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登高》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8.2《登高》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對詩詞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化用了《詩經(jīng)》中周公事,詩人以周公自比,表達求賢建業(yè)的雄心。
B.《夢游天姥吟留別》在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方面,富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別、留別詩的惜別傷離的老套,而是借留別來表明自己不事權(quán)貴的政治態(tài)度。
C.《登高》前兩聯(lián)雖然極力描寫秋景,但直到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頸聯(lián)中的“悲"和“獨登臺”不僅暗合首聯(lián)的“哀”,而且表明了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D.《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襯托,可分為正襯和反襯兩類。前者如詞中用“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反襯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發(fā)”的周郎陪襯“早生華發(fā)"的詞人自我。
2.下列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律詩每首八句,每兩句組成一聯(lián),共分四聯(lián),分別稱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杜甫的《登高》被稱作七律之冠。
B.詞又稱長短句,形成于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合音樂歌唱的,后來逐漸與音樂分離,成為詩歌的一種,又稱為“詩余”。
C.樂府最初是指音樂機關(guān)。樂即音樂;府即官府。但魏晉六朝卻將樂府所唱的詩,漢人原叫“歌詩"的也叫“樂府”,于是樂府由機關(guān)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D.一般按字數(shù)將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三種,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到90字為中調(diào);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肚邎@春·長沙》屬于長調(diào)。
3.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其中風、渚,天、沙,猿嘯、鳥飛,對仗工整。
B.頷聯(lián)“蕭蕭”“滾滾"使“無邊落木”“不盡長江"更加形象,景象蕭瑟、闊遠。
C.“?!睒O言詩人客居他鄉(xiāng)之久,抒寫思鄉(xiāng)情切;“獨"突出孤獨無依,處境艱難。
D.“悲秋”二字是詩眼,前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
4.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議論文
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龔自珍——詩歌
C.《登高》——杜甫——唐代——詩歌
D.《故鄉(xiāng)》——魯迅——現(xiàn)代——小說
5.下面對《登高》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是詩人在夔州期間寫得一首即景傷懷的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
B.本詩是詩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時節(jié)登高望遠的個人詠懷之作,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
C.本詩用字精當,對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贊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D.本詩寫出了詩人晚年離開成都以后生活的艱辛,內(nèi)心的凄苦。
6.下列對古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為全詩奠定了基調(diào);頷聯(lián)從仰視和俯視的角度寫出秋天的蕭殺與空曠。
B.頸聯(lián)概括了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的生活,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落筆表達出詩人長年飄泊孤獨悲秋之情。
C.尾聯(lián)寫白發(fā)日多,因病斷飲,時世艱難是詩人潦倒不堪的根源,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躍然紙上。
D.本詩前四句重在寫景,后四句重在抒情。全詩畫面凄涼,不見亮色,語言凝練,情感深沉。
7.下面的詩句都有“清猿”意象,它們所含的意蘊與《登高》首聯(lián)中“猿嘯"相近的一項是()
A.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B.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王昌齡《送張四》)
C.清猿幽鳥遙相叫,數(shù)筆湖山又夕陽。[林逋《湖山小隱二首》(其二)]
D.野鶴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嘯寒巖。[張耒《和柳郎中舒州潛庵二首》(其一)]
8.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渚、沙、鳥等景物,進行了生動細致的刻畫。
B.頷聯(lián)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江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C.頸聯(lián)由寫景轉(zhuǎn)向抒情。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的處境,流露出生不逢時之感。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捌D難苦恨繁霜鬢”表現(xiàn)了他備嘗艱難潦倒之苦,仍不忘憂國憂民的情懷。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杜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wèi)率府冑曹參軍。數(shù)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jīng)》,至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钡叟?,詔三司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
流落劍南,結(jié)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jié)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舊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歷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嘗從白及高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皆憐之。
(節(jié)選自《新唐書·杜甫傳》)
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帝奇之A使待B制C集賢院D命宰相E試文章F擢G河西尉。
10.下列對原文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B.行在,亦稱“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指皇帝行幸所至的地方。
C.乃,指竟然,與《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中的“乃"意思相同。
