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以“祖國河山”為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富饒的西沙群島》《海
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展現(xiàn)了祖國各地美麗的風光,《古
詩三首》描寫了山水美景,《富饒的西沙群島》表現(xiàn)了海疆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
《海濱小城》描繪了南國美麗的風光,《美麗的小興安嶺》展現(xiàn)了北國四季迷人的
景色。山水美!海疆美!南國美!北國美!本單元課文旨在讓學生領略祖國各地
美麗的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時中的梯度序列
廠《富饒的西沙群島》訃蹩設泡泡的形式提示學生關注
關解語句。
售粵關饕凄2j《海濱小城》》二課后題引導學生從段落中找出關鍵語句。
理解一段話的q...................
意思、五十南隔在“交流平臺”中引導學生梳理關鍵語句在段
I卜又因地落中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
內(nèi)容教學要點
◎認識42個生字,讀準6個多音字,會
字詞識寫
寫52個字,會寫46個詞語。
◎能說出“蝌、鯉”等字聲旁表音、形
旁表義的特點。
◎背誦3首古詩;默寫《望天門山》;朗
語言積累
讀、背誦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能結合注釋,想象古詩中描繪的景色,
閱讀理解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能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摘抄課文中寫得好的句子,并與同學
交流閱讀體會。
◎能用自己的話介紹文中的景物或場
口頭表達
景。
◎能圍繞給出的關鍵語句說一段話。
◎能交流、總結一段話中關鍵語句可能
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
◎能說出由“懶洋洋、慢騰騰”等詞語
想象到的畫面。
◎能選擇“懶洋洋、慢騰騰”等詞語中
書面表達
的一兩個寫句子。
◎能仔細觀察一處景物,圍繞一個意思
用一段話寫下來,并能主動運用平時積
累的描寫景物的詞語。
◎作文寫好后,能自己改正錯別字,并
樂于和同伴分享觀察到的美景。
17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宜”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斷、楚”等
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教學重難點
能結合注釋,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1.認識“庭”字,會寫“斷、楚、至、孤、帆”5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能背誦并默寫。
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讀懂詩題
1.談話導入。
(1)課前大家進行了韻味十足的古詩誦讀,一首首古詩,將我們帶進了中華民
族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中。說到古詩,數(shù)唐詩成就最高,說到唐詩,同學們知道
是誰將詩這種文學藝術推向頂峰的嗎?
(2)簡介李白。
①你們學過他的哪些詩?
預設:《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夜宿山寺》。
②李白一生,四處漫游,游覽了祖國無數(shù)的名山大川。熱愛自然,寄情山水,
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情懷。25歲那年,李白初出巴蜀,前往洞庭湖游覽,接著
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去欣賞天門山,有感而發(fā),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課件出示《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詩題)
2.讀懂詩題。
(1)學生讀詩題,指導正確停頓:望/天門山。
(2)解題。
①解讀“天門山”。
誰能猜猜天門山是怎樣的山?
大家猜得對不對呢?請看注釋,說說“天門山”在哪里。
②“望”能換成別的字嗎?要點:“望”有往遠處看的意思。
激趣:李白“望”到了什么?“天門山”又是怎樣的一座山呢?讓我們隨著
李白去“望天門山”,一起去欣賞天門山的美景吧!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古詩誦讀,把學生帶到特定的古詩學習氛圍中,相機
介紹李白為人及成就,調(diào)動學生原有古詩積累,背誦李白的詩,激發(fā)學生的成就
感。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整個板塊的
設計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性。
板塊二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
1.自由讀《望天門山》,要求:讀通詩句,讀好停頓。
學生自由讀,教師相機正音。
