顏師古注《漢書?食貨志》云:“干,猶個也?!湃擞檬蓙砑o天日的次第,故稱“天干”。天干的
次第先后,不僅僅是指一個數(shù)字符號,而是包含著萬物由發(fā)生而少壯,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
而更始的涵義在內(nèi)。茲將《史記?律書》和《漢書?律歷志》的解釋錄之如下:
十干《史記?律書》《漢書?律歷志》
甲萬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萬物生軋軋奮軋于乙
丙陽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萬物丁壯大盛于丁
戊豐懋于戊
己理紀于己
庚陰氣庚萬物斂更于庚
辛萬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陽氣任養(yǎng)于下也懷妊于壬
癸方物可揆度陳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為十二地支,簡稱十二支。古人將十二
支分別以紀月,一歲十二個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
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從陰
陽屬性上看,日為陽,月為陰,陽為天,陰為地,十二支以紀月成歲,故稱十二地支。十二支的次
第先后,與十干具有同一意義,主要仍在說明事物的發(fā)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復變化的進展過
程。茲將《史記?律書》和《漢書?律歷志》的解釋錄之如下:
十二支《史記?律書》《漢書?律歷志》
責萬物始生嬪然也引達于責
卯言萬物茂也冒蔚于卯
辰萬物之娠也振美于辰
巳陽氣之已盡已盛于巳
午有陽交日午萼布于午
未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味夏于未
申陰用事申賊萬物申堅于申
酉萬物之老也留執(zhí)于一酉
戌萬物盡滅畢入于戌
亥該也陽氣藏于下也該閡于亥
子萬物滋一下孳萌于子
丑紐也,陽氣在上未降,紐牙于丑;
萬物厄紐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順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卻從寅始,這是因為“建子之月,陽氣雖始于黃鐘,
然猶潛伏地下,未見發(fā)生之功,及其歷±£轉寅,三陽始備,于是和風至而萬物生,萌芽動而蟄臧振,
遍滿寰區(qū),無非生意,故陽雖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為春,巳午未為夏,申酉戌為秋,
亥子丑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類經(jīng)圖翼,運氣》
3.干支的陰陽屬性
天干、地支各有陰陽屬性。從干與支來看,則天干為陽,地支為陰。但從干支本身來說,則天干
和地支都可再分陰陽:一般說來,天干中的甲、丙、戊、庚、王為陽千.乙、丁、己、辛、癸為陰
干,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其劃分方法是按
干支的排列順序,單數(shù)為陽,雙數(shù)為陰。
4.干支配五行
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五對,然后分別配五行以測定每年的歲運;地支也可以
分別配五行,用以紀月-天下地支各有兩種五行配屬方法:
①干支配屬五行和方位:天干相配的結果是甲乙屬木,應東方;丙丁屬火,應南方:戊已屬土,
應中央;庚辛屬金,應西方;壬癸屬水,應北方。地支相配的結果是寅卯屬木,巳午屬火,辰未戌
丑屬土,申酉屬金,亥子屬水。
②下支化運與化氣配屬:天干化五運的結果是:甲己化上,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毛化木,戈
癸比火。
十二支化氣的結果是:丑未主上,卯酉主金,辰戌宅水,巳亥主木,子午寅申主火。
5.地支配三陰三陽六氣
所謂三陰是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所謂三陽是一陽(少陽)、二陽(陽明)、
三陽(太陽)。所謂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中火與暑基本屬于一類,所以便不列
火與暑,而只把火分為君火和相火兩種。
支配三陰三陽六氣的規(guī)律是:子午少陰君火,寅申少陽相火,丑未太陰濕土,卯酉陽
明燥金,巳亥厥陰風木,辰戌太陽寒水。
(二)甲子
天干和地支配合可以用來紀年、紀月、紀日。在醫(yī)學上,主要是用干支來紀年。十天干和十二地
支相互配合,謂之甲子:故曰:“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歲立,謹候其時,氣可
與期,,(《素問,六微旨大論》)’天干與地支的配合是天干在上,地支在卜,按干支的順序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兩者配合起來便是甲子。從甲子始依次推算到癸亥,共得
六十次,便稱為一周或叫一個甲子:六十年后(癸亥止)又復從甲子紀年起,如此交替輪轉:在六
十年中,天干往復輪周六次(10干x6次=60年),地支往復輪周五次(12支X5次=60年):用以紀年,
六十年就是一個周期:故曰:“天以六為節(jié),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一,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
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
及太過,斯皆見矣”(《素問?天元紀大論》)。用以紀日,用紀天的十干反復六次,和紀月的十二支反
復五次,排成甲子,再乘以六,便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大概日數(shù)?!疤煊惺眨樟苟芗?,甲
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五日法也”(《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
