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羅斯福新政(原卷版)_第1頁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原卷版)_第2頁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原卷版)_第3頁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原卷版)_第4頁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第13課羅斯福新政1.(2023·遼寧阜新·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美國政府“1933-1937年,撥款120億美元進行公共工程建設,吸收了幾百萬失業(yè)大軍,新建了740萬英畝的國有林區(qū),近20萬英畝的國有公園……”這一系列的做法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推行“以工代賑”C.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2.(2023·江蘇宿遷·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職之時,銀行擠兌現象依然嚴重,然而短短一周左右,如漫畫《排隊存款(1933年3月13日之后)》所反映,情況迅速改觀,其直接原因是新政()A.緩解了民眾的恐慌情緒 B.增強了政府的調控能力C.杜絕了銀行的破產現象 D.開啟了美國經濟的繁榮3.(2023·廣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1933年,美國破產的銀行超過1萬家。為此,羅斯福政府(

)A.建立“福利國家” B.整頓金融體系C.提出“殖產興業(yè)” D.建設集體農莊4.(2023·湖南株洲·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是美國1929-1937年國民生產總值變化示意圖,其中1929-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美國南北戰(zhàn)爭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C.經濟大危機 D.羅斯福新政5.(2023·湖南郴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建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允許該局建造和管理田納西河流域的水壩。田納西流域管理局不僅解決了大量工人的就業(yè)問題,而且刺激了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下列事件與之有關的是(

)A.新經濟政策 B.羅斯福新政 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6.(2023·山東臨沂·統(tǒng)考中考真題)到1939年,羅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后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措施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fā)展目標出發(fā)的遠景規(guī)劃。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是(

)A.面對經濟危機時要采取政治軍事措施 B.國家的干預手段不利于應對經濟危機C.擺脫危機的主要措施是進行遠景規(guī)劃 D.解決問題時要做到謀近和謀遠相結合7.(2023·甘肅定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0-1932年期間,美國農產品批發(fā)價格指數下降了54%,紐約的兒童餐廳提供的廉價午餐數量猛增,賓夕法尼亞和肯塔基鄉(xiāng)村的人民靠挖野菜跟、嚼野蔥頭充饑……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

)A.農業(yè)調整法限制農業(yè)產量 B.內戰(zhàn)對社會經濟的破壞C.經濟危機的影響持續(xù)加深 D.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8.(2023·四川廣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年爆發(fā)的經濟大危機持續(xù)到20世紀30年代,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措施應對。美國(

)A.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 B.推行馬歇爾計劃穩(wěn)定資本主義制度C.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D.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提高國際地位9.(2023·四川達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某國的領導人在就職演說中講到:“我們最大的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以做。如果我們聰明而勇敢地對待,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為此,他推行了哪一措施(

)A.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 B.投資大量公共設施C.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D.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yè)10.(2023·遼寧營口·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烧旧碇苯幽脊ぃ梢圆糠滞瓿蛇@一任務”。下列舉措,體現了羅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的是(

)A.推行“以工代賑” B.整頓金融體系C.制定“公平競爭法規(guī)” D.調整農業(yè)政策11.(2023·湖南懷化·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就職演說時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zhàn)爭的緊急狀態(tài)一樣。”他完成“這項任務”的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推行“以工代賑”C.調整農業(yè)政策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2.(2023·四川南充·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指出:“我們最重大的自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新政措施中最能體現“這一任務”的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推行“以工代賑”C.調整農業(yè)政策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3.(2023·吉林·統(tǒng)考中考真題)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歷史人物。(1)東羅馬皇帝,主持編纂《羅馬民法大全》——(2)法國政治家、主持制定民法典——(3)無產階級革命家,起草《共產黨宣言》——(4)美國總統(tǒng),擺脫經濟大危機——14.(2023·四川遂寧·統(tǒng)考中考真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調研考察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探究不同時期、不同國家解決民生問題的方案,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與思考。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咀穼は荣t的足跡】材料一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情;戰(zhàn)國時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脛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薄烤幇妗吨袊鴼v史》七年級教科書(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唐太宗對大臣所言彰顯了他怎樣的治國思想?【回望偉人的身影】材料二小剛同學在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論斷時,整理了下表部分知識:偉人A毛澤東鄧小平設想或政策平均地權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地位或作用成為三民主義的重要內容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C(2)請將上表空白處填充完整A

B

C【聆聽世界的聲音】材料三1921年,蘇俄國內經濟崩潰,供應短缺,這種情況引起了廣大居民的不滿?!督洕顖蟆丰槍Υ藛栴}展開了長達數月的討論,列寧閱讀了大量農民給報社的來信后,經過調查得出結論:若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xù)執(zhí)行,勢必加深經濟危機,導致政治動亂?!蛑救A主編《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蘇聯歷史專題研究(1917—1991)》等材料四……新政開始大規(guī)模干預國家經濟活動。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興辦署等機構,通過這些機構耗資上百億美元雇傭了至少600萬無業(yè)人口,將他們投入到3萬個以上的工程中。……在許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們第一次領到工資后爭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賺到的錢購物?!畈ǖ取妒澜绮┯[》2009年第一期(3)閱讀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蘇俄為擺脫民生困境實施的政策,指出美國政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機構的背景。【把握時代的脈搏】材料五黨的二十大作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大部署。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強調“要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度嗣袢請蟆?023年3月16日04版(4)結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請就改善民生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15.(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夫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疏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損一分之利,即中國益一分之利,微臣創(chuàng)設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摘自李鴻章《議復梅啟照條陳折》材料二從今以后,只要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摘自《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材料三根據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和家務農奴可以享有自由農村居民身份的各項權利,包括人身的和財產的權利……——摘自《關于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的總法令》“農民使用這塊份地,必須替地主完成‘法令’中規(guī)定的義務”……“在兩年期滿之前,農民和家仆要和從前一樣替地主服役,并且毫無怨言地完成自己從前的義務?!薄幾栽缆窗娓咧袣v史(選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四由政府調節(jié)工業(yè)生產中的問題,各個工業(yè)企業(yè)制訂本行業(yè)的公平經營規(guī)章,規(guī)章確定各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規(guī)的企業(yè),一律發(fā)給印有“我們盡我們的職責”的藍鷹標志。——摘自1933年《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什么?這一事件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主張“實業(yè)救國”的狀元實業(yè)家是誰?同時期,中國已開始主動吸收西方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請列舉出這兩次工業(yè)革命中交通領域取得的成就。(舉出一例即可)(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會議的內容?這次會議作出的歷史性決策是什么?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哪個重要國際組織,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3)依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分析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影響,并在正確選項后的括號里畫正確。①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②廢除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③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

