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和平區(qū)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酒精在生物實驗中的相關應用,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使用蘇丹Ⅲ鑒定脂肪的實驗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實驗材料上的浮色B.無水酒精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探究酵母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驗,酒精會變成灰綠色D.觀察DNA和RNA分布的實驗,可用酒精來改變細胞脫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答案】D【解析】在使用蘇丹Ⅲ鑒定脂肪的實驗中,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實驗材料上的浮色,A正確;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機溶劑,所以無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B正確;探究酵母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檢驗酒精會變成灰綠色,C正確;在觀察細胞內DNA和RNA分布的實驗中,可使用鹽酸而不是酒精來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D錯誤。【考點定位】生物實驗中酒精的作用【名師點睛】酒精是生物實驗常用試劑之一,如檢測脂肪實驗中需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和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中都需用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對材料進行解離;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需用無水酒精來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實驗中可用體積分數(shù)為70%的酒精進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鑒定中可以體積分數(shù)為95%的冷酒精進一步純化DNA等。2.下面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②的構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參與B.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C.④的染色體上若含抗蟲基因,則⑤就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D.⑤只要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好【答案】D【解析】重組質粒的構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參與,DNA聚合酶一般用于DNA復制過程,A錯誤;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上的TDNA整合到植物細胞的染色體上,B錯誤;如果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若含抗蟲基因,但不代表該基因就一定成功表達,因此不能確定⑤是否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C錯誤;⑤只要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異,D正確.【考點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名師點睛】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連接酶.農桿菌特點:易感染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對大部分單子葉植物沒有感染力;Ti質粒的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需要進行檢測和鑒定,才能確定其是否導入或成功表達.3.下圖示為人體抗胃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是能與人體抗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B.細胞融合獲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都是細胞膜的流動性C.用特定選擇培養(yǎng)基對乙篩選,融合細胞均能生長,未融合細胞均不能生長D.丙需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多次篩選后可獲得能分泌所需抗體的丁【答案】C【解析】據圖可知,將甲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可產生能分泌抗胃癌抗體的B淋巴細胞,則甲是能與人體抗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故A項正確;細胞融合獲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特點,B項正確;用特定選擇培養(yǎng)基對乙篩選,只有雜交瘤細胞能生長,其余自身融合細胞以及未融合細胞均不能生長,C項錯誤;雜交瘤細胞丙需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單一抗體檢測,多次篩選后可獲得能分泌所需抗體的丁,D項正確。【點睛】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解題的關鍵是要識記單克隆抗體的概念、制備原理及過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分析題圖:圖示表示人體抗胃癌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其中甲是能與人體抗胃癌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乙表示多種細胞(包括雜交瘤細胞、自身融合細胞、未融合細胞),丙是雜交瘤細胞,丁是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蓳舜痤}。4.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瓊脂塊校擬細胞)”的實驗過程中,測量結果及計箅結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根據表格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瓊脂塊的邊長(cm)比值(表面積/體積)NaOH擴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擴散的體積/整個瓊脂塊的體積)16Xa23Yb32ZcA.X=Y=ZB.X>Y>ZC.a=b=cD.a<b<c【答案】A【解析】NaOH在每塊瓊脂塊中的擴散速率是相同的,所以NaOH擴散的深度基本相同,故A項正確,B項錯誤;細胞(瓊脂塊)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即a﹥b﹥c,故C、D項錯誤。