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_第1頁
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_第2頁
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_第3頁
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_第4頁
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6解答題2021年春湖南省各市高一(下)期末化學知識點分類匯編

四.解答題(共17小題)

26.(2021春?湖南期末)圖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I

(1)寫出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

(2)若將此元素周期表分為A、B、C、D區(qū),其中全部是金屬元素的區(qū)域為區(qū)。

(3)所含元素最多的周期是,所含元素最多的族是。

(4)硬度最大的單質是,密度最小的金屬是o(用物質的名稱填寫)

(5)在原子序數為1?18號元素中,請用化學式填寫。

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金屬元素是;與酸、堿都反應的金屬是;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

最強的酸是;原子半徑最大的金屬與原子半徑最小的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是;

27.(2021春?湖南期末)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從能量變化的角度看,鈉與水的反應屬于反應。

(2)以硫酸銅為電解質溶液的銀鋅原電池中.銀片上觀察到的現象是;鋅電極的反應式

為,溶液中SO;向極移動。

(3)將一定量的A氣體和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2C

(g),反應2min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l?

①用物質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mol-'min

②其他條件不變時,再通入2molA氣體,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將(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8.(2021春?邵東市校級期末)天然氣既是高效潔凈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產、生活中用途

廣泛。

圖1圖2

(1)如圖1是一個簡易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裝置可以很方便地測得某反應

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將鋁片加入小試管內,然后注入足量的鹽酸,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U形

導管中液面A(填“上升”或“下降”),

第1頁共28頁

說明此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CH.t(g)+2N02(g)wNz(g)+C02(g)+2H20(g).

①下列措施能夠使該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使用催化劑

b.降低溫度

c.及時分離水

d.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倍

e.充入NO2

f.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氣體

②若上述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o

a.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正反應速率最大,逆反應速率為0

c.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d.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

e.c(NO2)=2c(N2)

f.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CO2同時生成2molN02

(3)甲烷可直接應用于燃料電池,該電池采用KOH溶液為電解質,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①外電路電子移動方向:(填“a極至Ub極”或“b極到a極")。

②a電極的電極方程式為。

29.(2021春?臨湘市期末)碳、硅、銘、錫、鉛屬于同一主族元素,其單質及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用途。

(1)鉛蓄電池是最早使用的充電電池,其構造示意圖如圖1所示,放電時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Pb02+Pb+4H'+2S0;--2PbS0q+2H2。。該電池的負極為,電池放電時正極質量將。(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濃鹽酸桶麻酸

(2)PbOz可發(fā)生如圖2所示的轉化。

①寫出“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②寫出“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1400℃?1450℃時,石英、焦炭和氮氣可反應生成耐高溫、硬度大的化合物X,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3SiO?+6C+2N”1400(?1450寸"6C0.

第2頁共28頁

①X的化學式為。

②下列措施不能提高該反應速率的是。(填字母)

a.將石英和焦炭充分混合

b.增大N2的濃度

c.將粉末狀石英換成塊狀石英

(4)甲醇是常見的燃料電池原料,C02催化氫化可合成甲醇:C02(g)+3I12(g)」CH30H(g)+H20(g)All

<0?在2L容器中充入ImolCOz和3moHz的混合氣體,反應lOmin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變?yōu)樵瓉淼?5%。

則0?lOmin內,上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0.(2021春?開福區(qū)校級期末)在一定條件下,在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2C(g),開

始時加入4moiA、6molB、2molC,在2min末時測得C的物質的量是31nol.

(1)用A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A)=;

(2)2min末時,B的濃度為c(B)=.

31.(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s(g)+02(g)合2sO3

(g)。

(1)溫度恒容條件下,的濃度在2min內由0.4moi/L變成了0.Imol/L,則由S0?表示的這段時間內反應

的平均速率為mol/(L,min);

(2)若壓縮氣體體積以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2.(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lOmol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A(g)

WB(g)+C(g)△H=+85.Ikj?mol7反應時間(t)與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的數據見表:

時間t/h0124816202530

總壓強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

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A的平衡轉化率,應采取的措施為.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a(A)的表達式為.平衡時A的轉化率

為,列式并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K.

