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1-T 1767-2019_第1頁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1-T 1767-2019_第2頁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1-T 1767-2019_第3頁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1-T 1767-2019_第4頁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DB41-T 1767-20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B05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1767—2019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

2019-02-13發(fā)布2019-05-13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T1767—2019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食用菌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營養(yǎng)與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鄭州久鑫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

新縣原種場。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康源春、孔維麗、段亞魁、孔維威、劉芹、崔筱、胡臣學、宋志波、韓玉娥、

胡素娟、孫偉增、范守學。

I

DB41/T1767—2019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huán)境、廠區(qū)布局與建設、設備與控制系統(tǒng)、

原料、品種與菌種制作、栽培袋制作、養(yǎng)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與包裝。

本標準適用于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T4456—2008包裝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1003—2008普通用途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GB/T19541—2017飼料原料豆粕

JC/T479—2013建筑生石灰

NY/T119—1989飼料用小麥麩

NY/T528—2010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guī)程

NY/T2715—2015平菇等級規(guī)格

NY5099—2002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

NY5010—2016無公害食品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

3術語和定義

GB/T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GB/T

12728—2006中的一些術語和定義。

3.1

平菇袋栽

利用塑料袋作為培養(yǎng)料容器的一種平菇栽培方式。

3.2

工廠化栽培

利用微生物技術和現(xiàn)代環(huán)境工程技術,在完全人工控制環(huán)境條件下食用菌的室內周年栽培。

[GB/T12728—2006,定義2.6.18]

3.3

培養(yǎng)基

具有適宜的理化性質,用于微生物培養(yǎng)的基質。

[GB/T12728—2006,定義2.1.22]

3.4

1

DB41/T1767—2019

培養(yǎng)料

為食用菌生長繁殖提供營養(yǎng)的物質。如木屑、棉籽殼、麥麩、米糠等。

[GB/T12728—2006,定義2.6.44]

3.5

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GB/T12728—2006,定義2.5.10]

3.6

滅菌

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GB/T12728—2006,定義2.5.11]

4產地環(huán)境

應符合NY5358規(guī)定。

5廠區(qū)布局與建設

5.1廠區(qū)布局

根據(jù)栽培工藝,結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條件進行廠區(qū)規(guī)劃。廠區(qū)布局分為堆料場、倉庫、裝袋區(qū)、滅菌區(qū)、

接種區(qū)、培養(yǎng)區(qū)、出菇區(qū)、包裝區(qū)、廢料區(qū)、鍋爐房等。

5.2水電配置

水電配置應滿足工廠設計產能的需求。以日產3t的平菇工廠為例,應配裝300KVA變壓器兩臺,應

配備應急發(fā)電機,水源滿足供應。

5.3接種室建設

5.3.1設計結構

應密封、無死角、可調溫、有高效過濾器等空氣凈化設備。

5.3.2空氣潔凈度

空氣潔凈度等級應按GB50073的要求進行建設,接種區(qū)域空氣潔凈度等級達到100級,風淋室萬級,

預冷室、強冷室10萬級。

5.4養(yǎng)菌房建設

5.4.1房頂

采用符合相關標準的保溫防火板建造。

5.4.2地面

地面應平整、潔凈。

5.4.3通風

2

DB41/T1767—2019

室內設通風裝置,并安裝過濾系統(tǒng),空氣潔凈度達到萬級標準。

5.4.4養(yǎng)菌層架

根據(jù)生產方式和堆碼高度選用固定式或可移動式層架。

5.5出菇房建設

5.5.1建造要求

廠房屋頂、地面按照相關標準建造,應滿足溫度可調控、相對濕度可調控、新風過濾、光照強度可

調控、清潔排水的需求。

5.5.2通風

室內設通風裝置,并安裝過濾系統(tǒng),空氣潔凈度達到10萬級標準。窗外加裝防蟲網。并安裝CO2濃

度自動控制設備。

5.5.3補光設備

安裝防水節(jié)能燈,光照強度達到200lx以上。

5.5.4控濕設備

根據(jù)出菇室面積和空間,加裝相匹配空氣加濕機。

5.5.5控溫設備

根據(jù)出菇室面積和空間,加裝相匹配空調機組。

5.5.6出菇床架

采用熱鍍鋅角鐵焊制,根據(jù)出菇房高度確定,層高根據(jù)菌袋擺放方式決定,層架間距80cm以上。

6設備與控制系統(tǒng)

6.1設備

6.1.1培養(yǎng)料攪拌設備

采用兩級以上攪拌系統(tǒng),設備包括配套的攪拌機、輸送機、原料提升機、鏟車、料斗等。

6.1.2裝袋機

根據(jù)生產數(shù)量配置裝袋機,可采用自動化袋裝生產流水線進行裝料。

6.1.3滅菌設備

應配備高壓滅菌器及配套的耐高溫滅菌臺車等。

6.1.4接種設備

根據(jù)設計需求,應配備固體接種機或液體接種機。

6.1.5養(yǎng)菌車間設備

3

DB41/T1767—2019

應配備養(yǎng)菌架、電動叉車、通風設備等。

6.1.6溫度控制設備

應配備大型空調或制冷機等。

6.1.7其他設備

應配備蒸汽鍋爐、空壓機、過濾器、鼓風機、鏟車、叉車等設備。

6.2控制系統(tǒng)

