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題-2023年中考化學解題模板_第1頁
推斷題-2023年中考化學解題模板_第2頁
推斷題-2023年中考化學解題模板_第3頁
推斷題-2023年中考化學解題模板_第4頁
推斷題-2023年中考化學解題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推斷題

推斷題解題步驟和一般思路

審題:認真審讀原題,弄清文意和圖意,理出題給條件,深挖細找,反復推敲。

分析:抓住關鍵,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稱為“題眼”,指的是關鍵詞、特殊現(xiàn)象、物質(zhì)

的特征等,然后從突破口出發(fā),探求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應用多種思維方式,進行嚴密的分析

和邏輯推理,推出符合題意的結果。

解答: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結果,認真而全面地解答。

檢驗:得出結論后切勿忘記驗證。其方法是將所得答案放回原題中檢驗,若完全符合,則說明

答案正確。若出現(xiàn)不符,則說明答案有誤,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確答案。

物質(zhì)的特征顏色

;物質(zhì)的用途

;物質(zhì)的特征組

常見的物質(zhì)特征胞型反應條件

--------------------<物質(zhì)的一型性質(zhì)

,反應特殊現(xiàn)象

元素或物質(zhì)之最

1.物質(zhì)的特征顏色。黑色的物質(zhì):CuO、C、Fe304,Mn02>鐵粉。紫紅色溶液:KMnO,溶液。

紅色的單質(zhì):Cu或紅磷。紅棕色:鐵銹(或Fe2O3)=紅褐色沉淀:Fe(OH)3。綠色的物質(zhì):

CU2(0H)2C03(銅綠D淺綠色的溶液:含有Fe°+的溶液(如:FeSOa、FeCl2>Fe(N。,溶液)。

藍色的溶液:含有Cu"的溶液(如:CuSO4、CuCl2,Cu(N()3)2溶液)。藍色的物質(zhì):膽磯(藍

磯CuSOj5H2);藍色沉淀:CU(0H)2o黃色的單質(zhì):硫磺(S)o黃色的溶液:含有Fe*的

溶液(如:Fez(S0)3、FeC13、Fe(叫"溶液)"白色沉淀:CaCCVBaCCVMg(0H)2>A1(OH)3.

BaSO,、AgCl(不溶于酸)。

2.物質(zhì)的用途特征:氧氣02可作助燃劑、供給呼吸;二氧化碳C02可用作滅火劑;一氧化

碳CO,氫氣乩、碳C可作冶煉金屬的還原劑;熟石灰Ca(0H)2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以及

配制波爾多液;大理石、石灰石CaCOs常作建筑材料;稀鹽酸HC1是胃酸主要成分幫助消

化、除鐵銹;氯化鈉NaCl可用作調(diào)味品、融雪劑;碳酸氫鈉NaHCO3可制作發(fā)酵粉等。

3.元素的特征: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堿中

一定含有氫、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屬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組成的氣體是CO?和CO;02和

03;具有相同元素組成的液體是H2O2和H20;具有相同元素組成的固體是FeO、Fe2O3>Fe304

等。

4.典型反應條件:“通電”指水H20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生成氫氣也和氧氣0/“高溫”①

指碳酸鈣CaCO3高溫分解成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C02;②指鐵礦石煉鐵的反應;例:一

氧化碳CO還原氧化鐵FezOs;"MnO,作催化劑”指雙氧水H202在二氧化銃MnO,催化下分

解的反應。

5.物質(zhì)的典型性質(zhì):濃硫酸H2S04的吸水性、脫水性、溶于水放熱;固體氫氧化鈉NaOH溶

于水溫度升高額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CaO與水反應放熱;硝酸錢NH4NO3溶于水溫度

下降;氫氣H2是最輕的氣體;氧氣0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無水硫酸銅CuS04遇水變

藍;二氧化碳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2O3變黑)的

氣體是H2或CO,固體是C;酸堿指示劑與酸性或堿性溶液的反應等。反應特殊現(xiàn)象:鎂Mg

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木炭C在氧氣中燃燒發(fā)白光;白磷、紅磷P燃燒產(chǎn)生大量

的白煙;鐵Fe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等;硫S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在氧氣

中燃燒則發(fā)出藍紫色火焰;刺激性氣味氣體:NHs(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SOz、HCK