5.下列有關哺乳動物精子和卵子發(fā)生的敘述,錯誤的是A.精細胞經變形后,高爾基體發(fā)育形成精子的頂體B.不同種動物的精子形態(tài)相似,但大小不同,體型越大的動物精子越大C.卵母細胞發(fā)育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具備受精能力D.哺乳動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內的儲備,是在出生前完成的【答案】B【解析】精細胞經變形后,高爾基體發(fā)育形成精子頭部的頂體,A項正確;不同種動物精子的形態(tài)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但與動物的體型大小無關,B項錯誤;卵母細胞發(fā)育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C項正確;哺乳動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內的儲備,是在出生前(即胎兒時期)完成的,D項正確。6.下列各種遺傳現(xiàn)象中,不屬于性狀分離的是A.F1的高莖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莖豌豆,又有矮莖豌豆B.F1的短毛雌兔與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長毛兔C.黑色長毛兔與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長毛兔D.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綠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種茉莉花【答案】C【解析】F1的高莖豌豆屬于雜合子,雜合子自交后代既出現(xiàn)高莖,又出現(xiàn)矮莖,該現(xiàn)象屬于性狀分離,故A項不符合題意;短毛兔與短毛兔雜交,后代出現(xiàn)長毛兔,說明短毛兔為雜合子,該現(xiàn)象屬于性狀分離,故B項不符合題意;黑色長毛兔與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長毛兔,說明白色長毛屬于顯性性狀,因此親本可用aaBB和AAbb表示,該現(xiàn)象不屬于性狀分離,故C項符合題意;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綠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種性狀,說明花斑色為雜合子,綠色和白色為顯性純合子和隱性純合子,該現(xiàn)象屬于性狀分離,故D項不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性狀分離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求考生識記并理解性狀分離的概念,并能根據概念準確判斷各選項是否屬于性狀分離。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xiàn)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7.下列有關細胞敘述正確的是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B.核糖體是蛋白質的“裝配機器”,由蛋白質和mRNA組成C.中心體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D.酵母菌細胞不具有染色體,其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性厭氧型【答案】A【解析】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內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A項正確;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由蛋白質和rRNA組成,B項錯誤;中心體見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而洋蔥屬于高等植物,其細胞內不含中心體,C項錯誤;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其細胞內具有染色體,其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D項錯誤。8.現(xiàn)有2個取自同一個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成熟細胞,將它們分別浸沒在甲、乙兩種溶液中,測得液泡直徑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乙溶液的濃度比甲溶液大B.2min時,甲、乙溶液中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均高于初始值C.10min時,取出兩個細胞并置于淸水中,都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的現(xiàn)象D.本實驗若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為材料,則現(xiàn)象更明顯【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分析題圖可知,在2分鐘之前,處于甲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液泡的直徑減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濃度大,A錯誤;2分鐘時,處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的液泡體積減小,細胞液濃度與初始值相比增大,B正確;10min時,取出兩個細胞并置于清水中,處于甲溶液中的細胞已經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復原,再放入清水中,基本沒有變化,處于乙中的細胞再放入清水中可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C錯誤;紫色的洋蔥內表皮的液泡中不含有色素,顯現(xiàn)不明顯,D錯誤;答案是B??键c:本題考查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及其原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9.下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的速率(或生成物量)變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A.圖①虛線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關系B.圖②虛線表示増加酶濃度,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量變化的示意圖曲線C.若圖②中的實線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D.