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題06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解析版)_第1頁
必刷題06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解析版)_第2頁
必刷題06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解析版)_第3頁
必刷題06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解析版)_第4頁
必刷題06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高一化學下學期期末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刷題06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建議完成時間:90分鐘選擇題:精選20題實際完成時間:分鐘非選擇題:精選7題1.(23-24高一下·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可逆反應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進行的最快的是A.mol/(L·min) B.mol/(L·s)C.mol/(L·min) D.mol/(L·s)【答案】B【詳解】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與其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應速率越快,據(jù)此分析判斷。A.mol/(L·min);B.=0.9mol/(L·min);C.mol/(L·min);D.不能用固體表示反應速率;故選B。2.(22-23高一下·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已知反應:生成的初始速率與NO、的初始濃度的關系為,k為速率常數(shù)。在800℃時測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初始濃度生成的初始速率/()12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關系式中、B.800℃時,k的值為C.若800℃時,初始濃度,則生成的初始速率為D.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速率常數(shù)將增大【答案】C【詳解】將3組實驗數(shù)據(jù)帶入公式,則有:①,②,③聯(lián)立①②③式可解得:x=2,y=1,k=8×104,則生成的初始速率公式為A.根據(jù)分析可知x=2,y=1,故A正確;B.根據(jù)公式和實驗數(shù)據(jù)解得k=8×104,故B正確;C.根據(jù)生成的初始速率公式,帶入NO和的初始濃度有,故C錯誤;D.當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的初始速率與k成正比,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則k越大,故D正確;故選C。3.(22-23高一下·廣東廣州·期末)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如圖表示該反應的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時加入催化劑 B.時降低了溫度C.時增大了壓強 D.時間內(nèi)轉化率一定最低【答案】A【詳解】A.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改變程度相同,則加入催化劑,故A正確;B.時逆反應速率、正反應速率都減小,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逆向移動,則是減小壓強,故B錯誤;C.時逆反應速率、正反應速率都增大,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逆向移動,則是升高溫度,故C錯誤;D.時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因此時間內(nèi)轉化率降低,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A。4.(22-23高一下·甘肅臨夏·期末)一定條件下,在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開始時充入4molA、6molB和2molC,在2min末測得C的物質的量為3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min末,A的濃度為2.5B.2min末,B的轉化率為16.7%C.用C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75D.若將容器的體積變?yōu)?L,其他條件不變,則化學反應速率減慢【答案】D【詳解】A.在2min末測得C的物質的量是3mol,則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1mol,根據(jù)計量系數(shù)與反應物質的量變化量關系,A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1.5×1mol=1.5mol,2min末用A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1.25mol/L,故A錯誤;B.在2min末測得C的物質的量是3mol,則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1mol,根據(jù)計量系數(shù)與反應物質的量變化量關系,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5×1mol=0.5mol,2min末,B的轉化率為=8.3%,B錯誤;C.在2min末測得C的物質的量是3mol,則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1mol,用C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C錯誤;D.若將容器的體積變?yōu)?L,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體系各組分的濃度減小,化學反應速率降低,故D正確;故答案為:D。5.(22-23高一下·寧夏石嘴山·期末)過量鐵粉與100mL0.01mol·L-1的稀硫酸反應,反應速率太慢。為了加快此反應速率而不改變H2的產(chǎn)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改用濃硫酸③加CuO固體④加NaCl溶液⑤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⑥適當升高溫度A.①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⑤⑥【答案】D【詳解】加水,稀釋了硫酸的濃度,故反應速率變慢;②滴入幾滴濃硫酸,氫離子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由于鐵過量,則生成的氫氣量增大;③加CuO固體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銅再與鐵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構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由于消耗了酸,氫氣總量減?。虎芗勇然c溶液,相當于稀釋硫酸,濃度變小,故反應速率變慢;⑤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硫酸銅再與鐵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構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由于消耗了鐵,氫氣總量不變;⑥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且不影響氫氣量。因此符合條件的是⑥。答案選D。6.