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 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征求意見稿)》_第1頁
《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 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征求意見稿)》_第2頁
《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 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征求意見稿)》_第3頁
《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 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征求意見稿)》_第4頁
《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 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CCS13.100C5232Guidelinesforthedevelopmentoflaboratoryqualitycontrolsamples(QCM)ofoccupationalhealthiPart4determinationoffreesilicaindustIDB32/TXXXX.4—2024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定義 4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技術要求 5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研制步驟 6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制備 7樣品的貯存/運輸/使用 附錄A(資料性) 4附錄B(資料性) 7DB32/TXXXX.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為DB/TXXXX《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的第4部分。DB/TXXXX分為以下5個部分:——第1部分:固體吸附劑管類;——第2部分:濾料類;——第3部分:吸收液類;——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第5部分:生物樣本類。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衛(wèi)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蘇州蘭化儀器有限公司、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東南大學、江蘇國恒安全評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長美、張鋒、張利明、辜艷琴、蔣青、蘇建軍、孟元華、龔燕、尹立紅、許杰、何亮1DB32/TXXXX.4—2024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質量控制樣品研制規(guī)范第4部分: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本文件適用于職業(yè)衛(wèi)生實驗室研制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QCM)。本文件規(guī)定了該類QCM的技術要求、制備步驟、規(guī)范使用等原則。本文件的基本用戶是需要研制特定的QCM的實驗室人員。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000.1-1994標準樣品工作導則(1)在技術標準中陳述標準樣品的一般規(guī)定GB/T15000.2-2019標準樣品工作導則第2部分:常用術語及定義GB/T15000.3-2023標準樣品工作導則第3部分:標準樣品定值和均勻性與穩(wěn)定性評估GB/T15000.7-2021標準樣品工作導則第7部分:標準樣品生產(chǎn)者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GL003-2018能力驗證樣品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評價指南CNAS-GL005-2018實驗室內部研制質量控制樣品的指南GBZ/T192.4-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4部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GBZ/T224-2010職業(yè)衛(wèi)生名詞術語ISO/IEC指南99國際計量學詞匯-基本及一般概念和相關術語ISO3534-1統(tǒng)計學-術語及符號:第一部分通用統(tǒng)計學及概率論術語3術語、定義GB/T15000.2-2019、ISO/IEC指南99、ISO3534-1、GBZ/T224-2010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技術要求4.1基體要求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基體應與日常檢測樣品的基體相同,若選用焦磷酸法測定時QCM的類型選擇不受限制;若選用紅外分光光度法或X線衍射法測定時QCM的類型選擇為α-石英粉塵。2DB32/TXXXX.4—20244.2特性和特性值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特性與所需進行質量控制的測量特性一致,其特性值的范圍可在考慮該目標化學物質的職業(yè)衛(wèi)生限值、日常樣品濃度等因素后確定。4.3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4.3.1均勻性:可采用多家單位進行檢測,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在5.00%左右,說明樣品均勻性良好;也可采用抽取樣品的檢測結果標準偏差小于檢測方法標準偏差的三分之一時,則該批次QCM均勻性符合要求(焦磷酸法、X線衍射法未給出相對標準偏差);方法沒有給出標準偏差的,亦可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統(tǒng)計分析抽取樣品的檢測結果有無顯著性差異,判定該批次QCM均勻性是否符合要求。4.3.2穩(wěn)定性:在常溫保存的條件下,各考察時間點抽取樣品的檢測結果與均勻性檢驗的總體均值運用t檢驗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無顯著性差異時間點前該批次QCM的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5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研制步驟使用一種實用且簡便的方法來確保QCM的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以達到開發(fā)成本和預期用途之間的平衡,可為實驗室提供較有證標準物質(CRM)更為經(jīng)濟的識別測量波動的方法。研制過程除需具備一定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組織外,研制人員還應有豐富的樣品知識并熟悉相關過程。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研制步驟為:材料準備→分裝密封→均勻性評估→賦值→穩(wěn)定性評估→研制文件整理→貯存/使用。材料及其處理、分裝和包裝均可由具有一定經(jīng)驗和特定設備的第三方完成。