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文言文閱讀文言文的選材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既有課內材料,也有課外材料,但課內、課外兼顧是命題的大趨勢,且課外材料多為較淺顯的記敘文和哲理性短文。命題形式靈活多樣:1.課內單篇閱讀;2.課內比較閱讀;3.課內外比較閱讀;4.課外單篇閱讀;5.課外比較閱讀。近幾年越來越注重對考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在文言文閱讀中,經常會出現(xiàn)拓展閱讀,其中課內外對比閱讀是近年來各地命題的大趨勢??键c一、停頓劃分與斷句(一)節(jié)奏劃分此類題首先應明白句意,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語句讀法予以明確。其次可根據(jù)句子的句子成分,利用句子的語法結構進行劃分。最后,可憑借平時閱讀的語感加以判定,進行印證。方法要點如下:1.按詞語劃。如有些句子開頭有發(fā)語詞“蓋、夫、若夫、至若、惟其”等;有些是時間副詞,如“未幾、俄而、少頃、頃刻、剎時”等。這些詞語后面要作停頓,有緩解朗讀語氣的作用。有些詞語具有表轉折、遞進、順承關系的虛詞,如“而、以、然、則”等,需要在其前劃斷,如“濯清漣/而不妖”。2.按成分劃。一般而言,文言文朗讀與現(xiàn)代漢語是一致的。依據(jù)主謂賓成分,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予以劃斷,如“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非/士之怒也”。3.按結構劃。文言語句句式結構錯綜復雜,所以有時需要根據(jù)句子的結構形成的關系加以判斷。如:并列關系“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承接關系“輟耕/之壟上”其中的“輟”和“之”是兩個表承接的動詞;假設關系“戰(zhàn)/必勝矣”等。4.按句序劃。這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文言倒裝句式,如“咨臣/以當世之事”、“何陋/之有?”等。總之,對于劃分停頓,需要平時多加朗讀訓練,培養(yǎng)其文言閱讀的語感,以達到熟能生巧之功效。(二)斷句技巧1.先易后難細分辨。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后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jù)一些明顯的標志(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shù)牡胤綌嗑洹?.緊緊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云”“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這些字,我們很容易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3.常用虛詞是標志。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我們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于斷句:①句首的語氣詞“其、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②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然則”“縱使”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4.特殊句式莫拆散。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者……也”;“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乎”;“何……之為”;“無乃……乎;“可得……歟”;“得無……乎”等,可以幫助斷句。5.依據(jù)修辭手法來斷句。文言文中往往會用到排比、對偶、反復、頂真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對我們斷句很有幫助。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于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是用了頂真手法,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键c二、文言詞語解釋文言詞語分實詞和虛詞兩大類,中考考查以實詞為主,虛詞次之。實詞的考查集中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幾個考點上。虛詞考查得少,且集中在幾個常見的虛詞上。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主要有:之、其、而、以、于、為、也、乎、夫、焉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之、其、而、以、于。(一)文言實詞文言實詞大部分具有多義性,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實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含義。命題人往往將考查范圍鎖定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方面。1.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這兩上字互相通用,讀音相同相近,并沒有意義的聯(lián)系。如“選賢與能”,“與”通“舉”。2.一詞多義。這在古漢語中是常見的,因為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為主,一個詞有幾個不同的義項。但它們之間又往往是有關聯(lián)的,一般由本義轉移至引申義。如:間:①中間?!坝鄤t缊袍敝衣處其間”②介入、參與?!叭馐痴咧\之,又何間焉?”③隔開?!八炫c外人間隔”④摻雜?!爸虚g力拉崩倒之聲”。⑤秘密,暗中?!坝珠g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詞類活用。在古漢語中,有些實詞會因一定的表達需要,在句中改變它原來的詞性。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名詞作動詞。如:“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中的“鞭”本是名詞“鞭子”活用為動詞“用鞭子打”。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學#科網③動詞作名詞。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出”、“入”動詞活用為名詞“出產的東西”。④形容詞作名詞。如“披堅執(zhí)銳”中的“堅”、“銳”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堅硬的盔甲”、“銳利的武器”。⑤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中的“勞”、“餓”意為“使……勞累”、“使……饑餓”;“稍稍賓客其父”中的“賓客”意為“把……當作賓客”。4.古今異義。如“犧牲”“妻子”“交通”“無論”“絕境”“卑鄙”。(二)文言虛詞學習常用虛詞時,要分清各虛詞的用法: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②起組合作用的,如“以”“為”“于”;③起連接作用的,如“乃”“則”“而”;④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文言詞語平時注意積累并掌握常用??嫉奈难詫嵲~和虛詞,根據(jù)平時積累判斷其意思和用法。(三)常用方法另外,針對選擇題,在具體解答這類題目時,要看清題干要求,明確是要找出“詞語意思相同的兩項”還是“詞語意思不同的兩項”。在解答的過程中,可以采用:1.代入法。即以選項中左句詞語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釋得通,以此來判斷異同。2.排除法。把自己有把握的選項進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選項中進行分析比較,也可以找到答案。3.詞性法。