H2SO

6.元素或物質(zhì)之最: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1;人體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是0,最多的金屬元素是C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空氣中含量最多的

氣體是N2;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zhì)是金剛石;質(zhì)子數(shù)最少

的元素是H;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氣體是H2;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

是H20;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劑是H20;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H20O

解題模板

U」一、推斷題解題方法之順推法

順推法:通常以題首為突破口,按照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物質(zhì)間的相互反應為依托逐步深入下

去,直至順利解題。

例1(2022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學習化學需要熟悉物質(zhì)的性質(zhì)、用途及物質(zhì)間的相互轉(zhuǎn)

化關系。下圖中A飛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D、E、F是氣體且A、D組成元素相

同,B是紅色固體,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體溶劑(“一”表示物質(zhì)間能轉(zhuǎn)化,“一”表示相

連的物質(zhì)能發(fā)生反應;圖中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已省略)。

(1)物質(zhì)E的化學式為o

(2)請寫出物質(zhì)D的一個用途o

(3)請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⑴0a

(2)人工降南、滅火、作肥料、化工原料、制飲料等

高溫

(3)Fe2O3+3CO2Fe+3CO2

【解析】

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液體溶劑,則為水。且A、D組成元素相同且為氣體,A和紅色固體B

高溫下反應生成D和C,所以A是CO、B是氧化鐵,C是鐵,D是二氧化碳。EF是氣體,可

以和G水相互轉(zhuǎn)化,E可以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碳,鐵可以轉(zhuǎn)化為F,所以E是氧氣,F(xiàn)是氫氣。

(1)根據(jù)分析E是氧氣,化學式

(2)D是二氧化碳,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密度比空氣大可用于滅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于作肥料。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可用于制飲

料,也可作化工原料等。

(3)反應①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高溫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Fe2O3+3CO^2Fe+3CO2

針對.練k.(2022山東棗莊中考)實驗室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3、K2s0八

Ba(OH)z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I中得到的溶液一定顯堿性

B.步驟H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0H)八Na2C03,一定沒有K2s0<

C.步驟II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0H)八Na2cO3、K2S04

D.步驟II中沉淀若不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畫叫、K2S04

【答案】D

【解析】碳酸根離子和領離子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鋼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

不溶于酸的硫酸鋼沉淀。

碳酸鈉和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硫酸鉀和氫氧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

和氫氧化鉀,

A、步驟I中得到的溶液一定顯堿性,故A正確;

B、步驟II中沉淀若全部溶解,沉淀一定只含有碳酸鎖,一定不含硫酸鋼,原固體粉末一定

有Ba(0H)2、Na2C03,T定沒有K2soM故B正確;

C、步驟II中沉淀若部分溶解,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鋼和硫酸鋼,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0H)2、

Na2cO3、K2SO4,故C正確;

D、步驟II中沉淀若不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氫氧化鋼和硫酸鉀,一定不含碳酸鈉,故

D錯誤。

故選:Do

針對物1練2.(2022湖南郴州)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的濃溶液有吸水

性,在實驗室常用它作干燥劑,B俗稱火堿,C是黑色固體粉末,各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及

對應實驗現(xiàn)象如下:

反應1:A+B-E+G,無明顯現(xiàn)象;

反應2:A+C-D+E,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反應3:B+D-G+F,溶液藍色消失,生成藍色沉淀。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o

(2)寫出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o

(3)若把固態(tài)的E和液態(tài)的E混合得到的物質(zhì)(填“是”或“不是”)純凈物,

請列舉E的一種用途o

【答案】⑴CuS04;(2)H2SO4+CuO=CuSO4+H2O;(3)是;做溶劑或飲用或灌溉

等(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解析】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的濃溶液有吸水性,在實驗室常用它作干燥劑,

推斷A是濃硫酸,B俗稱火堿,則B是氫氧化鈉,C是黑色固體粉末根據(jù)A與C能反應,現(xiàn)

象是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藍色,推斷C是氧化銅,反應是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

硫酸銅和水,根據(jù)A與B即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由兩個反應都有E生成,

故推斷E是水,則G是硫酸鈉,D是硫酸銅,則反應3即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

和氫氧化銅,則F是氫氧化銅,代入題中驗證,符合題意。(1)根據(jù)分析可知,D是硫酸銅,

化學式是:CuSOa;(2)反應2是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H2SO4+CUO=CUSO4+H2O;(3)根據(jù)分析可知E是水,固態(tài)與液態(tài)是水的不同狀態(tài),分