圖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10情況下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答案】D【解析】酶促反應過程中,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酶的濃度增加一倍時,酶促反應速率也會隨之提高一倍,曲線圖如圖①所示,A正確;酶促反應過程中,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酶濃度增加,反應速率也隨之增加,達到化學反應平衡點所需要的時間減少,但是不會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即產物的量是不變的,如圖②所示;B正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特點,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達到平衡點所需的時間更少,如圖②所示,C正確;胃蛋白酶在pH為10的情況下失活,反應速率不變,D錯誤?!究键c定位】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名師點睛】此題結合曲線圖考查影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難度不大.酶促反應速率在底物濃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加快,但是反應平衡點不會發(fā)生改變,在最適溫度,酶促反應速率最快,低于或高于最適溫度,酶促反應都會降低。10.豌豆的圓粒和皺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對性狀,當R基因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r基因。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a過程被稱為轉錄,需要用RNA聚合酶B.R基因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屬于基因重組C.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個氨基酸,則過程b最多會有61種tRNA參與D.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鮮豌豆選擇皺粒豌豆口味更佳【答案】B【解析】據圖可知,圖中a表示以DNA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轉錄過程,需要用RNA聚合酶,A項正確;根據題意可知,當R基因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r基因,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B項錯誤;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的,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則tRNA也有61種。因此,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個氨基酸,則過程b(翻譯過程)最多會有61種tRNA參與,C項正確;由題圖可知,蔗糖轉化成淀粉后,淀粉吸收能力增強,豌豆種子表現(xiàn)為圓粒,因此皺粒豌豆種子中蔗糖含量高,口感好,D項正確?!军c睛】本題結合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生物變異等的相關知識,需要考生識記并理解相關知識,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干信息解答問題。分析題圖:圖示為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其中a表示轉錄過程,模板是DNA的一條鏈;b表示翻譯過程,形成淀粉分支酶(蛋白質);淀粉分支酶能催化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具有較強的吸水能力。11.下圖是某DNA片段的堿基序列,該片段所編碼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纈氨酸…”,其中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轉錄過程的模板鏈為甲鏈,其中的堿基序列儲存著遺傳信息B.轉錄的mRNA—定與甲、乙兩條鏈中的一條鏈堿基排序列相同C.轉錄形成的mRNA片段中共有18個核糖核苷酸6個密碼子D.方框處堿基G、C分別被T、A替換,編碼的氨基酸序列不會變【答案】C【解析】根據甲硫氨酸的密碼子(AUG)可知轉錄的模板鏈為乙鏈,A項錯誤;轉錄的mRNA中含有堿基U,不含堿基T,因此,其堿基序列與DNA鏈不同,B項錯誤;翻譯過程中,mRNA上相鄰的3個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而且每3個這樣的堿基稱做1個密碼子。因已知氨基酸序列中含有6個氨基酸,所以轉錄形成的mRNA片段中共有18個核糖核苷酸6個密碼子,C項正確;若方框處堿基G、C分別被T、A替換,則該部位對應的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由GAG變?yōu)镚AU,編碼的氨基酸由谷氨酸變?yōu)樘於彼?,可見方框處堿基G、C分別被T、A替換后,編碼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D項錯誤?!军c睛】本題結合DNA雙鏈片段序列及多肽鏈序列,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基因突變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能根據題干信息“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判斷出模板鏈。12.某動物細胞中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B、C分別對a、b、c為顯性。用兩個純合個體雜交得F1,F(xiàn)1測交結果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l:1:1:1。則F1體細胞中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是A.B.C.D.【答案】B【解析】F1測交結果可知ac總是在一起,AC總是在一起,所以這兩對基因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A、C錯誤。并且A和C在一條染色體上,B正確,C錯誤?!究键c定位】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13.為獲得四倍體葡萄(4N=76),將二倍體葡萄莖段經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后栽培。結果顯示,植株中約40%的細胞的染色體被誘導加倍,植株含有2N細胞和4N細胞,稱為“嵌合體”,其自交后代有四倍體植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嵌合體”根尖分生區(qū)的部分細胞含19條染色體B.“嵌合體”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細胞分裂不同步,使秋水仙素對有些細胞不起作用C.“嵌合體”可以產生含有38條染色體的配子D.