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_第1頁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_第2頁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_第3頁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_第4頁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20.01

CCSC80

DB5117

四川省(達州市)地方標準

DB5117/T63—2022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消防安全規(guī)范

CodeforfireprotectiondesignofElectricBicycle

ParkingandChargingPlaceinDazhou

2022-11-03發(fā)布2022-11-11實施

達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5117/T63—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一般規(guī)定...........................................................................................................................................................2

5總平面圖布局...................................................................................................................................................2

6平面布局...........................................................................................................................................................3

7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4

8消防設施...........................................................................................................................................................5

9電氣要求...........................................................................................................................................................6

10消防安全管理.................................................................................................................................................7

參考文獻.................................................................................................................................................................9

I

DB5117/T6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達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達州市消防救援支隊。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碩、劉強、吳志兵、楊栩、李博滔、潘瀟、譙自強、蔣春勇、余海、王文

博。

II

DB5117/T63—2022

達州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的一般規(guī)定、總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建筑防火

和安全疏散、消防設施、電氣要求和消防安全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達州市行政區(qū)域內新建、擴建、改建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設計和已投入使

用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電動助力車、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停放充電

場所的設計和消防安全管理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17761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

GB20517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GB/T50065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

GB5006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8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

GB50352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

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GB51251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

GB51309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

GB/T51313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

GB5134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電動自行車electricbicycle

以車載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腳踏騎行能力,能實現電助動或/和電驅動功能的兩輪自行車。

[來源:GB17761-2018,3.1]

3.2

1

DB5117/T63—2022

充電charging

從外部電源供給蓄電池直流電,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并貯存在蓄電池的過程。

3.3

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electricbicyclechargingplace

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和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的統(tǒng)稱,具備其中一種或兩種使用功能的場所,按所

在區(qū)域分為室外場所(含露天,有頂棚、無外墻外窗等維護結構)和室內場所(含地上、半地下和地

下)。

3.4

充電設施chargingfacility

專為電動自行車充電使用的相關電氣設施、包含充電柜、充電插座及其配套的充電配電箱、線纜

等。

4一般規(guī)定

4.1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應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其規(guī)模、面積應符合

當地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且應與建設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既有小區(qū)宜結

合小區(qū)改造,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4.2電動自行車停車位占地面積不小于1.2m2/輛,參見《達州市國土空間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1

版)。

4.3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防火設計應結合其場所的特點,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

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使用便捷。

4.4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應采取防雷、通風、防風、排水等措施。

5總平面圖布局

5.1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選址和總平面圖設計,應根據城市規(guī)劃要求,合理確定場所位置、防

火間距、消防車道和消防水源等。

5.2設置停放充電場所時應合理確定位置,符合下列要求:

a)設置在室外時,不應占用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和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不應防礙消防車操作

和影響室外消防設施的正常使用;

b)設置在室內時,不應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擴大)前室,不應影響室內消防設

施的正常使用;

c)當與汽車庫、停車場等合用時,應劃分單獨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區(qū)域。

5.3廠區(qū)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宜布置在生活、辦公等非生產區(qū)域,不應與甲、乙類火災危險性廠

房、倉庫貼鄰或組合建造。

5.4室外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與其他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地上電動自行車停放

充電場所與其他多層民用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與其他高層民用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

不應小于9m,與甲、乙類廠房(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m,與丙、丁、戊類廠房(倉庫)

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

2

DB5117/T63—2022

6平面布局

6.1室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6.1.1場所區(qū)域劃分

場所內應劃定停放區(qū)域、充電區(qū)域和疏散通道區(qū)域。

6.1.1.1停放區(qū)域與充電區(qū)域

停放區(qū)域與充電區(qū)域應符合下列要求:

a)場所內的電動自行車應分組停放,每組停車位數量單排不宜超過20輛;

b)組與組之間(含停車區(qū)與充電區(qū))應設置寬度不小于2.0m的隔離帶,或采用高度不低于

1.5m、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分隔;

c)與汽車庫合用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不應跨越汽車庫防火分區(qū)。在汽車庫防火分區(qū)內

劃定一定區(qū)域作為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該區(qū)域與汽車停放區(qū)域進行防火分隔,應設置寬度不小

于2.0m的隔離帶,或采用高度不低于1.5m、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分隔。

6.1.1.2疏散通道區(qū)域要求

沿疏散通道雙面布置停放電動自行車車位時,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宜小于2.6m;沿疏散通道單面布

置停放電動自行車車位時,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宜小于1.5m。

6.1.2耐火等級

地下或半地下場所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地上場所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6.1.3與特殊場所組合建造要求

場所與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中小學的教學樓和病房樓等組合建造時,應符合GB50067

的規(guī)定。

6.1.4保溫和裝修材料

6.1.4.1場所內部裝修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

6.1.4.2當利用建筑架空層作敞開式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時,建筑物的保溫或裝修材料燃燒性能

