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氮的循環(huán)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7/2A/wKhkGWc26q6ADU6sAAGhLOPWfeE312.jpg)
![高中化學-氮的循環(huán)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7/2A/wKhkGWc26q6ADU6sAAGhLOPWfeE3122.jpg)
![高中化學-氮的循環(huán)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7/2A/wKhkGWc26q6ADU6sAAGhLOPWfeE3123.jpg)
![高中化學-氮的循環(huán)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7/2A/wKhkGWc26q6ADU6sAAGhLOPWfeE3124.jpg)
![高中化學-氮的循環(huán)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7/2A/wKhkGWc26q6ADU6sAAGhLOPWfeE31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環(huán)及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的影響;
(2)通過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認識N2、NO、NCh的性質;
(3)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NH3、鍍鹽的性質及鏤態(tài)氮肥的使用問題;
(4)通過觀察思考活動,認識HNO3的性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分析物質性質的能力;
(2)初步體會物質的濃度對化學反應產物的影響,進一步認識實驗中變量控制的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介紹合成氨發(fā)展的艱辛歷程,體會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yè)生產的過程,滲透化學
與技術關系的教育;
(2)通過介紹酸雨,光化學煙霧和富營養(yǎng)化等環(huán)境問題,了解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的影響,
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氮氣、氮的氧化物(NO、NO2)、氨、鏤鹽和硝酸的性質。
難點:硝酸的氧化性及氮元素化合價的轉變。
三、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法、探究法、歸納法
四、教學媒介及教學素材
1、教學媒體、課件;
2、相關實驗儀器及藥品
儀器:集氣瓶若干、帶鐵夾及鐵圈的鐵架臺、酒精燈、園底燒瓶、帶玻璃管和膠頭滴管的雙
孔橡皮塞,試管若干、試管夾、燒杯、玻璃棒、空礦泉水塑料瓶、感應圈、單孔橡皮塞、鑲
子、膠頭滴管等;
藥品:酚酰試液、濃氨水、濃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鏤固體、碳酸氫鏤固體、紅色石蕊
試紙、濃硝酸、稀硝酸、銅絲、鐵片、鋅片、鋁片等。
第1課時
【提問】上次課后給大家布置了一項任務:查找氮循環(huán)的資料,小組合作畫出氮循環(huán)圖示,
寫出短文。重點說明氮循環(huán)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質,它們是如何轉化的?下面,請
各小組準備交流。
【小組交流】選取二個小組作為代表在課堂上交流,其他小組的成果課后以科技小報的
形式展示或收錄到成長檔案袋中。
【點評評價】教師點評并做好表現性評價
【過渡】在氮循環(huán)中涉及到了較多重要的含氮元素的物質及其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這
些物質的性質及轉化。
【板書】1、氮氣與氮的固定。
【講述】氮氣是由氮原子構成的雙原子分子,兩個氮原子間共用三對電子,使每個原子都
達到穩(wěn)定結構。要破壞這種牢固的結合,需要很高的能量。故常溫下,氮氣的化學性質不
活潑,很難與其它的物質發(fā)生反應。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氮氣能與氧氣、氫氣等物質發(fā)生
反應。
【演示實驗】在一個空礦泉水塑料瓶距瓶底10cm處,對稱地鉆兩個小孔,
然后放在感應圈上,將感應圈的兩根極針通過小孔插入瓶中,使2\
------------>
兩根極針成一條直線,且針尖之間相距0.5cm(如圖),接通電源,―
觀察實驗現象。待礦泉水瓶中產生紅棕色氣體后,加入蒸儲水,
振蕩,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溶液。.
