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務星球版八年級地理上冊地理總復習提綱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第1節(jié)遼闊的疆域一、地理位置及優(yōu)越性1、我國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3)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沒有寒帶。2、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1)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的差異,為我國發(fā)展多種農業(yè)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2)東臨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在夏季濕潤氣流的影響下,雨量充沛,有利于農業(yè)生產;海洋資源豐富;沿海地區(qū)多有優(yōu)良港灣,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加強同海外各國的交往。(3)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發(fā)展邊境貿易。2、我國的疆域1、面積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2、領土四端(1)最東端:黑龍江省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2)最西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帕米爾高原上。(3)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3、臨海(1)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臺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2)三大島嶼:臺灣島(面積最大)、海南島、崇明島。(3)兩大內海:渤海和瓊州海峽。4、國界(1)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2)陸上鄰國(14個):俄羅斯,朝鮮,哈薩克斯坦,蒙古,印度等(3)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度有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6個)。三、行政區(qū)劃1、三級行政區(qū)劃全國行政區(qū)劃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行政區(qū)劃。2、34個省級行政區(qū)劃(重點內容)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見課本第八頁圖1-1-5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圖,第九頁表1-1-1中國省級行政區(qū)域間表)3、特殊的省級行政區(qū)(1)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跨經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2)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東省、臺灣省。(4)鄰國最多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8個)。(5)面積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2節(jié)眾多的人口1、人口數(shù)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人口政策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3、人口地理分界線黑龍江省黑河—云南省騰沖一線(胡煥庸人口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較小。4、人口老齡化(二孩政策實施)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勞動力不足,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等問題。第3節(jié)多民族的大家庭1、56個民族(1)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生齒數(shù)量最多。(2)生齒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是壯族,云南省的少數(shù)民族數(shù)量最多。2、民族分布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漢族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shù)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第1課地形地勢特征一、地形特征: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高原面積廣大1、我國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2、在各類地形中山地所占比重最大約33%,平原面積僅占12%。2、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西高東低,呈三級門路分布。1、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2、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主要由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構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3、地勢對我國的影響:(水汽輸送、水能豐富、水運溝通)(了解即可)A、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了較為豐富的降水;B、河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了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C、交通: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工具的交通,輕易了內地和本地的聯(lián)系;另外一方面,門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工具交通上的巨大停滯。D、水電:在門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蘊藏者豐富的水能。4、地形分布1、我國的主要山脈:山脈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課本26頁圖2-1-42、主要地形區(qū)課本26頁圖2-1-4,結合24頁圖2-1-2及29頁第1、2題重點記憶A、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內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場廣布)、黃土高原(千溝萬壑)、云貴高原(崎嶇不平,石灰?guī)r地貌廣布)B、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積最大,里面有我國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最潮濕,天然條件最好)C、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面積最大)、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xiāng))D、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第2節(jié)氣候的基本特征一、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季風氣候顯著,氣候類型龐大多樣,大陸性氣候顯著。1、季風氣候顯著①、我國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熱同期(夏季高溫多雨)②、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③、XXX帶來的災害性天氣有:干旱、洪澇夏季風和夏季風比較表(P30圖2-2-1)季風名稱冬季風成因由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身分的影響而構成發(fā)源地俄羅斯XXX利亞地區(qū)和蒙古高原一帶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海面風向偏北(西北、東北)陸地→海洋性質寒冷干燥影響范圍(地區(qū))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臺灣等)東南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西南季風:我國西南、華南、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夏季風偏南(東南、溫暖濕潤西南)海洋→陸地2、氣候類型龐大多樣3、大陸性氣候顯著與世界上同緯度相比,中國夏季較冷,夏季較熱,氣溫年較差較大,降水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明顯。2、氣溫分布1、我國氣溫的特點:①冬季南北溫差很大,氣溫自南向北降低;②在夏季,除了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等地區(qū)外,我國大多數(shù)地方普遍高溫。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jù):根據(jù)活動積溫;②類型五個(北→南)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另外還有一個青藏高原區(qū)。