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整體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整體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整體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整體教學設計_第4頁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整體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尋找家鄉(xiāng)的名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圍繞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人文主題“民俗風情”,確立核心任務“制作家鄉(xiāng)名片集”,通過尋找他鄉(xiāng)的名片、

欣賞他鄉(xiāng)的名片、繪制家鄉(xiāng)的名片和“家鄉(xiāng)名片展”游園會等四個課段展開閱讀梳理、

欣賞探究、思考寫作等學習與評價活動,讓學生在抒寫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過程中,增進

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與認同。

【設計意圖】

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文主題為“民俗風情”,選編的四篇課文《社

戲》《回延安》《安塞腰鼓》和《燈籠》分屬于小說、詩歌和散文。學習這四篇課文,

一方面要學習其中的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并且通過語言表達寄寓情思;另一方面要

感受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

“尋找家鄉(xiāng)的名片”單元整體設計的核心任務是以“家鄉(xiāng)的名片”為主題創(chuàng)作散文

或詩歌,制作“家鄉(xiāng)名片集”。學生通過學習四篇課文,品析其在選材組材、寫作手

法和語言風格上的特色,模仿并進行創(chuàng)作。小說《社戲》中作者選擇富有地域色彩的

寫作素材,并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抒發(fā)主人公對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懷念;詩歌《回

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并使用地方詞展現(xiàn)了陜北的地域風俗;散文《安塞腰鼓》

使用大量排比、反復等修辭,句式豐富多樣,語言充滿生命激情;散文《燈籠》使用

發(fā)散型的非線性結構,語言文白相間,典雅蘊藉。四篇文章既展現(xiàn)了不同地域文化的

特色,又在語言上各有特點,很適合學生學習模仿。

學習流程分四個課段,按照“梳理結構”“鑒賞語言”“遷移寫作”“交流展示”

的流程展開。第一和第二課段解決的是“讀”的問題。學生在第一課段梳理四篇課文

選材與結構,在第二課段從詞語、句式、修辭、表達方式等角度賞析四篇課文獨特的

言語形式。第三課段解決的是“寫”的問題?;谥啊白x”的成果,構思自己寫作

的選材與結構,并選擇合適的寫作方法完成寫作。第四課段解決的是“交流與修改”

的問題。舉辦班級“家鄉(xiāng)名片展覽”主題游園會,在分享交流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作

品,最終以班級為單位發(fā)布“家鄉(xiāng)名片集”,讓學生體會不同地方獨特的地域文化,

增進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與認同。

【學習目標】

一'語言目標

1.在通讀第一單元4篇課文的基礎上,從段、篇的角度梳理作者是如何選材、組材

的;

2.賞析四篇文章獨特的言語形式和情感,從字、句等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運用獨

特的語言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并借鑒、遷移和學習運用。

二、思維目標

1.分析、比較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在選材、組材上的特點,從人、物、民俗、風情

等方面畫出思維導圖,訓練學生的聚合思維和概括能力;

2.能夠通過分析選材、組材,理清文章邏輯線索,構建邏輯思維的初步意識。

三、價值目標

在“家鄉(xiāng)名片”設計的活動中,加深對家鄉(xiāng)生活方式和民俗風情的認知,體會不同

地方獨特的生活方式蘊含的地域文化。立足文化差異,尊重不同地域風土人情和生活

習慣。

核心任務:班級準備舉辦一個“家鄉(xiāng)的名片?”漂流活動,制作一本“家鄉(xiāng)名片集”,

請你為此次活動創(chuàng)作一篇散文或詩歌。

要求:

1.選擇典型的人、物、事和風土民情作為家鄉(xiāng)名片的構圖主體;

2.布局謀篇要講究,根據(jù)素材選擇合適的文章結構;

3.能用本單元習得的方法讓語言表達生動;

4.用散文或詩歌的形式表達對故鄉(xiāng)的獨特情感,散文字數(shù)800T000字,詩歌不少

于10行;