(22-23高一下·天津濱海新·期末)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mol的同時消耗2nmolB.用、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的狀態(tài)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D.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答案】D【詳解】A.生成N2O4與消耗NO2,反應方向都是向正反應方向進行,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A不符合題意;B.任何時刻,反應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因為沒有指明反應速率正逆,因此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B不符合題意;C.組分都是氣體,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為恒容,混合氣體體積不變,根據(jù)密度的定義,任何時刻,混合氣體密度始終相同,即混合氣體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C不符合題意;D.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物質的量之比,該反應為氣體物質的量減少的反應,壓強發(fā)生改變,即當混合氣體壓強不再改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D符合題意;答案為D。7.(22-23高一下·遼寧阜新·期末)在密閉容器中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已知之間有以下關系:,,則此反應可表示為A. B. C. D.【答案】A【詳解】在密閉容器中A與B反應生成C,有如下速率關系:3v(A)=2v(B),3v(C)=2v(B),故v(A):v(B):v(C)=2:3:2,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反應方程式為:2A+3B=2C;故選A。8.(22-23高一下·河北唐山·期末)實驗室模擬工業(yè)合成氨,,反應條件是高溫、高壓,并且需要合適的催化劑。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B.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C.體系內(nèi)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D.、和的體積分數(shù)之比為【答案】B【詳解】A.反應速率比等于系數(shù)比,時,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B.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改變的的化學反應,物質的量與壓強成正比,則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達到平衡狀態(tài),B符合題意;C.容器體積和氣體總質量始終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C不符合題意;D.、和的體積分數(shù)之比為,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不能判斷平衡狀態(tài),D不符合題意;故選B。9.(22-23高一下·海南·期末)還原鉬礦(主要成分為)制備單質鉬,能防止污染,該反應原理為。向盛有一定比例、混合物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使其起始濃度為,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的濃度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為ts,則0~ts內(nèi)用CO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B.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C.升高溫度、使用催化劑均能加快該反應的反應速率D.平衡后,再充入,反應速率不會改變【答案】C【詳解】A.若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為ts,氫氣濃度改變量為2mol?L?1,CO濃度改變量為1mol?L?1,則0~ts內(nèi)用CO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故A錯誤;B.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故B錯誤;C.升高溫度、使用催化劑均能加快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故C正確;D.平衡后,再充入,氫氣濃度增大,則反應速率增大,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C。10.(22-23高一下·山東青島·期末)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和,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圖,下列結論中正確的個數(shù)為①反應在c點到達平衡②濃度:a點小于c點③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④,段的消耗量小于段的消耗量⑤混合物顏色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⑥體系壓強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⑦逆反應速率圖像在此時間段內(nèi)和上圖趨勢相同⑧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A.3個 B.4個 C.5個 D.6個【答案】B【詳解】①當正反應速率不變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由圖可知,c點正反應速率開始減少,所以c點不是平衡點,故①錯誤;②反應向正反應進行,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降低,所以SO2濃度a點大于b點,故②錯誤;③從a到c正反應速率增大,之后正反應速率減小,說明反應剛開始時溫度升高、對正反應速率的影響大于濃度減小對正反應速率的影響,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即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③正確;④時,v△t=△c,根據(jù)圖像可知,ab段反應物濃度變化△c小于bc段,則ab段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小于bc段,由于反應初始物質的量相等,所以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故④正確;⑤混合物顏色不再變化,說明二氧化氮濃度不再變化,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⑤正確;⑥在絕熱條件下,溫度改變,則該反應壓強也發(fā)生改變,故體系壓強不再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⑥正確;⑦該時間段內(nèi),在達到平衡之前,生成物濃度一直在變大,逆反應速率應該一直變大,故⑦錯誤;⑧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系數(shù)和相等,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恒容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一直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⑧錯誤;故③④⑤⑥正確;故選:B。11.(22-23高一下·北京·期末)不同條件下,用O2氧化一定濃度的FeCl2溶液過程中所測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測不合理的是A.Fe2+的氧化率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B.由②和③可知,pH越大,F(xiàn)e2+氧化速率不一定越快C.由①和③可知,溫度越高,F(xiàn)e2+氧化速率越快D.氧化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2H2O=4Fe3++4OH-【答案】D【詳解】在酸性條件下,F(xiàn)e2+和氧氣、氫離子反應生成Fe3+和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4Fe3++2H2O,由圖象可知,當pH相同溫度不同時,溫度越高Fe2+的氧化率越大;當溫度相同pH不同時,pH越大,F(xiàn)e2+的氧化率越小。A.由圖象可知,F(xiàn)e2+的氧化率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故A正確;

