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寧夏石嘴山第一中學語文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系時,強調和諧、仁愛。如何實現此種理想?路徑就是“盡物之性”,即萬物向榮,各盡其性。董仲舒在總結儒家的仁愛思想時所說的“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謂仁?”實質上不過是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處理人與物之關系的延伸表達而已。不過,在先秦儒家看來,對動物的愛與對人的愛還是有區(qū)別的。這種有區(qū)別的愛源于儒家的差等之愛理念。這種差等之愛循著“親親——仁民——愛物”的路徑遞減。對人的愛尚且為差等之愛,對動物的愛自然又次之。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動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與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相一致的呢?他們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殺伐以時。荀子認為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而動物“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動物可以為人所用。不過他并不主張對動物的隨便利用和過度利用,而是主張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用,即“殺伐以時”。他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睆膶嵺`層面講,這種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時代。(摘編自王云嶺《儒家視野中人與動物的關系與啟示》)材料二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地球上本無人類,后來才有人類——地球形成已有45億年,產生生命已有42億年,出現人類不過短短的300萬年,這是科學事實。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并把握兩個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產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類,為人類饋贈了居所與養(yǎng)分。自然是人類的根,是人類的源。馬克思曾經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逼涠?,自然界的演化出現了異化,產生出自己的對立面——人類,自從有了人類,地球史便進入“人類紀”,即由人類主導的地質年代。隨著文明的發(fā)展,今天作為自然界之產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毀滅,而且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毀滅地球和自己,生態(tài)危機已經使地球和人類面臨劫難。地球要延續(xù),人類要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思維。地球能否延續(xù),人類能否延續(xù),這是文明的憂患??傊?,人類搭乘著地球之舟漂浮在無垠的星際海洋,與地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人類與地球命運與共,何去何從,全靠人類自己。其實,從更宏闊的視野上看,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于地球上的自然萬物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即生命共同體。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是生命的搖籃,反過來又是生命的產物。地球正是因為有了生命才成其為地球——一顆綠色的星球,一顆向太陽開放、從太陽獲得源源不斷能量補充的星球,否則就會像太陽系其他星球一樣是毫無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一旦喪失,生物圈這一生命共同體就會崩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就會瓦解。地球自然萬物作為生命共同體或生物共生體系的良性運轉,是維系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摘編自劉湘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點闡釋》)材料三: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人們曾經“怨天尤人”,把環(huán)境危機的原因歸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來,隨著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危機的根源在于人類自身的非科學活動,是人類無視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我調節(jié)機制而為所欲為的必然結果。人類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行的需要,一方面,將自然界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資單,任意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則錯誤地把自然界當作“垃圾桶”,肆意棄置生產和生活的廢棄物品。到頭來,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的產生,并不意味著人的能動性已經發(fā)揮到了頂點,而是意味著人類并沒有解決好能動性與受動性的關系。其實,真正自覺的能動性的發(fā)揮,應當以對受動性的認識為約束條件,能動性本身也應表現為兩個方面:在認識自然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為基礎,能動性就可能超越受動性而變成一種盲目性的意向活動。要調整好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系,人類就得不斷推進自己對自然界客觀規(guī)律的了解。長期以來,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觀念,把人們引向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fā)和無節(jié)制的耗費上。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脫離人的受動性而盲目膨脹,這種“能動性”無疑會禍及自身。恩格斯在總結了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輕驗與教訓后精辟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的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們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力量的增長,而忽視了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tǒng)一??傊伺c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做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摘編自衛(wèi)美云《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健康之辨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先秦儒家崇尚仁愛,主要表現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博愛之情,而對于動物,他們認為愛人甚于愛物,是有差別的。B.人類離不開地球的哺育,地球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為依賴,互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機勃勃的地球生命。