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課內文言文《岳陽樓記》三年中考試題+模擬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6/0F/wKhkGWcwiKWAdGVAAAF-FbQmag8561.jpg)
![2023年中考課內文言文《岳陽樓記》三年中考試題+模擬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6/0F/wKhkGWcwiKWAdGVAAAF-FbQmag85612.jpg)
![2023年中考課內文言文《岳陽樓記》三年中考試題+模擬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6/0F/wKhkGWcwiKWAdGVAAAF-FbQmag85613.jpg)
![2023年中考課內文言文《岳陽樓記》三年中考試題+模擬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6/0F/wKhkGWcwiKWAdGVAAAF-FbQmag85614.jpg)
![2023年中考課內文言文《岳陽樓記》三年中考試題+模擬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6/0F/wKhkGWcwiKWAdGVAAAF-FbQmag856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岳陽樓記》三年中考真題+模擬題(解析版)
[2022?湖南邵陽?中考真題】
閱讀文言短文,回答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事異二者之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目:“有。人不得則
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②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年民之樂者,民亦
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上:統(tǒng)治者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吸異二者之為()②樂民之樂者()
(2)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B.以傷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過清
2.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3.翻譯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B.甲文“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的“進”和“退”分別指“居廟堂之高”、“處
江湖之遠”。
C.甲文主要運用了描寫、抒情兩種表達方式。
D.乙文孟子與齊宣王展開討論,體現(xiàn)了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對【乙】文
孟子哪一觀點的發(fā)揚?他們的思想在今天是否還有借鑒意義?請結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
法。
【答案】
1.(1)或:或許,也許。樂:以……為樂。
(2)D
2.A
3.(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這樣做了卻不能統(tǒng)治天下的,從來沒有過啊。
4.C
5.第一問: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第二問:圍繞有借鑒意義,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①句意為: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颍夯蛟S,也許;
②句意為:把老百姓的快樂當作他自己的快樂的。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2)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介詞,因為。
A.介詞,用;
B.連詞,相當于“而”;
C.介詞,憑;
D.介詞,因為;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
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
輔助句讀。
“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句意為:他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非
議他們的統(tǒng)治者的。得不到快樂就講統(tǒng)治者的壞話,固然不對?!叭瞬坏谩敝髦^結構,
應在“得”后停頓;“則非其上矣”動賓結構,應在“矣”后停頓;“不得而非其上者”
偏正結構,應在“者”后停頓;因此,斷句為: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也。
故選Ao
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然后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語:微:如果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
依。
(2)重點詞語:然而:這樣,去隊王:用如動詞,稱王。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就
是“未有之也”。
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理解和分析不正確。根據(jù)甲文“嗟夫”發(fā)語詞可知,選文均為議論,沒有描寫。
故選C。
5.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看法。
第一問
根據(jù)【乙】“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
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結合【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
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對【乙】文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觀點的發(fā)揚。
第二問
示例:我認為,有借鑒意義?!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我們這個時代
又賦予它新的含義,就是為人民著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連結在一起,為實現(xiàn)
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
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體現(xiàn)了一種為天下人謀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
神和憂國憂民,閃耀著樸素的大公無私的思想光輝。這是一種高尚的幸福觀。
【參考譯文】
【甲】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
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
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
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
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乙】
齊宣王在他的別墅雪宮里接見孟子。齊宣王問道:“賢能的人人也有這種快樂嗎?”
孟子答道:“有的。他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非議他們的統(tǒng)治者的。得不到快樂
就講統(tǒng)治者的壞話,固然不對;作為老百姓的統(tǒng)治者有快樂而不與老百姓一同享受,也
是不對的。把老百姓的快樂當作他自己的快樂的,老百姓也會把他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
樂;把老百姓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的,老百姓也會把他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以天
下萬民之樂為樂,以天下萬民之憂為憂,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于他的,是從來不曾有
的事?!?/p>
[2022?陜西?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奉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與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柚练鲲L之明年,始著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
引泳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①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②。既而彌月不雨,
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
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1卞③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節(jié)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釋】①雨麥:下麥雨。②有年:豐年。③懷(bian):喜樂,歡欣。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急進亦憂,退亦憂()
(2)生天下之憂而憂()
(3)始洽官舍()
(4)引海種樹()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
一項是()
A.或異二者之為B.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C.予至扶風之明年D.以為休息之所
8.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微斯人,吾誰與歸?