B.由②和③可知,當溫度相同pH不同時,pH越大,F(xiàn)e2+的氧化速率越小,不一定越快,故B正確;C.由①和③可知,當pH相同溫度不同時,溫度越高Fe2+的氧化速率越大,故C正確;D.在酸性條件下,F(xiàn)e2+和氧氣、氫離子反應生成Fe3+和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4Fe3++2H2O,故D錯誤;故選D。12.(22-23高一下·寧夏石嘴山·期末)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經(jīng)2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以C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速率為v(B)=0.125mol·L-1·min-1 B.該化學方程式中,x=2C.時,的物質的量為 D.時,的轉化率為【答案】D【詳解】經(jīng)2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v(D)==0.25mol?L-1?min-1,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x=2,設A、B的起始物質的量均為n,生成D為2L×0.5mol/L=1mol,結合三段式分析解答。經(jīng)2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v(D)==0.25mol?L-1?min-1,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x=2,設A、B的起始物質的量均為nmol,生成D為2L×0.5mol/L=1mol,則c(A)∶c(B)=3∶5,則=,解得n=3。A.v(B)==0.125mol?L-1?min-1,故A正確;B.由上述分析可知,x=2,故B正確;C.2min時,A的物質的量為3mol-1.5mol=1.5mol,故C正確;D.2min時,A的轉化率為×100%=50%,故的D錯誤;故選D。13.(22-23高一下·貴州黔西·期末)恒溫恒容下發(fā)生2HI(g)H2(g)+I2(g),下列說法能夠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①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2molHI的同時生成1molH2②1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H—I鍵斷裂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④v正(H2)=2v逆(HI)⑤c(H2)∶c(I2)∶c(HI)=2∶1∶1⑥c(I2)的濃度保持不變⑦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變化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⑨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化⑩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A.①②⑤⑨⑩ B.②⑥⑨ C.⑥⑦⑩ D.全部【答案】B【詳解】①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2molHI的同時生成1molH2,均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錯誤;②1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H—I鍵斷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正確;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不能判斷正逆反應速率,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錯誤;④v正(H2)=2v逆(HI)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反應未達到平衡,錯誤;⑤濃度成比例,不能作為判斷達到平衡的標志,錯誤;⑥c(I2)的濃度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正確;⑦該反應為壓強不變的反應,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變化,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錯誤;⑧該反應為體積不變的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錯誤;⑨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碘的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正確;⑩混合氣體的密度為定值,密度不變,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錯誤;故選B。14.(22-23高一下·遼寧錦州·期末)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氣體A和B發(fā)生如下反應:,A和B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時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時升高反應溫度,增大,減小 B.C.m點時 D.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起始壓強的【答案】D【詳解】可結合題目信息列出三段式:根據(jù)轉化濃度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得:0.6:0.2:0.6=3:b:c,則b=1,c=3。A.升高反應溫度,增大,也增大,A錯誤;B.由分析知,b:c=1:3,B錯誤;C.m點還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D.恒溫恒容條件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濃度之比,起始容器內(nèi)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濃度為,時容器內(nèi)氣體總物質的量濃度為,故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起始壓強的,D正確;故選D。15.(22-23高一下·河南商丘·期末)向容積為的密閉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則內(nèi)反應速率B.時的轉化率為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D.起始的濃度為【答案】C【詳解】可結合題目信息列出三段式:A.由分析知,,A不符合題意;B.時A的轉化率為,B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為可逆反應,C符合題意;D.