C.材料三中“能動性”主要指人類的主觀意向和活動,如“殺伐以時”“善待地球”“掠奪和浪費自然資源”等都屬此類。D.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人類不僅負有改造、征服和戰(zhàn)勝自然的責任,還必須具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荀子看來,人類有智慧和道義,有超出動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動物、殺伐捕獵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體”,是指人與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這與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有所不同。C.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類似乎擁有了對地球的生殺了奪權但地球的毀滅必定帶來人類的吸滅二者命運與共。D.材料一中多處馬用古人古籍中的話,材料二中列舉了一組數字,這些內容都為觀點的論證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撐。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盉.“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盋.“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盌.“君子之于食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4.同一話題往往有不同的論述角度,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論述角度上有何不同。5.當前我國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其生。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國家文化形象認知主體的角度而言,兩類認知主體應該受到我們的關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一個國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關系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吸引力;一個國家在“自我”民眾心中的文化形象,關系到這個國家的文化認同、文化凝聚力。兩類認知主體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們在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內外一體、整體聯動。國家文化形象的客觀依據是國家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的全力推進是奠定國家文化形象的堅實基礎。目前,我們已經初步建成了國家、省、地市、縣、鄉(xiāng)、村和城市社區(qū)在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已達98%;互聯網已經可以將文化信息傳送到村一級。這些數字折射出我國文化建設的實際進程。認清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當代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的文化建設,這是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文化形象的認知歷程與文化體系的結構一致,以價值觀為最深層的所在。只有真正深入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核心即價值觀,我們才能夠穿越種種文化現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國家的精確的文化現象。中華文化有其深沉的價值追求,千百年來潛移默化地浸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追求發(fā)展進步的主旋律,也是當代中國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因此,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表現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人們自覺行動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但對待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積淀,中國人曾經陷入迷茫。這里面既有一味埋頭于歷史的封閉自戀,也有對歷史文化的輕視和不屑。中國人的許多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都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當代中國對孔子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正給以越來越多的尊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流注于當下中華民族肌體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華民族顯著的精神標識。不容否認,從中華文化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時需要看到,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中有著更為強烈的追求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白儎t通,通則久”的通變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強意識,“剛健篤實”的實干品質等,都是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中創(chuàng)新精神的鮮明體現。正是這種傳統(tǒng)的存在,使得中華文化能夠突破保守性,不斷超越,一路向前。認識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不能不聚焦創(chuàng)新這個時代性的主題;傳播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也應當學會講好當代中國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故事。中華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有過許多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的是學習、消化、融合、創(chuàng)新。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互動中,中華文化不斷地豐富著自我,也為人類文明的進程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在當代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我們不斷申明尊重文明多樣性的主張,強調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這些主張,表達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心聲,也正成為當下中國文化建設的積極實踐。(摘編自《中國文化形象的五個維度》)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他者”與“自我”作為國家文化形象認知主體,對國家文化形象的建設有同等重要性,都應該被我們關注。B.國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之上,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是建立國家文化形象的根基。C.