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_第1頁
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_第2頁
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_第3頁
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_第4頁
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導語:《唯一的聽眾》記敘了一位老教授是默默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這幾周學校開展了校本教研賽課活動,今天輪到我們五年級的教研課,執(zhí)教老師是王老師,她執(zhí)教的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唯一的聽眾》,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千上百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欽佩和感激之情??偟膩碚f,這堂課上得不錯,有以下這些地方值得我學習。1、德育教育: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帶來的感動;2、學習寫法:學習作者通過環(huán)境、心理、語言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1、思路清晰——抓老婦人的“語言變化”這條主線貫穿全文的教學讓學生領會文意;2、品讀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情感和內心的變化,學習主人公的高尚品質。3、過渡句自然——從剛開始的導語到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到結尾的結束語都設計得很美,使整堂課渾然一體。1、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后總結“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概括能力;2、對文中第10自然段的想象補充,以及最后的作業(yè)“想象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3、“老婦人對我的每一句鼓勵的話、跟著老師的導語接讀、第9自然段指導讀”,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課文空白處想象并寫作,是這堂課的一大亮點,也符合高年級“讀寫結合訓練”的要求。講文本與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堂課王老師從“導語——課文朗讀——配樂寫作——課文升華”,始終將音樂潛移默化地貫穿整個課堂,起到很好的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開頭:更易于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振奮精神,放松心情,提高審美情趣,從而創(chuàng)設意境,創(chuàng)造一個有益于學習的積極情緒的環(huán)境。朗讀時:語文課文的學習,朗讀必不可少。在老師范讀和學生朗讀的同時,如果能配上音樂,就會使整個課堂豐盈起來,給朗讀者和聽眾帶來美的感受,寫作時:都可以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音量盡量開得小一點。在優(yōu)美音樂的陪伴下進行學習,不但能去除浮躁,放松心情,還能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高雅的情趣。使學生文思如泉涌,寫出好文章。1、導航一:思考一詞后應該加冒號;2、課件上:重點詞的字體顏色應該隨著學生的回答變色;3、教師的點評應及時到位;4、第9自然段妹妹驚訝的感覺多余敬佩的感情;5、對語言文字的品析還不到位。1、對于這樣的課文,分段還學要進行嗎?2、文章除了老婦人的語言,還有幾處寫得很美的句子,需要拿出來美美地讀嗎?3、對于課后的問題什么時候進行解答?1、小學高年級的閱讀課教學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要抓兩點:寫什么?(文章主要內容——多種形式的讀,以讀悟文)怎樣寫?(教寫法)2、抓主線,線索要清晰;抓重點句,品讀人物品質;3、繼續(xù)訓練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小學語文觀摩課《唯一的聽眾》聽課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