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_第1頁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_第2頁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_第3頁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_第4頁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精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高頻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考點目錄考點解讀課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題解析24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梳理文章結構,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解答閱讀題必經(jīng)的一步。文章的結構是作者為了表達中心意思而對寫作材料進行精心安排的結果,是行文思路的具體體現(xiàn)。

說明結構的考查有兩種角度:

一是考查全文的結構,常見的結構形式有四種: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和連貫式;

二是考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但這個關系和全文的結構不一定相同,因為同一篇文章可能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結構,比如總分關系中,分說部分的段落之間可能是并列或遞進關系。所以,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從內容入手,認真區(qū)別??键c解讀

常見考查形式:

①用“‖”劃分這篇文章的結構。

②這篇文章在結構上可以分為×個部分,下面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③本文(第×段)的說明結構是什么?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分析。

④文章第×段和第×段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

⑤×句是從原文中抽取出來的,它最恰當?shù)奈恢脩撌堑凇炼魏?。⑥下面這段話放在文中哪個位置(或哪一段后面)最恰當?為什么?考點解讀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1:說明文講究嚴謹、科學,重視段落內部結構的清晰、有序。請以下面語段為例,分析其段落內部的結構方式。

①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②首先,在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③他們制作石料的工藝極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塊大石碑,又能把石塊雕刻成各種形象。④在建筑技術上有很多創(chuàng)造,在起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⑤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塊就立二百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⑥其次,我國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建成的橋,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⑦再其次,我國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便于就地取材,這也為修造石橋提供了有利條件?!竟?jié)選自《中國石拱橋》(部編版八上)】課文解剖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1:說明文講究嚴謹、科學,重視段落內部結構的清晰、有序。請以下面語段為例,分析其段落內部的結構方式。

【答案示例】本段第1句以一個問句為“總起”,引起讀者的興趣,下面的第2、6、7句與第1句構成總分結構,又以“首先”“其次”“再其次”這樣的序次連詞為標志,構成由主到次的邏輯關系。其中第2句總說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與從屬于它的第3、4、5句構成“總體概說——舉例分說”的結構。第3句介紹石料的制作,與介紹建筑技術的第4、5句是并列結構;第4、5句之間,又是“總體概說——舉例分說”的結構。課文解剖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部編版八下)“思考探究”二:

第1~3段是怎樣將“物候”這一科學概念一步步引出來的?

【答案示例】文章先描繪四季變遷的景象,再指出諸如草木榮枯、候鳥遷徙等自然現(xiàn)象與氣候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最后指出這些“大自然的語言”就是物候,從而引出了說明對象。

課文解剖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12一、常見的說明文結構3二、判斷說明結構的方法三、常見題型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技巧解密一、常見的說明文結構:

1.總分式

這種結構形式大概有三種情形:①總分式;②分總式;③總分總式。

總分式結構常見于邏輯順序中從概括到具體或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文。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如《蘇州園林》一文,運用了“總—分”的說明結構,先從總體上說明蘇州園林“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特點,然后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說明: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

再如《恐龍無處不有》一文,運用了“總—分—總”的說明結構,第1段提出觀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第2~14段用南極恐龍化石的發(fā)現(xiàn)說明大陸漂移假說;第15段總結全文,呼應文章開頭提出的觀點。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2.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別,是平行式的結構。多用于采用空間順序的說明文。如《夢回繁華》對《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的介紹,按照“畫面開卷處”“畫面中段”“后段”的空間順序進行說明,各部分之間沒有主次之分。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3.遞進式

后邊在前邊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各層之間的關系是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xiàn)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原因到結果,等等。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由現(xiàn)象到本質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如《大自然的語言》一文,從物候現(xiàn)象到物候規(guī)律的認知過程是典型的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層層遞進式結構。再如《被壓扁的沙子》一文,先引出可能導致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然后肯定“撞擊說”,否定“火山說”;最后通過麥克霍恩等人的研究證明得出結論。追本求源,按照由因到果的邏輯順序層層剖析。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4.連貫式

各層之間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安排層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采用時間順序的說明文,介紹產品制作的說明文采用的也一般是連貫式說明結構。

