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中考化學推斷題試卷_第1頁
滬教版中考化學推斷題試卷_第2頁
滬教版中考化學推斷題試卷_第3頁
滬教版中考化學推斷題試卷_第4頁
滬教版中考化學推斷題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化學推斷題

1.某白色固體A可能含有碳酸鈉、氯化鋼(水溶液呈中性)、氫氧化鈉中的

一種或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1是1_______。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

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o

②為進一步確定固體A中可能存在的物質(zhì),對濾液C進行實驗,完成下表。

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中有氫氧化鈉

2.(1)X、Y、Z、W、R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元素,X的單質(zhì)是密度最小

的氣體,Y的一種單質(zhì)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質(zhì),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W的原子序數(shù)為H,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砂),請回答下列問題:①X

陽離子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W離子的離子符號為;

②實驗室用一種白色固體制備Z單質(zhì),該化學方程式為—;

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別組成兩種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

都是治療胃酸(鹽酸)過多的藥劑,甲、乙治療胃酸過多的化學方程式分別

為、;

④X、Y、Z三種元素可按質(zhì)量比12:3:8形成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合

物,該化合物俗稱為—,它是一種—(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

源,該化合物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⑤高溫下,R單質(zhì)能與氧化物發(fā)生置換反應,該化學方程式為—。

(2)初中化學幾種常見物質(zhì)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其中A是常見黑色固體單

質(zhì),B是常見液體化合物,化合物C和單質(zhì)D均為可燃氣體,X為紅色固體氧

化物,C與X的反應常用于工業(yè)上冶煉金屬,Z為硫酸鹽,其溶液為藍色.請

根據(jù)推斷回答下列問題:

m

①G溶液的顏色為,圖中反應I到IV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有個;

②A+B-C+D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Na與。2在不同條件下可生成Na2?;騈azCh,Na?。?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Na2O的化學性質(zhì)與CaO相似,分步寫出Na2O與Z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

3.如圖所示:A、B、C、D分別為鐵、稀鹽酸、AgNO3溶液和氧氣中的一

種,短線相連的兩物質(zhì)間均能發(fā)生反應,A與C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增加,請回

答.

C---------D

(1)C是。

(2)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類型為o

(3)Ag2O與CuCl之間能發(fā)生類似于C與D反應類型的反應,則Ag2O與

Cu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

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屬單質(zhì),且F為導電性、導熱性最

好的金屬,A和G均為紅色固體(其中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

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G物質(zhì)的化學式。

(2)寫出B物質(zhì)的一種用途____0

⑶寫出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4)從微觀角度解釋B和D兩種物質(zhì)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o

5.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無色氣體,其中C容易與血紅蛋

白結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輕的氣體,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轉

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的其他產(chǎn)物已略去)。請回等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ABCDE

(2)氧化銅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的基

本類型為。

6.如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其中物質(zhì)。圖中“一a”表示轉化關系,

“一”表示相互能反應。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組成元素相同,B、

C、G成為下為氣體,在實驗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學式是;物質(zhì)A的一種用途是;

(2)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圖中涉及B物質(zhì)的反應中,未出現(xiàn)的基本反應類型是o

7.A~H和X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zhì),其中A、D是無色氣體,B、E是紅色

固體,F(xiàn)為白色沉淀,H為紅褐色沉淀,她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寫出化學式:A,HX_______

(2)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8.某固體物質(zhì)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b、CuS04^KC1和KOH中的

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流程和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資料)CaCb、BaCb、KC1三種溶液均呈中性。

(1)依據(jù)步驟①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固體物質(zhì)中一定不含(填化學式)。

(2)步驟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根據(jù)上述實驗得出固體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填化學式,下同),可能

含有0為進一步確定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采用的方法是

(寫出實驗的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

9.A、B、C、D都是九年級化學教材中較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存在下圖所示的轉

化關系(反應條件略去)。

B—14D

(1)若A為較活潑金屬,C為氣體單質(zhì),則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分別寫出一個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①若C為金屬單質(zhì),A、B、D都是化合物:o

②若A是最簡單的有機物,C為水,。

(3)若A為藍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則B可能是o

10.A、B、C、D、E是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其中D是黑色固體,且與C在

一定條件下反應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E的固體俗稱干冰。①、②、③、④的反應

類型分別是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和置換反應。圖中“一”表示兩端

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反應,“一”表示物質(zhì)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