天干地支,五六相合,構成六十年一個氣候變化的大周期。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節(jié)氣(以一
年二十四節(jié)氣計算),是為一紀,后三十年,亦七百二十節(jié)氣,凡一千四百四十節(jié)氣,共計六十年(也
稱六十甲子):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是主五運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主要是司六氣的變化,所以講述
五運六氣,不能離開干支甲子。
三、五運
五運,即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的統(tǒng)稱。運者,輪轉運動,循環(huán)不已之謂。故曰:“五
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素問?天元紀大論》)。五運又有大運(中運)、主運、客運之分,它們的
變化都是以當年紀年的天干及其陰陽屬性為準則的。
(-)大運
大運又稱“中運”,是主管每年全年的歲運,又稱歲運。大運可以用來說明全年的氣候變化,同時
它又是推算客運的基礎。
1.大運推算法
天干化五運,每兩千統(tǒng)一運。“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索問?五
運行大論》)。凡逢甲己之年為土運,乙庚之年為金運,丙辛之年為水運,丁壬之年為木運,戊癸之
年為火運。故曰:“甲己之歲,土運統(tǒng)之;乙庚之歲,金運統(tǒng)之;丙辛之歲,水運統(tǒng)之;丁壬之歲,
木運統(tǒng)之;戊癸之歲,火運統(tǒng)之”(《素問?天元紀大論》)。這種推算方法是以五年為一循環(huán)的。在五
年中,每運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一金一)水一木一火一土。三十年為一紀,每紀每
運共值六年。六十年為一周,每運共值十二年。
前已述及,十干配五行是: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為什么十天
干在化五運上和配五行上其屬性上不同呢?這是因為天干配五行是以五方、五季等關系而確定的,而
天干化五運則是根據(jù)天象變化來確定的。對于十干所以化五運,歷代有不同的解釋。
其一,《內(nèi)經(jīng)》提出“五氣經(jīng)天化五運”之說。謂:“臣覽太史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jīng)于牛女戊分;
齡天之氣,經(jīng)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jīng)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jīng)于亢氏昴畢;玄天之氣,經(jīng)于
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索問?五運行大論》)。丹天之氣就是五行
火氣化見于天的赤色,齡天之氣就是五行士氣化見于天的黃色,蒼天之氣就是五行木氣化見于天的
青色,素天之氣就是五行金氣化見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氣就是五行水氣化見于天的黑色。牛、女、
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畢、張、翼、婁、胃、奎、壁、角、軫等,是天體上二十
八宿的名稱。二十八宿在天體上分布的位置是: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角
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H??一度,計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虛、危、室,壁。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虛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
壁九度,計九十八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建、參???,婁十二度,胃十
四度,昴H^一度,畢十六度,霜二度,參九度,凡八十度。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
翼、軫。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張十八度,翼十八度,軫十七度,凡一百一十
二度。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所謂‘'丹天之氣,經(jīng)于牛女戊分”,即五行火氣在天體上經(jīng)于牛、女、奎、壁四宿時,在十干則適
當戊癸的方位,因而逢戊癸年,則是火氣的運化主事,是為戊癸化火。故日:“丹天之氣,經(jīng)于牛、
女、奎、壁四宿之上,下臨戊、癸之位,立為火運”(《運氣論奧諺解》)。
所謂“齡天之氣,經(jīng)于心尾己分”,即五行士氣在天體上經(jīng)于心、尾、角、軫四宿時.,在十干適當
甲己的方位,因而逢甲己年,便是士氣的運化主事,是為甲已化土。故曰:“齡天之氣,經(jīng)于心、尾、
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之位,立為土運”(《運氣論奧諺解》)。所謂“蒼天之氣,經(jīng)于危、室、
柳、鬼”,即五行木氣在天體上經(jīng)于危、室、柳、鬼四宿時,在十干則適當丁壬的方位,因而逢丁壬
年,便是木氣的運化主事,是為丁壬化木。故曰:“蒼天之氣,經(jīng)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臨
丁、壬之位,立為木運”(《運氣論奧諺解》)。
所謂“素天之氣,經(jīng)于亢、氐、昴、畢”,即五行金氣在天體上經(jīng)于亢、氐、昴、畢四宿時,在十
干則適當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氣的運化主事,是為乙庚化金。故日:“素天之氣,經(jīng)
于亢、氐、昴、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之位,立為金運”(《運氣論奧諺解》)。