“嵌合體”不同的花之間傳粉后可以產生三倍體子代【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二倍體葡萄的染色體數(shù)是2N=38,所以它的根尖細胞中的染色體應該是38(染色體沒有加倍的)或76(染色體加倍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進行減數(shù)分裂,故不存在含19條染色體細胞,A項錯誤;“嵌合體”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細胞分裂不同步,使秋水仙素對有些細胞不起作用,B項正確;“嵌合體”四倍體葡萄(4N=76)可以產生含有38條染色體的配子,C項正確;“嵌合體”不同的花(2N細胞和4N細胞)之間傳粉后可以產生三倍體子代,D項正確。14.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02)羧基端的肽鍵,蛋白酶2作用于賴氨酸(C6H14N202)兩側的肽鍵,某四十九肽經酶1和酶2作用后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此多肽有含2個賴氨酸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C.短肽D、E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N原子數(shù)均少2個D.適宜條件下酶1和酶2同時作用與此多肽,可形成4條短肽和1個氨基酸【答案】D【解析】蛋白酶2作用于賴氨酸(C6H14N2O2)兩側的肽鍵,由圖中酶2作用后的肽鏈情況可知,此多肽中賴氨酸位于23位,故A錯誤.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鍵,由圖中酶1作用后的肽鏈情況可知,苯丙氨酸位于16、30、48位,故B錯誤.短肽D、E與四十九肽相比減少兩個肽鍵和1個賴氨酸,氧原子數(shù)是相同,N原子數(shù)減少2個,故C正確.適宜條件下酶1和酶2同時作用與此多肽,可得到短肽116、1722、2430、3148四個短肽和23位、49位兩個氨基酸,故D錯誤.【考點定位】蛋白質的合成——氨基酸脫水縮合15.下圖是用來研究溫度對酵母菌酒精發(fā)酵的影響裝置。廣口瓶內含有懸浮在2%蔗糖中的2.5g酵母,實驗記錄的是玻璃管中小液滴移動的距離(單位:cm),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時間/分5℃10℃20℃35℃55℃10O.20.40.70201.01.31.60.130.11.92.22.80.240.23.13.34.40.350.34.04.44.40.4A.實驗裝置中小液滴移動的方向是向右B.酵母菌中參與酒精發(fā)酵的酶的最適溫度為20℃C.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發(fā)酵作用增強D.廣口瓶內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4min【答案】B【解析】酵母菌先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的同時產生等體積的二氧化碳,液滴不動,當氧氣全部消耗完,則進行無氧呼吸,產生CO2,瓶中壓強增大,液滴右移;從圖中數(shù)據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時間段,35℃時液滴移動距離最大,此溫度是該酶的最適溫度;在35℃時,4min與5min時液滴移動距離沒變,說明蔗糖全部被消耗,該溫度是酵母菌發(fā)酵的最適溫度,時間最短。16.選取體長、體重一致的斑馬魚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訓練組,其中訓練組每天進行運動訓練(持續(xù)不斷驅趕斑馬魚游動),對照組不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兩組斑馬魚在靜止時及相同強度運動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中轉化形成的B.靜止時斑馬魚所需ATP主要在細胞質基質中生成C.運動訓練可降低無氧呼吸在運動中的供能比例D.運動訓練可降低斑馬魚靜止時的無氧呼吸強度【答案】C【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細胞呼吸的過程和影響因素。17.分析以下甲、乙、丙三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若將植物在缺鎂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其他條件相同,則曲線與此時比較,b點向左移,c點向右移B.圖乙在光照強度相同時,t1℃時植物凈光合作用量最大,此溫度最利于植物生長C.若圖丙代表兩類色素的吸收光譜圖,則f代表葉綠素D.根據圖丙,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時,為了提高產量應選用紅色的塑料薄膜【答案】C【解析】圖甲曲線表示的是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強度的影響,其中b點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時的光照強度,鎂元素是合成葉綠素的重要元素,缺鎂時,葉綠素的合成受阻,光合速率降低,要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只有增大光照強度,因此b點向右移,c點向左移,A項錯誤;凈光合作用量=總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圖乙中,t2℃時植物凈光合作用量最大,此溫度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長,B項錯誤;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而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因此圖丙中f代表葉綠素,e代表類胡蘿卜素,C項正確;根據圖丙可知,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時,為了提高產量應選用無色透光的塑料薄膜,D項錯誤?!军c睛】本題結合曲線圖,綜合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要求考生識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掌握影響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能分析曲線圖,理解圖中點、線段的含義,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18.將一新鮮葉片放在特殊的裝置內,給予不同強度的光照(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測得氧氣釋放速率如下表所示:光照強度(klx)02468101214O2(mL/cm2?min)—0.200.20.40.81.21.21.2下列對該數(shù)據的分析,錯誤的是A.該葉片呼吸作用吸收02的速率是0.2μL/cm2?minB.當光照強度為2klx時,光合作用釋放02與呼吸作用吸收02的速率基本相等C.當光照強度為8klx時,光合作用實際產生02的速率為0.8μL/cm2?minD.當光照強度超過10klx,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表中的氧氣釋放速率反映的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速率與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氣速率的差值。