當代中國,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靈魂是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當代中國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D.傳播當代國家的文化形象,國人要做的就是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要善于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故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當前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了98%,互聯網也能傳送到村一級。B.文章中列舉當代中國對孔子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給予尊重的事例,是為了論證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建設當代中國文化形象的重要維度。C.中華文化不僅要發(fā)展還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既表現在對中華文化本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還表現在對外來文化的學習、融合與創(chuàng)新上。D.在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尊重其他文明的多樣性,學會與其他文明和諧共處,推進中國文化建設。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們只有真正深入到國家的文化核心,才能在頭腦中形成精確的文化現象,因為文化現象的認知歷程以價值觀為最深層的所在。B.對于有著豐富積淀的歷史文化,國人的態(tài)度曾經是非常復雜的,有些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些人對其非常輕視和不屑。C.最后一段在總結前文中國文化形象思維角度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的主張,即在和世界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中不斷豐富自我。D.“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古代格言的引用,為闡釋中華民族及其文化歷來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供了實證。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露從今夜白諸榮會白露應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有詩意的一個吧!“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是一代來雄曹操對她流露出的感傷,為紅顏易老、青春易逝;這是貴為天子的曹丕,面對她而生出的感慨,為天地的蒼涼,為生命的無奈;“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边@是陶淵明為她的清麗、多情而對她生出的多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是詩圣杜甫遭遇國破家亡后,從她那兒得到的慰籍……白露,完全是一個詩意的存在,無論是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還是在人們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國文化中!詩意來自于美好。白露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氣,所有用來描寫秋天美好的陳詞濫調,諸如秋高氣爽、月白風清、天高云淡、秋水長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來描寫白露時節(jié)的天、地、山、川、人、物、風、雨……此時,天的色澤由淺藍或湖藍變成了一種瓦藍,藍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許多,徜徉其間的云朵,較之于先前既少了許多,又薄了許多,仿佛棉絮不太夠而勉強做成的被胎,飄在了天空;其飄蕩的速度是緩慢的,姿態(tài)是從容的。想來這都是因為風行進的步伐放慢了的緣故吧?此時的風不像春天的風浩浩蕩蕩,更不像夏天的季風和臺風,總是一路向前,爭取恐后,催枯拉巧,而是呈現出一種自由自在、不涼不熱、不急不燥的特點,步子緩緩的,動靜輕輕的,調門低低的,其風格如中年人行事,舉止得體、從容穩(wěn)妥、恰到好處。是的,季節(jié)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該是中年中之中年了,花花草的春天,醉入花叢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經的滄海;看眼前的大地之上、秋光之下,那些嬌嫩、艷麗的花朵,經過一個夏天的激烈競爭,該爭得和能爭得一席之地的,早已用累累的果實確立了自己的存在;而沒能爭得的,早已零落成泥。人生與自然之從容境界,莫過于真能“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然秋至白露,該是“花落”“云舒”時了吧?時至白露,夜間的露水會凝聚枝頭草尖,不會再被蒸發(fā)成熱氣,風不再狂暴,雨不再瓢潑;呢喃的秋蟲,“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將寂靜鄉(xiāng)村夜晚鳴唱得更加寂靜;而鄉(xiāng)村的夜似乎也變得越來越長了,人變得沉靜而嗜睡,就連雄雞的司晨也如夢囈一般,常常不能把人叫醒;晨起,清風拂面,自有一種涼意輕浸肌膚,又浸進心頭。走向田野,鞋襪和褲角會不經意間被露珠粘濕,而一同被濕的還有心境;懷著這樣的心境,或許會發(fā)現平時視而不見的野菊,此時正在向你微笑,平時充耳不聞的鳥鳴原來竟是那么的動聽。采下一枝野菊花別在胸前的,竟然是一位附近的村姑;鋤禾的老農,鋤累了會抬頭望一望遠山……這些鄉(xiāng)巴姥、泥腿子,此時竟也成了詩人一般,竟也低頭尋覓,抬頭望月;竟也笑對鮮花,閑看流云。呵,白露讓所有辛勞和忙碌的人們,即使只是庭前獨酌,也能獲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獲得一種超逸;即使只是田頭小憩,也能獲得一種人生的曠遠。白露,常讓人收獲一份關于秋天,關于豐收的心情。不過,白露并不是一個豐收的節(jié)氣,真正豐收的時節(jié),要待到寒露、霜降,甚至要等到秋后初冬。在白露,那個總纏著農人的“忙”字,還不是這個節(jié)氣的主題,因為該忙的已然忙過,該有的必然將有,只需等著就行了。既然只需等著,就得慢慢的,因為時至秋天,地球和太陽的運轉似乎也慢了不少,“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古訓驅使著的只爭朝夕,“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俗話驅使出的風風火火,都已過去,轉慢了的地球,這才讓夜間的露水在草尖凝聚成珠,且掛在草尖不至于跌落,而使之在早晨的陽光下白亮亮地閃光,閃出二十四節(jié)氣中白露這個詩意的名稱?!奥?,欣賞呵!”這是美學家朱光潛對于世人的告誡。的確,再美好的風景,如果走得太快,終究無法收獲詩意。歷代的詩人們,正是在這特殊的節(jié)氣中,與自然與季節(jié)一起放慢了腳步,這才使這個節(jié)氣充滿了詩意。是的,不要急,也不必急,時至白露,一切自有定數,一節(jié)自會定型。白露正是一個定型的節(jié)氣——是果,都將由槳變成粉,由酸變成甜,由青變成紅;是實,都將由空變成滿,由癟變成飽,由青變成黃;是生命,都將由稚嫩變得堅強,由輕狂變得穩(wěn)重,由青澀變得成熟……人當然亦如此,在一年一年的忙碌與等待中,青春從生命中流逝,這確實讓人無奈和感傷,但是,如果在這之后,人還不能變得有正型、有味道、有內涵,這人生還有什么收獲可言呢?(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的標題直接采用杜甫詩句,巧妙點出了寫作對象,展現了白露節(jié)氣的物候特征,并為作品營造出詩意的氛圍。B.本文寫白露時節(jié)云飄蕩的速度和姿態(tài),并用春夏之風與白露時節(jié)的風作比較,是為了突出白露時書自然界的從容。C.本文的細節(jié)意味深長,如老農“鋤累了會抬頭望一望遠山”,暗示勞動使他領悟了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詩句。D.本文兼用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生動地展現了白露時節(jié)的美好,抒發(fā)了強烈的情感,傳達了深邃的思考。