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上學期模擬預測語文試題(含解析)2024—2025學年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
語文
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就文化而言,最有價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對于深處第三次文化裂變[注]中的鄉(xiāng)村社會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帶來的種種新的文化觀念、生產生活方式和美麗鄉(xiāng)村。而正在消逝的則是鄉(xiāng)村社會數(shù)千年建構起來的宗族倫理、文化規(guī)則、風俗習慣、生產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間——傳統(tǒng)村莊。
作家們敏感地意識到作為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實體的一些“村莊”,正在成為逐漸遠去的文化背影。這與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城和城鎮(zhèn)化建設密切相關。由此,作為親密關系存在空間和宗族倫理文化生成地的村莊正在解體。正是由于村莊成為一種正在消逝的文化,新鄉(xiāng)村敘事才集中爆發(fā)出了從未有過的書寫“村莊”的熱潮,如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阿來的機村、賈平凹的清風街、孫惠芬的上塘村、梁鴻的梁莊等。作家們盡管風格各異,但卻不約而同地開始與自己心中的“村莊”做最后的告別,有的甚至直接將作品命名為《即將消失的村莊》(趙本夫)、《最后的村莊》(曹乃謙)。這批書寫村莊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留住村莊的情懷,并由此生發(fā)出文化“鄉(xiāng)愁"主題,為正在消逝的村莊唱出深沉的挽歌。
這曲多聲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遠歷史回音的“鄉(xiāng)愁”主題。這個時期的鄉(xiāng)愁,既不同于魯迅所說的“僑寓文學的作者"們“隱現(xiàn)著”的“鄉(xiāng)愁”,也不同于余光中遠離故土的“鄉(xiāng)愁”。魯迅所說的那些“僑寓"北京的作家們對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對故土的懷戀和想象,諸如“蹇先艾敘述過貴州,裴文中關心著榆關”,事實上,也應包括沈從文之于湘西。而其時的貴州、榆關、湘西都還是完好無損地存在著、延續(xù)著的鄉(xiāng)村社會,他們“愁”的只是自己主觀上的懷戀、想象和與他們生活的城市之間的文化反差。所以說,那時的鄉(xiāng)土文學與其說是在寫鄉(xiāng)土,不如說是在寫作家自己的“胸臆"。謝有順曾用“‘存在’的鄉(xiāng)愁”來區(qū)別先鋒派作家們與此前鄉(xiāng)土作家們的“‘文化’的鄉(xiāng)愁"。而事實上,在鄉(xiāng)村社會的第三次文化裂變中,作家們所面對的不斷變化的鄉(xiāng)村社會,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樹碑立傳、記錄苦難,還是神化、美化甚或丑化方式與之作別,都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生離死別”,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鄉(xiāng)愁。
(摘編自李震《新鄉(xiāng)村敘事及其文化邏輯》)
材料二:文化自覺的提出最早來自費孝通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是從人與人的關系角度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關系的成果。由中華民族的“大混雜、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統(tǒng)一”文化,啟發(fā)費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榮的文化自覺思想。在費孝通的思想脈絡里,文化自覺理論是他從關注利用現(xiàn)代技術富國強民的經濟政治建設,轉向關注利用文化心態(tài)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設的標志。這一思想上的轉向,代表了費孝通對鄉(xiāng)土中國之現(xiàn)代化的體悟,從物質文明延伸到了精神文明、從社會生態(tài)擴展到了社會心態(tài)。
從這一角度上來說,“記住鄉(xiāng)愁"其實就是鄉(xiāng)土中國文化價值的體現(xiàn),也是鄉(xiāng)村振興和中國式現(xiàn)代化保持文化自覺的體現(xiàn)。鄉(xiāng)愁除了包含戀土、鄉(xiāng)愁、思鄉(xiāng)的復雜情感外,作為一種隱喻城鄉(xiāng)關系、鄉(xiāng)民認同的觀念話語,也包含著價值訴求和倫理意義,如理想追求、身份認同、精神寄托等。有學者認為,“記住鄉(xiāng)愁”是對“鄉(xiāng)愁"這一中國傳統(tǒng)話語的傳承和現(xiàn)代化轉換,為鄉(xiāng)村倫理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重構提供了道德與文化的“根”,也成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表達方式。在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鄉(xiāng)愁"成為人們重歸故鄉(xiāng)的精神動力。無論是單純思念家鄉(xiāng)的返村鄉(xiāng)民,還是為了支援家鄉(xiāng)建設的返村鄉(xiāng)賢,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葉歸根”的精神動機而返鄉(xiāng),也就是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文化認同而非僅僅是對經濟發(fā)展機會和政策倡導的認同。因此,鄉(xiāng)村振興所要實現(xiàn)的應當是一個以文化認同撐起鄉(xiāng)愁、留住鄉(xiāng)愁的鄉(xiāng)村,而不是一個只有城市文化而喪失鄉(xiāng)愁底蘊的鄉(xiāng)村;是一個“文化實心化"的鄉(xiāng)村,而非一個“文化空心化”的鄉(xiāng)村。