子本身沒變,故混合后屬于一種物質(zhì),是純凈物;水可做溶劑或飲用或灌溉等,故填:做溶

劑或飲用或灌溉等。

針對訓I練3.(2022天津中考)有A?E五種稀溶液,分別為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

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稀鹽酸中的一種。各取少量溶液兩兩混合,可以觀察到:

A+E—無色氣體,B+E—白色沉淀,其余無明顯現(xiàn)象?;卮鹣铝袉栴}:

(1)A為o

(2)A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3)B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對還沒有確定的兩種溶液,下列鑒別方法中可行的是(填序號)。

①分別滴加酚酷溶液②分別滴加氯化鎂溶液③分別加入鐵粉

【答案】(1)稀鹽酸;(2)2HCl+Na2CO3=2NaCl+H2O+CO2T;(3)

Ca(OH)^+Na2CO3=CaCO31+2NaOH;(4)①②

【解析】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稀鹽酸這五種物質(zhì)中,

兩兩混合能產(chǎn)生氣體的只有碳酸鈉和稀鹽酸,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只有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

溶液,其余無明顯現(xiàn)象。因為A+E-無色氣體,B+E-白色沉淀,所以E為碳酸鈉溶液,A

為稀鹽酸,B為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無法確定。(1)根據(jù)分析,A為

稀鹽酸。(2)由分析可知,A為稀鹽酸,E為碳酸鈉溶液,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

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Na2CO3=2NaCl+H2O+CC)2T。(3)由分

析可知,B為氫氧化鈣溶液,E為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

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0

(4)還沒有確定的兩種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下列鑒別方法中可行的是:①

②。①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加酚酥溶液,如果溶液變紅,則該溶液為氫氧化

鈉溶液,如果溶液不變色,則為氯化鈉溶液。因為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醐溶液變紅,

而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醐溶液變紅。②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加

氯化鎂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該溶液為

氯化鈉溶液。因為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反應。

③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加入鐵粉,因為鐵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及氯化鈉溶液都不

能反應,所以都無明顯現(xiàn)象,該方法無法鑒別這兩種溶液。

針對例I練4.(2022年山東省泰安市中考)有一包固體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鈣、硫

酸銅、硫酸亞鐵、鎂粉中的兩種或多種。為確定固體粉末的成分,現(xiàn)取X進行下列實驗,實

驗過程及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不考慮水、稀鹽酸的揮發(f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濾液1呈無色,則濾液2中可能會有Fe2\Cu2\Mg/

B.若氣體1為純凈物,則原固體X一定不含碳酸鈣

C.若濾液2呈淺綠色,則濾渣1中一定含有銅、鐵

D.若氣體1為混合物,測濾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鈣、銅、鐵

【答案】C

【解析】碳酸鈣難溶于水,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硫酸

亞鐵在溶液中顯淺綠色,鎂難溶于水,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鐵、銅活

潑。一包固體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鈣、硫酸銅、硫酸亞鐵、鎂粉,加足量水得到沉淀1,

向沉淀1加入稀鹽酸得到氣體1、溶液2和沉淀2,說明沉淀1和沉淀2中一定有銅,則原

固體中一定有鎂和硫酸銅。

A、若濾液1呈無色,固體粉末中含有硫酸銅、鎂,鎂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鎂和銅,得到

硫酸鎂溶液為無色的,則濾液2中可能會有Mg",故說法錯誤;

B、若氣體1為純凈物,可能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鐵與稀鹽酸或者

是鎂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則原固體中可能含有碳酸鈣,故說法錯誤;

C、若濾液2呈淺綠色,濾渣1中含有鐵、銅,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與氫氣,銅不

與稀鹽酸反應,故說法正確;

D、若氣體1為混合物,所以氣體1一定是二氧化碳和氫氣,沉淀1可能是碳酸鈣、鎂和銅,

也可能是碳酸鈣、鎂、鐵和銅,故說法錯誤;

故選Co

解題模板

二、推斷題解題方法之逆推法

逆推法就是通常以題給的結論或?qū)嶒灛F(xiàn)象為突破口,從題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從而獲得

