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練習)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練習)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練習)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練習)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十七文言文信息篩選與文意理解

突破高考第12題(原卷版)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日:“古

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

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并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

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

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兄虎,任之以

力,凌轎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當攀,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

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圣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

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p>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

材料二:

齊宣王問日:“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日:“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①事葛②,文王事昆夷③;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

④事猥鬻⑤,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王日:“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日:“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日,'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

云:'王赫斯怒,爰整其奉,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生天下之

民?!?/p>

“《書》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日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

厥志?'一人為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

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

【注】①湯,商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人。②葛,葛伯,葛國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③昆夷,周朝初年

的西戎國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懣鬻,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見齊莊公矜夸勇力,忽視道義,導致眾多社會問題,于是有理有據(jù)地進諫,可見晏子關心國政,

且富有善于進諫的智慧和敢于直諫的勇氣。

B.晏子具歷史的縱向眼光,借古夏桀、商紂因殘暴勇力,哪怕有推侈、大戲、費仲、惡來之類賢士,

也終至衰亡,諷今以警示君王須遵圣王之德。

C.孟子倡導的“交鄰國有道”,仁德之君雖國強,也能達觀地侍奉小國,不以強凌弱;智慧之君身處弱

勢,能敬畏地侍奉大國,求生存發(fā)展之道。

D.從晏子與孟子觀點來看,商湯既會用兵征伐,吞并他國,又能善待弱小國家,不恃強凌弱,兩種行

為看似矛盾,其實統(tǒng)一于“仁”的思想根基。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杜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

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會祿山亂,天子入蜀,

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哪州嬴服?欲奔行在②,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瑁

為布衣交,瑁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钡叟t三司雜

問。宰相張鎬目:“甫若抵罪,組言者路?!钡勰私?。然帝自是不甚省錄。關輔④饑,輒棄官去.客秦州,

負薪采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結(jié)廬成都西郭。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師劍南,表為參謀、

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入其家。武卒,崔阡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歷中,出瞿唐,

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目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

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

號李杜。嘗從白及高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相弱,情

不忘君。贊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zhì)反,好麗者壯

違。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沾丐⑤后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p>

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昌黎韓愈于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目:“李、

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節(jié)選自《新唐書?杜甫傳》)

注:①羸服:衣衫破爛。②行在:皇帝外出停駐的地方。③陳濤斜:地名,今陜西咸陽東。④關輔:

地名,指關中及三輔地區(qū)。⑤沾丐:給人以利益。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生活困頓,四處漂泊。他年輕時處境貧困不能有所作為,科考失利后困居在長安;安史之亂中

逃往三川,后來又漂泊于劍南、夔州、耒陽等地。

B.杜甫直言進諫,招致疏遠。房培因事被罷免宰相,杜甫為此上疏,肅宗下詔讓三司審訊杜甫,后杜

甫雖免于責罰,然而皇帝不太接受他的進言了。

C.杜甫忠君愛國,憂國傷時。他喜好談論天下大事,見解深刻而切中時弊,經(jīng)常登上吹臺抒發(fā)懷古傷

今之情,在詩中寄托對國事的傷感,對國君的思念。

D.杜甫精于詩歌,備受推崇。杜甫創(chuàng)作的詩歌一改陳、隋浮艷之風,詩風雄渾蒼茫,兼具古今之長,

對后世影響極大,受到元稹和韓愈的推崇。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貂勃單惡田單,日:“安平君,小人也?!卑财骄勚?,故為酒而召貂勃,日:“單何以得罪于先生,

故常見譽于朝?"貂勃日:“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卑财骄眨骸熬绰劽?!”

明日,任之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用,欲傷安平君,相與語于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將萬人而佐齊,今

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謝于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屬目:“貂勃可?!滨醪钩?/p>

受而觴之,數(shù)日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jù)勢也哉?且安平君

之與王也,君臣無禮,而上下無別。內(nèi)牧百姓,循撫其心,振窮補不足,布德于民;外懷赤瞿,天下之賢

士,陰結(jié)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為也。愿王之察之?!碑惾?,王日:“召相單來?!碧飭蚊夤谕锦腥?/p>

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王日:“子無罪于寡人,子為子之臣禮,吾為吾之王禮而已矣。”

貂勃從楚來,王賜諸前,酒酣,王日:“召相田單來?!滨醪芟疖偃眨骸巴鯋旱么送鰢院??

