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8講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一、選擇題1.(2023·遼寧葫蘆島協(xié)作校第一次考試)亞歷山大率領大軍滅掉了波斯帝國,將馬其頓的統(tǒng)治推向兩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亞歷山大去世后,雖然出現了政治分裂,但希臘、埃及、兩河流域和波斯的多種文化間實現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臘化”蔚然成風。這表明()A.戰(zhàn)爭客觀上增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B.“希臘化”的出現得益于波斯帝國的滅亡C.亞歷山大東征開始打破東西方文明隔閡D.亞歷山大傳承并發(fā)揚了東方先進文明A[據材料“亞歷山大去世后……多種文化間實現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臘化’蔚然成風”可知,戰(zhàn)爭客觀上增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選A項;“希臘化”現象的出現是由于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傳入東方,排除B項;亞歷山大東征前東西方文明已然存在交往,排除C項;亞歷山大傳承并發(fā)揚的是希臘文明,排除D項。]2.(2024·廣東調研)亞歷山大東征后,留下很多以“亞歷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就是其中之一。下圖所示是該城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飾板,銀質鎏金,飾板圖案有小亞細亞的自然女神西布莉、希臘勝利女神尼姬,兩神共坐由一頭獅子拉著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戰(zhàn)車。這反映了亞歷山大東征()阿伊哈努姆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飾板A.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貿易聯系B.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C.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流D.推動了希臘文化向東方轉移C[據材料“圖案有小亞細亞……希臘……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可知,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既有東方文化因素又有西方文化因素,所以,它是東西方文明碰撞與交流的結果,故選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之間的聯系建立是在新航路開辟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二神駕車圖像飾板……的戰(zhàn)車”可知,材料通過對二神駕車圖像說明亞歷山大東征帶來的文化交流,而非強調其對物質財富的掠奪,排除B項;“圖案有小亞細亞……希臘……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可知,既有希臘文化向東方傳播,同時也有東方其他地區(qū)文化的傳播,所以,僅僅強調希臘文化向東方轉移具有片面性,排除D項。]3.(2024·遼寧丹東檢測)13世紀初,蒙古征服撒馬爾罕(現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后不久,有人看到有較多來自中國的工匠和來自周邊地區(qū)的人在一起恢復該城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大量商人在此經商。這反映出蒙古西征()A.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B.旨在與西方國家建立經濟聯系C.未給撒馬爾罕帶去災難與痛苦D.使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進一步擴大A[根據材料可得出蒙古西征使當地涌入了外來人口,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故A項正確;蒙古西征是掠奪人口和土地,并不是與西方國家建立經濟聯系,故排除B項;C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故排除;蒙古西征確實使統(tǒng)治范圍擴大,但這不是題干所表達的主旨,故排除D項。]4.(2024·四川綿陽一模)19世紀后期,西方某學者指出:應對亞洲文明在藝術和科學的貢獻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發(fā)展,亞洲卻衰落了,而幫助亞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們的文化歷史,“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這可以用來說明()A.工業(yè)發(fā)展推動文化輸出B.亞洲古典文明優(yōu)于歐洲C.列強希望復興亞洲文化D.殖民侵略方式的隱蔽性D[據材料“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可知,西方學者對殖民侵略的行為進行了美化,認為其是在幫助亞洲各國復興文化,結合所學可知,在歐洲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殖民國家往往通過向被殖民地區(qū)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滅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這體現了殖民方式的隱蔽性,故選D項;“西方大步發(fā)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發(fā)展,不單是工業(yè)發(fā)展,排除A項;“應對亞洲文明在藝術和科學的貢獻心存感激”表明該學者只是認可亞洲古典文明,但并未與歐洲做對比,得不出“優(yōu)于”的結論,排除B項;“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強調的是以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輸出殖民文化,殖民者采取的措施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希望復興亞洲文化”說法錯誤,排除C項。]5.(2024·山西忻州名校聯盟高三上學期開學聯考)拿破侖戰(zhàn)爭開始后,德意志人費希特提出充當德意志民族道德的、宗教的教育者的角色是國家。德意志人洪堡在1809年的一篇論文中已不再把德意志民族作為重要的文化共同體來認識了,而是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來認識。這表明拿破侖戰(zhàn)爭()A.傳播了法國啟蒙思想B.