2.個人展示讀,課件相機呈現(xiàn)七言詩2/2/3的節(jié)奏劃分。提示學生拿起筆在
自己的課本上畫一畫。
3.引導:讀古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美,還要讀出它的韻律美。
4.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關注“楚江開”“日邊來”壓ai韻。
5.學生各種形式地練讀。
(1)教師用手勢提示詩句的節(jié)奏起伏,學生做手勢讀。
(2)疊讀,感受古詩的韻味。
提示:讀古詩的方式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來嘗試疊讀,怎么讀呢?就是你
們每讀一句,老師重復后面的三個字。
(3)男女生各讀一句,全班齊讀后兩句。
【設計意圖】優(yōu)秀詩作是文化經(jīng)典,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血液。學習古詩,首
先必須會讀。朗讀先于義理,需要放聲讀。熟讀成誦,是習得古詩之道,是培養(yǎng)、
呵護民族精神之道。
板塊三借助注釋讀,抓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1.理清景物,整體感知。
(1)同學們,一首詩就像一幅畫。如果這是一幅畫,那畫里畫了什么呢?現(xiàn)在
請大家默讀,找一找每一句都寫了什么景,用你的筆圈出來。
預設圈畫: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2)結合注釋,了解“天門”“青山”都是指“天門山”,“楚江”“碧水”
都是指“長江”。
2.抓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1)引導:同學們,前三句詩從不同的角度寫了天門山、楚江,你眼中的天門
山是怎樣的山?你眼中的楚江又是怎樣的江?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2)聚焦“斷”“開”想象畫面。
①根據(jù)“斷”的構字特點想象畫面。
課件出示
這是“斷”字的小篆,左邊是一把刀把兩束絲完全剪斷,右邊是一把鋒利的
斧子。就這個“斷”字,你能想象到天門山是怎樣被分開的嗎?說說你腦海里出
現(xiàn)的畫面。
預設:天門山被江水的氣勢給沖斷了,被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濤給沖斷了。
啟發(fā):江水的這種氣勢你們感受到了,你們想用哪個詞來形容江水的這種氣
勢?
預設:波濤洶涌、風號浪吼。
②聚焦"開”字想象畫面。
引導:(在黑板上貼“山”的卡片)假如這是天門山,那么那雙把天門山給分
開的有力的大手是什么?(教師演示動作)
啟發(fā):波濤洶涌的長江把天門山給劈開了,現(xiàn)在把這兩個字放到詩句中讀一
讀,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天門山被奔騰不息的長江給沖斷了;長江波濤洶涌,把天門山給沖斷
了。
指導朗讀:高高的天門山被浩蕩的長江水沖斷了,一分為二,形成了水沖山
斷的畫面。這樣的氣勢誰來讀?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學生讀,教師指導,全班讀。
(3)理解“至此回”。
①引導:一個“斷”,一個“開”,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還看到
了楚江的什么氣勢?
②理解“回”。
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回”字,這個“回”字很有意思,是個象形字,本身就
像旋轉的漩渦,老師這里有“回”字的兩種解釋。(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回:a.到原來的地方。b.回旋,回轉。
詩句中的“回”字是哪一種意思,誰來說?并說說你的理由。(是“回旋,回
轉”的意思)
③出示天門山的圖片,了解“至此回”的原因。
滾滾東流的江水經(jīng)過兩山夾道處時水面變窄,碰到山壁時回旋,在這里翻滾
咆哮,遇到山時,只能繞山而流,這樣回旋徘徊。天門山能夠把浩蕩的長江水給
調(diào)轉方向。
④說說讀第2句詩時你腦海里的畫面。
⑤有感情地讀。
【設計意圖】圈畫詩中景物,是為了知道全詩描寫了哪些景物,整體感知古
詩的內(nèi)容,為理解詩意做好鋪墊。抓“斷”“開”“至此回”想畫面,是因為從
這些字詞中,我們能感受到天門山的雄峙和長江水的奔騰不息;同時也是滲透古
詩學習的方法一一借助注釋讀,抓關鍵字詞想畫面。
板塊四品詞入境,感悟詩情
1.品“出”“來”,想象畫面。
(1)詩人乘船離天門山越來越近了,他又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想象第3、4句詩的畫面。
(3)相機質(zhì)疑:兩岸的青山是怎么“出”的?孤帆是怎么“來”的?
引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當你坐車或騎車行駛在路上的時候,路前方的景物
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體會詩句中“出”“來”所描寫的情形。
(4)體會詩人愉悅的心情和對壯麗河山的喜愛之情。
2.由“孤帆一片日邊來”中的“孤帆”,鏈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
的“孤帆”,體會詩人的不同心境。
3.總結。
(1)回顧學法: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這首詩的?