等級應為A級。

6.2室外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

6.2.1場地要求

場地應平整,宜采用植草磚和透水磚鋪裝。

3

DB5117/T63—2022

6.2.2場所區(qū)域劃分和要求

6.2.2.1場所應劃定停放區(qū)域、充電區(qū)域。

6.2.2.2停車區(qū)域應分組布置,每組長度不宜大于25.0m,組與組之間(含停車區(qū)與充電區(qū))應設置

寬度不小于2.0m的隔離帶,或采用高度不低于1.5m、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分隔。

6.2.2.3場所設置防風雨棚時,防風雨棚不應完全封閉,四周開口部位應均勻布置,開口的面積應大

于該場所外立面總面積的50%,開口區(qū)域總長度應大于該場所周長的50%。防雨棚四周開口面積不滿

足要求時,應按照6.1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2.2.4防風雨棚的材料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1級。

6.2.2.5場所內的充電設施應設有遮雨措施和安全防護措施,充電柜設置區(qū)域距離建筑的安全出口距

離不應小于6m。

6.2.3場所出入口要求

停車位數量大于200輛時,場所出入口應不少于2個,兩個出入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0m,出

入口凈寬度不應小于2.0m。

7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

7.1當室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獨立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場所應劃分防火分區(qū)和防煙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和防煙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2000m2;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除外)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

面積可增加1.0倍,防煙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0m2;

b)設置在建筑內的停放充電場所,車輛出入口與人員安全出口應分開設置;

c)停車位數量大于200輛時,車行出入口應不少于2個,且應分散布置,兩個出入口之間的距

離不應小于5.0m,出入口凈寬度不應小于2.0m;

d)每個分區(qū)人員安全出口應不少于2個,且應分散布置,室內任一點至最近人員安全出口的疏

散距離不應大于45m,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距離不應大于60m。對單層或設置在建筑首層的場

所,室內任一點至室外最近出口的疏散距離不應大于60m;

e)室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大于10m的停放充電場所應采用防煙樓梯間,其他應

采用封閉樓梯間;

2)樓梯間和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3)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m。

f)當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應采用防火墻、甲級防火門、耐火極限不小于1.5h的樓板與建筑

內的其他區(qū)域完全隔開;

g)與住宅地下室相連通的停放充電場所,人員疏散可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樓梯;當不能直接進

入住宅部分的疏散樓梯間時,應在場所與住宅部分的疏散樓梯之間設置連通走道,走道應采用防火隔

墻分隔,場所開向該走道的門均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h)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門不應直接正對疏散樓梯間,且與疏散樓梯間最

近水平距離不宜小于5.0m;

i)室內場所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實體墻或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

4

DB5117/T63—2022

1.0h、寬度不小于1.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的防火挑檐;

j)充電場地應具備通風、防雨及防澇措施,保障充電過程中車輛及充電器干燥。

7.2當室內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與汽車庫合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人員疏散設計應符合GB50067的規(guī)定;

b)應符合6.1.1.1的規(guī)定。

8消防設施

8.1自動滅火設施

8.1.1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火災危險等級按中危險Ⅱ級確定。

8.1.2除按照GB50016和GB50067的規(guī)定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室內停放場所外,其他有頂

棚的室外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宜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或自動噴水局部應用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

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局部應用系統(tǒng)的設置應符合GB50084的規(guī)定。

8.1.3消防用水條件有限的場所,可安裝其它符合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細水霧、超細干粉等自動滅火

設施。

8.2消火栓

8.2.1室外場所應設置室外消火栓,在市政消火栓或小區(qū)室外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范圍內的,可不

設置室外消火栓。

8.2.2室內場所應按照GB50016的規(guī)定設置室內消火栓。

8.2.3室內、室外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GB50974的規(guī)定。

8.3滅火器

場所應配置滅火器,滅火器配置的危險等級按民用建筑中危險級確定,并應符合GB50140的規(guī)

定。

8.4火災報警設施

8.4.1除按照GB50016和GB50067的規(guī)定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停放場所外,其他室內場所

應安裝具備無線通訊功能的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有條件的應采用具備無線通訊功能的獨立式

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報警信號應反饋至消防控制室或有人值守的值班室。

8.4.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設置應符合GB50116的規(guī)定。

8.4.3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的設置應符合GB20517的規(guī)定。

8.5排煙設施

室內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排煙設施的設置應符合GB51251的規(guī)定。

8.6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

5

DB5117/T63—2022

除露天及三邊開敞有頂棚的室外停車棚以外的其他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應設置消防應急照明

燈具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并應符合GB51309的規(guī)定。

9電氣要求

9.1供電系統(tǒng)

應符合GB51348的規(guī)定。

9.2充電設施配置

電動自行車充電區(qū)域應采用專用充電設施,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插座和充配電柜(箱)。