2.為什么作者說白露“完全是一個詩意的存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3.本文的語言典雅秀麗,請結合全文簡要說明。4.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予嘗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幾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習后百有余年,韓、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復于古。唐衰兵亂,又百余年而圣宋興,天下一定,晏然無事。又幾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時少而亂時多,幸時治矣,文章或不能純粹,或遲久而不相及,何其難之若是歟?(節(jié)選自歐陽修《蘇氏文集序》,有刪改)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3處)2.文中提到的文學盛衰牽涉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運動,這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發(fā)起的________(運動名)。3.短文中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文學觀點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自夸能治“千乘之國”,依據是“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2)李白在《越中覽古)中,表達對勾踐的嘲諷和對盛衰無常的感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感嘆自己多愁善感、過早長出花白頭發(f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2)不過數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飛之至也。(3)誠意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初為《霓裳》后《綠腰》。(5)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6)西望夏口,東望武昌,____________,郁乎蒼蒼。(7)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所而眾星共之。(8)一萬年太久,___________。7.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中華民族有著英雄書寫的悠久歷史。遠古時代,“鯀禹治水”“精衛(wèi)填?!钡裙适?,讓我們感受到堅忍不拔和一心為民的品質與情懷;在現當代,英雄主義的書寫被賦予極強的“喚醒”功能。請從《平凡的世界》《紅巖》《吶喊》《邊城》中選擇一個英雄人物,談談他(她)的“喚醒”功能。要求:符合原著,表達清晰。②垃圾分類是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生活環(huán)境,節(jié)約使用資源。繼上海之后,北京將于2020年5月1日大力推行垃圾分類。為助力此項措施的推行,請?zhí)岢瞿愕暮侠硇越ㄗh。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③“逆行者”是指那些災難來臨之際逆著逃生的方向朝著災難點兒進發(fā)的人們。不管是在撲滅四川涼山森林火災時不幸殉職的多名消防戰(zhàn)士,還是在疫情蔓延時臨危受命的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和那些不懼生死的白衣天使,他們都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請你為他們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詩歌。要求:感情真摯,語言流暢。8.微寫作。下面是主席講話中用的典故,請你從這句話中提煉一個觀點,寫一段議論性文字。(不超過100字)“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出自《尚書》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習近平)(2)只有在對美好事物的自覺追求中,才有真正的幸福。(高爾基)(3)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4)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馬克思)(5)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歌德)(6)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黃檗)古往今來,人們對“幸?!焙汀叭松边M行了多方探尋和解讀。請根據自己對“幸?!焙汀叭松钡睦斫飧形颍侠硪蒙鲜雒灾械亩寥洌瑢懸黄葜v稿。要求:觀點鮮明,有針對性,符合演講詞的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1.C2.B3.D4.材料二,立足科學事實,圍繞人與自然作為生命共同體的辯證關系,從正面展開論述。材料三,立足人類未能擺正與自然的關系而導致危機這一角度,從反面論述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5.①了解自然。加強對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②愛護尊重自然。愛護動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樣性)。③適當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殺伐以時”(控制自我欲望,有節(jié)制地開發(fā)利用資源)?!窘馕觥俊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本題要求選擇“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宜采用排除法。A項,理解概念有誤,文中“差等之愛”指對人的愛也有親疏之別,并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B項,夸大人類對地球的作用,錯在“更離不開人類的力量支持”這個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導致錯誤。原文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人類卻不可以沒有地球,地球是至今為止被發(fā)現唯一有生命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也是科學事實。原文“地球可以沒有人類”,說明對地球而言,“人類的力量支持”絕非必要。D項,曲解文意,“作為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對人類的界定錯誤。從材料三最后一句話可知:總之,人與自然關系危機的出現,是同過去幾個世紀中人把自己視做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的。言下之意,人類自以為是自然的統(tǒng)治者和主宰者的觀點是錯誤的。故選C。2.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準篩選,細心比對,靈活理解。常見的陷阱設置有:遺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與已然、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邏輯錯誤。本題要求選擇“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B項,分析不當,錯在對二者觀點異同的判斷。事實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觀點是人與動物的關系應和諧仁愛,其“盡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是尊重了動物與人是有機整體的存在關系。這與材料二所倡導的“生命共同體”是一致的。