這種基于文化自覺的深層認同,也同樣可以作用于城市,鄉(xiāng)愁記憶是所有中國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種鄉(xiāng)愁記憶生成了落葉歸根的觀念,讓人們與家鄉(xiāng)建立了精神紐帶,這是傳統(tǒng)中國城鄉(xiāng)人才流動循環(huán)的原因所在,也是化解現(xiàn)代中國城鄉(xiāng)融合難題的策略之一。費孝通曾在《損蝕沖洗下的鄉(xiāng)土》一文中提到,人和地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有著感情的聯(lián)系,是一種桑梓情誼、落葉歸根的有機循環(huán)中所培養(yǎng)出來的精神。中國人一直有著強烈的“根"文化,這個根就是供給他生長和教育的社會: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鄉(xiāng)一國。而從社會層面來說,取之于一鄉(xiāng)的必須回之于一鄉(xiāng),這樣社會才能維持它的水準。傳統(tǒng)中國確如費老所言,鄉(xiāng)土社會的人才從不忘本,而是始終設法回到生養(yǎng)他的土地和族人中去,將保衛(wèi)和培養(yǎng)“鄉(xiāng)土之根”視為責任和榮耀。然而,在城市化、工業(yè)化的進程中,土生土長的人才已不復為鄉(xiāng)土社會自身所用,人們既不愿也不能回到鄉(xiāng)土中,這成為中國鄉(xiāng)村隨現(xiàn)代化進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因此,記住鄉(xiāng)愁的意義就在于鞏固人們與家鄉(xiāng)的精神紐帶,使人們能夠將個人人生價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將生命融入到家鄉(xiāng)振興和國家復興中,重新打通城鄉(xiāng)互促共進的回路,甚而以此為基礎,增進以國為家、家國一體的文化認同。
(摘編自吳越《文化自覺與記住鄉(xiāng)愁:鄉(xiāng)土中國的文化價值》)
【注】第三次文化裂變:在21世紀以來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隨著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興起,新型信息產業(yè)與農業(yè)、工商業(yè)的融合體之間不斷沖突與再度融合,鄉(xiāng)村社會從傳統(tǒng)生活習俗、人際關系和交往方式、語言和行為方式,到心理和觀念意識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于深處第三次文化裂變中的鄉(xiāng)村社會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倫理、文化規(guī)則、風俗習慣等,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B.“僑寓文學的作者"們的“鄉(xiāng)愁”和沈從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觀化,他們的故土彼時還存在并延續(xù)著。
C.費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覺理論的人,他認為用現(xiàn)代技術富國強民的效果遠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態(tài)安民遂生。
D.中國鄉(xiāng)村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鄉(xiāng)村人才流失,鞏固人們與家鄉(xiāng)的精神紐帶,有助于人才回流。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村莊是親密關系存在空間和宗族倫理文化生成地,它是阿來筆下的機村、賈平凹的清風街、梁鴻的梁莊,它是“鄉(xiāng)愁”的載體。
B.鄉(xiāng)愁不僅包含戀土、鄉(xiāng)愁、思鄉(xiāng)的情感,也包含價值訴求和倫理意義,它是我國傳統(tǒng)話語,是道德與文化的“根”,是一種文化表達方式。
C.不斷變化的鄉(xiāng)村社會,正在上演一場文化意義上的“生離死別”,“記住鄉(xiāng)愁"有利于振興鄉(xiāng)村,避免鄉(xiāng)村“文化空心化”。
D.一家一村一鄉(xiāng)乃至一國都是供給我們生長和教育的環(huán)境,我們受到其滋養(yǎng)再回饋反哺,社會才能維持應有水準,從而不趨向于衰退和消亡。
3.下列選項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題的一項是(3分)()
A.《秦腔》以賈平凹老家為原型,講述清風街的社會轉型與價值變遷,表現(xiàn)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轉型給農村帶來的震蕩和變化,以及難以挽回的衰敗、無地仿徨的哀傷。
B.喬葉的《寶水》講述了太行山深處的寶水村由傳統(tǒng)型鄉(xiāng)村轉變?yōu)槲穆锰厣袜l(xiāng)村,重新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的故事,展現(xiàn)了新時代鄉(xiāng)村生活和鄉(xiāng)村建設的生動圖景。
C.魯迅的《故鄉(xiāng)》展現(xiàn)了還鄉(xiāng)者的故鄉(xiāng)體驗和對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文化價值判斷,反映出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與痛苦,也表達出對慘敗的故鄉(xiāng)景象、麻木的故鄉(xiāng)人的痛心與無奈。
D.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繪了層層疊疊的月亮田、開滿潔白桐花的桐花嶺以及仡佬族少女,如世外桃源般的鄉(xiāng)村,勾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涓涓鄉(xiāng)愁。
4.兩則材料都使用了大量的引號,請說明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4分)
5.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記得住鄉(xiāng)愁”,結合兩則材料,談談如何才能“記得住鄉(xiāng)愁"。(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西線軼事
徐懷中
行軍速度很猛,總機班六姐妹一個個走得歪歪倒倒的,腳底都打泡了??墒牵忝煤茴B強,沒有一個掉隊、也沒有一個愿意接受男同志的“互助”。
走得最狼狽的要算路曼,她昨夜里露營著了涼,這會兒正發(fā)著燒。肖群秀見她一步一咬牙,一摸她臉,滾燙滾燙,轉身要報告班長,被路曼一把拉住了。
路曼威脅說:“你講了,以后不和你好啦!"肖群秀著急道:“可你這么硬撐怎么行吶?!甭仿÷曊f:“你和班長說了,還不是她悄悄替我值機。班長這幾天多累呀!"