5.收集全班的作品,舉辦一個“家鄉(xiāng)的名片”漂流活動,制作一本“家鄉(xiāng)名片集”。

【教學實施】

第一課段尋找他鄉(xiāng)的名片

核心任務:閱讀四篇課文,梳理課文是如何進行選材和組材的,完成他鄉(xiāng)名片卡和

名片要素結構圖。

一、學習任務

1.朗讀四篇課文,了解本單元所有“他鄉(xiāng)”的基本信息,填好“他鄉(xiāng)信息表”;

2.默讀四篇課文,從人、物、民俗、風情四個角度,在課文中找出他鄉(xiāng)名片的關鍵

要素,完成“他鄉(xiāng)名片卡”;

3.畫出每一篇文章組織這些“名片”要素的結構圖。

二、課時安排:4課時

三、學習資源

1.課文資源:魯迅《社戲》、賀敬之《回延安》、劉成章《安塞腰鼓》、吳伯簫《燈

籠》四篇課文相關內容:

2.百度地圖https://map.baidu.com/

四、完成任務

1.通讀《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四篇課文;

2.使用搜索引擎,了解本單元所有“他鄉(xiāng)”的基本信息,填好他鄉(xiāng)信息表;

距你居

作者及課文他鄉(xiāng)住地的簡要信息

距離

魯迅《社戲》浙江紹興

賀敬之《回延陜西延安

安》

劉成章《安塞腰陜西安塞

鼓》

吳伯簫《燈籠》山東萊蕪

默讀四篇課文,從人、物、民俗、風情四個角度在課文中尋找他鄉(xiāng)名片,依照示

例完成四張他鄉(xiāng)名片卡的設計。

【小貼士】

(1)社戲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同時又是古代的一個地區(qū)單位。社戲,指在社

中進行的有關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社戲的舞臺最具特色的稱為“水鄉(xiāng)舞臺”,是

一種后臺在岸上,前臺在水里的格局。給觀眾創(chuàng)造了一種水上、岸上可以同時觀看社

戲的條件,非常具有水鄉(xiāng)特色。[①]

(2)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主要特點是豪邁粗獷、剛勁有力。扭秧歌,武術動作和腰鼓動作有機地

結合在一起,有收有放,有弛有張,群而不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鼓舞人心。[②]

《社戲》他鄉(xiāng)名片卡(示例)

鄉(xiāng)土人物

情人

《社戲》

民俗風特色民俗

情文化風情

小組內討論,并自主補充完善自己的他鄉(xiāng)名片卡;

5.畫出4篇文章的結構圖,形式可以自由多樣,可以模仿《社戲》示例,也可以獨

自設計。

《社戲》他鄉(xiāng)名片卡及名片要素結構圖(示例)

物河蝦、羅漢豆

鄉(xiāng)土人情

人雙喜、桂生、阿發(fā)、六一公公

《社戲》

特色民俗春賽、社戲

民俗風情

文化風情歸省

五,學習評價

1.從全班同學的設計中,選擇一個讓你印象最深的他鄉(xiāng)名片卡,挑選其中的一兩個

名片要素,把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簡潔地寫下來;

2.全班同學的哪一篇課文的名片要素結構圖最特別?請你挑選出來并說明原因。

第二課段欣賞他鄉(xiāng)的名片

核心任務:閱讀四篇文章,整體感知文章情感,并賞析作者為了表情達意采用的獨

特的言語形式,從字、句、段、篇四個角度分類概括四篇文章的寫作技巧。

問題1:《社戲》一文中說到,“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

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問題2:有人說,《回延安》一詩是要表現(xiàn)“延安老、青、少三代人在革命的熔爐

里不斷成長的精神風貌”,你同意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問題3:《安塞腰鼓》一文體現(xiàn)了“強烈的生命律動”,這種律動是如何通過文字

表現(xiàn)出來的?

