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競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世賽選拔)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7/0C/wKhkGWdJGlyAJDJ_AACFaVRcWbw508.jpg)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競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世賽選拔)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7/0C/wKhkGWdJGlyAJDJ_AACFaVRcWbw5082.jpg)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競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世賽選拔)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7/0C/wKhkGWdJGlyAJDJ_AACFaVRcWbw5083.jpg)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競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世賽選拔)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7/0C/wKhkGWdJGlyAJDJ_AACFaVRcWbw5084.jpg)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競賽技術文件-數(shù)控銑(世賽選拔)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7/0C/wKhkGWdJGlyAJDJ_AACFaVRcWbw50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淄博市選拔賽
數(shù)控銑項目(世賽選拔)
技
術
文
件
主辦單位:淄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〇二三年四月
1
目錄
1.項目簡介.............................................................................................................................................................3
1.1項目描述.................................................................................................................................................3
1.2考核目的.................................................................................................................................................3
1.3相關文件................................................................................................................................................3
2.選手需具備的能力...........................................................................................................................................3
3.比賽項目.............................................................................................................................................................4
3.1比賽模塊................................................................................................................................................4
3.2模塊簡述................................................................................................................................................4
3.2.1模塊1:..............................................................................................................................................5
3.2.2試題模塊其它技術要求.................................................................................................................5
3.3命題方式.................................................................................................................................................6
3.4考核次數(shù)及地點安排..........................................................................................................................6