經過兩小時的急行軍,九四一部隊終于到達了指定位置并立即開設了電話站。
可總機剛開不久,一號首長就從前沿搖來電話:“喂,總機班,找你們連長講話,怎么搞的,我和指揮部剛講兩句話,線路就不通了!”
原來,通往指揮部的線,有一段是明放在公路上的,被坦克軋得一截一截的,有的地方被騾子和著青草嚼爛了。必須把這條線改為高架,路曼、肖群秀擔負了這項任務。
她倆一路把線改架在竹子上,或是掛在巖石上,讓騾子夠不著。等來到公路邊時,忽然槍聲大作。早上被打垮的一股敵軍躲進叢林后,現(xiàn)在正冒出來居高臨下地封鎖公路,阻止我后續(xù)部隊前進。
路曼和肖群秀焦急萬分,想盡快架好線,保障指揮暢通。急人的是,近處沒有高大的樹木,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棵木棉樹可以利用,正要過去,隱蔽在茅草中的士兵喊她們趴下,說木棉樹那里太暴露,去不得。她們倆只管貓著腰跑過去了。
沒有懸線桿,沒法把線挑到樹權上,非得上樹不可,而女兵班沒有學過徒手攀登,這可難壞了她倆。肖群秀急中生智,蹲下讓路曼踩著她的肩膀上去。
按規(guī)定,高架線路必須在四米以上,可是她們搭的兩節(jié)人梯,高度根本不夠。肖群秀拼命向上踮腳尖,差著老高的一截,踮腳尖頂什么用呢。
正當這時,呼地從草叢里竄出一個戰(zhàn)士,撲向木棉樹。他很不客氣地叫肖群秀分開腿站好,然后彎下腰,讓肖群秀騎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猛地挺身站立起來,成了三節(jié)人梯。
敵人發(fā)現(xiàn)了他們,拼命向這邊掃射。殷紅殷紅的木棉花紛紛揚揚落下來。肖群秀覺得下邊戰(zhàn)士的身子忽然一抖,差點倒下,隨后又穩(wěn)住了。路曼迅速把電話線在樹枝上繞了兩道,打了一個雙環(huán)結,歡快地叫道:“好啦!"
兩個女電話兵下了地才看清,這個戰(zhàn)士高高大大的,身材很勻稱,皮膚那樣白凈,兩道濃密的眉毛黑駿黢的。
路曼感激道:“同志,太感謝你了!”
戰(zhàn)士笑笑說:“一點小事,用不著表揚。"
“那、怎么感謝你呢?”
戰(zhàn)士扯起軍用水壺給她們看。水壺的背帶斷了,斷頭處燎得黑黑的,軍服下擺也穿了幾個洞,路曼和肖群秀明白了,剛才她們覺得這位戰(zhàn)士一哆嗦,要倒下去,原來是他險些被打中。他沒有作聲,也沒有躲閃,直到她們把線架好。
“怎么樣?傷著沒有?"路曼、肖群秀頻時緊張起來。
“我覺得腰上燙了一下,一摸,沒事兒,虛驚一場?!?/p>
說著,隨手解下水壺,遞給肖群秀。
肖群秀接過水壺,放出了多余的一截背帶,把兩個斷頭一并,打了個丁字結,還給了戰(zhàn)士。那結兒打得又牢靠又好看,電話兵是受過這種專門訓練的。
彼此問起來才曉得,原來這個戰(zhàn)士是“九四一"的步話機員。路曼親切地說:“弄了半天,原來是同行。只不過我們是有線的,你是無線的?!?/p>
戰(zhàn)士說:“怎么敢和你們相提并論呢,你們是‘九四一’的中樞神經,我是神經末梢?;厝フ埓鷨柨倷C班各位同志好。"
路曼俏皮地問:“怎么替你問好呢?我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p>
步話機員支吾了一下。
肖群秀笑著說:“還是不要當無名英雄吧。"
“就說一名‘無線’戰(zhàn)士,向‘有線的’戰(zhàn)友們致以親切的問候。”
戰(zhàn)士說完,一溜煙兒跑了。
指揮部調上來一個坦克中隊,很快掀掉了敵人半山腰的火力,點。一度中斷的交通又恢復了通行,長長的車隊,一輛接一輛地向前流動。
路曼、肖群秀站在路邊,看見那個沒有留下姓名的步話機員,高高地坐在一輛彈藥車上。她倆揚起手向他打招呼:“喂!再見!"