當光照強度為零時,新鮮葉片的光合作用不能進行,但能進行呼吸作用,此時表中數(shù)據表示該葉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即為0.2μL/cm2·min,A項正確;當光照強度為2klx時,表中數(shù)據為零,說明光合作用釋放O2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基本相等,B項正確;當光照強度為8klx時,光合作用產生O2的速率=0.8+0.2=1.0(μL/cm2·min),C項錯誤;當光照強度超過10klx,表中顯示的氧氣釋放速率均為1.2μL/cm2·min,說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D項正確。考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19.STR是DNA分子上以2?6個核苷酸為單元重復排列而成的片段,單元的重復次數(shù)在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某女性7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DNA的STR位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篩選出用于親子鑒定的STR應具有不易發(fā)生變異的特點B.為保證親子鑒定的準確率,應選擇足夠數(shù)量不同位點的STR進行檢測C.有絲分裂時,子細胞含有圖中(GATA)8的概率是1/2D.該女性的兒子X染色體含有圖中(ATAG)13的概率是1/2【答案】C【解析】用于親子鑒定的STR一定要具有特異性和穩(wěn)定性的特點,A項正確;選擇足夠數(shù)量不同位點的STR進行檢測,可提高個體的特異性,進而保證親子鑒定的準確性,B項正確;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的遺傳物質和母細胞完全相同,所以每個子細胞均含有(GATA)8和(GATA)14,C項錯誤;該女性只能遺傳一條X染色體給其兒子,所以該女性的兒子X染色體含有圖中(ATAG)13的概率是1/2,D項正確。【點睛】本題結合某女性7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DNA的STR位點圖解,考查有絲分裂過程及變化規(guī)律、伴性遺傳及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要求考生識記并掌握相關知識點,能結合圖解準確判斷各選項。20.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該基因和正?;騂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經BclⅠ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一,bp表示堿基對),據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二為某家庭該病的遺傳系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點的消失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Ⅱ1的基因診斷中只出現(xiàn)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來自母親C.Ⅱ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99bp和43bp三個片段,其基因型為XHXhD.Ⅱ3的丈夫表現(xiàn)型正常,其兒子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片段的概率為1/2【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正?;騂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兩種片段,即99bp和43bp,而致病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只能產生一種片段,即142bp。圖2中,父母均正常,但他們有一個患病的兒子,說明該病是隱性遺傳病,且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說明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h基因是H基因突變形成的,組成H基因和h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都是142bp,因此,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1酶切位點的消失一定是堿基對替換的結果,A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為XhY,其中Xh來自母親,B正確;Ⅱ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99bp和43bp三個片段,說明其同時具有H基因和h基因,即基因型為XHXh,C正確;Ⅱ3基因型及概率為1/2XHXH或1/2XHXh,其兒子中出現(xiàn)Xh的概率為1/4,D錯誤。21.某種蛇體色的遺傳如圖所示,當兩種色素都沒有時表現(xiàn)為白色。選純合的黑蛇與純合的橘紅蛇作為親木進行雜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親木黑蛇和橘紅蛇基因型分別為BBoo、bbOOB.F1的基因型全部為BbOo,表現(xiàn)型全部為花紋蛇C.讓F1花紋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紋蛇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16D.讓F1花紋蛇與雜合橘紅蛇交配,其后代山現(xiàn)白蛇的概率1/8【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圖分析,親本黑蛇含基因B,橘紅蛇含基因b,所以她們的基因型分別是BBtt、bbTT,A選項正確;F1是由純合的黑蛇和純合的橘紅蛇雜交所得,所以基因型是BbTt,表現(xiàn)型全部為花斑蛇,B選項正確;讓F1花斑蛇相互交配,后代花斑蛇占9/16,其中純合子占1/9,C選項錯誤;讓F1花斑蛇BbTt與雜合的橘紅蛇bbTt交配,后代出現(xiàn)白蛇bbtt的概率為1/2×1/4=1/8,D選項正確??键c:本題考查自由組合定律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22.一對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紅綠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正常情況下色盲基因的數(shù)目和分布情況最可能是A.2個,位于X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中B.2個,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鏈中C.1個,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條染色單體中D.4個,位于四分體的每條染色單體中【答案】A【解析】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病,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個患紅綠色盲的孩子,說明妻子一定是攜帶者,在妻子的初級卵母細胞中基因都經過了復制,應該有2個紅綠色盲基因,并且位于X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中,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23.