【結論】在放電或高溫的條件下,空氣中的氮氣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
化氮在空氣中很不穩(wěn)定,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
【板書】
放電或用詞
N2+O22NO(有毒、無色、難溶于水)
2NO+O2=2NO2(有毒、紅棕色、與水反應)
3NO2+H2O=2HNO3+NO
〈討論〉1、現給你一試管二氧化氮,其它藥品和儀器自選,根據上述反應,請你設計實
驗,要求盡可能多的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2、你的設計對工業(yè)上生產硝酸有什么啟示?(從原料的充分利用,減少污染物的
排放等方面考慮。)
【過渡】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態(tài)的氮,除了閃電等自然方法外,能否用人工的方法把空氣中的
氮氣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呢?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科學家們發(fā)現在一定條件下,
氮氣和氫氣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腐遍、腐壓
【板書】N2+3H2?倦比別-2NH3(可逆反應)
【講述】像這樣同時向正反兩個方向進行的反應稱為可逆反應。在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
用"“代替“="。=
人們把像這樣使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的氮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綜上所述:
【板書】
匕由=[高能固氮
氮的固定{[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指導閱讀】閱讀P74-氨的合成。
【課堂小結】學生自己概括?整合。
【課堂練習】
1、氮的固定有三種途徑: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業(yè)固氮。指出下列固氮方式各屬于
哪種類型。
(1)閃電時氮氣轉化為一氧化氮。
(2)豆科作物根瘤菌將氮氣轉化為化合態(tài)氮。
(3)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作用下,氮氣和氫氣反應合成氨。
2、雷鳴閃電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在閃電發(fā)生的過程中,空氣中的氮氣和氧
氣直接化合。假設某次雷電放出的能量為L5X107KJ。已知imoQ與Imog化合
時要吸收181KJ的能量,閃電時有1/1OOO的能量用于這一反應。
(1)此次閃電所產生的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2)此次雷電的生成物相當于給土壤施加了多少千克的尿素[CO(NH2)2]化肥?
第2課時
【復習】高能固氮和工業(yè)固氮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有哪些?
【引入】氨是氮循環(huán)中的主要物質,它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我們一
起來探討氨和鏤態(tài)氮肥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板書】2、氨和鍍態(tài)氮肥
【學生分組實驗1】氨的溶解性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2】氨和氯化氫的反應。
【交流討論】用多媒體投影所要討論的問題: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
實驗實驗現象結論
實驗1
實驗2
2、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獲得了氨的哪些物理性質?是通過什么現象獲得的?
3、氨的噴泉實驗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僅是簡單的溶解過程嗎?由什么現象可以說
明?
4、由[演示實驗2]的現象,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5、氨除了能與鹽酸反應外,還能與硫酸、硝酸反應嗎?若能,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演示實驗2中若將濃鹽酸用濃硝酸、濃硫酸代替,會觀察到同樣的現象嗎?
6、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請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氨還可能具有什么性質?它可能
與哪些物質反應?
7、氨水為何不大量用作化肥?
【歸納板書】學生歸納,老師點評并板書。
一、氨的物理性質: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極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學性質:
1、與水反應:NH3+H2O-NH3H2O(可逆反應)
+
NH3-H2O-NH4+OH-(可逆過程)
2、與酸反應:NH3+HC1=NH4C1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C)4
催化劑
3、與氧氣反應:4NH3+5O2高娛4NO+6H2。
【講解】由于氨水易揮發(fā),不易運輸,因此氨水不大量用作化肥,而是常將氨制成各種固
態(tài)的鍍鹽加以使用,如何科學的使用鍍態(tài)氮肥呢?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了解錢態(tài)氮肥
的主要成分——鏤鹽的主要性質。
【學生分組實驗3】取少量氯化鏤固體放在試管中加熱。
【學生分組實驗4】取少量碳酸氫鏤固體放在試管中加熱,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新制的石灰
水中。
【學生分組實驗5】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鏤固體,再滴加適量的10%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并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貼在玻璃棒上靠近試管口,觀察現象。
【交流討論】用多媒體投影所要討論的問題: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
實驗實驗現象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2、鏤鹽具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
3、鍍鹽與堿溶液反應的本質是什么?
4、怎樣合理地儲存和施用鏤態(tài)氮肥?
【歸納板書】學生歸納并板書
三、鏤鹽的物理性質:白色,易溶于水的晶體。
四、鍍鹽的化學性質:
加熱
1、受熱易分解:NH4clNH3t+HClt
加熱
NH4HCO3NH3T+co2T+H20
加熱
+
2、與堿溶液反應:NH4+OHNH3T+H2O
+
NH4+OH=NH3H2O
保存方法:密封、陰涼通風處保存。
施用注意事項: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等混用;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課堂小結】學生整合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課堂練習】教材P80-811(3)(4)(5)、4(1)
【課外作業(yè)】教材P812、3
第3課時
【復習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通過哪些方法可以制得NH3?如果實驗室要制得少
量NH3,你會選擇哪種方法?為什么?(由于氮氣與氫氣反應條件不易獲得,加熱錢鹽制得
的NH3又不純,故實驗室選擇鏤鹽與堿反應來制得少量氨氣。)
【板書】3、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加熱
(1)反應原理:2NH4Cl+Ca(OH)22NH3t+CaCl2+2H2O
(2)發(fā)生裝置一固體+固昌型
(3)干燥劑——堿石灰或無水CaCL
(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5)驗滿方法——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6)尾氣處理——用水吸收
〈討論〉:用水吸收氨氣時,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如何防止這一現象的發(fā)生?