戰(zhàn)士大聲答道:“再見!再見面怕你們就認不出我是哪一個了?!?/p>
汽車開出好遠了,步話機員還回頭望著她們。塵土飛揚中,一張白凈的面孔現(xiàn)出坦然愉快的笑容。
幾天以后,戰(zhàn)斗結束了。部隊基地指揮所設立了傷員和烈士遺體轉送處。烈士遺體要在這里進行登記,清洗整理,然后轉送回國。轉送處人員不多,女電話兵們常來幫助照料傷員,清洗烈士遺體。
這天,路曼、肖群秀又來到轉送處,見到抬下來一位烈士,擔架上放著一個軍用水壺,水壺帶是斷過的,打著電話兵們所熟悉的丁字結。路曼和肖群秀一驚,急步上前,但烈士的臉幾乎整個纏著繃帶,無法辨認。跟擔架的一個小戰(zhàn)士,失神地蹲在旁邊,兩頰有著明顯的淚痕。路曼問小戰(zhàn)士:“這個水壺,是他的嗎?"小戰(zhàn)士點點頭。
路曼緊接著又問:“他是不是步話機員?”
小戰(zhàn)士詫異地反問:“怎么,你們認識他?"
路曼和肖群秀撫弄著水壺背帶,許久,她們才問:“他叫什么名字?”
小戰(zhàn)士含著淚回答:“他叫劉毛妹。"
看到兩人疑惑的表情,小戰(zhàn)士繼續(xù)說道:
“他長得白凈,頭發(fā)鬈鬈的,又那么文靜,衣服總是整整齊齊的,像個小姑娘,大家都喜歡喊他‘毛妹’,喊來喊去都忘了正式的名字了?!?/p>
(節(jié)選自同名小說,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軍露營、急行軍和敵軍封鎖公路這些情節(jié),為下文寫搭架電話線以及劉毛妹犧牲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
B.高燒堅持行軍,不懼危險完成任務,表現(xiàn)出肖群秀的堅韌勇敢,而之后的戰(zhàn)友閑談則展現(xiàn)出她俏皮可愛的一面。
C.本篇小說與《百合花》都借助細膩、有層次的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展現(xiàn)出戰(zhàn)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D.本文情節(jié)張弛有度,從“戰(zhàn)斗結束了"到轉送處打著丁字結的水壺的出現(xiàn),漸趨平綴的情節(jié)又再度掀起波瀾。
7.關于文中三人合作搭架電話線及完成任務后談話的段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人遭到敵人射擊時,“殷紅殷紅的木棉花紛紛揚揚落下來”,此處的描寫既是戰(zhàn)場寫實,也渲染出一種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
B.步話機員把總機班比喻成部隊的“中樞神經”,步話機班是“神經末梢”、可見這些女兵們在戰(zhàn)事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
C.女戰(zhàn)士眼中的劉毛妹很“白凈”,下文兩次描寫其外貌也強調了這一特點,這和他英勇無畏的內在品質形成了反差和對比。
D.本部分內容采用動作、語言等描寫手法,描摹了步話機員冒著槍林彈雨幫戰(zhàn)友們搭設電話線,甘做無名英雄的純粹戰(zhàn)士形象。
8.這篇小說前有伏筆后有照應,請你從文中找出兩組伏筆與照應的細節(jié),并分析其作用。(4分)
9.《百合花》對通訊員犧牲的經過進行了描述,而這篇小說對步話機員犧牲的情節(jié)只字未提,有同學認為這是這篇小說的不足之處。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請結合文章說明理由。(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哀公問于孔子曰:“當今之君,孰為最賢?”孔子對曰:“丘未之見也,抑有衛(wèi)靈公乎。"公曰:“何也?”孔子曰:“臣語其朝廷行事也。"公曰:“其事何如?”孔子曰:“靈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靈公愛而任之。又有士曰林國者,見賢必進之,而退與分其祿,是以靈公無游放之士,靈公賢而尊之。又有士曰慶足者,衛(wèi)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國無事,則遲而容賢,靈公悅而敬之。又有大夫史?以道去衛(wèi)而靈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雖次之賢,不亦可乎?"
子路問于孔子曰:“賢君治國,所先者何?”孔子曰:“在于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曰:“晉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矣,其亡何也?”孔子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賤而讎之。怨讎并存于國,鄰敵構兵于郊,中行氏雖欲無亡,豈可得乎?"
哀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惫唬骸盀橹魏??"孔子曰:“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公曰:“家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國貧矣。"孔子曰:“《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貧者也?!?/p>
(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賢君》)
材料二:為人主者,莫不欲強而惡弱,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是禹、桀之所同也。要此三欲,辟此三惡,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是矣。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寶也。不急得,不知;得而不用,不仁。無其人而幸有其功,愚莫大焉。今人主有大患: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guī)之;使知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污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是猶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
人主欲得善馭速致遠者,一日而千里,縣貴游重賞以招致之,內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隱遠人,能致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欲治國馭民,調空上下,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治則制人,人不能制也;亂則危辱滅亡可立而待也。然而求卿相輔佐,則獨不若是其公也,唯便嬖親比己者之用也,豈不過哉!