推動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的發(fā)展C.打擊了德國專制勢力D.促進了歐洲同一文化局面形成B[本題考查拿破侖戰(zhàn)爭的影響,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家國情懷的素養(yǎng)。據材料可知,拿破侖戰(zhàn)爭開始后,德意志人相繼提出國家對于德國發(fā)展的重要性,這表明拿破侖戰(zhàn)爭刺激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的發(fā)展,故選B項;材料并未體現出啟蒙思想的傳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拿破侖戰(zhàn)爭打擊德國專制勢力,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歐洲同一文化,排除D項。]6.(2024·山東膠州檢測)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遠內陸地區(qū)保留的傳統(tǒng)文化,如多神信仰、圖騰崇拜,也有歐洲白人的天主教,還有非洲黑人帶來的音樂舞蹈等因素。該現象說明()A.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B.歐洲的宗教文化具有先進性C.印第安傳統(tǒng)文化自成發(fā)展體系D.拉丁美洲文化受美國文化影響A[材料“既有印第安人在偏遠內陸地區(qū)保留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非洲黑人帶來的音樂舞蹈等因素”體現的是拉丁美洲文化受各地文化影響,說明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故A項正確。]7.(2024·北京房山區(qū)模擬)下表展示的是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一些國家出現的新變化。這些現象說明了()1825年俄國受啟蒙思想影響的青年軍官發(fā)動武裝起義,擬定了《告俄國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開立憲會議,廢除農奴制1830年波蘭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華沙發(fā)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1848年奧地利和普魯士發(fā)生革命,要求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國家、制定憲法A.農奴制被推翻是俄國歷史長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B.拿破侖戰(zhàn)爭使歐洲一些國家民族民主意識增強C.各國斗爭的內容不同,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D.東歐各國在對法國戰(zhàn)爭失敗之后開始自我覺醒B[拿破侖戰(zhàn)爭后,俄國受啟蒙思想影響的青年軍官宣布要推翻沙皇政府、波蘭青年軍官和學生發(fā)動了要求民族獨立的起義、奧地利和普魯士發(fā)生革命要求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國家和制定憲法,這些現象體現了拿破侖戰(zhàn)爭使得這些國家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故選B項;材料只是體現宣布要廢除農奴制度,并沒有體現農奴制被推翻,故A項錯誤;C項說法太絕對,排除;表格只是東歐部分國家,因此“各國”的說法太絕對,故D項錯誤。]8.(2023·湖北襄陽四校聯考)一戰(zhàn)期間,列強的互相殘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們的參戰(zhàn)經歷,使他們擴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戰(zhàn)爭也客觀上將自由、民主等思想進一步傳播到亞非拉各國,鼓舞了那里的先進知識分子,他們開始用新的世界觀來觀察世界和本國的命運,尋求新的解放道路。據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A.喚醒了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識B.導致亞洲和非洲的世界殖民體系瓦解C.使歐洲世界中心的地位開始被動搖D.使和平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潮開始出現A[據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使亞非拉地區(qū)的先進知識分子尋求新的解放道路,這有助于喚醒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識,故A項正確。]9.(2024·江西贛州南康區(qū)檢測)有學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進步文化和反動文化之間的一場大搏斗。戰(zhàn)爭和文化是有矛盾的,因為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然而正是通過戰(zhàn)火的提煉,人類的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進入一個新境界?!痹搶W者意在強調現代戰(zhàn)爭()A.給文化帶來割裂與沖擊B.以軍事手段推動文化交流C.導致世界文化發(fā)展中斷D.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雙刃劍D[據材料“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戰(zhàn)爭既會給文化造成破壞,也會推動文化的升華,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雙刃劍,故選D項;據材料“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戰(zhàn)爭不僅給文化帶來割裂與沖擊,也推動了文化的升華,A項表述不全面,排除;據材料“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可知,該學者還強調了戰(zhàn)爭對文化的破壞,B項表述只涉及了戰(zhàn)爭對文化的推動,不全面,排除;據材料“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現代戰(zhàn)爭推動文化進入一個新境界,而非導致世界文化發(fā)展中斷,排除C項。]10.(2024·遼寧名校協(xié)作體聯考)二戰(zhàn)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規(guī)范設計和旅游項目實施,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等都納入到“花園城市”“非常新加坡”“東南亞中心城市”“全球藝術中心”等表征系統(tǒng)。這一舉措()A.割裂了歷史文化的傳承B.容易導致被西方文化同化C.體現出殖民文化的影響D.