)④使農奴制進一步強化,成為俄國社會發(fā)展的障礙(

)⑤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

)(4)材料四是美國哪次改革的措施?依據材料概括此次改革用什么手段扭轉國家經濟形勢?16.(2023·四川內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向西航行;1492年10月,到達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發(fā)現了新大陸;此后,他又三次西航,登上了新大陸許多海岸。其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它使歐洲海外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方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幾浴陡鐐惒及l(fā)現新大陸》材料二《全國工業(yè)復興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礎。為保證其實施,1933年美國政府發(fā)動以“人盡其職”為宗旨的一場經濟變革運動,以北美土著居民崇拜的神鳥藍鷹為標記,因凡遵守該法的企業(yè)懸掛藍鷹標志,史稱“藍鷹運動”。美國有250萬雇主與政府簽署了法規(guī),他們給自己的產品標上藍鷹,以示守法。——摘編自《藍鷹運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哥倫布的航行得到了哪一國家的支持?他把新大陸的當地人稱為什么人?簡述哥倫布航行的重大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藍鷹運動”時,美國的總統(tǒng)是誰?這一運動的目的是什么?它體現了新政的什么特點和影響?17.(2023·廣東·統(tǒng)考中考真題)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依據,運用可信史料進行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習必備素養(yǎng)。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193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情況(單位:億美兩)年份進口凈值出口凈值出超(+)或入超(-)192811.969.91-2.05192912.6610.16-2.50193013.108.95-4.15193114.339.09-5.24——摘編自許滌新等主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資本主義》等材料二1950年中蘇兩國的貿易額在中國內地對外貿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為第一。1951年中國與蘇聯的進出口總額比1950年增長了138.9%,到1952年,中國與蘇聯、東歐及亞洲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總額已占中國內地對外貿易總額的81.26%?!幾晕淞χ骶帯吨腥A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28―193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的變化及其背景。(2)根據材料二,指出這一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合理解釋。(3)數據是史料的表現形式之一,也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和支撐。在探究歷史過程中,對數據的使用應注意什么?18.(2023·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革命與改革是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歐洲篇】(1)法國大革命是整個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為激烈的一次革命。革命開始后,為反對專制與獨裁,追求民主與法治,制憲議會于1789年8月頒布的重要文獻是什么?(2)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國務會議最后審理改革方案時說:“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其中提及的“改革”廢除了哪項制度?【美洲篇】(3)19世紀中期的美國南部與北部之間的斗爭是兩種經濟類型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最終導致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爆發(fā)。其南北矛盾的焦點是什么?(4)1929年,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的泥潭。羅斯福實施新政,美國不僅恢復了它的經濟實力而且恢復了美國巨大的內在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請說出羅斯福新政的特點?【亞洲篇】(5)戰(zhàn)國時期,各國厲行變法,其中以秦國改革成效最大,使秦國成為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為以后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寫出秦國改革的名稱?(6)“19世紀后半期,日本成功轉型,它的成功是亞洲之幸,也是亞洲之不幸”。促使日本成功轉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7)“從1978年起,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開始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請問這場“社會變革”是什么?【啟示篇】(8)通過對以上歷史問題的探究,談談你對革命與改革的認識。19.(2023·甘肅金昌·統(tǒng)考中考真題)經濟制度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經濟危機促進了美國對干預型政府職能的需求,而羅斯福新政直接造就了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為美國社會進一步發(fā)展、擺脫經濟危機提供了有效手段。但羅斯福終究是資產階級代理人,其運用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集團的既得利益?!幾岳罡读_斯福新政與美國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的興起》材料二