根據(jù)兩個詞語在句子(成語)中的詞性,判斷兩個詞的意思是否相同。4.聯(lián)想法。運用“聯(lián)想法”,將詞與詞進行一定合理的聯(lián)想,符合句意即可。如:“期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馨”,現(xiàn)代漢語是“溫馨”,顯然在這不合適??梢耘c前文中的“名、靈”相聯(lián)系,再者品德只有高下之分,因而可以推測這“馨”字是“高尚”之義??键c三、重點句子翻譯(一)翻譯的要求文言文翻譯的要求可概括為“信”“達”“雅”。1.信。所謂“信”,就是譯文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要忠實于原文,不誤解、歪曲,不遺漏,不牽強附會,不隨意增刪內容。2.達。所謂“達”,就是譯文明白曉暢,通順無語病,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表達要求和習慣。3.雅。所謂“雅”,就是譯文語句規(guī)范、得體、生動、優(yōu)美。(二)翻譯的原則文言文的翻譯有其原則,概括地說,就是: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和意譯相結合。1.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對句子中的每個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就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并且,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運用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2.意譯。指在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從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出發(fā),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三)翻譯的方法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可概括為“留”“刪”“換”“補”“調”“擴”六字,即六字訣。(1)留?,F(xiàn)代漢語是繼承了古代漢語并加以發(fā)展而形成的,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譯時,有時需要運用保留法,即原樣照搬文中詞語。這主要指:①古今通用的詞語,如“人”“手”“心”“筆”“墨”“山”“水”“?!薄把颉薄疤铩薄按蟆薄靶 薄伴L”“短”等。②古代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號、日期、官職名、典章制度的名稱等。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游》)?!霸S六年”(帝王年號)、“承天寺”(地名)、“張懷民”(人名)都屬專有名詞,翻譯時照搬即可。(2)刪。凡是古代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虛詞,沒有實在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相應的詞語來表示它,因而翻譯時無須譯出。如:①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譯為:戰(zhàn)斗,靠的是勇氣?!胺颉睘榘l(fā)語詞,刪去不譯。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譯為: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刪去不譯。對于有實在意義的虛詞,翻譯時則不能刪去。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譯為:漁人對這(桃花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詫異。“之”為代詞,代指前文漁人看到的景象,有實在意義,翻譯時不能刪去。(3)換。由于時代的原因,古代漢語中有些詞的意義已經發(fā)生較大變化,用法已經改變,語法已經不用,在翻譯時,應將這些古語換為今語。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譯時,都要換成本字。如:①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湯”應翻譯為“熱水”。②小大之獄(《曹劌論戰(zhàn)》),“獄”應翻譯為“案件”。(4)調。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調整跟現(xiàn)代漢語語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譯時,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來表達。①前置賓語后移。如: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為:我跟誰一起呢?②后置狀語前移。如: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譯為: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5)補。古代漢語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語、謂語、賓語、量詞、介詞及介詞的賓語等。如:①(陛下)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補主語)②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zhàn)》)(補謂語)③箕畚運(土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補賓語)(6)擴。古漢語中有大量的單音節(jié)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要把單音節(jié)詞與另一個字組合,擴充為雙音節(jié)詞,或者直接用對應其意義的、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個合成詞代替。如: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蓮說》)。譯為:晉朝的陶淵明偏偏喜愛菊花。另外,要特別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兩個單音節(jié)詞誤認為是現(xiàn)代漢語里的一個雙音節(jié)詞,如“于是”“雖然”“妻子”“以為”“交通”“可以”“卑鄙”等。(四)文言特殊句式1.判斷句。表示主謂之間的關系,翻譯時加上“是”。常見句式有:①“……者,……也”。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②“……者,……”。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③“……,……也”。如:夫戰(zhàn),勇氣也。④“……,……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外,還有“則”、“乃”、“皆”、“俱”等表示判斷。2.省略句。文言文經常在不影響表達的情況下,省略某些成分。在翻譯時應將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①省主語:(村人)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②省謂語: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賓語:小惠未徧,民弗從(您)也。④省量詞:撤屏視之,一(個)人、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3.倒裝句。為了強調或出于習慣,有些句子成分倒置,翻譯時一般要還原位置。常見有:賓語前置:如:微期人,吾誰與歸?定語后置:馬之千里者狀語后置:還自揚州謂語前置:甚矣,汝之不惠!4.被動句。主語是動作的受動者、被動者。在文言詞中的“于”、“為”做介詞時,常含“被”的意思,翻譯時應體現(xiàn)被動含義。如: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键c四、內容理解與感悟(一)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1.