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萃取蜂膠_第1頁
超臨界萃取蜂膠_第2頁
超臨界萃取蜂膠_第3頁
超臨界萃取蜂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臨界萃取蜂膠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超臨界萃取蜂膠的術語與定義、技術要求、安全性要求、生產加工過程的衛(wèi)生要求、檢驗規(guī)則、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采用超臨界萃取技術生產的蜂膠加工及貿易。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4789.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GB4789.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GB478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shù)GB478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GB4789.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4789.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shù)GB500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GB5009.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GB5009.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GB5009.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GB5009.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wèi)生規(guī)范GB/T24283蜂膠GB/T34782蜂膠中楊樹膠的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GB/T43559蜂膠生產技術規(guī)范NY/T629蜂膠及其制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術語和定義蜂膠Propolis工蜂采集膠源植物樹脂等分泌物與其上顎腺、蠟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膠黏性物質。注:因膠源植物不同,蜂膠主要分為楊樹屬、酒神菊屬、桉樹屬、血桐屬和地中海型等類型。[來源:GB/T24283-2018,3.1]超臨界萃取蜂膠Supercriticalextractionofpropolis用超臨界萃取技術對蜂膠進行萃取、脫色、除鉛得到的提取物。技術要求原料要求蜂膠采集不應使用鐵砂網、蓋布及其它不潔器具。蜂膠不應在室外暴曬或60℃以上高溫加熱處理。蜂膠中不應加入任何樹脂及其他礦物質、生物或其提取物。非蜜蜂采集及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樹脂膠狀物不應稱之為“蜂膠”。感官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感官要求項目特征檢驗方法色澤黃色,有光澤將被檢樣品置于15℃2h~3h,切開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其色澤、狀態(tài),判斷斷面結構;加熱至35℃,搓成條,向兩端拉伸,觀察其粘性;點燃前后分別嗅其氣味;口嘗其滋味滋氣味具蜂膠特有的芳香氣味,燃燒時有樹脂乳香氣,無異味。味微苦、略澀,有微麻感和辛辣感狀態(tài)固體狀,斷面結構緊密。30℃以上隨溫度升高逐漸變軟,具有粘性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要求。表2理化指標項目要求檢測方法灰分/(%)≤2.0GB5009.4(第一法)氧化時間/(s)≤10GB/T24283總黃酮(以蘆丁計)/(g/100g)≥10GB/T24283黃酮類化合物組成及含量要求應符合表3的要求。表3黃酮類化合物組成及含量項目要求檢測方法白楊素/(%)≥2.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蜂膠”項下“含量測定”高良姜素/(%)≥1.0咖啡酸苯乙酯/(%)≥0.5喬松素/(%)≥1.0真實性要求表4真實性要求項目要求檢測方法水楊苷/(mg/g)不得檢出GB/T34782鄰苯二酚/(mg/g)不得檢出GB/T34782注:水楊苷檢測濃度小于0.065mg/g,鄰苯二酚檢測濃度小于0.12mg/g,視為未檢出。安全性要求污染物限量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表4污染物限量項目要求檢測方法鉛(以Pb計)/(mg/kg)≤0.3GB5009.12總砷(以As計)/(mg/kg)≤0.3GB5009.11鎘(以Cd計)/(mg/kg)≤0.3GB5009.15總汞(以Hg計)/(mg/kg)≤0.3GB5009.17微生物限量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表5微生物限量項目要求檢測方法菌落總數(shù)/(CFU/g)≤1000GB4789.2大腸菌群/(MPN/g)≤0.92GB4789.3霉菌和酵母/(CFU/g)≤50GB4789.15沙門氏菌≤0/25gGB4789.4金黃色葡萄球菌≤0/25gGB4789.10生產加工過程的衛(wèi)生要求應符合GB14881及GB/T43559的規(guī)定。檢驗規(guī)則組批同一次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產線生產的同一規(guī)格包裝完好的產品為一批。抽樣每批產品隨機抽取,抽樣量應為檢驗所需量的3倍,作為檢驗及留樣。檢驗分類出廠檢驗7.3.1.1每批產品須經檢驗,檢驗合格并附合格證方可出廠。7.3.1.2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指標、凈含量。型式檢驗7.3.2.1型式檢驗為本標準的全項目檢驗。7.3.2.2正常情況為每半年進行一次,發(fā)生下列情況之一時也應進行:停產3個月以上再恢復生產時;原、輔料來源發(fā)生變化時;本次檢驗結果與上次檢驗結果發(fā)生較大差異時;更換主要生產設備時。判定規(guī)則檢驗結果中有一項或一項以上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時,應在同一批產品中重新加倍抽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驗,若仍有一項不符合時,則該批產品判為不合格。微生物限量不合格不得復檢。仲裁在保質期內,供需雙方對產品質量有異議時,經雙方協(xié)商,可申請相關法定檢驗機構進行仲裁檢驗。包裝、標志、貯存、運輸包裝應采用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包裝。超臨界萃取蜂膠應定量包裝。包裝場地應符合食品安全衛(wèi)生要求。包裝應嚴密、牢固。標志包裝上應標明產品名稱、等級、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包裝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guī)定。貯存運貯存場所應清潔、衛(wèi)生、干燥、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