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江西省宜春一中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代以來,以征服、改造自然為指引的現(xiàn)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類對自然的肆意破壞和過度開發(fā),對
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隨著工業(yè)化加速、能源和資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活方式改變,現(xiàn)代文明的異化
現(xiàn)象不斷顯露,直接威脅人類自身的存在、發(fā)展與完善。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議題上,以狹隘的人類中心論
為行為原則,只會導致人與自然的對峙。把人視為“萬物的勺尺度”,就會對自然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
破解這一問題,需要從天人關(guān)系的高度重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系,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
中華文明歷來強調(diào)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有別于古代希臘人、印度人發(fā)展的機械原子論,古代中國人
發(fā)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独献印分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講“推天道以明人
事”,無不強調(diào)人和宇宙的統(tǒng)一性;儒家更是以天人合一為其思想主流。天和人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個基
礎概念。天不僅是“自然之天”,還是“義理之天”;既是廣義的自然及其背后的規(guī)律,也是人類活動的價
值之源。與之相應,人既指人類自身,也包括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成果。人固然有出離于天的一面,但歸根
結(jié)底內(nèi)在于天,且應以天為法。
從先秦到晚清,各家學派從不同視域探討了天人關(guān)系問題,雖表達殊異、各有側(cè)重,卻殊途同歸,呈
現(xiàn)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與終極追求。簡單歸納就是萬物一體的天人觀以及對歷史綿延和天下之
人的關(guān)注,表現(xiàn)出一種博大的胸懷。中國文化所踐履與追求的,本質(zhì)上是人與自然的默契、人與自然的和
諧共生,直至人與自然相通相融。作為一種不同于自然的人文存在,人類社會應當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
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則,其基本價值取向是突出人文,主張從親子手足之愛擴展到群體之愛。儒家肯定人
能自由進行道德選擇和文化創(chuàng)造,但這種選擇和創(chuàng)造不能超出天命的范圍,而是要順乎自然,否則將“獲
罪于天,無所禱也”。孟子從仁道出發(fā),進一步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理念,認為當有生命的
動植物受到侵害或破壞時,由于人和自然本質(zhì)上是相類似的、共通的,人可以感應到自然萬物的感受,所
以會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出“不忍”之心。正所謂“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世人應當“贊天地之化育”。荀子進一步強調(diào),“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把“推己及人”的
忠恕精神擴充到“推己及物”的博愛層面,將君子的修養(yǎng)與天地萬物的化育聯(lián)系在一起。對大自然及生靈
萬物之愛,是具有終極普遍意義的。“仁民愛物”成為天人合一的情感呈現(xiàn)和邏輯基礎。先秦以后,以“人
之仁”為樞紐,儒家把天具體化為動植物、土地、山川等自然事物。董仲舒說:“質(zhì)于愛民以下,至于鳥
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張載提出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即民胞物與的思想。宋明儒
學家更是強調(diào)“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夫圣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整體性概念。
儒家對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態(tài)度,但同時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荀子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
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量量、魚鱉、縱鯉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
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這種保護自然的做法,被稱為“圣王之制”。《禮記》講“斷一樹,殺一獸,不以
其時,非孝也”,教導人們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有限度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使用禽獸草木等物產(chǎn)資源。無論是節(jié)
用而為,還是適時而動,中國哲學、中國文化都更加重視和諧、平衡、協(xié)調(diào)。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
自然,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深遠的思想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與調(diào)適著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使萬事萬物能夠
遵循天性發(fā)展。
近代以來,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shù)極大地推動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引發(fā)了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或多或少強化
了“天人相分”的思維模式以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我中心意向。與之相伴,工具價值受到一些人的
推崇和鼓勵,自然被當作客體化的對象,自然萬物被視為“有用物”。
在為現(xiàn)代化提供合理的價值引導方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無疑蘊含著多方面的寶貴資源。事實上,天
人合一既是中華民族長期累積起來的獨特觀念,又與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理論有著諸多契合之處。馬克思
主義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研究中,包含著善待自然、呵護土地、永續(xù)發(fā)展和遵循規(guī)律發(fā)展、將自然主義的
人道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自然主義有機結(jié)合、自然解放等豐富的理論。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對于推進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既
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文化形態(tài),也是中華民族貢獻于世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它是剛健進取、包容開放的,合
乎人的本性,發(fā)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自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基于歷史演化的客觀規(guī)律,代
表著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性。
(摘編自王柏俊《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與儒家倡導的道德選擇和文化創(chuàng)造要順乎自然并不是消極無為,而是不做違
背自然既有規(guī)律之事。
B.天和人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個基礎概念,它們既有其獨立的一面,也相通相融,天是人類活動的價值
之源,人也應以天為法。
C.宋明儒學家所提出的“夫圣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整體性概念,強調(diào)人和宇宙的統(tǒng)一性,是
有機宇宙哲學的體現(xiàn)。
D.近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極大地強化了人的自我中心意向,這導致人以自身為尺度來衡量萬物,對自然缺
乏應有的敬畏之心。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解決現(xiàn)代社會因人們損害自然而對人類自身生存發(fā)展造成的威脅,需要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將人與自然視為一個整體。
B.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長期發(fā)展出的獨特觀念,歷經(jīng)各家學派的不懈探討,直至“仁民愛物”提出才確
立了天人合一的邏輯基礎。
C.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符合歷史演化的客觀規(guī)律,能夠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滿足人們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D.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有機結(jié)合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正為解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世
界難題貢獻著中國智慧。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四段觀點的一項是
A.《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p>
B.劉安《淮南子》:“畋不掩群,不取廓天。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p>
C.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D.《管子?形勢》:“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jié),古今一也?!?/p>
(4)世界近代文明強化的“天人相分”的思維模式與中華文明強調(diào)的“天人合一”觀念存在怎樣的差
別?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概括。
(5)文本結(jié)尾為什么要援用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的相關(guān)理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8分)
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穿藍布衫的女人
蔡興蓉
母親辭世時,我還不懂得悲傷。
一寸寸的,我長大了。我發(fā)現(xiàn):有媽的孩子和沒媽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譬如,他們的鞋一一那才叫鞋!
