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糖類和核酸】學案_第1頁
高中化學【糖類和核酸】學案_第2頁
高中化學【糖類和核酸】學案_第3頁
高中化學【糖類和核酸】學案_第4頁
高中化學【糖類和核酸】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點的衍生物

第三節(jié)醛和酮糖類和核酸

第2課時糖類和核酸

學習目標

1.從糖類的官能團微觀探析糖類的結(jié)構(gòu)特點,了解糖類的分類,理解糖類的化學性質(zhì)。

2.了解糖類在人體供能、儲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類的攝入和代謝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科學合

理地搭配飲食。

重點難點

糖類的化學性質(zhì)

課前復習

1.銀氨溶液的配置方法:。

2.乙醛與銀氨溶液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醛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方程式:o

學習過程

三.糖類和核酸

糖類的定義:分子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或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或

_____________的有機化合物。

糖類的分類:、、O

【活動探究】幾種糖的性質(zhì)

(1)葡萄糖中醛基的檢驗

實驗內(nèi)容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解釋或結(jié)論

8腐糖

用銀氨溶液檢I—UK

驗醛基

1

2%CUSO4葡萄糖

用新制氫氧化-溶液r-溶液

00

銅懸濁液檢驗00

60

醛基_2mLNaOH壬

是「溶液B

(2)蔗糖、淀粉的性質(zhì)

實驗內(nèi)容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解釋或結(jié)論

;稀硫酸

性雕4期

bi

[]水浴加心]

蔗糖的水解

,蔗糖L

j溶液1

稀硫酸J

淀粉的水解1mL-

淀粉、不

溶液混

(3)纖維素的性質(zhì)

實驗內(nèi)容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解釋或結(jié)論

(1)將一團脫脂棉放入干凈試管中,

加入幾滴90%硫酸,用玻璃棒將脫

脂棉攪成糊狀。小火微熱,得到亮

纖維素的棕色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至

水解堿性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新制氫氧化

銅懸濁液,加熱煮沸,觀察實驗現(xiàn)

【思考】(1)你對實驗中研究的幾種糖有了哪些了解?

(2)通過實驗,你對蔗糖、淀粉、纖維素與葡萄糖之間的關系有了哪些認識?

(3)糖是生命體的重要能源物質(zhì),你認為蔗糖、淀粉在人體內(nèi)的轉(zhuǎn)化過程與本實驗中的

轉(zhuǎn)化過程相比,有哪些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單糖

(1)分子組成和結(jié)構(gòu)特點

分子式結(jié)構(gòu)簡式關系

葡萄糖

果糖

【思考】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是什么?可發(fā)生哪些反應?

(2)葡萄糖的化學性質(zhì)

①氧化反應

a.生理氧化或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被弱氧化劑銀氨溶液或新制Cu(0H)2懸濁液氧化

——岸冬件

②加成反應CH20H(CH0H)£H0+H2白三匹。

一柒條件

③酯化反應CHQH(CHOH)4cH0+5CH3C00H生否1丁

④發(fā)酵成醇C6Hl葡萄糖圖緲o

2.雙糖

(1)蔗糖和麥芽糖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蔗糖麥芽糖

分子式

分子中_______醛基分子中______醛基

分子結(jié)構(gòu)

互為一,都是雙糖

水解生成水解生成

化學性質(zhì)_______性糖、與銀氨溶液或新制_____性糖,與銀氨溶液或新制

Cu(0H)z懸濁Cu(0H)2懸濁液________

鑒別方法

(2)水解反應

①蔗糖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②麥芽糖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糖

分類淀粉纖維素

通式

關系①_____________同分異構(gòu)體5值不等);

②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高分子化合物

①_____還原性①_____還原性

化學

②能水解生成_______②能水解生成_______

性質(zhì)

③遇碘單質(zhì)________③能發(fā)生_______反應

存在

用途

【思考】(1)檢驗蔗糖或淀粉水解液中是否含葡萄糖時,為什么必須先用堿液中和稀H2s04?

(2)如何檢驗淀粉水解程度?