先瀏覽全文,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法,以便更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分析試題要求,鎖定答題區(qū)域。反復閱讀相關文宇,找準答題的切入點。3.聯(lián)系全文,整體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上綜合理解文意,進而準確概括局部內容。4.答題時要抓住要點,語言簡練,觀點明確,結構完蓬,表達充分。(二)感悟評價:第一、感悟類題目所包含的道理必須非常明確,并且與文章的主題密切相關,或者至少是由文章某一內容派生出來的道理。第二、對人物的看法或評價要與文章內容結合起來,不能泛泛而談。一般答題格式:通過……描寫,表現(xiàn)了……的性格特征?;颍簭摹锌梢钥闯觯瑇x是一個……的人。第三、論述道理或談啟發(fā),要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不能是對作品思想觀點的簡單重復,要善于換個角度看問題,盡量從自己的真實感受出發(fā),貼近生活,緊扣時代,新穎而獨特??键c五、賞析習作手法文言文閱讀寫作手法賞析類題目,我們答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題目就修辭手法提問,應聚焦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修辭。2.題目就表現(xiàn)手法提問,應考慮借景抒情、對比映村、先抑后揚、動靜結合、托物言志、首尾照應、虛實結合等。3.題目就表達方式提問,應考慮直抒胸臆、敘議結合、間接抒情、寓情于景等。4.題目就語言特點提問,應考慮音韻和諧、駢散結合、寫實樸素、氣勢磅、清麗雋秀等。如《陋室銘》在修辭上妙用對偶、排比,在表現(xiàn)手法上采用類比和托物言志,在表達方式上中間是描寫,結尾是直接抒情,在語言特點上句式工整,音韻和諧。考點六、比較鑒賞比較閱讀是對兩篇或多篇文言文的基本內容(觀點、事件、人物形象等)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比較作品的不同情感傾向,比較寫作手法及藝術特色的異同等。常見問法:(1)甲乙兩文末尾畫波浪線的句于有哪些共同點?請結合選文內容作簡要分析。(2)甲文中的……和乙文中的…都…,請結合兩文畫線的句于,說說兩文的………有什么不同。突破方法:認真分析試題要求和比較的內容,反復間讀相關文字,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爱愔星笸笔侵竿ㄟ^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共同的特點,掲示一般規(guī)律?!巴星螽悺眲t是從現(xiàn)象入手,分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容,揭示各自的特征。一、對比閱讀閱讀文言文選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題【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選自《岳陽樓記》)【乙】來焦山有四快事: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煙水蒼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筆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虛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聽晚梵聲出松杪②,悠然有遺世之想;曉起觀海門日出,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然躍起數(shù)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动廁Q銘》③在雷轟石下,驚濤駭浪,朝夕噴激。予來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沒之中,披剔盡致④,實無不幸也。(選自《漁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樹梢。③《瘞(yì)鶴銘》: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盡致:仔細而詳盡的地閱覽、觀賞。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沙鷗翔集()
(2)寵辱偕忘()(3)倏然躍起數(shù)千丈()
(4)乃得踏危石()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2)聽晚梵聲出松杪,悠然有遺世之想。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或長煙一空
一食或盡粟一石 B.悉成明霞
悉如外人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觀返照吸江亭 D.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4.用“/”線為文中畫浪線的句子標出兩處停頓。太虛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5.【甲】【乙】兩文都描寫了明麗壯闊之景,但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不同,請簡述。6.【甲】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政治抱負?從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樣的思想境界?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炯住咳舴蛉粘龆嘱_,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疽摇课舫逋鯊乃斡?、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①襟當②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③。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于世,使④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⑤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⑥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節(jié)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注釋】①披:敞開。②當:迎接。③蓋有諷焉:大概有諷速的意味在里頭。諷,諷喻。宋玉作《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焉,兼詞于之,在那里。④使:假使。⑤會計:會計∶謂長官征收賦稅錢谷的工作。⑥蓬戶甕牖∶極言房屋之卑陋。牖,窗戶。⑦補充∶宋神宗元豐年間,張夢得、蘇軾都被貶至黃州。張夢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蘇軾命名為“快哉亭”,蘇轍作《黃州快哉亭記》。當時蘇轍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至均州,政治上也是很不得意。7.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佳木秀而繁陰
秀:秀麗 B.使其中不自得
中:內心C.窮耳目之勝以自適
適:安逸,閑適 D.觥籌交錯
觥:酒杯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醒能述以文者