問題的答案。

例2(2022天津中考)有A?E五種稀溶液,分別為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

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稀鹽酸中的一種。各取少量溶液兩兩混合,可以觀察到:A+E-無色

氣體,B+E-白色沉淀,其余無明顯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A為o

(2)A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B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對還沒有確定的兩種溶液,下列鑒別方法中可行的是(填序號)。

①分別滴加酚酸溶液②分別滴加氯化鎂溶液③分別加入鐵粉

【答案】(1)稀鹽酸

(2)2HCl+Na2CO3=2NaCl+H2O+CO2T

(3)Ca(OH),+Na2CO3=CaCO3J+2NaOH

(4)①②

【解析】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稀鹽酸這五種物質(zhì)中,

兩兩混合能產(chǎn)生氣體的只有碳酸鈉和稀鹽酸,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只有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

溶液,其余無明顯現(xiàn)象。因為A+E一無色氣體,B+E-白色沉淀,所以E為碳酸鈉溶液,A

為稀鹽酸,B為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無法確定。

(1)根據(jù)分析,A為稀鹽酸。

(2)由分析可知,A為稀鹽酸,E為碳酸鈉溶液,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

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1+Na2co3=2NaCl+H2O+CC)2T。

(3)由分析可知,B為氫氧化鈣溶液,E為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

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0Ho

(4)還沒有確定的兩種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下列鑒別方法中可行的是:①

②。

①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加酚獻溶液,如果溶液變紅,則該溶液為氫氧化鈉溶

液,如果溶液不變色,則為氯化鈉溶液。因為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酥溶液變紅,而

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醐溶液變紅。

②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加氯化鎂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為氫

氧化鈉溶液,若無明顯現(xiàn)象,則該溶液為氯化鈉溶液。因為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

氫氧化鎂沉淀,而氯化鈉和氯化鎂不反應。

③兩種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加入鐵粉,因為鐵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及氯化鈉溶液都不

能反應,所以都無明顯現(xiàn)象,該方法無法鑒別這兩種溶液。

針對切I練L(2022遼寧營口中考)已知A~G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zhì)。其中A、

B、C、D、E屬于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A是最常用的溶劑,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

應會產(chǎn)生藍色沉淀。各種物質(zhì)間的反應和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

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一”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

生成物已略去)。請分析后回答:

(2)A-E的過程中會(“吸收”或“放出”)熱量;

(3)物質(zhì)D所屬類別是;

(4)寫出F-B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1)CuCl2

(2)放熱(3)鹽

(4)BaCl2+H2SO4=BaSO4+2HC1

【解析】

由題中信息可知A是最常用的溶劑,則A是水;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則B是鹽酸;A、B、

C、D、E屬于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D、E、C都能與鹽酸發(fā)生反應,則D、E、C是單質(zhì)、堿、

鹽其中的一種,且E和G反應會產(chǎn)生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并能和水相互轉(zhuǎn)化,則E是氫氧化

鈣;D能夠生成水,則D是一種鹽;G可以由HC1反應得到,并含有銅離子,則G是氯化銅;

C能和氯化銅反應,則C是一種比銅活潑的金屬,可以是鐵;F能和鹽、金屬單質(zhì)反應并且

能生成鹽酸,則F是硫酸。

(1)物質(zhì)G的化學式是CuCL。

(2)A-E是水和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的過程,過程中會放出熱量。

(3)物質(zhì)D所屬類別是鹽。

(4)F是硫酸,B是鹽酸,硫酸和氯化鋼反應生成鹽酸和硫酸鋼沉淀,故F-B的化學方程

式為BaCl2+H2SO4=BaSO4J+2HC1。

針對訓I練2.(2022江蘇泰州中考)A~H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A和B為組成元素相

同的兩種氣體,B可以產(chǎn)生溫室效應,C為一種紅棕色固體,C能與A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

產(chǎn)B和金屬單質(zhì)D,E和F為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液體,G的稀溶液可使石蕊試液變紅,且

能和氯化鋼溶液反應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的稀溶液能與C反應生成F和H。請

回答以下問題。

(1)B的化學式為,G溶液中的陽離子符號為o

(2)E在C的催化作用下生成F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屬于(填基本反應類型)。

(3)向盛有足量G的稀溶液的燒杯中加入少量C,實驗現(xiàn)象為o

(4)物質(zhì)X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B和F,則物質(zhì)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填元素符號)。