如《從甲骨文到微縮圖書》,以事物發(fā)展的時間順序為線索,介紹了書籍演變的歷史,文章的層次反映了書籍發(fā)展的幾個階段,各層之間是連貫的。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二、判斷說明結構的方法1.看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①總分式:看首尾段落,如果與中間段落存在總說和分說的關系,則是總分式,有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情況。

②并列式:如果各段落可以調換順序且不影響文章意思,就是并列式。

③遞進式:如果各段落的意思逐漸深入,若調換順序會影響文意理解,就是遞進式。

④連貫式:如果各段落之間是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過程、時間、因果、條件等關系安排層次,存在先后順序,就是連貫式。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2.看說明順序。

①邏輯順序、空間順序:一般是總分式;

②空間順序:一般是并列式;

③邏輯順序:一般是遞進式;

④時間順序:一般是連貫式。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3.看特殊詞句。

比如“第一”“第二”等表并列關系,多用在分述部分;“首先……接著……最后……”等表時間先后,多用于連貫式;“由此可知”“綜上所述”等多用于總分式或遞進式。

另外文中的過渡句或過渡段常常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4.看說明文的類型。

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說明文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并列式和遞進式兩種較少)。事理說明文多為“總分總”式,事物說明文多為“總分”式。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三、常見題型:

題型一:劃分結構層次

包括某一段劃分、某幾段劃分和全文劃分。作答時,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按文章結構特點來劃分。總分式、并列式、遞進式、連貫式。

②按說明對象來劃分。理清說明對象,看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這一對象的。有時,一個說明對象里又分許多小的方面,要能把這些小的方面結合起來。

③抓聯(lián)系紐帶。即過渡句或者過渡段,文章中有總結性和過渡性的關鍵詞句常常是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的關鍵。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3年河南中考】非連文本閱讀:

同學們在梳理文本一的結構時有兩種不同意見,你認為哪一種更合理,請簡要分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參考答案】A項合理。因為文本一①②段用科幻電影引出天津大學的研究成果,進而明確本文的說明內容——DNA可用來存儲敦煌壁畫數(shù)字圖像;第③段解釋DNA可作為存儲載體的原因;第④—⑧段具體解釋敦煌壁畫能“變身”DNA并被成功讀取、恢復原樣的步驟。A項正體現(xiàn)了遞進式的寫作思路。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二:分析段落作用

1.開頭段的作用:

①概括本文內容,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對象××的××特征。

②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諺語、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和描寫性語言等,點明題目,增強文學色彩,生動形象地引出說明對象,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③運用了×××的說明方法,結合說明方法進行分析。

④設問開頭,設置懸念,引人思考,引出說明對象或內容,激發(fā)閱讀興趣。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0年江蘇淮安中考】《人為什么愛摸自己的臉》:

文章開頭從人們習慣于摸自己的臉這種生活現(xiàn)象談起,有何用意?

①有人統(tǒng)計過,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每小時會觸摸臉部二三十次,平均兩三分鐘就會模一次,而且這個習慣動作很難避免。那么,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呢?

【參考答案】開頭列舉人們總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習慣性摸臉的現(xiàn)象,引出說明對象: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與標題照應;為下文具體說明愛摸自己的臉的原因做鋪墊;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0年遼寧營口中考】《森林大火為何撲滅難度這么高》:

選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①據(jù)“西昌發(fā)布”公眾號4月1目下午報道,截至當天13時25分,瀘山正面明火全部撲滅,四川涼山西昌森林火災滅火取得階段性成果。不過人們不會忘記,3月30日下午,四川涼山西昌突發(fā)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隊員19人犧牲。聯(lián)想到去年幾乎燒遍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人們可能會問,森林火災為何如此兇險,又為何如此難以撲滅?

