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_第1頁
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_第2頁
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_第3頁
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_第4頁
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CCSY**團體標準T/CSSS****-20**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Componentrequirementsofexerciseprescription(文件類型:草案)20**20**-**-**發(fā)布20**-**-**實施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發(fā)布

前?言本指南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規(guī)定的規(guī)則起草。本指南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指南起草單位:北京體育大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南京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北京醫(yī)院、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北京師范大學、廈門理工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河北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廈門大學、重慶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浙江省寧波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奧美之路(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任弘、王正珍、李紅娟、邱俊強、毛杉杉、嚴翊、王榮輝、許春艷祝莉、李祥臣、張漓、王夢蝶、馮連世、盛蕾、譚思潔、章嵐、馬晶、張獻博、張晉、馬力文、呂韶鈞、黃彩華、孟思進、周志雄、張凡、隗金水、史東林、張大超、王利紅、林東海、鐘代笛、徐玉明、陳慶果、劉虹霞、徐峻華。 引?言運動處方是由運動處方師、運動健康指導師、康復師、康復治療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臨床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員依據(jù)參加體育活動者的年齡、性別、個人健康信息、醫(yī)學檢查、體育活動經(jīng)歷以及心肺耐力等體質測試結果,并根據(jù)健身目的,用處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統(tǒng)化、個性化的體育活動指導方案。運動處方應包含的要素是制定運動處方的核心內容,也是應用運動處方實現(xiàn)提升體質水平、防治慢性疾病的必要條件,亟需規(guī)范運動處方所需要素的內容,為運動處方師和臨床醫(yī)生制定精準運動處方提供規(guī)范化標準。運動處方構成要素要求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運動處方所應包含的構成要素的總體原則、要素內容及其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運動處方師、運動健康指導師、康復師、康復治療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臨床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員對體育活動者運動處方的制定。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運動處方exerciseprescription;ExRx由運動處方師、運動健康指導師、康復醫(yī)師、康復治療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臨床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員依據(jù)參加體育活動者的年齡、性別、個人健康信息、醫(yī)學檢查、體育活動的經(jīng)歷以及心肺耐力等體質測試結果、并根據(jù)健身目的,用處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統(tǒng)化、個性化的體育活動指導方案。4總體原則4.1要素應完整一個完整的運動處方應該包括以下8項內容:運動目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總量、運動進度和注意事項。4.2宜服務個體制定運動處方的意義在于使運動處方對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科學健身,達到增強體質、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最佳效果。運動處方是安全有效、精準對焦于運動的個體,有明確的具體鍛煉內容、簡單可實施的日?;∩矸桨?。5要素要求5.1應明確運動目的一個運動處方要有明確的運動目的。運動目的是運動處方的制定人員根據(jù)運動處方對象的需求制定的明確目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常見的運動目標可包括但不僅限以下內容:提高心肺耐力、控制體重、增肌、減脂、塑型健美、提高體質水平、矯正不良體姿、各種慢性疾病的早期預防與控制等。5.2應明確運動方式一個運動處方要有明確的運動方式。運動方式的選擇宜遵守以下要求:(1)建議所有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應進行有節(jié)律的,大肌肉群參與的、所需技巧較低的、中等或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健身舞蹈等。