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浙江省溫州育英實驗學校、溫州第十四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歷史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分數(shù):100分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某一文化的重要標志與代表器物如圖所示,該文化最有可能是()A.仰韶文化 B.龍山文化 C.紅山文化 D.良渚文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材料中文物為“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B項正確;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qū)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不符合紅山文化,排除C項;“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良渚文化不符合材料,排除D項。故選B項。2.成書于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記載:“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今之世當之矣?!弊髡哒J為()A.天子是天下大亂的根源 B.只有統(tǒng)一才能結束戰(zhàn)亂C.恢復秩序必須重建周室 D.諸侯爭霸導致民不聊生【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zhàn)國(中國)。根據(jù)“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笨傻贸霾牧蠌娬{沒有統(tǒng)一的政權,就會導致天下大亂,戰(zhàn)爭不斷,因此強調只有統(tǒng)一才能平息戰(zhàn)爭,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天下共主的存在有助于社會安定,排除A項;材料未提出重建周王室,排除C項;材料提出戰(zhàn)國時期諸侯兼并戰(zhàn)爭使得民不聊生,更進一步提出統(tǒng)一的重要性,排除D項。故選B項。3.某一思想流派的開創(chuàng)者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下列思想中,屬于該流派的是()A.“道法自然” B.“為政以德” C.“相生相勝” D.“兼愛非攻”【答案】A【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春秋時期(中國)。“有無相生……前后相隨”“福禍相依”體現(xiàn)的是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對立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體現(xiàn)了道家學說中樸素的辯證法,而“道法自然”屬于道家學說,A項正確;“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排除B項;“相生相勝”是陰陽五行家的主張,排除C項;“兼愛非攻”是墨家主張,排除D項。故選A項。4.西漢賈誼在《治安策》中建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毕铝袧h朝的做法與材料建議相符是()A.設立刺史制度 B.頒布“推恩令”C.推行郡國并行制 D.設置西域都護府【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據(jù)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若要國家安定,需要削弱諸侯的勢力,這與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有相似的意義,B項正確;刺史制度是對地方的監(jiān)察制度,排除A項;郡國并行制,加強了諸侯國的勢力,排除C項;設置西域都護府,是加強對西域的管理,排除D項。故選B項。5.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A.外戚 B.地主 C.宦官 D.士族【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國、西晉以來,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的特殊階層被稱為士族,D項正確;外戚指的是皇帝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排除A項;地主不是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的特殊階層,排除B項;宦官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排除C項。故選D項。6.六朝是指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的300多年間,先后有孫吳、東晉和宋、齊、梁、陳六個漢族政權在南京建都,合稱為“六朝”。這一時期,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主要原因有()①社會環(huán)境相對安定②孝文帝的改革③大批北方人流亡南下④一年三熟的麥稻復種制普及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主要原因包括南方社會環(huán)境相對安定,為經濟發(fā)展提供穩(wěn)定環(huán)境;大批北方人流亡南下,提供了大量勞動力。①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孝文帝改革發(fā)生于北魏,屬于北方政權;宋代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7.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边@一“帝”的政權是(
)A.曹魏 B.西晉 C.東晉 D.北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北魏時期。根據(jù)材料“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及所學可知,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是要求朝中禁鮮卑語,統(tǒng)一說漢語的歷史信息,D項正確;曹魏(220年-266年)是三國時期的割據(jù)政權之一,排除A項;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后的統(tǒng)一王朝。316年西晉被匈奴滅亡,排除B項;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后建立起來的王朝,排除C項。故選D項。8.唐招提寺是唐朝的一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在日本仿唐制建造的寺院,至今被日本視為國寶。該高僧是()A.法顯 B.玄奘 C.鑒真 D.空?!敬鸢浮緾【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鑒真法師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促進了中日交流,C項正確;玄奘西游天竺,排除A項;法顯是魏晉時期的僧人,排除B項;空海是來華的留學僧,排除D項。故選C項。9.唐代醫(yī)學成就很高,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收集了3500多個方子,收載了800多種藥物,專門記述了200多種藥物的采集和炮制方法,著成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這一醫(yī)學名著是()A.《傷寒雜病論》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綱目》【答案】B【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唐代(中國)。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藥王”指的是孫思邈,其代表作是《千金方》,收集了3500多個方子,收載了800多種藥物,專門記述了200多種藥物的采集和炮制方法,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B項正確;《傷寒雜病論》是東漢張仲景的著作,排除A項;《唐本草》屬于官修藥典,與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項;《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的著作,排除D項。故選B項。10.宋真宗景德二年,宋與遼簽訂協(xié)議,北宋每年送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稱為()A.歲賜 B.歲幣 C.歲貢 D.納貢【答案】B【解析】根據(jù)材料“宋與遼簽訂協(xié)議,北宋每年送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每年給遼銀兩與絹,稱之為歲幣,B項正確;宋每年給西夏銀兩與絹,稱之為歲賜,排除A項;宋每年給金銀兩與絹,稱之為歲貢,排除C項;納貢存在于朝貢關系中,排除D項。故選B項。1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內容涉及農業(yè)、商業(yè)、軍事、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王安石變法的出發(fā)點是()A.推動社會轉型 B.加強中央集權 C.整頓官僚機構 D.實現(xiàn)富國強兵【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069年(中國)。