所謂“玄天之氣,經(jīng)于張、翼、婁、胃”,即五行水氣在天體上經(jīng)于張、翼、婁、胃四宿時,在十
干則適當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氣的運化主事,是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氣,經(jīng)
于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之位,立為水運”(《運氣論奧諺解》)。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睘槭裁纯?、壁、角、軫四宿稱為戊分、己分,又
稱天門、地戶呢?因為“奎壁臨乾,當戊土之位;角軫臨巽,當己土之位?!薄爸芴炱哒亩?,則春分二
月中,日蹦壁初,以次而南,三月入奎婁,四月人胃昴畢,五月人紫參,六月人井鬼,七月人柳星
張;秋分八月中,日跳翼末,以交于軫,循次而北,九月人角亢,十月人氐房心,十一月人尾箕,
十二月入斗牛,正月人女虛危,至二月復交于春分而人奎壁矣。是日之長也,時之暖也,萬物之發(fā)
生也,皆從奎壁始;日之短也,時之寒也,萬物之收藏也,皆從角軫始。故曰:春分司啟,秋分司
閉。夫既司啟閉,要非門戶而何?然自奎壁而南,日就陽道,故曰天門;角軫而北,日就陰道,故曰
地戶”(《類經(jīng)圖翼am》)。
其二,張景岳提出“正月建干,五行相生而化之說?!痹陆ㄕ撸瑔闻e正月為法。如甲己之歲,正
月首建丙寅,丙者火之陽,火生土,故甲己為土運。乙庚之歲,正月首建戊責,戊者土之陽,土生
金,故乙庚為金運。丙辛之歲,正月首建庚寅,庚者金之陽,金生水,故丙辛為水運。丁壬之歲,
正月首建壬寅,王者水之陽,水生木,故丁王為木運。戊癸之歲,正月首建甲寅,甲者木之陽,木
生火,故戊癸為火運。此五運生于正月之建者也(《類經(jīng)圖翼》)。
2.年運的太過不及太過為主歲的運氣旺盛而有余。不及為主歲的運氣衰少而不足。其規(guī)律是陽
干為太過,陰干為不及。陽年(太過)為本氣流行,陰年(不及)為克己之氣流行。如戊年為火運
太過,此年一般是熱氣偏勝;癸年為火運不及,火不及則水來克之,故此年氣候反而偏寒。余可類
推。五行之氣,既非太過,又非不及,謂之平氣。它和太過、不及,合稱為“五行三紀”。五運十干,
不屬于陽,便屬于陰。陽為太過,陰為不及,為什么又產(chǎn)生平氣呢?因“運太過而被抑,運不及而得
助也”(《類經(jīng)圖翼?運氣》)。如戊辰陽年,火運太過,但辰年為太陽寒水司天,太過的火運被司天的
寒水所抑,因而火太過的戊辰年,又一變而為平氣年。余可類推。
(-)主運
主運就是指五運之氣分主于一年五個運季的歲氣。因為各運季的時間每年固定不變,在各運季中
的氣候變化,基本上年年相同,所以稱為主運。
1.主運推算法
主運分五步,分司一年當中的五個運季。每步所主的時間,亦即每個運季的時間為七十三日零五
刻。換句話說,七十三日零五刻便為運(運季)。主運的推算,從每年大寒日始,按五行相生的次
序推移,即:木為初運,火為二運,土為三運,金為四運,水為終運。年年如此,固定不變。
主運五步交司時間,從日而言也基本相同,即木運起于大寒日,火運起于春分后十三日,土運起
于芒種后十日,金運起于處暑后七日,水運起于立冬后四日。
主運的交司時刻,就時而言,各年稍有出入。茲將各年主運交司時刻簡介如下:
申、子、辰年
初運(木):大寒日寅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寅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卯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卯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辰初四刻起。
丑、巳、酉年
初運(木):大寒日巳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巳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午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午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未初四刻起。
寅、午、戌年
初運(木):大寒日申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酉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起。
卯、未、亥年
初運(木)?:大寒日亥初初刻起。
二運(火):春分后第十三日亥正一刻起。
三運(土):芒種后第十日子初二刻起。
四運(金):處暑后第七日子正三刻起。
五運(水):立冬后第四日丑初四刻起。
十二支中,子、辰、申、責、午、戌為六陽年。在五行上,子為陽水,申為陽金,辰、戌為陽土,
牛為陽火,寅為陽木。丑、巳、酉、卯、未、亥為六陰年。在五行上,巳為朋火,酉為陰金,丑、
未為陰土,亥為陰水,卯為陰木。凡陽年的初運,均起于陽時,所以申、子、辰三陽年都起于寅,
寅、午、戌三陽年都起于申。陰年的初運,均起于陰時,所以,巳、酉、丑三陰年都起于巳,亥、
卯、未三陰年都起于亥。
刻即時刻,古無鐘表,用壺面刻有百格之壺漏水以計時,一晝夜壺水漏下歹刻而盡。古今之刻,
名同而實異。水漏之初,起自寅初,相當于凌晨三點鐘,寅初初刻,實為零刻,亦即凌晨三點軍分。
主運的演繹,還須應用五音建運、太少相生、五步推運等法。
①五音建運:五音,即宮、商、角、徵、羽。五音分屬于五行,則宮為土音,商為金音,角為木
音,徵為火音,羽為水音。故曰:“在地為木……在音為角……在地為火……在音為徽……在地為
±……在音為宮……在地為金……在音為商……在地為水……在音為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以角音屬木,建于木運,微音屬火,建于火運,宮音屬土,建于土運,商音屬金,建于金運,羽音
屬水,建于水運,故稱五音建運。
②太少相生:五運的十干各具陰陽,則陽干為太,陰干為少。如:甲己土宮音,陽土甲為太宮,
陰土己為少宮;乙庚金商音,陽金庚為太商,陰金乙為少商;內(nèi)辛水羽音,陽水內(nèi)為太羽,陰水辛
為少羽;丁壬木角音,陽木壬為太角,陰木丁為少角;戊癸火徵音,陽火戊為太微,陰火癸為少徵。
太為有余,少為不足。
十干分陰陽,五音分太少。太少相生,亦即陰陽相生之意。如以甲己年為例:甲為陽土,陽土生
陰金乙,即太宮生少商;陰金生陽水內(nèi),即少商生太羽;陽水生陰丁木,即太羽生少角;陰木生陽
