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2滑輪【考點梳理】考點一、杠桿與杠桿的平衡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支點:杠桿轉動時固定不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注: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力臂畫法:一定點,二畫線,三從點向線引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既為力臂,標上相應地符號。3.杠桿的平衡(1)杠桿平衡狀態(tài):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2)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注:杠桿的平衡分為水平位置平衡和非水平位置平衡。在進行杠桿平衡條件探究實驗時要調節(jié)平衡螺母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為了方便測量力臂?!髯ⅲ焊軛U所受重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重力力臂為零,重力對杠桿的轉動不產生影響杠桿種類構造特點應用舉例優(yōu)點缺點省力杠桿L1>L2省力費距離鉗子、起子費力杠桿L1<L2省距離費力釣魚桿、理發(fā)剪刀等臂杠桿L1=L2改變力的方向天平、翹翹板考點二、滑輪1.滑輪(1)結構:滑輪主要部分是能繞軸轉動的輪子(2)定義:滑輪是一種周邊有槽,可以繞著裝在框子里的軸轉動的輪子。2、滑輪的分類根據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又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定滑輪:使用時,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動滑輪:使用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叫動滑輪。(1)定滑輪A、定滑輪的本質:(1)支點在軸心O處。(2)動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即為滑輪的半徑r。(3)定滑輪實際上就是等臂杠桿。(4)拉力大小始終等于重物的重力G大小。(5)拉力的方向與重物移動的方向相反。結論:使用定滑輪不省,但可以改變施力的。B、定滑輪的特點(1)拉力的方向:改變拉力的方向(2)拉力的大小:不省力,F(xiàn)=G(3)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不省距離,S=h小結: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改變動力的方向。(2)動滑輪A、動滑輪的本質:(1)支點在邊緣O處。(2)動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2倍,即為L1=2L2=2r。(3)依據杠桿平衡條件,F(xiàn)L1=GL2,所以,F(xiàn)=1/2G。(4)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5)拉力的方向與重物的移動方向相同。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但不能改變施力的。B、動滑輪的特點(1)拉力的方向拉力的方向:不改變(2)拉力的大小:省一半力,F(xiàn)=1/2G(3)拉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費一倍距離,S=2h小結:在使用動滑輪拉物體時,可以省力,但拉力的方向不改變??键c三:滑輪組1、滑輪組吊重物滑輪組: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既能省力也能改變力的方向。結論:(1)拉力F的大小與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n有關。使用滑輪組時,若動滑輪重和磨擦不計,動滑輪被幾股繩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的幾分之一,即繩子段數判斷:動算定不算(有幾根繩子承擔著動滑輪和物重)(2)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與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n有關。S=nh(3)假如物體勻速上升,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繩與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n有關。V繩=nV重分析右邊滑輪組,力F與重力G有什么關系?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與重物提升的高度有什么關系?圖中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為5(a)若動滑輪重G/不計,拉力F是多少?(b)若動滑輪重G/不能忽略,那么圖中的拉力F應等于多少?(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與重物提升的高度有什么關系?S=5h(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繩與重物提升的速度有什么關系?V繩=5V物2、滑輪組水平拉物體使用滑輪組水平拉重物時,若動滑輪重和摩擦不計,動滑輪被幾股繩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體與接觸面摩擦力的幾分之一。即如圖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1/3f,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S,。3、滑輪組力學計算的核心步驟(1)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處處相等!(2)對動滑輪進行受力分析!考點四:滑輪組繞線方式組裝滑輪組口訣:“奇動偶定”。確定好了動滑輪和定滑輪的個數后,再確定繩子的起始點。
(1)當n為奇數時,繩子的起始點從動滑輪開始,經定滑輪依次按畫螺旋線的方法繞線。
(2)當n為偶數時,繩子的起始點從定滑輪開始,經動滑輪依次按畫螺旋線的方法繞線?!绢}型歸納】題型一:定滑輪的特點1.(2022·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用滑輪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所用拉力分別為、、、,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A. B.C. D.2.(2021·貴州畢節(jié)·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zhí)另一端,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1>F2>F3 B.F3>F2>F1C.F1、F2、F3的大小不能確定 D.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力F1、F2、F3所做的功相等3.(2021·貴州黔東南·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天花板上掛著一個滑輪,繩繞過滑輪后兩端分別連接A、B兩物體,A、B兩物體所受重力為GA=6N,GB=9N,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B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繩對A的拉力大小為9N B.繩對B的拉力大小為9NC.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3N D.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為15N題型二:動滑輪的特點4.(2022·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用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個物體,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1、F2、F3,其中最小的力為(