(2)亭以雨名,志喜也。
9.兩位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的“憂樂觀”,有何不同?
【答案】
6.這在……之前修建水,水流
7.B
8.(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亭子用雨來命名,是為了記載這件喜事。
9.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蘇軾:“與民同樂”。
【解析】
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理解。
(1)句意為:這(他)進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也憂慮。是,這。
(2)句意為: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先,在……之前。
(3)句意為:開始修建官邸。治,修建。
(4)句意為:引來流水,種上樹木。流,水,水流。
7.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理解。
例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為:助詞,的。
A.助詞,的。
B.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C.助詞,的。
D.助詞,的。
故選Bo
8.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重點詞語為:
(1)微,如果沒有;誰與歸,就是“與誰歸”。
(2)以,用;名,命名;喜,喜慶,值得歡喜。
9.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
根據(jù)【甲】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可知,范仲淹想表現(xiàn)的是
做官之人應該盡到的責任與使命;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知,范仲
淹的認為應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的樂之后去樂,所以他的憂樂觀是先憂后樂
根據(jù)【乙】文"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
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林于野,
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可知,百姓因整整一個月不下雨而憂愁,后來終于
天降大雨,百姓和樂,蘇軾在修建亭子時也不忘百姓,可見蘇軾是關心百姓疾苦,處處
思慮百姓的,表現(xiàn)蘇軾的“與民同樂”的憂樂觀。
【參考譯文】:
【甲】
哎呀!我曾探求過古時仁人的心境,或者和這些人的行為兩樣的,為什么呢?(是
由于)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
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他進也憂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么
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必定說:“先于天下人的憂去憂,晚于天下人的
樂去樂?!毖?。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寫于為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這座亭子用雨來命名,是為了紀念喜慶的事件?!业椒鲲L的第二年,才開始造
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開鑿了一口池塘,引來流水,種上樹木,
把它當做休息的場所。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麥雨,占下此事,認為今年會是豐
年。然而此后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百姓才因此憂慮起來。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
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們認為下得還不夠。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連三天才停止。官
吏們在院子里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農(nóng)夫們在野地里一起歡笑,憂愁的
人因此而高興,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岳陽樓記》
【乙】
①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鋪糟啜酶①皆可以醉?/p>
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②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
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
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
乎!
③余自錢塘移守膠西②,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③;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④,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
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為茍全⑤之
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
④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⑥有隱
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⑦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
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
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
魚,釀秫酒,渝脫粟而食之⑧,曰:“樂哉游乎!”
⑤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日“超然”,以見余之無所
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蘇軾《超然臺記》⑨
【注】:①衾甫,吃。啜,喝。糟,濁酒。酶,薄酒。②膠西,指密州,今天的諸城市。
③蔽采椽之居,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④比,連續(xù),常常。登,豐收。⑤茍全,大致
完備。⑥庶幾,表希望或推測。⑦盧敖,秦時人。遁,隱居。⑧秫,黏高粱,可以做燒
酒。渝(yue),煮。⑨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改任密州太守,勤政厲為,
密州政局初定,于是修葺園圃北舊臺一新,并作文記之。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淳暮冥冥,虎嘯猿啼?。?/p>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
③余自錢塘移守膠西守:
④申望馬耳、常山南:
11.分別概括兩文所體現(xiàn)的“憂樂觀”并說明其由來。
12.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
【答案】
10.①迫近;②因為;③任知州;④向南。
11.甲文的憂樂觀是“先憂后樂”,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來;乙
文的憂樂觀是“超然于物外,就可以無往而不樂”,從“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
游于物之外也”而來。
12.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融于一篇之中,借景抒情,對比手法。
【解析】
1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②句意: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以,因為;
③句意: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守,任知州;
④句意:從臺上向南望馬耳、常山。南,名詞作狀語,向南。
1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作者觀點的把握,要結合相關句子來分析。
閱讀甲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
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這句話點明了作者的憂樂觀,即“先憂后樂”,也就是“吃
苦在前,享樂在后”;
閱讀乙文,“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的意思是“以說明我之所以
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這句話點明了作者的
憂樂觀,即“超然于物外,就可以無往而不樂”,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無所希冀,
無所追求,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就不會有什么煩惱,能成為一個知足者常樂的人。
12.此題考查比較閱讀,要求從寫作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共同之處。
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敘述事情的本末,交代作記的緣由;
第②段描寫洞庭湖的大觀勝覽;第③④段寫洞庭湖的陰晴景象以及游人的不同心情,借
景抒情;第⑤段抒情議論,表現(xiàn)作者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政治抱負。第③④段運用對比手
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傳達出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乙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融于一篇之中。第①段,從正面論述超然于物外的快樂;第
②段從反面論述不超然必會悲哀的道理;第③段敘述自己移守膠西,生活初安,治園修
臺,游而得樂的情景;第④段描寫登臺遠望的景象,借景抒情,抒發(fā)了對“超然臺”的
喜愛之情;第⑤段交待了其弟蘇轍(子由)為此臺命名并作賦的事,畫龍點睛。第①②
段運用對比手法一正一反,正反對照,有力地論證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無往而不樂;
如果超然于物內,則必悲哀的道理。
【參考譯文】:
【甲】
唉!我曾經(jīng)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
為什么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
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吧……
【乙】
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