(節(jié)選自《茍子·君道》,有刪改)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又有大夫A史B以道去衛(wèi)C而靈公郊D舍E三日F琴瑟不御G必待史之入而后敢入。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次,列進、放在,與《蘭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同。
B.之,助詞,相當于“的”,與《過秦論》中“奮六世之余烈”的“之"用法相同。
C.“辟此三惡”與《答司馬諫議書》“辟邪說,難壬人"的“辟”意思相同。
D.“可立而待也"與《項脊纖志》“客逾庖而宴”的“而"字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哀公詢問當今哪位國君最為賢明時,孔子回答說或許是衛(wèi)靈公,然后說明了理由:衛(wèi)靈公能將重如公子渠牟、林國、慶足這般的賢能之士。
B.孔子建議魯哀公“省力役,薄賦斂”,這與孟子“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的說法如出一轍,都是建議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
C.做君主的都希望強大、安定、榮耀,但不同的君主結局不同,如大禹和夏桀。夏桀失敗,原因之一大概是他真正信任的是不肖者、愚者、污邪之人。
D.君主要想得到善于駕車的人,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給予其顯貴的地位;給予其豐厚的獎賞;不偏愛阿諛奉承之人;不埋沒與自己關系較遠之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
(2)是猶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
14.兩則材料在國君治國之道方面的主張有何異同?請簡要概括。(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上鄭員外
方千
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幾多人。
憂民一似清吟苦,守節(jié)還如未達貧。
利刃從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塵。
潛夫豈合干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員外既公正又明察,對轄地也治理得極好,這類官員在歷史上是不多的。
B.鄭員外雖然身居高位,但仍能做到清廉不貪,堅守氣節(jié),懷有一顆憂民之心。
C.本詩用多種手法展現(xiàn)鄭員外的形象,先開門見山直接贊美,后用自己側面烘托。
D.詩人認為自己是個潛夫(隱士),拜訪鄭員外會有失身份,所以甘愿乘舟垂釣。
16.本詩頸聯(lián)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請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負責人召開關于鄉(xiāng)村振興的會議時,諄諄告誡在座的干部,不能生事擾民,不能對著百姓滔滔不絕、廢話連篇。其間,他提到了《種樹郭橐駝傳》中描述官員召集百姓開會的兩句“_____,_____”。
(2)李老師在課堂上講解“設問"這一修辭手法時,隨口引誦了《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兩句,同學們覺得此例很是得當。
(3)長安是著名古都,唐宋詩人常在詩詞中提到它,以表達自己回京的愿望、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以及愿得到重用的企盼等思想感情,比如“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
①在探討AI技術發(fā)及在戲劇領域產生的后果時,②我愈發(fā)覺得,③新的創(chuàng)意是AI帶給戲劇的,④但AI無法取代戲劇演員,⑤舞臺劇的獨特然力與生命力是永恒的。
首先,戲劇作為流動變化的藝術形式,其核心在于情感的即時交流與互動。戲劇具有現(xiàn)場性、即興性和現(xiàn)實感,這些都是AI技術難以模擬的。如果現(xiàn)在去看我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哪怕看一百遍,我的表演都是一樣的?!?/p>
在戲劇中,演員與觀眾共享劇場這個空間,通過眼神、肢體語言乃至每一次呼吸,傳遞著細膩的情感波動,構建起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深刻聯(lián)系。當我演到有意思的情節(jié),(甲);當我演到悲情處,觀眾則會哭。這種情感的即時反饋與碰撞,是人類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也是舞臺劇所獨有的,AI與任何藝術形式都代替不了。
其次,戲劇是演員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展現(xiàn)舞臺。每位演員都有自己A_______的表演風格,他們通過聲音、形體的精準塑造,使角色鮮活生動。從我自己演過的角色來看,雖然司馬遷、杜甫、張居正都是文人的形象,但不能對他們做出同樣的處理,必須演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梢哉f,演員個性化的演繹與對劇中人物全方位的還原,(乙)。
此外,優(yōu)秀戲劇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社會價值。雖然不好的劇目如B________,迅速消逝,但經典劇目如《茶館》等,卻如長江大河,經久不衰,這不僅因為其精湛的藝術表現(xiàn),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內涵與廣泛的社會共鳴。這些作品通過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觸動觀眾的心靈,引發(fā)他們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這種文化價值與社會責任,是AI技術難以承載的。
18.文中第一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所在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19.請在文中第二段省略號處補寫內容,要求既包含因果關系,又與上文內容形成對比關系。(6分)
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