王上者孰與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滨醪浚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與齊桓公?”王日:

“吾不若也?!滨醪眨骸叭?,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則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以為仲父,

今王得安平君而獨目,單,。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為人臣之功者誰有厚于安平君者哉且王不能守先王之

社稷燕人興師而襲齊墟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

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王不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國危矣!”王乃殺九子而逐其家,

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O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六》)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單設宴招待貂勃并詢問自己哪里得罪了他,貂勃以狗只認主人不分高貴卑賤為喻,巧妙地為自己

中傷田單開脫。

B.齊王的九位寵臣推薦貂勃出使楚國,以報楚國的搭救之情,貂勃去后故意多日不返,九位寵臣便趁

機向齊王誣陷田單。

C.田單不計前嫌,向齊王推薦貂勃;為了化解齊王對自己的猜忌,田單自請死罪;最終在貂勃的幫助

下,被加封萬戶夜邑。

D.齊王的九位寵臣和貂勃都認為田單有治國安民之才,但前者認為其心懷不軌,希望齊王詳察之,后

者敦請齊王重用之。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訪客居庸、山海關,縱觀山川形勝。我用舉鄉(xiāng)試,學大進。顧益

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進士,尋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銃等二十余

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業(yè)薄,苗、僚雜居。守仁因俗化導,夷人

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瑾誅.守仁移廬陵知縣。

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lián)]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南中盜賊蜂起。守仁親率

銳卒屯于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余寨,俘斬七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寧王宸濠反。守仁因集眾議目:“賊若出長江順流東下,則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計撓之,

少遲旬日無患矣?!蹦硕嗲查g諜,燃府縣言:“都督許泰、郤永將邊兵,都督劉暉、桂勇將京兵,各四萬,水

陸并進。南贛王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所部合十六萬,直搗南昌?!庇譃橄灂z偽相李士實、劉養(yǎng)

正,敘其歸國之誠,而縱諜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胴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紿之。

七月舌底理,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眾六萬人,襲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慶?;蛘埦劝矐c,守

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為賊守,我越南昌與相持江上,二郡兵絕我后,是腹背受敵也。不如直搗南

昌,賊守備虛,攻必破賊。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眾曰“善宸濠果自安慶還

兵,聯(lián)舟為方陣。官軍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追執(zhí)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舉鄴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安陽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資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指。還家,日端坐,講讀《五經(jīng)》。筑室陽明洞中。泛

濫二氏學,數(shù)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

然日:“道在是矣。”遂篤信不疑。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云。

(選自《明史?王守仁傳》,有刪節(jié))

【注】①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②劉瑾:明朝武宗時權(quán)

宦,專擅朝政,后被判以凌遲。③洞:音xi6ng,刺探,得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守仁不畏強權(quán),正直敢言。曾因上奏章救戴銃等人得罪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

B.王守仁擅長軍事。上杭一戰(zhàn)中,他佯裝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搗敵人營寨,制敵獲勝。

C.王守仁精于計謀。在平定朱宸濠叛亂時,王守仁審時度勢,使用反間計迷惑了朱宸濠。

D.王守仁博學勤思,最終悟得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的道理,以此就創(chuàng)立了陽明學派。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shù)過輒成誦。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

驚,以為一日千里。熙寧初,舉四京學官,第文為優(yōu),教授北京國子監(jiān)。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以平易治。時頒課鹽策,諸縣爭占多數(shù),太和獨

否,吏不說,而民安之。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學學官?!秾嶄洝烦?擢起居舍人。丁母艱。

庭堅性篤孝,母病彌年,晝夜視顏色,衣不解帶。及亡,存摹,哀毀得疾幾殆。紹圣初,出知宣州,改鄂

州。章惇、蔡卞與其黨論《實錄》多誣,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

吏考閱,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堅書“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至是首問焉。對目:“庭堅

時官北都,嘗親見之,真兒戲耳?!狈灿袉枺灾鞭o以對,聞者壯之。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庭堅泊然不以

遷謫介意蜀士慕從之游講學不倦凡經(jīng)指授下筆皆可觀。徽宗即位,起監(jiān)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知舒州,

