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阿拉伯帝國西高東低,沙漠廣布只有少數綠洲炎熱干燥降水很少亞洲西部,三洲交界北回歸線橫穿而過游牧生活商業(yè)活動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六、七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上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園各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統(tǒng)一的國家。一、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分期時間/年重大事件穆罕默德時期622-632創(chuàng)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四大哈里發(fā)時期(神權共和時期)632-661通過民主選舉或推舉而產生,繼位獲得了大多數穆斯林的認可①阿布·伯克爾(穆圣岳父),進軍敘利亞②歐麥爾·本·赫塔卜(穆圣岳父),發(fā)動大征服運動,打敗拜占庭、奪取敘利亞和埃及,消滅薩珊波斯③奧斯曼·本·阿凡(穆圣女婿),向東征服伊朗高原,向北攻占高加索地區(qū),向西奪取北非的利比亞④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圣堂弟及女婿),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份的問題發(fā)生分歧而分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只承認阿里)倭馬亞王朝時期(伍麥葉王朝、奧美亞王朝、白衣大食)661-750奧斯曼的堂弟穆阿維葉在大馬士革建立了倭馬亞家族的哈里發(fā)政權,開創(chuàng)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664-732年,向東攻占阿富汗、深入印度河流域、侵入中亞、為唐軍所阻,向西占領北非、攻入歐洲、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為法蘭克王國擊敗倭馬亞王朝的版圖,東起印度河和帕米爾高原,西至大西洋的比斯開灣,南至尼羅河下游,北達里海和咸海南緣,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阿拔斯王朝時期(黑衣大食)750-1258阿布·阿拔斯推翻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定都巴格達751年,擊敗唐將高仙芝(怛羅斯戰(zhàn)役),控制中亞9世紀,國家開始分裂,哈里發(fā)逐漸喪失實權1258年,隨著蒙古西征,阿拔斯王朝滅亡,阿拉伯帝國徹底瓦解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時間傳教地點宗教社團經典文獻教義發(fā)展穆罕默德公元7世紀(610年)610年,麥加創(chuàng)教→622年,出走麥地那穆斯林社團《古蘭經》核心內容:就是“安拉是唯一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630年,穆罕默德率領穆斯林占領麥加,半島各部落紛紛遣使麥地那,承認穆罕默德的統(tǒng)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632)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二、阿拉伯帝國政教合一國家北進敘利亞東滅薩珊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怛羅斯戰(zhàn)役控制中亞攻克埃及橫掃北非占領西班牙穆罕穆德逝世后,他的繼承者(哈里發(fā))開始了國家的擴張8世紀中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北接黑海與里海西臨大西洋東接中國唐朝南包整個阿拉伯半島西南尼羅河下游東南印度河西北接法蘭克王國阿拉伯帝國建立的影響伴隨帝國的形成,伊斯蘭教向半島以外的地區(qū)廣泛傳播。普瓦提埃戰(zhàn)役伊斯蘭教的傳播根據2023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估計,全球穆斯林人口約為19億,占全球人口的24.1%。世界穆斯林人口全球前五的國家是印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日利亞。穆斯林人口主要分布前五的地區(qū)是中東和北非、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歐洲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21》的數據,中國穆斯林人口總體上約為3000萬人,其中新疆穆斯林人口最多,約為1340萬。數學代數學之父--阿爾·花剌子模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并創(chuàng)造了完整的代數學。三、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帝國的醫(yī)學解剖圖《醫(yī)學集成》——阿爾·拉齊斯(865-925),巴格達醫(yī)院院長、“穆斯林醫(yī)學之父”《醫(yī)典》——伊本·西那,“醫(yī)中之王”醫(yī)學三、阿拉伯文化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醫(yī)學領域的經典。文學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國譯為《天方夜譚》,該書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并對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漁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伯達航海旅行記》是其中的名篇。
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巧妙,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三、阿拉伯文化材料一:材料二:哈里發(fā)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fā)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招攬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y(tǒng)編版九年級教材根據材料,回答問題: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文化繁榮的原因有哪些?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哈里發(fā)的重視大量希臘、波斯、印度典籍被翻譯成了阿拉伯文阿拉伯翻譯運動三、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材料一:英國學者羅伯特·布雷福特說:“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阿拉伯人,現代的歐洲文明就根本不會出現;如果沒有他們,歐洲就不會扮演那么一種超越所有先前進步階段的角色,如果不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響,在十五世紀,真正的文藝復興就不可能發(fā)生?!辈牧隙憾鞲袼箘t在《德國農民戰(zhàn)爭》中明確指出:“···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藥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备鶕牧希u價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用。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700年600年800年8世紀中葉成為世界性宗教630年穆罕默德重返麥加622年出走麥地那教歷紀年元年610年伊斯蘭教在麥加創(chuàng)立強調:伊斯蘭教發(fā)展歷史上的兩件大事:(1)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立宗教,開始傳教。(2)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麥地那,迎來伊斯蘭教發(fā)展的轉折,這一年成為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發(fā)展歷程()1.“通過宗教將松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征戰(zhàn)、商業(yè)、政治、移民等),使各個地區(qū)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边@一宗教最早盛行于A.查理曼帝國
B.古羅馬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D課堂練習()2.古代世界,由于技術落后、高山大河的阻礙等,各地區(qū)出現了不同的區(qū)域文明。其中公元7世紀后西亞、北非地區(qū)形成的文明被稱為A.阿拉伯文明 B.基督教文明 C.儒家文明 D.古印度文明A()3.穆罕默德,古阿拉伯政治家、宗教領袖,穆斯林認可的伊斯蘭先知,廣大穆斯林認為他是安拉派遣到人類中的最后一位使者。在阿拉伯國家建立過程中,穆罕默德的歷史功績在于①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 ②阿拉伯國家的雛形誕生③建成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④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阿拉伯帝國在政治上經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卻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qū)。這個文化區(qū),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這說明A.阿拉伯數字是由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的 B.東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國廣泛交流 C.阿拉伯帝國經濟繁榮、國家富庶 D.強大的阿拉伯帝國持續(xù)了上千年B()5.為延攬翻譯人才,哈里發(fā)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保存至今。材料反映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特點是A.創(chuàng)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B.宗教色彩非常濃厚C.保存、傳播古典文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救護理課程說課
- 護理教學計劃制定原則
- 大學生法制教育專題
- 天氣預報中班課程教案
- 專題01:漢字考點串講-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課件共2
- 小型家用面條機設計答辯
- 器質性情感障礙護理查房
- 小班健康衛(wèi)生教育
- 電教設備維修協議合同
- 石材釆購合同協議
- 期末考試-公共財政概論-章節(jié)習題
- 《飛機結構與系統(tǒng)》課件-機翼結構
- 運動與身體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溫州大學
- 電梯維保服務考核標準及評分辦法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車 整機試驗方法
- 2024全新校醫(yī)合作協議(重點條款版)
- 小腦梗死的護理查房
- 水產養(yǎng)殖公司合伙人股權分配協議
- 急救醫(yī)療資源整合優(yōu)化研究
- 牛津譯林7A-Unit3、4單元復習
- 專題四“挺膺擔當”主題團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