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22.概括全文內容,為其擬一個合適的標題,不超過15個字。(2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孔子周游列國,以宣揚其仁政主張,歷經多年未能成功。他說:“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盡管如此,他卻并不放棄,被人稱為“知其不可而為之”。身處當今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面對所有問題,都需要知其不可而為之嗎?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學年高三9月質量檢測考試參考答案
語文
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項“認為用現(xiàn)代技術富國強民的效果遠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態(tài)安民遂生"于文無據(jù),根據(jù)材料二“文化自覺理論是他從關注利用現(xiàn)代技術富國強民的經濟政治建設,轉向關注利用文化心態(tài)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設的標志”可知,是他關注的重心發(fā)生了轉移,并沒有對二者所起效果進行比較。
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項偷換概念,“道德與文化的‘根’"和“文化表達方式”指的是“記住鄉(xiāng)愁"而非“鄉(xiāng)愁”。
3.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題干問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題"根據(jù)材料一“這批書寫村莊的作品……為正在消逝的村莊唱出深沉的挽歌”和“這曲多聲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遠歷史回音的‘鄉(xiāng)愁’主題。這個時期的鄉(xiāng)愁,既不同于魯迅所說的……”,以及“在鄉(xiāng)村社會的第三次文化裂變中,作家們所面對的不斷變化的鄉(xiāng)村社會,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可知,A選項屬于此意義上的“挽歌"。B、D兩項沒有寫到鄉(xiāng)村的文化消逝特征,C項不屬于鄉(xiāng)村社會的第三次文化裂變中的作品,不符合材料一“挽歌”的范疇。故選A項。
4.【答案】①基于原作者的直接引用,使論證有依據(jù),出處明確,真實可信。比如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統(tǒng)一”文化等。②強調表達重點,加深讀者對表述對象的印象,突出該詞的重要性。比如“村莊"鄉(xiāng)愁”“愁"記住鄉(xiāng)愁”等。③突出所引詞語的特殊含義,使其更符合文本的表達,語言更加形象生動。比如“生離死別"根”“落葉歸根"等。(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論述類文本中引號的表達效果的能力。文中使用的引號,一共有三種作用,分別是表直接引用、表強調和表特殊含義。直接引用的例子為:材料一中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魯迅所說的
“僑寓文學的作者"們“隱現(xiàn)著”的“鄉(xiāng)愁”,謝有順曾用“‘存在’的鄉(xiāng)愁”來區(qū)別先鋒派作家們與此前鄉(xiāng)土作家們的“‘文化’的鄉(xiāng)愁”,材料二中“大混雜、大融合”格局、“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統(tǒng)一"文化、“文化實心化”“文化空心化"等,這些引用都是選自其他作者的原句,可以使論證有理有據(jù),真實可信?!按迩f”“鄉(xiāng)愁"愁”等詞使用引號,起到強調的作用,這些詞在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引號的使用加深了讀者對表述對象的印象,突出了該詞的重要性。“生離死別"根”“落葉歸根"等詞引號的使用使得詞語產生了比喻義和引申義,更符合文本的表達,形象生動。
5.【答案】①關注鄉(xiāng)村文化中正在消逝的部分,鼓勵以不同的方式表達留住村莊的情懷,深化“鄉(xiāng)愁”主題。②增強對家鄉(xiāng)的文化認同,以文化認同撐起鄉(xiāng)愁、留住鄉(xiāng)愁。③鞏固人們與家鄉(xiāng)的精神紐帶,使人們能夠將個人人生價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將生命融入到家鄉(xiāng)振興和國家復興中。④重新打通城鄉(xiāng)互促共進的回路,讓愿意回歸鄉(xiāng)村社會的人才能夠返村。(每點2分,答對任意三點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材料分析問題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如何“記得住鄉(xiāng)愁"考查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兩則材料可找到相關語句:材料一中“這批書寫村莊的作品……為正在消逝的村莊唱出深沉的挽歌”。材料二中“無論是單純思念家鄉(xiāng)的返村鄉(xiāng)民……也就是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文化認同而非僅僅是對經濟發(fā)展機會和政策倡導的認同"鄉(xiāng)村振興所要實現(xiàn)的應當是一個以文化認同撐起鄉(xiāng)愁、留住鄉(xiāng)愁的鄉(xiāng)村”“土生土長的人才已不復為鄉(xiāng)土社會自身所用……這成為了中國鄉(xiāng)村隨現(xiàn)代化進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記住鄉(xiāng)愁的意義就在于鞏固人們與家鄉(xiāng)的精神紐帶……家國一體的文化認同”。結合以上材料,篩選整合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6.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項,這些情節(jié)沒有為劉毛妹的犧牲做鋪墊。B項,從原文可知“高燒堅持行軍"的是路曼,而不是肖群秀。C項,本篇小說中沒有細膩、有層次的心理描寫。故選D項。
7.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段落內容的能力?!鞍變簟钡耐饷埠退坝⒂聼o畏的內在品質"無法形成對比。