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隆觀。庭堅在河北與趙挺之有微隙,

挺之執(zhí)政,轉(zhuǎn)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荊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復除名,羈管宜州。三年,愁永

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善行、

事書,,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而庭堅于文章尤長于詩,

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以自代,其詞有“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

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

(選自《宋史?黃庭堅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庭堅機警聰明,才華出眾。他幼年時讀書數(shù)遍就能背誦,家中之書無不通曉。蘇軾對他的詩文贊

賞有加,曾舉薦他代替自己做侍從官。

B.黃庭堅性格直率,淡泊名利。面對《實錄》內(nèi)容是否真實的盤問,他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被貶涪

州、黔州時,他沒把被貶之事放在心上。

C.黃庭堅性情篤孝,悉心侍母。母親病了一年,他白天黑夜都細心看護、照料,睡覺時衣服都不脫;

母親去世后,他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D.黃庭堅仕途多舛,結(jié)局悲慘。他因編寫《實錄》遭人嫉妒而被貶;因與趙挺之有隔閡,遭人指摘而

被削職為民并受拘禁,至死也未得赦免。

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徐階,字子升,松江華亭人。嘉靖二年進士第三人。性穎敏,有權(quán)略,而明事不泄。讀書為古文辭,

從王守仁門人游,有聲士大夫間。帝用張孚敬議欲去孔子王號,易像為本豐,篷豆禮樂皆有所損抑。下儒

臣議,階獨持不可。孚敬召階盛氣詰之,階抗辯不屈。孚敬怒日:“若叛我?!彪A正色日:“叛生于附。階未

嘗附公,何得言叛?”長揖出。斥為延平府推官。帝察階勤,又所撰青詞獨稱旨,召直無逸殿。賜飛魚服及

上方珍饌。廷推吏部尚書,不斤,不欲階去左右也。階遂請立皇太子,不報。復連請之,帝不怪。嚴嵩怙

寵弄權(quán),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嘗薦階,嵩以是忌之。帝使階往邯鄲落成呂仙祠。階不欲行,

乃以議襯廟解,得緩期。而帝內(nèi)銜階。摘楊思忠元旦賀表誤,廷杖之百,斥為民,.性階。嵩因謂階可間

也,中傷之百方。一日獨召對,語及階,嵩徐日:“階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蓋以其嘗請立太子也。階危

甚度未可與爭乃謹事嵩而益精治齋詞迎帝意,左右亦多為地者。帝怒漸解。未幾,加少保,尋進兼文淵閣

大學士,參預機務。密疏發(fā)咸寧侯仇鸞罪狀。帝既誅鸞,益重階。帝所居永壽宮災,徙居玉熙殿,隘甚,

欲有所營建。問階,階請以三殿所余材,責尚書雷禮營之,可計月而就。帝悅.如階議。會問階知人之難,

階對日:“大奸似忠,大詐似信。惟廣聽納,則窮兇極惡,人為我擺之;深情隱慝,人為我發(fā)之。故圣帝明

王,有言必察。即不實,小者置之,大則薄責而容之,以鼓來者。”帝稱姜。言路益舒。年八十一卒。贈太

師,謚文貞。

(節(jié)選自《明史?徐階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階不畏權(quán)勢。張孚敬主張去掉孔子王的封號,改供像為神主牌,降低祭祀規(guī)格,他堅持不同意。

張孚敬斥責他,他據(jù)理予以駁斥。

B.徐階勤于職守,擅寫“青詞體”奏書,深得皇帝歡心?;实郯阉俚缴磉吔o自己值班,朝廷推薦他擔

任吏部尚書,皇帝也不想讓他離開。

C.徐階深得皇帝信任,雖然多次引起皇帝不滿,并因摘抄楊思忠的元旦賀表有誤,在朝堂上遭到杖責,

貶為老百姓,但不久又被封為少保。

D.徐階對于知人有自己的見解,皇帝詢問他知人之難,他說,“奸惡之人好像忠臣的樣子,欺詐之人

好像誠實的樣子?!狈智逅鼈冃鑿V泛聽取意見。

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

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直勸京決策南向。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

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

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

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彳丁存,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

善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