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凝聚態(tài)材料的形成前言凝聚態(tài)也稱凝聚相,從力學角度看包括固態(tài)(相)、液態(tài)(相)和介于液氣之間轉折的臨界態(tài);從動力學角度看包括晶態(tài)(相)、非晶態(tài)(相)以及液晶中間態(tài)金屬、高分子、無機非金屬等材料都離不開凝聚態(tài)的問題第一節(jié)形成凝聚態(tài)材料的必要條件凝聚態(tài)由許多原子或分子組成反應方向熱力學角度材料的原子質量角度1.從熱力學角度H、C、O、N、S等最簡單的一些元素:原子量較小,物質的化學位高
化學位的表達:△Z=△H-T△S
根據(jù)熱力學第二定律當△Z<0時,反應才能進行
△Z=Z終-Z始<0,即Z終<Z始
如水向低處流,就是由高勢能向低勢能發(fā)展體系放熱△H﹤0:利于反應進行熵增△S﹥0:也有利于反應進行溫度T越高,越有利反應進行②當△H﹥0時,就要看T△S的大小了,T△S越大,越有利于反應進行因此,△H和T△S是相互競爭的關系③2.從原子質量角度通過△H和T△S的關系來判斷反應方向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還可以通過原子質量法《PolymerHandbook》列出了下表1H12C14N16O原子的向量H2O2001H2O(2001)CO20102CO2(0102)HNO31013HNO3(1013)H2O(2001)CO2(0102)HNO3(1013)2001HH2OC0102=CO2N1013HNO3O原子向量矩陣原子矩陣分子矩陣舉例:一個容器中有CH4、CH2O、O2、H2O四種分子,請問它們之間如何反應?用熱力學方法:查Ho、So,求△Z,判斷是否小于0用原子質量法:
aCH4+bCH2O+cO2+dH2O≡0HCOCH4410CH2O211O2002H2O201CH4、CH2O、O2、H2Oabcd410211002201HCO≡0反應系數(shù)矩陣原子向量矩陣原子矩陣abcd410211002201HCO≡0≠0∵∴按原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即:4a+2b+0c+2d=0a+b+0c+0d=00a+b+2c+d=0b=-ac=ad=-aaCH4-aCH2O+aO2-aH2O≡0
CH4-CH2O+O2-H2O≡0CH4+O2
→CH2O+H2O16323018因此,△H和T△S是相互競爭的關系所以HI以固態(tài)存在,其熔點高;即耗散原理(自然界都遵循這個原理)因為正負離子自身周圍還有很多電子,正負離子彼此再接近時,電子云之間的斥力急劇增加,導致勢能驟然上升從動力學角度看包括晶態(tài)(相)、非晶態(tài)(相)以及液晶中間態(tài)1)離子鍵的本質是靜電引力縱坐標的零點當r無窮大時,即兩核之間無限遠時的勢能。r0和鍵長有關,而E和鍵能有關。因離子鍵強度大,所以硬度高。氫鍵受效應影響非常大,水分子之間的排列就是通過效應的氫鍵來排列的5)以離子鍵結合的材料α=6~7,分子之間因此,離子相互吸引,保持一定距離時,體系最穩(wěn)定。凝聚態(tài)由許多原子或分子組成分子量向平均的方向變化
如:16+32=30+18③結論從上例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分子量向平均的方向變化
如:16+32=30+18分子結構向多原子化物質轉變:
如:CH4+O2
→CH2O+H2O
(右邊的物質比左邊的復雜)
即耗散原理(自然界都遵循這個原理)耗散理論指把散耗掉,變成有規(guī)律有秩序的系統(tǒng)。由著名的學者Pricogin提出,該理論指出自然界并不按照熱力學孤立體系向熵增加的方向轉移,而是向有規(guī)律、有秩序的方向發(fā)展,這種發(fā)展過程在相當程度上先借助于外界能量,建立新的“建筑物”,越完好的“建筑”其所用的能量越大,因此破壞這種“建筑物”所需的能量也越高。從無生命過渡到由生命的過程和形成代代相傳的遺傳基因的過程,高能量的ATP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ATP就沒有生命之活力作業(yè)用向量方法推理看C、H2如何變成PE密閉體系,CH3OH、H2、CO2、H2O、CO五種物質的反應方向如何CH4、N2、O2、H2O、(加CH2O也行)等物質,證明自然界中能否自己生成甘氨酸(HOOCCH2NH2)含有d、f軌道以分子之間配位的較多,離子之間一般形成離子鍵,那些負離子強度弱的才形成配位鍵,分子上含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配位體易形成配位鍵受力時發(fā)生錯位,使正正離子相切,負負離子相切,彼此排斥,離子鍵失去作用,故離子晶體無延展性。