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陽火生陰土己,即太徵生少宮。己為陰土,陰土生陽金庚,即少宮生太商;
陽金生陰水辛,即太商生少羽;陰水生陽木壬,即少羽生太角;陽木生陰火癸,即太角生少徵;陰
火生陽土甲,即少微生太宮。如此,太少反復相生,則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而不斷地發(fā)展變化。
故曰:“太者屬陽,少者屬陰,陰以生陽,陽以生陰,一動一靜,乃成易道。故甲以陽土,生乙之少
商;乙以陰金,生丙之太羽:丙以陽水,生丁之少角;丁以陰木,生戊之太徵;戊以陽火,生己之
少宮;己以陰土,生庚之太商;庚以陽金,生辛之少羽;辛以陰水,生壬之太角;壬以陽木,生癸
之少徵;癸以陰火,復生甲之太宮”(《類經(jīng)圖翼?誨》)。
③五步推運:年干只能代表本年的中運,而不能代表本年的主運。主運雖始于木角音,終于水羽
音,有一定的程序可循,但在五步推移之中,究竟是太生少,還是少生太?則應用五步推運法。
五步推運法:無論何年,總是從年干的屬太屬少,逐步上推至初運木角,便可得出。例如:甲年
屬陽土,運屬太宮用事,即從太宮本身依次上推,生太宮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因而甲年的
主運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終止于太羽。
己年為陰土,運屬少宮用事,則從少宮本身向上推,生少宮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則己年
的主運便起于少角,太少相生而終于少羽。
乙年為陰金,運屬少商用事,即從少商本身上推,生少商的是太宮,生太宮的是少徵,生少徵的
是太角,則乙年的主運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終于太羽。
庚年為陽金,運屬太商用事,即從太商本身向上推,生太商的是少宮,生少宮的是太徵,生太徵
的是少角,則庚年的主運起于少角,少太相生而終于少羽。
其他各年,均依此類推。惟丁壬兩年是角運,便從本身起運,不必上推了。
如此逐步推算,本年的主運究竟在哪一步,便了如指掌。而主運必始于角,終于羽,則為一定不
易之理。
2.主運的氣候常規(guī)
主運說明一年之中五個運季的氣候常規(guī),是以六氣的五行屬性為基本規(guī)律,即初運屬木主風,二
運屬火主暑熱,三運屬土主濕,四運屬金主燥,終運屬水主寒。各個運季所主的氣候,每年是一樣
的。
(三)客運
客運是指每年五個運季中的特殊歲氣變化。因其每歲有變更,各季有不同,如客之來去,故稱為
客運。
1.客運的推算方法
客運的推算是在每年值年大運的基礎上進行的,即每年值年大運就是當年客運的初運??瓦\的初
運按照當年大運確定后,便循著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分作五步推運,每步約為七十三日零五刻,
行于主氣之上,與主運相對,逐歲變遷,十年一周??瓦\主管一年之內(nèi)各個運季的氣候異常變化。
例如:甲己年屬土運,甲年為陽土,為太宮;己年為陰土,為少宮。逢甲年便以太宮陽土為初運;
太生少,土生金,則少商為二運;少生太,金生水,則太羽為三運;太生少,水生木,則少角為四
運;少生太,木生火,即太徵為終運。逢己年便以少宮陰土為初運;少生太,土生金,則太商為二
運;太生少,金生水,則少羽為三運;少生太,水生本,則太角為四運;太生少,木生火,則少徵
為終運。他如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諸年,均依此類推。
十年一司令,輪周十干,周而復始。由此可以看出主運和客運的異同:兩者陰陽互干為起運,太
少相生、五行順序、五步推移等是相同的。但是,主運年年始于角,而終于羽,居恒不變,而客運
則必以本年的大運為初運,循五行次序,太少相生,十年之內(nèi),年年不同,十年一周,輪遍十干,
終而復始。這是客運與主運不同之處。
2.客運的太過不及
客運的太過不及,以及與氣候的關系,和大運的規(guī)律相一致。綜上所述,大運、主運、客運,都
是利用天干配合五行進行推算的。其推算順序均按五行相生規(guī)律進行,都是用以說明自然界氣候變
化的情況。但大運說明全年的氣候變化,主運則是說明一年之中五個運季的正常氣候變化,而客運
則是推算每年五個運季中的異常氣候變化。
四、六氣
六氣就是風、熱(暑)、火、濕、燥、寒的簡稱。這六種氣候變化要素,也就是在天的陰陽之氣。
故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素問?天元紀大論》)。三陰三陽是陰陽之氣
多少的不同稱謂。“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素問?天元紀大論》)。三陰為厥陰、少陰、
太陰;三陽為少陽、陽明、太陽。六氣中熱(暑)與火同氣,故在運氣學說中不言風、熱(暑)、火、
濕、燥、寒,而稱風、寒、濕、燥、君火、相火等六氣。六氣是氣候變化的本元,三陰三陽是六氣
的標象。標本相合,就是風化厥陰,熱化少陰(君火),濕化太陰,火化少陽(相火),燥化陽明,
寒化太陽。故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
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蒯,天元紀大論》)。
六氣,時至而至,便是天地間的六元正氣,如非其時而至,就成為邪氣了。所以說:“五氣更立,各
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素問,五運行大論》
六氣以三陰三陽為主,結合地支,用以說明和推算每年氣候的微變化和特殊變化。每年的六氣,
一般分為主氣、客氣、客主加臨三種情況。主氣用以述其常,客氣用以測其變。主氣和客氣相合,
稱為客主加臨,可以用來進一步分析氣候的復雜變化。
(一)十二支化氣
十二支配六氣是:“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
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素問?五運行大論》)。即逢子午年為
少陰君火之氣所主,逢丑未年為太陰濕土之氣所主,逢寅申年為少陽相火之氣所主,逢卯酉年為陽
明燥金之氣所主,逢辰戌年為太陽寒水之氣所主,逢巳亥年為厥陰風木之氣所主。
1地支1子午1丑未1寅申1卯酉1辰戌1巳亥1
1111111_|
1111111
1三陰三陽1少陰1太陰1少陽1陽明|太陽|厥陰1
1111111?