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宋中期出現(xiàn)冗官、冗兵、冗費和積貧、積弱的問題,王安石變法通過多種措施想要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D項正確;北宋時期,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沒有實現(xiàn)社會轉型,王安石變法是為實現(xiàn)富國強兵而非推動社會轉型,排除A項;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中諸多領域的改革是為了富國強兵,對地方收了財權、兵權、行政權才是加強中央集權,但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整頓官制是王安石變法的措施,并非目的,排除C項。故選D項。12.遼都的上京城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食鞘腔实酆唾F族理政、生活之地,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這種布局源于理念()A.“因俗而治” B.“天人合一” C.“事在四方” D.“要在中央”【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遼朝時期。根據(jù)材料可知,上京城分南北部,分別由契丹族與漢族等分開居住,體現(xiàn)“因俗而治”的理念,A項正確;“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排除B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指的是處理周圍四方各種各樣繁多的事務,關鍵在于國家的最高權力要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排除CD項。故選A項。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3.考古學極大地延伸了中國的歷史軸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考古學家出土了黃河下游地區(qū)大汶口晚期特點的陶鬻、陶盂等陶制品,還有最早出現(xiàn)于長江下游地區(qū)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以及與長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雙翼形玉飾。這說明()A.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爭頻仍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C.國家機構形態(tài)完整 D.階級分化開始出現(xiàn)【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材料表明陶寺遺址中出土了大汶口晚期特點的陶制品,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雙翼形玉飾,表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寺遺址出土的文物具有其它地區(qū)文化的特征,呈現(xiàn)出其他地區(qū)先進的文化因素向黃河中游地區(qū)的匯聚,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B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出土的文物情況,不涉及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爭頻繁,排除A項;國家結構形態(tài)完整是國家出現(xiàn)之后,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不同地區(qū)文化的匯聚,不涉及階級分化,排除D項。故選B項。14.下列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A禹死后,其子啟繼位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建立B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頭啟土狀商代可能出現(xiàn)牛耕C甘肅靈臺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煉的鐵劍春秋時期,我國已有鐵器D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王拒絕。熊通“乃自立,為(楚)武王”分封制受到沖擊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而夏啟繼位標志著世襲制代替禪讓制,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頭啟土狀,可以推斷出商代可能出現(xiàn)牛耕,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甘肅靈臺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煉的鐵劍,可以推斷出春秋時期,我國已有鐵器,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王拒絕。熊通“乃自立,為(楚)武王”,可以推斷出分封制受到沖擊,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15.唐朝孔穎達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薄叭A夏”連稱,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族群、文化、國家政權,被周邊民族所認同,是在()A.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 B.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C.封建國家的建立時期 D.諸侯紛爭與變法時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jù)所學可知,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而在春秋時期,諸侯之間紛爭不斷,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變法,D項正確;根據(jù)所學可知,夏、商、西周是中華文明和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時期,此時“華夏”這個概念還沒出現(xiàn),排除A、B兩項;根據(jù)所學知識,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自稱“華夏”,少數(shù)民族產生華夏認同觀念,封建社會的建立是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此時“華夏”這個概念早已形成并發(fā)展,排除C項。故選D項。16.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后世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源頭。下列關于先秦思想表述正確的是()A.百家爭鳴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B.墨家和法家學派,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C.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D.在人性觀上,孟子認為人性惡,荀子認為人性善【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根據(jù)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中國思想領域的交流與發(fā)展,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A項正確;墨家代表小生產者的利益,排除B項;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但禮樂制與中央集權思想無關,排除C項;在人性觀上,荀子認為人性惡,孟子認為人性善,排除D項。故選A項。17.《漢書》中稱頌漢武帝:“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毕铝懈黜椖軌蜃糇C漢武帝雄才大略的是(
)①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②設立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③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yè)貿易④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漢武帝時期。據(jù)本題材料“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設立了中朝,削弱了丞相為首的外朝,②項正確;漢武帝時期,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抑制私商的發(fā)展,采取了鹽鐵官營制度,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yè)貿易,③項正確,②③能夠佐證漢武帝雄才大略,B項正確;“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是漢景帝時期的措施,①項錯誤;公元前60年,漢宣帝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④項錯誤,①④不能佐證漢武帝雄才大略,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18.《資治通鑒》載:609年至610年,隋煬帝洛陽舉行大會?!坝诙碎T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自昏達旦,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胡客或過酒食店,醉飽而散,不取其直,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嘆?!