有助于推動民族認同建設D[據材料信息可知,二戰(zhàn)后新加坡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都納入花園城市的建設中,這有助于增強人們對新加坡文化的認同,即推動民族認同建設,故選D項;新加坡的建設包括歷史遺產,并未割裂歷史文化的傳承,排除A項;材料所示為借用西方文化,而非被西方文化同化,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殖民文化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二、非選擇題11.(2024·山東濰坊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歷程(部分)時間歷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亞地區(qū)形成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在北非地區(qū)的尼羅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亞次大陸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東亞形成了中華文化公元前5世紀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臘文化;此后,古羅馬在大量吸收希臘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紀以后在西歐地區(qū)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為特征的地域文化16世紀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紀之后隨著西方殖民者對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對殘留下來的印第安人實行歐化,通過語言、宗教、藝術、教育等文化的移植來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17世紀之后英國開始侵略印度,將資產階級代議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興辦學校,強行普及英語并使之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19世紀上半期面對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動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術,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0世紀50年代后獨立后的印度接受來自西方的一些基本價值取向,同時又注重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走上了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國后,政府大力復興民族文化,現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又帶有歐洲和西亞的文化元素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和韓國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既發(fā)揚儒家文化的精華,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與傳播》等采用一個合理的時間尺度,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歷程進行階段劃分,并做出合理解釋。答案階段一:16世紀之前,世界文化呈現多元化。解釋: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各地區(qū)生產力水平的差異;不同地區(qū)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交通工具相對落后。階段二:16世紀到19世紀上半期,西方文化的擴張。解釋:新航路開辟之后,西方開始殖民擴張;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交通工具的進步;世界市場的形成;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逐步形成。階段三:20世紀50年代后到80年代,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創(chuàng)新。解釋:二戰(zhàn)后,歐洲殖民國家受重創(chuàng);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逐漸瓦解;二戰(zhàn)進一步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大量新興民族國家獨立;各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新興民族國家現代化的推進。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明在交往學習中提升的規(guī)律是指人們通過交往,使文明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交往有兩種形式,一是正態(tài)交往,即和平友好的交往。這種交往方式本身就是文明的體現,或曰文明的交往。二是負態(tài)交往,即非和平友好的交往。其極端形式,就是侵略、征服。這種交往方式本身就是非文明的、野蠻的。與上述兩種交往方式相聯系的學習也有兩種,一是主動學習,即在正態(tài)交往中,交往雙方被對方的文明之美所吸引、所感動,從而相互仿效。二是被動學習。所謂被動學習,即在負態(tài)交往中,吃虧的一方為求得自我保存,被動吸收對手之長,以求擊敗對手的一種學習?!幾蕴崭辉础段拿鳑_突,還是文明互鑒?》從材料中提取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示例一:文明交流分為和平交往與暴力沖突兩種形式。西漢時期開通的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是和平交往的典范,是東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樂舞等西域物種和文化成果。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但客觀上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鋒。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對亞歐非廣大地區(qū)的征服,傳播了先進的文化,促進了文明的交流。拿破侖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龐大帝國,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向這些地區(qū)傳播。綜上所述,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匯,推動了人類文化的交融與發(fā)展。示例二:文明交往形式影響了交流學習的方式。中古時期,中日之間的友好交往頻繁。