)A.F1 B.F2 C.F3 D.一樣大5.(2022·上海市第二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物體A在大小為2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若不計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的自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此滑輪是定滑輪 B.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0.4WC.使用此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D.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4N6.(2022·上?!ぐ四昙墕卧獪y試)如圖所示的裝置,滑輪自重20N,其下端掛重280N的物體C,杠桿可繞軸O無摩擦地轉動,繩和杠桿的重力不計,杠桿上刻度均勻。要使杠桿在圖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桿的A點所加的豎直向上的力F應是()A.150N B.200N C.300N D.400N題型三:豎直滑輪組有關問題7.(2022·湖北·毛壩初中八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100N的重物,兩個相同的滑輪的重力均為20N,不計繩重和輪與軸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40NB.若物體上移0.5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1mC.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離D.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0.2m/s,物體移動的速度為0.4m/s8.(2020·湖北武漢·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相同的滑輪組,勻速提起相同的重物,并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省力,甲圖所做的總功大B.甲圖省力,甲、乙兩圖中所做的總功一樣大C.乙圖省力,甲、乙兩圖中所做的總功一樣大D.乙圖省力,乙圖中所做的總功大9.(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在探究使用滑輪組時拉力與物重的關系活動中,瑞瑞同學在與動滑輪相切的細繩上作一標記A,如圖甲所示。然后用大小為F的拉力勻速豎直向上提升總重為G的鉤碼,當鉤碼上升的高度為H時,瑞瑞同學在與動滑輪相切的細繩上作另一標記B,并測得AB兩點間的距離為2H,如圖乙所示。(不計摩擦與繩重),則以下物理量正確的是()A.拉力F=G B.拉力F=GC.繩自由端移動距離為2H D.繩自由端移動距離為3H題型四:水平面滑輪組有關問題10.(2021·河南商丘·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重為100N的物體A,A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40N,當用力F拉繩子的自由端使A勻速運動時,拉力F的大小為(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輪間摩擦):()A.20N B.50N C.60N D.70N11.(2021·湖南懷化·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為200N,用力F拉動木箱使它在5s內勻速直線運動了3m(不計滑輪重力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的大小為200N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6m/sC.繩自由端移動了6mD.拉力F的功率為60W12.(2020·安徽銅陵·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A、B和滑輪組組成的裝置中,若拉繩的力為F,則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A.FA=FB=F B.FA=3F
FB=2FC.FA=2FFB=3F D.FA=FB=5F題型五:滑輪(組)的作圖問題13.(2022·湖北·毛壩初中八年級階段練習)請在圖中畫出提升滑輪組最省力的繞法。14.(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有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個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輪組利用300N的力將重物勻速提到樓上,請在圖上畫出滑輪組上繩子的繞法。15.(2021·河北石家莊·八年級期末)若用一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提升重物,請你用畫線代替繩子,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題型六:滑輪組的計算問題16.(2022·廣東茂名·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已知動滑輪重為300N,物體A重為1500N,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將物體勻速提起,在5s時間內物體上升的高度為10m,繩子重及摩擦均不計。求:(1)在勻速提起重物時所用的拉力F;(2)拉力F移動的速度。17.(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質量為60kg的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工人在10s內將貨物勻速提高了3m,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4m2,工人對鋼繩拉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不計摩擦與繩重。g取10N/kg。若工人對鋼繩的拉力為400N。則(1)畫出工人所受到的各個力的示意圖;(2)求工人對地的壓強;(3)求此時工人的功率。18.(2022·全國·八年級)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通過滑輪組提升重物的裝置圖,汽車部分參數如表。每次重物都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提升重2400N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效率為80%,不計汽車所受的摩擦阻力、繩重及滑輪組的摩擦,取g=10N/kg。汽車部分參數汽車重量3t車輪數4個每個車輪受力面積250cm2求:(1)提升重物時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汽車拉繩的力做功的功率。題型七:滑輪(組)的探究實驗問題19.(2022·上?!ぐ四昙墕卧獪y試)小凡同學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圖如圖所示。實驗次數物重G/N測力計的示數F/N11.000.6521.500.9032.001.15(1)在探究定滑輪時,照圖乙操作,覺得讀數不方便,于是把測力計倒過來,即測力計吊環(huán)系在拉繩上,用手拉掛鉤,測力計的示數會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理由是___________。(2)在探究動滑輪時,照圖丙操作,記錄數據如上表,分析數據發(fā)現(xiàn),測力計的示數F大于物重G的一半,與課本結論存在差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20.(2022·全國·八年級)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據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______。他們通過進一步分析還發(fā)現(xiàn):使用定滑輪時,相當于一個_______杠桿。(2)他們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不同的動滑輪勻速緩慢豎直提升4N的重物,如圖乙所示。記錄的數據如表。實驗序號滑輪重力/N彈簧測力計示數/N11≈2.522≈3.033≈3.5①通過觀察和比較測量結果,可得初步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_______;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起同一重物時,不考慮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提升重力的______。②若還想繼續(xù)研究用動滑輪勻速緩慢提起物體時,拉力方向對拉力的影響,則需要選擇_______滑輪與_______重力的物體來進行實驗對比(均選填“相同”或“不同”)。(3)他們組裝了滑輪組,進行的實驗如圖丙所示。他們通過分析數據發(fā)現(xiàn),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若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不計,動滑輪被幾段繩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21.(2021·河北承德·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是小海同學“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裝置,他按圖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彈簧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數據如表所示: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甲0.980.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請你分析:(1)比較彈簧測力計示數的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_____;(2)比較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______;(3)把鉤碼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較乙和丙實驗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______;(4)根據丙實驗的數據可計算出動滑輪的自重為______N(不計摩擦和繩重)?!菊n堂達標】一:選擇題22.(2022·北京通州·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用滑輪或滑輪組將物體勻速拉起,不計繩重以及輪與軸間的摩擦。每個滑輪質量相等,物體重力相等,F(xiàn)1、F2、F3、F4中拉力最大的圖是()A. B. C. D.23.(2022·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在下列輕質的簡單機械中,用10牛的拉力能將重15牛的物體豎直提起的可能是()①杠桿