边@一記載能用以佐證隋朝()A.盛極一時,但短命而亡 B.短暫統(tǒng)一,但影響深遠C.制度創(chuàng)新,但民不聊生 D.勞役繁重,但澤被歷代【答案】A【解析】根據(jù)“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自昏達旦,終月而罷,所費巨萬”、“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可知隋煬帝耗費巨資夸耀了中國的富饒,由此可以佐證隋朝盛極一時,但短命而亡;根據(jù)隋煬帝耗費巨資所營造的場面并不能體現(xiàn)隋朝的短暫統(tǒng)一和制度創(chuàng)新,也無法說明勞役繁重,排除BCD項。故選A項。19.《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送別詩的佳作。作者王維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表達送別好友去安西都護府的惜別之情。其中“安西都護府”位于圖中()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安西都護府”的設置是用于控制西突厥,在今新疆區(qū)域,①符合題意,A項正確;“安西都護府”位于圖中新疆地區(qū),②③④在圖中所處位置均與安西都護府實際所在地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20.唐制,遇下詔敕,便先由門下省和中書省在政事堂舉行聯(lián)席會議……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后再送尚書省執(zhí)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被認為是違法的,不能為下面各級機關所承認。由此可見()①三省長官分掌宰相職權②中央決策體系日臻完備③中央行政效率大大降低④三省出現(xiàn)了一體化的趨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根據(jù)材料“便先由門下省和中書省在政事堂舉行聯(lián)席會議……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后再送尚書省執(zhí)行”及所學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被一分為三,①項正確;據(jù)材料“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被認為是違法的”可知,三省六部制下,皇帝的權力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的命令未經中書門下的審核,直接發(fā)出被認為是違法的,這有利于中央決策體系日臻完備,②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政事堂的設立體現(xiàn)了三省呈現(xiàn)出一體化的趨勢,④項正確,B項正確;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③項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21.780年“炎建議做兩稅法,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边@一調整()A.規(guī)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和下限 B.延續(xù)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C.需依托國家對農民的土地分配 D.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jù)材料“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可知,兩稅法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D項正確;兩稅法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A項;這一調整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均田制需依托國家對農民的土地分配,C項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2.時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縣令,有郡守,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絲牽繩聯(lián),總合于上?!迸c此觀點相符,宋初采取的措施還包括()①設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②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統(tǒng)兵權③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彼此制約④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宋初(中國)。據(jù)所學可知,宋初為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設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統(tǒng)兵權,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彼此制約,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唐朝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本題選A項。23.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說:“學秀才的,經學、詞賦是兩等。經學的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勾當,詞賦的是吟詩、課賦、作文字的勾當。自隋唐以來,取人(選官)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睋?jù)此推測,該官員建議()A.禁止民間詩詞歌賦的教學 B.確保程朱理學正統(tǒng)地位C.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 D.科舉考試經學詞賦并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根據(jù)材料“經學的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勾當,詞賦的是吟詩、課賦、作文字的勾當。自隋唐以來,取人(選官)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可知,元朝宰相認為詞賦沒有實際用處,而對儒家經書鞏固社會倫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較贊賞,因此,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C項正確;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并沒有禁止民間詩詞歌賦的教學,排除A項;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與確保程朱理學正統(tǒng)地位無關,排除B項;該官員建議科舉考試重經學輕詞賦,排除D項。故選C項。24.據(jù)史書記載,商鞅變法推行“分戶令”,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但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秦朝洞庭郡某地仍然存在超過二男的擴大家庭和聯(lián)合家庭,約占總戶數(shù)的三分之一。據(jù)此可知()A.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定論 B.不同史料導致歷史真相的多樣化C.歷史結論必須要經過考古來證實 D.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歷史【答案】D【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史書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不同,說明考古的發(fā)現(xiàn)補充了更多的史料,這些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歷史,D項正確;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定論,說法錯誤,史學研究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去還原歷史真相,排除A項;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不可能多樣化,排除B項;“必須”說法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25題18分,第26題22分,共40分)25.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直接關乎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嬴政建立統(tǒng)一國家后,把戰(zhàn)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tǒng)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化體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制……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其歷史意義無論如何估價,都不嫌過分。