1111111
1六氣1君火1濕土1相火1燥金|寒水|風木1
十二支之所以這樣配六氣,是因為三陰三陽六氣有正化和對■化之不同。正化、對■化之說出自王冰
的{玄珠密語》。所謂正化就是指生六氣本氣的一方。所謂對化就是指其對面受作用或相互影響的一
方。換言之,“本位”是正化,與“本位”相對的就是對化。十二地支中的寅卯辰位于東方,巳未午在南
方,申酉戌在西方,亥子丑在北方。午與子均為少陰君火,但午為南方火位,所以說午為君火的正
化。子為北方的水位,雖然不是火位,但在南方午主君火的時候,則北方的子便與午相對,也成了
君火之主,所以說子是君火的對化。未與丑均為太陰濕土,但未在西南方,未為六月月建,六月為
長夏,土旺于長夏,所以說未為太陰濕土的正化。丑位東北方,在西南方未主太陰濕土的時候,則
東北方的丑便與未相對,也成了太陰濕土之主,因此丑為太陰濕土的對化。寅與申均為少陽相火,
火雖得南方的午位,但午已取君火之位,寅位東方,東方屬木,木能生火,火生于寅,所以寅為少
陽相火的正化。申與貢相對,故申為少陽相火的對化。酉與卯均為陽明燥金,但酉位正西方,西方
屬金,所以酉為陽明燥金的正化。卯與酉相對,故卯為陽明燥金的對化。戌與辰均為太陽寒水,但
戌位西北方,西方屬金,北方屬水,因金能生水,為水之母,所以戌為太陽寒水的正化。辰與戌相
對,故辰為太陽寒水的對化。亥與巳均為厥陰風木,但亥位北方,北方屬水,水能生木,為木之母,
所以亥為厥陰風木的正化。巳與亥相對,故巳為厥陰風木的對化。
這種六氣正化對化之說為王冰所首倡,并為后世劉溫舒、李梃、張景岳等醫(yī)家所從。其中劉溫舒
對此有精辟的論述,謂:“六氣分上下左右而行天令,十二支分節(jié)令時日而司地化。上下相召,而寒、
暑(熱)、燥、濕、風、火與四時之氣不同者,蓋相臨不一而使然也。六氣司于十二支者,有正對之
化也。然厥陰所以司于巳亥者,何也?渭厥陰木也,木生于亥,故正化于亥,對化于巳也。雖有卯為
正木之分,乃陽明金對化也,所以從生而順于巳也。少陰所以司于子午者,何也?謂少陰為君火尊位,
所以正得南方離位,故正化于午,對化于子也。太陰所以司于丑未者,何也?謂太陰為土,土屬中宮,
寄于坤位西南,居未分也,故正化于未,對化于丑也。少陽所以司于寅申者,何也?謂少陽相火,位
卑于君火也,雖有午位,君火居之,火生于寅,故正化于寅,對化于申也。陽明所以司于卯酉者,
何也?謂陽明為金,酉為西方,西方屬金,故正化于酉,對化于卯也。太陽所以司辰戌者,何也?謂
太陽為水,雖有子位,以居君火對化,水乃伏土中,即六戌天門戌是也,六己地戶辰是也。故水雖
土用,正化于戌,對化于辰也。……此天之陰陽合地氣十二支,動而不息者也”(《運氣論奧諺解》
六氣以三陰三陽為主,結合地支,用以說明和推算每年氣候的一般變化和特殊變化。每;年的六
氣,一般分為主氣和客氣兩種,主氣用以述常,客氣用以測變:客氣和主氣相合,稱為客主加臨,
可以用來進一步分析氣候的復雜變化。
(二)主氣
主氣,即主時之六氣,用以說明一年中氣候變化的正常規(guī)律。因六氣主時固定不變,年年如此,
所以叫做主氣。主氣分為風木、君火、相火、濕土、燥金、寒水六氣。
1.主氣的推算方法
主氣主時,分為六步,二十四節(jié)氣分屬于六步之中。六氣六步主時的次序是與五行相生的順序相
一致的。即初之氣為厥陰風木,二之氣為少陰君火,三之氣為少陽相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
氣為陽明燥金,終之氣為太陽寒水。其六步推移順序可概括為“厥少少,太陽太”六字。主氣推算規(guī)
律與主運基本相同,但主氣中火分為二,君火屬少陰,相火屬少陽,這是因為氣有六而運只有五之
故。
主氣的推算方法是:把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分屬于六氣六步之中。從每年大寒日開始計算,十五天多一點為一個節(jié)氣,四個節(jié)氣為
一步,每一步為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始于厥陰風木,終于太陽寒水,六步為一年。厥陰風木為初
之氣,主由大寒后至春分前;相當于十二月中到二月中。少陰君火為二之氣,主由春分后至小滿前,
相當于二月中到四月中。少陽相火為三之氣,主由小滿后至大暑前,相當于四月中到六月中。太陰
濕土為四之氣,主由大暑后至秋分前,相當于六月中到八月中。陽明燥金為五之氣,主由秋分后至
小雪前,相當于八月中到十月中。
太陽寒水為終之氣,主由小雪后至大寒前,相當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一年的主氣,至此而一周。
凡此六氣之氣,計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一歲周遍,年年無異。故日:“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
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素問?六微旨大論》)?!叭粘鲋^之顯明”(《素問,
六微旨大論》王冰注)。在此,顯明是指正東方卯位,自東而南迤,即為右行。
2.主氣的氣候常規(guī)
用主氣說明一年之中氣候的正常變化,與四時、主運的意義相同,但六氣推步則更為細致。如四
季氣候一般是春溫、夏熱、長夏濕、秋涼、冬寒。而六氣的風、暑、濕、火、燥、寒,分屬于六步,
則更較具體。
(三)客氣
客氣是各年氣候上的異常變化:因其年年有轉移,與主氣之固定者不同,亦猶"客”之往來無常,
故稱客氣。
客氣也分為六步,即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左右四間氣。推算客氣必須了解三陰三陽和司天在泉
四間氣的含義。
1.三陰三陽
客氣推移是以陰陽氣之多少為先后次序的。即厥陰(一陰)一)少陰(二陰)一太陰(三陰)一
少陽(一陽)呻陽明(二陽)一)太陽(三陽)。按著三陰三陽順序再配以十二地支、六氣和五行,
來推算客氣。推算各年的司令客氣(司天之氣),是以值年地支為基礎的,“子午之歲,上見少陰;
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
歲,上見厥陰”(索問?天元紀大論》??梢?,每年的年支,凡逢子和午,不論天干是什么,客氣均屬
少陰司天,丑和未年屬太陰司天,其余類推。相配以后是子午少陰君火,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
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依此次序逐年推移,六氣六年一循環(huán),地支