4.核酸

(1)和是單糖中兩種重要的五碳醛糖。是生命遺傳物質(zhì)一一的重要

組成部分。

(2)環(huán)式核糖與堿基、磷酸基團共同組成,脫氧核糖與堿基、磷酸基團共同組

成。

(3)多個核糖核甘酸分子間脫水形成磷酯鍵后聚合而成的核糖核甘酸鏈構(gòu)成了(RNA),

多個脫氧核糖核甘酸分子間脫水形成磷酯鍵后聚合而成的脫氧核糖核甘酸鏈構(gòu)成了(DNA)?

和統(tǒng)稱為核酸。

【課堂小結(jié)】

檢測反饋

1.以葡萄糖為原料經(jīng)一步反應不能得到的是()

A.乙醛B.二氧化碳

C.己六醇D.葡萄糖酸

2.葡萄糖是單糖的主要原因是()

A.在糖類中含碳原子數(shù)最少

B.不能水解生成更簡單的糖

C.分子結(jié)構(gòu)中只有一個醛基

D.能與新制Cu(0H)z懸濁液反應

3.下列關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說法錯誤的是()

A.葡萄糖中不含醛基,而果糖中含有醛基

B.葡萄糖和果糖都能與壓在一定條件下作用生成己六醇

C.葡萄糖與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D.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單糖,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4.可用于檢驗葡萄糖分子是否存在醛基的是()

①銀氨溶液②酸性KMnO,溶液③FeCL溶液④新制Cu(OH)z懸濁液

A.②③B.①④C.①③D.全部

5.下列關于蔗糖和麥芽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麥芽糖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葡萄糖的兩倍

B.在純凈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銀氨溶液,微熱,不產(chǎn)生銀鏡

C.在蔗糖與稀硫酸共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銀氨溶液,再水浴加熱,看不到銀鏡生成

D.在蔗糖里加入濃硫酸,可觀察到顏色變黑,并有氣泡出現(xiàn)

6.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脫氧核糖和核糖屬于核酸

B.麥芽糖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后可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C.纖維素是稻米的主要成分

D.蔗糖和麥芽糖的水解產(chǎn)物完全相同

7.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生物體內(nèi)具有有遺傳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核酸包括DNA和RNA

C.由含氮堿基、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

D.核酸為生命之源

8.下列糖類物質(zhì)能與新制Cu(OH)2懸濁液、銀氨溶液反應的是()

A.麥芽糖B.蔗糖C.纖維素D.淀粉

9.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Ch,加熱,使之發(fā)生水解。為測定水解的程度,需加入下列試劑中的()

①NaOH溶液②銀氨溶液③新制Cu(OH)?懸濁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

A.①⑤B.②④

C.①③④或①②④D.②③④

10.分別取葡萄糖進行下列實驗:

(1)發(fā)生銀鏡反應時,反應后葡萄糖變?yōu)?,其結(jié)構(gòu)簡式是o

(2)與乙酸反應生成酯,從理論上講1mol葡萄糖完全酯化需要g乙酸。

(3)1mol葡萄糖完全轉(zhuǎn)化為CO?和壓0,所需氧氣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檢測反饋答案

1.【答案】A

【解析】葡萄糖可被氧氣氧化成CO?;葡萄糖與壓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己六醇;葡萄糖

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答案】B

【解析】糖類物質(zhì)分為單糖、低聚糖、多糖,是按照能否水解為更簡單的糖來分類的,而不是以官能團和

碳原子數(shù)目的多少分類的。單糖不能再水解,而低聚糖、多糖都可以再水解。

3.【答案】A

【解析】果糖中不含有醛基,葡萄糖中含有醛基,A錯誤;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個一0H和1個一CHO,果糖

()

II

分子中含有5個一0H和1個一C一,醛基和魏基都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己六醇,B正確;葡萄糖分

子中含有5個一0H,能與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C正確;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單糖,分子式均為C6H1206,

結(jié)構(gòu)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D正確。

4.【答案】B

【解析】利用醛基的還原性,選用能發(fā)生特征反應的試劑。

5.【答案】A

【解析】麥芽糖是由兩分子葡萄糖脫水形成的,故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是葡萄糖的兩倍。

6.【答案】B

【解析】脫氧核糖和核糖屬于糖類,是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A錯誤;麥芽糖屬于還原性糖,與新制氫氧化

銅懸濁液加熱后可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Cu2。,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