(2)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借助注釋,抓關鍵字詞想
畫面;品詞入境,感悟詩情的方法,感受到了麗日照著江水,一葉輕舟在江上揚
帆而行,駛過臨江兩岸的青山翠峰,洶涌的江水回旋奔流的畫面,也感受到了詩
人李白愉悅的心情和對壯麗河山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學生不易理解,怎么辦?聯(lián)系
生活實際理解。它能幫助學生體會到:一個“出”字化靜為動,逼真地表現(xiàn)了行
舟過程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蘊含了詩人的喜悅之情。鏈接相關詩句,通過
對比讀,品詞入境,更能感悟詩情。
板塊五積累背誦,指導書寫
1.背誦積累。
(1)齊讀全詩,男女生比賽讀。
(2)填充詩句,指導背誦。
課件出示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出示相關詩句的圖片,學生配相應詩句。
2.指導書寫。
(1)出示“斷、楚、至、孤、帆”5個字,學生觀察字形。
(2)重點指導書寫“斷”“楚”。
教師范寫,邊寫邊提示:
“斷”字強調(diào)筆順:左半部分先寫“米”,再寫豎折,“米”的捺變成點。
“楚”字上半部分的“林”要寫得扁些,捺變?yōu)辄c;下半部分的捺是主筆,
要寫得平緩舒展。
3.指導默寫整首詩。指導古詩書寫格式:第一行居中寫古詩題目;第二行居
中寫朝代和詩人的名字;四句詩分行居中寫,標點符號占一格。
4.推薦學生自主閱讀李白的其他山水詩。
【設計意圖】規(guī)范地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過程也是學生性情、
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所以要重視書寫的指導,有的放矢,讓學生獲得基
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古詩的背誦和默寫體現(xiàn)了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
文化的傳承。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天門碧水
青山孤帆
中斷東流
楚江開至此回相對出日邊來
山水相映以動寫靜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亦、宜”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飲、初”等
8個字。
2.想象《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繪的景色。
3.用自己的話說出《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學法,導入新課
1.背誦《望天門山》。
2.回顧我們是怎樣學習這首詩的。
3.提示學法。
(1)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
(2)借助注釋讀,抓關鍵字詞想畫面;
(3)品詞入境,感悟詩情。
4.明確學習任務:今天我們要運用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另外兩首詩,去領
略西湖和洞庭湖美麗的風光。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遵循的是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仡檶W法是為了激
活儲存在大腦里的學習方法,為后兩首古詩的學習做好鋪墊。
板塊二遷移學法,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1.過渡揭題,讀詩題。
(1)揭題。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們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間天堂,是因為
那里的景色美麗,所以從古至今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來贊美它。今天我們
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
(2)板書詩題。
①齊讀詩題。
②范讀詩題,指導停頓:飲湖上/初晴后雨。
③指名試讀。
④按節(jié)奏齊讀。
(3)讀詩題,猜詩意。猜猜看:詩中會寫什么?
2.簡介詩人及背景。(介紹蘇軾)
同學們,你們真是一群會讀詩的孩子。詩人蘇軾在杭州做過通判,他非常喜
歡西湖。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蕩漾在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
湖美景,起初是陽光明媚,后來忽然下起雨來。蘇軾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千古流
傳的美妙詩篇。
3.運用學法自學古詩。
(1)課件出示學法,學生自主學習。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①指導讀準字音:讀準“激潮、亦、抹、宜”,開火車讀詩,一人一句。
②相機指導讀出節(jié)奏。
課件出示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激燃/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這首詩寫什么大家都讀懂了嗎?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①出示晴天西湖。你想到了哪個詞語?(板書:激潮)“激涌”二字我們一看
部首就知道跟水有關,水怎樣?你還能用什么詞來說?
②假如你正和蘇軾坐在船上同游,你會看到什么美景?
想象說話:金色的陽光灑在西湖上,西湖碧波蕩漾,波光粼粼。
引導朗讀一一孩子們,在你們的描述中,這一縷縷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處,難怪蘇軾贊嘆道一一(點擊課件出示詩句)生讀“水光
激潮晴方好”;我們也不禁贊嘆(生讀)“水光激潮晴方好”。
,-語文要深
③“西湖之雨”你們又是抓住什么關鍵詞感受到的?