果蠅中,正常翅(A)對短翅(a)為顯性,此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此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xiàn)有—只純合紅眼短翅雌果蠅和一只純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蠅雜交,所得F1雌雄交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B.F2中基因型有6種C.F2中雄果蠅紅眼基因來自父方D.F2中雌果蠅中正常翅個體與短翅個體的比例為3:1【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可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則F1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A項錯誤;F1雌雄交配,F(xiàn)2雄果蠅的基因型有A_XBY、A_XbY、aaXBY和aaXbY共6種,F(xiàn)2雌果蠅的基因型有A_XBX_和aaXBX_共6種,所以F2中基因型有12種,B項錯誤;F2中雄果蠅的紅眼基因型為XBY,則其紅眼基因XB來自F1中的母方XBXb,C項錯誤;由親本組合Aa×Aa可知,F(xiàn)2雌果蠅中正常翅個體與短翅個體的比為3∶1,D項正確。24.某種鼠中,毛的黃色基因Y對灰色基因y為顯性,短尾基因T對長尾基因t為顯性,且基因Y或T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F(xiàn)有兩只黃色短尾鼠交配,它們所生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為A.4:2:2:1B.9:3:3:1C.1:1:1:1D.3:3:1:1【答案】A【解析】根據題意,基因Y或T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所以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為YyTt。多對黃色短尾鼠交配時會產生9種基因型的個體,即:Y_T_、Y_tt、yyT_、yytt,但是由于基因Y或T在純合時都能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Tt(黃色短尾)、Yytt(黃色長尾)、yyTt(灰色短尾)、yytt(灰色長尾)四種基因型的個體能夠生存下來,比例為4∶2∶2∶1。因此,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也為4∶2∶2∶1,A項正確,B、C、D項錯誤。25.小芳(女)患有某種單基因遺傳病,下表是與小芳有關的部分家屬患病情況的調查結果。下面分析正確的是關系成員父親母親弟弟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表弟患病√√√正?!獭獭獭獭藺.該病的遺傳方式一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B.小芳的弟弟和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C.小芳的母親肯定是純合子D.小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個孩子患病的概率為3/4【答案】B【解析】由女孩小芳患病,其父母患病,弟弟正常,可知該病為顯性遺傳病,但不能斷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還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項錯誤;小芳的弟弟和表弟都表現(xiàn)正常,是隱性純合子,基因型相同,B項正確;小芳的父母都患病,其弟不患病,小芳的母親一定是雜合子,C項錯誤;由于該病是顯性遺傳病,小芳的舅舅和舅母都不患病是隱性純合子,所以他們所生的孩子都不患病,D項錯誤。26.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兼患紅綠色盲和白化病的孩子(a表示白化病致病基因,b表示紅綠色盲致病基因)。不考慮變異,下列圖示細胞不可能存在于父親體內的是A.B.C.D.【答案】D【解析】以表示AY的精子,A正確;可以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級精母細胞,B正確;可以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次級精母細胞,C正確;已知父親的基因型是AaXBY,所以父親體內不可能出現(xiàn)b,D錯誤.【考點定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名師點睛】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紅綠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兒子,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雙正常而子女患病,說明雙親說明常染色體的基因均為為Aa,要想后代患紅綠色盲單親本表現(xiàn)型正常母親是雜合子,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27.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A.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孩孔進入細胞質B.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C.核膜上有多種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D.細胞核內的核仁被破壞,會影響胰島素的合成【答案】A【解析】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孔道,但核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只在核內儲存和復制,A項錯誤;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含有遺傳物質DNA,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B項正確;核膜屬于生物膜,其上有大量的多種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C項正確;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場所是核糖體,而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故細胞核內的核仁被破壞,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合成,D項正確。28.用PCR技術特異性地拷貝“X基因”,兩種引物及其與模板鏈的結合位置如下圖所示。經4輪循環(huán)后產物中有五種不同的DNA分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第一輪復制得到2個DNA分子,即①②各一個B.第二輪復制得到4個DMA分子,即①②③④各一個C.第三輪復制得到8個DNA分子,其中有2個等長的,也就是有2個X基因D.第四輪復制得到16個DNA分子,其中有4個X基因【答案】D【解析】PCR技術擴增時,由兩種引物決定所擴增的片段的特定序列,上一輪復制的產物為下一輪復制的模板??