不像我的鞋,大腳趾像伸出頭的小烏龜似的,探出去老遠。
放學回家時,父親多半還沒有收工,我就一個人坐在銅鎖下的門墩上,看看雞,看看鴨,看看麻雀一
一假如有麻雀的話。夜幕四合時,我就摟著書包嚶嚶地哭上一小會兒。
我問外婆:“我媽媽長什么樣子?我媽媽好看嗎?”
外婆說:“好看!你媽媽一根長辮子,下巴有顆美人痣?!?/p>
我又問:“我媽媽喜不喜歡我?”
外婆就眼圈一紅,攬住我的頭說:“傻孩子!哪有媽媽不喜歡自己的親生骨肉的!那年,天旱,青黃
不接,你媽媽喝進米湯,用牙齒濾下米粒,都喂了你。”
外婆這些話,就成了我心中最甜蜜的記憶。
12歲那年,我們家來了一個老婆子,長著白鶴似的長脖子,笑起來像吹口哨。我認得她,她是我們大
隊有名的媒人。我蜷伏在床上,支起耳朵聽他們說話。果然,她是給我爸爸說親來了!我爸爸說了一些話,
像蟲子嗡鳴,我一句都沒有聽清楚。那媒人突然提高嗓門說: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咋能瞎猜人家會對你的娃子不好呢?你看你一個男人家,又當?shù)之攱專灰?/p>
哩!你不為自己著想,你也該為孩子著想??!”
又靜了一會,我爸爸說:“好吧!煩您操心了?!?/p>
此后一連幾天,我都在操心這事。說也奇怪,本來我一直盼望著能像同學們一樣有個媽媽,可“媽媽”
真要來時,我反而特別緊張,甚至還有些悶悶不樂。我問自己:“新媽會有親媽好嗎?”回答很干脆:“不
會?!钡覍@種回答不大滿意,于是又補了一句:“見了人再說?!?/p>
但一個月過去了,新媽沒有出現(xiàn),媒人也不見了影子。正當我快要將這個事情淡忘時,一天下午,我
從廚房出來要到堂屋里去抓米時,忽然看見我家院子的臺階下面站著一個女人一一三十開外的年紀,一身
藍布衣裳,干干凈凈,在打量著我的家。我的心一驚,接著就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為我可以肯定:這個女
人,就是新媽,就是我想見的人,也是當時家里最需要的!
等我抓了米走出堂屋時,這個女人還站在屋門口。我低下頭匆匆走進廚房。當我淘好了米,站上小凳
子往鍋里倒米時,那女人竟走了進來。我一慌,差點沒從凳子上栽下去!那女人朝我笑笑,徑直走到灶門
口,蹲下來,折了棉梗往灶膛里送,問我:“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叫花子我說。
她笑了:“真有趣!是誰給你取的這名字呀?”
“我爸爸!”我說著,心里不慌了,“我爸爸說,名字取得賤,人就不得病,肯長!”
她又笑了??磥硭呛芟矚g笑的。
看到我挺起肚子抱起搪瓷鍋蓋,她忙說:“大人站灶,小孩著火?!彼@過來從我身后接住了鍋蓋。將
鍋蓋蓋好后,她又隨手做起了別的:洗碗,洗筷,把淘米水倒進消水桶里,又用鍋掃帚很仔細地掃凈了灶
臺上的幾顆米粒。在她利索地做著這些事的時候,我一直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她。她也有根黑油油的長辮子,
像我媽媽那樣的長辮子。她也有一顆美人痣,媽媽那樣的美人痣,不過不是長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邊,
這應該差不多。我還知道,她的一身干凈的藍布衣裳是用搗碎了的皂莢洗的,因為剛才她在我身后時,我
聞到了那種熟悉的淡淡的清香。
“叫花子,你能帶我到你家堂屋里去看看嗎?“粥煮好時,她看著我的眼睛,笑著問我。
我高興地擔任了向?qū)?。點燃油燈,借了橘黃的暗光,我們看過了左房,又看過了右房。她漸漸地不笑
了。打開油罐,空的;揭開米缸,就要見底兒了;谷倉里已沒有一顆谷,倉口的擋板擱在一邊,上面印著
一圈干枯的雞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個孔;地面凹凸不平。最后,我們
來到屋南頭,只見一根柳柱子,牢牢地撐住山墻的楝子。而草屋頂更是東一塊西一塊地蓋了十來塊或灰或
紅的機瓦,仿佛打滿了補丁的褲子。
剛才站在臺階下打量小院的她沒有看見這些嗎?我心里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①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叫花子,待會兒,你把灶門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記住‘窮灶
門,富水缸
然后她摸摸我的頭,向外走去。我木木地看著她,看她走過院子,看她走下臺階。臨轉(zhuǎn)彎時,她忽然
停住了,又轉(zhuǎn)身向我走來。她走到我的跟前,蹲下,用頭上的簪子量了量我的腳,站起來時,又朝我笑了
笑,眼里像有淚光在閃動。
她走了。
又過了幾天,媒人來了。媒人對我父親說:“大兄弟,那女人改主意了。那女人,也有三個孩子。你
別怪人家?!比缓螅盐冶г谧雷由?,從胳肢窩里拿出一雙新鞋子,一面為我試穿,一面直夸那女人鞋
做得好。
那鞋做得就是好,燈芯絨面,千層底子,底子上還繡著幾朵牡丹花。
②我卻嘴一癟,伸長脖子哭了起來。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母親很早就辭世了,雖然那時“我”還不懂得悲傷,但依然在“我”的成長中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B.外婆的話成了“我”最甜蜜的記憶,“我”只能在回憶中體味母親的愛,這寫出了“我”的憂傷。
C.在期盼“新媽”的過程中,“我”想“見了人再說”是在否定之前自己想的“新媽不會有親媽好”。
D.媒人說親后“新媽”遲遲沒有出現(xiàn),這說明“新媽”后悔同父親說親了,這暗示了最終的結(jié)局。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看看雞,看看鴨,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話”,這個描寫符合“我”放學后坐在門墩上有點無
聊又有點孤單的狀態(tài)。
B.“大腳趾像伸出頭的小烏龜似的,探出去老遠”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我”家境的貧窮,襯托出父
親對“我”的不管不顧。
C.文中用往灶膛里送棉梗和幫“我”蓋鍋蓋、洗碗、洗筷、倒淘米水、掃灶臺等一系列行為,塑造了“新
媽”勤勞、善良的形象。
D.“穿藍布衫的女人”是“我”對與父親相親的女人的印象,以此為題既點明了小說的描寫對象,也能
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3)閱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穿藍布衫的女人為何嘆氣?