起始B的物質的量為,則濃度為,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22-23高一下·貴州畢節(jié)·期末)哈伯因發(fā)明了由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F(xiàn)向密閉容器中充入和,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經(jīng)過的時間,減少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使用催化劑,和就能全部轉化為B.內(nèi),用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C.恒溫恒容下,充入惰性氣體,生成的速率不變D.當?shù)臐舛炔辉俑淖儠r,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A【詳解】A.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可能全部轉化為生成物,A錯誤;B.內(nèi),H2減少了1.2mol,則生成NH3的物質的量為0.8mol,用NH3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B正確;C.恒溫恒容下,充入惰性氣體,反應物的濃度不變,生成NH3的速率不變,C正確;D.當N2的濃度不再改變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A。17.(22-23高一下·遼寧沈陽·期末)一定溫度下,足量鋅與少量稀硫酸反應。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下列物質對氫氣體積不變,反應速率變大的是A.加入固體 B.把鋅粒改成鋅粉C.加入少許等濃度的稀硫酸 D.加入固體【答案】B【詳解】A.加入固體,n(H+)增加,生成的氫氣體積增加,A不符合題意;

B.把鋅粒改成鋅粉增大接觸面積,反應速率變大,n(H+)不變,氫氣體積不變,B符合題意;C.加入少許等濃度的稀硫酸,n(H+)增加,生成的氫氣體積增加,C不符合題意;

D.要消耗H+,c(H+)減小,反應速率變小,n(H+)減小,氫氣體積減小,D不符合題意;故選B。18.(22-23高一下·河北石家莊·期末)對于反應科學家根據(jù)光譜學研究提出如下反應歷程:第一步:

快速平衡第二步:

慢反應第三步:

快反應其中可近似認為第二步反應不影響第一步的平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與是總反應的催化劑B.v(第一步反應)>v(第二步反應)C.總反應快慢主要由第二步反應決定D.選擇合適的催化劑能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的產(chǎn)率【答案】A【詳解】A.根據(jù)反應歷程可知,N2O2與N2O是總反應的中間產(chǎn)物,A錯誤;B.第一步快速平衡,說明反應速率很快,正逆反應速率均很快,而第二步為慢反應,反應速率慢,故v(第一步的逆反應)>v(第二步反應),B正確;C.整個化學反應速率由最慢的一步?jīng)Q定,則總反應快慢主要由第二步反應決定,C正確;D.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則選擇合適的催化劑能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的產(chǎn)率,D正確;故選A。19.(22-23高一下·甘肅金昌·期末)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某同學在相應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實驗序號反應物溫度/℃催化劑收集VmL氣體所用時間/s①5mL5%H2O2溶液252滴1mol/LFeCl3溶液t1②5mL5%H2O2溶液452滴1mol/LFeCl3溶液t2③5mL5%H2O2溶液b2滴1mol/LFeCl3溶液t3④5mL5%H2O2溶液252滴蒸餾水t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a=5,b=25B.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t1>t4C.通過對比實驗①②,可研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D.實驗④加入2滴蒸餾水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答案】B【詳解】A.為控制單一變量,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a=5,b=25,故A正確;B.實驗①反應速率更快,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t1<t4,故B錯誤;C.通過對比實驗①②,可研究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C正確;D.實驗④加入2滴蒸餾水的目的是控制過氧化氫濃度不變,故D正確;故選:B。20.(22-23高一下·云南文山·期末)速率與限度是研究化學反應的重要視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B.反應中,SO2不能全部轉化為SO3C.的鹽酸跟鋅片反應,加入大量的氯化鈉溶液,反應速率不變D.在給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可逆反應完成程度達到最大【答案】C【詳解】A.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A正確;B.SO2與O2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B正確;C.加入大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C錯誤;D.在給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可逆反應完成程度達到最大,D正確;故選C。21.(22-23高一下·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期末)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均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可通過化學反應將它們轉化為和,減少大氣污染。回答下列問題:(1)一定條件下,CO與NO反應可生成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①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填標號,下同)a.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鍵放出的總能量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反應物可以完全轉化為生成物c.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d.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反應容器內(nèi)CO、NO、、會同時存在②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壓縮容器體積

B.降低溫度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稀有氣體(2)T℃時,往體積為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發(fā)生反應:。NO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反應時間02.001.601.251.001.00①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第時,的物質的量濃度。②該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NO的轉化率(轉化率指已被轉化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與其初始的物質的量的百分比)為,混合氣體中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③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標號)。a.消耗的同時生成