經(jīng)測定X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0,且每個分子中原子總數(shù)小于10,推測X的化學式可能有

飛。3木

【答案】(1)C02;H,;(2)2H2O2^=O2T+2H2O;分解反應;⑶固體消失,

溶液變黃;(4)C、H;C2H口CH20

【解析】B可以產(chǎn)生溫室效應,則B是二氧化碳;A和B為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則A

是CO;C為一種紅棕色固體,C能與A(CO)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產(chǎn)B(C02)和金屬單質(zhì)D,

則C是氧化鐵,D是鐵;G的稀溶液可使石蕊試液變紅,且能和氯化鋼溶液反應產(chǎn)生不溶于

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G是硫酸;G的稀溶液能與C反應生成F和H,E和F為組成元素相

同的兩種液體,則F是水,E是過氧化氫,H是硫酸鐵;代入驗證,推理正確。(1)根據(jù)分

析,B是CO,;G是稀硫酸,陽離子是;H+;(2)E是過氧化氫,在C氧化鐵的催化作用下產(chǎn)

生水和氧氣,方程式是:2H2O2^=O2^+2H2O;該反應是一種物質(zhì)反應產(chǎn)生兩種物

質(zhì)的分解反應;(3)G是稀硫酸加入少量C氧化鐵,兩者反應產(chǎn)生硫酸鐵(溶液中是黃色的)

和水,現(xiàn)象是固體消失,溶液變成黃色;(4)B是二氧化碳,F(xiàn)是水,物質(zhì)X在氧氣中完全

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則物質(zhì)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C、H,可能有

氧元素;當不含有。時,設X的化學式是QH”則12a+630,當a=l時,左18,因為每個分

子中原子總數(shù)小于10,不合理;當a=2時,為6,因為每個分子中原子總數(shù)小于10,則X

的化學式是C2H6;當a=3及以上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超過30;不合理;當含有。時,設X的化

學式是QH。,則12a+Z?+16c=30,則只有a=c=l,左2合理,即化學式是:CH20o

針對訓練3.(2022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某白色固體M可能由Na2c(VNazSOcMgCb、

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組成。為確定其成分,小寧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則:(1)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

(2)白色固體M的成分是o

【答案】(DAgCl;(2)Na£()3、MgCl2>Ba(OH)2;

【解析】氫氧根離子和鎂離子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碳酸根離子和領離子反應生成溶于酸的

碳酸/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

成氯化銀沉淀。(1)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白色沉淀A中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銀,一定不含硫酸

鋼,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領,一定不含硫酸鈉;無色溶液B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生成白色沉淀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鋼,無色溶液F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生成

白色沉淀G,所以G是氯化銀,樣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鎂,所以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AgCl;

(2)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白色固體M的成分是Na2cOs、MgCl,、Ba(OH)2O

解題模板

卜----------9三、推斷題解題方法之分層法

分層法是將整個推斷過程分層進行,先得出每層的結論,再統(tǒng)攝整理。

例3.(2022內(nèi)蒙古通遼中考)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K£()3、Ca(0H)八CaC03>AgCl

中的一種或幾種,小明同學為了探究其組成,取少量該固體進行如圖實驗。

加足量

白色稀硝酸一白色固體A部分消失

①加足

‘固體A②》且有氣泡產(chǎn)生

白色量水

固體過濾加足量

無色稀硝酸,無色溶液A中

'溶液A③有氣泡產(chǎn)生

(1)由步驟②可知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填化學式),判斷理由是=

(2)步驟③中產(chǎn)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0

(3)由以上實驗分析可知,原白色固體的組成可能有種組合。

【答案】(1)①.AgCl②.白色固體A部分消失

(2)K2C03+2HN03=2KN03+H20+C02t

(3)3

【解析】

(1)白色固體A中加入稀硝酸后固體部分消失,即未溶解的固體不溶于稀硝酸,上述物質(zhì)

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質(zhì)是氯化銀,則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銀,其化學式為AgCl,

判斷理由是:白色固體A部分消失。

(2)由步驟③可知,無色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溶液中產(chǎn)生氣泡,則無色溶液A中含