②“我”為何而哭?
(4)小說以“我”的兒童視角來展開敘述,達到了怎樣的效果?請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魏知古起諸吏,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頗輕之。無何,知古拜吏部尚書,知東道選事。
崇二子并分曹洛邑,會知古至,恃其蒙恩,頗顧請托。知古歸,悉以聞。上召崇,從容謂曰:“卿子才平?
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兩人分司棗鄢矣。其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
干知古,然臣未及聞之耳?!鄙鲜家载┫嘧又匮灾?,欲微動崇意,若崇私其子,或為之隱;及聞所奏,大
喜,且曰:“卿安從知之?”崇曰:“知古微時,是臣薦以至榮達。臣子愚,謂知古見德,必容其非,故必
干之?!鄙嫌谑敲鞒绮凰狡渥又^,而薄知古之負崇也,欲斥之。崇為之請曰:“臣有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
欲特原之臣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內(nèi)臣庶,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鄙暇弥嗽S。
翌日,以知古為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姚崇與張說同為相,而相銜頗深。崇病,戒諸子曰:“張丞相與吾不協(xié),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
身尊后,當來吊,汝具陳吾平生服玩、寶帶、重器羅列帳前。張若不顧,汝曹無類矣。若顧此,便錄致之,
仍以神道碑為請。既獲其文,即時錄進,先碧石以待,至便鐫刻進御。張丞相見事常遲于我,數(shù)日后必悔,
若征碑文,當告以上聞,且引視鐫石?!背鐩],說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崇家悉如崇戒。及文成,敘致
該詳,時謂“極筆”。數(shù)日,果遣使取本,以為辭未周密,欲加刪改。姚氏諸子引使者視碑,仍告以奏御。
使者復,說大悔恨,撫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張說,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節(jié)選自馮夢龍《智囊》)
材料二古人云:富貴者,人之怨也。貴則神忌其滿,人惡其上;富則鬼瞰其室,虜利其財。自開辟
已來,書籍所載,德薄任重而能壽考無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廣之輩,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況
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竊榮寵,位逾高而益懼,恩彌厚而增憂。往在中節(jié),遣疾虛憊,雖終匪懈,而諸務多
闕。薦賢自代,屢有誠祈,人欲天從,竟蒙哀允。優(yōu)游園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巴云:
“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闭\哉此言。
(節(jié)選自姚崇《遺令誡子孫文》)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
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臣有子A無狀B撓C陛下D法E陛下欲特F原之G臣H為幸大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引,在本文的意思是推薦,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引趙使者藺相如”的“引”意思相同。
B.東都,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這里指河南開封。
C.沒,通“歿”,死的意思,與賈誼的《過秦論》中“孝公既沒”的“沒”意思相同。
D.中書,即唐朝的中書省,主要職責是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quán)。
(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姚崇為國薦才。魏知古雖然出身于低級官吏,但受到姚崇推薦任用,與姚崇職位相當,后來魏知古
升任吏部尚書,負責東都官員的考選任職,不久改調(diào)為工部尚書。
B.姚崇不以權(quán)謀私。姚崇的兩個兒子仗著父親對魏知古的知遇之恩,不斷向魏知古索求,皇帝知道后
詢問姚崇,姚崇如實反映兒子們的情況,并因此瞧不起魏知古。
C.張說奢侈貪婪。姚崇去世時,張說前往吊唁,相中了陳列的三四件華服珍玩,接受了姚崇兒子們送
的寶物,并替姚崇寫好墓碑碑文,等到后悔,卻已來不及更改。
D.姚崇謙虛謹慎。姚崇認為自己才能不及古人,卻長期受到皇上給予的榮耀和恩寵,地位越高越害怕,
恩惠越厚越增添憂慮。退休后也反省自己任職中書省時的政務欠缺。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動崇意,若崇私其子,或為之隱。
②薦賢自代,屢有誠祈,人欲天從,競蒙哀允。
(5)馮夢龍在《智囊?明智部?總序》中指出:人如果不明則會陷入混亂愚昧之中;明者能洞見一般人
所無法洞見的,能決斷一般人所難以決斷的,躲開可能的災禍,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勛,成就萬古的聲名。
請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姚崇的明智之處。
一、2(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水調(diào)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辛棄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①?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
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②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葭爾③,決策尚悠
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注】①更籌:古時夜間計時工具,即更簽,此指時間。②中州:指當時淪陷的中原地區(qū)。③藪(zui)
爾:微小。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中“客子”指作者自己,“君”是指友人馬叔度,指出自己好久沒來,但是現(xiàn)在風景優(yōu)美,來得
正是時候。
B.“鯨飲未吞?!边\用比喻和夸張,寫出了豪飲之情,“劍氣已橫秋”則表現(xiàn)了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
志。
C.過片“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描寫大地上的月光在浮動,天空更加曠遠,美麗的景物顯得更
加清幽。
D.“誰念英雄老矣”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都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郁
悶之情。
(2)“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與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在表
達的情感上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詞句作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登泰山記》中“,”兩句描摹色彩,用語簡潔,寥寥幾字,
就將紅日初升、霞光四射的情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2)在《燕歌行》中,“,”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鼓角齊鳴、旌
旗招展的宏大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zhàn)輕敵的統(tǒng)帥形象,為下文的戰(zhàn)敗被困做了伏筆。
(3)春風是常見詩歌意象,古代詩人常在詩詞中借用這個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多種思想感情,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共11分)
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凍雨是一種特殊的降雨天氣o氣象上把雨滴從空.中降落后遇到溫度低于零攝氏度的物體會迅速凍結(jié)成
冰的天氣現(xiàn)象叫作“凍雨二凍雨落下后在物體表面形成冰層覆蓋的現(xiàn)象叫作“雨淞”。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
把凍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區(qū)則稱為“地油子”或者“流冰”。
