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實驗中學2025屆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下列詩句與古代體育活動對應正確的一項是[甲]堅圓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乙]午香簾影靜浮華,對面機心萬里賒。[丙]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A.[甲]馬球[乙]放風箏[丙]射箭B.[甲]蹴鞠[乙]放風箏[丙]射箭C.[甲]馬球[乙]下圍棋[丙]投壺D.[甲]蹴鞠[乙]下圍棋[丙]投壺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惹人戀;歌一闋詞,讓蕩氣回腸詠流傳。從《登鸛雀樓》這類耳熟能詳?shù)奶圃娊浀?,到《鄉(xiāng)愁》這樣的現(xiàn)代佳作,經典詩詞________。當下社會,經典詩詞更需要賦予鮮活的新生命,讓這些千百年的經典詩詞隨著優(yōu)美旋律飛進每個人的心田,飛遍社會的角角落落,涵養(yǎng)人們的精神世界。當前,人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不斷升溫,不僅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會創(chuàng)造性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xiàn)。例如,熱播的文化節(jié)目《經典詠流傳》就為觀眾打開了一扇氣象萬千的文學經典之門,讓傳統(tǒng)文化重新________出蓬勃生機。文學經典必然含情、傳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傳”的,無論時光過去多久,()。它們早已化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讓品讀歷史的人________。我們將傳承詩詞的經典精品獻給人們,用經典詩詞、傳統(tǒng)文化培根鑄魂,希望這些底蘊深厚、魅力無限的藝術經典能夠持續(xù)________當代文化風尚。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沁人心腑萌發(fā)心悅誠服引領B.感同身受煥發(fā)心悅誠服指引C.感同身受萌發(fā)心馳神往指引D.沁人心腑煥發(fā)心馳神往引領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不僅是現(xiàn)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的體現(xiàn),而且是全社會創(chuàng)造性轉化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xiàn)。B.不僅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展現(xiàn)了全社會創(chuàng)造性蛻變古老中國平智慧精髓成果。C.不僅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會創(chuàng)造性轉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xiàn)。D.不僅是現(xiàn)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的體現(xiàn),而且是全社會創(chuàng)造性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xiàn)。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其中蘊含著永恒不滅的真善美B.其中蘊含的真善美永恒不滅C.真善美蘊含在其中,永恒不滅D.真善美永恒不滅地蘊含在其中3.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讀音有錯誤的一組是A.相形見絀(chù)飲鴆(zhèn)止渴溘(kè)然紈(wán)素B.商榷(què)枷鎖(jiā)吐蕃族(bō)含情脈脈(mò)C.砥礪(dǐlì)蜷縮(juǎn)應聲蟲(yìng)放浪形骸(hé)D.贖罪(shú)馴順(xùn)潭柘寺(zhè)蓊蓊郁郁(wěng)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長期以來,一些傳統(tǒng)人士認為網(wǎng)絡交流的碎片化太不嚴肅,不值一提。一些新潮青年則認為傳統(tǒng)表達太過_________不好玩。兩個文化場域雖并行于世,卻_________,在一些問題上還互不買賬。()同一個科學現(xiàn)象,用_________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理論去推導,用密密麻麻的公式去_________是一種方式,用輕松活潑的生活體驗去解釋,用有些俏皮的搞怪話語去通俗解答也是一種方式?!扒嘟z與白發(fā)共勉,春華與秋實交輝?!睂W術研究上講究新老相繼、取長補短,文化交流上也應注重相互了解、交流互鑒。從這個意義上說,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和網(wǎng)民以網(wǎng)紅身份一起認真討論“如何炸掉月球”之類的荒誕問題,既有意義又好玩。1.橫線上依次填入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老氣橫秋涇渭分明高深莫測推演B.委靡不振大相徑庭高深莫測演繹C.委靡不振涇渭分明諱莫如深推演D.老氣橫秋大相徑庭諱莫如深演繹2.下列填人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老派和潮流的沖突”往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差異,很多時候看起來尖銳。B.“老派和潮流的沖突”很多時候看起來尖銳,往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差異。C.“老派和潮流的沖突”看起來尖銳,很多時候往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差異。D.“老派和潮流的沖突”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表達方式的差異,看起來尖銳。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和網(wǎng)民以網(wǎng)紅身份一起認真討論“如何炸掉月球”之類的荒誕問題,既好玩又有意義。B.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以網(wǎng)紅身份和網(wǎng)民一起認真討論“如何炸掉月球”之類的荒誕問題,既好玩又有意義。C.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和網(wǎng)民以網(wǎng)紅身份一起認真討論“如何炸掉月球”之類的荒誕問題,既有意義又好玩。D.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以網(wǎng)紅身份和網(wǎng)民一起認真討論“如何炸掉月球”之類的荒誕問題,既有意義又好玩。5.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雨晴至江渡柳宗元江雨初晴思遠步,日西獨向愚溪(1)渡。渡頭水落村徑成,撩亂浮槎(2)在高樹。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注釋:(1)愚溪:柳宗元出于被貶逐的憤激,自稱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為“愚溪”。(2)浮槎(chá):水中浮木。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柳詩首句點題,為下文具體描寫所見的江渡景象做鋪墊。B.柳詩末句,寫洪水落后,浮槎高掛,一片蕭條冷落景象。C.韋詩末句“舟自橫”是說雨后無人撐船,無法渡過澗口。D.兩首詩同寫傍晚渡口,一寫水落,一寫潮漲,各有寄托。2.“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兩句,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下列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B.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C.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D.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3.賀裳《載酒園詩話》說“韋真有曠達之懷,柳終帶排遣之意。”結合兩首詩的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汩余若將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娊洝ぽ筝纭罚?)