經過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蘇聯1937年的工業(yè)總產值比1913年增長了7倍,蘇聯工業(yè)總產值從歐洲的第四位,一躍成為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在短時期內奇跡般地變成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強國,為二戰(zhàn)打敗法西斯侵略打下了堅實基礎?!幾约o錄片《居安思危》“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解說詞材料三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來,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加大除舊布新力度,改革在不少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動了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改革的深化明顯提高了國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摘編自邵夢姝《與蘇聯東歐相比,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特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及根本目的。(2)根據材料二,概述蘇聯的國家工業(yè)化產生的重要影響。(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共十四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效。20.(2023·黑龍江綏化·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688年,英國發(fā)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1689年,議會通過法案,威廉夫婦接受了法案和議會的要求。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材料二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次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材料三1933年3月,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美國實施新政,采取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是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1)材料一中,“政變”史稱什么?“法案”的名稱是什么?(2)材料二敘述的是俄國的哪一歷史事件?(3)材料三中,宣布“實施新政”的是美國的哪位總統(tǒng)?21.(2023·湖南郴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原先割裂的世界開始真正意義上地連成了一個整體,彼此隔絕的世界各國開始相互認識和了解,也展開了相互的競爭。在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舞臺上,有九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后登場,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摘自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大國崛起的背景。材料二17世紀時,面積只相當于兩個半北京的荷蘭,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yè)制度的創(chuàng)立,締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商業(yè)帝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來聚集資本,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比紐約的證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還率先創(chuàng)辦現代銀行,并發(fā)明了我們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繼荷蘭之后,英國通過推行自由貿易,建立起全球市場,并逐步確立起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當這種模式的弊端,引發(fā)社會危機的時候,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預的手段。從此,“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交相作用,改變了人們對傳統(tǒng)的市場經濟模式的認識。有歷史學家認為,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學者們還認為,英美兩國為經濟發(fā)展提供了相應的制度保障?!约o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荷蘭、英國和美國先后確立世界霸權的原因。材料三由國家來推動經濟建設,像德國、日本、俄國(蘇聯),還有其它一些20世紀的國家那樣,可以說是后起的工業(yè)化國家的一個共同特點。因為這些國家大都是剛剛經歷了國家重建,相對于社會力量,國家的力量比較強大?!约o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俄國(蘇聯)“由國家來推動經濟建設”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4)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能從西方大國的崛起中借鑒哪些經驗和教訓?22.(2023·山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新聞媒介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傳承文化的載體。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在秦代,就有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鑄刻等傳播官方的新聞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發(fā)布詔書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壺之。”現在出土的器皿、木牘等許多文物上,都有各種方式鑄、刻或戳印的這四十字詔書,當年幾乎家喻戶曉。——謝金文《中外新聞史概要》(1)材料一中,秦代傳播官方新聞信息的載體有哪些?秦始皇“詔書”中提到了哪些歷史史實?材料二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辦報高潮,始于戊戌變法期間。自1896~1898年兩年時間里,由資產階級改良派直接或間接創(chuàng)辦的報刊達70多家。其中重要的報紙如《時務報》《國聞報》等,在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劉笑盈《中外新聞傳播史》(2)根據材料二,簡述戊戌變法期間出現辦報高潮的原因。材料三在美國廣播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中,新時期羅斯福總統(tǒng)通過廣播發(fā)表的爐邊談話是推進廣播事業(yè)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職演說中就宣稱要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宮樓下起居室的爐邊,采取了很隨意的談話形式,歷史上稱為“爐邊談話”。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通過收音機直接聽到了羅斯福總統(tǒng)用那親切有力的聲音形象地解釋了新政的措施。廣播為穩(wěn)定美國人心、戰(zhàn)勝危機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廣播成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tǒng)功不可沒。”,——劉笑盈《中外新聞傳播史》(3)材料三中,羅斯福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fā)表“爐邊談話”的?談話產生了什么影響?23.(2023·湖南岳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0年底,列寧就開始醞釀調整經濟政策……1921年3月,糧食稅實行以后,1922-1923年度國家獲得糧食就上升為4.3億普特(1普特=16.38千克),其他農產品的國家采購量也有較大的增長,工業(yè)原料也有所增加?!躁愔懼骶帯短K聯興亡史綱》材料二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都是源于對原有社會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給資本主義戴上一個政府干預的氧氣面罩,后者是給社會主義加上一個市場經濟的發(fā)動機,從而使單純的制度趨于一種混合經濟狀態(tài),它們都由此解決了舊問題,推動了經濟的發(fā)展。——摘自鮑盛剛《中國崛起與中國模式》(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蘇聯(蘇俄)歷史上的哪一政策?它在經濟上產生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氧氣面罩”是指什么?(3)材料二中“中國改革”開始的標志是什么?試寫出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做法。材料中的“發(fā)動機”是指什么?(4)綜合分析材料,你有何認識或啟示?1.(2022·遼寧阜新·統(tǒng)考中考真題)受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德國、日本相繼建立法西斯專政,而美國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A.羅斯福新政 B.馬歇爾計劃 C.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新經濟政策2.(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題)重大歷史事件或現象往往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發(fā)展。下列事件或現象中,發(fā)生在美國的是(

)A.光榮革命工業(yè)革命日不落帝國B.大化改新明治維新法西斯專政C.獨立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羅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計劃經濟農奴制改革3.(2022·湖南岳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為解決“這一任務”,美國羅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 C.推行“以工代賑” D.調整農業(yè)政策4.(2022·四川綿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是1913-1938年美國某項經濟指標變化數據圖,它應該是(

)A.失業(yè)率 B.經濟增長率 C.國民生產總值 D.對外貿易總額5.(2022·廣東廣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0年至1929年,美國工業(yè)總產值增加了50%以上,但工人的平均工資和就業(yè)總人數幾乎未變。據此可知,當時的美國(

)A.工人購買力下降 B.法西斯勢力上臺 C.貧富差距已消除 D.獨立戰(zhàn)爭已爆發(fā)6.(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九年級(6)班的同學開展歷史學科項目式學習。下面是二組同學展示的史料包,由此可以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

)A.經濟大危機的原因 B.經濟大危機的特點C.經濟大危機的表現 D.經濟大危機的影響7.(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tǒng)要求國會授予他“足以對緊急事態(tài)發(fā)動一場大戰(zhàn)的廣泛行政權”。這是因為(

)A.經濟大危機日益嚴峻 B.美蘇矛盾趨向尖銳C.亞洲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 D.日本試圖獨霸亞洲8.(2022·甘肅金昌·統(tǒng)考中考真題)“‘新政’以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的國家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tǒng)的權力?!蓖ㄟ^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建立健全社會立法C.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 D.擴大聯邦政府權力9.(2022·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5年,美國政府成立農村電氣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貸款發(fā)展農村供電系統(tǒng)。1941年,美國五分之二的農場用上了電。這得益于(

)A.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 D.互聯網技術的應用10.(2022·江蘇宿遷·統(tǒng)考中考真題)如圖壁畫是美國藝術家威廉·格羅柏創(chuàng)作的《修建大壩》(局部),是典型的1930年代贊頌工人的作品。該作品體現了羅斯福新政的哪項內容(

)A.調整農業(yè)政策 B.推行“以工代賑”C.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D.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11.(2022·遼寧營口·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圖是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為增加就業(yè)機會而建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這體現了(

)A.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B.美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C.國家走上對外擴張道路 D.政府延續(xù)自由放任政策12.(2022·湖北恩施·統(tǒng)考中考真題)改革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動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蘇俄和美國都通過改革來應對危機,這兩次改革的相同點是()A.都從根本上解決了危機 B.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D.都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13.(2022·四川雅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制定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公共工程計劃來吸收無職業(yè)者,起先是給各州蓋房、筑路、修橋、興校提供貸款,后來是實施直接的聯邦工程方案。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A.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 B.恢復銀行信用C.加強對工業(yè)指導 D.解決失業(yè)問題14.(2022·四川廣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爐邊談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通過廣播的形式向美國民眾進行政策解讀、宣傳乃至社會動員的演講方式。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任期間發(fā)表“爐邊談話”30余次,其內容包括(