(板書:空蒙)
出示雨天西湖,想象說話:輕紗似的雨灑在西湖上,西湖云霧迷蒙,群山若
隱若現(xiàn)。
小結:是啊,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無比,難怪詩人又一次贊嘆道一一(點
擊課件出示詩句)生讀“山色空蒙雨亦奇”;我們也情不自禁再贊嘆(生讀)“山色
空蒙雨亦奇”。
④個性賞讀“晴、雨西湖”。
晴、雨兩種天氣,西湖兩樣美!孩子們,我們怎樣才能把這么美的詩句讀好
呢?生自由練讀,展示讀,師激情引讀。
(4)引導學生交流“西子”比喻的巧妙,入境體會贊美之情。
①簡介西施,了解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四大美人。
②啟發(fā):這么美的西施,詩人是怎么贊美她的呢?淡妝濃抹只是贊美西施嗎?
③指導朗讀:難怪詩人說一一出示詩句學生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
抹總相宜?!?/p>
(5)鏈接兩首寫西湖的詩,感受“淡妝濃抹總相宜”。
①課件出示下面兩首寫西湖的詩,學生讀完后談感受到了西湖怎樣的美。
課件出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②學生交流。
③小結回扣“淡妝濃抹總相宜”。
如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西湖的“濃抹”,那么“白雨
跳珠亂入船”應該是它的“淡妝”,但我們都感受到西湖是那么美,難怪作者說
——(出示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學生有感情地讀)
4.背誦、積累古詩。
(1)指名讀,齊讀。
(2)填空搭支架背誦。
課件出示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敝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根據(jù)描述說詩句。
(4)齊背全詩。
【設計意圖】勾連已經(jīng)習得的學習方法和經(jīng)驗,學習新的古詩,在自主學習
中鍛煉學習古詩的能力。設計兩處看課件想象說話,由想象畫面引領學生走進詩
句意境,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想象之窗,讓學生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
鮮活靈動起來。
板塊三運用學法,學習《望洞庭》
1.學習單助學,小組合作學習。
(1)談話導入:領略了天門山的雄奇壯麗,西湖的西子神韻,我們再隨唐代詩
人劉禹錫的腳步一一望洞庭。
(2)簡介劉禹錫。
(3)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學習單,運用前兩首詩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
學習。
(4)課件同時出示學習單。
課件出示
《望洞庭》學習單
1.我能讀好停頓,讀出節(jié)奏美、韻律美。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畫節(jié)奏。
(2)讀一讀。
2.我能想象畫面。
(1)結合注釋,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2)我猜測詩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會想: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風平浪
靜,猶如一面未打磨的鏡子。遠遠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銀盤,盛放著像青螺一樣
的君山。
2.交流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
(1)學生按學習單交流。
(2)相機引導。
①抓住“和”字想象水天一色的畫面美。
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想象中的美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詩句。
引讀:秋月的清輝靜靜地灑在湖面,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是多
么寧靜。一起來讀一一(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的籠罩下,泛起點點銀光,此時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間,
是那么溫柔。一起讀一一(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小結:一個“和”字讓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這首詩的“眼睛”一一
詩眼。
②從形、色兩方面引導學生想象,進一步品味“和”。
引導:這洞庭湖有著怎樣的山,怎樣的水?
品味獨特的比喻:末句改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這樣改行嗎?
3.鏈接雍陶《題君山》,對比閱讀升華美。
課件出示
題君山
[唐]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1)學生讀一讀,交流:兩位詩人不同的比喻,表達出相同的感受一一君山的
秀美。
(2)教師引讀。
點點銀光跳躍,君山翠綠迷人,詩人不由贊嘆一一(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
無翠色深。)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是那么嫵媚,美如仙女,楚楚動人一一(疑是水仙梳洗處,
一螺青黛鏡中心。)
4.配樂朗讀全詩,體會詩人寬廣、豁達的胸懷及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的情
感。
引導:“白銀盤里一青螺”,八百里洞庭在詩人的眼中是什么樣子的?你體
會到了什么?