②一個定滑輪
③一個動滑輪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②③ D.②和③24.(2022·北京·牛欄山二中八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用此滑輪組勻速拉動重物,關于此滑輪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該滑輪組不能省力 B.使用該滑輪組可以改變用力方向C.使用該滑輪組可以省距離 D.使用該滑輪組可以省功25.(202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三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同一物體,在滑輪重及摩擦不計的情況下最省力的是()A. B. C. D.26.(2021·廣東陽江·八年級階段練習)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物體與動滑輪用繩子連接)勻速拉動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體,物體的質量為100kg,受到的摩擦力為200N,用80N的拉力F,10秒內把物體拉動的距離為2m。(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動滑輪重力()A.30N B.40N C.50N D.60N27.(2021·山東煙臺·八年級期末)如圖用5N的力F勻速提升物體,6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了0.6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上升速度為0.lm/sB.拉力所做的功為1.5J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0.5WD.上升過程中,物體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物體的機械能守恒28.(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A、B兩種實心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甲所示,把體積相等的A、B物體掛在滑輪組下,若要使它們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在圖乙的虛線框內懸掛B物體的個數是(不計摩擦和滑輪的自重)()A.2個 B.3個 C.4個 D.5個29.(2021·廣東·肇慶市地質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提升的物體,使物體在內勻速上升。求:(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取)(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和速度。(2)工人所用的拉力。(3)若動滑輪的重為,求工人所需的拉力。30.(2021·廣東茂名·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量為50kg,當力F為100N時,物體A恰能勻速前進,若A前進0.5m所用的時間為10s(不計繩和滑輪的重力以及它們之間的摩擦,g=10N/kg)。求:(1)物體A的重力;(2)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3)繩子末端移動的速度大小?!靖叻滞黄啤恳弧芜x題31.(2020·廣西河池·八年級階段練習)下列關于滑輪和滑輪組的幾種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B.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C.使用動滑輪省力但費距離D.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離32.(2021·廣西桂林·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兩個物體的物重分別為G1和G2,忽略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當滑輪平衡時,G1與G2之比是()A.G1= B.G1=C.G1=2G2 D.G1=G233.(2021·湖北武漢·八年級期末)用滑輪按圖甲、乙、丙所示三種不同方式,拉著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分別是F1、F2、F3,則()A.F1>F2>F3 B.F3>F1>F2 C.F2>F1>F3 D.F2>F3>F134.(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如圖所示,物重為G的物體在不同簡單機械中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關系是()A.F3<F2<F1 B.F2<F1<F3C.F1<F2<F3 D.F2<F3<F135.(2021·山東臨沂·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通過滑輪組拉著物體,此時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用豎直向下的力拉重為的物體時,能使物體以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拉物體時,能使物體以的速度勻速上升,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滑輪間的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拉力的功率為B.拉力的大小為C.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D.拉力的功率為36.(2021·山東威?!ぐ四昙壠谀┬∶饔脠D中裝置提升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上升,不計摩擦和滑輪自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B.人將繩子拉過1m,物體也上升1mC.小明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D.由于小明沒有豎直向下拉繩子,所以人對繩子的拉力大于200N37.(2021·湖北鄂州·八年級期末)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工人用力F把重為20N的物體以0.1m/s的速度勻速提升5m。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這一過程中()A.拉力F的大小為10N B.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0.2m/sC.拉力F所做的功為500J D.拉力F的功率為2W38.(2021·福建廈門·八年級期末)如圖是一種利用滾軸和繩子組裝的特殊機械,借助這種裝置可以將較重的物體搬運到高處,某人借助該裝置提升重物G(不計摩擦和裝置的自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A可簡化為定滑輪 B.圖中B可簡化為動滑輪C.人將繩子向下拉1米時,重物G也上升1米 D.利用該裝置不僅可以省力,也能改變力的方向39.(2021·四川遂寧·八年級期末)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著物體A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拉力F=12N,忽略滑輪重、繩重和滑輪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A對動滑輪的拉力為12NB.物體A受到的拉力為4NC.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24ND.豎直墻受到的拉力為24N40.(2021·安徽合肥·八年級期末)如圖,用2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滑輪,可使重15N的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3N(不計滑輪、測力計及繩重,滑輪的轉軸光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輪移動的速度是0.2m/sB.在2s內繩子對物體A做的功為4JC.物體A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7ND.拉力F增大,物體A受到物體B的摩擦力會增大二、填空題41.