筛鶕﨑NA的半保留復制特點畫出前2輪復制的產物的示意圖,再找規(guī)律。據圖分析可知,第一輪復制形成2個DNA分子,即①②各一個,A項正確;第二輪復制得到22=4個DM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②復制得②和④,即得到①②③④各一個,B項正確;第三輪復制得到23=8個DN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③復制得③和⑤、②復制得②和④、④復制得④和⑤。所以共有①②各1個,③④各2個,⑤2個(等長),也就是有2個X基因(⑤),C項正確;第四輪復制得到24=16個DNA分子:①復制得①和③、2個③復制得2個③和2個⑤、2個④復制得2個④和2個⑤,2個⑤得到4個⑤。所以第四輪復制得到16個DNA分子中有8個⑤(X基因),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9.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伴隨的一個損耗能量的副反應,該過程借助葉綠體、線粒體等多種細胞器共同完成。(1)據圖可知,光呼吸與光合作用的相同點是__________,但光合作用在__________反應階段實現(xiàn)了該物質的再生,而光呼吸將該物質氧化分解并最終產生__________。(2)“Rubisco”是一種酶,既能催化物質“C—C—C—C—C”和02反應,也能催化物質“C—C—C—C—C”和C02反應,推測02/C02值__________(高/低)時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3)有觀點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氣和過強光照下,因為溫度很高,蒸騰作用很強,氣孔大量關閉,C02供應減少。此時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應階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_,而光呼吸產生的__________又可以作為暗反應階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對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義。(4)光呼吸被冠以“呼吸”二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從與有氧呼吸進行比較的角度回答)【答案】(1).都利用了五碳化合物(C—C—C—C—C或C5)為原料(2).暗(3).C02(4).高(5).[H]和ATP(6).C02(7).光呼吸過程中消耗02并生成C02,且都與線粒體有關【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解題時首先要正確識圖,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再根據題意梳理相關知識,對各小題進行分析作答。(1)從題圖中可以看出,光呼吸與光合作用的相同點是都利用了五碳化合物(C—C—C—C—C或C5)為原料;光合作用在暗反應階段又生成了C5化合物,實現(xiàn)了該物質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終將該物質徹底氧化分解成CO2。(2)由于Rubisco這種酶既能催化物質“C—C—C—C—C”和O2反應,也能催化物質“C—C—C—C—C”和CO2反應,因此可以推測當O2/CO2比值較高時,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暗反應階段。(3)據圖可知,光呼吸能把C5分解成CCC提供給暗反應,同時產生的CO2也提供給暗反應;由于光呼吸是一個耗能反應,可以把光反應產生的多余的[H]和ATP消耗掉,很好地減緩了干旱天氣和過強光照下,因為溫度很高,蒸騰作用很強,氣孔大量關閉,所導致的光合作用減弱現(xiàn)象,對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義。(4)光呼吸過程中能消耗O2并生成CO2,與有氧呼吸過程相似,且都與線粒體有關,因此稱為光呼吸。30.有關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標記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脫氧)上三個磷酸基團所處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1)某種酶可以催化ATP的一個磷酸基團轉移到DNA末端上,同時產生ADP。若要用該酶把32P標記到DNA末端上,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ATP的___________(α/β/γ)位上。(2)若用帶有32P標記的dATP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則帶有32P的硫酸基團應在dATP的(α/β/γ)___________位上。(3)將一個某種噬菌體DNA分子的兩條鏈用32P進行標記,并使其感染大腸桿菌,在不含有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若得到的所有噬菌體雙鏈DNA分子都裝配成噬菌體(n個)并釋放,則其中含有32P的噬菌體所占比例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γ(2).α(3).—個含有32P標記的雙鏈DNA分子經半保留復制后,標記的兩條單鏈只能分配到兩個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個噬菌體中只有兩個帶有標記【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ATP的結構組成、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的相關知識。明確dATP去掉兩個磷酸基團以后,是DNA的基本單位,這是解題的關鍵??忌筛鶕}意梳理和回憶相關知識,然后對各小題進行分析作答。(1)ATP分子中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斷裂和重新生成。某種酶可以催化ATP的一個磷酸基團轉移到DNA末端上,同時產生ADP。因此,若要用該酶把32P標記到DNA末端上,則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ATP的γ位上。(2)合成DNA的原料應該是4種脫氧核苷酸,每個脫氧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其中磷酸和脫氧核糖之間的化學鍵是普通磷酸鍵,若用帶有32P標記的dATP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合成過程中,dATP要脫掉兩個高能磷酸鍵),則帶有32P的磷酸基團應在dATP的α位上。31.下面是將乙肝病毒控制合成病毒表面主蛋白的基因HBsAg導入巴斯徳畢赤酵母菌生產乙肝疫苗的過程及有關資枓:資料1:巴斯德畢赤酵母菌可用培養(yǎng)基中甲醇作為其生活的唯一碳源,此時AOX1基因受到誘導而表達(5′AOX1和3′AOXl(TT)分別是基因AOX1的啟動子和終止子)。資料2:巴斯德畢赤酵母菌體內無天然質粒,所以改造出了圖1所示的pPIC9K質粒用作載體,其與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組質粒經酶切后可以與酵母菌染色體發(fā)生同源重組,將目的基因整合于染色體中已實現(xiàn)表達。