3.4.1比賽基本流程.....................................................................................................................................6
4.評分標準.............................................................................................................................................................7
4.1主觀評價................................................................................................................................................7
4.2客觀測量................................................................................................................................................8
4.3評分流程說明........................................................................................................................................9
4.4統(tǒng)分方法.................................................................................................................................................9
4.5裁判構成和分組.................................................................................................................................10
4.5.1裁判組...............................................................................................................................................10
4.5.2裁判任職條件.................................................................................................................................10
5.比賽相關設施設備.........................................................................................................................................10
5.1場地設備...............................................................................................................................................10
5.2材料........................................................................................................................................................10
5.3決賽選手自備的設備和工具..........................................................................................................10
5.4決賽場地禁止自帶使用的設備和材料........................................................................................11
6.項目特別規(guī)定..................................................................................................................................................12
6.1通用要求:..........................................................................................................................................12
6.2關于選手:..........................................................................................................................................12
6.3關于裁判:..........................................................................................................................................12
7.賽場布局要求..................................................................................................................................................13
7.1場地面積要求.....................................................................................................................................13
7.2場地照明要求.....................................................................................................................................13
7.3場地消防和逃生要求........................................................................................................................13
8.健康安全和綠色環(huán)保....................................................................................................................................13
8.1選手安全防護措施要求..................................................................................................................13
8.1.1勞保用品............................................................................................................................................13
8.1.2佩戴要求............................................................................................................................................14
8.2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和限制..........................................................................................................14
8.3醫(yī)療設備和措施.................................................................................................................................14
9.開放賽場...........................................................................................................................................................14
9.1對于公眾開放的要求........................................................................................................................14
9.2關于贊助商和宣傳的要求...............................................................................................................14
10.綠色環(huán)保.........................................................................................................................................................15
10.1環(huán)境保護............................................................................................................................................15
10.2循環(huán)利用............................................................................................................................................15
2
1.項目簡介
1.1項目描述
數(shù)控銑項目是指利用數(shù)控銑床(加工中心)對工件進行金屬切削加工的項目,以切削
刀具去除材料方式來完成工件制作的過程。即由參與者以給定的試題模塊圖紙及相關技術要
求為標準,使用計算機及CAM軟件編程(包括手工編程)、機內對刀裝置對刀、三軸立式數(shù)
控銑床(可含有刀庫)、機用平口鉗安裝夾持工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基本銑削、鉆孔、鉸
孔、鏜孔、攻絲等加工內容的實際操作比賽。
1.2考核目的
本次選拔賽的形式是通過集中形式的實際操作比賽,考核目的見《山東省第一屆技能
大賽競賽規(guī)則》相關要求。
1.3相關文件
本項目技術工作文件只包含項目技術工作的相關信息。
本項目技術工作文件的制定依據(jù)了以下相關技術文件:
《WSC2019_TD07_EN》
《WSC2019_programme》
《WSC2019_skills_specific_rules_all_skills》
《山東省第一屆技能大賽競賽規(guī)則》
2.選手需具備的能力
部分類別
1實際操作技能:
個人需要知道和掌握:
?識圖技能:能對圖形、圖標、標準、表格和技術要求進行解釋;
?檢測技能:能選擇和使用測量儀器及測量方法;
?工件裝夾:能以操作需求為工件選擇安裝夾持的方法和系統(tǒng);
?刀具知識:能針對工件材料和加工需求選擇切削刀具;
?操作技能:能完成在數(shù)控銑床上安裝刀具和附件的整個過程、
識別和確定在數(shù)控銑床上各種不同的加工操作、識別和確定
實際操作
在數(shù)控銑床上加工操作所需的各種功能及參數(shù);
?金屬切削:能針對工件材料、圖形結構、加工狀況確定其加工
方式、加工流程、加工路線及切削參數(shù);
?編程技能:能掌握不同的編程技術(含手工編程和計算機輔助
編程)。
3
2理論知識:
個人應能夠掌握:
?相關知識:
?數(shù)學知識;
?測量知識;
?材料切削性能知識。
延伸知識:理論知識
?工藝設計知識;
?計算機技術知識;
?公差與配合等標準;
?金屬切削工藝知識。
(參賽選手需掌握上述項目的理論知識,但是在本次選拔賽中理論知識不單獨列為考