【講述】工業(yè)三酸之一的硝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學試劑,下面我
們一起來討論它的性質。
【板書】五、硝酸及其應用
【實驗1】取一瓶濃硝酸,打開瓶蓋,小心的扇聞濃硝酸的氣味。
【實驗2】在兩支試管中各放入一小塊銅片,分別加入少量4mol/L的稀硝酸和14mol/L的
濃硝酸,立即用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封住試管口,觀察試管中發(fā)生的現象。
【實驗3】將[實驗2]中的金屬銅換成金屬鐵進行相同的實驗,觀察發(fā)生的現象。
【交流討論】用多媒體投影所要討論的問題: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列表格:
實驗實驗現象結論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2、通過實驗探究,你對硝酸的氧化性有了哪些認識?
3、濃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為什么?
4、歸納硝酸的物理、化學性質?
【歸納板書】學生歸納,老師點評并板書
1、物理性質:純硝酸無色,易揮發(fā),有刺激性氣味,熔沸點低,密度比水大。
2、化學性質:
光或熱
(1)不穩(wěn)定性:4HNO32H2O+4NO2T+O2T
(2)強氧化性:(規(guī)律:濃硝酸一般被還原為NO2,稀硝酸一般被還原為NO,產物與
硝酸的濃度有關。)
①與金屬反應——除金、柏、鈦外(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鈍化)
CU+4HNO3(濃)=CU(NO3)2+2NO2T+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t+4H2O
②與某些非金屬單質(如碳)反應
加熱
C+4HNO3(濃)CO2T+4NO2T+2H2。
〈討論,①通常情況下,濃、稀硝酸作氧化劑時,還原產物有何規(guī)律?
②濃硝酸通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通常被還原為NO,故相同條件下,稀硝
酸的氧化性強于濃硝酸的氧化性,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請闡述你的理由。
【講述】掌握物質性質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利用物質,二戰(zhàn)期間,由于德軍即將占領丹
麥,丹麥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玻爾被迫要離開自己的祖國。他堅信以后一定能返
回祖國,決心把心愛的諾貝爾獎章留下。為了不使獎章落入德軍之手,他把獎章溶解在
一種溶液中,并存放在瓶子里。丹麥被德軍占領后,納粹分子闖進玻耳家中,連獎章的
影子也沒發(fā)現。戰(zhàn)后,玻耳從溶液中提取出金,又重新鑄成了獎章。這種溶液就是王水
(由濃鹽酸與濃硝酸按體積比3:1混合而成)。又如食物中的硝酸鹽是無毒的,但是在
一些細菌的作用下,會被還原為有毒的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生活中注意不要吃腐爛
的食物,因為這種食物含較多的亞硝酸鹽。
【指導閱讀】閱讀P78-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
〈思考>由于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氮循環(huán)的影響而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哪些?
(酸雨、光化學煙霧、富營養(yǎng)化)
【課堂小結】學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1頁的“概括?整合”。
【課堂練習】教材P801(1)(2)
【布置研究性作業(yè)】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依據學生興趣自主選取其中一個課題進行研究,
研究成果將以小組為單位以板報的形式進行交流。
1、如何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界中氮循環(huán)的影響?