【參考答案】由西昌和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極其兇險的事件,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內容):森林大火難以撲滅的原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二:分析段落作用2.中間段的作用:

①內容上: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②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承接上文關于……內容的說明,引出下文關于……內容的說明;和上下文相照應;如果運用了說明方法、修辭手法等,再結合說明方法、修辭手法等進行分析。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2年山東聊城中考】《分子育種技術讓水稻更高產》:

簡析第⑤段的作用。

⑤盡管誘變和人工雜交技術讓人們擺脫了對自然界中緩慢發(fā)生的變異和雜交的依賴,但無論是自然變異還是人工誘變,基因的變異都是隨機發(fā)生的。而雜交育種則需要經(jīng)過多代的篩選、會交和自交,耗費的時間常常要以十年計。顯而易見,要想進一步提高育種的效率,精準改變基因是其關鍵。

【答案】承上啟下?!氨M管誘變和人工雜交技術讓人們擺脫了對自然界中緩慢發(fā)生的變異和雜交的依賴”承接第四段,總結誘變和人工雜交技術在育種上的作用?!帮@而易見,要想進一步提高育種的效率,精準改變基因是其關鍵”引出下文怎樣高效精準改變基因。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二:分析段落作用

3.結尾段的作用:

①內容上:指出說明對象的作用、用途、發(fā)展前景、發(fā)展意義;補充說明該事物其他方面的特點或注意點,使說明內容更全面,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fā)讀者思考。

②結構上:總結全文,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嚴謹,突出說明對象的特點。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1年湖南湘潭中考】《宇宙也有“高速公路”》:

很多讀者喜歡文章的最后一段,試闡釋其妙處。(2分)

⑦目前,我們對星際高速公路的認知仍然有限,小行星是否會搭乘星際高速公路到達地球?如何及時發(fā)現(xiàn)星際高速公路網(wǎng)絡上運行的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未來人類能否借助星際高速公路網(wǎng)絡更快地飛出太陽系?要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解析】最后一段的獨特之處在于問題的設置,解答此題可以從文段設置問題的好處方面來考慮,如啟發(fā)讀者思考,引發(fā)讀者興趣等。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最后一段針對人們目前對星際高速公路的認知,提出了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會引發(fā)讀者思考,引起讀者探索科學、了解太空知識的興趣,讓人感覺回味無窮。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三:句段能否調換順序?

(1)表態(tài)。通?;卮稹安荒堋薄?/p>

(2)闡述理由。因為這幾段運用了……的說明順序介紹……(第×段說明的是……,第×段說明的是……),存在時間上的先后順序/古今中外的時間順序;或存在由內到外、由前到后、由遠及近、由南到北、由中間到兩邊等空間順序;或二者存在先后(因果、遞進等)的邏輯關系;或因為這幾段是按照時間(空間、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或與前后文照應等。

(3)這樣的行文安排符合人們認知事物/事理的一般規(guī)律(或這幾段與上/下文第×段“……”這句話相照應),調換后不合邏輯,所以不能調換順序。

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19年上海中考】《上海是怎么來的?》:

文中第⑥段不能與第④⑤兩段調換位置,請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第④⑤兩段說明上海具有“江海之會”、南北之中的區(qū)位優(yōu)勢,第⑥段說明移民對上海發(fā)展的影響。第⑥段中“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帶來了人口的持續(xù)增長”一句表明,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第④⑤兩段又是對第③段內容的具體說明。這幾段是按邏輯順序說明的,所以不能調換。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四:分析某一段或某幾段能否刪去并說明原因

(1)表態(tài)。一般回答“不能刪去”。

(2)闡述理由。該段的內容是……,其上/下文的內容是……,該段對上/下文……內容起補充說明的作用(或該段說明了事物/事理……的特點,或該段在結構上起……作用)。

(3)該段對事物/事理的說明更全面、更充分、更周密,所以不能刪去。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2年湖北仙桃中考】《為什么一拍照,我們就不會“笑”了?》:

第①段能否刪去?請說說你的理由。

①你看過照片中微笑的自己嗎?是不是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好像一拍照,所有人都變成了“假笑男孩(女孩)”,笑容尷尬而不失禮貌,看起來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

【參考答案】不能。本段從“為什么一拍照,我們就不會‘笑’了”這一現(xiàn)象,引出了文章說明的內容:杜興微笑;也引發(fā)讀者對“為什么一拍照我們就不會‘笑’了”這一現(xiàn)象的興趣和思考。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題型五:材料放在文中哪個位置或哪一段最恰當?