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
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墒谷藲g喜,而災禍卻使人悲傷。人
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惡的區(qū)別在胸中
激蕩,選取和舍棄的選擇在眼前交織。那么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
事就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追求災禍,躲避幸福,難道是人們的心愿嗎?……因此,
心中充滿美好和丑惡的區(qū)別,憂愁也就由此產(chǎn)生了;這不令人非常悲哀嗎!
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
棄墻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
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shù);而
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晌以谶@里住了一
年后,面腴體豐,頭發(fā)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俗的淳樸,這里的
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
以便勉強度日。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jīng)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
一新。
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游玩。從臺上向南望去,馬耳、常山時隱
時現(xiàn),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又似乎很遠,或許有隱士住在那里吧?臺的東面就是盧山,
秦人盧敖就是在那里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一道城墻,姜太公、齊桓
公的英雄業(yè)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zhàn)
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臺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wěn),這臺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
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
里跟隨著我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高粱酒,煮糙米,大家
一邊吃一面贊嘆:“多么快活的游樂??!”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
并且給這個臺子取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
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
[2021?西藏?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題。
[甲]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用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
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乖乖,連月不于,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
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年,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
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范文正公,蘇州人,平生好施與①,擇其親而貧、疏②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
置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月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③皆有贍。
(選自錢公輔《義田記》,有刪改)
【注】①施與:幫助。②疏:疏遠。③嫁娶兇葬:婚嫁喪葬。
13.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B.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C.予嘗求/古仁人之心D.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
14.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
(1)屬予作文以記之(2)連月不開
(3)沙鷗翔集(4)目有食
15.將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2)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16.請從[甲][乙]兩文簡要概括范仲淹的人生態(tài)度。
【答案】
13.A
14.(1)屬:同“囑”,囑托
(2)開:天氣放晴
(3)集:停息,停歇
(4)日:每天,天天
15.(1)這是岳陽樓壯麗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
(2)(范文正公或者范仲淹)選擇關系親近卻很貧窮、關系疏遠卻很賢能的人,都幫
助他們。
16.憂國憂民;樂觀曠達(豁達);樂善好施(濟世情懷;樂于助人)。
【解析】
13.考查對句子節(jié)奏劃分。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的句意是: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詞歌賦刻在它上面。
“刻唐賢今人詩賦”是動賓短語結構,“詩賦”不能斷開,所以此處節(jié)奏劃分有誤。正
確句讀是“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故選Ao
1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1)“屬予作文以記之”的句意是: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屬:同“囑”,
囑托。
(2)“連月不開”的句意是: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開:放晴。
(3)“沙鷗翔集”的句意是: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停息,停歇。
(4)“日有食”的句意是:每天有飯吃。日:每天。
15.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重點詞:
(1)大觀:雄偉景色。備:詳盡;
(2)擇:選擇。親而貧:親近卻貧窮。疏:疏遠。咸:全,者
16.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甲]文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所產(chǎn)
生的不同感情,并與“古仁人”進行對比,從而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體現(xiàn)了范仲淹豁達的心
胸和憂國憂民情懷。從[乙]文“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
時,置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可以看出范仲淹生平樂善好施,周濟和幫助他人的品質。據(jù)此概括作答。
【參考譯文】:
【甲】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
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
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
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
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
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
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
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
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
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
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
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
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
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
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
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
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
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
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
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文正公,是賽州人氏。一生樂于周濟別人,挑選那親近族人而家里貧困、
關系疏遠而賢良的人,都給予救助。當他富貴顯達的時候,購買了靠近外城而常年豐收
的良田一千畝,名為“義田”,用來贍養(yǎng)救濟同族的人。使他們每天有飯吃,每年有衣
穿,遇到嫁女兒、娶媳婦、結婚、喪葬,都有補助。
[2022?遼寧沈陽?模擬預測】
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螃(fu)娠(ban)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
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②不散,卒躡仆③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
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⑤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跋
也,黜⑥棄之,遷徒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⑦。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
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
哀夫!