凍雨的形成離不開特定的天氣條件,即從高空到地面存在著“冷一暖一冷”的大氣層結(jié)構(gòu)。當較強的
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濕
潤的暖空氣被抬升,從而形成“冷一暖一冷”的大氣層結(jié)構(gòu)。于是,高層云中的冰晶和雪花下落時,會進
入一個比較深厚的暖層,冰晶和雪花完全融化成液態(tài)雨滴,繼續(xù)下落又會進入低于零攝氏度的冷層,此時
的雨滴不會凍結(jié)而是成為過冷雨滴,當過冷雨滴遇到冰冷的物體,就會迅速凍結(jié),形成凍雨。
①與普通雨雪天氣相比,凍雨給電力、交通和農(nóng)業(yè)等帶來了危害將更為嚴重。凍雨凍結(jié)在電線上,在
自身重力和風力等共同作用下,容易導致電線繃斷;②凍雨造成的道路結(jié)冰,會增加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凍雨造成的農(nóng)田結(jié)冰,會凍傷農(nóng)作物。
③為防范凍雨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公眾在凍雨天氣發(fā)生后,盡量應一般減少外出。若必須外出,應
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優(yōu)先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步行外出時要保持與車輛的安全距離。④
司機需要密切關(guān)注路況,減速慢行,避免加速超車、急轉(zhuǎn)彎或緊急制動,及時安裝輪胎防滑鏈。
(1)請將上面畫波浪線的句子改寫為四個分句,可以添加或刪減部分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下列選項中,與“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中加點的“像”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是_______
A.天陰沉沉的,使人覺得憋悶,像是要下雨了。
B.花瓣紛紛飄落,就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一樣。
C.像這樣的老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
D.妹妹今年長得好快,像哥哥一樣高了。
(3)上面畫橫線的四句中,有兩個句子存在語病,請先寫出有語病的句子的序號,然后作修改。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共9分)
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杜甫生長在洛陽文化的氣氛里,早年學詩,除了接受祖父杜審言的詩法外,還得要在六朝的詩人里去
尋找他的楷模,因此謝靈運、謝眺、陰鏗、何遜、鮑照、庾信等人的詩都成為他學習的榜樣。至于陳子昂
的呼聲,他在壯年以后才深切地聽到,①—,也許還沒有給以相當?shù)淖⒁狻?/p>
現(xiàn)在到了江南,也就是到了二謝、陰何、鮑庾那些詩人所歌詠的地方,他置身于那里秀麗的山水中,
該當多么興奮!他在姑蘇拜訪了吳王闔閭的墳墓,游覽了虎丘山的劍池;走到長洲苑,正趕上荷花盛開;
走出閭門,拜謁太伯廟,廟影照映在一片寧靜的池塘里。他也起過這樣的念頭,想登上浮海的航船,去看
一看人間傳述的海外“扶桑”到底是什么景象,因為順著揚子江可以駛?cè)胪ㄍ毡镜暮5?。②—,只?/p>
渡過錢塘江,登西陵(今蕭山西)古驛臺,在會稽體會了勾踐的仇恨,尋索了秦始皇的行蹤。五月里澄清
的鑒湖涼爽如秋,湖釁的女孩子潔白如花,他乘船一直到了曹娥江的上游冽溪,停泊在天姥山下。
(節(jié)選自馮至《杜甫傳》)
(1)材料中反復運用“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2個字。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文言文材料二中,姚崇提到“富則鬼瞰其室,虜利其財”,體現(xiàn)了他對擁有物質(zhì)財富的警惕。姚崇作
為唐朝“救時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并稱“唐朝四大賢相”,他“以廉慎為師”,十分注意廉潔,
開元時期,曾任三朝宰相的姚崇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十分儉樸,全家住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上朝處
理完政事后,他只能就近住在一間寺廟。
姚崇著有表露其自身清正品格的《五誡》書。在《冰壺誠》中,他告誡子孫:“與其濁富,寧比清貧;
聳廉勤之節(jié),塞貪競之門。”這番肺腑之言,充分反映了姚崇清正廉潔的品格。
進入新時代,我們不諱談物質(zhì)財富。但該以什么態(tài)度去創(chuàng)造財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請結(jié)合以
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4年江西省宜春一中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代以來,以征服、改造自然為指引的現(xiàn)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類對自然的肆意破壞和過度開發(fā),對
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隨著工業(yè)化加速、能源和資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活方式改變,現(xiàn)代文明的異化
現(xiàn)象不斷顯露,直接威脅人類自身的存在、發(fā)展與完善。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議題上,以狹隘的人類中心論
為行為原則,只會導致人與自然的對峙。把人視為“萬物的勺尺度”,就會對自然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
破解這一問題,需要從天人關(guān)系的高度重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系,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
中華文明歷來強調(diào)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有別于古代希臘人、印度人發(fā)展的機械原子論,古代中國人
發(fā)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独献印分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講“推天道以明人
事”,無不強調(diào)人和宇宙的統(tǒng)一性;儒家更是以天人合一為其思想主流。天和人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個基
礎概念。天不僅是“自然之天”,還是“義理之天”;既是廣義的自然及其背后的規(guī)律,也是人類活動的價
值之源。與之相應,人既指人類自身,也包括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成果。人固然有出離于天的一面,但歸根
結(jié)底內(nèi)在于天,且應以天為法。
從先秦到晚清,各家學派從不同視域探討了天人關(guān)系問題,雖表達殊異、各有側(cè)重,卻殊途同歸,呈
現(xiàn)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與終極追求。簡單歸納就是萬物一體的天人觀以及對歷史綿延和天下之
人的關(guān)注,表現(xiàn)出一種博大的胸懷。中國文化所踐履與追求的,本質(zhì)上是人與自然的默契、人與自然的和
諧共生,直至人與自然相通相融。作為一種不同于自然的人文存在,人類社會應當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
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則,其基本價值取向是突出人文,主張從親子手足之愛擴展到群體之愛。儒家肯定人
能自由進行道德選擇和文化創(chuàng)造,但這種選擇和創(chuàng)造不能超出天命的范圍,而是要順乎自然,否則將''獲
罪于天,無所禱也”。孟子從仁道出發(fā),進一步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理念,認為當有生命的
動植物受到侵害或破壞時,由于人和自然本質(zhì)上是相類似的、共通的,人可以感應到自然萬物的感受,所
以會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出“不忍”之心。正所謂“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世人應當“贊天地之化育”。荀子進一步強調(diào),“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把“推己及人”的
忠恕精神擴充到“推己及物”的博愛層面,將君子的修養(yǎng)與天地萬物的化育聯(lián)系在一起。對大自然及生靈
萬物之愛,是具有終極普遍意義的?!叭拭駩畚铩背蔀樘烊撕弦坏那楦谐尸F(xiàn)和邏輯基礎。先秦以后,以“人
之仁”為樞紐,儒家把天具體化為動植物、土地、山川等自然事物。董仲舒說:“質(zhì)于愛民以下,至于鳥