b.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C.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d.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3)可利用原電池處理CO,其原理如圖所示。電池工作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當電路中轉移時,消耗的的體積為L(標準狀況下)?!敬鸢浮?1)adAC(2)0.187550%25%bd(3)5.6【詳解】(1)①a.根據(jù)圖中信息得到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鍵放出的總能量,故a正確;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平衡不移動,則反應物不可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故b錯誤;c.該反應NO中氮化合價降低,因此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故c錯誤;d.由于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反應容器內(nèi)CO、NO、、會同時存在,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ad。②A.壓縮容器體積,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A符合題意;B.降低溫度,反應速率降低,故B不符合題意;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故C符合題意;D.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稀有氣體,反應物濃度不變,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AC。(2)①內(nèi),物質的量改變量為0.4mol,則的平均反應速率;第時,NO改變量為0.75mol,則的物質的量濃度;故答案為:;0.1875。②該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NO改變量為1mol,則NO的轉化率為,由于該反應是等體積反應,因此混合氣體中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故答案為:50%;25%。③a.消耗,正向反應,同時生成,正向反應,同一個方向,不能說明達到平衡,故a不符合題意;b.平均摩爾質量等于氣體質量除以氣體物質的量,正向反應,氣體質量增大,氣體物質的量不變,則平均摩爾質量變大,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則達到平衡,故b符合題意;c.該反應是等體積反應,壓強始終不變,當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不能作為判斷平衡標志,故c不符合題意;d.密度等于氣體質量除以容器體積,正向反應,氣體質量增大,容器體積不變,密度增大,當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則可以作為判斷平衡標志,故d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bd。(3)CO燃料電池,燃料作負極,氧化劑作正極,電池工作時,負極(CO)的電極反應式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當電路中轉移時,消耗氧氣0.25mol,則消耗的的體積為0.25mol×22.4L?mol?1=5.6L(標準狀況下);故答案為:;5.6。22.(22-23高一下·廣東廣州·期末)現(xiàn)代社會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能源,為了更好的利用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需要關注化學反應的快慢和程度。Ⅰ.化學變化過程中均存在物質變化與能量變化,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以驗證此結論。請回答下列問題。(1)進行實驗時,溫度計水銀柱液面的變化:①升高;②降低.則反應①中,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鍵釋放的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反應②中,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填“高于”或“低于”。Ⅱ.某小組利用溶液和稀硫酸的反應,通過比較反應完全所用時間長短驗證不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設計如表所示:實驗編號溶液稀溶液反應完全所用時間秒sa2980.1100.210b3230.1100.2105c2980.1100.25(2)和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①依據(jù)化學反應原理判斷平均用時5(填“”“”或“”)。②用溶液的濃度變化表示實驗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體積變化)。(4)通過對比實驗a和c,驗證稀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該小組發(fā)現(xiàn)實驗c存在不科學性,請?zhí)岢鰧嶒瀋的改進方案。Ⅲ.某同學用等質量的鋅粉先后與鹽酸及相同體積、未知濃度的鹽酸反應,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并作出這兩個反應過程中放出氣體的體積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圖(如圖2所示)。(5)c(未知濃度的鹽酸)(填“”“”或“”),若用硫酸代替上述實驗中的鹽酸,二者的反應速率是否相同?理由是。(6)為控制反應速率,防止因反應過快而難以測量體積,且不改變生成的量,事先在鹽酸中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以減慢反應速率。下列試劑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A.蒸餾水 B.溶液 C.溶液 D.溶液【答案】(1)小于低于(2)(3)>0.01(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水(5)>不相同,該反應實質為與反應,等濃度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硫酸的更大,反應速率更快(6)CD【詳解】(1)進行實驗時,溫度計水銀柱液面的變化:①升高;②降低,則反應①是放熱反應,②是吸熱反應,所以反應①中反應物斷鍵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能量,反應②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故答案為:小于;低于;(2)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硫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3),則硫酸過量,,故答案為:0.01;(4)實驗和用于探究稀濃度大小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保證溶液總體積不變,的濃度不變,所以實驗的改進方案:再加入水,故答案為: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水;(5)由圖2可知,未知濃度鹽酸與反應產(chǎn)生等量氫氣所需的時間更短,反應速率更快,其濃度更大,所以(未知濃度的鹽酸);與鹽酸或硫酸反應實質為與氫離子反應,硫酸是二元強酸,而是一元強酸,濃度均為的硫酸和鹽酸溶液中,硫酸中更大,反應速率更快,所以二者反應速率不相同,故答案為:;不相同,該反應實質為與反應,等濃度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硫酸的更大,反應速率更快;(6)A.