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學習目標
1.理解詞的含義,體會詞人的壯志難酬的無奈和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
2.體會詞作豪放開闊、含蓄蘊藉的藝術特色。
3、
理解作品內(nèi)容,品味詞的深遠意境,體會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通過多種形式反復誦讀,運用豐富的想象描繪出詞所表現(xiàn)的畫面。
2.體會同所蘊含的深遠意境,從而感悟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博山寺
博山寺,又名能仁寺。位于江西省廣豐縣洋口鎮(zhèn)博山村,廣豐縣城西去15公里。始建于唐同光年間(923年—925年),明隆慶間毀于火,萬歷間重建,天啟元年(1621)建成大殿、藏經(jīng)閣、法堂、禪堂等12棟24廳,鑄成大銅佛、銅香爐、銅鐘多件,最著名的是11口銅鐘,據(jù)說用了3萬6千斤赤寶銅。自明始,博山寺一直是江南名剎,晚明時曾譽為“天下第二叢林”,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晚年閑居時,在博山建“稼軒書舍”,讀書于此,吟詠頗多,寫詞十多闋。博山寺側有辛棄疾讀書處,今存遺址。
概
述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tài),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漢族,山東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和愛國者。與蘇軾齊名,并號稱“蘇辛”,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其詞題材廣泛,善于熔鑄典故,以文為詞;詞風以豪放為主;《稼軒長短句》。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寫作背景
辛棄疾生活在南宋時期,這是一個國家面臨金朝威脅和侵略,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南宋政權偏安一隅,內(nèi)憂外患不斷,而辛棄疾始終懷有恢復中原、抗金復國的壯志。然而,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他屢遭劾奏,仕途坎坷。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上饒帶湖時期,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十四年(1187)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游覽。盡管博山風景優(yōu)美,但他卻無心賞玩,因為此時他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于是,他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下了這首詞,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與無奈。經(jīng)典朗誦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詞牌名,又名“采桑子”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指年輕的時候不懂,不知道什么是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qiǎng竭力,極力嘗夠,深深懂得。內(nèi)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休,停止。上片:作者著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下片:表現(xiàn)自己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于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如今我已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愁而又不說愁。想說愁而又不說愁,卻說“天氣涼爽好一個秋!”少年時我不懂什么是憂愁,閑來時喜歡登上高樓。我喜歡登上高樓,為寫新詞無愁也要勉強說愁。深
情
演
唱
作品賞析
此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詞的上片,作者著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于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qū)。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為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fā)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
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一疊句的運用,避開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
前一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復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么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
后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系,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fā)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這一疊句的運用,把兩個不同的層次聯(lián)系起來,將上片“不知愁”的這一思想表達得十分完整。
詞的下片,表現(xiàn)自己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于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懷著捐軀報國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xié)力,共建恢復大業(yè)。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閑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fā)泄”,其心中的愁悶痛楚可以想見。過片“而今識盡愁滋味”,這里的“盡”字,是極有概括力的,它包含著作者許多復雜的感受,從而完成了整篇詞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接著,作者又連用兩句“欲說還休”,仍然采用疊句形式,在結構用法上也與上片互為呼應。
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來,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極度的高興轉而潛生悲涼,深沉的憂愁翻作自我調(diào)侃。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后一個“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fā)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天涼好個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棄疾的這首詞,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xiàn)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是對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個“愁”字,并以此為線索層層鋪展,感情真摯委婉,言淺而意深,將詞人大半生的經(jīng)歷感受高度概括出來,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主
題