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張載提出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即民胞物與的思想。宋明儒
學家更是強調(diào)“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夫圣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整體性概念。
儒家對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態(tài)度,但同時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荀子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
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量量、魚鱉、縱鯉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
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這種保護自然的做法,被稱為“圣王之制”?!抖Y記》講“斷一樹,殺一獸,不以
其時,非孝也”,教導人們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有限度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使用禽獸草木等物產(chǎn)資源。無論是節(jié)
用而為,還是適時而動,中國哲學、中國文化都更加重視和諧、平衡、協(xié)調(diào)。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
自然,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深遠的思想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與調(diào)適著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使萬事萬物能夠
遵循天性發(fā)展。
近代以來,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shù)極大地推動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引發(fā)了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或多或少強化
了“天人相分”的思維模式以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自我中心意向。與之相伴,工具價值受到一些人的
推崇和鼓勵,自然被當作客體化的對象,自然萬物被視為“有用物”。
在為現(xiàn)代化提供合理的價值引導方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無疑蘊含著多方面的寶貴資源。事實上,天
人合一既是中華民族長期累積起來的獨特觀念,又與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理論有著諸多契合之處。馬克思
主義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研究中,包含著善待自然、呵護土地、永續(xù)發(fā)展和遵循規(guī)律發(fā)展、將自然主義的
人道主義和人道主義的自然主義有機結(jié)合、自然解放等豐富的理論。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對于推進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既
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文化形態(tài),也是中華民族貢獻于世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它是剛健進取、包容開放的,合
乎人的本性,發(fā)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自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基于歷史演化的客觀規(guī)律,代
表著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性。
(摘編自王柏俊《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與儒家倡導的道德選擇和文化創(chuàng)造要順乎自然并不是消極無為,而是不做違
背自然既有規(guī)律之事。
B.天和人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個基礎概念,它們既有其獨立的一面,也相通相融,天是人類活動的價值
之源,人也應以天為法。
C.宋明儒學家所提出的“夫圣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整體性概念,強調(diào)人和宇宙的統(tǒng)一性,是
有機宇宙哲學的體現(xiàn)。
D.近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極大地強化了人的自我中心意向,這導致人以自身為尺度來衡量萬物,對自然缺
乏應有的敬畏之心。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
A.為解決現(xiàn)代社會因人們損害自然而對人類自身生存發(fā)展造成的威脅,需要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將人與自然視為一個整體。
B.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長期發(fā)展出的獨特觀念,歷經(jīng)各家學派的不懈探討,直至“仁民愛物”提出才確
立了天人合一的邏輯基礎。
C.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符合歷史演化的客觀規(guī)律,能夠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滿足人們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D.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有機結(jié)合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正為解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世
界難題貢獻著中國智慧。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四段觀點的一項是B
A.《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p>
B.劉安《淮南子》:“畋不掩群,不取廓天。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C.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p>
D.《管子?形勢》:“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jié),古今一也?!?/p>
(4)世界近代文明強化的“天人相分”的思維模式與中華文明強調(diào)的“天人合一”觀念存在怎樣的差
別?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概括。
(5)文本結(jié)尾為什么要援用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的相關(guān)理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解答】(1)D.“極大地強化了"錯誤,根據(jù)原文第5段中的“近代以來,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shù)……也
或多或少強化了……自我中心意向”,可知文中只是說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對人的自我中心意向有影響,并
不能說“極大地強化了”.
故選D。
(2)B.“直至‘仁民愛物’提出才確立了天人合一的邏輯基礎”錯誤,原文第3段說“從先秦到晚清,
各家學派從不同視域探討了天人關(guān)系問題”,并分別介紹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所提出
的理論及其發(fā)展其中在介紹孟子、荀子的相關(guān)理論及其發(fā)展時,只是說子在孟子提出“仁民而愛物”的
基礎上“進一步”強調(diào)了“愛物”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仁民愛物’成為天人合一的情感呈現(xiàn)和邏輯
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天人合一思想在此之前沒有其邏輯基礎。
故選B。
(3)閱讀文章第4段可以發(fā)現(xiàn),本段開頭“儒家對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態(tài)度,但同時要求‘取之有度,
用之有節(jié)即表明了觀點,然后引用荀子的話和《禮記》中的內(nèi)容進行了論證之后指出“中國哲學、