十二年一循環(huán),周而復始,六十年中地支輪用五周,六氣循環(huán)十周。總之,客氣六步的次第,是以
陰陽為序,三陰在前,三陽在后。
其推移順序是:一陰厥陰風木,二陰少陰君火,三陰太陰濕土;一陽少陽相火,二陽陽明燥金,
三陽太陽寒水。可以概括為“厥少太,少陽太”六個字。
2.司天在泉,左右間氣司天在泉是值年客氣在這一年中主事的統(tǒng)稱。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氣稱
為司天之氣,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氣為在泉之氣。
左右間氣,就是在司天之氣和在泉之氣左右的氣。六氣分作六步來推移,司天之氣占一步,司天
之氣的左邊一步是司天左間,司天之氣右邊一步是司天右間;在泉之氣占一步,在泉之氣的左邊一
步是在泉左間,在泉之氣的右邊一步是在泉右間。司天之氣的左間右間和在泉之氣的左間右間加在
一起,就是四間氣。司天在泉加上左右間氣,共為六氣,是客氣六步運動的方式。值年客氣逐年推
移,因此,司天在泉四間氣也每年不同。
司天在泉左右間的推算方法:根據(jù)前述地支配三陰三陽的規(guī)律進行推算。即凡逢子逢午之年就是
少陰君火司天,凡逢丑逢未之年就是太陰濕土司天,凡逢寅逢申之年就是少陽相火司天,凡逢卯逢
酉之年就是陽明燥金司天,凡逢辰逢戌之年就是太陽寒水司天,凡逢12逢亥之年就是厥陰風木司天。
在六步中,每年司天之氣總是在六步中的第三步上,即固定在主氣的三之氣上:司天之氣確定了,
在泉之氣以及左右間也就知道了。因為司天之氣的對面就是在泉之氣,而司天和在泉的左右方,便
是司天的左間右間和在泉的左間右間。如此每年有一次轉換,六年中就有六個不同的司天在泉之氣。
表10-7年支和司天在泉規(guī)律表
1111
1年支1司天1在泉1
1111_11
1子午1少陰君火1陽明燥金1
1丑未1太陰濕土1太陽寒水1
1寅申1少陽相火1厥陰風木1
1卯酉1陽明燥金1少陰君火1
1辰戌1太陽寒水1太陰濕土1
1巳亥1厥陰風木1少陽相火1
111_1
司天之氣和在泉之氣,總是陰陽相對上.下相交的。其規(guī)律是:如陽司天則陰在泉,陰司天則陽在
泉。其中少陰與陽明、太陰與太陽、厥陰與少陽,又是相合而輪轉的。如一陰(厥陰)司天,必定
是一陽(少陽)在泉;二陰(少陰)司天,必定是二陽(陽明)在泉;三陰(太陰)司天,必定是
三陽(太陽)在泉。一陽(少陽)司天,便是一陰(厥陰)在泉;二陽(陽明)司天,便是二陰(少
陰)在泉;三陽(太陽)司天,便是三陰(太陰)在泉。司天在泉之氣確定了,左右四間氣自然也
就確定了。如,以戊戌年為例,戌為太陽寒水司天,太陽是三陽。因此,本年在泉之氣便是三陰(太
陰),即太陰濕土在泉。司天太陽的左間是厥陰,右間是陽明;在泉太陰的左間是少陽,右間是少陰。
其余各年依此類推。故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
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
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
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索問?五運行大論》
總之,司天之氣既定,則在泉之氣及左右間氣亦隨之而定。四間氣是隨著司天在泉之氣的轉移而
轉移的,并包含著陰陽升降之理。即陽升則陰降,陰升則陽降。司天之氣在上,不斷地右轉,自上
而右,以降于地;在泉之氣在下,不斷地左轉,自下而左,以升于天。如辰戌年太陽司天,太陰在
泉,轉太陽于上方,則太陰必在下方。巳亥年厥陰司天,少陽在泉,轉厥陰于上方,則少陽必在下
方。由太陽司天轉移為厥陰司天,則原來在泉右間少陰升到司天左間,而原來司天的右間陽明則下
降到在泉左間,這就成為陰升陽降。余可類推。六氣互為司天,互為在泉,互為間氣,按十二支順
序迭為遷轉,所謂“上下有位,左右有紀”《素問?六微旨大論》,“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
余而復會也”(《翻?五運行大論》)。
3.客氣的氣化規(guī)律
客氣氣化,就是指氣候變化。司天、在泉、左右四間氣既定,則風、熱、火、濕、燥、寒六氣之
化便隨之而定?!柏赎幩咎?,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
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素問?至真要大論》)。這是客氣司天的氣化
規(guī)律。由于各年三陰三陽司天不同,因而化生。了各種不同的氣候,在泉之氣和四步間氣的氣化規(guī)
律與司天之氣是一致,戶的。故曰:"地化奈何?……司天同候,問氣皆然”(掇問?至真要大論》
雖然司天在泉和左右間的氣化規(guī)律是一致的,但這六步所主氣化在時間上有所不同。司天在泉主
管一年(一歲)的氣化,而一間氣只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一步)的氣化。故曰:“主歲者紀歲,
間氣者紀步也”(索問?至真要大論》)。司天和在泉雖各主半年氣化,但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
下半年。故曰:“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后,地氣主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初氣終三
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4.客氣的異常變化
上述客氣的氣化規(guī)律是客氣司天的一般規(guī)律,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出現(xiàn)異常的變化??蜌馑咎?/p>
氣化的異常變化有如下兩種:
(1)客氣的勝復:勝是主動的,作強勝解;復是被動的,作報復解.“勝復之氣”即上半年有超
常勝氣,下半年隨之而發(fā)生相反的復氣。如上半年熱氣偏勝,則下半年寒氣來復等。
勝復之氣在時序上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初氣到三氣是上半年司天之氣主政,發(fā)生了超常的氣候叫勝
氣;四氣到終氣為下半年在泉之氣主政,發(fā)生與上半年相反的氣候叫復氣。
勝復之氣每年的有無,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有勝氣,才有復氣,如無勝氣,則無復氣。若有勝氣而