條件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D,E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④。

11.甲、乙、丙、丁、戊、己六種常見物質(zhì),由氫、碳、氧、鈉、鈣5種元素

中的2-3種組成。

(1)甲俗稱熟石灰,其化學式為o

(2)乙是一種可溶性鹽,遇鹽酸反應產(chǎn)生大量無色氣體己,此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是________

(3)六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下列轉化關系:

寫出上圖中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符合上圖轉化關系的物質(zhì)丙的化學式

是,物質(zhì)已具有的一種用途是o

1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銅、氯化鈉、氯化領、硫酸鈉中的一種或

幾種物質(zhì),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方案,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

請回答:

(1)操作a的名稱:_____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

(2)由步驟1的現(xiàn)象判斷,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3)無色溶液b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

(4)由以上實驗可知,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1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相鄰兩物質(zhì)都

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分別生成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部分生成物已經(jīng)略

去),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B為殺菌劑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

液呈藍色;C為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丙為氯化物。

(1)B的化學式是;A所屬的物質(zhì)類別是o

(2)B的溶液與C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A與B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

14.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A為人體胃

液中的酸,農(nóng)業(yè)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與C反應常用于工業(yè)上制燒堿,

D含量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它們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右圖。(“一”表

示相互之間能發(fā)生反應,“一”物質(zhì)之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略

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2)D的化學式;B的俗名是

(3)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

(4)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我們中學生是傳播“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請你提出一條

“低碳”生活的具體做法:。

15.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不同類別(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

的穩(wěn)定物質(zhì)。它們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xiàn),“一”表

示相連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均已略去),回答

(1)若A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B的俗名是蘇打,固體C易潮解,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3)在(1)、(2)中,D的物質(zhì)類別是,,上述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

基本反應類型是。

問題二:工業(yè)上冶煉1732t含鐵97%的生鐵,需要含雜質(zhì)10%的磁鐵礦石的質(zhì)

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6.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A、B為兩種氣體,所含元素種類相同,A有可燃性.物質(zhì)間滿足如下轉

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省略,“一”表示轉化關系,下同)

A=B=C

藐gB轉化為A的化學方程式;

②物質(zhì)C可以是(寫一種即可);

(2)D為一種氣體單質(zhì),E為氧化物,E能與一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F并放

出大量的熱.物質(zhì)間滿足如下轉化關系:DWEOF

①寫出F的俗稱;

②寫出E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

17.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由硫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氯化領、氯化

鎂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組成,為探究該樣品的組成,某小組取適量樣品按下列

流程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2)濾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除氯化鈉外還有

,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

(3)若現(xiàn)象①“濾渣全部溶解”變?yōu)椤盀V渣部分溶解”,其他現(xiàn)象不變,則原樣品

中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物質(zhì)是o

18.A?I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部分產(chǎn)物己略

去。己知A是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為液體,F為氣

體,I能與A反應生成個數(shù)比為1:2的+2價、+3價鐵鹽。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C、H。

(2)上述①②③④⑤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3)寫出G-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寫出I和A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19.已知某固體樣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Ch或兩者之一,另有一固體樣品

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b、CuSO4>KC1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或多種,按

下圖所示進行探究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計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

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填寫以下空白。

(1)將氣體C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_____色。

(2)沉淀F的化學式為o

(3)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填寫離子符號)。

(4)寫出步驟③中生成沉淀I的化學方程式。

(5)在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陰離子有種。

(6)固體樣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zhì)是(填寫化學式),得出此結論

的理由是o

20.酸、堿、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

(1)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鋼五

瓶無色溶液,現(xiàn)將其任意編號:A、B、C、D、E,然后兩兩組合進行實驗,

其部分現(xiàn)象如下表(微溶物視為可溶物):

實驗A+BA+CA+DB+C

產(chǎn)生氣產(chǎn)生沉產(chǎn)生沉產(chǎn)生沉

現(xiàn)象

體淀淀淀

①寫出溶液B、C中溶質(zhì)的化學式:B,C。

②寫出溶液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⑵我國制堿工業(yè)先驅(qū)侯德榜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其主要化學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2NaHCO3——Na2cO3+H2O+CO2T等;