33.(2021春?湖南期末)將CO?轉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碳循環(huán).在容積為2L的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

充入ImolCO2和3mol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02(g)+3H2(g)MH30H(g)+H20(g),測得C02W

CH:iOH(g)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時間Omin3min6min9min12min

n(CHsOH)/mol00.500.650.740.74

10.500.35a0.26

n(C02)/mol

(1)a—;3?9min內,v(CO2)=mol*L'?inin()

第3頁共28頁

(2)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標號)

A.反應中CO?與CH30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

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H2,同時生成ImolCH30H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3)上述反應6min末時,已消耗掉的CO?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4)上述反應12min末時,混合氣體中CO?(g)和W(g)的質量之比是。

(5)第3min時丫正(CH3OH)(填“>,,、“<”、“=”或“無法比較”)第9min時v逆(CH:QH).

(6)在恒溫條件下,若將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mX(g)

enY(g),X和Y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時間/min05101520

c(X)/mol*L10.2c0.60.60.6

c(Y)/mol*L10.6c0.40.40.4

①m:n—。

②。:。(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4.(2021春?天心區(qū)校級期末)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化學資源寶庫,請回答下列問題:

綜合利用海水資源可以制備氯化鏤、純堿、金屬鎂等物質,其流程如圖:

NH,CO,

提純??溶液

L粗鹽星^NaCI溶液T加熱

」NaHCO,固體皿以純堿

海水—

f母液幺齡MX(()H),鬻*\lxCI、溶液-yMgCL-6H:()亙*MgCLMg

(1)反應①?⑤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填序號)。

(2)X溶液中的主要陽離子是Na'和。

(3)粗鹽中含Ca,Mg"、S0,1一等雜質,需要提純后才能綜合利用。粗鹽提純的步驟有:

①加入過量的NazCO:;溶液

②加入過量的BaCL溶液

③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

④加入鹽酸調節(jié)溶液至中性

⑤溶解

⑥過濾

⑦蒸發(fā)

第4頁共28頁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字母)。

A.⑤②③①④⑥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35.(2021春?湖南期末)海洋資源的利用具有廣闊前景。

(1)無需經過化學變化就能從海水中獲得的物質是(填序號)。

A.食鹽

B.淡水

C.燒堿

D.純堿

E.澳

(2)大量的鎂從海水中提取,一種工業(yè)制備無水氯化鎂的工藝流程如下:

物質X碳、氯氣

油液氣體

工業(yè)上常用“沉鎂”物質X的是,“氯化”過程中的氣態(tài)副產物常用作還原劑,“氯化”發(fā)生的化

學方程式是。

(3)海帶中含有碘元素。實驗室提取碘的步驟如下所示:

蒸儲水+稀H2sCCL

12的四氯

海帶灼燒I溶解}~T過浦I氧化.

①③④⑤化碳溶液

①灼燒海帶至灰燼時所用的主要儀器名稱是。海帶灰中含有硫酸鎂、碳酸鈉等,在實驗步驟

(填序號)中實現與碘分離。

②寫出步驟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6.(2021春?湖南期末)二氧化硫既能污染環(huán)境,又在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作用,根據要求回答下列

問題。

I-如圖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某實驗小組采集硫酸型酸雨樣品,隨著時間的變化,多次測定該樣品的pH,得到表中數據:

測定時間/h01234

雨水的pH4.754.604.584.504.50

酸雨樣品放置時pl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你認為減少酸雨的產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

第5頁共28頁

①減少用煤作燃料

②開發(fā)新能源

③燃料脫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監(jiān)測并治理汽車排出的大量尾氣

⑥收集大氣中氮氧化物制備硝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II.某同學根據銅與濃硫酸反應能生成S02,預測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產物可能為混合氣體(水蒸氣除

外),設計如下裝置進行驗證(加熱和部分夾持裝置略):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預測的混合氣體的成分可能為。

(2)C裝置所盛常見試劑可以是(填一種),實驗過程中,理論上可觀察到E、F裝置的實驗現象

分別為、?

III.為測定空氣中SO?的含量,某課外小組的同學將空氣樣品經過管道通入密閉容器中的300mL0.100mol/L

的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若管道中空氣流量為aL/min,經過bmin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樣品中的SO?可以

被溶液充分吸收,則該樣品中的Sa含量是g/Lo

37.(2021春?邵東市校級期末)已知:A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

發(fā)展水平的標志。如圖是有機物A-G之間的轉化關系:

第6頁共28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D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分別是、;C的結構簡式是o

(2)E是一種具有香味的液體,則B+D-E的反應方程式為,反應類型是o

(3)G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其結構簡式是。

(4)F被廣泛用于小手術局部麻醉。寫出由A制取F的化學方程式:。

(5)H是E的同分異構體,且H能與NaHCCh反應,則H的結構簡式為。

38.(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已知:A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產物之一,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