α=6~7,分子之間分子間作用力四種:色散力是一團分子與另一團分子團聚的力量,與汽化的力量無關熵增△S﹥0:也有利于反應進行電負性相差大的金屬和非金屬原子相遇時,有達到穩(wěn)定結構傾向,容易發(fā)生電子的轉移,產生正、負離子,生成離子鍵的條件是原子間電負性差較大,一般大于2.CH4、N2、O2、H2O、(加CH2O也行)等物質,證明自然界中能否自己生成甘氨酸(HOOCCH2NH2)原子間發(fā)生電子的轉移,形成正、負離子,并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稱為離子鍵。按原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極性分子使它周圍的非極性分子受影響而變形,這種變形是瞬時的多半是非極性的分子之間體現(xiàn)的作用力第三章凝聚態(tài)材料的形成第三章凝聚態(tài)材料的形成即耗散原理(自然界都遵循這個原理)二、凝聚動力源化學鍵力四種:(原子與原子之間)
分子間作用力四種:(分子與分子之間)共價鍵的σ、π:電子共用的方式離子鍵:完全交出/得到電子,通過
靜電相互作用金屬鍵:自由電子的高速運動配位鍵:d、f軌道的絡合色散作用力極性誘導作用力(臨時)永久偶極距方式(永久)氫鍵通過內聚能密度(單位體積空間把所有分子氣化所需的能量;單位體積中所有分子凝聚所需能量)來表示:色散內聚能密度極性內聚能密度氫鍵內聚能密度其中Fd、Fp、Fh分別為基團的色散、極性、氫鍵作用力參數(shù);V為克分子體積,是由基團或原子貢獻體積加和而得作業(yè)《PolymerHandbook》VanKrevlen《polymerproperties》(《聚合物性質》)在上述兩本書中查表計算下列兩種物質的內聚能密度1、化學鍵需遵守對稱性原理特點表現(xiàn)在:
①共價鍵是原子與原子共用電子來形成共價,電子運動范圍大大擴大,兩個原子互相共用電子
②飽和性
③高度方向性,有嚴格的鍵角,不能隨便變化
④化學鍵的力不算大,宏觀上看,它的強度相對較低(C-C鍵能80~100KCa/mol)(1)共價鍵⑵離子鍵原子間發(fā)生電子的轉移,形成正、負離子,并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稱為離子鍵。電負性相差大的金屬和非金屬原子相遇時,有達到穩(wěn)定結構傾向,容易發(fā)生電子的轉移,產生正、負離子,生成離子鍵的條件是原子間電負性差較大,一般大于2.0左右Na電負性很小,氧化電位很高,易失電子,變成陽離子Cl電負性很大,氧化電位很小,易得電子,變成陰離子NaCl1)離子鍵的本質是靜電引力
q1,q2
分別為正負離子所帶電量,r為正負離子的核間距離,f為靜電引力。①離子鍵的特點α=2,離子之間,地球與太陽/月球等α=6~7,分子之間α≈13,原子核內物質距離越大,α越小因此,離子相互吸引,保持一定距離時,體系最穩(wěn)定。永久偶極距方式(永久)16323018第三章凝聚態(tài)材料的形成第一節(jié)形成凝聚態(tài)材料的必要條件1)離子鍵的本質是靜電引力原則上說,氫鍵隨時形成,隨時破壞,實際上,就是分子之間靠這個力排列起來,其排列程度與物體的有關系16323018縱坐標的零點當r無窮大時,即兩核之間無限遠時的勢能。受力時發(fā)生錯位,使正正離子相切,負負離子相切,彼此排斥,離子鍵失去作用,故離子晶體無延展性。色散力沒有方向性,長時間觀察測出的是平均的力值α=6~7,分子之間勢能E減小,體系趨于穩(wěn)定。按原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從上例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2)離子鍵有飽和性,沒有方向性
與任何方向的電性不同的離子相吸引,所以無方向性3)鍵的離子性與元素的電負性有關
,發(fā)生電子轉移,形成離子鍵;
,不發(fā)生電子轉移,形成共價鍵E0Er0r0r4)體系的勢能、作用力與核間距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E=r·fr為核間距f為核間作用力E為體系的勢能縱坐標的零點當r無窮大時,即兩核之間無限遠時的勢能。下面來考察正負離子彼此接近的過程中,勢能E的變化。圖中可見:
r>r0,當r減小時,正負離子靠靜電相互吸引,勢能E減小,體系趨于穩(wěn)定。fr=r0,f=0,E有極小值,此時體系最穩(wěn)定,表明形成離子鍵r<r0
,當r減小時,E急劇上升。因為正負離子自身周圍還有很多電子,正負離子彼此再接近時,電子云之間的斥力急劇增加,導致勢能驟然上升因此,離子相互吸引,保持一定距離時,體系最穩(wěn)定。這就意味著形成了離子鍵。r0