問題4:《燈籠》一文“閱讀提示”中提到,“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筆法,抒寫了他

關于燈籠的一些記憶”,結合課文分析“自由筆法”的特點。

一、學習任務

1.閱讀課文《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賞析特殊的言語形式,尋

找作者表達獨特情感的詞匯、語句,按要求展開討論,并完成學習任務單;

2.從字、句、段、篇四個角度分類概括四篇文章各自運用的寫作技巧,為制作“家

鄉(xiāng)名片”做準備。

二、課時安排:4課時

三、學習資源

1.課文資源:魯迅《社戲》、賀敬之《回延安》、劉成章《安塞腰鼓》、吳伯簫《燈

籠》四篇課文相關內容;

2.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學習提示”。

四、完成任務

1.默讀《社戲》《回延安》《安塞腰鼓》《燈籠》四篇課文;

2.品味特殊的言語形式。

【小貼士】

(1)信天游

民歌的一種。主要流行于陜北,以及甘肅、寧夏、山西、內蒙古部分地區(qū)。因其形

式簡便,旋律優(yōu)美,便于山野即興歌唱,曲調高亢,自由奔放。歌聲仿佛信天而游,

故名。一般為兩句一段,也有的數(shù)段相連。句式在七言基礎上加以變化。[③]

(2)散文

我們學習的散文主要指狹義上的現(xiàn)當代文學性散文。其特點有二,一是散文形式與

內容不拘一格,二是散文要表現(xiàn)自我的真情實感。鑒賞文學性散文,要通過細讀體味

精準的言語表達,還要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經驗。[④]

《社戲》賞析示例:

(1)學習點:多感官描寫景物,融情入景

具體語句: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汽中撲面的

吹來。

鑒賞:這一處景物描寫調動了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營造出輕松

歡快的氛圍,讓人心曠神怡。

(2)學習點:使用方言詞和口語詞匯,表情達意

具體語句:“其實我們這白蓬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

鑒賞:“白蓬的航船”是船篷未加油漆的船,因為舊時勞動人民無錢油漆船篷,

一般是能省就省,只好讓船篷保持木質的本色。“烏蓬的船”,船篷是用黑油涂過

的。這些詞匯的使用具有地方特色,增添文章的鄉(xiāng)土氣息。

(3)學習點:運用天馬行空的兒童語言,從兒童視角來敘述自己的童年趣事

具體語句: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

鑒賞: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航船比作大白魚,生動

形象地寫出了航船行駛之快,表達了孩子們當時愉快的心情。既具浪漫主義色彩,

又有鄉(xiāng)村風情。

說明: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語言賞析,教師要依據(jù)這一篇課文中特殊的言語形

式,歸納不同的學習點,讓學生鑒賞這一篇文章語言的表達效果。每篇課文可供參考

的學習點如下:

《回延安》學習點:

(1)詩歌敘述主體和描寫對象的變化

(2)詩中的“流水句式”

(3)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

(4)詩歌的兩條線索:事線和情線

《安塞腰鼓》學習點:

(1)豐富的排比(詞組排比、句子排比、句群排比和段落排比)

(2)長短句交錯

《燈籠》學習點:

(1)用詞精煉,文白相間

(2)化用詩文,典雅蘊藉

五、學習評價

《欣賞他鄉(xiāng)的名片》評價量表

序評價標準等級備注

1通讀四篇課文,理解每篇課文☆☆☆☆能找出一處語句,得2顆星,以

的“學習點”,并能找出每篇☆此類推。四篇課文對應“學習點”

課文所列“學習點”相對應的各找到一處,得5顆星。

語句。

無圈畫不得星;在課文中有圈點

能準確圈畫出“學習點”對應勾畫相關語句,得1顆星;能夠

☆☆☆☆

2的語句,并在課文中進行簡單進行簡單批注,得2顆星;批注

的批注。的內容符合文意且有新意,得3

至5顆星。

沒有填寫不得星;填寫了但內容

能用工整的字跡、流暢的語

不夠完整,得1顆星;字跡較為

言,完成學習任務單中“學生

工整,語言較為通順,鑒賞較為

鑒賞”?!睢睢睢?/p>

3準確,得3顆星;字跡較為工整,

提示:可以從特殊的用詞、句☆

語言通順,鑒賞準確,得4顆星;

式、描寫手法、修辭手法等角

字跡美觀,語言通順,鑒賞有獨

度鑒賞。

特,得5顆星?