)A.頒布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B.爭取民眾對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政的支持C.支持玻利瓦爾、圣馬丁領導的南美洲獨立運動D.分世界為“自由國家”和“極權政體”兩個營壘15.(2022·內蒙古赤峰·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表是美國政府投資修建的公共工程。其直接目的是(

)時間項目1933—1937年國有林區(qū)740萬英畝;國有公園20萬畝1935—1942年公路664萬英里;機場285個A.緩解就業(yè)壓力 B.完善基礎設施 C.加速戰(zhàn)爭準備 D.推廣科技成果16.(2022·廣西百色·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美國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各行業(yè)企業(yè)制定本行業(yè)的公平經營規(guī)章,確定各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這表明美國(

)A.不再實行市場經濟 B.全面實行了國有化政策C.開始實行計劃經濟 D.推行國家干預經濟政策17.(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下面是某同學研究性學習資料內容。由此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

)商鞅變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羅斯福新政A.古代歐亞國家的發(fā)展 B.近代資本主義的擴展C.現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D.世界各國的改革創(chuàng)新18.(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某同學在探究羅斯福新政時運用了史料實證的方法。下列信息反映了美國采取應對危機的手段是(

)◆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yè)進行整頓◆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機會◆國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yè)家庭A.市場調節(jié) B.同伴互助 C.國家干預 D.對外侵略19.(2022·廣東·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8年,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公平勞動標準法》規(guī)定:工人最低工資每小時40美分,最高工時每周40小時,加班工資增半。但這一法案并未把海員、漁民、家仆及農業(yè)工人等列入在內。材料表明美國(

)A.全面粗暴干預經濟危機 B.階級矛盾根本消除C.并未普遍實現公平勞動 D.社會已經分崩離析20.(2022·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中考真題)互聯網上有這樣一位人物的簡介,他是連任四屆的“輪椅總統(tǒng)”,實施新政,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為打敗法西斯國家做出了貢獻。據此,你可以斷定這位人物是(

)A.勞和·喬治 B.希特勒 C.丘吉爾 D.富蘭克林·羅斯福21.(2022·黑龍江綏化·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tǒng)是(

)A.克里孟梭 B.威爾遜 C.馬歇爾 D.羅斯福22.(2022·福建·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6月,美國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將全國的工業(yè)劃分為17個部門,分別成立協商委員會,負責確定各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時數。其頒布的主要目的是(

)A.國家干預生產提高勞動效率 B.調整生產規(guī)模以穩(wěn)定物價水平C.調節(jié)生產與消費及勞資關系 D.奠定美國工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23.(2022·四川涼山·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yè)產量下降1/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美國的工業(yè)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美國(

)A.進行南北戰(zhàn)爭 B.實施羅斯福新政C.廢除黑奴制 D.走上法西斯道路24.(2022·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美國為了擺脫經濟大危機所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羅斯福新政 B.實行新經濟政策 C.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實行斯大林模式25.(2022·江蘇鹽城·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yè)、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定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yè)的制度面臨毀滅邊沿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其意在表明新政(

)A.徹底消除了經濟大危機 B.恢復了自由放任政策C.解決了社會的根本矛盾 D.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26.(2022·云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新政實施后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其中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機會的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推行“以工代賑”C.調整農業(yè)政策 D.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27.(2022·天津·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提出“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zhàn)爭的緊急狀態(tài)一樣?!北砻魉麥蕚洌?/p>

)A.調節(jié)農業(yè)生產和銷售 B.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C.增加人們的就業(yè)崗位 D.宣布國家進入備戰(zhàn)的狀態(tài)28.(2022·甘肅白銀·統(tǒng)考中考真題)"他無意發(fā)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y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便它恢復健康。"材料評述的是(

)A.美國南北戰(zhàn)爭 B.羅斯福新政C.“歐洲復興計劃” D.美國"新經濟”29.(2022·山東泰安·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1933年,美國的工業(yè)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大量企業(yè)破產,銀行倒閉,失業(yè)人數激增,1500萬~1700萬人失業(yè)。這反映了美國(

)A.南北戰(zhàn)爭破壞性巨大 B.經濟危機空前嚴重 C.以工代賑措施受挫 D.整頓金融體系失敗30.(2022·安徽·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4年,洛雷納·希科克在美國訪問數月后感慨道:我原以為至少在大工業(yè)中法規(guī)會起作用,但我現在敢斷言,99%的美國大企業(yè)正試圖撕毀法規(guī),而小企業(yè)則連假裝遵守都不干。這表明,羅斯福新政(

)A.克服了經濟危機的沖擊 B.遭到了部分資本家抵制C.解決了社會的基本矛盾 D.實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31.(2022·湖南婁底·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美國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A.新經濟政策 B.羅斯福新政C.斯大林模式 D.馬歇爾計劃32.(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1938年談到“新政”。時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逼渲小靶聭谩敝傅氖牵?/p>