以后中華帝國歷史上雖然出現(xiàn)過封建體制的反動——逆潮流而動,但都沒有好下場?!幾苑畼渲尽秶犯乓凡牧隙卮m然確立了郡縣制這一具有進步意義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殘暴統(tǒng)治,這一制度的優(yōu)越性尚未得以體現(xiàn)……劉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轍……采用的是……混合體。——李曉杰《體國經野:歷史行政區(qū)劃》漢初制度大多不切實際,要求制度變革的呼聲甚高,卻無法得以實施。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強化對官僚隊伍的管理、確立新的經濟政策等重大領域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制度變革。——孫家洲、王文濤《制度變革與漢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三北宋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長官的事權。地方監(jiān)督知州的通判權力過大,妨礙了地方行政職能的正常發(fā)揮?!噙^分集中,分散與削弱了各級機構與官員的事權,雖在較短時期內有利于維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但勢必形成機構龐大,職能分散,官員眾多,吏治敗壞,重疊機構之間和官吏之間相互牽制,行政效率低下,使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不靈?!鈬堵哉摫彼螐娀瘜V浦髁x中央集權制度的利弊得失》(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的具體措施,再寫出秦朝建立后鞏固統(tǒng)一的其他措施,并說明秦統(tǒng)一中央集權國家建立的意義。(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劉邦采用的“混合體”的含義,以及漢武帝時期為“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所采取的措施。(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為加強對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及其對地方行政的不利影響。【答案】(1)措施:設立郡縣制。舉例: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統(tǒng)一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意義: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2)“混合體”的含義:郡縣與分封并行制(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措施: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設13州部刺史負責監(jiān)察;確立察舉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游俠;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3)措施:派文臣任知州,增設通判制約知州;設諸路轉運使統(tǒng)管地方財政,保證地方大部分賦稅上繳中央;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設置四個路級機構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jiān)控和節(jié)制。不利影響:導致官僚機構膨脹,行政效率低下;吏治敗壞;地方自主性嚴重削弱,影響地方行政職能發(fā)揮?!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措施:根據(jù)材料“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并結合所學可得出設立郡縣制。舉例:根據(jù)材料“嬴政建立統(tǒng)一國家后,把戰(zhàn)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tǒng)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主要有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統(tǒng)一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意義:根據(jù)材料“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其歷史意義無論如何估價,都不嫌過分”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混合體”的含義:根據(jù)材料“劉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轍……采用的是……混合體”并結合所學可得出郡縣與分封并行制(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措施:根據(jù)材料“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強化對官僚隊伍的管理、確立新的經濟政策等重大領域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制度變革”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主要有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設13州部刺史負責監(jiān)察;確立察舉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游俠;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中國。措施:根據(jù)材料“地方監(jiān)督知州的通判權力過大,妨礙了地方行政職能的正常發(fā)揮。……政權過分集中,分散與削弱了各級機構與官員的事權”并結合所學可得出派文臣任知州,增設通判制約知州;設諸路轉運使統(tǒng)管地方財政,保證地方大部分賦稅上繳中央;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設置四個路級機構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jiān)控和節(jié)制。不利影響:根據(jù)材料“但勢必形成機構龐大,職能分散,官員眾多,吏治敗壞,重疊機構之間和官吏之間相互牽制,行政效率低下,使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不靈”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導致官僚機構膨脹,行政效率低下;吏治敗壞;地方自主性嚴重削弱,影響地方行政職能發(fā)揮。26.各民族交流互鑒,共同推進著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材料一從周平王東遷前后開始,“中國”的周邊地區(qū),特別是在南方的“蠻夷”地帶,隨著生產手段的進步,農田不斷被開發(fā),農業(yè)生產不斷發(fā)展,除了移居中原的,當?shù)氐娜藗円苍絹碓皆敢饨邮堋爸袊蔽幕挠绊懀霈F(xiàn)主動向“華夏”靠近的趨勢,結果使得蠻、夷、戎、狄地區(qū)自身也逐漸轉化為“中國”?!D化的動力,都在于他們認同華夏文明是一種比他們自身原有文化更加卓越的文化形式?!蹒妗稄摹疤煜隆眹业矫褡鍑摇凡牧隙背膹娛碜泽w制的力量,而體制的進步活力,則可以最終歸結為北方的獨特歷史道路……北方少數(shù)族的部族制度與華夏制度的劇烈碰撞,最終在北方地區(qū)激發(fā)出了新的變遷動力與演進契機,交替的“胡化”和“漢化”孕育出了強勁的官僚制化運動,它扭轉了魏晉以來的帝國頹勢,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材料三遼宋夏金時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遼夏金政權一方面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權制為主導的統(tǒng)治方針,使邊疆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的一體化進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因俗而治的二元體制推動了“華夷一體”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深化了民族交融?!幾愿吒m槨哆|宋夏金時期內聚性不斷增強》(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這一時期民族關系出現(xiàn)新變化,并根據(jù)材料概括出這一新變化出現(xiàn)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北朝“漢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并簡述其產生的歷史影響。(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遼夏金政權在推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發(fā)展方面做出的貢獻。以“元朝推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為主題,結合行省制的相關史實進行闡述(要求緊扣主題,史實正確,邏輯清晰)?!敬鸢浮浚?)新變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邊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逐漸融入華夏族。原因:鐵犁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進步,農業(yè)的發(fā)展;向中原移民;周邊民族與漢族頻繁接觸,主動學習中原文化;華夏文明自身的優(yōu)越性。