今張君不以謫為患B.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國懷鄉(xiāng)C.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與民同樂D.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窮困潦倒9.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選文是文辭優(yōu)美的山水游記,表現(xiàn)了歐陽修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B.乙文最后寫張夢得不以貶謫為患,表達了作者對他遭“不遇之變”而自放山水之間的曠達行為的贊許之情。C.甲乙兩文的“與民同樂”是指歐陽修(太守)、楚襄王做到的真正意義上的與民同樂。D.甲文采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10.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2)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11.《醉翁亭記》和《黃州快哉亭記》兩文情景交融,分別緊扣哪一詞語來寫?兩文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竣俪绲澪迥晔拢嘧∥骱?。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②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乙】①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②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huán)坐露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③其二,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囂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④其三,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節(jié)選自張岱《西湖七月半》,有刪改)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①是日更定矣②惟長堤一痕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④金陵人,客此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②余強飲三大白而別。1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余拏一小舟/一無可看B.獨往湖心亭看雪/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C.見余大喜曰/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D.更有癡似相公者/亦不作意看月者15.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16.請根據(jù)【甲】【乙】兩篇選文回答下面問題。①兩文同寫西湖,請概括各自不同的特點。②張岱看雪與哪種看七月半的人意趣比較一致?在選文中摘出一個你認為能體現(xiàn)這種人高雅的句子。(用原文回答)閱讀《曹劌論戰(zhàn)》,完成下面小題。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7.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衣食所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轉危為安B.戰(zhàn)則請從
當余之從師也
力不從心C.又何間焉
遂與外人間隔
挑撥離間D.公問其故
溫故而知新
故弄玄虛18.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9.齊魯長勺之戰(zhàn),魯國能夠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夫戰(zhàn),勇氣也。”請你根據(jù)選文與鏈接材料的內容,簡要說明曹劌與曾國藩是如何理解和利用士氣的。【鏈接材料】大約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chuàng)于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chuàng)于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陽③,氣已竭而復振;陸抗之拔西陵,預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養(yǎng)銳氣,先備外援,以待內之自斃。此善于用氣者也。(節(jié)選自曾國藩《挺經》)【注釋】①荀罃(yīng):春秋時晉國大將。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陽: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炯住眶~,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疽摇啃l(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2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二者不可得兼()(2)所惡有甚于死者()(3)故患有所不辟也()(4)杖漢節(jié)牧羊()2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23.下列對【甲】【乙】兩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A.【甲】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隱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B.【乙】文通過詳細記敘蘇武被幽禁時忍受的種種磨難,生動形象的刻畫了蘇武這一人物。C.【甲】文強調人本來就有羞恥心,這是一種善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疽摇课闹械奶K武堪稱孟子眼中的“賢者”。D.【甲】文首先闡明了“義”重于“生”,在闡述這一層道理時,孟子先從反面論述了“義重于生”,繼而再從正面假設,提出質問?!疽摇课闹械摹靶倥詾樯瘛北憩F(xiàn)了匈奴人對蘇武的敬重。24.試用【甲】文作者的觀點,結合【乙】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蘇武是個怎樣的人?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壳赝踔^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ā短砌虏蝗枋姑罚?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故不錯意也
(2)豈直五百里哉(3)伏尸百萬
(4)休祲降于天2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2)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疽摇砍跏咕磅幦缜???椭^秦王曰:“景鯉,楚王使景所甚愛,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聽,則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聽,則殺景鯉,更不與不如景鯉留,是便計也?!鼻赝跄肆艟磅?。景鯉使人說秦王曰:“臣見王之權輕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來使也,聞齊、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與楚為昆弟國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無楚也,齊、魏有何重于孤國也。楚知秦之孤,不與地,而外結交諸侯以圖,則社稷必危,不如出臣?!鼻赝跄顺鲋?。(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2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楚王使景鯉如秦/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B.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愿為市鞍馬C.臣見王之權輕天下/見往事耳 D.