中國文化都更加重視和諧、平衡、協(xié)調(diào)。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使萬事萬物能夠遵循天性
發(fā)展”
A.意為“五畝的地方,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品”,強調(diào)要養(yǎng)民。
B.意為“打獵時不滅獸群,不獵幼獸。不竭盡池湖之水而捕魚,不焚燒樹林而狩獵”,強調(diào)打獵、捕魚
要有節(jié)制。
C.意為“不抑制、減少它結(jié)果罷了,并不是有能使它的果實結(jié)得早且多的辦法”,強調(diào)的是順應樹木生
長的天性。
D.意為“天不會改變它的規(guī)律,地不會改變它的準則,春秋冬夏不會改變各自的時節(jié),從古到今都是這
樣”,強調(diào)的是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
聯(lián)系第一步分析可知,B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4段觀點。
故選B。
(4)“天人相分”這一關(guān)鍵詞出現(xiàn)在文本第5段,再根據(jù)“世界近代文明強化”這一提示可知,第1
段“近代以來……”也是篩選“天人相分”相關(guān)信息的區(qū)間;第1段“近代以來,以征服、改造自然為
指引的現(xiàn)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人類對自然的肆意破壞和過度開發(fā),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p>
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議題上,以狹隘的人類中心論為行為原則,只會導致人與自然的對峙。把人視為‘萬
物的勺尺度',就會對自然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第5段“工具價值受到一些人的推崇和鼓勵,自然被
當作客體化的對象,自然萬物被視為'有用物'”,據(jù)此可概括為:“天人相分”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上主張
以人為中心,自然為人所用,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而“天人合一”這一關(guān)鍵詞首先出現(xiàn)在第2段,閱讀全文可知,應從第2-5段中篩選“天人合一”的
相關(guān)信息?!爸腥A文明歷來強調(diào)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無不強調(diào)人和宇宙的統(tǒng)一性”“人固然有出離于
天的一面,但歸根結(jié)底內(nèi)在于天,且應以天為法”,“呈現(xiàn)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之道與終極追求。
簡單歸納就是萬物一體的天人觀以及對歷史綿延和天下之人的關(guān)注,表現(xiàn)出一種博大的胸懷。中國文化
所踐履與追求的,本質(zhì)上是人與自然的默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直至人與自然相通相融”“儒家對
人利用自然持肯定態(tài)度,但同時要求‘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綜上,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在人
與自然關(guān)系上主張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主張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要有度。
(5)“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的相關(guān)理論”對應文本最后一段中的“馬克思主義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研究
中,包含著善待自然……自然解放等豐富的理論”,從具體內(nèi)容上看,這些理論都是關(guān)于人與自然應為
一體的。在援用這一內(nèi)容之前,作者說“天人合一既是……又與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理論有著諸多契合
之處”故援用的這部分內(nèi)容更有力地證明了前文的這一觀點,并且考慮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此處援
用也證明了“天人合一”觀念的科學性。在援用這一內(nèi)容之后,作者說“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對于推進人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中華民族現(xiàn)代
文明……代表著一種現(xiàn)實的可能性”,可見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建立在“天人合一”觀念和馬克思主義生
態(tài)文明理論有機結(jié)合的基礎之上,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點,這一基礎說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具有
理論價值。
答案:
(1)D
(2)B
(3)B
(4)①“天人相分”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上主張以人為中心,自然為人所用,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②
“天人合一”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上主張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主張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要有度。
(5)①證明“天人合一”觀念和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文明理論有契合之處,佐證“天人合一”觀念的科學
性;②說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依然具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性,點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價值,增強
文化自信。
(-)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8分)
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穿藍布衫的女人
蔡興蓉
母親辭世時,我還不懂得悲傷。
一寸寸的,我長大了。我發(fā)現(xiàn):有媽的孩子和沒媽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譬如,他們的鞋一一那才叫鞋!
不像我的鞋,大腳趾像伸出頭的小烏龜似的,探出去老遠。
放學回家時,父親多半還沒有收工,我就一個人坐在銅鎖下的門墩上,看看雞,看看鴨,看看麻雀一
一假如有麻雀的話。夜幕四合時,我就摟著書包嚶嚶地哭上一小會兒。
我問外婆:“我媽媽長什么樣子?我媽媽好看嗎?”
外婆說:“好看!你媽媽一根長辮子,下巴有顆美人痣?!?/p>
我又問:“我媽媽喜不喜歡我?”
外婆就眼圈一紅,攬住我的頭說:“傻孩子!哪有媽媽不喜歡自己的親生骨肉的!那年,天旱,青黃
不接,你媽媽喝進米湯,用牙齒濾下米粒,都喂了你?!?/p>
外婆這些話,就成了我心中最甜蜜的記憶。
12歲那年,我們家來了一個老婆子,長著白鶴似的長脖子,笑起來像吹口哨。我認得她,她是我們大
隊有名的媒人。我蜷伏在床上,支起耳朵聽他們說話。果然,她是給我爸爸說親來了!我爸爸說了一些話,
像蟲子嗡鳴,我一句都沒有聽清楚。那媒人突然提高嗓門說: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咋能瞎猜人家會對你的娃子不好呢?你看你一個男人家,又當?shù)之攱專灰?/p>
哩!你不為自己著想,你也該為孩子著想啊!”
又靜了一會,我爸爸說:“好吧!煩您操心了?!?/p>
此后一連幾天,我都在操心這事。說也奇怪,本來我一直盼望著能像同學們一樣有個媽媽,可“媽媽”
真要來時,我反而特別緊張,甚至還有些悶悶不樂。我問自己:“新媽會有親媽好嗎?”回答很干脆:“不
會。”但我對這種回答不大滿意,于是又補了一句:“見了人再說?!?/p>
但一個月過去了,新媽沒有出現(xiàn),媒人也不見了影子。正當我快要將這個事情淡忘時,一天下午,我
從廚房出來要到堂屋里去抓米時,忽然看見我家院子的臺階下面站著一個女人一一三十開外的年紀,一身
藍布衣裳,干干凈凈,在打量著我的家。我的心一驚,接著就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為我可以肯定:這個女
人,就是新媽,就是我想見的人,也是當時家里最需要的!
等我抓了米走出堂屋時,這個女人還站在屋門口。我低下頭匆匆走進廚房。當我淘好了米,站上小凳
子往鍋里倒米時,那女人竟走了進來。我一慌,差點沒從凳子上栽下去!那女人朝我笑笑,徑直走到灶門
口,蹲下來,折了棉梗往灶膛里送,問我:“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叫花子我說。
她笑了:“真有趣!是誰給你取的這名字呀?”
“我爸爸!”我說著,心里不慌了,“我爸爸說,名字取得賤,人就不得病,肯長!”