有可溶性碳酸鹽,即含有碳酸鉀,所以其中的反應是碳酸鉀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鉀、水和

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K2C03+2HN03=2KN03+H20+C02t。

(3)由步驟②③可知,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銀和碳酸鉀,由步驟②可知,向白色固

體A中加入稀硝酸后固體部分消失且產(chǎn)生氣泡,說明消失的固體是碳酸鈣,原固體中可能含

有碳酸鈣,碳酸鈣也可能是由碳酸鉀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還可能既含有原有的碳酸鈣和碳

酸鉀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所以原白色固體的組成可能是K2c。3、CaCO3,AgCL也

可能是0CO3、Ca(OH)2、AgCL還可能是K2c(\、Ca(OH)八CaCO3,AgCl,即原白色固體

的組成可能有3種組合方式,故填3。

針對訓練L(2022山東棗莊中考)實驗室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呵儂、LSOa、

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溶液

嬴帝)加碧號的水

蒜)加入足慧產(chǎn)鹽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I中得到的溶液一定顯堿性

B.步驟H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0H)八Na2C03,一定沒有&S04

C.步驟II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0H)2、Na2C03,K2SO4

D.步驟n中沉淀若不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3、K2S04

【答案】D

【解析】碳酸根離子和領離子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鋼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

不溶于酸的硫酸領沉淀。碳酸鈉和氫氧化領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硫酸鉀和氫氧

化領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鉀,A、步驟I中得到的溶液一定顯堿性,故A正確;B、

步驟H中沉淀若全部溶解,沉淀一定只含有碳酸領,一定不含硫酸領,原固體粉末一定有

Ba(OH)2、Na2C03,一定沒有(SO,,故B正確;C、步驟II中沉淀若部分溶解,沉淀中一定

含有碳酸鋼和硫酸鋼,原固體粉末一定有Ba(OH)2、Na2C03,K2SO4,故C正確;D、步驟H

中沉淀若不溶解,則原固體粉末一定有氫氧化鋼和硫酸鉀,一定不含碳酸鈉,故D錯誤。故

選D。

針對例I練2.(2022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已知A、B、C、D、E為初中化學中常見

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B為紅棕色粉末,C由兩種元素組成,D廣泛應用于治金、造紙、

紡織、印染和洗滌劑生產(chǎn)等領域,五種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

能發(fā)生反應,“一”表示相連物質(zhì)能向箭頭所指一方轉(zhuǎn)化)。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

己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DB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o

(2)A和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3)C和E反應的實質(zhì)為0

【答案】(DFezO:,;(2)Fe+2HCl=FeC12+H2f;(3)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已知A、B、C、D、E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B為紅棕色粉末,

可推出B為氧化鐵,D廣泛應用于治金、造紙、紡織、印染和洗滌劑生產(chǎn)等領域,可推出D

為碳酸鈉,C由兩種元素組成,C能與B、D反應,可推出C為稀鹽酸,A能與C反應,B能

轉(zhuǎn)化為A,可推出A為鐵,C能與E反應,E能與D相互轉(zhuǎn)化,可推出E為氫氧化鈉,代入

驗證,符合題意。(1)由分析可知,B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2)A和C反應為鐵和稀

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T;(3)C和E

反應為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其反應的實質(zhì)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

成水分子。

針對訓I練3.(2022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A、B、C、D、E均含同一種金屬元素,它

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反應可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zhì)和反應條件略去)。已

知:B為金屬氧化物,其中金屬元素顯+3價,且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A為單質(zhì):E為難溶性

堿:B-A是工業(yè)制取A的主要反應原理。

pA-n卜一--氧---化---碳B一

鹽酸鹽酸

E---

(1)寫出工業(yè)上由B制得A的化學方程式:o

(2)寫出A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o

(3)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4)C與氯氣(C12)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⑴Fe2O3+3CO-2Fe+3CO2

(2)固體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逐漸變?yōu)闇\綠色。

(3)3NaOH+FeCl3=Fe(OH)3+3NaCl(合理即可)復分解反應

(4)2FeCl2+Cl2=2FeCl3

【解析】已知:B為金屬氧化物,其中金屬元素顯+3價,且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則B為三氧

化二鐵或三氧化二鋁,通過金屬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三氧化二鐵中鐵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

故B物質(zhì)為三氧化二鐵。則A、B、C、D、E均含有鐵元素,且A是單質(zhì),則A是鐵,A加鹽

酸生成C,則C為氯化亞鐵。E為難溶性堿且含有鐵元素,故E為氫氧化鐵。B加鹽酸生成

氯化鐵和水,則D為氯化鐵。據(jù)此推斷回答問題。

(1)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制得鐵,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高溫

Fe2O3+3CO2Fe+3cO?