聞齊、魏皆且割地以事秦/天子且至2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所以然者以秦與楚為昆弟國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無楚也29.請根據(jù)【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1)選文塑造了唐雎和景鯉兩個典型的“士”形象,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士大夫”精神。(2)在外交斗爭中,唐雎和景鯉各用什么方式戰(zhàn)勝秦王的?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坑嘤讜r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疽摇竣儆嗒q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術,當倍蓰①于昔人: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②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②,以為己有,發(fā)于文詞,見于行事,以聞名于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遣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③其才分之所當?shù)?。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jié)選自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注釋】:①倍蓰:一倍、五倍。概指數(shù)倍。②膏味:甘美的滋味。③足:滿足。)30.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援疑質理
引、提出 B.禮愈至
周到C.多且易致如此
表達 D.將以遺來者
留給3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當倍蓰于昔人B.多以書假余
是以不藏于家C.既加冠
公擇既去D.故余雖愚
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3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33.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2)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34.甲文中的“余”和乙文中的“老儒先生”的共同點是什么?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炯住苦u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庇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3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孰視之
(2)私我也
(3)聞寡人之耳者3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疽摇烤肮合挠潍C,又起大臺之役。晏子諫曰:“春夏起役,且游獵,奪民農時,國家空虛,不可?!本肮唬骸拔崧勏噘t者國治,臣忠者主逸。吾年無幾矣欲遂吾所樂卒吾所好子其息矣?!标套釉唬骸拔粑耐醪桓冶P于游田①,故國昌而民安。楚靈王不廢乾溪之役,起章華之臺,而民叛之。今君不革,將危社稷,而為諸侯笑。臣聞忠臣不避死,諫不違罪。君不聽臣,臣將逝矣?!本肮唬骸拔ㄎ?,將弛罷之?!蔽磶?,朝②韋囧③解役而歸。(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注:①盤于游田:在野外打獵。田,獵。②朝:通“召”。③韋囧:大臣名。3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吾聞相賢者國治/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B.不廢乾溪之役/百廢具興C.臣聞忠誠不避死/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D.朝韋囧解役而歸/男有分,女有歸3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吾年無幾矣欲遂吾所樂卒吾所好子其息矣39.下列選項中與文中晏子思想不一致的一項是(
)A.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舅巍恐祆銪.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咎啤坷钯RC.忠誠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疚鳚h】枚乘D.欲為圣明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咎啤宽n愈40.請結合【甲】【乙】兩文分析鄒忌和晏子的勸諫方式有何不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筷悇僬?。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唬骸叭魹閭蚋?,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惿婺肆橥?,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司馬遷《陳涉世家》節(jié)選)【乙】初,陳涉既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陳王以眾賓待之,長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①亂僭②號,而傲長者,不能久矣!”不辭而去。陳王跪謝,遂不為顧??统鋈胗姘l(fā)舒,言陳王故情?;蛘f陳王曰:“客愚無知,顓③額妄言,輕威?!标愅鯏刂?。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陳王以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委托持股業(yè)務盡職調查與合規(guī)性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車輛制造股東入股協(xié)議書3篇
- 2025年度綠色建筑暖通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光節(jié)能門窗供應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居間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窗簾材質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科技融合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租賃行業(yè)自律公約制定合同2篇
- 智能教育時代的家庭教育與發(fā)展新路徑
- 教育科技中嵌入式的交互式學習體驗優(yōu)化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產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同3篇
- 初中班級成績分析課件
- 勞務合同樣本下載
- 聰明格練習題(初、中級)
- 血液透析水處理系統(tǒng)演示
- 小批量試制總結報告
- GB/T 27030-2006合格評定第三方符合性標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給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同步練習
- 糖尿病足與周圍血管病01課件
- 固定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tǒng)現(xiàn)場端建設技術規(guī)范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小小工程師》背背默默知識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