春冬之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酈道元《三峽》)(4)飛湍瀑流爭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5)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6)萬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7)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羸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8)君子以文會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前不久,《現(xiàn)代漢語詞典》推出APP版本的消息引發(fā)了關注。相比于其他紙質圖書,辭書的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顯得更為迫切。辭書的“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對于網(wǎng)絡閱讀,人們常常有“碎片化”的憂慮,而辭書恰是由眾多“碎片化”的條目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們“碎片化”檢索使用的。因為有了數(shù)字化,因為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辭書檢索變得非常簡便。今天,辭書的修訂更新也變得更容易。重要的辭書,從《辭?!返健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無論是解釋古語的,還是收錄今詞的,大多需要不斷修訂。對于一部紙質辭書來說,修訂周期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幾年,如此漫長的等待,到新版問世時,當初的新知有的已變作舊聞了。把辭書移植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能實現(xiàn)隨時隨地更新。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著辭書的傳播生態(tài)、編纂生態(tài)。通過搜索引擎勾連起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是一個龐大的知識庫,某種意義上可以視作一部辭書。雖然豐富無比,但也內容龐雜。即使是查詢網(wǎng)絡百科,由于“開放編纂”,也會讓你遇到真?zhèn)文娴碾y題。當你輸入一個關鍵詞,得到成千上萬個結果,逐一閱讀、辨別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有時會讓你覺得還不如去查檢一部權威、精當?shù)募堎|辭書。將眾多看似“碎片化”的條目集納到一起,無異于對一個知識體系進行描述。在一個知識領域內,如何提煉、篩選詞條,如何編排,如何釋義,需要具備這個專業(yè)領域的素養(yǎng),也離不開辭書編纂的學問。漢代許慎編纂《說文解字》時,講究“分別部居,不相雜廁”。當編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漢字羅列在那里的時候,其實不僅是“分別部居”,便于查閱,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漢字間的相互關系。(摘編自杜羽的《激活辭書的“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材料二:數(shù)字化工具書雖然容量大,輕便小巧,檢索便利,可根據(jù)讀者需要設置很多人性化的功能,還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遠距離的數(shù)據(jù)傳輸,卻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紙質工具書仍然有電子工具書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首先,電子工具書和紙質工具書誰更有助于讀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爭論。這一問題上很多專家學者也做了調查研究。比如就英語工具書而言,鄧琳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讀者普遍認為紙質工具書能為學習者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通常除了和電子詞典一樣能讓學習者了解和掌握詞義之外,還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例句、語法知識、用法信息以及背景知識等,以幫助學習者準確使用詞語,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面對寫作、會話等需要積極產出的言語活動中,紙質工具書的作用更加明顯。至于目前學生偏愛電子工具書,并非是因為電子工具書的內容有絕對優(yōu)勢,而是因為電子工具書攜帶方便。并且陳玉珍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由于電子工具書“輸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詢的信息量有限,且其微觀結構太簡單,無法與紙質詞典相比”,紙質工具書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于讀者準確、高效地獲取信息,這也是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其次,電子化閱讀具有攜帶方便、容量較大、可選擇范圍廣等優(yōu)勢,但是利用零散時間進行的閱讀,獲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讀者無需嚴謹思考,容易形成思維惰性。黎榮華曾就英語電子詞典和紙質詞典對英語專業(yè)學生詞匯學習的影響展開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盡管電子詞典能為英語學習者帶來便利,節(jié)省時間,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普及很多不知道的單詞,但正是由于其極其迅捷的特點,導致學生缺乏思考的過程,對詞義理解和記憶不深,對學生詞匯量的擴展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負面效應。”這也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很多老師和家長仍然偏愛紙質工具書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電子工具書市場泥沙俱下,很多電子工具書融入了不少商業(yè)元素,廣告和超鏈接等附加功能讓讀者很難集中注意力。這對于讀者,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讀者來說,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初想要獲取的信息上。同時,電子閱讀對于視力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已經有專家表示,長期看電子屏幕對視力的損害非常明顯。從健康的角度看,紙質工具書也比較有優(yōu)勢。上述因素決定了紙質工具書在電子閱讀時代仍可擁有一席之地。實際上,在電子工具書凸顯紙質工具書攜帶不便、檢索繁瑣等缺陷的同時,也凸顯了其內容豐富、有利于深度閱讀的特性。(摘編自陳飄平的《紙質工具書為什么不會被電子工具書取代》)材料三:如何使用詞典,在一些地方中小學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由此給學生帶來不少“后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使用工具書的問題,指導學生意識到科學使用包括詞典在內的工具書的重要性,正確看待紙質版工具書與數(shù)字化工具書之間的關系,即兩者互補而不是互斥,應該堅持適用的原則,在不同情況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質的工具書。在使用數(shù)字化工具書時,教師最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掌握快速查找信息的方法,熟悉一些具有權威性和可靠性的信源。相對而言,教師給學生做示范,或者師生一起合作探究,能更快提升學生活學活用工具書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養(yǎng)成遇到不懂或不確定的字詞時隨手查詢的習慣,看似很麻煩,其實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和未來工作非常有幫助。另外,還需達成的一個共識是,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查詞典依然是一種必要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方式,特別是在當下紛繁蕪雜的信息環(huán)境中,從小養(yǎng)成勤用、善用工具書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練就過硬的語文童子功,逐漸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成為信息時代具有自主意識的合格學習者。