發(fā)展水平的標志。下列是有機物A-G之間的轉化關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D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分別是;C的結構簡式是;

(2)E是一種具有香味的液體,由B+D-E的反應方程式為:,反應類型是o

(3)G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其結構簡式是;

(4)俄羅斯足球世界杯激戰(zhàn)正酣,在比賽中當運動員肌肉扭傷時,隊醫(yī)立即對其受傷部位噴射物質F進

行應急處理。寫出由A制F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H是E的同分異構體,且H能與NaHCO:;反應,則H的結構簡式可能為(寫出2種):。

39.(2021春?湖南期末)某物質只含C、H、0三種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圖所示,分子中共有12個原子(圖

中球與球之間的

連線代表單鍵、雙鍵等化學鍵).

(1)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2)該物質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3)下列物質中,與該產品互為同系物的是(填序號),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①C&CHTHC00H②CHzYHCOOCH:,③CH3cH/CH-CHCOOH

④CH3cH(CH3)COOH⑤CH2-CHCOOH.

第7頁共28頁

40.(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請回答

下列問題:

(1)當電極a為A1,電極b為Cu,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H*移向極

(填“a”或"b”)。

(2)利用反應“Cu+2Ag+=2Ag+Cu"”設計一個化學電池,該電池的電解質溶液是。

41.(2021春?湖南期末)工業(yè)上常用鐵質容器盛裝冷的濃硫酸。為研究鐵質材料與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

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I.(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入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

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2)另稱取鐵釘6.0g放入15.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甲同學認為

X中除Fe"外還可能含有Fe3若要檢驗其中是否含有Fe「應選用(選填序號)。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酸性KMnO,溶液

(3)乙同學取336mL(標況)氣體Y通入足量濱水中,發(fā)生反應:S02+Br2+2H20=2HBr+H2S0.1,然后加入足

量BaCk溶液,得干燥固體2.33g。由此推知氣體Y中SO?的體積分數為%(保留小數點后1位)。

II.分析上述實驗中SO?體積分數的結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有%和CO2氣體。為此設計了下

列探究實驗裝置(部分裝置已省略)。

(4)裝置A中酸性KMnOi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氣體Y中的S0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若能證明氣體Y中含有C0”則對應的實驗現象是o

(6)實驗時,F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色,則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此現象表明Y中含有比,產

第8頁共28頁

生%的原因是

42.(2021春?湖南期末)NaClOz是一種重要的殺菌消毒劑,也常用來漂白織物等,其一種生產工藝如下:

食鹽水

-?NaClO;產品

NaOHv

由」圣

已知電解總反應為:2c知z+2NaCL七四-ZNaClOz+Cb

回答下列問題:

(1)NaClOz中C1的化合價為o

(2)工業(yè)上常用黃鐵礦(FeSz)為原料制備硫酸,配平下面方程式:FeS2+0口高溫

Fe2()3+o

(3)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NaHSOj是(填字母代號)。

a.酸

b.酸式鹽

c.電解質

d.非電解質

e.離子化合物

f.共價化合物

(4)寫出“反應”步驟中生成CIO2的化學方程式o

(5)“電解”所用食鹽水由粗鹽水精制而成,精制時,為除去她"和Ca2+,要加入的試劑分別

為、。

(6)“尾氣吸收”是吸收“電解”過程排出的少量C1是。此吸收反應中,氧化劑(C102)與還原劑(H202)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7)“有效氯含量”可用來衡量含氯消毒劑的消毒能力,其定義是:每克含氯消毒劑的氧化能力相當于多

少克Ck的氧化能力(NaC102,Cl2的還原產物都是CU)。NaClO2的有效氯含量為(計算結果保留

兩位小數)。

第9頁共28頁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四.解答題(共17小題)

26.(2021春?湖南期末)圖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I

(1)寫出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四周期第vm族。

(2)若將此元素周期表分為A、B、C、D區(qū),其中全部是金屬元素的區(qū)域為B區(qū)。

(3)所含元素最多的周期是第六周期,所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HIB族。

(4)硬度最大的單質是金剛石,密度最小的金屬是鋰。(用物質的名稱填寫)

(5)在原子序數為1?18號元素中,請用化學式填寫。

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金屬元素是Na;與酸、堿都反應的金屬是A1;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