(1)段落結構角度。材料說明……內容,放在××段,可以在結構上起到(開頭、中間、結尾段)……作用。

(2)說明內容(特征)角度。材料說明……內容,與××段說明的內容相一致。

(3)說明方法角度。材料說明……內容,放在××段,可以作為事例,具體有力地說明事物……特點(或與段落說明內容一致)。

(4)銜接角度。上下文街接緊密或材料與×文段中某句話內容相關。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例:【2020年上海嘉定中考一模】《馬家窯彩陶上的樂和舞》:

下列這段文字,應放在第①③⑤段中的哪一段結尾處?請闡述理由。(5分)

馬家窯文化位于洮河之濱,瀕水而居的人們常見的就是奔騰咆哮的洪水,對水有一種畏懼和崇拜之情,當然會把這常見的自然景觀表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器皿之上。

【參考答案】第⑤段結尾處(1分)。這段文字寫了馬家窯文化的位置(1分),人們對水的情感解釋了有人認為彩陶上螺旋形圖案表現(xiàn)的是多種水流渦旋的原因(2分)。“當然”一詞與第⑤段內容形成承接關系(1分)。技巧解密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2020年湖南常德中考】真實的聲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聲音嗎?

②相信不少讀者在用社交軟件和別人進行語音聊天時,都會有意無意地按到自己發(fā)送出去的語言信息,聽到被錄下的聲音,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認為的大相徑庭;也有些喜歡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軟件錄制自己歌聲并上傳后,卻聽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連忙尷尬地刪除。

③這一系列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不免讓我們疑惑,我們自己的聲音究竟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自己說話時覺得聲音還不錯,但傳到別人耳朵里后,卻變得“傻乎乎”的?或許很多朋友會認為,其實別人聽到的才是自己真實的聲音,而自己說話時聽到的,是經(jīng)過“自行腦補”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實。

④這樣認為的朋友,其實你們只猜對了一半,自己說話時聽到的聲音和別人同時聽到的確實不一樣,但自己聽到的也并非“腦補”,它也是真實的。真題解析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⑤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聲音主要來源于兩個渠道。

⑥第一個渠道是空氣傳導。當外界出現(xiàn)嘈雜的聲音時,這些聲音會首先通過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動鼓膜,再通過鼓膜傳導到聽覺感受器中,最后通過感受器中的聽覺神經(jīng)將聲波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導到大腦皮層,聲音就這樣被聽到了。我們聽自己的錄音,或者別人聽我們自己的聲音,都是通過空氣傳導。

⑦第二個渠道是骨傳導。當我們自己發(fā)出聲音時,聲音會通過中耳的聽小骨傳遞到顱骨,再由顱骨傳遞到聽覺感受器,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在大腦皮層感知聲音。我們自己說話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就是通過骨傳導被大腦接收。這就是為什么就算你用雙手將自己的耳朵嚴實地堵住,然后輕輕地說話,無論再小聲都能感覺得到的原因——我們聽自己的聲音,不用通過空氣。

⑧那么問題來了,空氣傳導也好,骨傳導也罷,究竟哪個聲音,才是自己最真實的聲音呢?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⑨其實,你自己說話時通過骨傳導被大腦接收的聲音,才是你最本真的聲音。聲波在固態(tài)物質中傳遞的速度最快,因為固態(tài)物質微粒之間的間距比氣態(tài)和液態(tài)物質更小,微粒振動時的能量能夠緊密傳遞下去,所以聲波在顱骨中傳播的能量不會有太多損失。音調、響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實。

⑩而聲音在空氣中傳導時,能量損失較大,因為聲波在空氣中傳遞最慢,振動的能量有很大部分會被空氣中的分子吸收,音調、響度、音色都會發(fā)生改變。

?簡而言之,其實當你說話時自己聽到的聲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實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聽到這真正的聲音;而他人聽到的你的聲音,經(jīng)過空氣傳導都失真了。

?習慣了自己真實的聲音,聽到失真的當然會感到厭惡了。(選自《奧秘》,2019年第4期。有改動)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1.第④段中說,“其實你們只猜對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解析】

本題考查對說明文內容的理解。由第④段中“自己說話時聽到的聲音和別人同時聽到的確實不一樣,但自己聽到的也并非‘腦補’,它也是真實的”,可概括出“另一半”指“我們自己說話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也是真實的”。