(摘編自《中國教育報》的《善用工具書應成學生自覺習慣》)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把辭書移植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能實現(xiàn)隨時隨地更新,所以必須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來改變辭書的傳播和編纂生態(tài)。B.辭書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羅列在一起,不便于查閱,卻揭示了相同偏旁部首漢字間的相互關系。C.材料二介紹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是紙質工具書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讀者準確、高效的獲取信息。D.材料三認為學生遇到不懂的字詞隨手查詢很麻煩,卻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和未來工作很有幫助。2.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3.針對紙質工具書的優(yōu)勢,我們目前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讓學生善用紙質工具書?請結合材料簡析。8.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我記住莊子的這個深秋,也記起了屈原。如果考據(jù)家沒有算錯的話,兩人的生年是太接近了。當然,我不是因為年歲相仿才扯在一起,而是從生命的狀態(tài)上說,屈原也算是一個能夠飛翔的人。由于這個相似之處,放在一起比較才更有興味。不同的是屈原不像莊子飛翔得那般輕松自如,他的牽掛太沉重了,他的心靈帶著鐐銬在飛,短暫的忘憂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較痛心的是他對昏聵的楚懷王的癡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懷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連為一體的。他不愿正視戰(zhàn)國七雄中,楚國也是積弱國,而秦國是那般的生機勃勃、氣吞萬里如虎。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掮住那已經走向衰敗的楚國車輪子??墒钦l來顧念他那逝水流年呢,他的放逐成為必然。屈原是在遠離朝廷后開始心靈飛翔的,洞庭、沅水、辰陽、溆浦、湘水還有汨羅江,那時是這么的水天相接或地廣人稀,他的心境變得闊大起來,他原本輔佐君王富國興邦的角色稍稍淡化了。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卻異常發(fā)達和奇詭,他的腕下涌現(xiàn)出許多神靈仙人、虬龍鸞鳳、香草美人。他讓自己也生活在這個由自己想象編織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飲朝露、食落英,渾身佩戴著江離、辟芷、芰荷、芙蓉,散發(fā)著清香,宛若神仙一般。這個時候,應該是屈原最快樂的時候,他遠離了齷齪,親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這使他在孤獨中更加自戀,他覺得能夠解除內心的痛楚,只有這些快樂的仙人。他在這個瑰麗的世界飛翔的時日畢竟短而又短,澤畔行吟,夕陽古道,總是讓他聽到鼙鼓動地干戈交響,這時他飛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滿了鉛,再也難以動彈了。(節(jié)選自朱以撒《莊子,會飛翔的人》)1.解釋“飛翔”一詞在文中的含義。2.在作者看來,同樣是“會飛翔的人”,屈原和莊子有什么不同?3.作者在文中說“由于這個相似之處,放在一起比較才更有興味”,請概括“興味”的內涵。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震川先生小傳錢謙益震川先生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八大家之書。浸潰演迤,蔚為大儒。嘉靖庚子,舉南京第二人,為茶陵張文隱公所知。其后八上春官,不第。讀書談道,居嘉定之安亭江上,四方來學者,常數(shù)十百人,海內稱震川先生,不以名氏。乙丑,舉進士。除長興知縣。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聽訟,引兒童婦女案前,刺刺吳語,事解,立縱去,不具獄。有所擊斷寢息,直行其意。大吏多惡之,有蜚語聞,量移通判順德。隆慶庚午,入賀。新鄭、內江雅知熙甫,引為南京太仆寺丞,皆掌制敕,修世廟實錄。熙甫為文,原本六經,而好太史公書,能得其風神脈理。其于八大家,自謂可肩隨歐、曾,臨川則不難抗行。其于詩,似無意求工,滔滔自運,要非流俗可及也。當是時,王弇州①踵二李之后,主盟文壇,聲華烜赫,奔走四海。熙甫獨抱遺經于荒江虛市之間,樹牙頻相搘柱,不少下。嘗為人文序,詆排俗學,以為茍得一二妄庸人為之巨子。弇州聞之,曰:“妄則有之,庸則未敢聞命。”熙甫曰:“惟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弇州晚歲贊熙甫畫像曰:“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始傷。”識者謂先生之文,至是始論定,而弇州之遲暮自悔,為不可及也。熙甫沒,其子子寧輯其遺文,妄加改竄。賈人翁氏夢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緩,涂乙盡矣。”刻既成,賈人為文祭照甫,具言所夢,今載集后,季子子慕,字季思,以鄉(xiāng)舉追贈待詔。冢孫昌世,字文休,與余共定熙甫全集者也。嘉靖末,山陰諸狀元大綬官翰學,置酒招鄉(xiāng)人徐渭文長。入夜,良久乃至。學士問口:“何遲也?”文長曰:“頃避雨士人家,見壁間懸歸有光文,今之歐陽子也?;叵桷谜b,不能舍去,是以遲耳!”學士命隸卷其軸以來,張燈快讀,相對嘆賞,至于達旦。四明余公文敏典禮鬧,學士為具言照甫之文,意度波瀾所以然者。照甫果得雋。熙甫重平生知己,每敘張文隱事,輒為流涕。豈未有以文長此事聞于熙甫者乎?(選自《列朝詩集小傳》,有刪節(jié))[注]①王弇州:指王世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九歲,能屬文屬:寫作B.臨川則不難抗行抗:抵擋C.賈人翁氏夢熙甫趣之趣:催促D.熙甫果得雋雋:考中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歸有光鄉(xiāng)試取得第二名,深受張文隱賞識,但后來八次參加殿試,都沒能考取進士。B.歸有光在處理訴訟案件時,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斷案,上級官員大多數(shù)不喜歡他。C.王世貞與歸有光之間存在矛盾,曾經遭到歸有光的批評,被認為是狂妄而平庸的人。D.王世貞晚年改變對歸有光的看法,稱他是千年才有的人才,可繼承韓、歐陽的傳統(tǒng)。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每聽訟,引兒童婦女案前,剌剌吳語,事解,立縱去,不具獄。(2)識者謂先生之文,至是始論定,而弇州之遲暮自悔,為不可及也。4.請簡要概括歸有光詩文的特點。10.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士君子處世,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其所養(yǎng)可知也。所養(yǎng)既厚則所言者必勁正清峭而無輕懦衰憊之氣前哲之士以文詞鳴者此也。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之知言,自其所養(yǎng)之充也。韓子曰:“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表n子所學,一獨以孟子之傳得其宗者,蓋謂是也。(節(jié)選自曾噩《<蘆川歸來集>序》)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4處)2.《孟子)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稱為“四書”。3.在作者看來,“所養(yǎng)”深厚有什么作用?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馬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窶狹。嗜學,善《詩》《春秋》。資曠邁,鄉(xiāng)人以無細謹,薄之。武德中,補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留客汴,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何家。