無復氣,便要產(chǎn)生災害。
復后又勝,并不等于循環(huán)不變,因勝氣非只一種,它是隨氣候變化的具體情況而定的。正如《內(nèi)
經(jīng)》所說:“勝復之動,時有常乎?氣有必乎?……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
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否……勝至則復,無常數(shù)也,衰
乃止耳;復已而勝,不復則害,此傷也”(《翻?至真要大論》)。
(2)客氣的不遷正、不退位:客氣的司天在泉左右間氣六年一循環(huán),年年有轉移,這是客氣的
一般規(guī)律。但亦有氣候反常,不按一定規(guī)律轉移的,即所謂“不遷正”,“不退位”,“升之不前”,“降
之不下”(《素問?刺法論》)的問題。
所謂“不遷正”,就是應該轉到的值年司天之氣而沒有轉到,即應值司天之氣不足,不能按時主值,
也可以說是歲氣司天或在泉的“至而不至”。所謂“不退位”,就是應該轉位的司天之氣仍然停留,即舊
的司天之氣太過,應讓位而仍然在原位的意思,也可以說是歲氣司天或在泉的“至而不去”。如去年
是己亥年,己亥厥陰風木司天。今年應是庚子年,庚子少陰君火司天。若己亥年風木之氣有余,復
作布政,留而不去。到了庚子年,在氣候變化及其他方面,仍然表現(xiàn)出去年己亥年所有的風木之氣
的特點,對己亥年的厥陰風木司天而言,這就是“不退位”。由于己亥年蹶陰風木司天之氣“不退位”,
必然使庚子年少陰君火司天之氣不能應時而至,對庚子年的少陰君火司天而言,這就是“不遷正”。
司天在泉之氣“不退位”,“不遷正”,也必然影響左右間氣的升降,使其應升不升,應降不降,即“升
之不前”,“降之不下”,導致整個客氣的規(guī)律失常。
(四)客主加臨
所謂客主加臨,就是將每年輪轉的客氣,加在固定的主氣之上。換句話說,就是把主氣和客氣結
合起來加以比較分析和推算,借以了解氣候的常和變,即“以客加主,而推其變”(《普濟方?五運六氣
圖》)之意。
1.客主加臨的推算方法
把值年司天的客氣與主氣的三之氣相加。主氣的初之氣為厥陰風木,二之氣為少陰君火,三之氣
為少陽相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陽明燥金,終之氣為太陽寒水。值年司天客氣固定地加
臨于主氣三氣之上,實際上就是固定地加臨于少陽相火之上,相加之后,主氣六步年年固定不變,
而客氣六步則每年按次推移,六年一循環(huán)。
如: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初氣的主氣為厥陰風木,客氣則為太陽寒水:二氣的
主氣為少陰君火,客氣則為噴陰風木。三氣的主氣為少陽相火,客氣則為少陰君火,四氣的主氣為
太陰濕土,客氣亦為太陰濕土。五氣的主氣為陽明燥金,客氣則為少陽描火:六氣的主氣為太陽寒
水,客氣則為陽明燥金,其他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諸年,亦可按此相加,其客主之氣,
便秩然可見。
2.主客相得與順逆
客氣主氣六步分別加臨以后,還要觀察客主之氣是否相得?!皻庀嗟脛t和,不相得則病”(《素問?五
運行大論》)?根據(jù)五行生克原理,如客主之氣相生,或客主同氣,或客氣克主氣為相得。若主氣克
客氣則為不相得:故曰:“主勝逆,客勝從”(《素問,至真要大論爭》。除了相得與不相得之外,又
有順逆之別。客氣生主氣者為順。如客氣是少陰君火,而主氣是少陽相火者為順,反之為逆。故曰:
“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施]?六微旨大論》)。
總之,主客的順逆總以客氣為主,客氣勝過主氣為順,如客克主、客生主、君位臣三者為順。相
反,如主氣勝過客氣為逆,如主克客、主生客、臣位君三者為逆。此外,還有“同氣”,如客氣少陽
相火,加在主氣少陽相火之上,或厥陰風木加在厥陰風木之上等,既無生克之分,又無君臣之異,
兩者性質相同,即稱為同氣,仍為相得之例。
3.主客順逆與氣候變化的關系
一般說來,“順”代表本步(四個節(jié)氣)所主氣候異常而變化不太大。對人體來說,發(fā)病輕而緩。”
逆”則代表本步所主氣候異常而變化較大,對人體來說,發(fā)病重而急、"同氣''則代表氣候和平,對人
體來說,多不為病。
五、運氣相合
五運和六氣在運用時是相互結合的:“天干取運,地支取氣”,故天干與地支的配合,實際上是代
表著運和氣的結合。每年的年號,都是由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組成的,要推測某年的運氣情況,必
須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
(-)運氣相臨的盛衰
運和氣的盛衰,要根據(jù)運和氣的五行生克關系來測定。
1.運盛氣衰
運生氣或者運克氣叫做運盛氣衰。如,辛亥年的年干是辛,丙辛化水,故辛亥年的大運是水運。
辛亥年的年支是亥,巳亥厥陰風木,故辛亥年的值年司天之氣便是風木。因水能生木,運是水運,
司天之氣是風木,故為運生氣。因此,辛亥年這一年便是運盛氣衰。
2.氣盛運衰
氣生運或者氣克運謂之氣盛運衰。如I,己亥年的年于是己,甲己化土,所以己亥年的大運是土運。
年支是亥。巳亥厥陰風木,故己亥年值年司天之氣便是風木。木克土,在這里就是氣克運。因此,
己亥年這一年便是氣盛運衰。
分析各年運和氣的盛衰,其目的是:一、根據(jù)運氣的盛衰可以推算出各年運氣變化的主次,運盛
氣衰的年份,在分析當年變化時,便以運為主,以氣為次。反之,氣盛運衰的年份,在分析當年變
化時,便以氣為主,以運為次,二、根據(jù)運氣盛衰可以進一步推算各年氣候的復雜變化。根據(jù)五運
六氣、五行屬性的生克關系,在六十年中可以分為五種不同類型的年份:即:氣生運為“順化”,氣
克運為‘‘天刑",運生氣為“小逆”,運克氣為“不和”,運氣相同則為“天符”。順化之年,變化較為和平;
小逆及不和之年,變化較大;天刑之年,變化特別劇烈;天符之年,變化較一般年份為甚。順化和
天刑之年,屬氣盛運衰,故推算該年的氣候變化時,以六氣為主,五運作為參考。而小逆和不和之
年,屬運盛氣衰,故以五運為主,六氣作為參考。如逢天符年,是屬運氣相同,則兩者結合使用。
(-)天符歲會
主運和客運,主氣和客氣,在六十年變化中,除互為生克,互有消長外,還有同化關系。運氣同
化,就是運與氣屬于同類而化合之意。如木同風化,火同暑化,土同濕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
由于運有太過不及,氣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因而便有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的分