回答下列問題:

①X的化學式為。

②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熱至質(zhì)量不再改變,冷卻,稱量剩

余固體質(zhì)量為6.9g,則原混合物中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比為^(寫最簡

比)。

【參考答案】

一、化學推斷題

1.過濾BaC12和NaCO3NaCl

向濾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充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無色酚

醐試液無色酚醐溶液變紅

【解析】

【分析】

【詳解】

解析:過濾BaCb和NaCChNaCl向濾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充

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無色酚醐試液無色酚醐溶液變紅

【解析】

【分析】

【詳解】

①操作I能夠得到固體和液體的分離,所以是:過濾;因為能夠產(chǎn)生沉淀,所

以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鋼,二者反應產(chǎn)生碳酸領沉淀和氯化鈉,所

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

②為進一步測定其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應該首先排除碳酸鈉的干擾,所以取

一定量的濾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然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并且滴

入無色的酚醐試液,因為氯化鈉和氯化鋼溶液都呈中性,此實驗的結論是含有

氫氧化鈉,所以實驗現(xiàn)象是:無色酚醐溶液變紅。

【點睛】

2.(1)①;Na+;②2KC1O32KC1+3O2T③NaHCO3+HCl=NaCl+H2O+CO2f,

Al(OH)3+3HCl=AlC13+2H2O;④酒精;可再生;C2H5OH+3O22CO2+3

解析:⑴①G);Na+;

②2KCIO3=^=2KC1+3O2T③NaHCO3+HCl=NaCl+H2O+CO2T,Al(OH)

3+3HCl=AlCl3+2H2O;④酒精;可再生;

C2H5OH+3O2^=2co2+3H2O⑤2A1+Fe2()3高溫Al2O3+2Fe

n

(2)①淺綠色;2②C+H2O(氣)高溫H2+CO(3)-1;Na2O+H2O="2NaOH;

2NaOH+CuSO4=Na2SO4+Cu(OH)

【解析】

試題分析:(1)X的單質(zhì)是密度最小的氣體,所以X是氫元素,Y的一種單質(zhì)

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質(zhì),所以Y是碳元素,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

Z是氧元素,W的原子序數(shù)為11,所以W是鈉元素,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所以R是鋁元素,(2)Z為硫酸鹽,其溶液為藍色,所以Z是硫酸

銅,X為紅色固體氧化物,C與X的反應常用于關于上冶煉金屬,所以X是氧

化鐵,C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F(xiàn)會與硫酸

銅反應,所以E是二氧化碳,F(xiàn)是鐵,A是常見黑色固體單質(zhì),B是常見液體化

合物,A和B高溫會生成一氧化碳和D,化合物C和單質(zhì)D均為可燃氣體,所

以A是木炭,B是水,D是氫氣,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H

是銅,G是硫酸亞鐵,

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變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3.鹽酸Fe+2AgNO3=2Ag+Fe(NO3)2置換反應Ag2O+2CuCl=2AgCl+Cu2O

【解析】

【分析】

四種物質(zhì)中,鐵可以和氧氣、稀鹽酸、硝酸銀反應,

解析:鹽酸Fe+2AgNO3=2Ag+Fe(NO3)2置換反應

Ag2O+2CuCl=2AgCl+Cu2O

【解析】

【分析】

四種物質(zhì)中,鐵可以和氧氣、稀鹽酸、硝酸銀反應,故A是鐵,氧氣只能和鐵

反應,不能和硝酸銀和稀鹽酸反應,故B是氧氣;A與C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增

加,說明C是硝酸銀,D是稀鹽酸。

【詳解】

(1)C是鹽酸;

(2)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反應方程式為

Fe+2AgNO3=2Ag+Fe(NO3)2;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3)C與D發(fā)生的是復分解反應,故Ag2。與CuCl之間發(fā)生的反應是