D.衡山指北岳衡山,與東岳華山、西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合稱五岳。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頗有才學,積極入世。杜甫雖然未考中進士,但是曾得到李邕的賞識,后因向玄宗獻上三篇賦,被玄宗賞識,授予官職。肅宗即位后,又歷盡艱辛投奔肅宗。
B.杜甫自恃才高,炫耀文采。杜甫多次向皇帝進獻文章,還常自己夸耀自己,說自己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光大《六經(jīng)》,也還是可以比得上揚雄、枚皋的。
C.杜甫廣交朋友,看重友情。與房琯是布衣之交,房琯因受門客董廷蘭牽累,被罷免官職,杜甫上疏為他辯解,惹怒皇帝,差點獲罪。
D.杜甫不拘禮節(jié),險遭禍患。他行為放誕,曾經(jīng)酒醉后登上嚴武的坐床,被嚴武當場訓斥,后嚴武又想殺害杜甫,被他母親阻止才作罷。
12.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以及教材內(nèi)句子。
(1)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
(2)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
13.請結(jié)合本文和教材中杜甫《登高》一詩,簡要概括杜甫去世的原因。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杜甫《登高》,完成下面小題。
14.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寫詩人登高所見所聞,“風”“天"渚”“沙"猿嘯”“鳥飛"勾畫出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優(yōu)美畫面。
B.三、四句寫詩人遠眺所見,仰望蕭蕭而落的樹葉,俯視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
C.五、六句詩人把以上景物描寫蘊涵的感情明朗化了,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D.七、八句寫詩人飽嘗艱難潦倒之苦,悲愁難以排遣,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
15.結(jié)合詩句,分析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釋:錦江:即濯錦江,流經(jīng)成都的岷江支流。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北極: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于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qū)的雪山??鼙I,指入侵的吐蕃等。后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后主。還祠廟: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梁甫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這里代指此詩?!度龂尽氛f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借以抒發(fā)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遺。這里的“梁甫吟"即指這首詩。
16.下列詩歌選集中,可能同時收錄兩首詩的一項是()
A.《古詩源》B.《樂府詩集》C.《唐代近體詩集》D.《萬首唐人絕句》
17.以下對兩首詩風格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A.沉郁頓挫B.清雅委婉C.瑰奇明麗D.高古淡遠
18.比較并分析杜甫這兩首詩思想情感異同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9.《登高》是一首寫景抒情的詩,這首詩中包含了詩人哪些復雜的情感?
20.后世評論家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句是詩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試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詞內(nèi)容,鑒賞詩詞手法、語言的能力。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化用了《詩經(jīng)》中周公事”錯誤,“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是源自《詩經(jīng)》,而是源自《史記》中“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的典故。
B.“《夢游天姥吟留別》在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方面,富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錯誤,應該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D.“前者如詞中用‘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杰’反襯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發(fā)’的周郎陪襯‘早生華發(fā)’的詞人自我"錯誤,應該前者為正襯,即陪襯,后者為反襯。
故選C。
2.B
【詳解】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
B項,“形成于宋代”說法錯誤,詞是一種配樂歌唱的文體,形成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故選B。
3.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能力。各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D項,“前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錯誤,前四句描寫登臺所見的秋景,后四句抒發(fā)登臺所感的悲情。
故選D。
【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
4.B
【詳解】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理解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帝王年號、謚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委婉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而對于外國作家作品,我們要知曉其內(nèi)容,掌握其國別;對于中國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點記清楚他們的朝代、代表作、創(chuàng)作風格等,現(xiàn)代作家主要是記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內(nèi)容。題干要求選擇“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
B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而不是《落花》。
故選B。
【點睛】平時應注意搜集、歸納、整理。只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積沙成塔;再加上??闯S?,爛熟于心,考試時定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正確地完成此類考題。
5.B
【詳解】本題考查對原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B項“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錯,最后一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
故選B。
6.D
【詳解】試題分析:A項是對首聯(lián)的分析,主要從詩句的作用和寫景的著眼點分析,正確;選項B從頸聯(lián)的情感分析,注意“時空"的廣闊性,正確;C項尾聯(lián)結(jié)合詩歌的情感和作者的一貫風格分析,正確;選項D“全詩畫面不見亮色”錯,“渚清沙白"是亮麗的景色。