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作者觀點,分析論證過程的能力。議論文論證就是用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要梳理清楚論證思路,要熟練掌握常見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及其作用。最后對選項進行仔細解讀,明辨正誤,把每一個選項和文章中對應句子進行比對,結合選項加以分析,找出錯誤選項及錯誤的地方。本題要求選擇“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D項,材料二觀點是“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選項孟子勸諫齊宣王施行仁政的話“君子之于食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強調的是君子的惻隱之心,與材料二觀點不符。故選D。4.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據和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注意回答論據和論證方法有關題目時,先從內容上考慮,看作者是如何運用論據材料證明論點的,即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再從論證角度考慮的思考:立足點是什么,是正面論證,還是反面駁斥,然后指出論證的效果。題干要求簡要說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論述角度上有何不同。材料二的首句是:我們之所以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其作為堅持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首要原則,乃是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即中心論點是“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從“我們對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討論應基于上述科學事實”,說明立足點是“科學事實”,并且包含著兩個“所指”。而材料三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人類意欲征服自然,卻反遭自然界的懲罰。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是從反面來說,正是由于人類肆意地破壞,遭到了自然界的懲罰,并指出根源就是沒有擺正關系,自以為是主宰和統(tǒng)治者。5.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及探究文中某些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回歸文章,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分條回答問題。歸納內容要點的方法:①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在具體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語句與具體的敘述描寫或闡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這是為了防止內容要點的遺漏。③提取精要,獨立歸納,這是要求考生根據要求,認定范圍、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探究要立足文本,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要有針對性。題干要求:請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其生。首先要從觀念上認識到: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次,作為人類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自然,了解自然規(guī)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規(guī)律;再次,懂得自然規(guī)律后,要尊重自然,熱愛和保護自然。最后,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趨利避害,變害為利?!军c睛】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步驟: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實,確定不同文本陳述的角度,分析主體對象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通讀材料,關注細節(jié)。整體感知是略讀(或粗讀)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挖掘文本的細節(jié)需要精讀(細讀)。第三步:明確主旨,辨清關系。由于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不是很緊密,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確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2、1.D2.A3.C【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必須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內容,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層層篩選,剝離出有效信息,獲得充足可靠的依據,然后進行合理的推測。本題中,D項,“傳播當代國家的文化形象,國人要做的就是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要善于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故事”錯誤。第五段中“通變智慧”“自強意識”“實干品質”等,都是“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中創(chuàng)新精神的鮮明體現”,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論上,還要表現在行動上。D項,表述過于絕對也曲解文意。A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B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尾句;C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三段倒數第二句。故選D。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辨析的能力。解答篩選文中信息的題目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本題中,A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句,原文內容“我們已經初步建成了國家、省、地市、縣、鄉(xiāng)、村和城市社區(qū)在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而A項的表述是“建成了”,犯了變未然為已然的錯誤。B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四段的后半部分;C項,綜合考查了文章第五段應堅持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和第六段對待外來文化態(tài)度的內容;D項,信息來源于文章最后一段。故選A。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注意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等問題。本題中,C項,“最后一段在總結前文中國文化形象思維角度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的主張,即在和世界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中不斷豐富自我”錯誤。