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房產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和契稅法之船舶噸稅_第1頁
第11章-房產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和契稅法之船舶噸稅_第2頁
第11章-房產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和契稅法之船舶噸稅_第3頁
第11章-房產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和契稅法之船舶噸稅_第4頁
第11章-房產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和契稅法之船舶噸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船舶噸稅一、船舶噸稅概述二、船舶噸稅的基本內容三、船舶噸稅的計算四、船舶噸稅的申報與繳納一、概念船舶噸稅,是對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以下稱應稅船舶)征收的一種稅。船舶噸稅由海關征收。1952年9月29日,開始執(zhí)行海關總署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辦法》。征收范圍包括:在中國港口行駛的外國籍船舶、外商租用的中國籍船舶、中外合營的海運企業(yè)自有或租用的中外籍船舶。船舶噸稅區(qū)別機動船和非機動船,按噸位級別計征。以3個月或30天為一繳納期。從1987年1月1日起,噸稅的計征改為90天期和30天期兩種,由納稅人于申請完稅時自行選擇。1994年3月15日交通部、國家計委、財政部、海關總署通知,對船舶噸稅的稅率進行了調整。2011年11月23日國務院第182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船舶噸稅,簡稱噸稅。舊稱“船鈔”。所收船舶噸稅,??顚S糜谥皆O施的建造與維修,因此,船舶噸稅也有“燈塔稅”之稱。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率(一)征稅范圍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

。(二)納稅人應稅船舶的負責人為船舶噸稅的納稅人。(三)稅率噸稅按照船舶凈噸位和噸稅執(zhí)照期限征收。船舶噸稅采用分類分級定額稅率。設有普通稅率和優(yōu)惠稅率,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的應稅船舶,船籍國(地區(q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船舶稅費最惠國待遇條款的條約或者協定的應稅船舶,適用優(yōu)惠稅率。

其他應稅船舶,適用普通稅率。船舶噸稅稅率表

稅目

(按船舶凈噸位劃分)稅率(元/凈噸)備注普通稅率

(按執(zhí)照期限劃分)優(yōu)惠稅率

(按執(zhí)照期限劃分)1年90日30日1年90日30日不超過2000凈噸12.64.22.19.03.01.5拖船和非機動駁船分別按相同凈噸位船舶稅率的50%計征稅款超過2000凈噸,但不超過10000凈噸24.08.04.017.45.82.9超過10000凈噸,但不超過50000凈噸27.69.24.619.86.63.3超過50000凈噸31.810.65.322.87.63.8三、船舶噸稅的減稅免稅下列船舶免征噸稅:(一)應納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船舶;(二)自境外以購買、受贈、繼承等方式取得船舶所有權的初次進口到港的空載船舶;(三)噸稅執(zhí)照期滿后24小時內不上下客貨的船舶;(四)非機動船舶(不包括非機動駁船);(五)捕撈、養(yǎng)殖漁船;(六)避難、防疫隔離、修理、終止運營或者拆解,并不上下客貨的船舶;(七)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專用或者征用的船舶;(八)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及其有關人員的船舶;(九)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船舶。四、船舶噸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和征收管理(一)船舶噸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計算公式為:船舶噸稅=凈噸位×元/凈噸注:凈噸位=船舶有效容積×噸/立方米(二)船舶噸稅應納稅額的征收管理1.船舶噸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1)應稅船舶進入港口的當日,為船舶噸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應稅船舶在噸稅執(zhí)照期滿后尚未離開港口的,應當申領新的噸稅執(zhí)照,自上一次執(zhí)照期滿的次日起續(xù)繳噸稅。2.納稅期限。應稅船舶負責人應當自海關填發(fā)噸稅繳款憑證之日起15日內向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