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此題A項考核詩句的作用和寫景的著眼點,選項B考核頸聯(lián)的情感和“時空”的廣闊性,C項結(jié)合尾聯(lián)考核詩歌的情感和作者的一貫風格分析,均為正確選項,D項考核詩歌畫面的色調(diào),“全詩畫面不見亮色"錯,“渚清沙白”是亮麗的景色。
7.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登高》首聯(lián)“猿嘯哀"中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A.表現(xiàn)的是謝靈運當年住宿之地環(huán)境的清幽。
B.蘊含著送別后的悲愁。與《登高》首聯(lián)中“猿嘯"的意蘊相近。
C.表現(xiàn)了隱居環(huán)境的清凈無比。
D.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寂靜清幽。
故選B。
8.C
【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分析理解能力,包括對詩句內(nèi)容的理解、詩句結(jié)構(gòu)的分析、語言特點以及情感的把握,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答案。
此題C項中的“流露出生不逢時之感”說法錯誤,詩人目睹蒼涼遼闊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包括羈旅之愁、孤獨之感等。
故選C。
9.ADF10.D11.D12.(1)突然發(fā)大水,(杜甫)十多天沒有東西吃,(耒陽)縣令準備船來迎接他,(他)才能夠回來。
(2)于是創(chuàng)作這首詩,作歌贈送給她,總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為《琵琶行》。13.①國家動蕩,漂泊難歸;②處境困窘,饑寒交迫;③大水阻隔,久未進食;④年老多病,飲酒大醉。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皇上讀了大為驚奇,讓他在集賢院等待詔命,命令宰相考試他的文章,提拔他為河西尉。
“之"為“奇”的賓語,其后A處斷句;
“集賢院"前省略介詞“于”,構(gòu)成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為“待"的后置狀語,其后D處斷句;
“文章”為“試"的賓語,其后F處斷句。
故在ADF三處斷句。
10.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正確。
B.正確。
C.正確。句意:嚴挺之竟然有這樣的兒子!/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D.“衡山指北岳衡山,與東岳華山、西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合稱五岳”錯誤。五岳為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總稱。
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被嚴武當場訓斥"錯誤。原文“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意思是嚴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若無其事,內(nèi)心卻恨他。但沒有說當面訓斥杜甫。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遽”,突然;“旬”,十天;“具”,準備。
(2)“為”,創(chuàng)作;“歌”,作歌;“凡”,總共;“命”,命名。
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根據(jù)原文“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流落劍南,結(jié)廬成都西郭”“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歷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以及《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可知,國家動蕩,漂泊難歸。
②根據(jù)原文“臣賴緒業(yè),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于人,竊恐轉(zhuǎn)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可知,處境困窘,饑寒交迫。
③根據(jù)原文“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可知,大水阻隔,久未進食。
④根據(jù)原文“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以及《登高》中“百年多病獨登臺”可知,年老多病,飲酒大醉。
參考譯文:
杜甫,字子美,少時家貧不能夠養(yǎng)活自己,客居在吳、越、齊、趙一帶。李邕對他的才學感到驚奇,先去看望他。參加進士沒考上,困居長安。
天寶十三年,唐玄宗在太清宮舉辦朝獻典禮,到南郊祭天,杜甫進奏三篇賦文。皇上讀了大為驚奇,讓他在集賢院等待詔命。命令宰相考試他的文章,提拔他為河西尉,杜甫沒有接受任命,改任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杜甫)多次獻上賦和頌(兩種文體),于是自己夸耀稱道自己,并且說:“自先祖杜恕、杜預以來,承繼儒業(yè)歷守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杜審言時,憑文章在中宗時顯貴。臣依賴于祖業(yè),從七歲開始寫文章,將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體,常常依靠別人接濟生活,私下?lián)钠炊涝诼吠緶羡?,祈求天子同情、憐愛我。臣的著述雖不足以宣揚《六經(jīng)》,但在文章的沉郁頓挫,逢時隨機撰作上還是可以企及揚雄、枚皋的。有這樣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棄之不用呢?"
適逢安祿山叛亂,皇帝到了蜀地,杜甫逃往三川。唐肅宗即位,杜甫衣衫破爛想要從鄜州投奔皇帝臨時駐地,被寇賊捉住。至德二年,杜甫逃往鳳翔謁見唐肅宗,授任右拾遺。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為受他的門客董延蘭(牽累),被罷免了宰相。杜甫上疏說:“所犯罪小,不應該罷免大臣?!碧泼C宗大怒,召見三司會審他。宰相張鎬說:“杜甫如果被治罪,就斷絕了進言者的通路。"唐肅宗(怒氣)才緩解。
后來(杜甫)流落到劍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營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參軍,他沒有到職。恰逢嚴武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嚴武第二次任劍南節(jié)度使時,上表推薦杜甫為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銜。嚴武因為自家與杜甫是世代交誼,就對杜甫十分優(yōu)待,親自來到杜甫家中。杜甫見嚴武,有時竟不戴頭巾,而且性格狹隘放誕,曾經(jīng)喝醉酒登上嚴武的坐床,瞪著眼說:“嚴挺之竟然有這樣的兒子!”嚴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若無其事,內(nèi)心卻恨他。有一天要殺杜甫,在門前召集官吏。嚴武要出去的時候,帽子被簾子鉤住好幾次,身邊侍候的人(把這件事)告訴嚴武的母親,嚴武的母親跑去相救,嚴武才作罷。
嚴武去世,崔旰等人作亂,杜甫往來于梓州,夔州之間。大歷年間,杜甫出了瞿塘峽,又從長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暫住耒陽。游覽南岳廟,突然發(fā)大水,十多天找不到東西吃,耒陽縣令備船來迎接,才得回來??h令為他擺設(shè)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離開了人世,享年五十九歲。
杜甫曠達不拘禮俗,又不自我約束檢點,喜歡談論天下大事,調(diào)子雖高卻不切實際。他與李白齊名,當時稱為“李杜"。杜甫曾經(jīng)隨同李白和高適從卞州路過,飲酒醉了登上歌舞臺,情緒激昂地寫懷古的詩歌,人們不能猜測他。杜甫多次身經(jīng)叛亂,堅守節(jié)操,沒有污點。他所作的詩歌,感傷時局又懦弱無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們都很同情他。