文章為總分關系而不是分總關系,第一段提出了國家文化形象;第二段論述了國家文化形象的根基是文化建設;第三段論述了文化形象最深層的所在是價值觀;第四段論述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建設文化形象的重要性;第五段論述了創(chuàng)新對建設文化形象的作用;第六段介紹了中華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氣度。由此可知C項“最后一段在總結前文”的說法錯誤。A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三段的前兩句話;B項,信息來源于文章第四段的前兩句話;D項,綜合考查了文章第五段的內容。故選C?!军c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yōu)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系。因此,比對分句間的邏輯關系是比對的重點內容。比對關系分兩步: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包括句子),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重點抓關聯詞),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但以因果關系居多。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尤其看因果關系,是否有強加、倒置不當。比對依據和結論,看推斷是否成立。推斷題選項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斷形式,原因結果或條件結論同時出現;有的只是一個判斷句。對完整推斷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條件文中是否有依據,二看所述結果(結論)文中是否有依據,三看原因或條件與結果或結論之間是否有合理的邏輯關系。對只是一個判斷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現成的結論,二看結論(既然是推斷想象,“這個結論”文中往往沒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觀事實與邏輯事理。3、1.C2.①白露時節(jié)的自然風景是美好的,充滿緩慢、寧靜、從容的詩意;②秋至白露讓人聯想到人到中年所擁有的從容狀態(tài),充滿生活的詩意;③白露讓所有辛勞和忙碌的人們獲得沉醉、超逸、曠遠的詩意;④白露讓人們領悟到慢慢欣賞才能收獲詩意的人生道理;⑤曹操、曹丕等文人墨客逄白露節(jié)氣而生詩情,留下許多關于白露節(jié)氣的詩句;⑥白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中國文化符號。作為一個該忙的已忙過、該有的終將有的節(jié)氣,它呈現了中國文化中崇尚的一種心態(tài)修為:面對人生的得與失,不必著急強求,人生終有忙碌后的收獲。3.①句式整散結合,排比、對偶等句式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古典雅致;②多用四字短語,表意凝練,內涵豐富,使文章語言典雅;③運用疊詞寫風,使語言更顯形象雅致;④多處引用或化用詩文,引人聯想,增加文采,更顯典雅秀麗;⑤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本文語言更加生動秀麗;⑥文章大量使用具有古典韻味的意象,所用的詞語大多清新優(yōu)美,文學色彩濃郁,使作品語言呈現典雅秀麗之風。【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以確定正誤。C項,“暗示勞動使他領悟了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詩句”無中生有。結合“這些鄉(xiāng)巴姥、泥腿子,此時竟也成了詩人一般,竟也低頭尋覓,抬頭望月;竟也笑對鮮花,閑看流云。呵,白露讓所有辛勞和忙碌的人們”分析,文中沒有暗示勞動使他領悟了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容理解與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為什么作者說白露‘完全是一個詩意的存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需要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原因。結合“天的色澤由淺藍或湖藍變成了一種瓦藍,藍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許多,徜徉其間的云朵,較之于先前既少了許多,又薄了許多,仿佛棉絮不太夠而勉強做成的被胎,飄在了天空;其飄蕩的速度是緩慢的,姿態(tài)是從容的”分析,白露時節(jié)的自然風景是美好的,充滿緩慢、寧靜、從容的詩意。結合“此時的風不像春天的風浩浩蕩蕩,更不像夏天的季風和臺風,總是一路向前,爭取恐后,催枯拉巧,而是呈現出一種自由自在、不涼不熱、不急不燥的特點,步子緩緩的,動靜輕輕的,調門低低的,其風格如中年人行事,舉止得體、從容穩(wěn)妥、恰到好處。是的,季節(jié)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該是中年中之中年了,花花草的春天,醉入花叢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經的滄?!狈治?,秋至白露讓人聯想到人到中年所擁有的從容狀態(tài),充滿生活的詩意。結合“白露讓所有辛勞和忙碌的人們,即使只是庭前獨酌,也能獲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獲得一種超逸;即使只是田頭小憩,也能獲得一種人生的曠遠。白露,常讓人收獲一份關于秋天,關于豐收的心情”分析,白露讓所有辛勞和忙碌的人們獲得沉醉、超逸、曠遠的詩意。結合“歷代的詩人們,正是在這特殊的節(jié)氣中,與自然與季節(jié)一起放慢了腳步,這才使這個節(jié)氣充滿了詩意”分析,白露讓人們領悟到慢慢欣賞才能收獲詩意的人生道理。結合“白露應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有詩意的一個吧”“‘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是一代來雄曹操對她流露出的感傷,為紅顏易老、青春易逝……這是詩圣杜甫遭遇國破家亡后,從她那兒得到的慰籍……”分析,曹操、曹丕等文人墨客逄白露節(jié)氣而生詩情,留下許多關于白露節(jié)氣的詩句。結合“白露,完全是一個詩意的存在,無論是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還是在人們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國文化中”“詩意來自于美好。白露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氣,所有用來描寫秋天美好的陳詞濫調,諸如秋高氣爽、月白風清、天高云淡、秋水長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來描寫白露時節(jié)的天、地、山、川、人、物、風、雨……”“還不是這個節(jié)氣的主題,因為該忙的已然忙過,該有的必然將有,只需等著就行了”“白露,常讓人收獲一份關于秋天,關于豐收的心情”分析,白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中國文化符號。3.本題主要考查鑒賞作品語言,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既涉及到文章的內容,又要拓展。探究本文的語言特色,結合文本內容分析。賞析語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內容、分析語言形式、用形容詞表達。分析語言形式方面的具體特點,語言本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整散句、長短句、修辭格、疊音詞的運用上。掌握語言特色的詞語、通過比較、選擇予以定性,積累常見的語言特色的詞語。如平實質樸、含蓄雋永、豪放剛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動形象、幽默諷刺、富麗清新(清新、華麗)、淡雅肅靜等。結合具體內容,通過比較,使抽象的語言特色詞語與具體內容吻合一致。