詞中的“少年”時期,不僅是個人成長的階段,也往往伴隨著許多美好的回憶和夢想。這種懷念不僅僅是對個人經(jīng)歷的回顧,更是對逝去歲月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詞中通過“少年不識愁滋味”與“而今識盡愁滋味”的對比,展現(xiàn)了人生不同階段對“愁”的不同理解和體驗。少年時期,由于涉世未深,往往對生活中的愁苦缺乏真切的體驗,甚至為了附庸風雅而“強說愁”。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活中的種種不易和愁苦,這種變化深刻反映了人生無常和世事難料的感慨。在詞的下片中,辛棄疾用“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等句,表達了自己對當前現(xiàn)實境遇的無奈和哀愁。由于種種原因,他無法將這些愁苦完全傾訴出來,只能將其深埋心底,用“卻道天涼好個秋”等看似輕松的話語來掩飾內(nèi)心的沉重,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除了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外,辛棄疾的這首詞還蘊含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寫作特色
1、情感真摯,愁緒貫穿
全詞以“愁”為核心,通過“少年”與“而今”的對比,展現(xiàn)了作者從無憂無慮到深諳愁苦的情感變化。上片寫少年不識愁滋味,喜歡登高遠望,甚至為賦新詞而強說愁,這種情感是純真而略帶稚嫩的。下片則轉而寫自己歷盡艱辛后,識盡愁滋味,卻欲說還休,最終只能以“天涼好個秋”來掩飾內(nèi)心的愁苦。這種情感的變化真實而深刻,使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與無奈。
2、對比鮮明,結構精巧
詞中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將“少年”與“而今”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狀態(tài)進行了對比。上片寫少年時代的無憂無慮,下片則寫成年后的愁苦滿懷,這種對比不僅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也深刻揭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與掙扎。同時,詞的結構也十分精巧,上下兩片相互呼應,以“愁”為線索貫穿全篇,使得整首詞渾然一體,結構緊湊。3、語言平實,意境深遠
辛棄疾在詞中運用了平實自然的語言,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和雕飾,但卻能夠深刻地表達出內(nèi)心的情感。如“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欲說還休”等詞句,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和感受,但經(jīng)過作者的巧妙運用,卻能夠產(chǎn)生出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這種語言平實而意境深遠的寫作特色,使得詞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藝術魅力。4、疊句運用,增強表現(xiàn)力
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疊句手法,如“愛上層樓”、“欲說還休”等詞句的重復出現(xiàn),不僅增強了詞作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也使得情感表達更加鮮明和強烈。這種疊句的運用使得詞作在形式上更加靈活多變,同時也增強了詞作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名家點評
明·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前是強說,后是強不說。
現(xiàn)代·夏承燾《唐宋詞欣賞》:這首詞上片四句是說少年時沒有嘗到愁的滋味,不知道什么叫做“愁”,為了要作新詞,沒有愁勉強說愁。這四句是對下片起襯托作用的。下片首句說“而今識盡愁滋味”,按一般寫法,接下應該描寫現(xiàn)在是怎樣的憂愁。但是它下面卻重復了兩句“欲說還休”,最后只用“卻道‘天涼好個秋’”一句淡話來結束全篇。這是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許多憂愁不能明說。
情境式默寫
1.辛稼軒在《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以“
,
。
,
”感慨自己年少輕狂。
2.《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的“
,
”故意說得輕松灑脫,實際上卻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后人常用“
,
”來表示少年時候的無憂無慮,也常用來感嘆少年時候的年輕不懂事?
3.《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形成因果關系,疊句的應用把兩個不同層次聯(lián)系起來,將上片“不知愁”這一思想表達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
。
4.表現(xiàn)詩人嘗遍心酸后無可奈何的復雜況味,體現(xiàn)詩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詩句:
,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對比閱讀
丑奴兒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辛棄疾
千峰云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辛棄疾退隱江西上饒時,經(jīng)常來往于博山道中(博山在江西廣豐西南三十多里)。這首詞寫博山道中所見,它好象是一幅山水畫。題目是“效李易安體”,所以這首詞寫的明白如話。雖然在文字上容易讀懂,可是我們要仔細體會,因為它里面隱約地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詞的上片寫山水景物;下片則全是想象之辭,雖然是虛寫,卻是這首詞最主要的部分。
上片首寫起云,次寫驟雨,再次寫放晴,是寫夏天山村的天氣變化。“一霎兒價”就是一會兒功夫。“價”是語助辭。“風景怎生圖畫”句,可以理解為贊嘆之辭:“這風景是怎樣美麗的圖畫呵!”也可以體會為反詰語氣:“這風景怎么能畫得出來呵?!”上面六句把山鄉(xiāng)風光描繪為一幅清曠的圖畫。最后兩句:“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夏。”(“者”就是“這”)是作者寫自己的思想愿望,即由此引起下片想象之辭。
下片是作者設想在這里過生活的情景。寫“午醉醒時”,看見“松窗竹戶”十分瀟灑(“萬千”是“十分”的意思),又看見飛來的野鳥,更增加了意境的閑暇。末了“卻怪白鷗”幾句來一個轉折,使文情起了變化,說明他所想象的平靜悠閑的生活,在現(xiàn)實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芭f盟都在”幾句是作者對白鷗說的話:“我還記得同你們有過盟約,而你們現(xiàn)在卻同我隔膜了。”“別有說話”,是說存在著違背舊盟的念頭。
古詩有盟鷗之辭,李白詩:“明朝拂衣去,永與白鷗盟”。可能是最早的兩句。辛棄疾于退隱帶湖新居之初,也有“盟鷗”的《水調(diào)歌頭》:有“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之句。相傳白鷗是最無機心的禽鳥,而辛棄疾這首詞的結尾卻說,連曾經(jīng)跟我有過盟約的、最無機心的白鷗,如今也不相信我了。用反襯的手法,極寫自己在官場上受猜忌的遭遇。辛棄疾一生政治上的處境是很不得意的,他在《論盜賊札子》中說:“臣生平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顧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他處處受到統(tǒng)治集團的排斥、打擊,經(jīng)常有人彈劾他,所以他惟恐話還沒出口,災禍就接二連三地來了。在服官江西以后,他又曾受諫官的打擊。
辛棄疾的另一首《江神子·博山道中》也有“白發(fā)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之句。正是他被迫退休江西的時期。從四十三歲起,他在江西上饒一共住了十年。這種政治遭遇使他很希望擺脫官場生活。這首詞的前半,就是反映了他的這種愿望。然而他同時也清楚地知道,這種愿望只是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的空想。即使生活在那樣寧靜的山鄉(xiāng)里,也還是不能逃脫別人的猜忌。