強的酸是HC1O”;原子半徑最大的金屬與原子半徑最小的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是

【解答】解:(1)根據圖示可知,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D族,

故答案為:第四周期第VDI族;

(2)s區(qū)(A)含有H元素,p區(qū)(C、D)含有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過渡元素(B)全部金屬元素,

故答案為:B;

(3)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含有32種元素,含有元素最多;第IIIB族含有鐲系元素、鋼系元素,是所

含元素最多的族,

故答案為:第六周期;第HIB族;

(4)硬度最大的是單質是金剛石,密度最小的金屬是鋰,

故答案為:金剛石;鋰;

(5)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

徑逐漸增大,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短周期中Na的金屬性最強,與水反應最劇烈;

非金屬性越強,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酸性越強,F、0元素沒有最高價含氧酸,則最高價含氧酸最強為

IIC1O4;

原子半徑最大的金屬為Na,原子半徑最小的非金屬為H,Na、H形成化合物為Nall,Nall屬于離子化合物,

故答案為:Na;Al;HC10.,;NaH。

27.(2021春?湖南期末)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從能量變化的角度看,鈉與水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2)以硫酸銅為電解質溶液的銀鋅原電池中.銀片上觀察到的現象是有紅色金屬析出;鋅電極的反

應式為Zn-2e=Zn",溶液中SO.1向負(或鋅、Zn)極移動。

(3)將一定量的A氣體和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2C

第10頁共28頁

(g),反應2min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l?

①用物質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5mol?L''?min

②其他條件不變時,再通入2molA氣體,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將增大(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解答】解:(1)鈉和水反應時融化為光亮的小球,說明鈉和水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放熱;

(2)以硫酸銅為電解質溶液的銀鋅原電池中,鋅做負極,負極反應為Zn-2e-=Zr?,表現為鋅極溶解,

銀做正極:Cu"+2e-=Cu,表現為有紅色金屬析出,陰離子流向負極,即溶液中SO/向鋅極移動,

故答案為:有紅色金屬析出:Zn-2e-=Zn3負(或鋅、Zn);

(3)①將一定量的A氣體和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f

2C(g),反應2min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i則v(C)=△c(C)=◎?6mol/L=0.3moi/(L?min),

At2min

然后根據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可知B的反應速率v(B)=X1£1=O.15mol/(L.min),

2

故答案為:0.15;

②其他條件不變時,再通入2molA氣體,A的濃度增大,而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正反應速率加快,

故答案為:增大。

28.(2021春?邵東市校級期末)天然氣既是高效潔凈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產、生活中用途

廣泛。

(1)如圖1是一個簡易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裝置可以很方便地測得某反應

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將鋁片加入小試管內,然后注入足量的鹽酸,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U形

導管中液面A下降(填“上升”或“下降”),

說明此反應是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CFL(g)+2N02(g)*Nz(g)+C02(g)+2H20(g)。

①下列措施能夠使該反應速率加快的是ade。

a.使用催化劑

b.降低溫度

c.及時分離水

d.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倍

第11頁共28頁

e.充入N02

f.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氣體

②若上述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acf。

a.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正反應速率最大,逆反應速率為0

c.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d.混合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

e.c(N02)=2C(N2)

f.單位時間內生成Imo1CO2同時生成2molN02

(3)甲烷可直接應用于燃料電池,該電池采用KOH溶液為電解質,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①外電路電子移動方向:a極到b極(填"a極至Ub極”或“b極到a極")。

②a電極的電極方程式為CH「8c+100l=C0j+7HQ。

【解答】解:(1)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錐形瓶內氣體體積膨脹,液面A下降,

故答案為:下降;放熱;

(2)①a.使用合適的催化劑,能減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

b.溫度降低,反應速率變慢,故b錯誤;

c.分離出生成的水,平衡正移,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變慢,故c錯誤;

d.把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倍,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

e.充入NO?,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e正確;

f.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氣體,反應物濃度保持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f錯誤;

故答案為:ade;

②a.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0,故b錯誤;

c.反應正向為體積增大反應,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反應前后均為氣體,混合氣體的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故d錯誤;

e.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與系數無必然聯系,故e錯誤;

f.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CO2同時生成2molN02,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f正確;

故答案為:acf;

(3)①a極為負極,b極為正極,外電路電子移動方向從負極流向正極,即a極到b極,

故答案為:a極到b極;

②a極為負極,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KOH溶液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電極反應式為CH=8e-+100H

2

C03-+7H20,

2

故答案為:CHt-Se+lOOH'—CO3'+7H20?