日本主動派遣唐使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促進了本國政治、經濟、思想的發(fā)展與進步。隨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完成,英國展開了對中國的殖民侵略。鴉片戰(zhàn)爭失敗以后,先進的中國人主張“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是一種被動學習,促使學習西方成為近代思想的主流。20世紀80年代以來,和平發(fā)展成為時代主流。中國主動改革開放,學習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綜上所述,不同的文明交往形式影響了學習方式的選擇。(其他論題亦可:交流學習的方式分為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兩種;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的多樣性決定了文明交流互鑒的必然性;文明交流互鑒需要秉持正確的態(tài)度和原則等。)第48講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一、選擇題1.(2023·遼寧葫蘆島協(xié)作校第一次考試)亞歷山大率領大軍滅掉了波斯帝國,將馬其頓的統(tǒng)治推向兩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亞歷山大去世后,雖然出現了政治分裂,但希臘、埃及、兩河流域和波斯的多種文化間實現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臘化”蔚然成風。這表明()A.戰(zhàn)爭客觀上增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B.“希臘化”的出現得益于波斯帝國的滅亡C.亞歷山大東征開始打破東西方文明隔閡D.亞歷山大傳承并發(fā)揚了東方先進文明A[據材料“亞歷山大去世后……多種文化間實現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臘化’蔚然成風”可知,戰(zhàn)爭客觀上增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選A項;“希臘化”現象的出現是由于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傳入東方,排除B項;亞歷山大東征前東西方文明已然存在交往,排除C項;亞歷山大傳承并發(fā)揚的是希臘文明,排除D項。]2.(2024·廣東調研)亞歷山大東征后,留下很多以“亞歷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就是其中之一。下圖所示是該城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飾板,銀質鎏金,飾板圖案有小亞細亞的自然女神西布莉、希臘勝利女神尼姬,兩神共坐由一頭獅子拉著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戰(zhàn)車。這反映了亞歷山大東征()阿伊哈努姆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飾板A.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貿易聯系B.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C.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流D.推動了希臘文化向東方轉移C[據材料“圖案有小亞細亞……希臘……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可知,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出土的二神駕車圖像既有東方文化因素又有西方文化因素,所以,它是東西方文明碰撞與交流的結果,故選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之間的聯系建立是在新航路開辟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二神駕車圖像飾板……的戰(zhàn)車”可知,材料通過對二神駕車圖像說明亞歷山大東征帶來的文化交流,而非強調其對物質財富的掠奪,排除B項;“圖案有小亞細亞……希臘……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樣式的”可知,既有希臘文化向東方傳播,同時也有東方其他地區(qū)文化的傳播,所以,僅僅強調希臘文化向東方轉移具有片面性,排除D項。]3.(2024·遼寧丹東檢測)13世紀初,蒙古征服撒馬爾罕(現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后不久,有人看到有較多來自中國的工匠和來自周邊地區(qū)的人在一起恢復該城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大量商人在此經商。這反映出蒙古西征()A.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B.旨在與西方國家建立經濟聯系C.未給撒馬爾罕帶去災難與痛苦D.使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進一步擴大A[根據材料可得出蒙古西征使當地涌入了外來人口,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故A項正確;蒙古西征是掠奪人口和土地,并不是與西方國家建立經濟聯系,故排除B項;C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故排除;蒙古西征確實使統(tǒng)治范圍擴大,但這不是題干所表達的主旨,故排除D項。]4.(2024·四川綿陽一模)19世紀后期,西方某學者指出:應對亞洲文明在藝術和科學的貢獻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發(fā)展,亞洲卻衰落了,而幫助亞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們的文化歷史,“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這可以用來說明()A.工業(yè)發(fā)展推動文化輸出B.亞洲古典文明優(yōu)于歐洲C.列強希望復興亞洲文化D.殖民侵略方式的隱蔽性D[據材料“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可知,西方學者對殖民侵略的行為進行了美化,認為其是在幫助亞洲各國復興文化,結合所學可知,在歐洲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殖民國家往往通過向被殖民地區(qū)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滅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這體現了殖民方式的隱蔽性,故選D項;“西方大步發(fā)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發(fā)展,不單是工業(yè)發(fā)展,排除A項;“應對亞洲文明在藝術和科學的貢獻心存感激”表明該學者只是認可亞洲古典文明,但并未與歐洲做對比,得不出“優(yōu)于”的結論,排除B項;“以期通過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復興他們的文化”強調的是以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輸出殖民文化,殖民者采取的措施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希望復興亞洲文化”說法錯誤,排除C項。]