8.【答案】①伏筆:搭架電話線時,肖群秀覺得下邊戰(zhàn)士的身子忽然一抖,差點倒下,立即又穩(wěn)住了。照應:原來是這位戰(zhàn)土險些被打中。作用:使情節(jié)更合理;設置懸念,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突出劉毛妹勇敢堅毅的形象。
②伏筆:肖群秀把劉毛妹斷了的水壺帶子,打了個丁字結。照應:肖群秀和路曼通過熟悉的丁字結認出了臉部纏著繃帶的劉毛妹。作用:前后照應,讓情節(jié)更合理;增強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③伏筆:分別時,劉毛妹說“再見面怕你們就認不出我是哪一個了”。照應:劉毛妹被送到遺體轉送處時臉部纏著繃帶,無法辨認。作用:前后照應,讓情節(jié)更合理;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悲劇色彩。(每處伏筆、照應1分,作用1分,任答兩處4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的藝術手法(伏筆照應)及其作用的能力?!胺P照應"是對將要在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或事件,預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應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厘清基本概念之后,對全文情節(jié)進行梳理,找出符合伏筆照應的地方,依次概括并分析作用即可。
9.【答案】(示例一)不認同。①這樣處理能突出主要情節(jié),詳略得當。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是步話機員幫助女戰(zhàn)士搭架電話線,他的犧牲不是故事的主線,簡略處理使結構更緊湊。②這樣處理適度留白,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③這樣處理不影響人物形象的刻畫。文章雖然沒有詳細描寫步話機員犧牲的情節(jié),但是前文他不顧危險幫助女戰(zhàn)士搭架電話線的情節(jié),已經展現(xiàn)出他勇敢無畏、不怕犧牲的品質。(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認同。①如對其犧牲經過進行描寫,會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前文步話機員幫助女戰(zhàn)士搭架電話線的情節(jié),初步展現(xiàn)出他勇敢無畏、不怕犧牲的品質,如再對其犧牲經過進行描述,會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和突出。②如對其犧牲經過進行描寫,會使主題更深刻。小說歌頌了普通年輕戰(zhàn)士的獻身精神,而對犧牲過程的描寫更有利于主題的凸顯。③如對其犧牲經過進行描寫,能夠增強內容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恰當而生動的細節(jié)能夠增強內容的真實感和現(xiàn)場感,從而使小說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情節(jié)安排特色的能力。先明確自己觀點,可以認同也可不認同。然后根據(jù)文章內容分別從人物塑造、情節(jié)安排、主旨表達、讀者感受等角度展開分析即可。
10.CFG【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能力?!按蠓蚴贰笔菑椭付陶Z,“以道去衛(wèi)"是“史”的謂語,所以第一處應斷在C處?!叭?做“郊舍”的補語更好,所以第二處應斷在F處?!扒偕挥?是一個語意完整的句子,如果與“必待”相連,則語意不通,故第三處應斷在G處。
11.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A項,原文的“次"是“列進、放在”,《蘭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意為“旁邊”,意思不同。B項,兩個“之”都是結構助詞,相當于“的”,用法相同。C項,“辟此三惡”的“辟"是通假字,通“避”,意為“避免"?!氨傩罢f”的“辟"不是通假字,其意為“批駁”。意思和用法均不同。D項,“可立而待也"中的“而”表修飾,“客逾庖而宴"中的“而”表順承,用法不同。故選C項。
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的能力?!安黄珢郯⒄樂畛兄?錯,材料二說的是“內不可以阿子弟”,意思是“不偏袒自己的子弟"。
13.【答案】(1)中行氏尊崇賢能的人卻不能任用他們,輕視不賢的人卻不能驅逐他們。[關鍵詞“尊”(尊崇)、“賤"(輕視)、“去”(驅逐,罷退)各1分,句意1分]
(2)這就像豎立直木而擔心它的影子歪斜一樣,沒有比這更糊涂的了。[關鍵詞“恐"(擔心)、“景”(影子)、“枉"(不直,歪斜)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相同點:相信并真正任用賢能的人。不同點:材料一還強調要富民足民;材料二還強調任用人才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可偏私。(相同點2分,不同點答出一點2分,兩點3分,共5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材料一前兩段講的是國君要信任賢者,第三段則強調富民足民;材料二第一段強調的是真正任用賢能的人,第二段還提到了求卿相輔佐要有公正的態(tài)度。把這些信息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參考譯文】
材料一:魯哀公問孔子說:“當今的君主,誰是最賢明的?”孔子回答說:“我還沒有看到,或許是衛(wèi)靈公吧。"哀公說:“為什么呢?”孔子說:“我說說他在朝廷所做的事。"哀公問:“他在朝廷所做的事怎么樣呢?”孔子說:“衛(wèi)靈公的弟弟公子渠牟,他的智慧足以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他的誠信足以守衛(wèi)這個國家,靈公喜歡他并委以重任。又有個士人叫林國,見到賢能的人必定推薦,如果那人被罷了官,林國還要把自己的俸祿分給他,因此在靈公的國家沒有放任游蕩的士人,靈公認為林國是賢人而尊敬他。又有個叫慶足的士人,衛(wèi)國有大事,就必定出來幫助處理;國家無事,就辭去官職而讓其他的賢人被容納,衛(wèi)靈公喜歡而且尊敬他。還有個大夫叫史?,因為其主張不能踐行而離開衛(wèi)國。衛(wèi)靈公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彈奏琴瑟,一定要等到史回國然后才敢回去。我根據(jù)這些情況來選取衛(wèi)靈公,即使把他放在賢人的行列中,不也可以嗎?"