6.2.1溫度、濕度、通風、光照控制系統(tǒng)

培養(yǎng)室和出菇室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控制系統(tǒng),包括主控模塊、開關模塊、傳感器模塊、時

鐘模塊、報警模塊、傳輸模塊、電腦等。

6.2.2監(jiān)控系統(tǒng)

通過傳感器和影像設備實時采集出菇室和養(yǎng)菌室的溫度、濕度、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

度以及外圍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等。

7原料

7.1主料

培養(yǎng)料質量應符合NY5099的規(guī)定。

7.2輔料

麥麩應符合NY/T119的規(guī)定,石灰應符合JC/T479的規(guī)定。

7.3水

應符合GB5749的規(guī)定。

8品種與菌種制作

8.1品種

可選擇適宜于袋栽的低溫型品種,應具備菇蕾密集,一致性好,子實體韌性好,耐儲運。

8.2菌種制作

可采用固體或液體菌種,菌種制作應符合NY/T528—2010的規(guī)定。

9栽培袋制作

9.1栽培容器

4

DB41/T1767—2019

采用符合GB/T10003—2008規(guī)定的耐高溫、耐高壓、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聚丙烯塑料袋,規(guī)格可采用17

cm~18cm×36~38cm×0.005cm或符合GB/T4456—2008規(guī)定的聚乙烯袋,規(guī)格20cm~22cm×40cm

×0.005cm。

9.2培養(yǎng)基配制

9.2.1培養(yǎng)料主要配方

推薦配方:

配方1:棉籽殼87%,麥麩10%,碳酸鈣1%,石灰2%。

配方2:玉米芯87%,麥麩10%,碳酸鈣1%,石灰2%。

配方3:棉籽殼47%,玉米芯40%,麥麩10%,豆粕1%,碳酸鈣1%,石灰1%。

以上配方培養(yǎng)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9.2.2拌料

玉米芯可提前預濕10h~12h,采用二級機械拌料,攪拌均勻,沒經過預濕的培養(yǎng)料攪拌時間應在

50min以上。

9.2.3裝袋

可采用自動化裝袋生產線進行裝袋,每袋裝料量均勻一致。

9.3滅菌

根據(jù)選用塑料袋材質選用匹配的滅菌參數(shù)。推薦聚丙烯材質塑料袋高壓滅菌0.14MPa,126℃,3h。

聚乙烯材質塑料袋高壓0.11MPa,115℃,5h以上。

9.4冷卻

自然冷卻或無菌室空調冷卻至料溫30℃左右。

9.5接種

按照無菌操作規(guī)程接種,固體菌種接種量每袋15g~20g、液體菌種接種量每袋30ml~40ml。

10養(yǎng)菌管理

10.1溫度

控制培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24℃±2℃。

10.2相對濕度

控制環(huán)境空氣相對濕度60%~70%。

10.3通風

適時通風換氣,建議保持CO2濃度在0.3%以下。

10.4光線

暗光或弱光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建議50lx以下。

5

DB41/T1767—2019

11出菇管理

11.1出菇方式

可采用一端劃口、兩端劃口、套環(huán)敞口等出菇方式。

11.2環(huán)境調控

11.2.1溫度

催蕾溫度16℃~18℃,育菇溫度控制在12℃~14℃。

11.2.2相對濕度

現(xiàn)蕾時95%,育菇期80%~95%,采收期80%~85%。

11.2.3通風

出菇期CO2濃度控制在0.08%以下。

11.2.4光照

光照強度100lx~300lx。

12采收與包裝

12.1采收要求

根據(jù)消費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標準進行采摘。建議最佳采收時期為子實體7~8成熟。

采收人員不得留長指甲,采摘前手、不銹鋼小刀及裝菇的容器應用清水洗滌干凈、晾干,采收時采

收人員應戴干凈的手套。

12.2采收方法

采收時用手握住菌柄基部輕輕扭下,并削去菌柄基部培養(yǎng)料。

12.3分級與裝箱

將采下的平菇按市場銷售要求,依菇形大小厚薄分級,分級應符合NY/T2715—2015的規(guī)定。

12.4預冷

經過分級、修整后的鮮菇,及時移入1℃~4℃的冷庫中充分預冷,使菇體溫度降至1℃~4℃再

進行包裝。

12.5包裝

建議在冷庫內按市場消費需求進行包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41/T1767—2019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南省食用菌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營養(yǎng)與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鄭州久鑫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

新縣原種場。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康源春、孔維麗、段亞魁、孔維威、劉芹、崔筱、胡臣學、宋志波、韓玉娥、

胡素娟、孫偉增、范守學。

I

DB41/T1767—2019

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huán)境、廠區(qū)布局與建設、設備與控制系統(tǒng)、

原料、品種與菌種制作、栽培袋制作、養(yǎng)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與包裝。

本標準適用于平菇袋栽工廠化生產。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