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太宗怪問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及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明年,拜監(jiān)察御史,奉命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機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帝每曰:“我暫不見周即思之。”岑文本謂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損益,聽之,令人忘倦。蘇、張、終、賈正應比耳。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倍磉w治書侍御史,并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周嘆曰:“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帝征遼,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肱之寄,要在忠力?!敝懿∠蔬B年,帝幸翠微宮,求勝地為構第,每詔尚食具膳,上醫(yī)使者視護,躬為調藥,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節(jié)選自《新唐書》,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B.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C.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D.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白帧笔菫榱吮阌谒朔Q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B.“貞觀”屬于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用以褒貶善惡,如“崇禎”康熙”皆是。C.吏部尚書,中國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是吏部的最高長官,中央六部尚書之首。D.贈,又叫“追贈”指我國古代專門對已故官吏或現(xiàn)任官吏的先人追封官職稱呼,一般所追封的官職比死者生前的官職要高。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馬周早年命途多舛。幼年喪父,家庭貧窮拮據(jù);補任州助教時,多次受到刺史責備;客居汴州時,遭到縣令羞辱。B.馬周才華出眾。曾替中郎將常何寫了一篇切中時務的奏章,深得太宗贊賞,太宗于是下詔讓馬周入值門下省,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C.馬周善于陳述奏章。所陳奏章能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在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岑文本認為他論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人聽之忘卻疲倦。D.馬周深得皇帝寵信。馬周患病期間皇帝親自探望,尋找地方為他修建宅第,讓御廚為他備飯,讓御醫(yī)前去看護,還親自為他調藥。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2)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1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競技比賽,贏在起點,贏得先機,贏得成功,愛拼才會贏。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生長、成長,無所謂輸贏,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礎教育即將結束的今天,一路走來,你對“教育”一詞是怎么看的,說說你的理解。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1、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含義和文化常識的能力。需要學生平時識記積累,了解我國相關體育活動,并將其與我國詩詞聯(lián)系起來,鍛煉掌握文學、文化常識的綜合能力?!皥詧A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選自魚玄機的《打球作》,星流:木球打出去,如同流星;月杖:擊球之桿。句意是人們爭著擊球,速度飛快。指馬球;“午香簾影靜浮華,對面機心萬里賒”選自繆鑒的《詠圍棋》,由“對面機心”可知,是圍棋;“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選自曾幾的《投壺全中戲成》,由“投”“箭”可知,是投壺。故選C。2、6.D7.A3.B【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這類題一定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分析,即詞語的基本義、感情色彩和語境意義。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斷詞取義,對象誤用,謙敬錯位,功能混亂,不合語境,望文生義等錯誤使用類型。感同身受:內心感激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為代人向對方致謝。沁人心腑:形容優(yōu)美的詩文、樂曲等打動人心,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此處指經典詩詞打動人心,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故:沁人心腑,排除BC。萌發(fā):比喻事物發(fā)生。煥發(fā):光彩四射或者振作。此處指讓傳統(tǒng)文化重新振作,故:煥發(fā),排除A。心悅誠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種觀點、事實等,誠心誠意地信服或服從。心馳神往:形容心神向往或思慕之極。引領:引導、帶領。指引:指點、引導。故選D。7.本題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題首先整體閱讀,根據(jù)語感可以直接排除個別選項。其余的,要仔細閱讀,劃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內部修飾是否恰當。這樣能檢測出搭配是否恰當,成分是否殘缺,結構是否混亂,句式是否雜糅等問題。最后再看句中有無一些容易出現(xiàn)病句的標志詞,細細推敲。原文有兩處語病,一是語序不當,應當是“不僅體現(xiàn)了……而且展現(xiàn)了……”;或者“不僅是……的體現(xiàn),而且是……的展現(xiàn)”,排除CD;二是搭配不當,“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錯誤,應為“轉化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排除B。故選A。3.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補寫方法:6.閱讀全文,了解文段內容,把握文段層次;7.明確空缺句子所處的位置,判斷補寫句子與前后句的關系;3勾畫出能夠選用或參照的信息;6.選詞造句;7.串讀檢查。從前文看,承接“文學經典”,應指出“其中蘊含……”,排除CD;從后文“它們早已化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看,強調的重點是“真善美”,排除A。故選B。3、C【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考生識記現(xiàn)代漢語字音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據(jù)義定音,要找規(guī)律,結合詞義、詞性、運用場合等記憶。C項,蜷應該讀quán,骸應該讀hái。故選C?!军c睛】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字音考查的都是常見易讀錯的字,有多音字,有形聲字,有形近字,針對命題特點,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勤查字典,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本題考查形聲字的讀音,與所學的教材貼近。復習字音和字形字義結合起來,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效果會更好。4、1.A2.C3.B【解析】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然后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同時可聯(lián)系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委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用于人。