Ag2O+2CuCl=2AgCl+Cu2O

4.Cu冶煉金屬(或作燃料)CO+CuOCu+CO2分子的構成不同;1個二氧化

碳(CO2)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CO)分子多1個氧原子

【解析】

F為導電性、導熱性最好的金

解析:Cu冶煉金屬(或作燃料)CO+CuO0=Cu+CO2分子的構成不同;1

個二氧化碳(CO”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CO)分子多1個氧原子

【解析】

F為導電性、導熱性最好的金屬,則F為銀;G是金屬單質(zhì),且G為紅色固

體,則G為銅;A為紅色固體,且A是氧化物,故A是氧化鐵;A與B反應生

成D和E,B為氧化物,E為金屬單質(zhì),故B為一氧化碳,E為鐵,D為二氧化

碳;B與C反應生成D和G,則C為氧化銅,據(jù)此分析解答。(1)由分析知,G

為銅,故G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Cu;(2)由分析知,B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還

原性(或可燃性),可用來冶煉金屬(或作燃料);(3)反應②是一氧化碳與氧化

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CuO一Cu+CO2;(4)B是CO,D是C02,從微觀角度看CO與C02分子的

構成不同;I個二氧化碳(C02)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CO)分子多1個氧原子。

5.02C02COH2CH4CuO+H2Cu+H2O置換反應

【解析】

【詳解】

(1)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5種無色氣體,氣體E為

A

解析:。2C02COH2CH4CUO+H2=CU+H2O置換反應

【解析】

【詳解】

(1)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5種無色氣體,氣體E為天然氣的

主要成分,所以E為甲烷,C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

化碳,D是最輕的氣體,D是氫氣,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會生成B,所以B

是二氧化碳;氣體A和一氧化碳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氣,

氧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水,氧氣和甲烷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經(jīng)過驗證,推導

正確,所以A是。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2,

C02,co,H2,CH4;

(2)氧化銅與D的反應是氫氣和氧化銅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水,化學方程

A

式為:CUO+H2=CU+H2O,反應基本類型屬于置換反應,故填:

A

CUO+H2=CU+H2O置換反應。

6.(1)Ca(OH)2,除銹(氣體答案合理亦可)

(2)2H2O22H2O+02$(3)復分解反應

【解析】

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0H)2,G是氣

體且能和F反

解析:(1)Ca(OH)2,除銹(氣體答案合理亦可)

(2)2H2022H2O+O2T(3)復分解反應

【解析】

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0H)2,G是氣

體且能和F反應為CO2,A能用于制備G,應該是CaCCh或稀鹽酸,又因為A

能轉化為氣體B,所以A一定是稀鹽酸而不是CaCCh,由此可得知B為H2,E

和B能相互轉化E應為H2O,D和E組成元素相同,D為雙氧水H2O2,D和生

成E和D,E為水,所以D為。2

考點:常見物質(zhì)間轉換關系

7.COFe(0H)3CuS04或CuC12或Cu(NO3)2

CO2+Ca(OH)2=CaCO3;+H20H2SO4+Fe2O3=Fe2(SO4)3+3H2O復

解析:COFe(OH)3CuS04或C11CI2或CU(NO3)2

CO2+Ca(OH)2=CaCO3;+H2OH2SO4+Fe2O3=Fe2(SO4)3+3H2O復分解反應

【解析】

試題分析:依據(jù)H為紅褐色沉淀為突破口,H為氫氧化鐵、G為硫酸鐵、B為

氧化鐵、A為一氧化碳、C為鐵、D為二氧化碳、E為銅、F為碳酸鈣、x的為

硫酸銅,故(1)A的化學式為CO;H的化學式為Fe(OH)3X的化學式

CuSO4(2).寫出反應③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3).寫出

反應④的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

應。

考點:物質(zhì)的推斷

8.CuSO4Na2CO3+BaC12===BaCO31+2NaClNa2co3、KOHKC1取

少量無色溶液A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銀溶液,若產(chǎn)生

解析:CuSO4NaoC03+BaCb===BaC031+2NaClNa,CC)3、KOHKC1

取少量無色溶液A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銀溶液,若產(chǎn)

生白色沉淀,則固體中一定含有KCL否則不含KC1

【解析】

試題分析:(1)依據(jù)步驟①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固體物質(zhì)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因為

硫酸銅溶液呈藍色;(2)由③反應現(xiàn)象可知,步驟②中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為碳酸