結合“‘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是一代來雄曹操對她流露出的感傷,為紅顏易老、青春易逝;這是貴為天子的曹丕,面對她而生出的感慨,為天地的蒼涼,為生命的無奈;‘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這是陶淵明為她的清麗、多情而對她生出的多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詩圣杜甫遭遇國破家亡后,從她那兒得到的慰籍……”“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分析,多處引用或化用詩文,引人聯想,增加文采,更顯典雅秀麗。結合“徜徉其間的云朵”“姿態(tài)是從容的”“季節(jié)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該是中年中之中年了”“竟也笑對鮮花,閑看流云”“即使只是庭前獨酌,也能獲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獲得一種超逸;即使只是田頭小憩,也能獲得一種人生的曠遠”等分析,句式整散結合,排比、對偶等句式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古典雅致。結合“慢慢的”“風風火火”“白亮亮”“慢慢走”等分析,多用四字短語,疊詞,使語言更顯形象雅致。結合“諸如秋高氣爽、月白風清、天高云淡、秋水長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來描寫白露時節(jié)的天、地、山、川、人、物、風、雨……”“夏天的季風和臺風”“夜間的露水”“清風”“寒露”“霜降”等分析,文章大量使用具有古典韻味的意象,使作品語言呈現典雅秀麗之風。4、1.予嘗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幾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習/后百有余年2.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3.反對齊梁等朝綺靡文風,提倡純正樸實的古文傳統(tǒng)。【解析】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構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來判斷。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原文劃線部分的譯文是:我曾經研究前代文章、政治的興盛衰敗情況,很奇怪唐太宗將國家治理得興盛太平,接近(夏、商、周)三代圣王的盛世時代,可是在文章方面,不能革除齊梁等朝浮靡文風的殘余習氣。后來過了一百多年……“考”是謂語動詞,“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是“考”的賓語,所以在“盛衰”之后斷開?!岸北硎巨D折,引出自己“考”結果,那就是唐太宗在政治上的功績達到三王的水平,然后文章卻保持著南朝六代的的文風,所以應在“三王之盛”之后與“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習”之間斷開?!昂蟀儆杏嗄辍笔菚r間狀語,引出中唐時期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2.此題考核學生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帝王年號、謚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委婉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等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推敲。很顯然本題考查的是唐宋八大家相關的“古文運動”這個常識。唐朝是以韓愈和柳宗元為代表倡導,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正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歐陽修。此題三個空,第一空填唐朝的兩個人物——韓愈、柳宗元,第三空填運動名稱——“古文運動”。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文本中的重要觀點的篩選分析和概括能力。做這種題,我們必須首先通覽全文,掌握故事的梗概,然后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傾向去篩選整合相關的要點,然后用簡潔的話歸納即可。題干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短文中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文學觀點是什么?從原文“革五代之余習”,可概括出反對齊梁時期的浮艷文風;從“文章或不能純粹”可概括出主張文章純正樸實??傊?,結合文本分析即可?!军c睛】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參考譯文:我曾經研究前代文章、政治的興盛衰敗情況,很奇怪唐太宗將國家治理得興盛太平,接近(夏、商、周)三代圣王的盛世時代,可是在文章方面,不能革除齊梁等朝浮靡文風的殘余習氣。后來過了一百多年,韓愈、李翱(唐代文學家,曾從韓愈學古文,協(xié)助韓愈推進古文運動)一輩人出現,此后,元和時代的文章才恢復了古文傳統(tǒng)。唐朝衰亡,戰(zhàn)亂不息,又過了一百多年,大宋興起,天下統(tǒng)一安定,安然無事。又過了幾百年,古文才在當今興盛。自古以來,太平的時代少,混亂的時代多。幸而時代太平了,但文章或不能純正樸實,或過了很久還趕不上時代的步伐,為什么如此困難呢?5、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題時必須注意語意的提醒,從理解內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記硬背。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寫。此類試題解答時,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別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惟”“鷓鴣”“華”?!军c睛】考生默寫名句名篇時,容易出現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一時回憶不起來(背誦不出);二是順序錯亂,張冠李戴;三是書寫錯漏。因此,答題時要沉著認真,要善于借助出處和引導句去回憶,萬一一時記不起來,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題后可能又會突然記起來。答完題一定要反復默念,包括引導句在內,進行“全程回放”,這樣,語序不當和書寫錯漏的問題一般都可以被發(fā)現并糾正。6、乘彼垝垣翱翔蓬蒿之間恢弘志士之氣輕攏慢捻抹復挑濁酒一杯家萬里山川相繆為政以德只爭朝夕【解析】【詳解】此題考查識記和默寫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寫要求學生在識記時候要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識記,可根據對課文知識的積累答題,平時對富有教育意義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記憶,還要注意錯別字的正確寫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錯別字或漏字、多字,書寫務必規(guī)范。此題中需注意“垝垣”“翱翔”“捻”“繆”的書寫?!军c睛】本題既考查學生名句名篇記憶默寫情況,又考查學生對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況。題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課內要求背誦掌握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背誦名句名篇時,不但能正確地書寫出來,還要注意領悟其含義,結合名句名篇的含義和具體語境記憶。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通假字、生僻難寫字、同音異義詞、同義異形詞,留意語句順序等。7、①孫少安從饑餓到企業(yè)家的掙扎,他所承受的痛苦和考驗不僅僅存在于肉體之上,更多的還在于心靈上。平凡世界里的英雄,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過好自己的一生,他們真實又有些卑微,但他們卻像天空中最閃耀的那顆星星一樣照亮了整個天空。偉大誕生于平凡,抑或偉大本來就深埋在平凡中。他讓我們回到善良、回歸質樸、回歸自強不息。