6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質量控制樣品的制備6.1材料準備采集沉降粉塵時,用塑料布、油布或玻璃紙,在產(chǎn)生粉塵樣品的工作點放置一段時間,粉塵降量滿足實驗室一定周期(如每年)的QCM需求量及研制過程用量;也可采取巖石或煤層樣品,取一定量巖樣或煤樣,將采取的煤樣或巖樣機械破碎成細粒,混勻,按十字分樣法最后采取滿足實驗室一定周期(如每年)的QCM需求量及研制過程用量。如果粉塵粒子較大,需用瑪瑙研缽研磨至手捻有滑感為止,過200目篩子,105℃±3℃烘干后充分混勻。6.2分裝密封該批次QCM準備好后用玻璃瓶進行分裝密封,給每個樣品貼上清晰的標簽,標簽內容應包括樣品名稱和材料描述、編號、批號、研制單位等內容。6.3均勻性評估從該批次QCM中隨機抽取不少于10%樣品用于均勻性檢驗。使用游離二氧化硅規(guī)定/推薦測定方法程序測定,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樣品的平行測定可按隨機次序進行,以降低測量飄移對均勻性評估的影響??刹捎枚嗉覇挝贿M行檢測,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在5.00%左右,說明樣品均勻性良好;亦可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測定結果進行統(tǒng)計處理,樣品間均值無顯著性差異時則表明樣品是均勻的。6.4定值3DB32/TXXXX.4—2024將6.3中均勻性評估研究獲得的樣本總平均值作為指示值,3倍總平均值的標準偏差建立指示值的控制限。6.5穩(wěn)定性評估一定存放條件下(如:室溫),按照每個考察時間點(時間點的確定可參考附錄B)隨機抽取穩(wěn)定性評估用樣品,各時間點取出6個樣本,使用游離二氧化硅規(guī)定/推薦測定方法程序測定,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各時間點檢測結果與均勻性檢驗的總體均值運用t檢驗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無顯著性差異時間點前該批次QCM的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各時間點樣本測定前,應使用CRM等對實驗室測量程序進行校準,以降低實驗室長期再現(xiàn)性對穩(wěn)定性評估的影響。6.6樣品信息文件QCM的單個樣品除應有清晰、合適的標簽外,還應附有使用說明文件。文件信息應包括制備日期、適用方法、貯存條件、有效期、預期的用途、指示值、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等內容。7樣品的貯存/運輸/使用7.1貯存QCM制備完成后,應嚴格按照樣品信息文件中的貯存條件來貯存,確保包裝容器密封、遠離熱源、避光和防潮也是通則。此外,還應定期監(jiān)測貯存條件(如:溫度、濕度)并記錄,以確保貯存條件合適。7.2運輸本文件所述QCM通常無需廣泛分發(fā),如需要運輸還有必要進行運輸穩(wěn)定性評估,可參考ISO指南35。7.3使用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使用應嚴格按照有效期、預期用途、使用安全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須考慮取樣量、單元內均勻性、啟封后的保存等問題。4DB32/TXXXX.4—2024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研制(示例)A.1材料準備:準備收集的粉塵樣品、機械粉碎的煤樣或巖樣細粒135g(QCM需求量以100g計研磨,過200目篩子,105℃±3℃烘干后充分混勻。A.2分裝密封:該批次QCM準備好后進行分裝,每玻璃小瓶裝約1g,旋緊蓋子密封,給每個樣品貼上清晰的標簽,包括“樣品名稱、類型(包括α-石英粉塵)、批號、編號、研制單位”等信息。A.3均勻性評估:從該批次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的QCM中隨機抽取10小瓶用于均勻性檢驗。按照GBZ/T192.4-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4部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焦磷酸法進行測定,按不含硫化物、焦磷酸難溶物處理要求處理樣品。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測定結果見表1。樣品的平行測定應按隨機次序進行(可參考如下示例),以降低測量飄移對均勻性評估的影響。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測定結果進行統(tǒng)計處理,樣品間均值無顯著性差異則表明樣品是均勻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示例:10個樣品,平行測量3次,適合的測量方案如下:第一次測量順序:1、3、5、7、9、2、4、6、8、10第二次測量順序:10、9、8、7、6、5、4、3、2、1第三次測量順序:2、4、6、8、10、1、3、5、7、9表1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均勻性測定結果(%)樣號測定次數(shù)123123456789總平均值標準偏差表2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方差來源平方和均方F單元間924.222.691重復測定31.601.5805DB32/TXXXX.4—2024F臨界值F0.05(9,20)=2.40。計算的F值為1.70,該值<F臨界值,表明在0.05顯著性水平時,該批次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是均勻的。A.4定值:將均勻性評估研究中獲得的10小瓶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總平均值作為指示值,3倍標準偏差建立指示值的控制限,本批次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指示值及控制限為:17.9±4.2(%)。A.5穩(wěn)定性評估:室溫條件下按照0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存放時間(存放條件及時間點的選擇可參考附錄B),各時間點取出6個樣本進行測定,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后取平均值,測定結果見表3。各時間點檢測結果與均勻性檢驗的總體均值運用t檢驗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無顯著性差異時間點前該批次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的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表3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穩(wěn)定性測定結果(%)樣號存放時間(月)06123456平均值標準偏差t0.620.15按下式計算t值:式中:─n次測量的平均值;─參考值(指示值);n─測量次數(shù);S─n次測量結果的標準偏差。注:為了保證平均值和標準偏差的準確度,n≥6。表3結果顯示,室溫條件下存放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后,各時間點測定6個樣本計算所得t值均小于臨界值t(0.05,5)=2.57,各時間點平均值與參考值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表明室溫條件下該批次粉塵類(游離二氧化硅測定)QCM至少可穩(wěn)定存放24個月。注:若采用焦磷酸法進行測定時,可選用具有與國家標準方法操作流程相一致的儀器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