老氣橫秋: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語句是說“傳統(tǒng)表達”缺乏朝氣,故用“老氣橫秋”。涇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大相徑庭: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根據(jù)后句“二者互不買賬”應選“涇渭分明”。高深莫測:髙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諱莫如深: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作為定語來修飾“相對論、量子力學理論”明顯應用“高深莫測”。演繹:從一些假設的命題出發(fā),運用邏輯的規(guī)則,導出另一命題的過程。推演:推論演繹;推移演變。語句強調根據(jù)公式推論,當用“推演”。故選A。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連貫性。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設題的形式,如本題是從文中抽出一句話讓考生進行選擇,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語境,明確主語的一致性,明確句式的對稱性,明確前后內容的照應。根據(jù)“承前啟后”原則來判斷,上文強調二者之間“矛盾”,后文強調二者之間只是表達上的不同,故首先排除A、D?!皼_突看起來很尖銳”,不能用“很多時候”來限定,排除B。故選C。3.本題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題者從一段文字中選擇一個句子,將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題中列出四種修改情形,要求選出修改最恰當?shù)囊环N。此類試題解答時,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錯誤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凡是違反語法結構規(guī)律的叫語法錯誤,違反客觀事理的句子叫邏輯錯誤。解題時先確定邏輯類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語法類病句,常見的邏輯錯誤類病句有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等。本題中,陳述對象和以“以網(wǎng)紅身份”參與討論的都應該是“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輕人”,故排除A、C。末句落腳點應為“有意義”,排除D。故選B。5、1.C2.B3.柳詩寫久雨初晴,詩人獨自一人到江邊來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亂,有的高掛在樹的枝頭。表達了詩人久雨蟄居、遠謫漂泊的孤獨、郁悶、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感嘆自己空有經國濟世的抱負,卻又無法施展的憤激心情。韋詩寫暮春景物,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幽草,深樹,自橫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冷,表露了作者閑適恬淡的心境。鶯啼婉囀,野渡舟橫,以動寫靜,打破了沉寂和悠閑,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解析】【分析】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雨后無人撐船,無法渡過澗口”錯誤,“野渡無人舟自橫”句意為: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韋詩中寫渡口的小舟,在水面任意地、不定向的浮蕩、漂游,表現(xiàn)出詩人的隨意自適、怡然自得。故選C。2.此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答題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種手法;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分析,第三步: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本題要求分析哪個詩句運用“動靜結合”手法,只要結合詩句分析、選擇、排除即可。B項,“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句意為: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xù)不斷地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按咕q”運用比喻修辭;“垂緌飲清露”是視覺,“流響”是聽覺描寫,本句是視聽結合,不是動靜結合。故選B。3.此題考查鑒賞詩歌句子的能力。煉句是詩歌鑒賞的高頻考點,所煉之句往往是在該詩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答題時,先要釋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達效果;分析表達效果時要將句子放回到詩中,體會其表情達意上的妙處?!队昵缰两伞穼懹谔茟椬谠投辏谠毁H永州,前兩句寫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遠步江邊渡口時的心情;結尾兩句寫江邊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詩人迫不及待地獨自一人到江邊來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已被壓抑的心情,卻看到一派散亂荒涼之景。結合這首詩寫作背景和詩中意象,可以看出,表達了詩人久雨蟄居、遠謫漂泊的孤獨、郁悶、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感嘆自己空有經國濟世的抱負,卻又無法施展的憤激心情?!冻菸鳚尽穼懹谧髡呷纬葚菔菲陂g。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jié),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幽草、黃鶯、樹陰、小舟,幽靜冷清,表露了作者閑適恬淡的心境,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军c睛】景物手法(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保?)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興手法的運用。6、恐年歲之不吾與白露為霜則素湍綠潭砯崖轉石萬壑雷天街小雨潤如酥百年多病多登臺封狼居胥以友輔仁【解析】【詳解】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題是識記續(xù)接類默寫題,此類題目簡單明確,只要平時按要求背誦,答題時借助記憶,結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寫,注意不要出現(xiàn)錯字、漏字、添字情況。本題易錯字:湍、砯、壑、酥、胥。7、1.C2.①開門見山,亮出觀點;②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主體部分分層論證;③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等。3.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是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于讀者準確、高效的獲取信息,所以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讓學生善用紙質工具書:①中小學對學生使用工具書的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②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正確看待紙質版工具書與數(shù)字化工具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善于使用不同介質的工具書。