資料3:限制酶酶切位點限制酶SnaBⅠAvrⅡSacⅠBglⅡ識別序列及酶切位點↓…TACGTA……ATGCAT…↑↓…CCTAGG……GGATCC…↑↓…CAGCTC……CTCGAG…↑↓…AGATCT……TCTAGA…↑(1)如果要將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重組,應在圖2中HBsAg基因兩側的A和B位置接上_______限制酶識別序列,這樣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2)用DNA連接酶將切割后的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連接成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體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確認巴斯德畢赤酵母茵轉化是否成功,在培養(yǎng)基中應該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篩選,轉化后的細胞中是否含有HBsAg基因,可以用___________方法進行檢測。(4)轉化的酵母菌在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以維持其生活,同時誘導HBsAg基因表達。(5)與大腸桿菌等細菌相比,用巴斯德畢赤酵母菌細胞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其優(yōu)點是在蛋白質合成后,細胞可以對其進行___________并分泌到細胞外,便于提取。(6)下圖為HBsAg某DNA片段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其中圖1的堿基排列順序已經解讀,其順序是:GGTTATGCGT,請解讀圖2顯示的堿基排列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SnaBⅠ、AvrⅡ(2).利用大腸桿菌無性繁殖速度快,短時間內可獲取大量的重組質粒(3).DNA分子雜交(4).甲醇(5).加工(修飾)(6).GATGCGTTCG【解析】【試題分析】本題結合工程菌形成過程,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題圖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聯(lián)系的能力??忌筛鶕}圖和題干的提示、要求,梳理相關知識點,對各小題進行分析作答。(1)圖中質粒含有SnaB、AvrⅡ、BglⅡ和SacI4種限制酶切割位點,其中SacI位于啟動子上,BglⅡ位于終止子上。如果要將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重組,只能用限制酶SnaB和AvrⅡ(識別的序列在啟動子與終止子之間)切割質粒,所以應在HBsAg基因兩側的A和B位置接上SnaB、AvrⅡ限制酶識別序列;這兩種酶切割產生的黏性末端不同,這樣可以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還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質粒反向連接。(2)用DNA連接酶將切割后的HBsAg基因和pPIC9K質粒連接成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體內,其目的是利用大腸桿菌無性繁殖速度快,短時間內可獲取大量的重組質粒。(3)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到受體細胞染色體,通常用DNA分子雜交技術。(4)分析資料1可知,甲醇為該酵母菌的唯一碳源,同時誘導HBsAg基因表達。(5)酵母菌為真核生物,具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等細胞器,能夠對蛋白質進行加工(修飾)為分泌蛋白,便于提取。而細菌等原核生物沒有各種細胞器(除了核糖體)。(6)圖1的堿基排列順序是GGTTATGCGT,說明從下向上觀察,A是左邊第一個,C是從左向右第二個,G是從左向右第三個,T是從左向右第四個,因此圖2顯示的堿基排列順序是GATGCGTTCG。32.擬南芥因生長周期短、單株結種子多、雌雄易辨、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被稱為“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果蠅”。(1)為得到擬南芥晚花突變體(蓮座葉片數(shù)多、開花天數(shù)多),可利用誘變劑甲基磺酸乙酯(EMS)處理野生型擬南芥種子,采用誘變劑處理能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后的種子經培育可得到多種開花周期類型的個體,說明變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突變體和相同遺傳背景的野生型雜交,可純化其遺傳背景。①當擬南芥晚花突變體植株開始開花時,以野生型為母本,突變體為父本進行人工授粉,操作時在花蕾期對野生型進行__________處理,然后進行授粉、套袋等處理。②雜交兩周后角果成熟開裂,收獲F1種子。種植F1種子,收獲F2種子并種植。若雜交不成功,則柱頭因未授粉而萎蔫;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雜交前母本的雌蕊已經自花授粉。③為便于在F2中挑選有突變表現(xiàn)型的植株,應以若干同時種植的野生型和晚花突變體植株為對照。篩選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對F2統(tǒng)計結果顯示:野生型和晚花突變體植株的比例是3:1,說明__________為隱性性狀。雜交結果說明野生型和晚花突變體的雜交成功,此晚花突變體遺傳背景的純化初步成功。⑤為進一步純化晚花突變體的遺傳背景,可取晚花突變體與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安全教育在高校實訓室的推廣實踐
- 二零二五年高端酒店廚師聘請合同(含廚藝培訓與團隊建設)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海運貨物保險合同樣本(含附加險種)4篇
- 清泉鎮(zhèn)畜禽養(yǎng)殖污染源綜合治理工作總結
- 2025年蘇人新版選擇性必修3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滬教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粵人版必修3英語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3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選擇性必修2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國甲卷高考化學試卷(真題+答案)
- 汽車修理廠管理方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小學生口算天天練
- 三年級數(shù)學添括號去括號加減簡便計算練習400道及答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簡便計算300題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業(yè)分析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計算機江蘇對口單招文化綜合理論試卷
- 成人學士學位英語單詞(史上全面)
- KAPPA-實施方法課件
- GB/T 13813-2023煤礦用金屬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