她又笑了??磥硭呛芟矚g笑的。
看到我挺起肚子抱起搪瓷鍋蓋,她忙說:“大人站灶,小孩著火?!彼@過來從我身后接住了鍋蓋。將
鍋蓋蓋好后,她又隨手做起了別的:洗碗,洗筷,把淘米水倒進消水桶里,又用鍋掃帚很仔細地掃凈了灶
臺上的幾顆米粒。在她利索地做著這些事的時候,我一直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她。她也有根黑油油的長辮子,
像我媽媽那樣的長辮子。她也有一顆美人痣,媽媽那樣的美人痣,不過不是長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邊,
這應該差不多。我還知道,她的一身干凈的藍布衣裳是用搗碎了的皂莢洗的,因為剛才她在我身后時,我
聞到了那種熟悉的淡淡的清香。
“叫花子,你能帶我到你家堂屋里去看看嗎?"粥煮好時,她看著我的眼睛,笑著問我。
我高興地擔任了向?qū)?。點燃油燈,借了橘黃的暗光,我們看過了左房,又看過了右房。她漸漸地不笑
了。打開油罐,空的;揭開米缸,就要見底兒了;谷倉里已沒有一顆谷,倉口的擋板擱在一邊,上面印著
一圈干枯的雞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個孔;地面凹凸不平。最后,我們
來到屋南頭,只見一根柳柱子,牢牢地撐住山墻的楝子。而草屋頂更是東一塊西一塊地蓋了十來塊或灰或
紅的機瓦,仿佛打滿了補丁的褲子。
剛才站在臺階下打量小院的她沒有看見這些嗎?我心里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①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叫花子,待會兒,你把灶門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記住'窮灶
門,富水缸
然后她摸摸我的頭,向外走去。我木木地看著她,看她走過院子,看她走下臺階。臨轉(zhuǎn)彎時,她忽然
停住了,又轉(zhuǎn)身向我走來。她走到我的跟前,蹲下,用頭上的簪子量了量我的腳,站起來時,又朝我笑了
笑,眼里像有淚光在閃動。
她走了。
又過了幾天,媒人來了。媒人對我父親說:“大兄弟,那女人改主意了。那女人,也有三個孩子。你
別怪人家?!比缓螅盐冶г谧雷由?,從胳肢窩里拿出一雙新鞋子,一面為我試穿,一面直夸那女人鞋
做得好。
那鞋做得就是好,燈芯絨面,千層底子,底子上還繡著幾朵牡丹花。
②我卻嘴一癟,伸長脖子哭了起來。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母親很早就辭世了,雖然那時“我”還不懂得悲傷,但依然在“我”的成長中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B.外婆的話成了“我”最甜蜜的記憶,“我”只能在回憶中體味母親的愛,這寫出了“我”的憂傷。
C.在期盼“新媽”的過程中,“我”想“見了人再說”是在否定之前自己想的“新媽不會有親媽好”。
D.媒人說親后“新媽”遲遲沒有出現(xiàn),這說明“新媽”后悔同父親說親了,這暗示了最終的結(jié)局。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
A.“看看雞,看看鴨,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話”,這個描寫符合“我”放學后坐在門墩上有點無
聊又有點孤單的狀態(tài)。
B.“大腳趾像伸出頭的小烏龜似的,探出去老遠”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我”家境的貧窮,襯托出父
親對“我”的不管不顧。
C.文中用往灶膛里送棉梗和幫“我”蓋鍋蓋、洗碗、洗筷、倒淘米水、掃灶臺等一系列行為,塑造了“新
媽”勤勞、善良的形象。
D.“穿藍布衫的女人”是“我”對與父親相親的女人的印象,以此為題既點明了小說的描寫對象,也能
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3)閱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穿藍布衫的女人為何嘆氣?
②“我”為何而哭?
(4)小說以“我”的兒童視角來展開敘述,達到了怎樣的效果?請簡要分析。
【解答】(1)D.“這說明‘新媽’后悔同父親說親了,這暗示了最終的結(jié)局”錯誤,從后文“我”帶“新
媽”看了堂屋后的情節(jié)來看,只能看出“新媽”是在看了堂屋之后后悔說親了,但無法由此判斷“新媽”
來“我”家之前有沒有后悔,止匕外,“新媽”遲遲沒有出現(xiàn)的情節(jié)也并未對結(jié)局進行暗示。
故選D。
(2)B.“襯托出父親對‘我'的不管不顧”錯誤,從后面媒人說的“你咋能瞎猜人家會對你的娃子不
好呢”來看,父親也是很關(guān)心“我”的,鞋破了的細節(jié)描寫只能展現(xiàn)出家境的貧窮。
故選B。
(3)藍布衫的女人嘆氣的原因:“打開油罐,空的;揭開米缸,就要見底兒了;谷倉里已沒有一顆谷,
倉口的擋板擱在一邊,上面印著一圈干枯的雞屎。堂屋里五把椅子,有三把缺胳膊少腿;桌子面上有一
個孔;地面凹凸不平”,這些都說明這個家實在是太窮了,這是她嘆息的一個原因;她對“我”說“你
把灶門口收拾一下。你以后要記住‘窮灶門,富水缸’",摸摸“我”的頭才離開,說明她對“我”有憐
憫之情,但她也有三個孩子要養(yǎng),沒辦法嫁入這個家,所以她會嘆息。
“我”哭泣的原因:原文“她把我抱在桌子上,從胳肢窩里拿出一雙新鞋子,一面為我試穿,一面直夸
那女人鞋做得好”“那鞋做得就是好,燈芯絨面,千層底子,底子上還繡著幾朵牡丹花”“我卻嘴一癟,
伸長脖子哭了起來”??梢姟拔摇笔窃谥来┧{布衫的女人不會嫁過來,但還是為“我”做了新鞋之后
哭泣的,可知“我”是為她給“我”做新鞋而感動,也為她沒能成為“我”的新媽媽而傷心。
(4)“白鶴似的長脖子”“笑起來像吹口哨”“像蟲子嗡嗚”等語言新奇有趣,可以增添趣味;“我”一
會兒“特別緊張”“悶悶不樂”,一會兒“高興”,最后又“哭了起來”,可見兒童視角的“我”感情十分
充沛,且真摯而單純,能夠感染讀者;全文以“我”的兒童視角來講述,如''學回家時,父親多半還沒
有收工,我就一個人坐在銅鎖下的門墩上,看看雞,看看鴨,看看麻雀一一假如有麻雀的話。夜幕四合
時,我就摟著書包嚶嚶地哭上一小會兒”,敘述了對辭世的母親的思念;“我一直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她。她
也有根黑油油的長辮子,像我媽媽那樣的長辮子。她也有一顆美人痣,媽媽那樣的美人痣,不過不是長
在下巴上,而是移到了腮邊,這應該差不多。我還知道,她的一身干凈的藍布衣裳是用搗碎了的皂莢洗
的,因為剛才她在我身后時,我聞到了那種熟悉的淡淡的清香”“我高興地擔任了向?qū)А薄拔倚睦镱D時有
了不好的預感”“那鞋做得就是好,燈芯絨面,千層底子,底子上還繡著幾朵牡丹花。我卻嘴一癟,伸
長脖子哭了起來”,講述了我對與父親說親的“穿藍布衫的女人”的態(tài)度的變化,從兒童視角真切地展
現(xiàn)了“我”對母愛的渴望,但最終結(jié)果沒有如“我”所愿,這樣的落差也使讀者感到惋惜。
答案:
(1)D
(2)B
(3)①一為這個家庭太窮,這個孩子過得太苦而嘆;二為自己不能嫁入他家,愛莫能助而嘆。
②一是為穿藍布衫的女人為“我”做了新鞋讓“我”感受到母愛而哭;二為穿藍布衫的女人未能成為自
己的新媽媽而哭。
(4)①以兒童視角觀察人物,“白鶴似的長脖子”“笑起來像吹口哨”用語新奇,使文章趣味橫生。②
以兒童視角講述主人公的感情隨著“新媽”到來反復變化,其真摯充沛的情感更能感染讀者。③以兒童
視角表現(xiàn)主人公對母愛真切單純的渴望,與最終的結(jié)果形成落差,更加震動人心。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魏知古起諸吏,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頗輕之。無何,知古拜吏部尚書,知東道選事。
崇二子并分曹洛邑,會知古至,恃其蒙恩,頗顧請托。知古歸,悉以聞。上召崇,從容謂曰:“卿子才平?