(2022·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使用滑輪把重為20牛的物體勻速向上拉起,若不計滑輪重力及摩擦,則拉力F為______牛,彈簧測力計示數為______牛,使用該滑輪的特點是可以______,但不能______。42.(2022·上海市婁山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物體A重力為10N,通過動滑輪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運動了4m,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6牛,那么物體A與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牛;F所做的功為______焦,重力G做了______焦的功。43.(2022·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量為5千克。在水平向左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沿水平地面向左勻速運動了0.1米。已知拉力F的大小為10牛,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__牛,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_________米,拉力F做的功為____________焦。(不計滑輪自重與摩擦)44.(2022·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初級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的滑輪裝置,物體A、B均重為20牛,不計滑輪自重與摩擦。其中______圖為定滑輪(選填“(a)”或“(b)”),它可以看做是一個______杠桿(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當用力勻速提升物體B時,力的大小為______牛;若分別使A、B物體向上提升0.5米,則做的功______做的功。(選填“>”、“=”或“<”)45.(2022·上海市奉賢區(qū)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滑輪A的好處是________;若兩物體所受重力均為20牛且勻速上升1米,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F2的大小是________牛,在此過程中,F(xiàn)1所做的功是________焦。46.(2022·上海市民辦上寶中學八年級期中)邊長為0.1m質量均勻的正方體物體M,重力為50N。如圖所示裝置,橫桿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系在橫桿B端的細繩通過動滑輪連著物體M,用力F在A點豎直向上提橫桿時,橫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為16N,若仍用力F在距離A點0.1m處豎直向上使橫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物體M受到地面支持力為10N,已知橫桿長OB=0.8m,OA=0.6m,g取10N/kg,不計橫桿質量、繩質量和摩擦,則力F的大小為________N,動滑輪重力為________N。47.(2021·廣東·肇慶市地質中學八年級)如圖所示,用的拉力,拉著物體在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如圖動滑輪為_______,當物體向左移動1.5m時,則繩子自由端移動_______m,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N。48.(2021·廣東茂名·八年級期中)如圖是同學們常用的燕尾夾,AB=BC,當用力摁住C點打開該夾子時,此時夾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手的拉力F甲=___________N,F(xiàn)乙=___________N。作圖題49.(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水桶勻速提升,請畫出連接滑輪組最省力的繞法。50.(2021·廣東·高州市分界第一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35N的物體,繩子能夠承受的最大拉力為15N,假設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均不計,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繩子的繞法。51.(2021·四川省榮縣中學校八年級階段練習)要想拉動汽車,請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繞法。實驗題52.(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同學們共同研究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1)他們研究定滑輪特點時,做的實驗如甲圖所示,據此可證明:使用定滑輪可以______,但不可以______;(2)他們研究動滑輪特點時,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升重物,如乙圖所示。據此可知,使用動滑輪可以______,但不可以______;(3)他們組裝滑輪組時,他們想: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否省力呢?為此,他們進行的實驗如丙圖所示,物體的重力為2N,測力計的示數為0.8N,由圖可知,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能______,如果物體被提升的速度是0.2m/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______m/s。53.(2021·貴州貴陽·八年級期末)在“探究滑輪特點”的實驗中,過程如下:(不計摩擦和細線的質量)(1)彈簧測力計校零后,其下方懸掛物體。如圖甲所示,勻速向上提升物體時測力計示數F=_______N;(2)如圖乙所示,細線的一端系上物體,另一端繞過滑輪與豎直倒放并再次校零的彈簧測力計相連,沿F1方向勻速拉動測力計可使物體向_______運動,這一過程中該滑輪是一個_______滑輪,它使用時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3)彈簧測力計分別沿F2、F3方向繼續(xù)勻速拉動,對比4次實驗,測力計的示數幾平不變,由此說明___________。五、計算題54.(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物體與動滑輪用繩子連接)勻速拉動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物體,物體的質量為100kg,動滑輪的重力為40N,用80N的拉力F,10秒內把物體拉動的距離為2m,(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求:(1)物體受到的摩擦力;(2)拉繩的速度。55.(2022·全國·八年級)一輛重為2×104N的汽車陷入泥潭中,現(xiàn)用如圖所示裝置勻速拉動汽車移動2m,若已知汽車移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3×103N。求這過程中(1)繩頭需要拉動多少距離?(2)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F才能拉動汽車?56.(2021·廣西河池·八年級期末)工人用滑輪組提升水中物體A,如圖所示,當物體A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220N。當物體A完全打撈出水面后被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已知:物體A所受重力為1000N,體積為8.0×10-2m3,水的密度為ρ水=1.0×103kg/m3。滑輪與軸的摩擦、水的阻力以及繩重不計。求:(1)物體A完全在水面下時受到的浮力;(2)物體A完全在水面下時受到繩子的拉力;(3)工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F。57.(2021·安徽六安·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力F在10s內將重物A勻速豎直向上提升了2m,不考慮拉繩的重力及繩與輪間的摩擦。當重物A的重力為300N時,繩自由端拉力F大小為110N。求:(1)繩自由端運動速度;(2)動滑輪的重。58.(2021·安徽馬鞍山·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通過滑輪組用200N的拉力將重為480N的物體勻速提高2m(不計繩重和摩擦),求:(1)繩自由端的移動距離是多少?(2)動滑輪的重力是多少?(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勻速上升,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為多大?(4)若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為180N,提起的重物的重力是多少?參考答案:1.D【解析】【詳解】定滑輪動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輪半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拉力方向與滑輪相切,動力臂大小都等于半徑,阻力臂大小和阻力相同,則有拉動動滑輪,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動滑輪省一半的力,則,所以有、、、的大小關系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D【解析】【詳解】ABC.