沒有思考“問題討論”不得星;

能完成“學生鑒賞”并思考“問

能品味特色語言,并有條理地☆☆☆☆題討論”,得1顆星;能較為流

4

回答“問題討論”?!顣车卣f出自己的想法,得2-3顆

星,能較為流暢,深刻地說出自

己的想法,得3-5顆星。

第三課段繪制家鄉(xiāng)的名片

核心任務:創(chuàng)作一篇介紹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文章。

一'學習任務

L搜集并記錄不少于10個能代表家鄉(xiāng)精神的典型人、物、民俗等,完成《風土人

情記錄表》;

2.選擇獨特指數(shù)最高的三到五樣事物作為文章素材,并畫出文章的構思結構圖;

3.寫一篇以“家鄉(xiāng)的名片”為話題的散文或詩歌。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學習資源:

1.課文資源:魯迅《社戲》、賀敬之《回延安》、劉成章《安塞腰鼓》、吳伯簫《燈

籠》四篇課文相關內容;

2.中國民俗學網: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

中國縣志大全:http:〃www.xianzhidaquan.com/

央視頻道:/可以“家鄉(xiāng)”為關鍵詞在首頁進行搜

索。推薦以下節(jié)目:

(1)《鄉(xiāng)土中國》欄目:https://tv.cctv.com/lm/xtzg/index,shtml;

(2)《味道》欄目:https://tv.cctv.com/lm/weidao/index.shtml;

(3)《記住鄉(xiāng)愁》欄目:http://tv.cctv.com/lm/jzxc7/index,shtml;

(4)《餐桌上的節(jié)日》欄目:

/2018/02/13/V1DACK1LwggQg2A2xQtZxjXh180213.shtml

3.第1課段中每一篇文章組織“名片?”要素的結構圖。

四、完成任務

1.通過采訪、觀看相關視頻、查找資料等方式搜集資料,了解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

(1)可參考如下角度設計風土人情的筆記樣式(可根據(jù)自己記筆記的喜好,設計

筆計樣式)。

鄉(xiāng)土人情:物、人

民俗風情:特色民俗、文化風情

選取的事物要最好能展現(xiàn)家鄉(xiāng)歷史、家鄉(xiāng)特色,在本地有較廣泛的知名度,在

日常生活中存在,且對本地文化和社會風貌有一定影響。

2.采取適當?shù)姆绞浇M織素材,完成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

示例1:

示例1:

某建筑,

游玩前一游玩時游玩時

建筑的外形一

建筑的歷史~

建筑代表的

家鄉(xiāng)精神一

由建筑引發(fā)

的聯(lián)想e

我對家鄉(xiāng)的

情感

3.根據(jù)文章的素材和結構,運用聯(lián)想,寫一篇以“家鄉(xiāng)的名片”為話題的散文或詩

歌。散文字數(shù)為

800-1000字,詩歌不少于10行。要求寫出家鄉(xiāng)獨特的味道,表達對家鄉(xiāng)特有的、唯

一的情感。

五、學習評價

《繪制家鄉(xiāng)的名片》評價量表

評價維

評價內容評價等級備注

1.使用3個以上的巧用估量副詞描寫做到一點,得3顆

☆☆☆☆

詞人物心理;星

2.使用3個以上的方言詞和口語詞做到兩點,得5顆

匯,體現(xiàn)家鄉(xiāng)特色,表情達意;星

做到一點,得2顆

1.至少有2處句子長短交錯,有明快節(jié)

☆☆☆☆做到兩點,得4顆

句奏;

☆星

2.至少有2處句子化用詩句或典故;

做到三點,得5顆

做到一點,得2顆

1.有一處運用多感官描寫景物,融情入星

景;☆☆☆☆做到兩點,得4顆

2.運用兩種或以上的排比;☆星

3.至少有一個段落使用兒童視角;做到三點,得5顆

1.選擇的素材所足以代表家鄉(xiāng)的某

種文化、風貌或精神;

☆☆☆☆每做到一點,得1

篇2.使用了課上總結出來的文章結構;

☆顆星

3.能夠使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寫出

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情感。

第四課段“家鄉(xiāng)名片展”游園會

核心任務:舉辦班級“家鄉(xiāng)名片展覽”主題游園會

一、學習任務

1.在前三個課段的學習基礎上,結合相關網絡資源,打造“家鄉(xiāng)名片”文化產品;

2.通過游園參展了解不同地區(qū)的人、物和風情,了解同學對家鄉(xiāng)文化的思考與情

感;