5.(2024·山西忻州名校聯盟高三上學期開學聯考)拿破侖戰(zhàn)爭開始后,德意志人費希特提出充當德意志民族道德的、宗教的教育者的角色是國家。德意志人洪堡在1809年的一篇論文中已不再把德意志民族作為重要的文化共同體來認識了,而是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來認識。這表明拿破侖戰(zhàn)爭()A.傳播了法國啟蒙思想B.推動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的發(fā)展C.打擊了德國專制勢力D.促進了歐洲同一文化局面形成B[本題考查拿破侖戰(zhàn)爭的影響,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家國情懷的素養(yǎng)。據材料可知,拿破侖戰(zhàn)爭開始后,德意志人相繼提出國家對于德國發(fā)展的重要性,這表明拿破侖戰(zhàn)爭刺激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的發(fā)展,故選B項;材料并未體現出啟蒙思想的傳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拿破侖戰(zhàn)爭打擊德國專制勢力,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歐洲同一文化,排除D項。]6.(2024·山東膠州檢測)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遠內陸地區(qū)保留的傳統(tǒng)文化,如多神信仰、圖騰崇拜,也有歐洲白人的天主教,還有非洲黑人帶來的音樂舞蹈等因素。該現象說明()A.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B.歐洲的宗教文化具有先進性C.印第安傳統(tǒng)文化自成發(fā)展體系D.拉丁美洲文化受美國文化影響A[材料“既有印第安人在偏遠內陸地區(qū)保留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非洲黑人帶來的音樂舞蹈等因素”體現的是拉丁美洲文化受各地文化影響,說明拉丁美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故A項正確。]7.(2024·北京房山區(qū)模擬)下表展示的是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一些國家出現的新變化。這些現象說明了()1825年俄國受啟蒙思想影響的青年軍官發(fā)動武裝起義,擬定了《告俄國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開立憲會議,廢除農奴制1830年波蘭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華沙發(fā)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1848年奧地利和普魯士發(fā)生革命,要求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國家、制定憲法A.農奴制被推翻是俄國歷史長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B.拿破侖戰(zhàn)爭使歐洲一些國家民族民主意識增強C.各國斗爭的內容不同,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D.東歐各國在對法國戰(zhàn)爭失敗之后開始自我覺醒B[拿破侖戰(zhàn)爭后,俄國受啟蒙思想影響的青年軍官宣布要推翻沙皇政府、波蘭青年軍官和學生發(fā)動了要求民族獨立的起義、奧地利和普魯士發(fā)生革命要求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國家和制定憲法,這些現象體現了拿破侖戰(zhàn)爭使得這些國家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故選B項;材料只是體現宣布要廢除農奴制度,并沒有體現農奴制被推翻,故A項錯誤;C項說法太絕對,排除;表格只是東歐部分國家,因此“各國”的說法太絕對,故D項錯誤。]8.(2023·湖北襄陽四校聯考)一戰(zhàn)期間,列強的互相殘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們的參戰(zhàn)經歷,使他們擴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戰(zhàn)爭也客觀上將自由、民主等思想進一步傳播到亞非拉各國,鼓舞了那里的先進知識分子,他們開始用新的世界觀來觀察世界和本國的命運,尋求新的解放道路。據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A.喚醒了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識B.導致亞洲和非洲的世界殖民體系瓦解C.使歐洲世界中心的地位開始被動搖D.使和平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潮開始出現A[據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使亞非拉地區(qū)的先進知識分子尋求新的解放道路,這有助于喚醒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識,故A項正確。]9.(2024·江西贛州南康區(qū)檢測)有學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進步文化和反動文化之間的一場大搏斗。戰(zhàn)爭和文化是有矛盾的,因為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然而正是通過戰(zhàn)火的提煉,人類的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進入一個新境界?!痹搶W者意在強調現代戰(zhàn)爭()A.給文化帶來割裂與沖擊B.以軍事手段推動文化交流C.導致世界文化發(fā)展中斷D.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雙刃劍D[據材料“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戰(zhàn)爭既會給文化造成破壞,也會推動文化的升華,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雙刃劍,故選D項;據材料“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戰(zhàn)爭不僅給文化帶來割裂與沖擊,也推動了文化的升華,A項表述不全面,排除;據材料“戰(zhàn)爭會給文化造成破壞”可知,該學者還強調了戰(zhàn)爭對文化的破壞,B項表述只涉及了戰(zhàn)爭對文化的推動,不全面,排除;據材料“文化才得以凈化和升華”可知,現代戰(zhàn)爭推動文化進入一個新境界,而非導致世界文化發(fā)展中斷,排除C項。]