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學2025屆生物高三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對農田、果園等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通過增加或延長食物鏈來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提高能量利用率B.通過模擬動物信息吸引大量傳粉動物可提高果樹的傳粉效率和結實率C.通過不斷施肥、灌溉以及消滅所有病蟲害使單一作物的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穩(wěn)定D.通過運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來發(fā)展立體農業(yè)可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2.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可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結構和數(shù)目都發(fā)生改變B.發(fā)生在植物體細胞的基因突變可通過無性繁殖傳遞給后代C.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體現(xiàn)基因突變可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D.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都會引起基因突變3.下圖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家系圖,其中I-2只攜帶一種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基因頻率為1/15,乙病基因頻率為1/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病為伴性遺傳,乙病為常染色體遺傳B.II-3體細胞內最多含有6個致病基因C.III-1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為6/11D.III-7與一甲病男性結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為49/1164.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血友病、21三體綜合征都是常見的遺傳病,下列與三種遺傳病的特征均符合的是()A.都是父親或母親減數(shù)分裂異常造成的B.在男性或女性群體的發(fā)病率相同C.都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引起的D.都出現(xiàn)異常的酶影響代謝正常進行5.普通小麥6n=42,記為42E;長穗偃麥草2n=14,記為14M,長穗偃麥草中某條染色體含有抗蟲基因。下圖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抗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A.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不存在生殖隔離,雜交產生的F1為四倍體B.①過程目前效果較好的辦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C.丙中來自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3M或4MD.③過程利用輻射誘發(fā)染色體發(fā)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6.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是()A.內質網中的蛋白質運輸?shù)礁郀柣w,高爾基體中的蛋白質運輸?shù)郊毎饣蚣毎麅菳.線粒體中的核糖體是由大亞基和小亞基組成,可通過認讀密碼子合成線粒體所需的全部蛋白質C.葉綠體中的色素和液泡中的色素都可能與葉的顏色有關D.中心體存在于部分植物細胞中,溶酶體存在于所有植物細胞中7.田鼠是主要生活在農田中的植食性鼠類,當田鼠種群剛遷入一個新的棲息地后,種群開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停止增長并維持相對穩(wěn)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田鼠種群停止增長時,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為零B.人為地一次性捕殺田鼠后,其環(huán)境容納量迅速降低C.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總是在環(huán)境容納量之下波動D.田鼠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時,其天敵黃鼬的增長速率可能小于08.(10分)在胰島B細胞內,胰島素基因首先指導表達出前胰島素原肽鏈,然后切掉該肽鏈前端的肽段形成胰島素原,胰島素原被進一步加工切去中間的片段C,最終形成由A、B兩條肽鏈構成的胰島素。以下細胞結構中沒有參與胰島素合成加工過程的是()A.內質網B.核糖體C.溶酶體D.高爾基體二、非選擇題9.(10分)一小型湖泊水質清澈,含有金魚藻,金魚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大量生活污水流入該湖泊后藍藻逐漸增多,金魚藻逐漸減少,很快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經測定,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N、P等礦質元素,也有鉛、汞等較多污染物;藍藻釋放的藻毒素具有水溶性和耐熱性,化學性質相當穩(wěn)定。請回答有關問題:(1)金魚藻在食物鏈中屬于______營養(yǎng)級;從構成其細胞的結構分析,其屬于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2)湖泊中流入生活污水后藍藻逐漸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金魚藻含量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魚藻和藍藻二者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藍藻可產生毒素抑制其他藻類生長,逐漸在群落演替中成為__________,藍藻型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則具有較強的____________,不容易被外界干擾破壞。(4)該湖泊的水不能供家畜飲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也不能采集該湖泊的水草、魚類飼喂家畜和家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0.(14分)晝夜溫差是由白天溫度的最高值和夜間溫度的最低值之差決定的。為研究正、負晝夜溫差對果實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人工氣候室內設置5個晝夜溫差水平,即-78℃(77℃/34℃)、-5℃、73℃/37℃)、6℃(85℃/85)、+5(37℃/73℃)、+78℃(34℃/77℃),結果如下表所示(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各數(shù)據(jù)的單位不作要求)。