)A.革新技術完成產品升級換代 B.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緩和危機C.通過殖民擴張開拓海外市場 D.發(fā)揮信息技術對經濟的促進作用33.(2022·山東青島·統(tǒng)考中考真題)為更好地了解世界文明史,某班成立了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到以下資料。請你共同參與他們的研究性學習。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獨立宣言》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擔任一切官職、公共職位和職務,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別外,不得有其他差別。——《人權宣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權利法案》1787年美國憲法確認了某些資產階級的民主原則,一是分權與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國會、總統(tǒng)和聯邦法院行使;二是有限政府原則;三是代議政府原則。——摘編自何勤華《外國法制史》材料二……無疑體現了列寧從本國國情出發(fā)的實事求是態(tài)度和正確抉擇,它使紅色蘇俄迅速度過經濟危機,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證,社會逐步安定。而且它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即擺脫了對社會主義的教條式理解,而以發(fā)展經濟、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條件為根本標準。這對后來的社會主義運動和改革都有一定的啟發(fā)性?!獎⒕叭A《人類六千年》材料三文明,無論其范圍廣大還是狹小,在地圖上總能找到它們的坐標。它們的本質特征取決于它們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局限或便利。在歷史的黎明時期,古代世界繁榮著許多大河文明……與此類似,還有海生文明……沒有一種文明可以毫不流動地存續(xù)下來:所有文明都通過貿易和外來者的激勵作用得到了豐富?!幾圆剂_代爾《文明史——人類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在內容上有何共同之處?英國《權利法案》和美國《1787年憲法》取得的不同政治成果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使紅色蘇俄迅速度過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和圖表中A點到B點美國失業(y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根據材料三,指出布羅代爾認為影響文明發(fā)展的因素有哪些。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影響文明發(fā)展的因素還有哪些?34.(2022·山東煙臺·統(tǒng)考中考真題)“危”與“機”并存,關鍵是在危機中能否把握住正確的航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這一政策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農民和新商人都能雇傭勞動,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新經濟政策成功地應付了數年戰(zhàn)爭留下的直接危機。到1926年時,工農業(yè)產量已達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經濟政策的主要特點,并簡析其意義。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c‘機’并存,關鍵是在危機中能否把握住正確的航向。”(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敘述完整)35.(2022·江蘇常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川幕府統(tǒng)治下的1865至1867年間,平均每年發(fā)生的農民起義為50余次,城市貧民起義超過16次。19世紀中期,歐美列強紛紛侵入亞洲各國,日本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殖民的對象。——摘編自徐藍《世界近現代史》材料二從1919年起實行糧食征收制,農民無償地按攤派的數額把“余糧”交給國家,卻很少能得到補償。農民對此此其不滿,暴動此起彼伏。——摘編自左鳳榮、沈志華《俄國現代化的曲折歷程》材料三1931-1932年美國經濟指標(部分)(以1925年為100)工業(yè)生產工廠就業(yè)工廠工資額1931年3月8778751931年9月7673621932年6月596043——摘編自金德爾伯格《1929-1939世界經濟蕭條》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當時日本面臨的內憂外患。結合所學,指出日本為解決危機而采取的重大行動。(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針對農民的“不滿”,列寧采取了哪些舉措?這產生了怎樣的政治影響?(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評述美國政府解決這些經濟問題的對策。(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各國解決危機的共同策略。36.(2022·青海·統(tǒng)考中考真題)回眸中外改革,感悟社會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今以后,只要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度嗣袢請蟆?978年12月25日的社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材料二年份農業(yè)總產值(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材料三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們聰明而勇敢地予以對待,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zhàn)爭的緊急狀態(tài)一樣?!?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職演說(1)指出材料一中的會議名稱。該會議作出的歷史性決策是什么?(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的特點。(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37.(2022·黑龍江牡丹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科技和變革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推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舉世皆知的印刷術、火藥和磁石(指南針),人類的世界因為這三種發(fā)明而為之改觀。首先在學術上,其次在戰(zhàn)爭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計其數的變化。由此,人類的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幾?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材料二歐洲人口在1750年時有1.4億,到1800年時達1.88億,1850年達到2.66億,幾乎每半個世紀增加約40%。……工業(yè)革命開始以后,在英國,生活在2萬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在1801年是150萬,占人口總數的17%,1851年是630萬,占人口總數的35%;1891年是1560萬,占人口總數的54%。其他工業(yè)化國家的情況也大致如此。——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三17世紀初,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而此時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者卻在政治上鼓吹“君權神授”,維護封建專制思想;經濟上,不通過議會而強行征稅,壟斷商品專賣權,控制國內外貿易。……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8世紀開始,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又囟愂盏却胧┳璧K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舊制度對經濟發(fā)展的制約,致使法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幾粤x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材料四他(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的制度的私人企業(yè)、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強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yè)的制度面臨到毀滅邊沿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摘自黃安年《美國社會經濟史論》(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回答,“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從“印刷術、火藥”中任選一項,談談其對人類文明進程起到怎樣的作用?中國古代科技領先世界,新中國成立后,科技更是飛速發(fā)展,請列舉新中國科技成就一例。(2)依據材料二回答,“工業(yè)革命”使工業(yè)化國家發(fā)生了哪兩個重大變化?列舉兩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重大發(fā)明一例。(3)依據材料三,分析英、法兩國爆發(fā)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兩國革命有何共同影響?(4)依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回答,當時美國經濟面臨怎樣的困境?“這個政府”采用什么手段“挽救了它”?38.(2022·湖南湘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種制度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創(chuàng)新可以對國家興盛產生穩(wěn)固的保證作用,在其興盛時期,都重視創(chuàng)新而不墨守成規(guī)——據齊世榮《國家興盛與創(chuàng)新改革關系的歷史考察》(1)英國通過“光榮革命”打破封建王權的束縛,逐漸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這一政治制度確立以哪一部法律文獻的頒布為標志?(2)法國1789年制憲議會通過什么法案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等基本原則?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么?(3)1933年經濟危機時期,羅斯福政府通過什么法案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什么?(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政府在農村經濟改革中實行什么制度?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什么?39.(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民本思想與民生措施】下列是某班學生圍繞“如何解決民生問題”這一主題創(chuàng)作的劇本。對話一

梁惠王問政于孟子梁惠王:卿對治國有何良策?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賊斂。對話二

唐太宗與魏征議政魏征:本朝立國初始,中原地區(qū)人煙斷絕,陛下如何與民休息?唐太宗:首先,從我做起,去奢節(jié)儉,輕徭薄賦;其次,不奪農時,不誤農事,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對話三