10.(2024·遼寧名校協(xié)作體聯考)二戰(zhàn)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規(guī)范設計和旅游項目實施,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等都納入到“花園城市”“非常新加坡”“東南亞中心城市”“全球藝術中心”等表征系統(tǒng)。這一舉措()A.割裂了歷史文化的傳承B.容易導致被西方文化同化C.體現出殖民文化的影響D.有助于推動民族認同建設D[據材料信息可知,二戰(zhàn)后新加坡把歷史遺產、宗教場所和商業(yè)街區(qū)都納入花園城市的建設中,這有助于增強人們對新加坡文化的認同,即推動民族認同建設,故選D項;新加坡的建設包括歷史遺產,并未割裂歷史文化的傳承,排除A項;材料所示為借用西方文化,而非被西方文化同化,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殖民文化的相關內容,排除C項。]二、非選擇題11.(2024·山東濰坊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歷程(部分)時間歷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亞地區(qū)形成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在北非地區(qū)的尼羅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亞次大陸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東亞形成了中華文化公元前5世紀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臘文化;此后,古羅馬在大量吸收希臘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紀以后在西歐地區(qū)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為特征的地域文化16世紀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紀之后隨著西方殖民者對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對殘留下來的印第安人實行歐化,通過語言、宗教、藝術、教育等文化的移植來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17世紀之后英國開始侵略印度,將資產階級代議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興辦學校,強行普及英語并使之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19世紀上半期面對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動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術,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0世紀50年代后獨立后的印度接受來自西方的一些基本價值取向,同時又注重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走上了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國后,政府大力復興民族文化,現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又帶有歐洲和西亞的文化元素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和韓國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既發(fā)揚儒家文化的精華,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與傳播》等采用一個合理的時間尺度,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歷程進行階段劃分,并做出合理解釋。答案階段一:16世紀之前,世界文化呈現多元化。解釋: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各地區(qū)生產力水平的差異;不同地區(qū)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交通工具相對落后。階段二:16世紀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市級名校初三第一次階段性過關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力學二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薊縣邦均中學2025屆高三5月聯合模擬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上海電機學院《水利工程施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2024-2025學年高考全國卷24省1月聯考乙卷語文試題含解析
- 天府新區(qū)航空職業(yè)學院《土壤污染與生態(tài)修復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健康職業(yè)學院《金庸小說欣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濱??h初三年級第二學期英語試題周練一(含附加題)含答案
- 商丘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福建省新高三第二輪復習質量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
- 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方案及執(zhí)行流程
- 中職高教版(2023)語文職業(yè)模塊-第五單元:走近大國工匠(一)展示國家工程-了解工匠貢獻【課件】
- 回轉窯車間培訓教材幻燈片資料
- 管理咨詢行業(yè)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與咨詢服務方案
- 人工智能與醫(yī)學影像技術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
- 2024版兒科教學查房教案模板()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擴張性心肌病研究報告
- 衛(wèi)生監(jiān)督協(xié)管員培訓課件
- 2024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工作計劃(五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