適記圖2-2-8三、降水的時空變化1、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間(地區(qū))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降水時間分布特點: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多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降水年際變化大。3、根據(jù)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干濕地區(qū):干旱地區(qū)(荒漠),半干旱地區(qū)(草原),半濕潤地區(qū)(森林草原),濕潤地區(qū)(森林)。四、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身分①緯度位置是構成氣候差異的根本原因;②海陸位置:距海近的地方一般降水比本地地區(qū)更豐富。對氣溫產生影響,內地地區(qū)的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比本地地區(qū)要小;③地形,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④季風,冬季風影響下,我國冬季大部分地區(qū)寒冷干燥。夏季風的影響是我國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五、補充: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①、1月℃等溫線;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④、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⑤、南方和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⑥、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7、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第三節(jié)河流和湖泊一、河流湖泊眾多1.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屬于外流河,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屬于內流河。2.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咸水湖)。3.我國五大淡水湖按面積由大到小依次是: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合肥)。4.我國不同地區(qū)河流的水文特征對比地區(qū)東北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代表河流水量松花江黃河長江、珠江豐富(濕潤、半濕潤地區(qū))汛期含沙量結冰期較短(春?。ㄉ置L(中溫帶)汛、夏汛)密)大(水土流短(暖溫帶)失嚴重)?。ㄖ脖桓矡o(1月平均氣XXX)溫℃以上)較小(半潮濕、半短(雨季干旱、干旱地區(qū))短)豐富(降水量大,長(雨季濕潤地區(qū))長)長江一、我國第一大河識記P42圖2-3-21、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2、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在上海市的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3、上游:源頭到湖北宜昌,中游: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到入???。4、主要支流及與長江交匯處的城市: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5上游: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中游:河湖眾多,九曲回腸,水流不暢;下游:江闊水深,無封凍期,利于航行“黃金水道”。二、黃金水道黃金水道:①干流橫貫東西,支流南北延伸,水運網龐大,無封凍期,宜賓以下四季通航,航運價值大;②長江流域經濟發(fā)達客貨需求量大,貨運量約占全國的60%。三、開發(fā)與治理1、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豐富,著名水電站有葛洲壩、三峽、二灘。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以防洪為首要目標,兼有發(fā)電、航行、灌溉等多種功能。2、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繁的原因:自然因素:①降水豐沛且集中;②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人為因素:③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④圍湖造田。3、長江各流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流域問題解決措施上游水土流失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中下游泥沙淤積興建水庫,疏通河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洪澇災害退耕還湖中下游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河一、我國第二長河識記P45圖2-3-51、黃河發(fā)源于青海的巴顏喀拉山,呈巨大“幾”字型,向東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九省區(qū),注入渤海;2、上中卑鄙分界點:河口、桃花峪上游(源頭至河口):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fā)電;并利用黃河水修渠灌溉,使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成為“塞上江南”。中游(河口至桃花峪):經黃土高原,大量泥沙流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桃花峪至入??冢汉哟蔡Ц撸纬伞暗厣虾印?、干流流經主要地區(qū):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二、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流經地區(qū)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黃土質地疏松,易被侵蝕;加上人為濫墾亂伐,破壞植被,加劇了水土流失。三、治理與開發(fā)1、黃河凌汛:時間:初春、初冬,地點: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河段,解決方式:轟炸冰壩等。2、黃河的貢獻:提供水能,提供灌溉,塑造平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3、黃河各流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流域問題解決措施上游荒漠化嚴重還草還林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保持水土,植樹造林下游地上河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水工程治黃的關鍵是治沙,治黃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第三單元中國的自然資源第1節(jié)合理利用土地資源1、根據(jù)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將土地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2.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①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其中草地、林地和難利用土地比重較大,耕地比重較小;②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③我國土地面積廣大,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各類土地人均占有量小,特別是人均耕地面積很少(我國耕地總體質量較差,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且開發(fā)難度較大)。3、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qū);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的山區(qū);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缺乏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qū);沙漠、戈壁等難利用地皮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4、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亂砍濫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濫墾草原或過度放牧導致的土地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鹽堿化;因亂建設濫占耕地導致的大量農田喪失(亂占耕地)等等。在土地資源利用的諸多問題中,優(yōu)質耕地面積減少最為嚴重。5、基本國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地皮,切實保護耕地。第2節(jié)節(jié)省和保護水資本1、分布不均: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的水資源的季節(jié)分配和地區(qū)分布很不均勻。