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yè)宏-法學概論(第二版)第十四章 國際公法_第1頁
陳業(yè)宏-法學概論(第二版)第十四章 國際公法_第2頁
陳業(yè)宏-法學概論(第二版)第十四章 國際公法_第3頁
陳業(yè)宏-法學概論(第二版)第十四章 國際公法_第4頁
陳業(yè)宏-法學概論(第二版)第十四章 國際公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學概論(第二版)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法學概論

(第二版)

總主編:張耀燦

主編:陳業(yè)宏、黃媛媛

法學概論(第二版)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第四編國際法

第十四章國際公法

1國際公法概述6外交和領事關系法

2國際公法的主體

7其他領域國際法

3國際公法上的個人

4領土、海洋法和空間法

5國際條約法

法學概論(第二版)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要點提示

1.各國必須遵守的國際公法原則。

2.國家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

3.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已經成為現(xiàn)代國際公法的重要主體。

4.領土法、海洋法和空間法的主要內容和法律地位。

5.國際條約的締結、解釋和適用。

法學概論(第二版)1國際公法概述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國際公法的概念和淵源

(一)國際公法的概念

國際公法,是調整各國或國際組織等主體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國際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根據狹義的理解,國際公法也稱為國際法。

(二)國際公法的淵源

國際公法的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習慣、一般法律原則、司法判例等,其中前兩者是最

主要的淵源,其他是輔助淵源。

二、國際公法的基本原則

(1)國家主權平等原則;(2)禁止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原則;(3)善意履行國際義務原則;(4)

不侵犯原則;(5)不干涉內政原則;(6)國際合作原則;(7)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8)民族自決原

則。

法學概論(第二版)2國際公法的主體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國家

國家是國際公法最基本、最主要的主體。依據國際公法,構成“國家”必須具備四個要素:(1)有確

定的領土;(2)有定居的居民;(3)有具體的政權組織;(4)有主權。

國家的基本權利是國家作為國際公法主體本身所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權利,具體包括以下幾種:獨

立權、平等權、自衛(wèi)權和管轄權。

國家的基本義務與基本權利具有對等性,一國的基本義務就是對他國基本權利的尊重,包括:不得非

法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得侵害別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不得干涉別國內政、用和

平方法解決與別國的爭端和善意履行國際義務等。

二、國際組織

(一)國際組織的主體資格

國際組織的主體資格具體表現(xiàn)在其有獨立參加國際法律關系的能力,在其職權范圍內有一定的權

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在其財產限度內直接承擔責任。這種主體資格已經被《聯(lián)合國憲章》《聯(lián)合

國特權和豁免公約》等基本法律文件所確認。

(二)聯(lián)合國

法學概論(第二版)3國際公法上的個人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國籍

(一)國籍的取得與喪失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年9月10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頒布的第一部國籍法。我

國國籍法規(guī)定各族人民、男女平等地具有中國國籍原則。我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在國籍取得上,采

取血統(tǒng)原則和出生地原則相結合的原始國籍取得方法,并且以血統(tǒng)原則為主,以出生地原則為輔。

二、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p國民待遇

p最惠國待遇

p互惠待遇

p差別待遇

法學概論(第二版)3國際公法上的個人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三、引渡和庇護

(一)引渡

(二)庇護

四、國際人權法

(一)國際人權法與國內人權法的區(qū)別

國際法上的人權是指受國際法保護的人或集體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與國內人權相比較,國際法上

的人權具有以下特征:(1)國際人權的主體具有廣泛性和特殊性。(2)國際人權的主要內容是國際人

權條約所保護的客體。(3)國際人權保護的最佳方式是國際合作。

(二)人權的國際保護

法學概論(第二版)4領土、海洋法和空間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領土

(一)領土和領土的構成

?領陸

?領水

?領空

?底土

(二)領土主權

?領土所有權

?領土管轄權

?領土和領土主權不可侵犯

(三)領土的取得與變更

法學概論(第二版)4領土、海洋法和空間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二、海洋法

1.內海

2.領海及毗連區(qū)

3.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

4.國際航行海峽與群島水域

5.公海與國際海底區(qū)域

三、空間法

(一)空氣空間法

(二)外層空間法

法學概論(第二版)5國際條約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國際條約的概念

國際條約是國際法的主要淵源,條約根據不同的標準可分為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造法性條約和契

約性條約,政治、經濟、文化等內容不同的條約。

二、條約的締結

1.締約的主體

2.締約的程序、加入和保留

三、條約的效力和解釋

(一)條約的效力

(二)條約的適用

(三)條約的解釋

法學概論(第二版)5國際條約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四、條約的修改和終止

條約的修改是指在有效期內締約國對條約內容的修改。條約的修改不能由締約國隨意而為,必須

經多數(shù)締約國同意并批準、修改后才能生效。

由于某種法律事實和原因,條約失去效力,這就意味著條約的終止。引起條約終止的情形主要有:條

約期滿,條約執(zhí)行完畢,條約解除條件的成立,退約,條約被替代,執(zhí)行不能,全體當事國同意終止,締約

國單方面終止條約。

法學概論(第二版)6外交和領事關系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的概念

所謂外交關系法,是指調整國家外交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地位、職責和?行為程序的法律規(guī)范

的總稱。所謂領事關系法,是指調整國家領事機關及其領事?的法律地位、職責和行為程序的法律

規(guī)范的總稱。

二、外交機關及外交特權與豁免

(一)外交機關

(二)外交特權與豁免

三、領事館及領事特權與豁免

法學概論(第二版)7其他領域國際法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一、國際環(huán)境法

二、國際爭端法

三、戰(zhàn)爭法

法學概論(第二版)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閱讀書目:

1.詹寧斯,瓦茨.奧本海國際法:第九版.王鐵崖,等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

2.漢斯·凱爾森.國際法原理.王鐵崖,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3.王鐵崖.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4.邵津.國際法.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周鯁生.國際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6.梁西.國際法.2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7.李浩培.國際法的概念和淵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8.王鐵崖.國際法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9.白桂梅.國際法上的自決.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

10.黃進.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

法學概論(第二版)新編21世紀教育學系列教材

復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國際公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

2.國際公法的淵源有哪些?

3.什么是國際公法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4.構成國家的要素有哪些?

5.簡答國籍的取得和喪失的條件。

6.比較引渡制度和庇護制度。

7.如何理解領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