加入蒸餾水,鹽酸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的總量不變,不改變生成的量,方法可行,故A正確;B.加入溶液,鹽酸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的總量不變,不改變生成的量,方法可行,故B正確;C.加入溶液,硝酸根離子在酸性環(huán)境中具有強氧化性,反應生成,不能生成,方法不可行,故C錯誤;D.加入硫酸銅溶液,能置換形成銅鋅原電池,生成速率加快,且生成的量減小,方法不可行,故D錯誤;故答案為:CD。23.(22-23高一下·山東威海·期末)某科研團隊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將和催化重整制備合成氣,其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制備合成氣的化學方程式為,中含有鍵(填“極性”或“非極性”)。(2)歷程①→②是(填“釋放”或“吸收”)能量的過程,Ni起作用。(3)按充入和,并維持溫度和容積不變,下列不能說明制備合成氣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A.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 B.C.與濃度比值不再變化 D.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變化(4)在體積為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①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措施為。②當溫度為、壓強為時,a點的(填“>”“<”或“=”)。③在溫度為、壓強為時,時達到平衡,用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為。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若起始時提高投料比,則起始速率(填“加快”“減慢”或“無法判斷”)。【答案】(1)極性(2)釋放催化(3)C(4)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0.04無法判斷【詳解】(1)由圖可知,合成氣的反應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中含有碳氫極性鍵;(2)歷程①→②中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應物能,為釋放能量的過程,Ni起催化作用。(3)A.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改變的反應,當壓強不變,說明平衡不再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

B.反應的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數(shù)比,,說明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B不符合題意;C.與的起始量和轉化量的物質的量比均為1:1,所以比值始終不變,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C符合題意;

D.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變化,則各物質的含量都保持不變,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D不符合題意;故選C;(4)①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使用合適催化劑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都可以加快反應速率;②當溫度為、壓強為時,a點甲烷轉化率低于平衡轉化率,則反應仍正向進行,>;③在溫度為、壓強為時,時達到平衡,甲烷的轉化率為0.4,則反應2mol×0.4=0.8mol,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為。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若起始時提高投料比,但是不確定是增加甲烷投料、還是減少二氧化碳投料,故不能判斷起始速率變化情況。24.(22-23高一下·甘肅臨夏·期末)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性能優(yōu)良的能源,利用生產(chǎn)甲醇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和3.0mol,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和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1)t=3min時,M點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填“>”“<”或“=”,下同),t=15min時,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2)反應達到平衡時,消耗的物質的量為mol,的轉化率為,的體積分數(shù)為。(3)下列事實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填字母)。A. B.體系壓強不再變化C.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D.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4)若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開始充入2mol氦氣,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所需時間t10min(填“>”“<”或“=”)?!敬鸢浮?1)>=(2)0.7575%30%(3)BD(4)=【詳解】(1)從圖中可知,3min時,M點CH3OH的物質的量呈增大的趨勢,CO2物質的量呈減小的趨勢,說明此時反應仍正向進行,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15min時,反應達到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2)CO2初始物質的量為1mol,平衡時物質的量為0.25mol,消耗CO2的物質的量為0.75mol。反應從開始到平衡消耗CO20.75mol,則根據(jù)方程式可知消耗H22.25mol,氫氣的轉化率為2.25mol÷3mol=75%。平衡時有CH3OH0.75mol,CO20.25mol,H20.75mol,H2O0.75mol,則CH3OH的體積分數(shù)為0.75mol÷(0.25mol+0.75mol+0.75mol+0.75mol)=30%。(3)A.v正(CO2)=v逆(CH3OH)=0,說明反應已經(jīng)停止,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B.該反應不是等體積反應且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隨著反應進行,容器內(nèi)壓強不斷變化,壓強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正確;C.該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且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氣體,無論是否達到平衡,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C錯誤;D.該反應不是等體積反應,隨著反應進行,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斷變化,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量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D正確;故答案選BD。