從時間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總體上呈現(xiàn)出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造成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總量不足,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衡。3、解決水資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興修水利工程,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三峽水庫、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等②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本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最引人矚目標是南水北調工程等;③節(jié)省用水,防治水污染4.南水北調工程是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輸送到缺水嚴重的華北和西北地區(qū),共有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南水北調工程的必要性:華北平原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大,但降水量較少,水資源不足。由于長期干旱,出現(xiàn)了生活飲水困難,大量農田受旱減產,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南水北調工程通過對水資源跨流域的合理調配,可以緩解我國華北平原水資源的短缺,呈現(xiàn)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5.我國水資源的特點:①總量豐富,人均少;②浪費和污染嚴重(措施:推廣節(jié)水產品和技術,開展水質監(jiān)測,修建蓄水工程,興建污水處理廠等)。6、華北平原和西北地區(qū)都很缺水,但華北平原的缺水情況更嚴重。第四單元中國的經濟與文化第1課因地制宜的開展農業(yè)1、農業(yè)的分類和地位廣義的農業(yè)包括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農業(yè)是百姓經濟的基礎。2、種植業(yè)分布:集中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書76頁圖4-1-1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耕地類型耕耘制度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旱地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小麥花生、大豆甜菜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水田一年兩熟或三熟。水稻油菜甘蔗西部地區(qū)的種植業(yè):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水源較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綠洲地區(qū)棉花產區(qū):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新疆棉區(qū)3、畜牧業(yè)的分布:①類型:牧區(qū)畜牧業(yè),農耕區(qū)畜牧業(yè)。②四大牧區(qū):新疆牧區(qū)、內蒙古牧區(qū)、青海牧區(qū)、西藏牧區(qū)。③著名畜種分別是:內蒙古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西藏牦牛、藏綿羊,青海牦牛、新疆細毛羊。4、林業(yè)的分布:三大林區(qū):東北林區(qū)(最大)、東南林區(qū)、西南林區(qū)。5、漁業(yè)的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我國淡水漁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四大海洋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部沿海漁場、北部灣漁場。我國最大漁場是位于東海的舟山漁場。6、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條件的優(yōu)勢,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是我國農業(yè)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7、走現(xiàn)代農業(yè)之路:運用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節(jié)水農業(yè)等。第2節(jié)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工業(yè)一、工業(yè)與我們1、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工業(yè)生產發(fā)展的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二、主要工業(yè)地帶和工業(yè)基地1、我國工業(yè)分布不均衡,從整體上看,東部工業(yè)分布密集,呈現(xiàn)出沿海、沿江河、沿鐵路線分布的特點。2、四大工業(yè)基地:(書84頁圖4-2-1中國主要工業(yè)基地和工業(yè)城市的分布)①遼中南工業(yè)基地重工業(yè)為主②XXX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yè)基地XXX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④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輕工業(yè)為主3、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4、高新技術產業(yè)的分布:依附于大城市與高校和科研單位集聚地,呈現(xiàn)“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發(fā)展高新技術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和人才5、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fā)試驗區(qū)。第3課合理開展交通運輸1、現(xiàn)代交通運輸體式格局: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運輸(只能運輸氣體和液體)。2、我國交通運輸?shù)姆植继攸c:分布不均,東部地區(qū)交通運輸網密度大,而西部地區(qū)交通運輸網密度較小。3、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公路是最靈活的運輸方式。4、我國鐵路網的骨架,簡稱“五縱三橫”(圖4-3-2中國鐵路運輸網)五縱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1、京滬線2、京九線3、京哈——京廣線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6、京包——包蘭——青藏線7、隴?!m新8、滬昆線5、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北京、鄭州(京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生就業(yè)論文范文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綜合測試(二)(二模)物理試題 含答案
-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年高考考前提分英語仿真卷含解析
- 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微課版)教案 2.3 混合動力汽車日常維護;2.4.2 混合動力汽車二級維護
- 玻璃制品光學鍍膜工藝考核試卷
- 珠海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歷史試題
- 石河子大學《加速器原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第六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一模)仿真卷(B卷)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武漢工貿職業(yè)學院《英語泛讀(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企業(yè)形象與品牌設計(C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T-COFA 0021-2022 漁用油電混合多旋翼無人機安全檢查和維 護保養(yǎng)要求
- 2025地質勘察合同范本
- 2025年時政政治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河北省“五個一”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下學期4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泰安市2025屆高三二輪模擬檢測考試政治(泰安二模)(含答案)
- 2025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模擬題:教師心理健康維護試題集
- 初中語文第16課《有為有不為》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抗帕金森病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鋼結構行業(yè)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內蒙古化工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河南省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習壓軸題:動態(tài)幾何問題專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