請回答下列問題:項目晝夜溫差處理(℃)-78-56+5+78凈光合速率7.868.383.454.345.77葉片氣孔導度6.756.776.866.846.88葉綠素a含量7.737.887.878.868.67葉綠素b含量6.486.546.736.876.88(7)溫度主要通過影響________來影響植物代謝活動。葉片氣孔導度的大小、葉綠素含量分別通過直接影響________、________來影響番茄的光合速率。(8)實驗以零晝夜溫差為對照,在日平均溫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的情況下設置晝夜溫差。由上表分析,若要進一步確定最有利于有機物積累的晝夜溫差,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3)與晝夜溫差為+5℃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相比,晝夜溫差為+78℃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森林群落對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的穩(wěn)定有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分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原因是________,森林中的綠色植物是生產者,生產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森林發(fā)生局部火災后,仍能恢復原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森林火災使生物多樣性降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3)防治森林蟲害的措施之一是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雄性個體來降低害蟲的發(fā)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請回答下列有關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問題:(1)果醋制作時可以作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類物質。(2)果汁發(fā)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以用____________來檢驗。產物乙醇是在酵母菌細胞的__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中產生的。(3)某釀酒廠得到了一批優(yōu)良酵母菌菌種,技術人員通過____________法對酵母菌菌種進行了純化,結果如圖,平板中部分酵母菌菌落間距離較大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純化過程所用到的固體培養(yǎng)基可通過向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制得,對培養(yǎng)基的滅菌應在加入該物質____________(填“前”或“后”)進行。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C【解析】
1、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3)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經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2、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詳解】A、人們可以通過增加或延長食物鏈來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獲得更多的產品,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確;B、通過模擬動物信息,實現(xiàn)了繁殖信息的傳遞,有利于提高果樹的傳粉效率和結實率,B正確;C、單一作物的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利于維持穩(wěn)定,C錯誤;D、立體農業(yè)運用的是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D正確。故選C。2、B【解析】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進而造成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蛲蛔內舭l(fā)生在體細胞中,一般不會通過繁殖遺傳給后代,但植物體細胞可以經過無性繁殖傳遞給后代?;蛲蛔兊慕Y果一般是產生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的數(shù)目一般不發(fā)生變化?!驹斀狻緼、基因突變可以導致染色體上基因的結構改變,但不會引起基因數(shù)目的改變,A錯誤;B、發(fā)生在植物體細胞的基因突變不能通過有性繁殖傳遞給后代,但是可通過無性繁殖傳遞給后代,B正確;C、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體現(xiàn)在一個基因可以朝不同的方向突變出多個等位基因(復等位基因);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xiàn)在基因突變可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C錯誤;D、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D錯誤。故選B。3、D【解析】
據(jù)圖分析,圖中II-4、II-5患甲病,但是生出了正常的女兒,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II-4、II-5不患乙病,但是生出了有乙病的兒子,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又因為I-2只攜帶一種致病基因(甲?。?,但是生出了有乙病的兒子,說明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驹斀狻緼、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A錯誤;B、II-3兩病兼患,假設致病基因分別是A、b,則其基因型為AaXbY,因此其體細胞內最多含有4個致病基因,B錯誤;C、III-1基因型為AaXBY,由于人群中乙病基因頻率為1/10,則正常女性是乙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2×1/10×9/10)÷(2×1/10×9/10+9/10×9/10)=2/11,因此III-1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1-正常=1-1/2×(1-2/11×1/4)=23/44,C錯誤;D、III-7基因型為1/2aaXBXB或1/2aaXBXb,甲病男性基因型為AAXBY或AaXBY,由于人群中甲病基因頻率為1/15,則甲病患者是雜合子的概率=(2×1/15×14/15)÷(2×1/15×14/15+1/15×1/15)=28/29,因此III-7與一甲病男性結婚,后代正常的概率=(28/29×1/2)×(1-1/2×1/4)=49/116,D正確。故選D。4、C【解析】