領,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鉀,一定不含氯化鈣、硫酸鈉,因為溶液顯堿

性,故一定含有氫氧化鉀,故反應的方程式為為

BaCb+Na2cO3==BaCO31+2NaCl;(3)根據(jù)上述實驗得出固體物質(zhì)中一定含有

Na2co3、KOH,可能含有KC1,進一步確定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采用的方法是取

少量無色溶液A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

色沉淀,則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鉀,反之不含氯化鉀。

考點:堿和鹽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推斷

9.置換反應CO+CuOCu+CO2(合理即可)CH4+2O2CO2+2H2O氫氧化

領(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題屬于推斷題,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若A為

力口執(zhí)

解析:置換反應CO+CuOj當Cu+C02(合理即可)

點燃

CH4+2O2CO2+2H2O氫氧化鋼(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題屬于推斷題,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若A為較活潑金屬,C為氣

體單質(zhì),較活潑金屬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①若C為金屬單

質(zhì),A、B、D都是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

碳;②若A是最簡單的有機物,C為水,那么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若A為藍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則B可

能是氫氧化鋼。

【詳解】

(1)若A為較活潑金屬,C為氣體單質(zhì),較活潑金屬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2)①若C為金屬單質(zhì),A、B、D都是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

力口執(zhí)

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填:CO+CuO—^Cu+CCh(合理即可)

②若A是最簡單的有機物,C為水,那么甲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

點燃

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填:054+202^=CO2+2H2O

(3)若A為藍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硫酸銅和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硫

酸領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則B可能是氫氧化銀;故填:氫氧化銀

(合理即可)

【點睛】

本冷點屬于物質(zhì)的推斷題,是通過對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在比較鑒別的基

礎上,得出了正確的實驗結論。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一般有兩種類

型:一是圖框式推斷題;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斷題;本題屬于第一種類型。不論

哪一種類型,都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從而得出物質(zhì)的組成。

10.CuOC02Na2CO3+2HCl=2NaCl+CO2t+H2O

【解析】

【分析】

A、B、C、D、E是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E的固體俗稱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

碳,D是

解析:CuOCO2Na2co3+2HCl=2NaCl+CO2T+H2。

高溫小

2CUO+C^=2CU+CO2T

【解析】

【分析】

A、B、C、D、E是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E的固體俗稱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

碳,D是黑色固體,且與C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①、②、③、

④的反應類型分別是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和置換反應,所以D是

氧化銅,C是碳,A是碳酸鈉,B是碳酸鈣,經(jīng)過驗證,推斷正確。

【詳解】

(1)由分析可知,D是CuO,E是CO2;

(2)反應①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CO2t+H2O;

反應④是氧化銅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小

2CUO+C^2CU+CO2T。

11.Ca(0H)2Na2co3+2HC1=2NaCl+H20+CO2TCa(0H)2+Na2CO3=

CaC03;+2NaOHH20滅火

解析:Ca(OH)2Na2co3+2HC1=2NaCl+H2O+CO2TCa(0H)2+Na2cO3=

CaCO3;+2NaOHH20滅火

【解析】

【分析】

【詳解】

(1)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化學式為:Ca(OH)2;

(2)乙是一種可溶性鹽,遇鹽酸反應產(chǎn)生大量無色氣體己,則乙為碳酸鹽,所

以為碳酸鈉,無色氣體為二氧化碳,此反應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

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Na2c。3+2HC1=2NaCl+H20+CO2T;

(3)由圖可知甲+乙一丁+戊,戊+己一乙和丙,又因為甲、乙、丙、丁、戊、

己六種常見物質(zhì),由氫、碳、氧、鈉、鈣5種元素中的2-3種組成。甲為氫氧

化鈣,乙為碳酸鈉,己為二氧化碳,戊可以為氫氧化鈉,丙為水,丁為碳酸

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Ca(0H)2+

Na2cO3=CaC03l+2NaOH;丙為H2O;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氣體肥料等。

12.過濾BaS04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領、硝酸鈉氯化鋼、硫酸鈉

【解析】

【分析】

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銀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根沉淀,氯離子

和銀離子反應

解析:過濾BaSO4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鋼、硝酸鈉氯化鋼、硫酸鈉

【解析】

【分析】

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領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領沉淀,氯離子

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

A,無色溶液a,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一定含有氯化銀、硫酸鈉,

a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領生成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所以A是硫酸領,b中含