(節(jié)選自柳宗元《蟆蜥傳》)
[注]①困?。悍浅@Ь肫@?。②因:于是。③蹶仆:倒下。①嗜取者:貪得無厭的人。
⑤貨:貨物,這里引申為錢財。⑥黜:官員罷免。⑦艾:止,絕。
1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為去其負本國還鄉(xiāng)(《岳陽樓記》)
B.又好上高上書諫寡人者(《曹劌論戰(zhàn)》)
C.今世之嗜取者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D.亦是哀夫是膚皴裂而不知(《送東陽馬生序》)
1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螟蜥者,善負小蟲也。
(2)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
1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20.請分別用四字詞語概括【甲】文弘揚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乙】文諷刺的是一種
什么行為?
【答案】
17.C
18.(1)螟蜥是一種善于背負東西的小蟲。(2)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chǎn),不知道這這會
成為他自己的累贅,還只怕財富積累得不夠。
19.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死亡不知戒
20.【甲】:心懷天下;【乙】: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聚斂資財,意思對即可)
【解析】
1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去:去掉/離開;
B.上:名詞作狀語,向上/呈上;
C.之:都是結構助詞,的;
D.足:太/腳;
故選C。
18.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
“增、冊人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者,也”:判斷句,可意為“……是……”;善:喜愛。
(2)以:用來;厚:填滿;唯恐:只怕;積:積累。
19.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
為劃分依據(jù)。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
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句意為: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極力求官貪財
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
“滋甚”為程度狀語,修飾“貪取”,此處為第一處停頓;
“以近于危墜”是對“貪取”程度的進一步闡釋,此處為第二處停頓;
因此,該句斷句為: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20.本題考查文章概括。
根據(jù)【甲】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
天下之樂而樂”可知,作者認為“古仁人”應心中有君王和百姓,在天下人愁之先就憂,
在天下人樂之后樂,用四字詞語概括即:心懷天下。
根據(jù)【乙】文“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日
思高其位,大其祿”等內容可知,作者借螟蜥這一小蟲諷刺生活中那些貪得無厭,為滿
足自己私欲不擇手段的人和行為。
【參考譯文】:
【甲】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
情的表現(xiàn)不同,為什么呢?他們不因為環(huán)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
朝庭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這就是進入朝延做
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
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
一道呢?
【乙】蟆蜥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
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
去不會散落,終于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靖蜥如
果能爬行,又把東西象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
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現(xiàn)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chǎn),不知道財
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
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qū),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
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
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雖然他們的
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見識卻和螟蜥一樣,也太可悲了!
[2022?安徽淮南?一模】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
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來焦山有四快事: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煙水蒼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筆意;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虛②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聽晚梵聲出松杪③,悠然有
遺世之想;曉起觀海門日出,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然躍起數(shù)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
霞,演漾④不定。
(節(jié)選自王士祺《漁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指宋代書法家、畫家米芾(何)、米友仁父子。②太虛:指天空。
③梵聲:誦經(jīng)聲。松杪(m/。):松樹梢。④演漾:蕩漾。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沙鷗翔集
②坦酒臨風
③無星微云點綴
④者成明霞
(2)翻譯下列句子。
①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②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然躍起數(shù)千丈。
(3)【甲】【乙】兩文均描寫了之景,均表達出作者之情。
⑷比較【甲】【乙】兩文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什么不同之處?