毛澤東與埃德加·斯諾論中國革命埃德加·斯諾:中國共產黨如何贏得中國?毛澤東:誰贏得農民,誰就會贏得中國;誰解決土地問題,誰就能贏得農民。對話四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與國會議員的對話議員:在目前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工人失業(yè)人數逐漸增多。對此,總統(tǒng)先生有何對策?羅斯福:我準備采取兩大措施:①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機會;②頒布《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根據對話一,概括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主張。指出對話二中唐太宗踐行孟子民本思想的具體措施。(2)舉一例史實并說明毛澤東的思想主張。(3)根據對話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從經濟、社會和實質三個方面對羅斯福兩大措施進行評價。40.(2022·湖南長沙·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世紀,不同社會性質的國家在解決各自所面時的問題時相互借鑒,不斷創(chuàng)新與調整經濟體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經濟大危機中的美國——中國地圖出版社《歷史地圖冊》材料二我國建國三十五年來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已經初步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但必須指出……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yè)管得過多過死,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嚴重壓抑了企業(y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浴吨泄仓醒腙P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材料三鄧小平指出:在管理方法上要特別注意克服官僚主義,要學會用經濟的方法管理經濟;在管理制度上當前要特別注意加強責任制;在經濟政策上,要允許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企業(yè)、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幾酝鯔u林主編《中國現代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分析,1929-1933年美國面臨哪些社會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該國通過哪一改革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干預?(2)根據材料二概括,當時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什么問題?結合材料三以城市改革為例,談談我國在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經濟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怎樣的調整?(3)上述經濟體制的調整對我國今后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41.(2022·湖北·統(tǒng)考中考真題)【學有所悟】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曾出現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下列材料涉及其中的兩例:材料一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NEP),這一政策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農民和新商人都能雇傭勞動力,并能保留他們在經營中獲得的利潤……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史學界一直對羅斯福新政持批評態(tài)度,認為羅斯福并沒有放棄他的階級屬性,羅斯福新政的目的仍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摘自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經濟政策”到底“新”在哪里你認為列寧所說的“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的含義是什么?(2)“羅斯福新政”之“新”指什么?二所述觀點,你是否費同?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3)了解“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相關內容后,你有什么感悟?42.(2022·湖南衡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22年6月6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qū)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guī)模超1萬億元。閱讀有關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歷史,完成答題?!舅痔旄坎牧弦磺匦⑽耐跻岳畋鶠榭な亍!僳战鬈。ǚ炙牡虊危止喔热?,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保ㄐ稳菔竦匚锂a豐饒,像大海一樣富有)。故……曰:“水旱從人,不知饑懂?!睍r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千里通波】材料二隋朝大運河示意圖【蘇聯奇跡】材料三蘇聯一五計劃期間在第聶伯河上修建的水電站【新政工程】材料四田納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建立起來的大型綜合項目。田納西河流域面積廣闊,但由于無節(jié)制的開發(fā),這一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建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允許該局建造和管理田納西河流域的水壩。田納西流域局管理局不僅解決了大量工人的就業(yè)問題,而且刺激了經濟的恢復和增長。經過綜合開發(fā)和治理,田納西河流域的土地得到了保護,許多土地恢復耕種。田納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田納西水利工程——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發(fā)揮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大運河中心城市的名稱,并分析大運河修建產生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為什么能在短期內完成這一偉大工程?(4)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分析田納西流域管理局設立的背景及發(fā)揮的作用?!灸愕慕ㄗh】(5)入夏,南方進入汛期,出現洪澇災害:各個地方也會存在不同的水利問題。請就本地水利問題談談你的建議。43.(2022·湖北十堰·統(tǒng)考中考真題)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材料二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qū)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軍隊。材料三1933年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強調:“我們應該恐懼的唯一東西,就是恐懼本身……”——以上材料均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部編版)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出自哪次戰(zhàn)爭中頒布的什么文件?該戰(zhàn)爭的性質是什么?(2)材料二是林肯頒布的哪一文件的內容?他為美國的發(fā)展作出了哪些杰出貢獻?(3)什么事件造成材料三中美國人的“恐懼”?美國為克服這一“恐懼”而采取的政策是什么?該政策有何特點?(4)以上美國發(fā)展的歷程對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有什么啟示?44.(2022·云南昆明·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1770-1840年的70年間,工人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大約20倍。但是,資本家不斷增強工人的勞動強度,通過廉價雇傭童工、女工等辦法梓取廣大工人的血汗,工人只能接受被奴役被壓榨的命運:機器的廣泛使用,導致工人進一步失去自由,加速了工人的“相對貧困化”,飽受苦難的工人階級展開了激烈的反抗運動。---據《社會主義發(fā)展簡史》等(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這次“工業(yè)革命”首先開始于哪個國家?并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方國家早期工業(yè)化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問題。材料二面對經濟大危機,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宣布實施“新政”,采用國家干預的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靶抡钡闹卮笈e措之一是1935年8月國會通過的《社會保險法》,內容包括養(yǎng)老金制度、失業(yè)保險制度及向無依無靠者提供救濟。該法的頒布標志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這一制度成為近半個世紀西方國家鞏固壟斷資本主義統(tǒng)治的重要手段,但并沒有觸動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資本主義國家中的貧困現象仍然存在。---據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等(2)材料二中,羅斯福在實施“新政”過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對資本主義國家產生的影響材料三中共十一屆三中企會后,我國不斷加快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已經建成包括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救助、住房保障在內的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通過一大批惠民舉措的實施,人民群眾不分城鄉(xiāng)、地域、性別、職業(yè),在面對年老、疾病、失業(yè)、工傷、殘疾、貧困等風險時,都有了相應的制度保障。---據《改革開放簡史》等(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偉大歷史性決策是什么?并根據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不斷加快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材料四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父出強調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薄N覀円冀K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共同富裕問題。---據《中國共產黨簡史》(4)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能夠實現“共同富?!蹦繕说恼J識。45.(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統(tǒng)考中考真題)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國政治制度史具有鮮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憲制,最早實行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內閣制、兩黨制……這些制度有效地保證了英國剝削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并為其他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仿效。——周熙祥《論英國近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的漸進性和多元性》材料二1868年,日本(天皇)決心腳精圍治,銳意改革。改革的助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軍事;大學歸功于美國?!顿Y本的年代》材料三在南北戰(zhàn)爭以后的幾十年中,美國經歷了最驚人的經濟發(fā)展,最終結果是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葉以當時所不能比擬的速度突飛猛進?!