由圖知道,圖中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不能省力,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則F1、F2、F3都與物體重力相等,所以三種拉法所用拉力一樣大,故ABC錯誤;D.如果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也相同,由W=Fs知道,力F1、F2、F3做的功相等,故D正確。故選D。3.C【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A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繩對A的拉力和A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繩對A的拉力大小為6N,故A錯誤;B.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且同一根繩子的拉力相等,所以繩對B的拉力為6N,故B錯誤;C.B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則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9N﹣6N=3N故C正確;D.有兩斷繩子向下拉定滑輪,故定滑輪受到向下的拉力為2×6N=12N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及摩擦,則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等于12N,故D錯誤。故選C。4.B【解析】【詳解】不計滑輪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運動,壓力一定,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則物體所受摩檫力一定,若物塊與水平平面的摩擦力為f,圖(a)中滑輪為定滑輪,不省力,則有圖(b)中滑輪為動滑輪,直接作用在動滑輪上的承擔拉力的繩子有兩條,每條繩子承擔的力是摩擦力大小的一半,故省一半的力,則圖(c)中滑輪為動滑輪,但F3作用在動滑輪上,向左兩段繩子上每一條的力大小都為f,則有故是費力的,綜上所述故選B。5.D【解析】【詳解】AC.由圖示知,此滑輪的軸隨物體一起移動,是動滑輪,動滑輪相當于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能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故AC錯誤;B.由題意知,繩子端移動的速度v繩=2v物=2×0.2m/s=0.4m/s所以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繩=2N×0.4m/s=0.8W故B錯誤;D.物體A在水平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在不計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的自重及繩之間的摩擦時,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2F=2×2N=4N故D正確。故選D。6.B【解析】【分析】【詳解】因滑輪自重20N,提升物體需要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桿左端受到的拉力F′=F拉=150N因OA∶OB=3∶4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F′×OB=F×OA即故選B。7.B【解析】【詳解】A.由圖知道,繩子的有效段數n=2,因為考慮動滑輪的重,而不考慮摩擦力,自由端拉力故A錯誤;B.由于繩子的有效段數n=2,故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0.5m=1m故B正確;C.使用滑輪組省力的同時,不能省距離,故C錯誤;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為v繩=nv物若自由端拉繩子的速度為0.2m/s,則物體上升速度為故D錯誤。故選B。8.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甲滑輪組用兩段繩子提起重物,乙滑輪組用三段繩子提起重物,故有n1=2,n2=3不計繩重及摩擦,繩端的拉力則甲、乙滑輪組繩子受的拉力分別為,因為F1>F2,所以乙圖更省力;不計繩重和摩擦,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且W額=G動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也相同,即W甲總=W乙總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9.D【解析】【分析】【詳解】AB.由圖知,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由三段繩子承擔,不計摩擦與繩重,拉力F=(G+G動)故AB錯誤;CD.圖中AB兩點間的距離為2H,這并不是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應該為原來的A點到現(xiàn)在A點的豎直距離;鉤碼升高H,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3H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0.A【解析】【詳解】由圖示知,滑輪組承重繩子為2根,A與桌面間摩擦力為40N,在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輪間摩擦時,拉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C【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知道,n=2,不計滑輪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拉力故A錯誤;BC.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s物=2×3m=6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故B錯誤,C正確;D.拉力F做功功率故D錯誤。故選C。12.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A受到2股繩子的拉力作用,則A的示數FA=2F,彈簧測力計B受到3股繩子的拉力作用,則FB=3F,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3.【解析】【詳解】從動滑輪的掛鉤開始依次繞繩子,最后有三段繩子承擔物重,這就是最省力的繞法,如下圖14.【解析】【詳解】圖中滑輪組由兩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要使該滑輪組向下用力物體向上運動,應從動滑輪開始纏繞,如圖所示:15.【解析】【詳解】連接動滑輪繩子的段數越多就越省力,圖中一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要組成最省力的滑輪組,連接時可從定滑輪開始,由內向外依次繞線,如下圖所示16.(1)600N;(2)6m/s【解析】【詳解】解:(1)由圖知道,繩子股數n=3,繩子重及摩擦均不計,在勻速提起重物時所用的拉力F
(2)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0m故拉力F移動的速度答:(1)在勻速提起重物時所用的拉力F是600N;(2)拉力F移動的速度6m/s。17.(1);(2)5000Pa;(3)240W【解析】【詳解】解:(1)工人施加拉力提升貨物時,人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的作用,人受力示意圖(用圓點代替人)如圖所示:(3)若工人對鋼繩的拉力為400N,工人在10s內將貨物勻速提高了3m,拉力端移動距離s=2h=2×3m=6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400N×6m=2400J拉力做功功率(2)因為繩子對人的拉力與人拉繩子的力是相互的所以人受到的拉力F拉=F=400N人的重力G人=m人g=60kg×10N/kg=600N人對地面的壓力F壓=G人-F拉=600N-400N=200N人對地面的壓強答:(1)見解析;(2)工人對地的壓強為5000Pa;(3)工人的功率240W。18.(1)3×105Pa;(2)3000W【解析】【詳解】解:(1)提升重物時,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mg=3×103kg×10N/kg=3×104N受力面積為S=4S0=4×250cm2=1000cm2=0.1m2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n=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所以汽車的拉力汽車的速度v車=nv物=3×1m/s=3m/s則汽車拉繩的力做功的功率P=Fv=1000N×3m/s=3000W答:(1)提升重物時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3×105Pa;(2)汽車拉繩的力做功的功率為3000W。19.