遺傳病分為三大類:其一是染色體病或染色體綜合征,遺傳物質的改變在染色體水平上可見,表現(xiàn)為數(shù)目或結構上的改變。其二是單基因病,主要是指一對等位基因的突變導致的疾病,分別由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突變所致。第三是多基因病,這類疾病涉及多個基因起作用,與單基因病不同的是這些基因沒有顯性和隱性的關系,每個基因只有微效累加的作用。【詳解】A、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血友病是單基因疾病,有可能是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基因發(fā)生了突變,A錯誤;B、血友病是X染色體隱性病,男性發(fā)病率大于女性,B錯誤;C、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血友病、21三體綜合征都是常見的遺傳病,都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C正確;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由于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蛋白質的結構發(fā)生改變,沒有引起酶的改變,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考生需要識記遺傳病的概念及種類,進行分析。5、D【解析】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物變異及其應用,分析題圖:圖示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抗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先將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得到F1,①表示人工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獲得甲;再將甲和普通小麥雜交獲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麥雜交獲得丙,經過選擇獲得丁,最終獲得染色體組成為42E的戊?!驹斀狻緼、普通小麥長穗偃麥草雜交產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離,不是同一個物種,A錯誤;
B、F1不含同源染色體,不可育,因此①過程目前效果較好的辦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不能處理萌發(fā)的種子,B錯誤;
C、分析題圖可知,乙中來自燕麥草的染色體組是一個,因此乙中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不能聯(lián)會,產生的配子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21+0~7M,因此丙中來自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0~7M,C錯誤;
D、③過程利用輻射誘發(fā)染色體發(fā)生易位和數(shù)目變異后可得到戊,D正確。
故選D。6、C【解析】
內質網中的蛋白質運輸?shù)礁郀柣w或其他地方;線粒體中的核糖體只能合成線粒體所需的一部分蛋白質;液泡的色素和某些葉片的顏色有關;溶酶體存在于部分植物細胞中?!驹斀狻緼、內質網中的蛋白質運輸?shù)礁郀柣w或其他地方,A錯誤;B、線粒體中的核糖體只能合成線粒體所需的一部分蛋白質,B錯誤;C、葉綠體的色素與綠色葉片有關,液泡的色素和某些葉片的顏色有關,比如紅色的葉片等,C正確;D、溶酶體存在于部分植物細胞中,D錯誤。故選C。7、D【解析】
種群的數(shù)量增長曲線有J型和S型,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先增長后維持穩(wěn)定,不再增長,說明其數(shù)量增長曲線為S型。【詳解】田鼠種群停止增長時,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為零,但是兩者的差值為0,A錯誤;人為地一次性捕殺田鼠后,其種群數(shù)量迅速降低,但是環(huán)境容納量不變,B錯誤;在種群數(shù)量增長到K值時,其在K值上下波動,C錯誤;田鼠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時,其天敵黃鼬的增長速率可能小于0,因為黃鼬的種群數(shù)量還受其天敵影響,D正確。8、C【解析】
胰島素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是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通過翻譯過程形成的多肽鏈,然后依次進入內質網、高爾基體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形成成熟的蛋白質后,由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運輸?shù)郊毎?,由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該過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驹斀狻緼、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屬于分泌蛋白,需要內質網的初步加工,A正確;B、核糖體是胰島素合成的場所,B正確;C、溶酶體與胰島素的合成、加工與分泌無關,C錯誤;D、高爾基體對胰島素進行進加工、分類和包裝,D正確。故選C。二、非選擇題9、第一真核生活污水中含大量N、P等礦質元素,有利于藍藻大量繁殖和生長藍藻大量繁殖會覆蓋整個水面,遮擋陽光,光照不足會降低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其生長競爭優(yōu)勢物種抵抗力穩(wěn)定性水中含有鉛、汞、藻毒素等有毒物質,危害家畜健康該湖泊的水草、魚類中含有的鉛、汞、藻毒素等會隨著食物鏈富集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解析】
1、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渠道。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食物鏈終點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動物,即最高營養(yǎng)級。食物網中同一環(huán)節(jié)上所有生物的總和稱為一個營養(yǎng)級。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占有不同的營養(yǎng)級。在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的種間關系有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類型。2、群落演替是指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過程,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群落中的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群落結構越來越復雜,在適宜條件下,最終會演變成森林?!驹斀狻浚?)金魚藻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屬于生產者,在食物鏈中屬于第一營養(yǎng)級;金魚藻有成形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2)湖泊中流入生活污水后,生活污水中含大量N、P等礦質元素,有利于藍藻大量繁殖和生長,導致藍藻逐漸增多。藍藻大量繁殖會覆蓋整個水面,遮擋陽光,光照不足會降低金魚藻的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其生長,導致金魚藻含量大量減少,故金魚藻和藍藻二者之間的是競爭關系。(3)藍藻可產生毒素抑制其他藻類生長,逐漸在群落演替中成為優(yōu)勢物種,藍藻型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則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不容易被外界干擾破壞。(4)該湖泊的水中含有鉛、汞、藻毒素等有毒物質,危害家畜健康,故不能供家畜飲用的。該湖泊的水草、魚類中含有的鉛、汞、藻毒素等會隨著食物鏈富集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故也不能采集該湖泊的水草、魚類飼喂家畜和家禽?!军c睛】本題考查群落演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問題,掌握相關知識點,結合題意答題。10、酶的活性二氧化碳的吸收(或暗反應)光能的吸收和轉化(或光反應)相等在晝夜溫差為6~+78℃的范圍內,縮小溫度梯度重復實驗高晝溫條件下,葉片氣孔導度、葉綠素含量均下降,導致光合速率下降(或晝溫較高引起呼吸速率升高)【解析】