有反應剩余的硝酸領,氯化鋼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硫酸鈉和硝酸領反

應生成的硝酸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

【詳解】

(1)操作a是將沉淀和溶液分離,名稱是過濾,硫酸根離子和銀離子生成白色

的硫酸鋼沉淀,白色沉淀A是硫酸領,化學式為BaSCU。

(2)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銀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領沉淀,氯

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領

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領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所以白色

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無色溶液a,故由步驟1的現(xiàn)象

判斷,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

(3)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一定含有氯化鋼、硫酸鈉,a中加入過量的

硝酸領生成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所以A是硫酸領,b中含有反應剩余的

硝酸領,氯化鋼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硫酸鈉和硝酸領反應生成的硝酸

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故無色溶液b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氯

化鈉、硝酸銀、硝酸鈉。

(4)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銀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領沉淀,氯

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銀

離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領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所以白色

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無色溶液a,所以白色粉末中一

定不含硫酸銅,一定含有氯化鋼、硫酸鈉。

13.CuS04;堿。減小Fe+2HCl=FeC12+H2T;復分解反應。

【解析】

【分析】

由B為殺菌劑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藍色,B為CuS04;C為應用最廣

泛的金

解析:CuSO4;堿。減小Fe+2HCl=FeCb+H2T;復分解反應。

【解析】

【分析】

由B為殺菌劑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藍色,B為CuS04;C為應用最廣

泛的金屬C為鐵;故乙為銅或者硫酸亞鐵;鐵可以生成的氯化物只有

Fe+2HCl=FeCl2+H2t,故D為鹽酸;根據(jù)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

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相鄰兩物質(zhì)都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可知B、D硫酸銅和鹽酸

都可反應,故A為氫氧化鈉。

【詳解】

根據(jù)分析可知

(1)B的化學式是CuS04;A氫氧化鈉所屬的物質(zhì)類別是堿。

(2)B的溶液與C反應后,溶質(zhì)由硫酸銅變?yōu)榱蛩醽嗚F,質(zhì)量減小,溶劑不

變,故溶液質(zhì)量減小。

(3)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t;A與B反應的為氫氧化

鈉和硫酸銅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屬于復分解反應。

14.除鐵銹、工業(yè)原料或制藥等(合理答案均可)C02;熟石灰或消石灰

Na2CO3+Ca(0H)2=CaC031+2NaOH復分解反應CO2+Ca(OH)2=CaC

解析:除鐵銹、工業(yè)原料或制藥等(合理答案均可)co2;熟石灰或消石

灰Na2CO3+Ca(0H)2=CaCO31+2NaOH復分解反應CO2+Ca(OH)2=

CaCO31+H2O開發(fā)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樹造林等(寫一個合理

答案均給分)

【解析】

【分析】

A為人體胃液中的酸,農(nóng)業(yè)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是稀鹽酸,B是熟

石灰;B與C反應常用于工業(yè)上制燒堿,故C是碳酸鈉,,D含量過多會導致

溫室效應加劇,且稀鹽酸可以生成D,故D是二氧化碳;

【詳解】

CDA物質(zhì)是稀鹽酸,可用于除銹;

(2)由上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02;B是氫氧化鈣,俗稱是熟石灰

或消石灰;

(3)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為

Na2CO3+Ca(OH)2=CaCO3;+2NaOH;該反應是化合物之間互相交換成分,生

成新的化合物,故是復分解反應;

(4)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02+

Ca(OH)2=CaCO3;+H2O;

(5)低碳是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開發(fā)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

樹造林等都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5.Na2CO3+Ca(OH)2=CaCO3;+2NaOH酸分解反應2577.8t

【解析】

【詳解】

問題一

(1)A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3O4,A可以

點燃

解析:3Fe+2O2^^Fe3O4Na2CO3+Ca(OH)2=CaCO3;+2NaOH酸分解反

應2577.8t

【解析】

【詳解】

問題一

(1)A是磁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sCU,A可以和B相互轉化,則A可以是鐵單

占燃

質(zhì),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

(2)B的俗名是蘇打Na2co3,固體C易潮解是氫氧化鈉,反應③的化學方程

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3)由(1)(2)問分析,D為酸,該反應過程中判斷①置換反應,②化合反

應,③、④復分解反應,沒有分解反應。

問題二

解:設需要磁鐵礦的質(zhì)量為X。

Fe3O4+4C0-4CO2+3Fe

232168

xx(l-10%)1732tx97%

232_xx(l-10%)

168-1732tx97%

x~2577.8t

答:需要磁鐵礦的質(zhì)量為2577.8t。

16.(1)?CO2+C2CO,②碳酸;(2)①熟石灰,②2H202H2402T.