第12頁共28頁

29.(2021春?臨湘市期末)碳、硅、楮、錫、鉛屬于同一主族元素,其單質及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用途。

(1)鉛蓄電池是最早使用的充電電池,其構造示意圖如圖1所示,放電時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

Pb02+Pb+4H+2S0/=2PbS0,l+2H20o該電池的負極為Pb,電池放電時正極質量將增大。(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2)PbOz可發(fā)生如圖2所示的轉化。

①寫出“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PbOz+4H++原1一=Pb'2.+Cl2t+2&0。

②寫出“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PbCL+H2so尸PbSOiI+2HC1。

(3)1400C?1450℃時,石英、焦炭和氮氣可反應生成耐高溫、硬度大的化合物X,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3Si0z+6C+2N2,140(fC?1450七X+6C0。

①X的化學式為為M。

②下列措施不能提高該反應速率的是c。(填字母)

a.將石英和焦炭充分混合

b.增大用的濃度

c.將粉末狀石英換成塊狀石英

(4)甲醇是常見的燃料電池原料,C02催化氫化可合成甲醇:C02(g)+3H2(g)WCH30H(g)+H20(g)All

<0o在2L容器中充入ImolCOz和3m0國的混合氣體,反應lOmin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變?yōu)樵瓉淼?5%。

則0?lOmin內,H:,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5moL?L3minT。

【解答】解:(1)Pb價態(tài)升高,Pb為負極,PbOz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PbO2+SO.1+2e-+4H'—PbSO?+2H2。,

電極質量增加,

故答案為:Pb;增大;

(2)①“還原”反應中Pb。?與HC1作用生成Ck,自身被還原為Pb”,由電子守恒、元素守恒和電荷守恒

+2+

可得離子方程式為PbO2+4H+2Cl-=Pb+Cl2t+2H£,

2<

故答案為:PbO2+4H'+2Cr=Pb+Cl21+2H20;

②“復分解”反應中PbCk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PbSOi和HCL化學方程式為PbCl2+H2S0?

=PbSO1I+2HC1,

故答案為:PbCl2+H2SO4=PbSO4I+21IC1;

(3)①由元素守恒可知,X為SiM

第13頁共28頁

故答案為:Si3N4;

②a.固體混合有利于增大接觸面,能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增大氣態(tài)反應物濃度,能加快反應速率,故b正確;

c.將粉末狀石英換成塊狀石英,反應接觸面積減小,速率降低,故c錯誤:

故答案為:c;

(4)lOmin時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lmol+3mol)X75%=3moL設0?lOmin內上的反應量為xmol,

C02(g)+3H2(g)=CH30H(g)+為0(g)

起始量lmol3mol00

反應量—molxmol—mol—mol

333

lOmin后(1T)mol(3-x)mol—mol-mol

333

氣體的總物質的量(1-—)mol+(3-x)mo1+—mo1+—mo1=3mo1,解得x=l.5mol,v(H2)=---,眄----

3332LXlOmin

=0.075moL,L',min'

故答案為:0.075moL?L'1*min"o

30.(2021春?開福區(qū)校級期末)在一定條件下,在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2C(g),開

始時加入4molA、6molB、2molC,在2min末時測得C的物質的量是3mol.

(1)用A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A)=0.375mol/(Lnnin).;

(2)2min末時,B的濃度為c(B)=2.75mol/L.

【解答】解:利用三段式計算:3A(g)+B(g)=2C(g),

開始4mol6mol2mol

變化1.5mol0.5mollmol

2min末2.5mol5.5mol3mol

1.5moi

(1)2min內,用A表示平均速率為v(A)=△_2L_=0.375moi/(L?min),

At2min

故答案為:0.375mol/(L*min).

(2)2min內,B的濃度變化為△(B)S5mcil=0.25mol/L,

V2L

2min末b的濃度為酗L-0.25mol/L=2.75mol/L.

2L

故答案為:2.75mol/L.