14.A15.有作客思鄉(xiāng)的情思,天涯孤獨的悵惘,悲秋苦病的沉痛,人在暮年的感嘆,無力報國的苦悶。
【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A.“勾畫出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優(yōu)美畫面”錯,應是勾畫出深秋凄涼、冷清的畫面。
故選A。
15.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寫景,渲染悲涼氣氛,抒發(fā)內(nèi)心的凄涼苦悶。
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富于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
頸聯(lián),“萬里悲秋”更是讓人凄愴不已。一個“常"字更是道出“萬里悲秋”時常與“我"相伴,悲哀感之強烈濃重,令人心神寂寥,無可排遣。年老多病、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凄冷水乳交融,寄托詩人作客思鄉(xiāng)悲秋苦病的沉痛和天涯孤獨的悵惘的情懷。
尾聯(lián),連用四個字“艱”“難"苦”“恨”,組合在一起,突出詩人暮年的感嘆,無力報國的苦悶之情。
16.C17.A18.相同:①漂泊流離的苦楚。②對時局國事的擔憂。③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境遇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深沉慨嘆。不同:《登高》直抒老病孤愁的哀傷凄苦;《登樓》則表達了對朝廷永固的希冀與信念,對入侵者的警告和斥責,同時借諸葛亮《梁甫吟》的典故流露出壯志難酬的無奈。
【解析】16.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體裁的分析能力。
這兩首詩歌都是八句,二四六八句押韻,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整,符合律詩的特點。而“近體詩”包含絕句和律詩。
故選C。
1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風格的判斷能力。
兩首詩都是杜甫的作品。
從內(nèi)容來看,《登高》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jié)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首聯(lián)為局部近景,頷聯(lián)為整體遠景。后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fā)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xiāng)的悲哀之情。頸聯(lián)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聯(lián)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體現(xiàn)沉郁頓挫的詩風。
《登樓》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nèi)藗兊恼y(tǒng)觀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寄景抒情,寫登樓的觀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跡、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慨遙深,都從空間著眼,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
故選A。
1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看相同之處:
兩詩都表達了漂泊流離的苦楚。《登高》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杜甫時在夔州?!叭f里悲秋常作客”,“常作客”,指出了詩人漂泊無定的生涯?!氨?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登樓》是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寫?!盎ń邩莻托摹保粋€“客"字包含無限辛酸,即使春天繁華盛開,也無法排遣心中漂泊流離的苦楚。
兩詩都抒發(fā)了對時局國事的擔憂?!兜歉摺贰捌D難苦恨繁霜鬢”中“艱難苦恨"不僅僅是個人的艱難,更有國事的艱難,當時安史之亂已經(jīng)結(jié)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兜菢恰贰叭f方多難此登臨”,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xiāng)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上一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十月便發(fā)生了吐蕃攻陷長安、立傀儡、改年號,代宗奔逃陜州的事;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年底,吐蕃又破松、維、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繼而再攻陷劍南、西山諸州。詩中“西山寇盜"即指吐蕃,“萬方多難”也以吐蕃入侵為最烈,同時,也指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朝廷內(nèi)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兩詩都表達了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境遇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深沉慨嘆?!兜歉摺肺猜?lián)寫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fā)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兜菢恰肺猜?lián)詠懷古跡,諷喻當朝昏君,寄托詩人的個人懷抱。詩人生活的時代只有劉后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xiāng),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
再看不同之處:
《登高》直抒老病孤愁的哀傷凄苦。頸聯(lián)“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登樓》頸聯(lián)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詩人登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盟外賣合同范本
- 心形盤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碳纖維熱場材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關(guān)于膽結(jié)石你了解多少
- 【高考化學的應試技巧】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
- 2025年全銅板芯平板集熱器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染燙修復發(fā)膜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初二歷史教學工作計劃(9篇)
- 軟件收入合同范本
- 掛籃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綜合題)
- 湖北省武漢市2024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附答案
- 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qū)2023-2024學年下學期八年級物理期中考試題
- 銀行零星裝飾維修 投標方案(技術(shù)方案)
- 鎖骨骨折個案護理
- 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報表(三張報表)
- 殯葬禮儀服務整體服務方案
- 廣東中考英語考綱1600詞匯表及300詞組表(整理打印版)
- 學校安全班主任培訓
- 小班數(shù)學活動《寶寶送物品》課件
- 《電焊工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