【答案】自己聽到的聲音也是真實的(我們自己說話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也是真實的)。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異呢?”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取出來的,它最恰當?shù)奈恢脩撌牵?/p>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解析】

本題考查對說明文內容和結構的理解和分析。通讀全文可知,題干中的“這樣的差異”指代第③段中“為什么自己說話時覺得聲音還不錯,但傳到別人耳朵里后,卻變得‘傻乎乎’的”,第⑤至?段的內容是解說造成這樣的差異的原因?!澳蔷烤故鞘裁丛蛟斐闪诉@樣的差異呢?”這個句子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應該放到第④段之后,故選C。

【答案】C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實”與第?自然段中的“最真實的”是否矛盾?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提煉整合信息?!白罱咏鎸崱敝刚鎸嵆潭群芨?,由文章第⑨段中的內容可知,“最接近真實”指自己說話時通過骨傳導被大腦接收的聲音,音調、響度、音色真實程度都很高;第⑩段中說“而聲音在空氣中傳導時,能量損失較大”,那么與空氣傳導相比,骨傳導的能量損失就顯得微乎其微了,所以相對于空氣傳導而言,自己說話時通過骨傳導被大腦接收的聲音“最真實的”,故“最接近真實”和“最真實的”和二者不矛盾。

【答案】不矛盾?!白罱咏鎸崱奔床皇峭耆恼鎸?,這是就骨傳導本身而言的。骨傳導時,聲波在顱骨中傳播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損失;“最真實”則是相對于空氣傳導而言的,與空氣傳導相比,骨傳導的能量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4.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聽到這真正的聲音”?

【解析】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和概括。通讀文章第⑥段至第⑩段可知,我們自己說話時通過骨傳導被大腦接收的聲音,音調、響度、音色真實程度都很高,是自己最本真的聲音;他人聽到的我們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導的,能量損失較大,真實程度較低,所以說“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聽到這真正的聲音”。

【答案】因為自己的聲音是通過骨傳導被我們的大腦接收的,而骨傳導失真最小,因此是“真正的聲音”;他人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是經(jīng)過空氣傳導的,都失真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是自己的“真正的聲音”的唯一接收者。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總鹘y(tǒng)節(jié)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睔g快民謠,唱的是習俗豐富的端午。

②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除了端午節(jié),還有元宵節(jié)、花朝節(jié)、上巳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也很豐富。元宵節(jié)吃湯圓,猜燈謎,賞花燈。清明節(jié)祭先祖,放風箏,蕩秋千。二月十二花朝節(jié),民間有“貫紅”之俗,文人雅士會相聚飲酒,賦詩唱和。三月三上巳節(jié),人們以香草沐浴,與親友攜游……豐富的習俗讓傳統(tǒng)節(jié)日成為古往今來人們共同的期盼。真題解析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③作為祭祀、天文、術數(shù)、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的載體,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如灼灼奪目的明珠,閃耀著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魚,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體安康。重陽登高,懷想親朋故交。中秋賞月,更是構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現(xiàn)了先民對天地自然的認識和敬畏,是千百年來人們哀樂祈愿等情感的儀式化表達。(摘自《中國風俗大辭典》,有刪改)【乙】小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打開”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辈灏贼?,賽龍舟,這些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端午活動。如今它們正以新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

考點24:把握說明結構

②2021年河南衛(wèi)視的晚會《端午奇妙游》,以“網(wǎng)劇+網(wǎng)綜”的形式,串聯(lián)《祈》《龍舟祭》等節(jié)目,將端午祈福、賽龍舟等習俗鮮活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近年來,不少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了新的“打開”方式,如春節(jié)集五福、中秋新詩會。值得一提的是,因“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回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問”,一些地方還舉辦了端午航天展。新的過節(jié)方式提高了參與度,增強了體驗感。人們紛紛感慨:“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魅力,過節(jié)這么有意思!愛了,愛了!”

③然而,僅僅是形式新就夠了嗎?理解節(jié)日內涵、弘揚節(jié)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從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抖宋缙婷钣巍纷隽撕玫膰L試,它的開場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撥裙回轉,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場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龍舟祭》則再現(xiàn)了端午祭祀盛景,讓人們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體悟愛國為民的偉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漢服,只是形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