【答案】
⑴①停歇;②端著,持;③再也沒有;④都。
(2)①天色湖光相連,萬里碧綠。
②開始從遠處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紅色的光芒,忽然間騰躍而起幾千丈高。
⑶明麗壯闊喜悅
(4)【甲】文描寫了明麗壯闊之景,引出登樓之情,為后文抒發(fā)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做
鋪墊;【乙】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解析】
⑴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并借助整
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①句意: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停歇。
②句意:端著酒杯,吹著微風。把:端著,持。
③句意:再也沒有一點白云點綴。無復:再也沒有。
④句意:都成一片明亮的紅霞。悉:都。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回到語境當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字詞:
①一,全;碧,碧綠。
②始,開始;微露,稍微露出;倏然,忽然。
⑶本題考查文言文的對比閱讀能力。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文言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分析。由甲文中“春和景明,波
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
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和乙文中“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
日,煙水蒼茫中……倏然躍起數(shù)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可以看出,兩
篇文章所寫之景都是壯闊、明麗之景;從甲文中“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和乙文中“悠然有遺世之想”等可以看出兩文都是借景抒情,借美好景
色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
⑷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比較閱讀。
甲文作者先寫“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
芷汀蘭,郁郁青青”“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等明麗壯闊之景,進而表達“心
曠神怡,寵辱偕忘”的登樓之情,然后引出后文的感慨,并抒發(fā)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政治抱負。乙文寫自己來到焦山游歷的四件大快人心的事,并對“觀
返照吸江亭”“晚望月孝然祠外”“聽晚梵聲出松杪”“曉起觀海門日出”這四件事進
行細致描寫,重點突出來焦山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參考譯文】:
【甲】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
萬里碧綠;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五彩的魚兒(在水中)暢游;岸上與洲
上的芷草、蘭花,茂盛并且青綠。偶爾或許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照在
湖面上閃著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潛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這樣的樂趣
(真是)無窮無盡?。ㄟ@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光榮和屈
辱都被遺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是真是快樂極了。
【乙】來焦山游覽有四件感到暢快的事:在吸江亭看返照,青山落日,映照在煙水
蒼茫之中,居然像米家父子畫的筆意;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碧,長江萬里,再
也沒有微云點綴;聽寺院的晚鐘聲從松樹梢傳出,悠悠然產(chǎn)生超然世外的想法;清晨起
床看海門日出,開始從遠處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紅色的光芒,忽然間騰躍而起幾千丈高,
照射著江水,江水都成一片明亮的紅霞,蕩漾不定。
[2022?安徽合肥?模擬預測】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優(yōu)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優(yōu)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材料一:
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
充。而好施予,泛愛樂善。
材料二:
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仲淹頓首謝日:“臣鄉(xiāng)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②也?!?/p>
(節(jié)選自《宋史?范仲淹傳》)
【注釋]①夷簡:人名。②憾:怨恨。
2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②先天下之憂而憂
③仲淹頓首謝曰④臣鄉(xiāng)論蓋國家事
2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
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
24.請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
2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人生信條,請聯(lián)系乙文兩則材料,
說說他是怎樣踐行的。
【答案】
22.因為在……之前道歉同“向”向前、從前。
23.(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呂夷簡第二次入朝擔任宰相,皇帝告誡范仲淹讓他消除先前的怨恨。
24.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
25.(1)范仲淹心系百姓,喜好施舍給予,廣施愛心,樂于行善,自己及家人卻過著
“非賓客不重肉”,“衣食僅能自充”的儉樸生活;(2)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計個人
私怨。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體現(xiàn)。
【解析】
2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為:不因為外物好壞而或喜或悲。以,因為。
②句意為: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先,在……之前。
③句意為:范仲淹磕頭道歉說。謝,道歉。
④句意為:臣先前爭論的是國家的事情。鄉(xiāng),同''向"向前、從前。
23.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
構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
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
要考慮句子的結構。
句意:因母親在世時家中貧窮,以后雖然顯貴,沒有賓客就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
“以母在時方貧”是原因,“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是結果,兩者之間斷開;而“其
后雖貴”與“非賓客不重肉”又構成轉折,二者之間斷開。
據(jù)此可斷句為: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
24.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
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
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重點詞語:
①微:如果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②再:第二次;諭:告誡;釋:消除;憾:怨恨。
25.本題考查對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要通讀材料,理解意思,根據(jù)題意分析概
括。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是“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
后才樂”,也就是說,他始終以國事為重,以他人為重;
材料一中“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表明他生活簡樸;“而好施予,
泛愛樂善”,表現(xiàn)了范仲淹心系百姓,喜好施舍給予,廣施愛心,樂于行善;
材料二中范仲淹所說“臣鄉(xiāng)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表明他不計較個人恩怨,凡
事都以國家為重;
以上都體現(xiàn)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信條。
【參考譯文】
【甲】: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
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
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
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
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
一道呢?