5.多種形式朗讀,引導背誦。
學習單的設計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路徑,為學生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提
供支撐,更能為學生運用“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借助注釋,抓關鍵字詞想象畫
面;品詞入境,感悟詩情”的學法進行合作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的相機指
導,能讓學生抓住詩眼,感受奇麗美景和作者的豁達胸懷。
板塊四指導書寫,交流學習所得
1.指導書寫“飲、初、鏡、未、磨、遙、銀、盤”。
(1)歸類指導。
左右結構的字:飲、初、鏡、銀
上下結構的字:盤
半包圍結構的字:磨、遙
獨體字:未
(2)總結要點:左右結構的字中,“飲、初、鏡”要注意筆畫的穿插?!般y”
的末筆捺要寫舒展。(教師范寫“銀”)
范寫“磨”,“廣”的一撇要拉長,“林”要寫得扁一些,捺要舒展,“石”
也要寫扁一點,撇不能超出“廣”的撇。
(3)學生練寫,師生共同評價,沒寫好的字再寫一個。
2.交流學習所得。
(1)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2)引導學生從古詩內(nèi)容、學習方法、學習體會等不同方面談收獲。
3.總結引領。
今天,我們運用“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借助注釋,抓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品詞入境,感悟詩情”的方法學習了三首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領略了天門
山、西湖、洞庭湖獨特的美景。在古詩的王國里,山水詩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
學可以找來讀一讀,繼續(xù)去領略祖國山水的壯麗和古詩的魅力。
生字教學中分類指導有代表性的字,一字帶多字是高效寫字教學的策略,重
點范寫“銀、磨”,是因為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這兩個字不容易寫好,也容易
寫錯,這是關注學情使然。交流學習所得,能進一步促使學生將內(nèi)化的知識及學
習方法固著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中。
?板書設計
晴方好
借景抒情
雨亦奇
飲湖上晴雨皆美
初晴后雨濃淡相宜
比喻貼切
總相宜
湖月一相和
洞庭秋色祥和寧靜
景色
迷人
洞庭山水山水相襯
?作業(yè)設計
見《?》對應課時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本課我把古詩教學放在民族經(jīng)典文化傳承的大背景下展開。開課前讓學生朗
讀熟悉的古詩,由古詩說到唐詩,由唐詩聊到李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第一首
古詩《望天門山》的學習中。每首古詩的學習,我都會找到一個鏈接點,鏈接相
關古詩或詩句,讓學習古詩的過程豐滿起來。如由“孤帆一片日邊來”中的“孤
帆”,鏈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體會詩人的不同心境?!讹?/p>
湖上初晴后雨》學習中鏈接了兩首寫西湖的詩,感受西湖的“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學習中,鏈接雍陶的《題君山》,在對比閱讀中升華美,感受洞庭湖的
秀美迷人。三首古詩教學之后,告訴學生古詩王國里山水詩還有很多,鼓勵他們
繼續(xù)去領略祖國山水的壯麗和古詩的魅力。整個思路的設計意在點燃學生對古詩
學習的熱情。
三首古詩的教學,我做到了梯度訓練,形成能力。在第一首詩《望天門山》
的學習中教授古詩學習的方法一一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借助注釋,抓關鍵字詞
想象畫面;品詞入境,感悟詩情。第二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學習則聚焦學
法,運用學法自學。到學習《望洞庭》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完成學習單,借助平移式的練習,讓學習方法在實踐中“內(nèi)化”“顯化”,力爭
教與學相融無痕。
17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宜”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斷、楚”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
字“抹、磨”。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體會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
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體會詩文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斷、楚”等5個生字,正確讀寫詩句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詞義句意,掌握古詩的學
習方法,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
3.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理解詩意,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
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4.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培
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1.在以前的學習和閱讀中,同學們一定積累了很多古
詩?,F(xiàn)在,我們來背誦古詩,好不好?學生自愿背誦李白【設計意圖:運用多
的古詩。(5首)媒體課件介紹作者
2.同學們朗誦得真熟練,感情也很豐富。今天,我們李白,有效地吸引了
再來學習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板書:李白)關于李學生的注意力?!?/p>
白,你了解多少?