(2)鐵放入到鹽酸中會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并生成氯化亞鐵且溶解在水中,而氯

化亞鐵溶液呈淺綠色,故看到的現(xiàn)象為:固體逐漸溶解,產(chǎn)生氣泡,同時溶液變?yōu)闇\綠色。

(3)D是氯化鐵,E是氫氧化鐵,則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NaOH+FeCl3=Fe(OH)3+3NaCl(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氯化亞鐵與氯氣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氯化鐵,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FeCl/C12=2FeC13。

針對初I練4.(2022黑龍江龍東中考)A、B、C、D、E、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

A是常用食品干燥劑的主要成分,D是溫室氣體之一,F(xiàn)可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

的生產(chǎn)。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圖中"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反應,"玲"表示一種物質(zhì)能

轉(zhuǎn)化成另一種物質(zhì),且省略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問題:

⑴F物質(zhì)的俗稱是—,B物質(zhì)分類屬于—o(填"酸"或"堿"或"鹽")

(2)A生成C的反應中能熱量(填"吸收"或"放出")。

(3)寫出C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此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反應。

【答案】(1)純堿(或蘇打);酸;(2)放出;(3)Na2CO3+Ca(OH)2=CaCO3>l<+2NaOH;

復分解

【解析】A、B、C、D、E、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A是常用食品干燥劑的主要成分,可

推出A為氧化鈣,D是溫室氣體之一,可推出D為二氧化碳,F(xiàn)可用于玻璃、造紙、紡織、

洗滌劑的生產(chǎn),可推出F為碳酸鈉,E能與F相互轉(zhuǎn)化,可推出E為氫氧化鈉,A能轉(zhuǎn)化為

C,C能轉(zhuǎn)化為E,可推出C為氫氧化鈣,F(xiàn)能轉(zhuǎn)化為D,B能轉(zhuǎn)化為D,B能與A、C反應,

可推出B為酸,如稀鹽酸,代入驗證,符合題意。(1)由分析可知,F(xiàn)為碳酸鈉,碳酸鈉俗

稱純堿、蘇打;由分析可知,B物質(zhì)屬于酸;(2)A生成C的反應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

氧化鈣,該反應放出熱量;(3)C和F反應為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0H)2+Na2cO3=CaCC>3J+2NaOH;該反應符合''兩種化合

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解題模板

四、推斷題解題方法之剝離法

剝離法是根據(jù)已知條件把推斷過程中存在的有明顯特征的未知物質(zhì)先剝離出來,再將其作

為已知條件來逐個推斷其他物質(zhì)。

例4(2022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某白色固體M可能由NazCOs、Na2S04,MgCl2,Ba(OH)2

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組成。為確定其成分,小寧進行如圖所示實驗。

則:(1)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o

(2)白色固體M的成分是0

【答案】(DAgCl

(2)Na2C03>MgCk、Ba(OH)*

【解析】

氫氧根離子和鎂離子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碳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領沉

淀,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領沉淀,氯離子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

沉淀。

(1)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白色沉淀A中加入足量的稀鹽

酸,產(chǎn)生氣泡,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頓,一定不含硫酸領,樣品中一定

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鋼,一定不含硫酸鈉;無色溶液B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白色沉淀

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氫氧化根,無色溶液F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G,

所以G是氯化銀,樣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鎂,所以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AgCl;

(2)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白色固體M的成分是Na2cO3、MgCl2>Ba(OH)2O

針對枷練1.【2022遼寧撫順】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B、C是氧化物,

A、E物質(zhì)類別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

關系如圖所示(“一”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反應,“一”表示一種物質(zhì)經(jīng)一步反應

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問題。

(1)D的類別為(填“酸”、“堿”或“鹽”)。

(2)C的化學式為=

(3)寫出E的一種用途。

(4)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答案】(1)鹽

(2)H20

(3)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4)2NaOH+C02=Na2CO3+H20(合理即可)