這首詞采用鋪敘的手法,把景物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詞的上片以及下片的前半,極力渲染風景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的閑適。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襯托最后五句所表達的失意的心情。通過白鷗的背盟,寫出自己身世之感和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不用一句直筆而收到很高的藝術效果。以淡景寫濃愁,這也是辛棄疾詞的一種常用的藝術手法。
拓展延伸
辛棄疾名詞賞析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這首詩寫得異常精彩,我非常欣賞。這首詞作于公元1176年,當時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他途經(jīng)造口時寫了這首詞。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遠望,抒發(fā)對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fā)家國淪亡之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尾句“山深聞鷓鴣”以景代情,情景交融,極其高明,令人回味無窮。
此詞表達了對朝廷茍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但卻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無愧于辛詞的“壓卷之作”。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失意閑居信州之時,他雖然文武兼?zhèn)洌怯码p全,卻長期得不到重用,已經(jīng)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抒發(fā)的就是這種壯志難酬、有心殺敵卻無奈遠離戰(zhàn)場之情。
此詞通過追憶早年抗金部隊的壯大陣容和沙場生涯,表達了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fā)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此詞打破常規(guī),前面寫的波瀾壯闊、酣暢淋漓,最后卻來了一句“可憐白發(fā)生”,點明被棄用的主旨,愁緒頓生。作者以高超的手法,通過先揚后抑,營造了一種“雖有豪情壯志,但無力回天”的氛圍。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非常有名的一首懷古詞,因入選中學課本而被當代人熟知。寫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jīng)六十六歲了,但他依然在為北伐做積極準備,但并不被朝廷重視。
辛棄疾對獨攬朝政的韓侂胄輕敵冒進的做法憂心忡忡,他認為北伐必須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會重蹈覆轍,再次失敗。但辛棄疾的意見并沒有引起朝廷重視,當失意的辛棄疾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憶古傷今,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于是他懷著沉重的心情和一腔悲憤寫下這首佳作。
此詞上片贊揚了在京口建立霸業(yè)的孫權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shù)膭⒃?,表示自己要像他們一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下片借諷刺劉義隆來表明自己堅決反對冒進誤國的立場和態(tài)度。
此詞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說服力和意境美。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光輝。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極力渲染元宵節(jié)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自己的意中人,構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余味無窮。
此詞堪稱元宵詞的“壓卷之作”,尤其最后一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極富意境,幾百年來被多次引用,備受好評。尤其被王國維評為“人生之三境界”之第三境界,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堪稱田園詞的“壓卷之作”。
此詞表現(xiàn)了田園之美和生活之趣,辛棄疾將農(nóng)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農(nóng)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尤其尾句“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描寫極為生動自然,令人有歷歷在目之感。
南鄉(xiāng)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那樣金戈鐵馬,收復舊山河,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通過愛國無限但又報國無門的感慨,委婉諷刺了茍且偷安、毫無進取精神的南宋朝廷。
此詞短小精悍,用典自然、靈活,即景抒情,借古諷今,寫景、抒情、議論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氣魄闊大,發(fā)人深思。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中年被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木材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技術改造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洗車場場地租賃合同:專業(yè)洗車服務協(xié)議范本3篇
- 2025版外架班組勞務分包及智慧工地合同2篇
- 碎石購買與工程預算控制2025年度合同2篇
- 2025版衛(wèi)生間裝修施工與環(huán)保材料采購合同2篇
- 羽絨制品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2025年度合同3篇
- 2025版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采購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科技產(chǎn)品買賣合同書樣本4篇
- D打印技術在建筑外立面設計的應用考核試卷
- 二零二五版4S店尊貴訂車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山東浪潮集團限公司招聘25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財政部會計法律法規(guī)答題活動題目及答案一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介紹課件
- 液化氣安全檢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
- 2024年云網(wǎng)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
- 公園保潔服務投標方案
- 光伏電站項目合作開發(fā)合同協(xié)議書三方版
- 2024年秋季新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件 第2章 空氣與水資源第1節(jié) 空氣的組成
-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英文復試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