度蛲ㄊ贰贰葒业南M谟谘杆倏朔洕罎⒌耐{。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銀行關閉4天……10億美元以上回流到銀行,儲藏者已將貴金屬送返聯邦儲備銀行?!?900年以來的美國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英國政治制度史的特點是什么?指出英國實行這些制度的意義是什么?哪部法律文獻頒布后,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次改革?這次改革對日本有什么影響?古代日本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是通過哪次改革?學習哪個國家?(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誰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的杰出貢獻是什么?1933年,美國克服經濟崩潰威脅的舉措是什么?這一舉措有什么特點?(4)結合以上材料,說一說你的認識。46.(2022·貴州黔東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二十世紀,世界歷史上發(fā)生過三次重大的經濟變革,分別出現在蘇俄、美國以及中國。據此,回答問題。材料一1920年蘇俄糧食產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一半,工業(yè)產值只有戰(zhàn)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經濟形勢嚴峻。工人中出現悲觀失望情緒,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發(fā)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農民對繼續(xù)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不滿與日俱增,反蘇維埃暴動不斷發(fā)生。于是,1921年蘇俄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開始從國情出發(fā),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材料二羅斯福新政前后美國失業(yè)率的變化情況:材料三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yè)是一項新事業(yè),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1)根據材料一判斷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圖表,指出導致1933年之前美國失業(yè)率不斷攀升的事件是什么?羅斯福用什么手段扭轉了美國經濟?(3)根據材料三,指出鄧小平在領導這項“新事業(yè)”的過程中形成的思想體系是什么?這一思想在哪次會議中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4)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7.(2022·四川廣元·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中國現代史上,1978年是一個十分微妙和關鍵的年代……中國的發(fā)展主軸已經向經濟成長轉移。——摘編自吳曉波《激蕩三十年》材料二對外開放格局時間開放的城市或地區(qū)1980年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qū)1984年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廣州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qū)等經濟開放區(qū)1992年重慶、武漢、滿洲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陸市縣——改編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中國歷史》材料三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關于計劃與市場的關系,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南方談話闡發(fā)的一系列全新思想猶如一股強烈的東風,驅散了人們思想上的迷霧……對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四他迅速制訂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規(guī)和政策。例如,通過《緊急銀行法案》來整頓銀行秩序,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為經濟注入資金,簽署《農業(yè)調整法》以幫助恢復農產品價格?!幾浴洞髧绕稹方庹f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哪次會議開啟了“中國的發(fā)展主軸已經向經濟成長轉移”?(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歷史意義。(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有什么典型特征?(5)綜合上述材料,總結改革取得成功的經驗。48.(2022·山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歷久彌新,引導我們正確的價值追求。根據下面的圖文信息,回答相關問題。(1)【人文精神】名人名言啟迪思想智慧。下面名言分別反映出怎樣的思想內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献尤耸且患嗝戳瞬黄鸬慕茏?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莎士比亞(2)【革命精神】遺跡遺址承載歷史價值。從歷史地位和精神價值兩方面,分別解讀下面遺址反映的史事。(3)【開拓精神】歷史圖表見證治國舉措。下表中的數據變化分別得益于兩國哪些具體舉措?49.(2022·四川南充·統(tǒng)考中考真題)革命和改革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方式。材料一這場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社會政治革命,符合全歐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tǒng)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他不僅要改變舊政府,而且要廢除舊的社會形式?!杜f制度與大革命》(1)材料一中“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革命的歷史意義。材料二19世紀上半葉,農奴在俄國全國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農奴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遷徙和務工經商。農村貧困落后,農奴購買力低,生產率低下,這些影響了國內市場的發(fā)展。——《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2)據材料二歸納影響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問題有哪些?為解決這些問題俄國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材料三1929年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潭,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yè)、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業(yè)破產,5500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tài),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大崩潰》(3)材料三中“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源是什么?羅斯??偨y(tǒng)采取了什么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取得了怎樣的效果?50.(2022·四川遂寧·統(tǒng)考中考真題)資本主義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qū)域性分割和孤立發(fā)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的進程。——馬世力主編《世界史綱》(下冊)材料二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yè)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大事,也深刻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閱讀材料一、二并聯系所學知識思考如何辯證評價新航路開辟?材料三英國美國法國《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人權宣言》?(2)上圖是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時期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示意圖,請完善空白處的內容并簡要回答這些法律文獻產生的共同作用?材料四(3)科技改變生活,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工業(yè)革命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發(fā)展。材料四展示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的部分發(fā)明創(chuàng)造,請選擇你認為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一項,并說明入選的理由(至少兩條)。材料五新政使政府較全面地深入到各個經濟領域:控制了銀行這個經濟發(fā)展中樞,使財政成為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杠桿,進而對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等部門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直至勞資關系,進行廣泛的調控。從此,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成為一種固定職能,使國家資本主義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獔笸墩劻_斯福新政》(4)羅斯福新政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材料五概括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什么?材料六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應該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未來?!暯皆谥腥A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的講話(5)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充滿了競爭和挑戰(zhàn),伴隨著沖突和博奔。世界是一個整體,如何應對人類發(fā)展面臨的共同威脅因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請?zhí)岢瞿愕暮侠斫ㄗh(至少兩條)?51.(2022·吉林·統(tǒng)考中考真題)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文獻。(1)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反映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革命綱領——(2)體現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法律文件——(3)羅斯福新政期間,加強對工業(yè)計劃指導的法律文獻——52.(2022·重慶·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20世紀部分國家的重大政策簡表(部分)時間政策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1933年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1950年新中國開展土地改革運動1953年新中國實行“三大改造”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農村改革請選擇上表中的兩個事例,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1.(2021·甘肅定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股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這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了?!泵绹t(yī)治“感冒”的有效藥方是(