變小
測力計的重力
動滑輪本身有重力【解析】【詳解】(1)[1][2]測力計倒過來使用時,彈簧測力計受力情況是:受到向上繩子的拉力,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的向下拉力。這時測力計測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與測力計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勻速拉動時,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實驗會造成測量值會小于鉤碼的重力。(2)[3]人在提升重物時把動滑輪也提起了,所以動滑輪本身的重力是存在差異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轉軸之間有摩擦,繩也有一定重量,導致拉力大于物重G的一半。20.
力的方向
等臂
力的方向
一半
相同
相同
幾分之一【解析】【分析】【詳解】(1)[1]由甲圖知道,三種拉力情況,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改變拉力的方向,觀察測力計的示數都為4N,等于物重,故得出結論是:定滑輪能改變動力方向,但不能省力。[2]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沿不同方向拉重物時,拉力的力臂都等于滑輪的半徑(2)①[3]分析圖乙實驗中的數據知道,使用動滑輪時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4]分析實驗數據知道,用動滑輪勻速豎直提起同一重物時,不考慮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提升重力的一半。②[5][6]由控制變量法知道,若研究拉力方向對拉力的影響,只需要改變拉力的方向,其它因素不變,則需要選擇相同滑輪與相同的重力的物體來進行實驗對比。(3)[7]圖丙中動滑輪被3段繩子吊起,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示數是0.8N,若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不計,則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即動滑輪被幾段繩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21.
省力
改變力的方向
費距離
0.12【解析】【詳解】(1)[1]圖甲中直接用彈簧測力計提升物體,拉力等于鉤碼重力,圖乙中用定滑輪提升物體,彈簧測力計需要克服物體重力和摩擦,拉力稍微大于重力,丙圖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拉力小于物體重力,所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可以省力。(2)[2]圖甲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都是向上的,圖乙中拉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所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改變了力的方向。(3)[3]乙和丙兩次實驗中,鉤碼上升的高度相同,實驗乙中測力計移動的距離等于鉤碼上升的高度,丙實驗中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是鉤碼上升高度的兩倍,所以使用動滑輪費距離。(4)[4]不計摩擦和繩重,則動滑輪的自重為22.B【解析】【詳解】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能夠省力,而且動滑輪上有幾股繩,繩上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所以,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3.B【解析】【詳解】因為10N的拉力要提起重15N的物體,使用的機械一定是能省力的機械,而在動滑輪、定滑輪、杠桿中,只有定滑輪不能達到省力的目的,所以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體。故一個動滑輪、杠桿都可以達到目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4.B【解析】【詳解】A.該滑輪組動滑輪上有三條繩分擔力,自由端的拉力為直接拉動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三分之一,所以省力,故A錯誤;B.滑輪組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如圖,拉動物體向上,此時通過滑輪組拉力的方向仍然向上,沒有改變力的方向,若繞線從定滑輪開始,自由端拉力的方向向下,改變了力的方向,故B正確;CD.該滑輪組可以省力,若又省距離,也就是省功,根據能量守恒定律,這樣的機械是不存在的,故CD錯誤;故選B。25.D【解析】【詳解】A.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2股,滑輪重及摩擦不計,則B.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3股,滑輪重及摩擦不計,由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可知,即C.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4股,滑輪重及摩擦不計,則D.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5股,則故在滑輪重及摩擦不計的情況下,最省力的是D,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6.B【解析】【詳解】因為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由圖可知,n=3,由受力分析可得,,則動滑輪重G動=nF-f=3×80N-200N=40N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7.C【解析】【詳解】A.繩子移動的速度由圖可知,n=2,由此可知物體上升的速度故A錯誤;B.拉力所做的功故B錯誤;C.拉力的功率故C正確;D.上升過程中物體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故D錯誤。故選C。28.A【解析】【詳解】由圖甲可知,當m=20g時VA=10cm3VB=40cm3則ρA===2g/cm3ρB===0.5g/cm3所以ρA:ρB=2g/cm3:0.5g/cm3=4:1因為A、B的體積相同,所以由G=mg=ρ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GA:GB=ρAVg:ρBVg=ρA:ρB=4:1由圖乙可知,使用的滑輪組中n=2,不計摩擦和滑輪的自重,要使它們處于靜止狀態(tài),設方框中掛N個B物體,則有N?GB=·GA則N=×=×=2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9.(1),;(2);(3)【解析】【詳解】(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繩子自由端的速度(2)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3)不計繩重及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答:(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速度為;(2)工人所用的拉力為;(3)若動滑輪的重為10N,工人所需的拉力為。