核項目)
3.比賽項目
3.1比賽模塊
本屆技能大賽試題參照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數(shù)控銑項目的技術標準,共1個獨立模塊。
比賽均是在給定模塊圖紙后,按照要求時間通過CAM軟件建模、設計工藝順序、生成
刀路、輸出G代碼,使用平口虎鉗夾持毛坯,以三軸數(shù)控銑床完成賽件的加工制作(包括刀
具安裝、工藝參數(shù)調整以及相關尺寸測量等工作)。
每一模塊比賽中選手均需獨立完成下列工作:
?編程:基于圖紙使用計算機輔助制造系統(tǒng)編制加工程序;
?優(yōu)化:完成程序的優(yōu)化和修改工作;
?傳輸:將程序數(shù)據(jù)傳送到機床;
?對刀:完成刀具的選擇、安裝、對刀及刀具參數(shù)的輸入;
?找正:完成賽件的安裝、夾持、找正;
?檢測:完成賽件的檢測與調整加工;
?加工:完成賽件的加工。
要求選手必須同時具備能夠使用發(fā)那科系統(tǒng)和西門子系統(tǒng)機床進行加工的能力。
比賽模塊:
比賽時間分數(shù)
模塊編號模塊名稱
min評價分測量分合計
1模塊13小時30分鐘1090100
3.2模塊簡述
加工模塊均包含直線、圓弧、平面等基本幾何要素(不含任何曲面),平面、臺階、
外輪廓、槽、鍵、凸臺(含圓臺、方臺等)、型腔(含園腔、方腔等)、島嶼、倒角等銑削
4
加工特征,鉆孔、攻絲、鉸孔、鏜孔等孔加工特征,手工倒角及毛刺去除等基本鉗工操作要
求。
包括圖紙、評分表等試題文件,各模塊毛坯規(guī)格、材料、加工要素、精度等級、評判
點類型與數(shù)量、比賽時間與流程、配分標準等由本技術文件進行規(guī)范。
各模塊技術標準參見下述技術描述及其它技術要求。
3.2.1模塊1:
模塊1技術描述
項目描述備注
賽件材料鋁合金;6061T6
毛坯尺寸100×100×50長、寬公差+0.5
加工面數(shù)量兩面
比賽時間時間(單位:小時)合計3.5小時
編程
選手可在比賽時間內自
刀具準備3.5
主安排工作內容
加工
結構特征要素特征要素描述
銑槽、型腔、外輪廓、鏜通孔、銑內或
必選項
外螺紋
可選項圓形腔、方腔、鉆孔、鉸孔和攻絲
評分點設置評分點數(shù)量
A主要尺寸20個最少、23最多
B次要尺寸17個最少、20最多
C表面精度5個最少、8最多
3.2.2試題模塊其它技術要求
精度標準:
序號項目精度標準備注
主要尺寸
1尺寸公差0.02min,0.04max.IT>=7
2鉸孔IT7
3鏜孔IT7
4內、外螺紋IT6
5形位公差ISO1101
次要尺寸
1未標注尺寸公差±0.04
5
2螺紋深度(或長度)+2
3孔深度+0.5鉆孔
4半徑±0.2未標注尺寸公差
5角度±0.5°未標注尺寸公差
表面質量
1表面精度Ra3.2-0.8
配分標準:
配分比例
代號評分項目描述
主觀評價配分客觀測量配分配分合計
A主要尺寸5050
B次要尺寸2525
C表面質量1010
D相符性1010
E未增加毛坯55
10%90%100
其它技術要求:
?模塊包含以下附加細節(jié):機倒角0.2至0.3毫米×45度;
?每一個模塊至少包括形位公差;
?能夠使用推薦刀具中的刀具完成模塊制作;
?能夠使用推薦量具中量具完成模塊的檢測;
?各模塊的測量能夠在三坐標測量機上進行;
?對于M6、M10螺紋的底孔深度不予測量。
3.3命題方式
試題為裁判長根據(jù)技術工作文件要求組織命題。
正式比賽試題,僅對樣題內容進行30%以內的修改。
3.4考核次數(shù)及地點安排
本屆大賽為一次考核
大賽地點:淄博市技師學院智能制造中心
3.4.1比賽基本流程
比賽基本流程:
序號工作項目工作內容
賽前工作
由裁判長負責對裁判員及選手培訓本項目的技術工作文件、
1賽前培訓
比賽流程、評判方法及安全防護等規(guī)則要求;
2裁判分組確定現(xiàn)場監(jiān)督、安全檢測監(jiān)督、主觀評價等分工工作;
6
3選手抽簽抽簽比賽機位;
4熟悉設備選手熟悉場地、設施、設備合計不少于2小時/人;
賽中工作
每一模塊賽前15分鐘提供模塊圖紙給選手熟悉圖紙及工藝
流程,在這15分鐘內,選手可得到本隊裁判員的技術指導;
5賽前指導
指導期間不得使用任何筆、紙、尺、計算器等文具或拍照等
設備記錄或標記圖面信息。
在比賽時間段內選手可自行安排編程、刀具準備、加工等相
關工作;
6比賽過程
注:每一選手每一個模塊加工開始時虎鉗是未安裝到位的,
找正與安裝虎鉗只能包括在加工時間段內。
比賽開始與結束以裁判長鈴聲或口令為準。
7比賽起止比賽結束選手應在3分鐘內將賽件、圖紙、U盤以及其它規(guī)
定的物品交至指定地點。
8比賽延時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由裁判長決定是否延長比賽時間;
9評判測量每一模塊完成后開始;
賽后工作
裁判員可在成績公布前看到各自選手成績單并簽字確認(非
10成績確認
必要),簽名確認也僅代表裁判員看到了自己選手的成績;
11成績公布不晚于正式比賽結束第二天
4.評分標準
本項目評分標準分為測量和評價兩類,包括A、B、C、D、E五項。
考核項目配分評價方法
A-主要尺寸50客觀測量:尺寸及形位公差由三坐標測量機測量
客觀測量:1、尺寸由三坐標測量機測量
B-次要尺寸25
2、螺紋及深度使用塞規(guī)或環(huán)規(guī)加數(shù)顯卡尺測量
C-表面質量10客觀測量:由粗糙度儀檢測
主觀評價:由3人組成的裁判組打分,取平均權重分,除以
D-相符性103后得到的小于等于1的系數(shù),再乘以子項的配分分值計算
出實際得分
E-是否更換毛坯5客觀測量:依據(jù)“現(xiàn)場情況記錄單”選手的簽字記錄
測試模塊合計分數(shù)100輸入檢測結果由計算機評判
4.1主觀評價
主觀評價(Judgement)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包括完整度和損傷兩個部分,每一部分以
加工面來設置相應的評價子項;3名裁判為一組,各自單獨并逐一對各子項進行評價,計算
出平均權重分,除以3后得到的小于等于1的系數(shù),再乘以該子項的配分分值計算出實際得
7
分。裁判相互間分差必須小于等于1分,否則需要給出合理解釋,并在小組長或裁判長的監(jiān)
督下進行重新打分,直至分差小于等于1分。
權重表如下:
權重分值要求描述
0分各方面均低于行業(yè)標準,包括“未做”
1分達到行業(yè)標準
2分達到行業(yè)標準,且某些方面超過標準
3分達到行業(yè)期待的優(yōu)秀水平
4.2客觀測量
客觀測量(Measurement):
?尺寸及形位尺寸均由測量機、專業(yè)檢測人員使用同一程序檢測;賽件的測量必須在
裁判員的監(jiān)督下進行,每測量完一個賽件須即時打印測量結果,測量結果只打印實
測值,未加工部位用“—”表示,測量報告由檢測員和裁判員雙方簽字。測量報告