子路問孔子說:“賢明的君主治理國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孔子說:“是尊崇賢人而輕視不賢的人。"子路問:“晉國的中行氏尊崇賢人而輕視不賢的人,他為什么會敗亡呢?”孔子說:“中行氏尊崇賢能的人卻不能任用他們,輕視不賢的人卻不能驅逐他們。賢能的人知道自己不被任用而埋怨中行氏,不賢的人知道自己一定被輕視而仇恨中行氏。埋怨和仇恨同時存在于國內,與相鄰的敵人在城郊交戰(zhàn),中行氏即使不想敗亡,又怎么能夠做到呢?"
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回答說:“政事中最緊急的,莫過于使百姓富有而且長壽。”魯哀公說:“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孔子說:“減少徭役,減輕賦稅,那么百姓就富有了;推崇禮樂教化,讓百姓遠離犯罪和疾病,那么他們就會長壽。”魯哀公說:“我想按你說的去做,又擔心我的國家會因此變得貧困。"孔子說:“《詩經》上說:‘和藹友好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從來沒有孩子富有而父母貧窮的事啊。”
材料二:做國君的,沒有不希望強大而厭惡衰弱,希望安定而厭惡危險,希望榮耀而厭惡恥辱的,這一點大禹和夏桀是相同的。要實現(xiàn)這三種愿望,避免這三種厭惡的東西,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才最便利呢?回答說:“在于慎重地選取輔相。所以輔相只有智慧而不仁愛,不可以;只有仁愛而沒有智慧,不可以;既有智慧而又仁愛,是國君的珍寶。不急于得到這樣的人,是不明智的;得到這樣的人卻不任用,是不仁義的。沒有這樣的人卻希望建立功業(yè),是再愚蠢不過的了?,F(xiàn)在君主的大禍患是:讓賢能的人去做事,卻與不賢的人去限制他;讓聰明的人來考慮,卻與愚蠢的人去評判他;讓品德美好的人來實施政令,卻與行為奸邪的人去猜疑他。(像這樣,)雖然想要成功,能夠辦到嗎?這就像豎立直木而擔心它的影子至斜一樣,沒有比這更糊涂的了!
國君想得到善于駕馭馬車能快速到達遠方的人,以此日行千里,就要用顯貴的爵位和厚重的獎賞來招致這樣的人,對內不能偏袒自己的子弟,對外不能埋沒與自己關系疏遠的人,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的就錄用他,這難道不是必定得到善于駕車的人的方法嗎?想要治理國家統(tǒng)治百姓,協(xié)調統(tǒng)一上下,就要對內鞏固城防,對外抵御侵略,治理得好就能制服別人,那么別人就不會制服自己;混亂了那么危險、恥辱、滅亡的局面馬上就會到來。然而尋求卿相輔佐時,卻不是這樣公正,而只任用能說會道、善于迎合的寵臣和與自己關系親近的人,這難道不是大錯特錯嗎?
15.D【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形象、思想內容的能力?!鞍菰L鄭員外會有失身份"有誤。“潛夫豈合干旌旆”的意思是,作為一個隱者,不該去拜訪鄭員外,詩中沒有“有失身份"的意思。
16.【答案】①“利刃”喻才華,“玉"喻困難,“澄潭”喻內心,“塵"喻不良思想。②上句說的是鄭員外才干杰出,能解決所遇到的困難;下句說的是鄭員外內心純潔,容不得世俗的污穢。③這兩句先贊美鄭員外的才干,后贊美鄭員外的品格,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的官員形象。(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情感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從鄭員外的身份看,他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必修一《數(shù)據(jù)與計算》第二章第二節(jié)《程序設計語言基本知識》教學設計
- 定西師范高等??茖W?!渡茖W基礎二:細胞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中醫(yī)藥文化與養(yǎng)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駐馬店職業(yè)技術學院《寫意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峨娮泳€路CAD技術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A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鹽城師范學院《現(xiàn)代材料分析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云浮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民俗學與民間文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鋼軌購銷合同范本
- 山西大同大學《三維機械CAD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超星爾雅學習通《民俗資源與旅游》2020章節(jié)測試含答案
- 勞務投標書技術標
- 尿碘檢測臨床意義
- 2022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3版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診療常規(guī)
- 鋼網驗收報告
- 防水補漏工程合同(合同版本)
- 鐵路局中間站管理手冊
- 監(jiān)理日志表(標準模版)
- H3C-CAS虛擬化平臺詳細介紹
- 小學生韻母in、ing常見漢字與區(qū)分練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