③學生從小養(yǎng)成勤用、善用紙質工具書的習慣,養(yǎng)成遇到不懂或不確定的字詞時隨手查詢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練就過硬的語文童子功,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和未來工作非常有幫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文意和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A項,“所以必須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來改變辭書的傳播和編纂生態(tài)”錯誤,強加因果,由原文“把辭書移植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能實現(xiàn)隨時隨地更新。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著辭書的傳播生態(tài)、編纂生態(tài)”可知,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B項,“不便于查閱”錯誤,由原文“辭書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羅列在一起,既便于查閱,也揭示了……”可知,是“便于查閱”,而不是“不便于查閱”。D項,“材料三認為學生遇到不懂的字詞隨手查詢很麻煩”錯誤,由原文“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養(yǎng)成遇到不懂或不確定的字詞時隨手查詢的習慣,看似很麻煩,其實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和未來工作非常有幫助”可知,原文是說“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養(yǎng)成遇到不懂或不確定的字詞時隨手查詢的習慣”看似很麻煩,并不是“認為學生遇到不懂的字詞隨手查詢很麻煩”。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梳理文章的內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jù),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本題要求是“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在第一段就點明觀點——“紙質工具書仍然有電子工具書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然后第二、三、四段依次分別從以下角度加以論述,“首先,電子工具書和紙質工具書誰更有助于讀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爭論……在面對寫作、會話等需要積極產出的言語活動中,紙質工具書的作用更加明顯……紙質工具書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于讀者準確、高效地獲取信息,這也是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其次,電子化閱讀具有攜帶方便、容量較大、可選擇范圍廣等優(yōu)勢,但是利用零散時間進行的閱讀,獲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讀者無需嚴謹思考,容易形成思維惰性……這也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很多老師和家長仍然偏愛紙質工具書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電子工具書市場泥沙俱下,很多電子工具書融入了不少商業(yè)元素,廣告和超鏈接等附加功能讓讀者很難集中注意力……從健康的角度看,紙質工具書也比較有優(yōu)勢”。最后第五段加以總結——“上述因素決定了紙質工具書在電子閱讀時代仍可擁有一席之地”。可見,材料二在論證上采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在論證中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從《辭?!返健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無論是解釋古語的,還是收錄今詞的,大多需要不斷修訂”,引證法“漢代許慎編纂《說文解字》時,講究‘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對比法“由于電子工具書輸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詢的信息量有限,且其微觀結構太簡單,無法與紙質詞典相比”“紙質工具書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于讀者準確、高效地獲取信息,這也是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等。3.此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答題的方向,通過分析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qū)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次,找到關鍵詞語,聯(lián)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本題要求是“針對紙質工具書的優(yōu)勢,我們目前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讓學生善用紙質工具書?請結合材料簡析”。由材料二可知“紙質工具書比電子工具書更有助于讀者準確、高效地獲取信息,這也是紙質工具書最大的優(yōu)勢”,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使用工具書的問題,指導學生意識到科學使用包括詞典在內的工具書的重要性,正確看待紙質版工具書與數(shù)字化工具書之間的關系……在不同情況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質的工具書”,即引起足夠的重視;“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養(yǎng)成遇到不懂或不確定的字詞時隨手查詢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練就過硬的語文童子功,逐漸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成為信息時代具有自主意識的合格學習者”,即教師引導;“另外,還需達成的一個共識是,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查詞典依然是一種必要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方式,特別是在當下紛繁蕪雜的信息環(huán)境中,從小養(yǎng)成勤用、善用工具書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練就過硬的語文童子功,逐漸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成為信息時代具有自主意識的合格學習者”,即學生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军c睛】客觀選擇題側重對文本內容的把握,每個選項涉及的答題區(qū)域往往是一則材料或一則材料的局部,或四個選項的答題區(qū)域雖然來自多則材料,但也往往圍繞一個共同大方向??忌獣x,就是會讀文或圖表,會讀選項。會讀文或圖表指能讀出文本陳述的事實及核心、文本列舉的數(shù)據(jù)及其差異、材料顯示的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等信息點;會讀選項就是閱讀試題選項時能讀出選項命題者命題的側重點。還要細對,就是精細對點,把讀文或讀圖讀出的信息點與選項的命題點進行細致對照。命題者往往會在細處著手,這就需要考生細心篩選信息點和命題點。接著就要嚴排查,就是在細對的基礎上嚴格排查四個選項,發(fā)現(xiàn)選項與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確定答案。8、1.“飛翔”在文中指人生態(tài)度的不受牽絆、灑脫自由,想象的豐富奇特。2.莊子是達到了完全的心靈自由,而屈原則因為對楚王、楚山、楚水、楚民的牽掛而讓自己負起沉重的負擔,所以屈原并沒有達到完全的心靈自由狀態(tài)。3.莊子和屈原都是能夠“飛翔”的人,也就是他們都擁有指自由的心靈狀態(tài),但二者又有著明顯的不同,莊子已經達到完全的心靈自由,而屈原則是有著沉重的負擔,將兩者進行比較,探究兩者的不同,是作者的興趣所在,同時也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窘馕觥俊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基本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必須考慮它在文章中出現(xiàn)的位置,如本題句子為語段中內涵豐富、表達技巧多樣的句子。關鍵要找準它的“管轄范圍”,應從全文整體聯(lián)系中去理解文章語句豐富的內涵,搜取相關內容,或概括,或摘錄,或整合,尋求正確答案。通過閱讀文章可知,“他的腕下涌現(xiàn)出許多神靈仙人、虬龍鸞鳳、香草美人。