(2)例子:北魏孝文帝改革。影響:順應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北魏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tǒng)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xiàn)打下基礎。(3)貢獻: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權制為主導的統(tǒng)治政策,加深邊疆與中原的一體化進程;建立因俗而治的二元體制,形成“華夷一體”的共同體意識。闡述:元朝行省制的設置,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也促進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我國省制的開端?!窘馕觥俊拘?】本題是對比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第一小問新變化,據(jù)材料“當?shù)氐娜藗円苍絹碓皆敢饨邮堋袊幕挠绊?,出現(xiàn)主動向‘華夏’靠近的趨勢,結果使得蠻、夷、戎、狄地區(qū)自身也逐漸轉化‘中國’”及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邊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逐漸融入華夏族。第二小問原因,據(jù)材料“隨著生產手段的進步,農田不斷被開發(fā),農業(yè)生產不斷發(fā)展”可知,鐵犁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進步,農業(yè)的發(fā)展;據(jù)材料“除了移居中原的”及所學知識可知,向中原移民;周邊民族與漢族頻繁接觸,主動學習中原文化;據(jù)材料“華夏文明是一種比他們自身原有文化更加卓越的文化形式”可知,華夏文明自身的優(yōu)越性。【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第一小問例子,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朝“漢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第二小問影響,據(jù)材料“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可知,為以后北方統(tǒng)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xiàn)打下基礎;結合所學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可知,其影響還可以從順應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北魏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繁榮。【小問3】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遼宋夏金元(中國)。第一小問貢獻,據(jù)材料“遼夏金政權一方面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權制為主導的統(tǒng)治方針”可知,推行以儒家文化和中央集權制為主導的統(tǒng)治政策,加深邊疆與中原的一體化進程;據(jù)材料“因俗而治的二元體制推動了‘華夷一體’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深化了民族交融”可知,建立因俗而治的二元體制,形成“華夷一體”的共同體意識。第二小問闡述,結合所學可從行省制對元朝的作用的角度來進行闡述,具體如下:元朝行省制的設置,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也促進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我國省制的開端。浙江省溫州育英實驗學校、溫州第十四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歷史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分數(shù):100分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某一文化的重要標志與代表器物如圖所示,該文化最有可能是()A.仰韶文化 B.龍山文化 C.紅山文化 D.良渚文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材料中文物為“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B項正確;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qū)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不符合紅山文化,排除C項;“黑陶”屬于龍山文化的典型文物代表,良渚文化不符合材料,排除D項。故選B項。2.成書于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記載:“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今之世當之矣。”作者認為()A.天子是天下大亂的根源 B.只有統(tǒng)一才能結束戰(zhàn)亂C.恢復秩序必須重建周室 D.諸侯爭霸導致民不聊生【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戰(zhàn)國(中國)。根據(jù)“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笨傻贸霾牧蠌娬{沒有統(tǒng)一的政權,就會導致天下大亂,戰(zhàn)爭不斷,因此強調只有統(tǒng)一才能平息戰(zhàn)爭,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天下共主的存在有助于社會安定,排除A項;材料未提出重建周王室,排除C項;材料提出戰(zhàn)國時期諸侯兼并戰(zhàn)爭使得民不聊生,更進一步提出統(tǒng)一的重要性,排除D項。故選B項。3.某一思想流派的開創(chuàng)者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下列思想中,屬于該流派的是()A.“道法自然” B.“為政以德” C.“相生相勝” D.“兼愛非攻”【答案】A【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春秋時期(中國)?!坝袩o相生……前后相隨”“福禍相依”體現(xiàn)的是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對立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體現(xiàn)了道家學說中樸素的辯證法,而“道法自然”屬于道家學說,A項正確;“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排除B項;“相生相勝”是陰陽五行家的主張,排除C項;“兼愛非攻”是墨家主張,排除D項。故選A項。4.西漢賈誼在《治安策》中建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下列漢朝的做法與材料建議相符是()A.設立刺史制度 B.頒布“推恩令”C.推行郡國并行制 D.設置西域都護府【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據(jù)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若要國家安定,需要削弱諸侯的勢力,這與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有相似的意義,B項正確;刺史制度是對地方的監(jiān)察制度,排除A項;郡國并行制,加強了諸侯國的勢力,排除C項;設置西域都護府,是加強對西域的管理,排除D項。故選B項。5.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A.外戚 B.地主 C.宦官 D.士族【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國、西晉以來,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的特殊階層被稱為士族,D項正確;外戚指的是皇帝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排除A項;地主不是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的特殊階層,排除B項;宦官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排除C項。故選D項。6.六朝是指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的300多年間,先后有孫吳、東晉和宋、齊、梁、陳六個漢族政權在南京建都,合稱為“六朝”。這一時期,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主要原因有()①社會環(huán)境相對安定②孝文帝的改革③大批北方人流亡南下④一年三熟的麥稻復種制普及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公元3世紀初-6世紀末,南方經濟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主要原因包括南方社會環(huán)境相對安定,為經濟發(fā)展提供穩(wěn)定環(huán)境;大批北方人流亡南下,提供了大量勞動力。①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孝文帝改革發(fā)生于北魏,屬于北方政權;宋代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7.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边@一“帝”的政權是(