9.3充電設施技術要求

9.3.1每個充電區(qū)域應設置專用充配電柜(箱),充配電柜本體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9.3.2充電設施應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充電異常自動斷電、充電電池故障自動斷電、過載保護、短路

保護、剩余電流保護、充電故障報警、功率監(jiān)測、高溫報警等功能。

9.3.3充配電柜(箱)外殼應做保護接地,接地電阻應符合GB/T50065的規(guī)定。

9.3.4應安裝在不燃材料上,并應有明顯標識,便于操作。

9.3.5電動自行車的充電設施進線應為專用回路并設置專用計量裝置。每一分支回路連接的充電插座

不應超過10個,并應具備過載保護、短路保護、剩余電流保護功能。

9.3.6插座應選用不低于10A帶保護門的插座。充電插座的間距不應小于0.6m,安裝高度距地應為

0.3m~1.3m。

9.4配電線路電線、電纜和敷設

9.4.1材質要求

材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電線、電纜導體材質應選用銅導體,應采用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

b)三相回路應選用五芯電纜或電線,單相回路應選用三芯電纜或電線。

9.4.2敷設要求

9.4.2.1配電線路路徑應規(guī)劃合理。

9.4.2.2電線、電纜應固定敷設,配電線路敷設方式應符合GB51348的規(guī)定。

9.4.2.3室內配電線路應采用封閉式金屬槽盒、采取穿PVC阻燃導管或金屬導管等防火保護措施。

9.4.2.4戶外配電線路應采用電纜溝槽或穿鍍鋅鋼管埋地的方式敷設。

9.5防護要求

9.5.1充電設施及供電裝置應在明顯位置設置電源切斷裝置,并應具備防撞功能。

6

DB5117/T63—2022

9.5.2室外充電設施應具備防水、防塵等防護功能,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室內充電設施防護等級

不應低于IP32。

9.6監(jiān)控系統(tǒng)

9.6.1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應設置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信號實時反饋至消防

控制室或有人值守的值班室。

9.6.2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充電設施宜選用智能計量計費和遠程監(jiān)控模式。故障報警信號宜接

入所在建筑設備管理系統(tǒng)或有人值守的值班室。

9.6.3有條件的宜安裝具備遠程監(jiān)測、操控的智慧安全用電監(jiān)測系統(tǒng)。

9.7防雷與接地

9.7.1充電設施的防雷與接地、設備配電裝置的電涌保護器設置應符合GB50057的規(guī)定。

9.7.2充電設施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應共用接地裝置。室內安裝的充電設施應

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裝置;靠近建筑物室外安裝的充電設施宜與就近的建筑物或配電設施共用接地裝

置;距離建筑物較遠的室外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可單獨接地。

10消防安全管理

10.1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應負責管理本單位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

10.2設有物業(yè)服務的居民小區(qū)、城中村等居民區(qū),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應負責管理該區(qū)域內的電動自行車

停放充電場所的消防安全,應對電動自行車固定充電設施及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等進行統(tǒng)

一管理,確保其完好有效。

10.3未設物業(yè)服務的居民小區(qū)、城中村等居民區(qū),由各村(社區(qū))的村(居)民委員會負責管理該

區(qū)域內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的消防安全,并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具體負責電動自行車消防安

全管理工作。

10.4村(居)民委員會、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社會單位等應建立日常消防管理和巡查制度,并應符合以

下要求:

a)每日組織開展防火巡查并加強夜間巡查,做好巡查記錄;

b)每月至少對電動自行車充電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c)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宣傳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知識,普及初起火災撲救和

逃生自救常識;

d)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10.5電動自行車應集中停放充電,嚴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含休息平臺)、樓層樓

道、電梯廳、防煙前室等公共區(qū)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充電。

10.6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嚴禁拉接臨時電源線路、插座和開關。

10.7對電動自行車充電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充電,充電前需對充電電動車進行安全狀態(tài)確認,

對充電器、插座、插頭、線路進行檢查。

10.8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充電器應遠離可燃物,不得放置在電動自行車坐墊等可燃物上,并確保通

風、散熱。

7

DB5117/T63—2022

10.9充電設施的充配電柜(箱)、電源線路、插座和開關周圍1m范圍內不應有可燃物品。

10.10建筑物人員安全出口、電梯應采取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的措施,并應設置警示標識。

8

DB5117/T63—202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四川省消防條例》

[3]《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

[4]《達州市國土空間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1版)

9

DB5117/T63—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一般規(guī)定...........................................................................................................................................................2

5總平面圖布局...................................................................................................................................................2

6平面布局...........................................................................................................................................................3

7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4

8消防設施...........................................................................................................................................................5

9電氣要求...........................................................................................................................................................6

10消防安全管理.................................................................................................................................................7

參考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