【乙】材料一參考譯文:
范仲淹內心剛毅外表謙和,性情極其孝順,因為母親在世時正貧困,后來雖然顯貴,
不是招待賓客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的衣食,僅僅能自給。然而喜好施舍給予,
廣施愛心,樂于行善。
材料二參考譯文:
呂夷簡第二次入朝擔任宰相,皇帝告誡范仲淹讓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頭道
歉說:“臣先前爭論的是國家的事情,我對于呂夷簡沒有怨恨。”
[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
閱讀下面兩段古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岳陽樓記》選段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
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
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乙】《醉翁亭記》選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
春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
樂亦無窮也。
1.選出下列加點字詞釋義有誤的一項()
A.簡遠山,吞長江(連接)B.遷客鐮入,多會于此(泛指文人)
C.野芳發(fā)而幽香(花)D.佳木布而繁陰(秀麗)
2.翻譯句子。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3.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時期文學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乙文作
者歐陽修,字永叔,北宋時期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觀夫”和“若夫”的“夫”都讀“玨”o
C.“覽物之情”與“四時之景”中的“之”用法和意義不相同。
D.兩段選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4.甲乙兩段選文都對景物進行細膩的描寫,甲文的景象呈現(xiàn)出和的特
點,乙文則寫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描寫的是
季和季的景象。
【答案】
1.D
2.(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
(2)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
3.D
4.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秋冬
【分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詞語。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
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
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
A.銜遠山,吞長江: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銜:連接;
B.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騷人:詩人,泛指文
人;
C.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D.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秀:茂盛,繁茂;
故選D。
2.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
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
語序調整。此:這;貝就;大觀;雄偉景象;備:詳盡,完備;矣:語氣詞,了;之,助
詞,的;夫:語氣助詞,無實意,多用于句首;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開:消
散,散開;歸:聚攏;暝:昏暗。
3.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文言詞語讀音、虛詞的用法、句子的作用。解答此題要綜合分析。
D選項“兩段選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表述有誤,其中甲文選段中“遷
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結構上是對上文洞庭湖之景的總結,同時引起
下文,下文即用兩段具體描述了在陰冷和晴朗的畫面下“遷客騷人”不同的“覽物之情”;
但“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結構上沒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乙文選段作者先用排偶句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油車配送合同范本
- 公司承包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術園區(qū)過橋資金借款申請扶持合同
- 2025年中國當歸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0元租賃合同范例
- 個人車輛維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環(huán)保竣工驗收跨區(qū)域協(xié)作與支持合同
- 別墅裝修裝飾合同范本
- 買賣小牛犢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蓋房承攬合同范例
- 歷史時間軸全
- 2019譯林版高中英語全七冊單詞總表
- 高速行業(yè)網(wǎng)絡安全與維護
- 2024年能源電力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 (2024年)房地產(chǎn)銷售人員心態(tài)培訓
- 康復科院感年度工作計劃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發(fā)活動、首發(fā)中心界定標準
- 《海洋自然保護區(qū)》課件
- 2024年云南機場集團飛機維修服務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手術及護理常規(guī)
- 蘇少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單元備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