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
7、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強,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當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加強,當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弱。
8、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強。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
3、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驹斀狻浚?)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外界條件的影響,溫度主要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植物代謝活動。葉片氣孔導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進而影響了暗反應的進行;葉綠素能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葉綠素的含量多少直接影響光的吸收量,進而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最終影響了番茄的光合速率。(8)本實驗以零晝夜溫差為對照,日平均溫度為無關變量,故應在日平均溫度相等的情況下設置晝夜溫差。上表結果顯示,在晝夜溫差為6~+78℃的范圍內,凈光合速率出現(xiàn)了最大值,因此為進一步確定最有利于有機物積累的晝夜溫差,應該是在晝夜溫差為6~+78℃的范圍內,縮小溫度梯度重復實驗,通過實驗結果找到合適的晝夜溫差。(3)由上表分析,與晝夜溫差為+5℃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相比,晝夜溫差為+78℃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是因為該條件下葉綠素a、b的含量低,光能吸收較少,產生的[H]、ATP少,且葉片的氣孔導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濃度少,因此,凈光合速率較低?!军c睛】熟知光合作用過程以及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能夠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正確的、合理的分析,進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11、森林群落中的眾多生物種群相互之間組成了復雜的食物網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才可被生物利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恢復力穩(wěn)定性就地保護破壞害蟲的正常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從而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解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指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內在原因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不同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種組成越復雜,結構越穩(wěn)定,功能越健全,生產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也就越高?!驹斀狻浚?)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分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種類多,營養(yǎng)結構復雜,即森林群落中的眾多生物種群相互之間組成了復雜的食物網,故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森林中的綠色植物是生產者,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儲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代的宗教》古代東西方文明及其交往課件
- 中職中醫(yī)護理課件 第三章病因病機學習資料
- 腸造口術后護理查房
- (譯林2024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6 培訓講義(學生版+解析版)
- 2025合同服務協(xié)議范本版
- 蜀道難原文知識點及翻譯
- 梅林村爭創(chuàng)先鋒村半年工作總結
- 辦公場地租賃協(xié)議協(xié)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物品抵押合同范例
- 信用類債券管理制度
- 機器學習(山東聯(lián)盟)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財經大學
- 2025年江蘇省高職單招《職測》高頻必練考試題(附答案)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必讀書目知識點梳理
- 廣東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地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電氣設備維護與安全使用
- 專題04 文化自信-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及文化交流(課件)
-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臨床胃腸鏡術前術后護理要點
- DB33T 2216-2019 人民調解工作規(guī)范
- 2025年度板材模板產品認證與質量保證協(xié)議3篇
- 2025版風力發(fā)電機采購合同-環(huán)保節(jié)能產品協(xié)議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