)A.曹魏 B.西晉 C.東晉 D.北魏【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北魏時期。根據(jù)材料“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及所學可知,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是要求朝中禁鮮卑語,統(tǒng)一說漢語的歷史信息,D項正確;曹魏(220年-266年)是三國時期的割據(jù)政權之一,排除A項;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后的統(tǒng)一王朝。316年西晉被匈奴滅亡,排除B項;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后建立起來的王朝,排除C項。故選D項。8.唐招提寺是唐朝的一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在日本仿唐制建造的寺院,至今被日本視為國寶。該高僧是()A.法顯 B.玄奘 C.鑒真 D.空?!敬鸢浮緾【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鑒真法師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促進了中日交流,C項正確;玄奘西游天竺,排除A項;法顯是魏晉時期的僧人,排除B項;空海是來華的留學僧,排除D項。故選C項。9.唐代醫(yī)學成就很高,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收集了3500多個方子,收載了800多種藥物,專門記述了200多種藥物的采集和炮制方法,著成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這一醫(yī)學名著是()A.《傷寒雜病論》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綱目》【答案】B【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唐代(中國)。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藥王”指的是孫思邈,其代表作是《千金方》,收集了3500多個方子,收載了800多種藥物,專門記述了200多種藥物的采集和炮制方法,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B項正確;《傷寒雜病論》是東漢張仲景的著作,排除A項;《唐本草》屬于官修藥典,與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項;《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的著作,排除D項。故選B項。10.宋真宗景德二年,宋與遼簽訂協(xié)議,北宋每年送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稱為()A.歲賜 B.歲幣 C.歲貢 D.納貢【答案】B【解析】根據(jù)材料“宋與遼簽訂協(xié)議,北宋每年送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每年給遼銀兩與絹,稱之為歲幣,B項正確;宋每年給西夏銀兩與絹,稱之為歲賜,排除A項;宋每年給金銀兩與絹,稱之為歲貢,排除C項;納貢存在于朝貢關系中,排除D項。故選B項。1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內容涉及農業(yè)、商業(yè)、軍事、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王安石變法的出發(fā)點是()A.推動社會轉型 B.加強中央集權 C.整頓官僚機構 D.實現(xiàn)富國強兵【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069年(中國)。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宋中期出現(xiàn)冗官、冗兵、冗費和積貧、積弱的問題,王安石變法通過多種措施想要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D項正確;北宋時期,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沒有實現(xiàn)社會轉型,王安石變法是為實現(xiàn)富國強兵而非推動社會轉型,排除A項;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中諸多領域的改革是為了富國強兵,對地方收了財權、兵權、行政權才是加強中央集權,但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整頓官制是王安石變法的措施,并非目的,排除C項。故選D項。12.遼都的上京城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皇城是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這種布局源于理念()A.“因俗而治” B.“天人合一” C.“事在四方” D.“要在中央”【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遼朝時期。根據(jù)材料可知,上京城分南北部,分別由契丹族與漢族等分開居住,體現(xiàn)“因俗而治”的理念,A項正確;“天人合一”多指人與道合而“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排除B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指的是處理周圍四方各種各樣繁多的事務,關鍵在于國家的最高權力要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排除CD項。故選A項。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3.考古學極大地延伸了中國的歷史軸線。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考古學家出土了黃河下游地區(qū)大汶口晚期特點的陶鬻、陶盂等陶制品,還有最早出現(xiàn)于長江下游地區(qū)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以及與長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雙翼形玉飾。這說明()A.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爭頻仍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C.國家機構形態(tài)完整 D.階級分化開始出現(xiàn)【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材料表明陶寺遺址中出土了大汶口晚期特點的陶制品,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雙翼形玉飾,表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寺遺址出土的文物具有其它地區(qū)文化的特征,呈現(xiàn)出其他地區(qū)先進的文化因素向黃河中游地區(qū)的匯聚,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B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出土的文物情況,不涉及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爭頻繁,排除A項;國家結構形態(tài)完整是國家出現(xiàn)之后,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不同地區(qū)文化的匯聚,不涉及階級分化,排除D項。故選B項。14.下列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A禹死后,其子啟繼位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建立B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頭啟土狀商代可能出現(xiàn)牛耕C甘肅靈臺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煉的鐵劍春秋時期,我國已有鐵器D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王拒絕。熊通“乃自立,為(楚)武王”分封制受到沖擊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秦時期(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而夏啟繼位標志著世襲制代替禪讓制,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頭啟土狀,可以推斷出商代可能出現(xiàn)牛耕,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甘肅靈臺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煉的鐵劍,可以推斷出春秋時期,我國已有鐵器,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王拒絕。熊通“乃自立,為(楚)武王”,可以推斷出分封制受到沖擊,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15.唐朝孔穎達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薄叭A夏”連稱,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族群、文化、國家政權,被周邊民族所認同,是在()A.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 B.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C.封建國家的建立時期 D.