31.(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s(g)+02(g)-2S0;i

(g)o

(1)溫度恒容條件下,。2的濃度在2min內由0.4mol/L變成了0.lmol/L,則由S0?表示的這段時間內反應

第14頁共28頁

的平均速率為0.3mol/(L?min);

(2)若壓縮氣體體積以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答】解:(1)這段時間內由。2表示的這段時間內反應的平均速率為:v(。2)=°-如。1幾-0.Imol/L

2min

=0.15mol/(L.min),同一反應中,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成正比,則v(S02)=2(02)=0.3mol/

(L?min),

故答案為:0.3;

(2)該反應前后都是氣體,若壓縮氣體體積以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將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

32.(2021春?雁峰區(qū)校級期末)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lOmol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A(g)

B(g)+C(g)Z\H=+85.lk「mol反應時間(t)與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的數據見表:

時間t/h012481620

總壓強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

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A的平衡轉化率,應采取的措施為升高溫度、降低壓強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a(A)的表達式為(-口-1)X10096.平衡時

PO

2

A的轉化率為94.1%,列式并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KK=£1.=一(0儂,蛔/L)=

-------------------c(A)-0.10X(1-94.1%)-

1.5niol/L.

【解答】解:(1)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A(g)WB(g)+C(g)△H=+85.lkj-mol-1

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前后氣體體積增大,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可知,欲提高A的平衡轉化率,平衡正

向進行,可以升溫或減壓條件下使平衡正向進行;

故答案為:升高溫度、降低壓強;

(2)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為反應的A的量,所以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

p_pP

a(A)的表達式=----lx100%=-1)X100%;

PoPo

平衡時A的轉化率=9,53-4.91xioo%=94.1%,

4.91

A(g)/B(g)+C(g)

起始量(mol/L)0.1000

變化量(mol/L)0.10X94.1%0.10X94.1%0.10X94.1%

平衡量(mol/L)0.10(1-94.1%)0.10X94.1%0.10X94.1%

C(B)C(C)_(0.0941mol/L)2

K==1.5mol/L

c(A)-0.10X(1-94.1%)

第15頁共28頁

2

故答案為:(衛(wèi)--1)X100%;94.1%;K=C(B)C(C)=(0.0941mol/L)=i.5mol/L.

poc(A)0.10X(1-94.1%)

33.(2021春?湖南期末)將CO?轉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碳循環(huán).在容積為2L的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

充入ImolCO2和3mol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02(g)+3H2(g)MH30H(g)+H20(g),測得CO?和

CH30H(g)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時間Omin3min6min9min12min

00.500.650.740.74

n(CH3OH)/mol

10.500.35a0.26

n(C02)/mol

(1)a—0.26;3?9min內,v(C02)=0.02mol?L-'?min。

(2)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標號)

A.反應中CO?與CH30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

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H2,同時生成ImolCH3OH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3)上述反應6min末時,已消耗掉的CQ?的物質的量分數為65%。

(4)上述反應12min末時,混合氣體中CO?(g)和H2(g)的質量之比是22:3。

(5)第3min時VIE(CH3OH)》(填”或“無法比較”)第9min時v逆(CH3OH).

(6)在恒溫條件下,若將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mX(g)

:nY(g),X和Y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時間/min05101520

c(X)/moleL10.2c0.60.60.6

c(Y)/moleL10.6c0.40.40.4

①m:n—2:I

②c=0.47。(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答】解:(1)結合表中數據可知,9min和12min時甲醇的物質的量相等,說明9min時已經達到平衡

0.50moi-0.26mol

狀態(tài),9min和12min時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也相等,則a=0.26;3?9min內v(COz)=------―;----------

9min-3min

—0.02mol,L',min

故答案為:0.26;0.02;

(2)A.結合表中數據可知,反應中C0?與CH:!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時,反應繼續(xù)向著正向進行,

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第16頁共28頁

B.該反應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反應,壓強為變量,當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表明達到平

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l%,同時生成lmolCH:QH,表示的是正、逆反應速率,但不滿足化學計量數關系,

說明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變量,則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變量,當混合

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表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mo3mo

(3)6min末剩余的二氧化碳為0.35mol,則已消耗掉的CO?的物質的量分數為1i一立5iX100%=

lmol

65%,

故答案為:65%;

(4)初始充入ImolCOz和3molH2,反應過程中二氧化碳與氫氣按照1:3反應,則COZ(g)和%(g)的物

質的量之比始終為1:3,根據m=nM可知,上述反應12min末時,混合氣體中CO?(g)和%(g)的質量

之比是(44g/molXl):(2g/molX3)=22:3,

故答案為:22:3;

(5)第3min時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第9min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v正(ClhOH)=丫逆(ClhOH),由于反應物濃

度第3min時〉第9min時,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小,則第3m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