3.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教師評議。
(課件出示2)|李白(701-762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
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
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xiàn)存近萬首詩,
他的詩以磅礴雄偉的氣勢、熾烈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
想象、大膽驚人的夸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瑰麗
多彩的藝術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
藝術效果,被稱為“詩仙”。
5.學生閱讀資料,教師談話導課:是啊,李白是中國
唐代一位非常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
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的一生大部分
時間都是在漫游中度過的。25歲的時候就懷著濟世安民的
雄心壯志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
乘船順江東下,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被
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
的詩一一《望天門山》。(板書課題:望天門山)今天,我
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剛才讓老師領略了你們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現(xiàn)在再
去過難關,有信心嗎?(課件出示3)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那就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
讀準字音,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3.你們剛才的表現(xiàn)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xiàn)欲,我也要讀
一讀。(師范讀)現(xiàn)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里讀得
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
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4.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指名點評。
(課件出示4:生字)
duanchuzhigufan
斷楚至孤帆
(1)注意讀準翹舌音“楚、至",前鼻音“斷、帆”。
(2)識記生字:【設計意圖:鼓勵學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生多種方法識記生
換一換:“繼”換掉”,加上“斤”,就是“斷”;“定”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
換掉'…,加上“林”,就是“楚”;“狐”把“I”多元識字的理念。這
換成“子”,就是“孤二是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
減一減、:到一至,變成“至二主體性,主動性和自
加一加:“巾+凡=帆”。覺性,可以提高自學
5.男生來讀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能力?!?/p>
6.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
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畫畫。
7.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5)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小組合作,再讀學習。
1.為了把課文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課文。
可以對照注釋和查閱的資料來理解詩句的意思、。理解了詩
意后,再來讀課文,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
2.(課件出示6、7)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
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督贤?/p>
志》記云:“兩山石狀曉巖,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
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
山。”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
所以叫楚江。
(4)開:劈開,斷開。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一作“直
北”?;兀夯劁觯剞D。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設計意圖:鼓勵學
所改變,并更加洶涌。生結合課文注釋,理
(6)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解古詩中字詞的意
(7)出:突出,出現(xiàn)。思。增強理解詞語的
(8)日邊:天邊。能力?!?/p>
(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
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3.個人自學開始。
4.小組交流學習收獲。
四、合作探究,品讀詩句。
(一)學習前兩句詩。
1.(課件出示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有關圖片)
2.指名讀一讀前兩句。
3.引導想象: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
所以叫楚江。流經(jīng)古代楚國的這一段叫楚江,終點在天門
山,天門山以東是吳國,流經(jīng)吳國的長江段,叫吳江。天
門山高、俊秀、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沖擊而隔
斷似的。
4.(1)指導學生觀看水流撞擊到山石上,激起回旋,
形成洶涌的波濤的情景。''碧水東流一一至此回”,師一邊
讀一邊用動作演示。
(2)指名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3)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么樣?(水勢湍
急、激蕩回旋)
5.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1)指名讀,生點評優(yōu)點或缺點
(2)教師范讀,學生聽老師讀,注意哪里有停頓,哪
些詞是重讀的。
(3)學生練習,再指名讀。
(4)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二)學習后兩句詩。
1.談話過渡:這么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
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
青山相對出)
2.(課件出示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相關圖片)
3.學生觀察,暢談感受。(指示學生看順流而下的小船,
站在船頭的詩人。)
4.全班交流,教師小結:詩人用詞多么精妙啊,一個
“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5.這青山仿佛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
樣呢?(高興、激動、自豪)
6.指導朗讀: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設計意圖:結合課
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文插圖,根據(jù)對詞語
相迎,這又是多么豪邁呀!讓我們齊讀后兩句。的理解,展開想象,
(三)再讀悟情。理解詩句。訓練學生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再把詩讀一讀,看理解和欣賞詩句的
看詩中都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課件出示10)(青能力?!?/p>
山碧水白帆紅日)
(板書: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2.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白白
的帆、紅紅的太陽,構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圖畫呀!真是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作者在詩中還用了六個動詞,使得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
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同學們
再讀讀古詩,看作者用了哪六個動詞?(斷、開、流、回、
出、來)(板書:斷開流回出來)
4.同學們,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寫景如
畫,更在于借景抒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呢?