他讓自己也生活在這個由自己想象編織成的意象世界里,”指出了屈原想象力的豐富,再聯(lián)系莊子的生平和著述,莊子是一個人生態(tài)度不受牽絆、灑脫自由的人,故可以總結出答案。2.本題考查對文學類文本內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做此類題需首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作品內容及主旨。再結合問題具體分析,然后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最后總結答案。選文中并沒有直接寫莊子,而是通過屈原的表現(xiàn)從側面來襯托莊子,從原文中“不同的是屈原不像莊子飛翔得那般輕松自如,他的牽掛太沉重了,他的心靈帶著鐐銬在飛,短暫的忘憂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可知,屈原因為對楚王、楚山、楚水、楚民的牽掛而讓自己負起沉重的負擔,所以屈原并沒有達到完全的心靈自由狀態(tài),雖然他也能“飛翔”,卻是“帶著鐐銬在飛”,反推即可得到莊子的“飛翔狀態(tài)”,他無牽無掛,已達到了完全的心靈自由狀態(tài)。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從文中對屈原的描寫來反推出莊子的“飛翔狀態(tài)”,只要這一點注意到了,答案就自然出來了。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內容及重點詞語的內涵的能力。做此類題需首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作品內容及主旨,再聯(lián)系重點詞語,將詞語放在文章整體中去體會它的內涵?!芭d味”一詞指趣味,興趣,興致。作者將莊子和屈原都看作能夠“飛翔”的人,但兩人的“飛翔”卻有著巨大的差異,作者將兩者進行比較,找到兩者的不同,同時探究何以產生這種差異,是作者的興趣所在。故作者才感到“才更有興味”。9、1.B2.A3.(1)每次處理官司,歸有光總把兒童婦女帶到案桌前,他嘩啦啦地說著吳地方言,事情解決后,立即放他們離開,不寫文書來結案。(2)有見識的人認為歸有光的文章,到這時才能下定論,而王世貞到晚年才感到懊悔,認為自己不能比得上他。4.文章得經史神理,有唐宋遺風;詩歌無意求工,超越流俗。【解析】【分析】1.此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平時注意積累,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xiàn)以今釋古的現(xiàn)象。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B項,“抗:抵擋”錯誤。抗,匹配,相當。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A項,“參加殿試”錯誤。應為“會試”。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答此類題一定要事先還原語境,切忌直接讀句子翻譯。翻譯時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本題需要注意以下關鍵詞的翻譯:(1)聽訟,處理官司;解,解決;縱去,放……離開;具獄,寫文書。(2)識者,有見識的人;至是,到這時;遲暮,晚年;為,認為。4.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jù)對文意的理解,從文本中篩選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運用文中詞語概括作答。題干為“簡要概括歸有光詩文的特點”。答題區(qū)間為第三段“為文,原本六經,而好太史公書,能得其風神脈理。其于八大家,自謂可肩隨歐、曾,臨川則不難抗行。其于詩,似無意求工,滔滔自運,要非流俗可及也。”據(jù)關鍵詞“六經”,“好太史公書”,“能得其風神脈理”,“八大家”,“無意求工”,“非流俗可及”等,可得出答案。【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時注意體現(xiàn)句式和實詞的各種用法及活用類型。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0、1.所養(yǎng)既厚/則所言者必勁正清峭/而無輕懦衰憊之氣/前哲之士以文詞鳴者/此也2.論語大學中庸3.①使自己的言辭剛正清越;②讓自己擁有浩然之氣;③能懂得別人的言語?!窘馕觥?.此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常用虛詞是標志。這句翻譯“他們修養(yǎng)深厚,那么他們所說的一定剛正清越,沒有輕狂衰弱疲憊之氣,前代的賢人用文詞表達,就是這樣的?!薄皠t所言者必勁正清峭”“則”,那么,句首詞,之前斷開;“而無輕懦衰憊之氣”“而”句首虛詞,之前斷開;“前哲之士以文詞鳴者”“前哲之士”,名詞,做主語,之前斷開;“此也”,總結,之前斷開。2.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文學常識題一般出自課文內容,又有所延伸,所以應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文章內容積累、識記。解答時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四書又稱四子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作為儒家學派經書的《四書》,不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體現(xiàn)出早期儒學形成的嬗遞軌跡。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至今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堪稱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精華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皠t所言者必勁正清峭”,即使自己的言辭剛正清越;“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即讓自己擁有浩然之氣;“孟子之知言,自其所養(yǎng)之充也”,即能懂得別人的言語。【點睛】文學常識重在平時的積累和整理歸納。在識記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作者所處的朝代,可按作者所處朝代的先后順序對作者排列識記。另外應特別注意文學常識中的專有術語和并稱,弄清楚其內容。參考譯文:士君子與世人相處交往,不把對方的富裕尊貴貧窮地位卑賤放在心上,他們的修養(yǎng)可見一斑。他們修養(yǎng)深厚,那么他們所說的一定剛正清越,沒有輕狂衰弱疲憊之氣,前代的賢人用文詞表達,就是這樣的。孟子說:“我能理解別人言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志趨向,我善于培養(yǎng)我擁有的浩然之氣。”孟子能理解別人言辭,來自他擁有的浩然之氣。韓非子說:“道德,就像水;語言,就像浮在水上的東西;水勢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東西大小都能浮起來?!表n非子學到的知識,得到了孟子的傳授的正宗,大概就是這樣。11、1.C2.B3.B4.(1)住在新豐,旅店的主人不照顧他,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閑地在那兒自斟自飲,眾人對此都感到奇怪。(2)病更重時,馬周就把原來上的奏章全部燒掉,并說:“管仲、晏子顯露君主的過失,博取身后的名聲,我不這樣做!”【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考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shù)某煞謥頂?;也可以根?jù)用于句首、句尾的常用虛詞判斷。句意為:常何說:這不是我所能想出來的,家中的門客馬周教我這樣說。這個門客,是個忠厚孝義之人。”唐太宗就召見馬周,過一段時間還沒到,太宗接連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按朔浅妓堋?,這是一個判斷句,完整而獨立,“能”后斷開,排除A項、B項;“間未至”承前省略主語“馬周”“間未至”作謂語,獨立分句,“至”后斷開;“遣使者四輩敦趣”,“使者”既作“遣”的賓語,又作“四輩敦趣”的主語,這是兼語短語做謂語的句子,完整而獨立,“遣”前斷開,排除D項。故選C。2.本題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B項,“年號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用以褒貶善惡”理解有誤,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叫謚號,用以褒貶善惡。年號,是中國古代新皇登基,為了區(qū)別上一任皇帝,根據(jù)自己的思想,起一個新的年號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故選B。3.