諸侯紛爭與變法時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jù)所學可知,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在春秋時被周邊民族所認同,而在春秋時期,諸侯之間紛爭不斷,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變法,D項正確;根據(jù)所學可知,夏、商、西周是中華文明和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時期,此時“華夏”這個概念還沒出現(xiàn),排除A、B兩項;根據(jù)所學知識,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自稱“華夏”,少數(shù)民族產生華夏認同觀念,封建社會的建立是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此時“華夏”這個概念早已形成并發(fā)展,排除C項。故選D項。16.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后世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源頭。下列關于先秦思想表述正確的是()A.百家爭鳴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B.墨家和法家學派,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C.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D.在人性觀上,孟子認為人性惡,荀子認為人性善【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根據(jù)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中國思想領域的交流與發(fā)展,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A項正確;墨家代表小生產者的利益,排除B項;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但禮樂制與中央集權思想無關,排除C項;在人性觀上,荀子認為人性惡,孟子認為人性善,排除D項。故選A項。17.《漢書》中稱頌漢武帝:“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毕铝懈黜椖軌蜃糇C漢武帝雄才大略的是(
)①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②設立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③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yè)貿易④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漢武帝時期。據(jù)本題材料“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設立了中朝,削弱了丞相為首的外朝,②項正確;漢武帝時期,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抑制私商的發(fā)展,采取了鹽鐵官營制度,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yè)貿易,③項正確,②③能夠佐證漢武帝雄才大略,B項正確;“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是漢景帝時期的措施,①項錯誤;公元前60年,漢宣帝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④項錯誤,①④不能佐證漢武帝雄才大略,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18.《資治通鑒》載:609年至610年,隋煬帝洛陽舉行大會。“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自昏達旦,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胡客或過酒食店,醉飽而散,不取其直,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嘆?!边@一記載能用以佐證隋朝()A.盛極一時,但短命而亡 B.短暫統(tǒng)一,但影響深遠C.制度創(chuàng)新,但民不聊生 D.勞役繁重,但澤被歷代【答案】A【解析】根據(jù)“于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自昏達旦,終月而罷,所費巨萬”、“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可知隋煬帝耗費巨資夸耀了中國的富饒,由此可以佐證隋朝盛極一時,但短命而亡;根據(jù)隋煬帝耗費巨資所營造的場面并不能體現(xiàn)隋朝的短暫統(tǒng)一和制度創(chuàng)新,也無法說明勞役繁重,排除BCD項。故選A項。19.《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送別詩的佳作。作者王維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表達送別好友去安西都護府的惜別之情。其中“安西都護府”位于圖中()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安西都護府”的設置是用于控制西突厥,在今新疆區(qū)域,①符合題意,A項正確;“安西都護府”位于圖中新疆地區(qū),②③④在圖中所處位置均與安西都護府實際所在地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20.唐制,遇下詔敕,便先由門下省和中書省在政事堂舉行聯(lián)席會議……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后再送尚書省執(zhí)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被認為是違法的,不能為下面各級機關所承認。由此可見()①三省長官分掌宰相職權②中央決策體系日臻完備③中央行政效率大大降低④三省出現(xiàn)了一體化的趨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根據(jù)材料“便先由門下省和中書省在政事堂舉行聯(lián)席會議……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后再送尚書省執(zhí)行”及所學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被一分為三,①項正確;據(jù)材料“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被認為是違法的”可知,三省六部制下,皇帝的權力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的命令未經中書門下的審核,直接發(fā)出被認為是違法的,這有利于中央決策體系日臻完備,②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政事堂的設立體現(xiàn)了三省呈現(xiàn)出一體化的趨勢,④項正確,B項正確;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③項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21.780年“炎建議做兩稅法,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边@一調整()A.規(guī)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和下限 B.延續(xù)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C.需依托國家對農民的土地分配 D.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jù)材料“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可知,兩稅法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D項正確;兩稅法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A項;這一調整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均田制需依托國家對農民的土地分配,C項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2.時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縣令,有郡守,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絲牽繩聯(lián),總合于上?!迸c此觀點相符,宋初采取的措施還包括()①設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②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統(tǒng)兵權③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彼此制約④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宋初(中國)。據(jù)所學可知,宋初為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設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調兵、統(tǒng)兵權,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彼此制約,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唐朝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本題選A項。23.1313年,元朝宰相向皇帝上奏說:“學秀才的,經學、詞賦是兩等。經學的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勾當,詞賦的是吟詩、課賦、作文字的勾當。