)A.斯大林模式 B.新經濟政策 C.羅斯福新政 D.法西斯專政2.(2021·山東德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并未受到美國人的關注。四年后這種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美國出版了關于蘇聯的著作,如《俄國今日:我們從中能能學到什么?》等。你認為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從中學到的是(

)A.通過五年計劃實現國家工業(yè)化 B.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D.進行大規(guī)模農業(yè)集體化運動3.(2021·江蘇泰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羅斯福新政與之相關的措施是(

)A.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 B.減耕減產調整農業(yè)C.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4.(2021·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29—1933年爆發(fā)了資本主義世界有史以來最嚴重、時間最長的經濟危機。美國為了應對這場經濟大危機采取的措施是(

)A.發(fā)動獨立戰(zhàn)爭 B.發(fā)動南北戰(zhàn)爭C.實行羅斯福新政 D.實施馬歇爾計劃5.(2021·山東濟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宣誓就職那天,有這樣一則新聞報道:“驚恐的儲戶包圍著銀行,試圖在銀行破產前提取一生的儲蓄,1500多萬美國人絕望地尋求工作?!彼从车氖牵?/p>

)A.經濟大危機 B.希特勒上臺 C.羅斯福新政 D.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6.(2021·四川綿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表為經濟大危機前后美、德、日、蘇四國GDP對照表(單位:億元)。據此可知(

)美國德國日本蘇聯1929年84332622128223831938年7999342317694052A.經濟危機持續(xù)惡化 B.美國喪失霸主地位C.蘇聯模式弊端凸顯 D.國際秩序面臨挑戰(zhàn)7.(2021·遼寧阜新·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5年,美國國會以372票通過了《社會保障法》,頒布此法令的總統(tǒng)是(

)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威爾遜8.(2021·廣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將不同類型的史料相互結合、相互印證,能促進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以下兩則史料能印證(

A.美國開展了工業(yè)革命 B.美國爆發(fā)了南北戰(zhàn)爭C.美國發(fā)生了經濟危機 D.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9.(2021·內蒙古赤峰·統(tǒng)考中考真題)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主持興修農田水利等若干基礎工程,他命人從登記造冊的貧苦農戶中,優(yōu)先招募7000多名農夫參加基礎工程建設,不僅政績斐然,而且扶貧作用非常明顯。1000多年后的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為應對經濟危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種做法屬于(

)A.輕徭薄賦 B.勤政愛民 C.以工代賑 D.社會保障10.(2021·四川甘孜·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給農民適當的補貼,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牲畜。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提供就業(yè)機會 B.調節(jié)產銷矛盾C.維護生態(tài)平衡 D.保障工人權益11.(2021·遼寧營口·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為對付經濟危機,他一上任就宣布實行“新政”。以下有關羅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確的是(

)A.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 B.徹底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C.推行“以工代賑”,減少失業(yè)者就業(yè)機會D.新政降低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12.(2021·遼寧撫順·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們聰明而勇敢地予以對待,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羅斯福新政中“聰明而勇敢”的對待措施是(

)A.整頓金融體系 B.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C.調整農業(yè)政策 D.推行“以工代賑”13.(2021·湖南婁底·統(tǒng)考中考真題)“他無意發(fā)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y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使它恢復健康。"材料所描述的事件(

)A.放松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 B.為美國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體制C.是資本主義內部的自我調節(jié) D.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14.(2021·遼寧大連·統(tǒng)考中考真題)“紐約證券交易所爆發(fā)了一場空前的災難。1929年10月24日,有人忽然賣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美國的經濟危機使14萬家企業(yè)倒閉,全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失業(yè)?!睘閼獙@場“經濟危機”,羅斯福實施的政策是(

)A.維持商品價格 B.放任自由發(fā)展 C.銷毀大量商品 D.國家干預經濟15.(2021·四川攀枝花·統(tǒng)考中考真題)“各工業(yè)企業(yè)制定公平競爭法規(guī),確定各企業(yè)的生產模式、價格水平、工資標準和工作時數?!边@一規(guī)定屬于羅斯福新政中的(

)A.整頓金融體系 B.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C.調整農業(yè)政策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6.(2021·山東聊城·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經濟學家凱恩斯在給某一國家領導人的信中寫道:“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們的委托人?!痹擃I導人應是(

)A.斯大林 B.赫魯曉夫 C.威爾遜 D.羅斯福17.(2021·廣西賀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表為1922~193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表。出現1933年后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得益于(

)A.沒有受到經濟危機沖擊 B.胡佛政府扭轉了經濟困局C.法西斯擴張轉嫁了危機 D.羅斯福新政促進經濟復蘇18.(2021·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下表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和美國政策調整的部分內容,二者的共同點包括(

)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實行糧食稅,與之前相比,稅額降低了近一半;向農民提供種子、農具和技術等;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建立了幾十個委員會和管理局,興辦了許多公共工程,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救濟工作,國家支出達350億美元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恢復發(fā)展經濟

③實施以工代賑

④減少政府干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2021·黑龍江·統(tǒng)考中考真題)羅斯福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興辦公共工程,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機會來增加國民收入,刺激消費與生產的均衡。這肯定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A.以工代賑 B.調整農業(yè)政策C.整頓金融體系 D.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20.(2021·廣西玉林·統(tǒng)考中考真題)在漫畫中,“山姆大叔”(美國)是病人,羅斯??偨y(tǒng)是醫(yī)生,國會是護士。該漫畫表達的旨意是(

)A.個人社會角色都可能發(fā)生變化 B.希望羅斯福通過新政拯救美國C.美國需不斷完善失業(yè)救濟體系 D.新政無法改變美國的根本問題21.(2021·湖南益陽·統(tǒng)考中考真題)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人人憧憬的小汽車、收音機、洗衣機等美國式美夢似乎觸手可及。到20年代末,這場美夢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摧毀。這里的“災難”指的是(

)A.日本偷襲珍珠港 B.法西斯主義的泛濫C.蘇聯建立經互會 D.經濟大危機的爆發(fā)22.(2021·江蘇南京·統(tǒng)考中考真題)1933年3月,羅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