不得對合格與否進行判斷,不得出現(xiàn)手寫測量數(shù)據(jù)。
?表面粗糙度由專業(yè)檢測人員會同主觀評價裁判共同使用表面粗糙度儀完成,測量結
果只記錄實測值,未加工部位用“—”表示,由檢測員和裁判員雙方簽字。
?螺紋檢測由主觀評價裁判共同使用螺紋環(huán)規(guī)或螺紋塞規(guī)檢測完成,測量結果只記錄
結果,合格記錄“OK”,不合格記錄“NO”,未加工部位用“—”表示,由裁判員
共同簽字。
?對于完成度不大于50%左右的賽件,不再進行全面測量與評判,僅視完成情況做
局部測量或相互比較后給出相應分數(shù)。
三坐標測量參考標準:
內容參考標準
測量時以圖紙設計基準作為測量基準;
基準統(tǒng)一原則無明確設計基準時應以較大平面作為XY平面基準、較長側面作為方向基
準。
封閉、半封閉輪廓底面:
面積小于等于20×20(或?25)時,不少于4點,其中1點必須在幾何
中心(中間有孔或障礙除外);
平面測量大于20×20(或?25)到小于等于60×60(或?70)時,不少于6點;
測量點拾取原大于60×60(或?70)時不少于9點。
則開放平面:
面積小于等于20×20(或?25)時,不少于4點;
大于20×20(或?25)到小于等于60×60(或?70)時,不少于6點;
大于60×60(或?70)時,不少于9點。
深度小于等于10的輪廓側表面(含孔、圓弧、圓柱等側面),不少于2個
輪廓測量截面截面;
數(shù)量拾取原則深度大于10小于等于30的輪廓側表面,不少于3個截面;
深度大于30的輪廓側表面,不少于4個截面。
長度小于等于10的,不少于2個點;
單截面踩點數(shù)長度大于10小于等于30的,不少于3個點;
量拾取原則長度大于30的度,不少于4個點。
孔、圓弧、圓柱等單截面,不少于4個點。
表面粗糙度測量標準:
8
內容檢測標準
檢具表面粗糙度使用粗糙度儀進行測量
位置選擇評價表面時僅測量標注位置處最不理想部位
讀值多次測量時以最差值為最終結果(原則上同部位測量不超過3次)
螺紋測量標準:
內容檢測標準
使用賽場統(tǒng)一提供的螺紋塞規(guī)或螺紋環(huán)規(guī)加數(shù)顯卡尺對螺紋作為標準檢具
檢具
進行測量
止規(guī)(環(huán))旋入不大于1圈并通規(guī)(環(huán))旋入規(guī)定深度(長度)范圍為合
格;
止規(guī)(環(huán))旋入大于等于1圈為不合格,通規(guī)(環(huán))旋入不到或超過規(guī)定
判定深度(長度)為不合格
對同一區(qū)域、同一規(guī)格的一個或若干個螺紋測量評判時,任意一個螺紋未
加工、通規(guī)(環(huán))不過、止規(guī)(環(huán))不止、有效旋合長度不合格的即視為
該全部螺紋不合格(包括絲錐折斷在孔內)
4.3評分流程說明
本項目為結果評分,每一模塊獨立測量與評價。
評價流程:
順序內容工作要求
每名選手預先分配指定編碼,選手提交賽件時由裁判長將編碼清晰準
1賽件編碼確的刻至于賽件上,并經(jīng)該選手確認,之后裁判長將賽件上編碼進行
遮擋;
1、裁判長將遮擋后,賽件交由主觀評價裁判組進行主觀評價打分;
2、評價后由小組負責人公開去除編碼遮擋并將編碼清晰準確的填寫
在評價表中;
2主觀評價3、交由另一組使用螺紋通止規(guī)對螺紋進行測量;
4、再交由另一組使用表面粗糙度儀表面質量進行測量;
5、以上評判和測量完成后、所有主觀評價裁判簽字,由小組負責人交
由裁判長。
1、裁判長將賽件提交檢測監(jiān)督裁判;
2、由第三方檢測人員在監(jiān)督下用三坐標測量機完成客觀尺寸測量。測
量中只能測定實際尺寸數(shù)值,不得對合格與否結果進行評價;
3客觀測量
3、每一賽件測量完成后,測量結果必須第一時間打印成PDF格式測
量報告,并由第三方檢測人員和監(jiān)督裁判共同簽字后提交裁判長,
同時須提交電子表格數(shù)據(jù)。
4.4統(tǒng)分方法
由裁判長組織進行統(tǒng)分,所有裁判和選手均可參與統(tǒng)分過程。
統(tǒng)分時由裁判中志愿參與者經(jīng)推薦將測量結果及評價結果在參與者監(jiān)督下,公開錄入
電腦統(tǒng)分系統(tǒng),由電腦系統(tǒng)自動判定得分與否并統(tǒng)計成績。
9
4.5裁判構成和分組
4.5.1裁判組
本項目每一參賽隊只可推薦一名裁判員參與裁判工作。
比賽過程中將按照分工要求設置若干裁判組負責相應的工作,并設置相應的小組長及
特殊任務裁判員負責各自管轄的工作;其中將設置安全檢測監(jiān)督小組和主觀評價小組兩類裁
判小組,其它裁判員為現(xiàn)場監(jiān)督組負責比賽現(xiàn)場監(jiān)督等其它工作。
裁判長具有本技術工作文件的解釋權及裁判工作的管理和裁定權,全體裁判員具有監(jiān)
督權,主觀評價小組裁判員在各工作小組長管理和帶領下負責全部評價和部分測量工作。
裁判長、各工作小組長及特殊任務裁判員不參與評判與測量工作。
4.5.2裁判任職條件
裁判員須經(jīng)賽前培訓后參與相應工作。
應符合《山東省第一屆技能大賽競賽規(guī)則》的相關規(guī)定。
5.比賽相關設施設備
5.1場地設備
選手用比賽設備設施: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shù)量
1數(shù)控銑床創(chuàng)勝特爾VMC850臺1/1人
2工作臺(桌)臺1/機位
3電腦臺套1/人
4CAM軟件MasterCAM2023中文版臺套1/人
5電腦座椅臺套1/人
5.2材料
賽件毛坯:
序號材料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
1鋁合金6061100×100×50長寬公差+0.5塊3/人
5.3決賽選手自備的設備和工具
比賽使用的刀柄、刀具、量具、虎鉗、Z軸對刀器以及工具全部由選手自帶。刀具、量
具清單為推薦必帶清單,是完成比賽的最小配置,選手可根據(jù)自身能力及習慣攜帶包括刀柄、
常用工具在內的更多相關物品及放置各類物品的工具箱,物品的類型、規(guī)格及數(shù)量不予限制。
推薦刀具清單:
序號刀具類型規(guī)格
1NC中心鉆?10×90°
10
2鉆頭?5.00、?8.50、?9.80、?10.00、?11.80、?20.00
3機用鉸刀?10H7、?12H7
4機用絲錐(盲孔)M6-6H、M10-6H
5機用絲錐(通孔)M6-6H、M10-6H
6銑刀(粗加工)?6×13、?8×19、?10×22、?12×26、?16×32、?20×38
7銑刀(精加工)?6×13、?8×19、?10×22、?12×26、?16×32、?20×38
8球頭銑刀?12×SR6
990°倒角刀?10×90°
10內螺紋銑刀,螺距1.5M30×1.5(最大長度=1.5×?)
11外螺紋銑刀,螺距1.5M42×1.5(最大長度=1.5×?)