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有誤,依據(jù)原文“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可知三百匹絲帛是賞賜給常何的,而非賜給馬周。故選B。4.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要明確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時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虛詞要刪掉,省略的內容要根據(jù)上下文進行補充,文言句式要翻譯到位,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訓練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中,“舍”,住宿;“不之顧”,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顧之”,意為“不照顧他”;“異”,使動用法,讓……感到奇怪。(2)中,“甚”,加重;“悉”,全部、都;“暴”,顯露、揭示?!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馬周字賓王,是博州茌平人。幼年喪父成為孤兒,家里貧窮拮據(jù)。他十分喜愛學習,精通《詩經》《春秋》。性格開朗豪邁,鄉(xiāng)里的人都認為他不講究小節(jié),看不起他。武德年間,他被補任做了州里的助教官,人事關系處理得不好,刺史達奚恕常常責怪他,馬周于是離去,客居到密州。趙仁本推崇他的才氣,給他準備了很多行裝,讓他進關。馬周途中客住汴州時,被浚儀縣令崔賢侮辱,于是心中悲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豐,旅店的主人不照顧他,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閑地在那兒自斟自飲,眾人對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長安,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貞觀五年,唐太宗下詔百官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一個武將,沒有什么學問,馬周為他列舉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時務的,太宗感到奇怪,便問常何。常何說:這不是我所能想出來的,家中的門客馬周教我這樣說。這個門客,是個忠厚孝義之人?!碧铺诰驼僖婑R周,過一段時間還沒到,太宗接連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等到馬周前來拜見,與他談話,太宗非常高興,下詔讓他入值門下省。第二年,又拜馬周為監(jiān)察御史,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勝任這一職務。唐太宗因為常何而得到馬周這個人才,就賜給常何三百匹絲帛。馬周善于陳述奏章,機敏、辯證、清晰、深入,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太宗常說:我一時不見馬周就想他?!贬谋緦λH近的人說:馬周論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沒有一字可以增刪,聽起來洋洋灑灑,能使人忘卻疲倦。蘇秦、張儀、終軍、賈誼正是這樣啊。然而他兩肩上聳,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長久。”沒過多久,馬周升任治書待御史,兼諫議大夫職務,代理晉王府長史。貞觀十八年,他又升官做了中書令。當時設置太子司議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階。馬周感嘆道:只遺憾我資質、品格不夠,不能當上這個官職。”唐太宗遠征遼東,留馬周在定州輔佐太子。等到太宗回來,馬周又擔任吏部尚書,晉升銀青光祿大夫。唐太宗曾經用飛白書賜給馬周,上面寫著:“鸞鳳直沖霄漢,一定要憑借羽翼;佐所要寄托依靠的,關鍵在于盡忠盡力。”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親自到翠微宮去,尋找好地方為他建造宅第,經常讓御廚為他備飯,御醫(yī)前去看護,唐太宗又親自為他調藥,太子也前去探視。病更重時,馬周就把原來上的奏章全部燒掉,并說:“管仲、晏子顯露君主的過失,博取身后的名聲,我不這樣做?!必懹^二十二年,馬周去世,年僅48歲。唐太宗追贈他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12、例文:“吃苦”與“快樂”哪種才是好教育“頭懸梁,錐刺股”我國自古的“吃苦”教育名言,從孔子教育來說一直都是提倡“吃苦”教育,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一直都是: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社會教育發(fā)展的迅速,包括中國越來越發(fā)現(xiàn)西方教育更人性化、更加的能夠使學生愛上學習。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都提出了,對學生的教育是“吃苦”教育好還是“快樂”教育好?錢文忠先生一篇關于抨擊“快樂教育”的演講文章,戳中了很多家長的心扉。中國孩子誠然有很多言行、教養(yǎng)方面的問題,但關于“學不好”這一項,真的是教育本身“沒讓孩子吃苦”的原因么?對此,南橋提出和錢文忠先生頗不相同的意見,認為讓孩子一味吃苦的“逼迫教育”,實際上是脫離孩子本身與實際的、因循守舊的教育方法。錢文忠先生曾在一篇名為《教育,請別再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文中質問:“憑什么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樂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卞X先生在抨擊這個粗線條概念的時候,犯了和很多家長一樣的錯誤:思維比較二元化,非此即彼,缺乏應有的精細。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會“實在想不通”。至少在美國,并不存在一個“快樂教育”的概念,也不存在“快樂”還是“吃苦”的必然對立。教育界常提的概念是“激勵”。有激勵的教育和“快樂教育”大為不同。換言之,“吃苦”,或者說“接受挑戰(zhàn)”,可以同時讓人產生深層愉悅。這種愉悅不是打雞血式的快樂與亢奮,而是學習者得到了與其智力相稱的挑戰(zhàn),他們有所成長,有所變化。愉悅感和挑戰(zhàn)性之間并無必然矛盾。若重視激勵,教學者就有義務創(chuàng)造教育條件,激發(fā)出學習者的興趣和激情,這包括矯正學生的行為,提供合適的反饋。激勵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和相應的教學設計。一旦我們去關注學生內心的激勵,教育自然會四通八達地和神經科學、心理學、教學法等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這會使得教育學變得四通八達,氣象萬千,如一池活水。關注學生的頭腦和心靈,也會讓教學實踐變得充滿創(chuàng)意,時有突破。常有人誤解國外教育是容易的,簡單的,嘻嘻哈哈,你好我好,沒有作業(yè),謂之快樂教育。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中的客戶關系管理與試題及答案
- 六年級數(shù)學課程改革實施計劃
- 大型會議安保服務質量管理措施
- 五年級課后學習指導計劃
- 水利工程安全隱患排查報告范文
- 園林綠化項目勞動力與設備配置計劃
- 2025新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學科整合計劃
- 2025博物館疫情防控措施
- 新冠疫情期間三年級家長輔導建議
- 科技公司綜合辦公室創(chuàng)新工作計劃
- MT-T 1208-2023 煤礦在用產品安全檢測檢驗規(guī)范 摩擦式提升機系統(tǒng)
- 100以內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退位減法計算題-(直接打印版)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組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數(shù)字孿生+智慧樓宇解決方案-
- 大學生家族史范文3000字
-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
- DZ∕T 0173-2022 大地電磁測深法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
- 小古文100篇074-《鹿照水》
- 2023年云南煙草專賣局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需求說明
- 《養(yǎng)老護理員》-課件: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相關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