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地圖-地理的語言(第2課時)六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堂(中華中圖版2024)_第1頁
1.3.2 地圖-地理的語言(第2課時)六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堂(中華中圖版2024)_第2頁
1.3.2 地圖-地理的語言(第2課時)六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堂(中華中圖版2024)_第3頁
1.3.2 地圖-地理的語言(第2課時)六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堂(中華中圖版2024)_第4頁
1.3.2 地圖-地理的語言(第2課時)六年級地理上冊同步課堂(中華中圖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地圖-地理的語言中華中圖版(2024)地理·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地球與地圖》第2課時19世紀末,紅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兩個英國人,搜出來一些畫有許多密集線條的圖紙,他們說是捉蝴蝶的,圖紙上畫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們,而且還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但這幾張“蝴蝶”圖后來卻帶來了侵略的英國軍隊。這些“蝴蝶”圖就是今天我們要學會看的等高線地形圖在地圖上識別方向,讀出一個地點的經度和緯度,量算空間距離,識別地圖圖例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選擇適用的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結合生活實例,描述數字地圖和衛(wèi)星導航系統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地形圖上的顏色代表什么02海拔和相對高度海拔(絕對高度):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如左圖:若甲地的海拔為1200米,乙地的海拔為200米,則甲地與乙地的相對高度為1200-200=1000米。(1)A、B、C、D各點的海拔是多少?(2)A、B兩點和D、E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是多少?思考(1)A點的海拔為1200米;B點的海拔為600米;C點的海拔為200米;D點的海拔為350米;(2)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1200-600=600米;D、E兩點的相對高度為:350-100=250米;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的平滑曲線,稱為等高線。這種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叫作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的特點1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2同一條等高線上的海拔高度相等3同一幅圖等高距相等等高距為10米觀察下列等高線地形圖,根據等高線的概念判斷此圖是否正確,為什么?思考錯,同一條等高線出現了兩個不同的高度。等高線地形圖的作用判斷坡度陡緩判斷山體部位根據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判斷坡度的陡緩。根據等高線的凹凸方向,判斷山脊與山谷等.判斷坡度陡緩坡陡坡緩等高線密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判斷山體部位山頂地形景觀與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地形景觀等高線地形圖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判斷山體部位等高線閉合,數值中心高,四周低。山峰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判斷山體部位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容易發(fā)育成小河判斷山體部位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容易發(fā)育成小河判斷山體部位鞍部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分判斷山體部位陡崖等高線重疊在一起,適合攀巖判斷山體部位等高線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小結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線閉合,數值內高外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彎曲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彎曲相鄰兩座山峰之間海拔較低部位等高線重合在一起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把不同的高度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可以看出地表的高低形態(tài),這種地圖叫作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線分層設色地形圖按表示區(qū)域大小分類世界圖半球圖大洲圖國家圖省區(qū)圖城市圖按表示內容分類普通地圖政區(qū)地圖交通地圖旅游地圖專題地圖人口分布圖礦產分布圖降水分布圖地形圖政區(qū)圖交通圖旅游景點分布圖其他形式的地圖紙質地圖電子地圖立體地圖衛(wèi)星影像地圖遙感影像地圖

遙感影像地圖是一種以航空或衛(wèi)星遙感影像為基底,經過影像解譯編制而成的地圖,按照不同用途可以分為航空影像地圖和衛(wèi)星影像地圖。1.下圖是四幅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能體現“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D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5題。2.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57米B.400米

C.531米D.398米3.圖中虛線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B.鞍部C.山頂D.山脊4.圖中序號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ADD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A、B、C、D分別表示哪種地形?2.估計山頂甲的海拔高度大約在多少米?3.如果從A和F分別爬到乙山頂,你認為哪條路難走?為什么?1.A表示山脊B表示山谷C表示鞍部D表示陡崖2.山頂甲的海拔大約在600—700米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