(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5.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滿腔的愛一起朗
誦。
五、合作朗讀,升華情感。
1.談話引讀:浩浩的長江水啊,咆哮著奔騰向前,像
一頭猛獸一樣撞開了天門山,洶涌澎湃的江水撞擊在巖石
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2.談話接讀:一只輕快的小帆船從遠處的紅日之下順
流而來,它越駛越近,巨人一樣挺立的天門山也越來越清
晰地撲進我的眼簾。(女生齊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
一片日邊來。)
3.眼前壯麗的山河不禁激發(fā)了詩人報效祖國、建攻立
業(yè)的雄心壯志。他滿懷希望,滿懷激情地吟誦著一一(指
名讀詩)
4.想象一下,此時的你也和詩人一起站在順流而下的
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讓你激動,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誦
著一一(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
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1.同學們,這么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背下來?試
試看。(學生配樂感情朗誦。)
2.誰愿意上前面背給大家聽?(指名配樂朗誦。)
3.我相信同學們都能背下來。請同學們站起來,面向
聽課的老師,讓我們用激情的朗誦表達出詩中的情。
4.全班一起朗誦。(配樂)
六、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11)斷楚至孤帆
1.鏈接前置性學習,反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小組內(nèi)
評價書寫。
2.小組長匯報本組內(nèi)寫的錯別字或不規(guī)范的字。
3.依據(jù)小組長的匯報,重點對以下幾個字進行范寫指
導。
“楚”一一上下結構,書寫時要注意“林”的兩捺都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
變成了點。下面是橫勾,不是禿寶蓋。
生愛寫字的興趣,教
“孤”——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邊是個“瓜”,不
會學生正確的寫字
是"爪"。
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
“帆”一一左右結構,第五筆是橫折彎鉤。
書寫習慣打下基
4.學生針對易錯的生字再次練寫。
礎?!?/p>
5.展示學生作品。
6.過關評價。
七、總結拓展,積累運用。
李白一生熱愛大自然,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因此,
也寫下了大量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你們想一想,我們
曾學過李白的哪一首詩也是抒發(fā)了這種感情?(《望廬山瀑
布》)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美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
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江山真是美如畫,歷代詩人都為
之陶醉,并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之作,像這種贊美祖國大好河
山的詩不僅李白寫過,其他詩人也有很多,請你們回去后
繼續(xù)搜集背誦,看誰背得多!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根據(jù)古詩內(nèi)容完成填空。
1.《望天門山》是代詩人所作,人稱,他寫了大量
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我知道的還有《》《》。
2.這首詩通過、、、、、六個動詞,讓我
們仿佛看到了的美景。
3.本詩第一句中一詞寫出了天門山的山勢奇險;一、二句中、兩
個字寫出了長江沖決一切奔騰向前的水勢;二、三句中、寫出了水
和山的顏色美。
二、請按下列提示從詩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1.使人聯(lián)想到佳木蔥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聯(lián)想到清江如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拓展。
古往今來,人們用美好的語言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如寫山的“橫看成嶺側
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水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還能
找出描寫美好河山的詩句嗎?
參考答案:
一、1.唐李白詩仙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
2.斷開流回出來天門山
3.中斷開流
二、1.兩岸青山相對出。2.碧水東流至此回。
三、示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青山碧水白帆紅日
斷開流回出來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由學生背誦最喜歡的古詩引出今天要學的詩,然后,安排自學,讓學生有獨
立思考、小組合作、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學生查閱
工具書、查閱資料理解詩意,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收獲中,變單
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從而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悟、自得。
二、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
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
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
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
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yǎng)了學生
的語感。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
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該運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
生的想象力,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
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文中“亦、宜”等3個生字,會寫“飲、初”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
“抹工了解詩句的大概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nèi)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
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景,揭示詩題。
1.同學們?nèi)ミ^西湖嗎?(如果有去過的,請學生做簡
單介紹。)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西湖。
2.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說說欣賞西湖十景給自【設計意圖:充分
己留下的印象。(美景如畫、風景優(yōu)美、如詩如畫、山清水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
秀、美不勝收、人間仙境……)識經(jīng)驗進入語文學
3.談話揭題:同學們,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绷?。多媒體展示西
人們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間天堂,是因為那里風景優(yōu)美、氣湖美景,可以使學
候宜人,所以從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來贊美生感受西湖的美
它。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描寫西湖的古詩。板題:麗。通過圖片展示,
(課件出示13)《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課題。(板設懸來引出課題,
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吸引學生的注意
4.(課件出示14)簡介作者:|蘇軾(1037—1101),|力,激起學生閱讀
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文本的欲望?!?/p>
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
宋八大家”之-o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
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
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
|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特別喜歡西湖,他第一次來到杭州就覺得這里特|
別熟悉,幾乎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在杭州兩次做官,
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治理杭州,西湖在當時也會遇到污染的
問題,他在西湖興修水利,建起了“蘇堤”和“三潭映月”
兩道獨特的景觀。
二、鼓勵交流,理解詩題。
1.(課件出示15)《飲湖上初晴后雨》,學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通過讀題目,你讀懂了什么呢?