他喚醒了中國千千萬萬平凡的人內心的火種,這是英雄之火,它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平凡的中國人。②第一,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加入普及垃圾分類和可循環(huán)利用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強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歸類知識的宣傳教育。第二,以街道和社區(qū)為單位,培訓宣傳人員,進行垃圾分類科學知識的普及教育??梢詫iT為市民發(fā)放說明手冊。第三,在中小學教育中,增加專門的垃圾分類、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知識的內容。這些學生回到家是很好的普及宣傳員和監(jiān)督員,將對家庭及周圍人員進行教育,使得整個社會逐漸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③你,逆行的背影,牽動著多少顆心。伸出你那溫暖的手,托起無數的生命。一紙請戰(zhàn)書,滿滿的紅手印,生死線上方顯你的深情。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還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們真實的面目,只知道他們是新聞報道的書寫者,他們是圖片影像的記錄者。他們?yōu)槊裆l砑奔北甲撸瑸槌鞘薪ㄔO悉心戮力,為國家發(fā)展鼓勁吶喊。義無反顧沖在第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們,你們用一顆顆熱忱的醫(yī)者之心詮釋了人性最無價的一面——擔當、大愛。雖然你我素昧平生,但你已成為我心中的民族英雄?!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勘绢}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寫給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容;④語言表達。根據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①要求從《平凡的世界》《紅巖》《吶喊》《邊城》中選擇一個英雄人物,談談他(她)的“喚醒”功能?!皢拘选惫δ?,就是能夠激起人們的某種情感,起到激勵和推動作用??忌x擇一個最容易得到人們認可的“英雄”人物,簡述他(她)的事跡,重點說說他(她)給人的啟發(fā)或激勵。比如,可以選擇《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他是農村改革的先覺者,為此付出了很多,在他的帶領下,農村改革如火如荼。這樣的人物,敢想敢干,務實上進,無論在什么時代,都需要這樣的英雄。②要求為即將到來的“垃圾分類”提出合理建議。這是考查考生結合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考查考生有條理的表達的能力??忌砂凑找欢ㄋ悸匪伎迹蝗绶诸悓嵤┲耙刃麄?,該如何宣傳;實際操作可能遇到哪些問題,比如有人不懂分類的知識,那么該如何讓人人都懂得這些知識;該如何引導、監(jiān)督等?;蛘甙凑照?、社區(qū)、居民各自該做什么來思考。表達要有條理,可以用數字表述。③為“逆行者”寫贊歌,這要求語言要抒情、深情,可以用排比、比喻等修辭增加感染力,可以羅列“逆行者”的事跡。當然最主要的是,要把他們的精神品質揭示出來,把他們的犧牲精神、奉獻精神之美寫出來。8、有志者事竟成。凡能有所成就者,無不是有志之人。“志”讓項羽破釜沉舟,一舉擊敗秦軍;“志”讓詹天佑砥礪奮進,成為中國鐵路之父;“志”讓魯迅毅然棄醫(yī)從文,拯救萬民于水火?!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寫給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容;④語言表達。根據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的意思是:取得偉大的功業(yè),是由于有偉大的志向;完成偉大的功業(yè),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文章可以圍繞“志”或“勤”來寫,觀點準確,有論據分析,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如天道酬勤。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古往今來,多少成功之人,無不是通過揮汗如雨的付出才開啟了通向成功與真理的大門。所以只要勤勞,自有酬報。【點睛】微作文,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數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內。從表達方式看,可以把微寫作分為六大類:記敘類、描寫類、說明類、議論類、應用類、抒情類。本題屬于議論性微寫作。議論類微寫作要求考生能夠對某一事物、某種現象、某篇文章等發(fā)表評論或加以賞析。此類微寫作一般先敘述現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確論點,接著分析材料,用合適的論證方法,或舉事例,或引名言,圍繞現實和自身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尾再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強化中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記敘類微寫作,不必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或人物的某個方面為中心,描繪出一個精彩的鏡頭,或是動人的畫面,進而揭示事件的意義,展示人物的個性。說明類微寫作的對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視作品,可以是場所、建筑、時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畫等。事物說明文的寫作關鍵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畫說明文重在準確、全面。語言要通俗易懂、科學嚴謹。直抒胸臆的抒情類微寫作,可以借鑒頒獎詞的寫法,采用第二人稱,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發(fā)對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稱,借助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動化。間接抒情的抒情類微寫作,往往需要結合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抒發(fā)對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應用類微寫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標題、稱呼語、問候語、結束語、落款等,同時還要積累一定量的謙辭與敬辭,注意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9、簡單就是幸福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簡單就是幸?!贰B犨^這樣一則故事:風景宜人的海邊,生活著一位漁民,每天悠閑自得地在海里捕魚,回家的路上總愛吹吹口哨,哼哼小曲,過得好生自在。一天,漁人織著漁網,唱著小曲,行色匆匆的路人見了,看不過去了:"你為什么不抓緊時間,多捕點兒魚?"漁人問:"為什么?"路人答道:"多捕點兒魚,多賺點兒錢,將來搬到大城市生活,那兒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和機會,能賺更多的錢,等你退休了,就可以回到海邊,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漁人淡淡一笑,哼著小曲,繼續(xù)悠閑地編織著漁網。聽完這則故事,人們會問:"幸福究竟是什么?"知足的人會幸福。人生好比是一段旅程,尋找幸福的人,有兩類。一類人,他們在乎的是目的地,以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終點,于是氣喘吁吁,匆匆忙忙趕到目的地,結果在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