別。茲分述如下:
1.天符
凡是每年值年大運之氣與同年司天之氣在五行屬性上相同者,便稱作天符。如,以己丑年為例,
己丑年的年干是己,甲己化土,己為土運,故己丑年的大運是土運。己丑年的年支為丑,丑未值太
陰濕土司天,所以己丑年司天之氣是太陰濕土。大運是土,值年司天之氣也是土,土濕同化,大運
與司天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所以已丑年便是天符之年。在甲子一周的六十年中逢天符者,計有己
丑、己未、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乙卯、乙酉、丁巳、丁亥、丙辰、丙戌十二年。故曰:“土運
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
之歲,上見太陽……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日天符’’(素問?六微旨大論》)。
2.歲會
凡是每年值年大運與同年年支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歲會。如,以丁卯年為例,丁卯年的年
于是丁,丁壬化木,故丁卯年的大運是木運。其年支是卯,卯在五行屬木。大運是木,年支五行屬
性也是木,所以丁卯年便是歲會之年。在甲子一周六十年中,逢歲會者,計有甲辰、甲戌、己丑、
己未、乙丁卯、戊午、丙子八年。其中,己丑、已未、乙酉、戊午四年既屬歲會,又屬天符,所以
單純歲會的年份,實際上只有四年。故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
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朔?六微旨大論》)。
3.太乙天符
既逢天符,又為歲會,便叫太乙天符。所以說:“天符歲會何如?日:太乙天符之會也,(紊
問?六微旨大論》)。如,以己丑年為例,己為土運,丑為太陰濕土司天,此為天符,同時年支丑的五
行屬性亦為土,與運的屬性相同。因其三者(大運、司天之氣、年支)同屬土,即“三合而治”(索
問?天元紀大論》),故稱太乙天符年。在六十年甲子中,逢太乙天符者,計有己丑、己未、乙酉、戊
午四年:這四年,天符十二年中有之,歲、會八年中亦有之,都是大運、年支、司天之氣三者相同,
所以叫太乙天符。
4.同天符
凡年干與年支均屬陽(陽年),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便叫做同天符。
如,以庚子年為例,庚子年的年干是庚,庚屬陽干,其年支是子;子為陽支,年支年干皆屬陽,所
以庚子年為陽年。庚子年的年干是庚,乙庚化金,故庚子年的大運是金運。其年支是子,子午少陰
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所以庚子年的在泉之氣是陽明燥金。年干和年支均屬陽,大運屬金,在
泉之氣也屬金,故庚子年便是同天符之年。在六十年甲子中,逢同天符者,計有甲辰、甲戌、庚子、
庚午、壬責、壬申六年。
其中甲辰、甲戌兩年,既屬同天符,又屬歲會。因此,單屬同天符者,實際上只有四年。所以說:
“太過而地化者三……加者何謂?岐伯曰:太過而晝?加,同天符”(《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5.同歲會
凡是年干與年支都屬陰(陰年),同時值年大運又與同年在泉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稱為同歲會。
如,以辛丑年為例,辛丑年的年干是辛,辛為陰干,年支是丑,丑為陰支,年干年支皆屬陰,所以
辛丑年屬陰年。辛丑年的年干是辛,丙辛化水,所以辛丑年的大運是水運。其年支是丑,丑未太陰
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所以卒丑年的在泉之氣為太陽寒水。年干和年支均屬陰,大運和在泉之
氣同屬水,所以辛丑年便是同歲會之年。在六十年甲子中,逢同歲會者,計有辛未、辛丑、癸卯、
癸酉、’癸巳、癸亥六年。故曰:“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不及而加,同歲會也”(《翻?六元正紀
大淪》),
(三)太過不及與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加油站安全監(jiān)督員合同模板
- 2025年學生紀律約束策劃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策劃股權轉讓及隱名控股協(xié)議
- 2025年度機動車借款抵押協(xié)議策劃模板
- 2025年二手房一次性付清購房合同模版
- 2025公交車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全球貿(mào)易中的合同履行挑戰(zhàn)與機遇
- 2025年兒童撫養(yǎng)權互換協(xié)議書格式
- 2025年度公司設立法律顧問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建筑行業(yè)合作共贏股東合作協(xié)議
- 西安2025年陜西西安音樂學院專任教師招聘2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化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紹興杭紹臨空示范區(qū)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小學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記錄主題
- 川教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 2024年新疆(兵團)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紅色喜慶中國傳統(tǒng)元宵節(jié)英文介紹教育課件
- 《銀行融資知識》課件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全套精品課件
- 煤礦企業(yè)治安保衛(wèi)工作的難點及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