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兩人分司參鄢矣。其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
干知古,然臣未及聞之耳?!鄙鲜家载┫嘧又匮灾?,欲微動崇意,若崇私其子,或為之隱;及聞所奏,大
喜,且曰:“卿安從知之?”崇曰:“知古微時,是臣薦以至榮達。臣子愚,謂知古見德,必容其非,故必
干之?!鄙嫌谑敲鞒绮凰狡渥又^,而薄知古之負崇也,欲斥之。崇為之請曰:“臣有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
欲特原之臣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內(nèi)臣庶,必以陛下為私于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鄙暇弥嗽S。
翌日,以知古為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姚崇與張說同為相,而相銜頗深。崇病,戒諸子曰:“張丞相與吾不協(xié),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
身學后,當來吊,汝具陳吾平生服玩、寶帶、重器羅列帳前。張若不顧,汝曹無類矣。若顧此,便錄致之,
仍以神道碑為請。既獲其文,即時錄進,先碧石以待,至便鐫刻進御。張丞相見事常遲于我,數(shù)日后必悔,
若征碑文,當告以上聞,且引視鐫石?!背鐩],說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崇家悉如崇戒。及文成,敘致
該詳,時謂“極筆”。數(shù)日,果遣使取本,以為辭未周密,欲加刪改。姚氏諸子引使者視碑,仍告以奏御。
使者復,說大悔恨,撫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張說,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節(jié)選自馮夢龍《智囊》)
材料二古人云:富貴者,人之怨也。貴則神忌其滿,人惡其上;富則鬼瞰其室,虜利其財。自開辟
已來,書籍所載,德薄任重而能壽考無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廣之輩,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況
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竊榮寵,位逾高而益懼,恩彌厚而增憂。往在中節(jié),逼疾虛憊,雖終匪懈,而諸務多
闕。薦賢自代,屢有誠祈,人欲天從,竟蒙哀允。優(yōu)游園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巴云:
“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闭\哉此言。
(節(jié)選自姚崇《遺令誡子孫文》)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
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臣有子A無狀B撓C陛下D法E陛下欲特F原之G臣H為幸大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C
A.引,在本文的意思是推薦,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引趙使者藺相如”的“引”意思相同。
B.東都,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這里指河南開封。
C.沒,通“歿”,死的意思,與賈誼的《過秦論》中“孝公既沒”的“沒”意思相同。
D.中書,即唐朝的中書省,主要職責是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quán)。
(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姚崇為國薦才。魏知古雖然出身于低級官吏,但受到姚崇推薦任用,與姚崇職位相當,后來魏知古
升任吏部尚書,負責東都官員的考選任職,不久改調(diào)為工部尚書。
B.姚崇不以權(quán)謀私。姚崇的兩個兒子仗著父親對魏知古的知遇之恩,不斷向魏知古索求,皇帝知道后
詢問姚崇,姚崇如實反映兒子們的情況,并因此瞧不起魏知古。
C.張說奢侈貪婪。姚崇去世時,張說前往吊唁,相中了陳列的三四件華服珍玩,接受了姚崇兒子們送
的寶物,并替姚崇寫好墓碑碑文,等到后悔,卻已來不及更改。
D.姚崇謙虛謹慎。姚崇認為自己才能不及古人,卻長期受到皇上給予的榮耀和恩寵,地位越高越害怕,
恩惠越厚越增添憂慮。退休后也反省自己任職中書省時的政務欠缺。
(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①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動崇意,若崇私其子,或為之隱。
②薦賢自代,屢有誠祈,人欲天從,競蒙哀允。
(5)馮夢龍在《智囊?明智部?總序》中指出:人如果不明則會陷入混亂愚昧之中;明者能洞見一般人
所無法洞見的,能決斷一般人所難以決斷的,躲開可能的災禍,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勛,成就萬古的聲名。
請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姚崇的明智之處。
【解答】(1)“臣有子無狀”為完整的句子,所以B處需要斷開;“撓”后面的賓語中心詞為“法”,所
以E處需斷開;“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氣儲備庫安全運營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設備安裝與調(diào)試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快遞企業(yè)快遞物品安全防護合同大全3篇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門頭廣告品牌形象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拆遷安置房交易全程跟蹤服務合同協(xié)議3篇
- 個人消費性借款合同(2024版)9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特許經(jīng)營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療健康信息化運維保障合同2篇
- 2025版商業(yè)物業(yè)安全責任書(含應急預案)3篇
- 2025年度個性化產(chǎn)后恢復與新生兒護理個人月嫂服務協(xié)議4篇
- 《裝配式蒸壓加氣混凝土外墻板保溫系統(tǒng)構(gòu)造》中
- T-CSTM 01124-2024 油氣管道工程用工廠預制袖管三通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
- 新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全冊短語匯總
- 基于自適應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糊推理系統(tǒng)的游客規(guī)模預測研究
- 河道保潔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shù)標)
- 品管圈(QCC)案例-縮短接臺手術(shù)送手術(shù)時間
- 精神科病程記錄
- 閱讀理解特訓卷-英語四年級上冊譯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華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詳解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全冊完整20份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