3.代表發(fā)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1)知道了天氣:先是晴天,后來下雨了。
(2)知道了地點:西湖的小舟上。
(3)知道了詩人在做什么:飲酒聊天,欣賞美景。
4.談話激趣:詩人蘇軾曾經(jīng)在杭州做過地方官員,他
非常喜歡西湖,經(jīng)常到西湖來觀賞美景,有一天,他和朋
友乘坐游船蕩漾在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湖
美景,剛開始的時候是陽光明媚,后來忽然下起了雨。看
到這奇妙的景象,蘇軾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
美妙詩篇一一《飲湖上初晴后雨》。。
三、學習字詞,明確節(jié)奏。
(課件出示16)突出顯示“飲”“初”“亦”“抹”“宜\
1.大詩人蘇軾筆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
打開課本把朗誦詩句,借助拼音學會詩中的生字,把生字
讀正確。
2.生自由朗讀。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課件出示詩句。
①指名多個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②指導生字:
yinchuyimoyi
飲初亦抹宜
指名讀,教師領讀,提示讀音:
“亦、宜”整體認讀音節(jié),“飲”前鼻音?!澳ā笔嵌嘁?/p>
字,在文中讀mo,組詞“涂抹”;還有一個讀音是ma,組
詞“抹布”。
③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飲=欠+《初=刀坤宜=且產(chǎn)
減一減:跡-1=亦
4.再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根據(jù)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在
課本上標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課件出示17)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澈趣/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板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古詩)
5.指名讀,提示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教師范讀,
學生齊讀。
四、品讀詩句,理解大意。
L小組交流積累的學習古詩的方法。
2.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看課本注釋、看課本插圖、
讀古詩題目、讀古詩詩句、查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搜集
資料
3.引導理解:
(1)詩人在這首詩中寫了西湖怎樣的美景?
(2)晴、雨時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設計意圖:交流
(3)欣賞晴雨時的美景,詩人有怎樣不同的感受?學習古詩的方法,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閱讀理解古詩。為自主探究詩句意
五、細讀詩句,交流探究。思做好充分的準
(一)賞讀“水光激港晴方好”。備?!?/p>
1.“激潮”是什么意思?(激涌:波光閃動的樣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課本注釋知道的。)
2.“敝趣”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
閃閃,波光閃動,湖水蕩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
3.是什么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激潮”的景象?(是陽光
和微風讓西湖水面出現(xiàn)“激潮”的景象。)這也讓我們了解
到當時的天氣是怎樣的?(晴天。)
4.面對這樣美麗的西湖美景,請你用一個字來抒發(fā)自
己心中的贊嘆。(好、美、妙、奇……)詩人怎么表達自己
的感情的?(方好。)
5.“方”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正當,恰好。)你是怎
么知道的?(查字典。)“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
正好,正顯得美。)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
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艷麗,
|看起來特別美。|)
8.鼓勵學生感情朗讀,讀出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部計劃項目縣工作匯報
- 2025年度寺廟道觀清潔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發(fā)電項目投資合同參考文本
- 2025高考作文預測: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 急診科病人流量預測計劃
- 職業(yè)目標的S制定技巧計劃
- 學期教學工作分工方案計劃
- 廣東省惠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卷 含解析
- 2025年特異性植物源農(nóng)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合成橡膠型膠粘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供電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標)
- 2023屆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擬統(tǒng)一考試(一模)文綜試題 附答案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發(fā)展對象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廣西公務員考試及答案(筆試、申論A、B類、行測)4套 真題
- DBJ∕T 13-478-2024 福建省瓶裝液化石油氣信息管理與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標準
- 二零二五版服裝廠服裝產(chǎn)品質(zhì)量追溯勞動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計劃(后附表格版)
- 《化工流程教案》課件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語作文預測:19個熱點話題及范文
- 讀書分享-自驅(qū)型成長-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