除此之外,應根據(jù)個人體力狀況,進行至少每周2次的抗阻練習。(2)對于其它需要運動技巧和體質水平較高的競技運動,僅應推薦給擁有相應技巧和體質水平的人。(3)建議常年久坐少動者,從低強度有氧運動開始,逐漸增加運動強度至中等強度,隨著對有氧運動的適應性增加,可根據(jù)個人體力狀況,每周至少進行2次的抗阻練習。(4)對于年老體衰者,或有殘疾妨礙從事體育鍛煉者,推薦進行力所能及的日常體力活動。5.3應明確運動強度運動處方中要有明確的運動強度。需要根據(jù)運動處方對象的具體情況(如:心肺耐力水平、年齡、健康狀況、生理差異、日常體力活動、運動習慣以及社會和心理等因素)和期望達到的運動目標,確定適合運動處方對象的個體化運動強度。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應采用儲備心率百分比、最大心率百分比、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比、代謝當量、自覺用力程度或無氧閾等指標來表示??棺杈毩暤倪\動強度可用適當技術1次舉起或對抗的最大重量或阻力(1RM)的百分比或最大重復次數(shù)的抗阻重量表示(如:5RM)。5.4應明確運動時間運動時間是指每天單次運動或分次累計的持續(xù)時間,反映運動處方對象承受的運動量的大小。制定運動處方時,運動時間要素宜遵照以下要求:——對于大多數(shù)成年人,若采用中等強度運動,則運動時間范圍宜為每天3060分鐘;若采用較大強度運動,則運動時間范圍宜為每天2060分鐘;若運動強度為中等和較大強度相結合,則運動時間范圍宜為每天2060分鐘?!暨\動目的是控制體重,則運動時間應更長些,宜為每天6090分鐘?!陨线\動時間為正式運動時間,不應包括正式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和運動后的整理及拉伸活動。——每天的運動時間可一次完成,也可多次累計完成,但每次至少持續(xù)10分鐘以上。5.5應明確運動頻率運動頻率采用“每周執(zhí)行運動計劃的天數(shù)”表示。制定運動頻率宜遵照以下要求:——建議多數(shù)成年人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3天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周35天中等和較大強度相結合的運動?!鄶?shù)成年人不應推薦每周進行超過5天的較大強度運動?!暨\動計劃包含多種模式的運動,并且這些運動可以使身體的不同部位得到鍛煉或者使用不同的肌群,那么可向這部分人群推薦每天進行這類運動。5.6應明確每周的運動總量運動總量指每周完成運動的總數(shù)量。是由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共同決定的。運動總量可用運動的總時間表示,也可用力量練習中克服的總重量表示,也可用總的距離表示。如周累計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每周累計臥推1500公斤、每周累計跑步50公里等。運動總量還可用每周梅脫小時(MET-h/wk)、梅脫分鐘(MET-min/wk)或千卡/周(Kcal/wk)表示。大多數(shù)成年人的運動總量宜為8.5-17MET-h/wk或500-1000MET-min/wk,相當于消耗1000Kcal/wk的中等強度運動/體力活動,或大約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5.7應明確運動進度運動進度是指運動處方實施一段時間,處方對象適應良好后,調整運動處方的某個要素,使運動處方的難度提升一個臺階,以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運動處方的進度取決于運動處方對象的健康狀況、體質水平、訓練反應和運動計劃的目的。專業(yè)人員在實施運動處方時,可以通過增加運動處方中要素的一項或幾項內容來達到目的,如可以增加單次運動時間、增加周運動頻率或提高運動強度。運動進度的制定宜遵照以下要求:——在運動計劃的開始階段,應首先選擇逐漸增加單次運動時間來實現(xiàn)運動進度的提升?!蟛糠殖赡耆说暮侠磉M度應為計劃開始的46周中,每12周將每次運動的時間延長510分鐘?!斶\動處方對象進行有規(guī)律鍛煉至少1個月之后,接下的26個月里(老年人和體質水平較低的人應延長時間),可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間、頻率和強度,以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一次不宜增加要素過多,以防運動過量?!\動處方師若提高運動處方各要素中的任何一項,都應該遵守循序漸進原則,應從低負荷、小強度開始。一般每個月可以提升10%有氧運動量,5%抗阻練習的量。5.8應說明注意事項每一個運動處方都應該包括執(zhí)行該處方時需注意的事項,注意事項應根據(jù)處方對象的具體情況詳細列出??砂ǖ痪窒抻谝韵率马棧海?)根據(jù)運動處方對象的具體情況做好運動風險提示與醫(yī)務監(jiān)督;(2)根據(jù)運動處方對象的個人情況確定最佳運動時間段;(3)充分恰當?shù)倪\動前熱身、運動后的放松及拉伸,在注意事項中明確給出具體的熱身、放松及拉伸的方式、次數(shù)或時間;(4)根據(jù)運動處方對象的個人情況給出降低運動強度或終止運動的指征;(5)根據(jù)運動處方的具體內容和處方對象的個人情況,給出服裝、場地、運動環(huán)境的具體要求;(6)飲食配合,為了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幾乎所有的運動處方在執(zhí)行時都應該輔助以飲食建議。 參考文獻[1]馮連世.運動處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09.[2]美國運動醫(yī)學會.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M].10版.王正珍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9.05.[3]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健身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12.[4]王正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