30.(1)500N;(2)200N;(3)0.1m/s?!窘馕觥俊驹斀狻浚?)物體A的重力為G=mg=50kg×10N/kg=500N(2)圖中滑輪是動滑輪,不計繩和滑輪的重力以及它們之間的摩擦,由動滑輪的特點可知因為物體恰能勻速前進,所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拉f=F拉=2F=2×100N=200N(3)由動滑輪的特點可知s繩=2sA=2×0.5m=1m則繩子末端的移動速度為答:(1)物體A的重力為500N;(2)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200N;(3)繩子末端的移動速度大小為0.1m/s。31.D【解析】【詳解】A.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不省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動滑輪的實質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省力杠桿,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使用動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2倍,使用動滑輪費距離但可以省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任何機械都不省功,使用滑輪組省力的同時,費距離,故D不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32.C【解析】【分析】【詳解】可將右邊物體由于受到重力G2而對繩子施加的拉力看作是繩子末端的拉力(該拉力等于G2),最后一段繩子是由定滑輪引出的,繩子股數是2,不計摩擦及滑輪重,根據滑輪組的使用特點可知F=G物即:G2=G1所以G1:G2=2:1故選C。33.B【解析】【分析】【詳解】假設物塊與地面的摩擦力為f,甲滑輪為定滑輪,F(xiàn)1處于繩端,則F1=f;乙滑輪為動滑輪,F(xiàn)2處于繩端,所以;丙圖中,F(xiàn)3處于滑輪的軸上,對滑輪受力分析可知F3=2f;故F3>F1>F2。故選B。34.B【解析】【詳解】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時:第一個圖是等臂杠桿,力臂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第二個圖是滑輪組,承擔總重繩子的段數拉力第三個圖是動滑輪,動力作用在軸上故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5.A【解析】【分析】【詳解】C.根據題意知道,當物體B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B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和滑輪給B的向右的拉力F,由圖知道,n=3,則滑輪給B的拉力F=3(GA+F1)=3×(1N+2N)=9N由于物體B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平衡力作用,故B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f=F=9N故C錯誤;D.由于n=3,所以,當物體B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物體A的速度vA=3vB=3×0.6m/s=1.8m/s拉力F1的功率為P1=F1vA=2N×1.8m/s=3.6W故D錯誤;B.當物體B水平向左運動時,B受到向左的拉力F2,向右的滑動摩擦力f和滑輪給的向右的拉力F′,由于n=3,所以F′=3GA=3N由根據平衡力關系知道F2=F′+f=3N+9N=12N故B錯誤;A.當物體B水平向左運動時,物體B的速度則拉力F2的功率為P2=F2vB′=12N×0.1m/s=1.2W故A正確。故選A。36.C【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中可知,該裝置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故A錯誤;B.因動滑輪上有兩股繩子承重,故使用動滑輪時,物體上升1m,則繩子的自由端會移動2m,故B錯誤;C.因動滑輪上有兩股繩子承重,故不計摩擦和滑動自重,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物體重力的一半,因物體重力為G=400N,故繩子自由端拉力為200N,故C正確;D.使用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計摩擦和滑輪自重,沿各個方向的拉力大小相等,故D錯誤。故選C。37.D【解析】【分析】【詳解】AB.使用的是定滑輪,不能省力,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G=20N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1m/s,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0.1m/s,故AB不符合題意;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h=5m拉力F所做的功W=Fs=20N×5m=100J故C不符合題意;D.拉力F的功率故D符合題意。故選D。38.C【解析】【分析】【詳解】A.提升物體時,A的軸的位置固定不動屬于定滑輪,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圖中B和物體一起移動,可看作是動滑輪,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圖知,A、B組成滑輪組,n=5,則拉力端移動距離s=5h,人將繩拉過1m時,物體上升的高度h=02m,故C錯誤,符合題意;D.不計摩擦和裝置的自重,人對繩的拉力F=G,拉力方向向下,可見,利用該裝置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39.D【解析】【詳解】A.由圖知,吊著動滑輪的繩子段數為3,物體A對動滑輪的拉力為故A錯誤;B.物體A受到的拉力與物體A對動滑輪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物體A受到的拉力也為36N,故B錯誤;C.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與物體A受到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36N,故C錯誤;D.如圖,定滑輪左側由兩段繩子吊著,而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處處相等,根據力的平衡可知,豎直墻對定滑輪的拉力為豎直墻受到的拉力與豎直墻對定滑輪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豎直墻受到的拉力為24N,故D正確。故選D。40.C【解析】【分析】【詳解】A.拉力作用在動滑輪的軸上,此時費一倍力省一半距離,滑輪移動的速度是繩端移動距離的一半為0.05m/s,故A錯誤;B.繩子對物體的拉力在2s內繩子對物體A做的功故B錯誤;C.物體A相對于地面向左運動,則物體A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恒為3N,說明B對物體A的摩擦力大小為3N,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受地面的摩擦力故C正確;D.物體B對A的壓力大小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的情況下,物體A受到物體B的摩擦力不變,故D錯誤。故選C。41.