【解析】

試題分析:(1)①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A、B為

兩種氣體,所含元素種類相同,A有可

解析:(1)①C02+C向2c0,②碳酸;(2)①熟石灰,

誦由

②2H2。2H2T+O2T.

【解析】

試題分析:(1)①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A、B為

兩種氣體,所含元素種類相同,A有可燃性,A、B可以相互轉化,所以A是

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轉化,所以C可以是碳酸,

一氧化碳和氧氣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和水會生成碳酸,碳酸分解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種物質(zhì)均滿足題中

的轉化關系,所以B轉化為A的反應是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

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O2+C=E^=2CO,

②通過推導可知,物質(zhì)C可以是碳酸;

(2)①A、B、C、D、E、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E為氧化物,E能與

一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F并放出大量的熱,所以金屬氧化物是氧化鈣,E是

水,F(xiàn)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水可以相互轉化,水和D可以相互轉化,D為

一種氣體單質(zhì),所以D是氫氣或氧氣,氫氣和氧氣反應會生成水,水通電會生

成氫氣和氧氣,氧化鈣和水會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鹽酸會生成水,推出

的各種物質(zhì)均滿足題中的轉化關系,所以F是氫氧化鈣,俗稱是熟石灰;

②E轉化為D的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誦由

2H2。2H2T+O2T.

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17.漏斗引流CaC03、Mg(0H)2NaOH、BaC12BaCO3MgC12

【解析】

【分析】

【詳解】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解析:漏斗引流CaCCh、Mg(OH)2NaOH、BaCl2BaCO3MgCl2

【解析】

【分析】

【詳解】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硫酸鋼沉淀不溶解于稀鹽酸。因為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后,濾渣全

部溶解,可判斷出濾渣中無硫酸領沉淀,根據(jù)產(chǎn)生無色氣體,可判斷出含有碳

酸鈣沉淀,

設產(chǎn)生0.44g二氧化碳時,參加反應的碳酸鈣質(zhì)量是x,

CaCO3+2HC1=CaCl2+H2O+CO2T

10044

x0.44g

100:44=x:0.44g解得x=lg而濾渣的質(zhì)量是1.5g,故濾渣a的成分是CaCC)3、

Mg(OH)2,氫氧化鎂沉淀是由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產(chǎn)生的。向濾液中通入適

量CO2氣體生成白色沉淀,則該沉淀只能是碳酸領沉淀,可知濾液中含有

NaOH、BaCb,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BaCCh

(3)若現(xiàn)象①“濾渣全部溶解”變?yōu)椤盀V渣部分溶解”,其他現(xiàn)象不變,則沉淀中

含有碳酸鈣、硫酸領,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氫氧化鎂沉淀,故原樣品中不能確定

是否存在的物質(zhì)是氯化鎂。

18.CaC12;Fe;③⑤②3CO+Fe2O32Fe+3CO2Fe3O4+8HCl==

FeC12+2FeC13+4H2O

【解析】

A是人體胃酸的

解析:CaCl2;Fe;③⑤②3CO+Fe2O3=l^=2Fe+3CO2Fe3O4+8HCl==

FeCb+2FeCl3+4H2O

【解析】

A是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A是鹽酸,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碳酸鈣,

CaCO3+2HC1==CaCl2+H2O+CO2?,D為液體,則D是H2O,

CO2+C^_2CO,所以F是CO2,C是CaCb。G是CO,赤鐵礦主要成分是

Fe2O3,3co+Fe2O3高+2Fe+3cO2,H是Fe,E是O2。Fe在。2中燃燒生成

Fe3O4,FesCU是個數(shù)比為1:2的+2價、+3價鐵鹽。(1)C是CaCb;H是Fe。(2)

反應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