自隋唐以來,取人(選官)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睋?jù)此推測,該官員建議()A.禁止民間詩詞歌賦的教學 B.確保程朱理學正統(tǒng)地位C.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 D.科舉考試經學詞賦并重【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根據(jù)材料“經學的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勾當,詞賦的是吟詩、課賦、作文字的勾當。自隋唐以來,取人(選官)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可知,元朝宰相認為詞賦沒有實際用處,而對儒家經書鞏固社會倫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較贊賞,因此,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C項正確;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并沒有禁止民間詩詞歌賦的教學,排除A項;該官員建議提高經學在科考中的地位,與確保程朱理學正統(tǒng)地位無關,排除B項;該官員建議科舉考試重經學輕詞賦,排除D項。故選C項。24.據(jù)史書記載,商鞅變法推行“分戶令”,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但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秦朝洞庭郡某地仍然存在超過二男的擴大家庭和聯(lián)合家庭,約占總戶數(shù)的三分之一。據(jù)此可知()A.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定論 B.不同史料導致歷史真相的多樣化C.歷史結論必須要經過考古來證實 D.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歷史【答案】D【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史書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不同,說明考古的發(fā)現(xiàn)補充了更多的史料,這些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歷史,D項正確;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定論,說法錯誤,史學研究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去還原歷史真相,排除A項;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不可能多樣化,排除B項;“必須”說法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25題18分,第26題22分,共40分)25.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直接關乎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嬴政建立統(tǒng)一國家后,把戰(zhàn)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tǒng)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化體制,也是秦始皇最具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制……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其歷史意義無論如何估價,都不嫌過分。以后中華帝國歷史上雖然出現(xiàn)過封建體制的反動——逆潮流而動,但都沒有好下場?!幾苑畼渲尽秶犯乓凡牧隙卮m然確立了郡縣制這一具有進步意義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殘暴統(tǒng)治,這一制度的優(yōu)越性尚未得以體現(xiàn)……劉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轍……采用的是……混合體?!顣越堋扼w國經野:歷史行政區(qū)劃》漢初制度大多不切實際,要求制度變革的呼聲甚高,卻無法得以實施。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強化對官僚隊伍的管理、確立新的經濟政策等重大領域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制度變革?!獙O家洲、王文濤《制度變革與漢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三北宋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長官的事權。地方監(jiān)督知州的通判權力過大,妨礙了地方行政職能的正常發(fā)揮?!噙^分集中,分散與削弱了各級機構與官員的事權,雖在較短時期內有利于維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但勢必形成機構龐大,職能分散,官員眾多,吏治敗壞,重疊機構之間和官吏之間相互牽制,行政效率低下,使整個國家機器運轉不靈。——艾光國《略論北宋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利弊得失》(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的具體措施,再寫出秦朝建立后鞏固統(tǒng)一的其他措施,并說明秦統(tǒng)一中央集權國家建立的意義。(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劉邦采用的“混合體”的含義,以及漢武帝時期為“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所采取的措施。(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為加強對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及其對地方行政的不利影響?!敬鸢浮浚?)措施:設立郡縣制。舉例: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統(tǒng)一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意義: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2)“混合體”的含義:郡縣與分封并行制(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措施: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設13州部刺史負責監(jiān)察;確立察舉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游俠;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3)措施:派文臣任知州,增設通判制約知州;設諸路轉運使統(tǒng)管地方財政,保證地方大部分賦稅上繳中央;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設置四個路級機構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jiān)控和節(jié)制。不利影響:導致官僚機構膨脹,行政效率低下;吏治敗壞;地方自主性嚴重削弱,影響地方行政職能發(fā)揮?!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措施:根據(jù)材料“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取代地方分權的封建體制”并結合所學可得出設立郡縣制。舉例:根據(jù)材料“嬴政建立統(tǒng)一國家后,把戰(zhàn)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tǒng)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并結合所學可得出主要有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統(tǒng)一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意義: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污染場地修復后土壤滲透-洞察分析
- 洗衣機維修成本控制-洞察分析
- 預測性維護技術發(fā)展-洞察分析
- 行星形成機制探討-洞察分析
- 銻回收利用技術-洞察分析
- 咽腔潰瘍與生活方式關聯(lián)-洞察分析
- 虛擬現(xiàn)實文化體驗研究-洞察分析
- 虛擬辦公室發(fā)展趨勢-洞察分析
- 行業(yè)變革下的企業(yè)文化轉型-洞察分析
- 網絡空間治理體系-第5篇-洞察分析
- (高清版)TDT 1053-2017 農用地質量分等數(shù)據(jù)庫標準
-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 課件 第七章 法治教育
- 聯(lián)合辦公協(xié)議書范本
- 高中數(shù)學家長會課件:夯實數(shù)學基礎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
- 2024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貴州能源集團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生殖免疫學教案課件
- 沙糖桔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胃結石演示課件
- 書法知識之章法布局
- 2023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