3.在“家鄉(xiāng)名片展覽”游園會上,每位學生展示所創(chuàng)作的名片,并在分享交流的

基礎上,借鑒、吸納同學提出的合理評價意見,調整、修改自己的名片;

4.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封面和文案,并將家鄉(xiāng)名片發(fā)布在朋友圈,按照點贊數(shù)和綜

合評價的星級排名,獲得班級“我的家鄉(xiāng)名片集”專用版面。名片集作為班級作品發(fā)

布在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學習資源

L學生修改后的成果;

2.多媒體網絡資源。

四、完成任務

(-)活動目標

L利用網絡技術搜集、整理、整合資源,使用至少兩種手段或媒介打造文化產品,

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情感傳遞效果;

2.鑒賞“家鄉(xiāng)名片”,能夠就豐富的地域文化和各自的情感傾向和同學交流;

3.能夠“張開嘴”“動動手”“用用腦”,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演說,并通過他人的

評價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行作品修改;

4.自己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文案內容和展示方式,吸引讀者的注意,提升點擊量。

(-)活動準備:移動上網設備,已經完成的家鄉(xiāng)名片

(三)活動過程

L宣傳我的“家鄉(xiāng)名片”

以第3課段完成的“家鄉(xiāng)名片”為核心內容,通過網絡搜索,利用不同方式豐

富名片,并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比如畫畫,配圖,表演,口頭講述,有趣的測試,

制作ppt、視頻、音樂,MV,創(chuàng)作文創(chuàng)產品等等。

2.參展“游園會”

(1)老師介紹游園會形式(參照“真人圖書館”模式),播放介紹視頻;

(2)將桌椅間距打開,擺成對談的形式,每一桌位即是一個發(fā)布會現(xiàn)場;

(3)每十人為一小組,將自己的名片“產品”放在桌面,等待觀眾;

(4)老師將名片介紹貼在黑板上,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名片參與發(fā)布會;

(5)30分鐘后,交換發(fā)布者和參展者。

3.取長補短,“名片”升級

(1)介紹自己的作品。讀者可以向發(fā)布者提出問題,進行溝通;

(2)參展同學給出意見卡,從內容形式、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程度、交流順暢度等幾

方面評價,最后寫上自己的建議;

(3)根據(jù)意見卡,調整、修改自己的作品。

4.記錄班級“家鄉(xiāng)名片集”

(1)作品修改后,設計封面和文案,在朋友圈或者班級圈展示完成的作品,邀請

好友評價;

(2)發(fā)布召集令,邀請對編輯運營感興趣的同學組建編委小組,作品發(fā)布兩天后

調查學生作品點贊數(shù),根據(jù)排行安排版面,美化排版,進行編輯;

(3)在公眾號或抖音等網絡平臺發(fā)布“我的家鄉(xiāng)名片集”。

五'學習評價

1.能夠綜合利用網絡技術,用至少兩種手段或媒介打造文化產品;

2.在“我的家鄉(xiāng)名片集”展示會上,學生就同學作品中的困惑、否定、懷疑處進行

質詢,就整個作品發(fā)布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價,量表如下。

《我的家鄉(xiāng)名片集》展示會評價量表

序評價標準等級備注

內容與家鄉(xiāng)風貌無關,得1顆星;

內容貼切,能夠泛泛而談,得2顆星;

☆☆☆☆

1代表家鄉(xiāng)文化、能夠較為貼切地展現(xiàn)家鄉(xiāng)生活,得3顆星;

風貌或者精神;能夠展現(xiàn)文化,得4顆星;

能夠體現(xiàn)精神,得5顆星;

形式多樣,能夠形式單一無亮點,得1顆星;

綜合使用不同☆☆☆☆每使用一種媒介資源或展現(xiàn)手段,得1顆星;

2

的媒介資源和☆能夠綜合使用多種媒介資源和展現(xiàn)手段,且和

展現(xiàn)手段;內容緊密貼合,得5顆星;

語言表達準確,☆☆☆☆表達錯誤較多,層次不清晰,得1顆星;

3

能夠使用專題☆字詞使用恰當準確,加1顆星;

學習的相關技句的表達流暢準確,使用相關技巧,加1顆星;

巧;段的層次清晰,表達準確,使用相關技巧,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