【解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為CaCO”考慮CaCOs的化學性質(zhì),只與酸反應或高溫分

解兩條,D能轉(zhuǎn)化為C,C是氧化物,可知C可能是水、二氧化碳或氧化鈣,但C不能轉(zhuǎn)化

為D,所以C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氧化鈣,只能是水;B是氧化物,B、D能相互轉(zhuǎn)化(二氧

化碳和碳酸鈣能相互轉(zhuǎn)化),可知B為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E反應,且E中含鈣元素,

確定E是Ca(OH)z,那么A也是堿了;E可以轉(zhuǎn)化成堿A,A可能是氫氧化鈉等可溶堿,

(1)D是碳酸鈣,類別屬于鹽。

(2)C是水,化學式為也0

(3)E是氫氧化鈣,可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做建筑材料等。

(4)B是二氧化碳,A是氫氧化鈉等可溶堿,可以是ZNaOH+COzuNazCOs+H2?;?KoH+CC)2

=(0)3+m0或82(011)2+0);;=820)33+H20

針對訓練2.(2022河北中考)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

獲、儲存、利用和轉(zhuǎn)化等是實現(xiàn)目標的重要途徑。某小組設計的二氧化碳捕獲過程如圖所示

(反應條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其中C是一種常見的溶劑。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固態(tài)的F俗稱為。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4)D的一種用途是。

【答案】(1)干冰;(2)C()2+2NaOH=Na2cO3+H2。;(3)復分解;(4)改

良酸性土壤

cc

【解析】是一種常見的溶劑,因此是水,由圖中捕獲二氧化碳的途徑及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可推知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貝嚴為碳酸鈉或碳酸鈣,但由于又能與反應生成,碳

酸鈣不能再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鈣,因此B不是碳酸鈣,而是碳酸鈉,因此人是氫氧化鈉,口能與B反

應生成氫氧化鈉,因此口可以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

FG

鈉,因此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分解得到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因此G是氧化鈣,「是二氧化碳,帶入驗證滿足題意;(D根據(jù)推斷過程,「是二氧化碳,固

態(tài)二氧化碳俗稱干冰,故答案為:干冰;已)根據(jù)推斷過程,4是氫氧化鈉,因此反應①二

co

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方程式為:2+2NaOH=Na2CO3+H2O;故答

案為:CO2+2NaOH=Na2CO3+H2O;⑶根據(jù)推斷過程,反應②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

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答案為:復分解反應;(旬根據(jù)推斷

過程,D是Ca(0H)2,農(nóng)業(yè)上可以用氫氧化鈣來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為:改良酸性土壤。

針對訓I練3.(2022湖南邵陽中考)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已知A是人

體胃液中的一■種物質(zhì),可幫助消化;B、C、E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C、D、E為

氧化物,F(xiàn)為固體。它們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另

一種物質(zhì),“一”表示相連兩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省

略))

A-------*C——*E

B--------D--------F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zhì)A的化學式是;

(2)物質(zhì)F的用途是(任寫一種即可);

(3)若物質(zhì)D為紅棕色固體,請寫出D與E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高溫

【答案】(1)HC1;(2)做燃料;(3)3CO+Fe2O3=2Fe+3CO2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為為鹽酸,則A是氯化氫;C、E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C、

D、E為氧化物,F(xiàn)為固體,而一氧化碳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金屬單質(zhì)和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能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碳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金屬單質(zhì)和二氧化碳,則D為金屬

氧化物、C為二氧化碳、E為一氧化碳、F為碳;又由于鹽酸能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氫氣

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且B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則B為氫氣。(1)A為氯化氫,

化學式為HC1。(2)F是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可用于做燃料和冶煉金屬等。(3)D為

金屬氧化物,E為一氧化碳,若物質(zhì)D為紅棕色固體,則為氧化鐵,而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

高溫

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2Fe+3CO2。

針對”I練4.(2022遼寧鐵嶺葫蘆島中考)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已知A、B

含相同的金屬元素,B是爐具清潔劑的主要成分,D、E均為氧化物。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如

圖所示(圖中“一”表示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反應,“一”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部

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C的化學式可能是O

(2)B-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寫出D的一種用途o

(4)E-D的反應類型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