(4)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開始時充入2mol氦氣,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均不變,且氦氣不參與反應,故反應速率不變,化學平衡不移動,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所需時間t=10min。25.(22-23高一下·貴州黔西·期末)NO和NO2都是有毒氣體,氨氣可作為脫硝劑,如NO和,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6NO(g)+4NH3(g)5N2(g)+6H2O(g)。(1)在恒溫恒容的條件下,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字母)。a.反應速率b.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隨時間而發(fā)生變化c.容器內(nèi)N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不再隨時間而發(fā)生變化d.容器內(nèi)n(NO)∶n(NH3)∶n(N2)∶n(H2O)=6∶4∶5∶6e.有12molN-H鍵斷裂的同時生成5molN≡N鍵f.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2)利用該原理,設計如下原電池,除掉NO的同時,還可以提供電能。N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3)已知拆開1molH-H鍵、1molN≡N鍵、1molN-H鍵需要的能量依次為436kJ、946kJ、391kJ,在該溫度下,制備所需NH3時,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時進行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總小于92kJ(理論消耗1molN2放出92kJ的熱量),其原因是。(4)一定條件下,在2L密閉容器內(nèi),反應2NO2(g)N2O4(g),n(NO2)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時間/s012345n(NO2)/mol0.0400.01400.0080.0050.0050.005①用N2O4表示0~2s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N2O4)=,在第5s時,NO2的轉化率為。(轉化率是指某一反應物轉化量占及其總量的百分比)②根據(jù)上表可以看出,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逐漸減小,其原因是?!敬鸢浮?1)bc(2)2NO+4e-+2H2O=N2+4OH-(3)N2和H2反應是可逆反應,轉化率要低于100%,因此放出的熱量要小于92kJ(4)0.004mol·L-1·s-187.5%隨著反應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詳解】(1)a.反應速率,不能判斷正逆反應進行方向,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a錯誤;b.該反應前后化學計量數(shù)不等,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隨時間而發(fā)生變化,反應達到平衡,b正確;c.容器內(nèi)N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不再隨時間而發(fā)生變化,說明其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c正確;d.容器內(nèi)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d錯誤;e.有12molN-H鍵斷裂的同時生成5molN≡N鍵,均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e錯誤;f.混合氣體的密度為定值,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f錯誤;故選bc。(2)M電極氨氣轉化為氮氣,氮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為負極,N電極NO轉化為氮氣,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為正極,N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2NO+4e-+2H2O=N2+4OH-。(3)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存在時進行反應,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總小于92kJ(理論消耗1molN2放出92kJ的熱量),其原因是N2和H2反應是可逆反應,轉化率要低于100%,因此放出的熱量要小于92kJ。(4)①用N2O4表示0~2s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N2O4)=,在第5s時,NO2的轉化率為。②濃度減小,速率減慢,根據(jù)上表可以看出,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逐漸減小,其原因是隨著反應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26.(22-23高一下·湖南邵陽·期末)I.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等有害氣體,某新型催化劑能促使NO、CO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T℃時,將0.8molNO和0.8molCO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模擬汽車尾氣轉化,容器中N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NO、CO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2)反應開始至10min,v(NO)=mol/(L·min)。(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新型催化劑可以加快NO、CO的轉化b.該反應進行到10min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c.平衡時CO的濃度是0.4mol/LⅡ.在恒溫下,將4mol的H2(g)和2mol的CO(g)充入1L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CO(g)+2H2(g)CH3OH(g)。下圖是CO(g)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4)0-5min內(nèi),H2(g)的平均反應速率是mol/(L·min)。(5)12min時,v正v逆(填“>”“<”或“=”)。(6)設起始壓強為P,平衡時壓強為P0,則的值為。(7)根據(jù)反應原理下列描述能說明反應達到最大限度的是___________。A.CO(g)、H2(g)、CH3OH(g)的物質的量比為1∶2∶1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C.單位時間內(nèi)每消耗2amolH2(g),同時生成amolCH3OH(g)D.反應速率:v(H2)=2v(CO)【答案】(1)2CO+2NON2+2CO2(2)0.02(3)ab(4)0.4(5)=(6)或0.5(7)B【詳解】(1)NO、CO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產(chǎn)物為CO2和N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O+2NON2+2CO2;(2)反應開始至10min,NO的物質的量減少0.4mol,v(NO)=0.02mol/(L·min)。(3)a.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新型催化劑可以加快NO、CO的轉化,故a正確;b.根據(jù)圖示,該反應進行到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