2、如何減少氮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
3、查閱資料,了解人工固氮的研究方向、成果及研究固氮的意義。
氮的循環(huán)
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本節(jié)選自魯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jié),氮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
生在中學階段所學習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jié)內容不僅為以后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而且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理論,培
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教材在知識安排上盡量是知識與生生活產相結合,理論與實際
相結合,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各項能力。體現了“從生活
中走進化學,再用化學去指導生活”的理念
【重點難點】
本節(jié)重點是氮氣、氨、錢鹽和硝酸的性質,難點是對硝酸氧化性的理解和應用。
二、過程分析:
本節(jié)包括三部分內容: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氮循環(huán)中的重要物質、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
環(huán)境的影響,共分三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介紹氮的循環(huán)、氮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第二課時主要介紹氨和鍍鹽的性質;第三課時介紹硝酸和人類活動對氮循環(huán)和環(huán)境的影響。
第二課時:
.氨與錢鹽
對于氨的學習,我充分挖掘課本上觀察思考這個欄目,
通過演示噴泉實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思考課本上的問題1,歸納出氨的物
理性質,分析總結出氨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通過實驗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課本
上的問題2,歸納總結出氨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緊接著提出是否可以將鹽酸替換成硝酸硫
酸,通過書寫相應的離子方程式,提升學生的認識,反應的本質是氨氣和氫離子的反應。
引導學生思考課本上的問題3,從化合價的角度,引出氨的催化氧化,完成這部分的
教學。
[過渡]由于氨水易揮發(fā),不易運輸,因此常將氨制成各種固態(tài)的鍍鹽加以使用,如何科
學的使用鏤態(tài)氮肥呢?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了解鏤態(tài)氮肥的主要成分一一鏤鹽的主要性
質。
對于錢鹽的教學,我也是充分挖掘課本上的觀察思考,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
現象,分析歸納出鏤鹽的性質。
通過實驗1和2,讓學生歸納出錢鹽的不穩(wěn)定性;演示實驗2讓學生歸納出氯化錢與氫
氧化鈉方程式,通過書寫相應的離子方程式,歸納出鏤鹽和堿反應的實質,從而引出氨氣的
實驗室制法,介紹實驗裝置。在學生對錢鹽的性質了解的基礎上,將問題回歸到生活上,我
們應當如何合理的儲存和使用鏤態(tài)氮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這個實際問題,這
樣做,不僅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提高學
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時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設置必要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然后由學生討論、歸納出
氨與鍍鹽的性質,從而水到渠成的突破重點。
第2課時氨與錢態(tài)氮肥
基礎練習
1.實驗室可以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干燥、收集氣體M,多余的氣體可用水吸收,則M是
()
堿石灰
A.NH3B.NOC.Cl2D.N02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它是農業(yè)上常用的氮肥
B.工業(yè)上用壓和N2合成氨與自然界中放電時和N2反應都屬于氮的固定
C.大型中央空調的制冷劑可用液氨
D.核鹽易溶于水,且可與強堿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3.氯化核和氯化鈉可用下列哪一種方法分離()
A.加入氫氧化鈉B.加入AgNOs溶液
C.加熱法D.加入一種合適的酸
4.(雙選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純凈物
B.氨水中濃度最大的含氮粒子是Nft
C.氨水顯堿性是因為氨氣電離出少量氫氧根離子
D.氨水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但需要密封保存
5.(雙選題)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硫酸鍍溶液與氫氧化領溶液共熱:NHr+OH-△NHsf+壓0
^^NH3f+H2O
B.氯化鍍溶液中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加熱:NH:+OH-
+
C.氨水與鹽酸反應:NH3-H2O+H=NHt+H2O
D.氨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2Na?H2O+CO2=2NHj+CO『+H2O
6.將NH4HCO3置于試管中加熱,把產生的混合氣依次通過足量的NazOz和濃硫酸,最后
收集到的氣體為()
A.NHaB.C02C.H20D.02
7.若要得到干燥的NB,應選擇的干燥劑為()
A.濃H2sOqB.堿石灰C.CaCl2D.P206
8.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三套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其中堿石灰為固體氫氧
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甲乙丙
(1)三位同學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O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
A.氨氣難溶于水B.氨氣極易溶于水
C.氨氣密度比空氣大D.氨氣密度比空氣小
E.氨氣密度比水大F.氨氣密度比水小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如果他們的實驗
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選填“甲”、“乙”或"丙”),收