和鍵長有關,而E和鍵能有關。E0Er0r0r因離子鍵強度大,所以硬度高。但受到外力沖擊時,易發(fā)生位錯,導致破碎。硬度高、延展性差F位錯++--++--++--++--受力時發(fā)生錯位,使正正離子相切,負負離子相切,彼此排斥,離子鍵失去作用,故離子晶體無延展性。如CaCO3可用于雕刻,而不可用于鍛造,即不具有延展性。5)以離子鍵結合的材料⑶金屬鍵原子核重量大以金屬的原子與原子間的距離來維持凝聚態(tài)原子原子之間距離也不可能靠得太近,因為核外電子排斥力大以原子與原子間的自由電子來保持凝聚,以瞬時離子鍵方式維持凝聚,所以,通過金屬原子的錯位流動顯示出高塑性導電性導熱性好(思考為什么加熱后導電性下降)⑷配位鍵元素周期表中能形成配位鍵的大多是過渡元素離子,形成配位絡合物配位數(shù)最多為6,帶f軌道的基本都能形成分子之間也能形成,被配位的物質之間要么是離子,要么是分子;含有d、f軌道以分子之間配位的較多,離子之間一般形成離子鍵,那些負離子強度弱的才形成配位鍵,分子上含有未共用電子對的配位體易形成配位鍵在所有化學鍵中,配位鍵強度最弱2.分子間力多半是非極性的分子之間體現(xiàn)的作用力電子轉動到不同位置時,電子與原子核之間距離變小,它們之間產生色散力,當電子離開該位置時,該作用力消失,所以是瞬時的力色散力沒有方向性,長時間觀察測出的是平均的力值色散力的值有高度的加和值,因此大大加強了凝聚體分子間的作用力,是凝聚體之間強度大大加強了⑴色散力/團聚力例子鹵化氫中,HF的色散力最小,而HI的最大,這是因為HI中I外有很多電子,所以色散力的累積就多,力就大。所以HI以固態(tài)存在,其熔點高;HF以氣態(tài)存在,其熔點低但以沸點來看,HF的沸點卻高于HI的沸點,這是因為,當HI熔融成液態(tài)后,由液態(tài)向氣態(tài)轉變是分子與分子離開的作用,色散力就不起作用了。色散力是一團分子與另一團分子團聚的力量,與汽化的力量無關色散力是有固定作用距離的,力值對距離更敏感,α=6~7;相反的,對溫度不敏感,溫度對其印象不大,溫度的作用只是使分子之間運動開來,使分子和分子間作用距離改變,影響f色散力是范德華力,是某一電子與另一個原子核之間的力,不是分子間的力,所以溫度的影響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色散力的作用地位很高
生物中DNA、RNA病毒作用的力為色散力,色散力是不規(guī)律的,因此,病毒會有很多的變化,用疫苗殺死病毒的困難很大⑵極性力正電荷中心與負電荷中心之間的力,與正負離子的作用力有本質區(qū)別,他是因為電子在核外排布不均勻才顯示出正電性或負電性,而不是離子鍵極性力是一對一的正負作用,有飽和性和方向性該作用力值是一個空間上的統(tǒng)計平均值在空間上排列開來,會顯示出極大的極性力
(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排列的極性力很大)受溫度影響很大,因為正負電荷中心之間的距離會變化,中心在分子團中的位置隨溫度改變,而且分子內部也會受溫度影響在生物中起較大作用,細胞核中不同區(qū)域里由于極性介質不同,對細胞核中DNA、RNA有很大影響,有些能起促進的好的作用,有的其不好的作用人所有的DNA、RNA之所以高級是人類的DNA、RNA比一般生物更善于利用氫鍵分子量向平均的方向變化
如:16+32=30+18含有d、f軌道以分子之間配位的較多,離子之間一般形成離子鍵,那些負離子強度弱的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入股開店合同范例
- 共同資產出售合同樣本
- 共同富裕合作合同樣本
- 供應合同標準文本標準文本
- 專項合作合同樣本
- 個人租給公司設備合同樣本
- pet材料購銷合同樣本
- 中介外包合同樣本
- 住房單間合租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yè)培訓咨詢合同標準文本
- 廠房電費收租合同范例
- 2024年南京市事業(yè)單位專項招聘退役大學生士兵筆試真題
- 增資擴股方案模板
- 鵝產業(yè)綠色循環(huán)發(fā)展-深度研究
- “三新”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學難點突破策略
- (完整版)Camtasia-Studio使用教程
- 供應商考核管理制度
- 監(jiān)理月報(水利工程)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期中復習:Unit 1~3+期中共4套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試題與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