10
10
省力
改變用力的方向【解析】【詳解】[1]由圖可知,圖中滑輪為動滑輪,當拉力豎直向上拉時,若不計滑輪重力及摩擦,可以省一半力。故拉力為[2]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10N,承擔物重的兩根繩子的拉力相同,則繩子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也為10N,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3][4]重為20牛的物體,拉力為10牛,故動滑輪可以省力,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將物體向上拉起,需要豎直向上的拉力,因此動滑輪沒有改變受力的方向。故使用該動滑輪的好處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42.
12
48
0【解析】【詳解】[1]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6N,則f=2F=2×6N=12N[2]物體移動的路程為4m,拉力移動的距離s=2s′=2×4m=8m拉力做功W=Fs=6N×8m=48J[3]重力方向豎直向上,物體在水平方向移動,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43.
20
0.2
2【解析】【詳解】[1]因為物體是勻速運動,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F′相等,而物體是在滑輪的作用下運動的,且作用在滑輪上的繩子股數為2,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F′=2F=2×10N=20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故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2s′=2×0.1m=0.2m[3]由功的公式可得W=Fs=10N×0.2m=2J44.
(a)
等臂
10
<【解析】【詳解】[1]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故(a)圖符合題意。[2]定滑輪動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輪半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3]拉動物體B使用的是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不計滑輪自重與摩擦,故其拉力為[4]物體A使用的是定滑輪,不省力拉力為拉力做的功為拉動B做的功為45.
改變用力的方向
10
20【解析】【詳解】[1]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即不省力也不省距,但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2]動滑輪上有2股繩,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力F2的大小是[3]定滑輪A不省力,所以F1大小是20N,所做的功是46.
24
2【解析】【詳解】[1][2]當物體M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1為16N時,B端繩子的拉力為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BlOB=FlOA可得①當物體M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1為10N時,B端繩子的拉力為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FB1lOB=F(lOA+0.1m)可得②由①②式聯(lián)立解得:G動=2N;F=24N。故力F的大小為24N,動滑輪重力為2N。47.
B
4.5
60【解析】【詳解】[1]定滑輪的軸是固定的,動滑輪的軸與物體一起運動,則滑輪A是定滑輪,滑輪B是動滑輪。[2][3]由圖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48.
等臂
100
50【解析】【詳解】[1]當用力摁住C點打開該夾子時,AC是圍繞B點轉動的,故B為支點;由于AB=BC,故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2]由圖甲可知,甲滑輪是定滑輪,繩重和摩擦不計,使用該滑輪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所以拉力F甲=G=100N[3]由圖乙可知:乙滑輪是動滑輪,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力不計,使用該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體重力的一半,所以拉力49.【解析】【詳解】根據滑輪組省力特點,承擔物體重力的繩子股數最多,滑輪組最省力,圖中滑輪組承擔物體重力的繩子股數最多是3,故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旅游合同糾紛處理承諾協(xié)議
- 2025年度羽毛球場地租賃及賽事門票銷售協(xié)議
- 賓館客房設施維修與保養(yǎng)勞務合同(2025年度)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餐飲服務食堂承包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東補充協(xié)議書:企業(yè)并購項目中的股權調整協(xié)議
- 2025年度順豐快遞員離職交接及保密協(xié)議
- 2025年度電梯維保合同終止及電梯安全知識宣傳培訓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收養(yǎng)協(xié)議書匯編:收養(yǎng)家庭的心理關愛與心理健康服務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遺址委托經營管理與文化傳承保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產品電商平臺品牌保護合作協(xié)議
- 應收帳款質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垃圾運輸與再生資源回收一體化合同樣本
- (2025)輔警招聘公安基礎知識必刷題庫及參考答案
- 門診診所運行管理制度
- 2025年大模型應用落地白皮書:企業(yè)AI轉型行動指南
- 體育館施工圖設計合同
- 2025年中國文玩電商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臨床醫(yī)師定期考核試題中醫(yī)知識復習題庫及答案(200題)
- 《小紅帽》繪本故事-課件
- 寒假日常生活勞動清單及評價表
- 專題06 現(xiàn)代文閱讀(原卷版)2015-2024單招考試語文(四川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