集不到氨氣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A.聞到有氨氣逸出
B.棉花被氣體沖出
C.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試管口檢驗,發(fā)現試紙變藍
D.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在試管口檢驗,發(fā)現試紙變紅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也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鍍固體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
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填“甲”、"乙”或“丙”)。
鞏固提高
1.某白色晶體X與濃H£0,共熱放出氣體Y,與濃NaOH溶液共熱放出氣體Z,Y、Z相
遇又結合成X,則X可能是()
A.NH4C1B.NaClC.(NHjSOaD.Na2CO3
2.如下圖所示,夾子開始處于關閉狀態(tài),將液體A滴入試管②與氣體B充分反應,打
開夾子,可發(fā)現試管①內的水立刻沸騰。則液體A和氣體B的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氣
C.氫氧化鈉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3.A是一種白色晶體,受熱分解能生成B、C兩種無色氣體,C的水溶液與硝酸銀溶液
反應產生白色沉淀,A與濃NaOH溶液共熱,也能生成氣體B。用圓底燒瓶分別收集干燥的
氣體B和C,然后將集滿氣體的燒瓶按如圖所示裝置組裝,擠壓滴管的膠頭時,可以分別得
到藍色噴泉和紅色噴泉。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p>
(1)A的化學式是。
(2)收集氣體B的方法是。
(3)B與C兩氣體相遇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⑷寫出A與濃NaOH溶液共熱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2課時氨與錢態(tài)氮肥答案解析
基礎練習
1解析:氣體可用堿石灰干燥,故C、D兩項錯誤;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故B
項錯誤;用防倒吸裝置吸收,說明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故A項正確。
答案:A
2解析:在農業(yè)中常用氯化鉉或硫酸錢做氮肥,由于氨氣極易揮發(fā),故不用氨水做氮肥。
答案:A
-
3解析:NaCl和NH4C1兩種物質中都含C1,故加AgNOs溶液或加酸都起不到分離的作
用;加入NaOH,只能鑒別NH£1和NaCL但達不到分離的目的;利用鏤鹽的不穩(wěn)定性及Na
的化學性質進行分離,應選用加熱法。
答案:C
4解析:氨水呈堿性的原因是氨氣與水反應生成的一水合氨少量電離產生了氫氧根離子,
故C項錯誤;溶于水中的氨氣大部分以NB-IW形式存在,故B項錯誤;氨水中的一水合
氨易分解而使氨氣揮發(fā),故氨水需要密封保存,但氨水在光照條件下不分解,不需要棕色
試劑瓶盛裝,故D項正確。
答案:BC
5解析:A項,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為2NHj+S07+Ba2++
20IF^^BaS041+2NH3f+2H2O;D項,.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為NH3-H2O+CO2=NH^+HCO「。
答案:BC
6解析:NftHCOs^^^NHat+C02t+H20,混合氣體成分為NH3、C02,H20.,通過足量N&O2
時發(fā)生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2Na2Oz+2H2O=4NaOH+()2t,混合氣體變成NH3,
02,再通過濃硫酸時82NH3+H2so4=(NH%S04,故最后收集到的氣體為O2。
答案:D
7解析:加3是堿性氣體,與濃H2SO4、P2O5反應,故A、D兩項不符合要求;雖然CaCh
是中性干燥劑,但會吸收NHs生成[Ca(NH3)8]Cb,故C項也不符合要求。
答案:B
8解析:(1)三位同學都是利用了實驗室制法制取氨氣,反應的方程式都為2NH61+
Ca(0H)2^^CaCl2+2NH3t+2H20o(2)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中且密度比空氣小,故收集氨
氣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3)氨氣是一種堿性氣體,能被硫酸吸收,故乙收集不到氨氣,反
應的方程式為2NH3+H2so4=.=(NH4)2S04。(4)檢驗氨氣常用的方法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
試管口檢驗,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審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5.2.1 平行線》2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地球的運動》聽課評課記錄3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4.1《不等式》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7.2《魚米之鄉(xiāng)-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聽課評課記錄2
- 用戶體驗設計服務協(xié)議書(2篇)
- 環(huán)境整治用功協(xié)議書(2篇)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8.1《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國家利益的含義》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級地理上冊3.2土地資源聽課評課記錄1新版新人教版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17.3.2一次函數的圖象2》聽評課記錄22
- 北京課改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3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聽課評課記錄
- (完整版)高考英語詞匯3500詞(精校版)
- 2024年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社會招聘筆試真題
- 防火墻漏洞掃描基礎知識
- 供應鏈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 NPI管理流程文檔
- 運動技能學習PPT
- 嶺南版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 應急裝備、應急物資臺賬(較詳細)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
- 大學物理光學答案
- 關于教材編寫的統(tǒng)一格式的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