12精鏜刀?8~50
13面銑刀?63
14方肩式機夾銑刀?20、?50
注:?6×13中,?6為直徑規(guī)格,13為切削刃長度。
推薦量具清單:
序號量具類型規(guī)格
1卡尺0-150
2深度千分尺0-75
3深度尺0-150
4外徑千分尺0-25、25-50、50-75、75-100、100-125、125-150
5內測千分尺5-25、25-50
6公法線千分尺0-25、25-50
三爪千分尺
7?8-?50
(或內徑表)
8螺紋塞規(guī)M6-6H、M10-6H、M30×1.5-6H
9光面塞規(guī)?10H7、?12H7
10螺紋環(huán)規(guī)M42×1.5-6g
11塊規(guī)0.9-100
12磁力表座和千分表0.002
13磁力表座和百分表0.01
14R規(guī)(內、外)R3-25
5.4決賽場地禁止自帶使用的設備和材料
禁止自帶使用的設備和材料:
11
序號設備和材料名稱
1大于100×100×50的毛坯材料
2角度虎鉗
3U盤等存儲設備、含存儲介質的電子設備及拍照設備
4危險化學品
5技術資料、筆記本及多余紙張
6數(shù)顯高度尺(儀)
7任何形式的機外對到裝置
6.項目特別規(guī)定
6.1通用要求:
(1)所有參賽人員需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維護公共和職業(yè)道德準則。
(2)所有參賽人員應遵守《山東省第一屆技能大賽競賽規(guī)則》的相關規(guī)定。
(3)賽場內禁止使用U盤等存儲設備,任何人禁止記錄與拍照圖紙及賽件;違反使用
U盤等存儲設備的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取消選手比賽成績;違反禁止記錄與拍照圖紙及賽件的是選手取
消選手比賽成績、是裁判的終止裁判員工作并驅逐離場,裁判員或其他工作人員記錄與拍照
圖紙及賽件造成選手得利的一并取消選手比賽成績。
(4)任何人不得將賽場統(tǒng)一提供的U盤、圖紙帶出比賽場地,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取消該參賽隊
的比賽和執(zhí)裁資格,并驅逐離場。
6.2關于選手:
(1)整個比賽期間選手只能攜帶一張A4紙(其上可以預先記錄需要的內容),并且該
A4紙比賽期間不得帶出賽場,賽場不提供任何除圖紙以外的紙張。
(2)工具箱中不得包含禁止使用的物品。
(3)模塊加工比賽結束時,選手未按規(guī)定時間提交賽件、圖紙、U盤等的,每晚提交1
分鐘(不足1分鐘按1分鐘計)扣除該模塊比賽成績5分;
(4)在任何情況下,選手離開比賽區(qū)域的,必須將圖紙、U盤上交裁判長。
6.3關于裁判:
(1)裁判員分工后,原則上可自主調換并報裁判長備案;一旦確定后任何人不得中途
更換;對非身體原因導致工作中斷的,將向其派出省或行業(yè)發(fā)出書面報告,依據(jù)相關條例追
究其相應責任。
(2)全體裁判員應按“比賽日程安排”確保工作時間,對遲到、早退、中途離崗影響
到監(jiān)督、評價和測量等工作的,每次扣除其對應選手競賽成績2分。
(3)裁判人員在比賽區(qū)域內不得使用手機(特殊職能裁判除外),未經(jīng)許可任何裁判
員不得在比賽區(qū)域或本項目護欄外附近拍照或錄像,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出示紅牌取消其裁判員資格。
(4)現(xiàn)場監(jiān)督裁判員應自覺在指定位置就坐,未經(jīng)其監(jiān)督選手示意不得主動接近選手
機器和比賽區(qū)域;非現(xiàn)場監(jiān)督裁判員只能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工作或護欄外觀摩,未經(jīng)裁判長許可
不得進入比賽區(qū)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完整版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DB6103T 41-2025玉米-小麥輪作機械化生產技術規(guī)范
- DB3715T 76-2025地理標志產品 冠縣鴨梨
- 個人小額借款合同模板全集
- 萬科地產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型機械租賃服務合同
- 二手房買賣標準合同樣本
- 京東店鋪租賃合同模板
- 臨時借調合同模板(企業(yè)與員工)
- 個人汽車抵押合作合同書
- 施工現(xiàn)場人力資源施工機具材料設備等管理計劃
- 第八章《運動和力》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民辦幼兒園務工作計劃
- 2025年華僑港澳臺生聯(lián)招考試高考地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市場拓展工作計劃
- 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全文)
- 《數(shù)學歸納法在中學解題中的應用研究》9000字(論文)
- 《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大全》
- 第六章-1八綱辨證
- 《中國古典建筑》課件
- 《工業(yè)機器人系統(tǒng)維護(ABB模塊)》試卷10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