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綜合檢測(解析版)_第1頁
第1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綜合檢測(解析版)_第2頁
第1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綜合檢測(解析版)_第3頁
第1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綜合檢測(解析版)_第4頁
第1章 聲現(xiàn)象 單元綜合檢測(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聲現(xiàn)象單元綜合檢測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C.聲波也可以發(fā)生反射D.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答案】C【解析】A.只有當發(fā)聲體振動時,才會產(chǎn)生聲音,但必須靠介質的傳播我們才能聽到,而且物體的振動頻率在人耳聽覺范圍內,我們才能聽到,故A錯誤;B.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需要介質,一切氣體、液體和固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C.聲波也可以發(fā)生反射,例如雷達就是利用聲音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傳遞信息的,故C正確;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C。2.如圖所示,小華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這個實驗用來探究()A.聲音能傳播信息 B.聲音能否在固體中傳播C.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答案】C【解析】如圖所示,小華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當震感消失時,她會發(fā)現(xiàn)聲音也消失了,所以這個實驗用來探究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3.雷雨天,一道閃電過后,雷聲卻隆隆地響個不停,這是因為()A.產(chǎn)生的雷聲一個接一個B.產(chǎn)生的閃電一個接一個C.雷聲傳播的過程中受到云層、山岳、大地的阻礙D.雷聲傳播的過程中經(jīng)云層、山岳、大地的多次反射【答案】D【解析】雷雨天,云層之間放電,同時引起了空氣的振動,產(chǎn)生雷聲,雷聲在傳播的過程中,經(jīng)地面、山丘等障礙物多次反射,傳來隆隆不斷的雷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在學校復學期間,為了加強防疫,建議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區(qū)域師生要繼續(xù)佩戴口罩,戴口罩給師生交流帶來的影響是()A.戴上口罩后產(chǎn)生了回音 B.改變了聲音的音色,制造了噪音C.降低了聲音的音調 D.減小了聲音的響度【答案】D【解析】A.戴上口罩后,發(fā)聲位置離口罩太近,不會產(chǎn)生回聲,故A不符合題意;B.戴上口罩后,沒有改變聲帶的結構,不會改變聲音的音色,師生交流時,聲音不是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CD.戴上口罩會改變聲音的振幅,從而改變聲音的響度,不會改變聲音的頻率,不會改變聲音的音調,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5.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認識,正確的是()A.聲速在各種介質中都一樣B.發(fā)聲的物體不一定在振動C.聲波只能傳遞信息D.人耳能聽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20000Hz【答案】D【解析】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在固體中最快,其次是液體中,最慢是在氣體中,故A錯誤;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發(fā)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故B錯誤;C.聲波既能傳遞能量,也能傳遞信息,故C錯誤;D.人耳能聽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聲波,故D正確。故選D。6.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有()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答案】D【解析】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探傷,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B.醫(y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屬于利用聲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7.2022年鹽城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下列屬于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的是()A.騎電動車時戴頭盔B.主城區(qū)以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C.道路兩旁種植行道樹D.在跌水廣場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答案】C【解析】A.騎電動車時戴頭盔屬于在入耳處控制噪音,故A不符合題意;B.主城區(qū)以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音,故B不符合題意;C.道路兩旁種植行道樹屬于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故C符合題意;D.在跌水廣場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不能控制噪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清晨,一陣鬧鈴聲將你從睡夢中喚醒,提醒你:該起床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B.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fā)聲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D.聲速等于光速【答案】A【解析】A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就停止,故A正確,B錯誤;C.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D.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故D錯誤。故選A。9.如圖所示,有關聲現(xiàn)象的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圖通過觀察紙屑是否跳動可以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B.乙圖通過觀察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可以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C.丙圖通過逐漸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可以探究“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D.丁圖通過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伸出長度不同的鋸條探究“音調與振幅的關系”【答案】D【解析】A.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甲圖通過觀察紙屑是否跳動可以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運用了轉換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乙圖通過觀察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可以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丙圖通過逐漸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可以探究“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丁圖通過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伸出長度不同的鋸條,力的大小相同則振幅相同,即響度相同;伸出長度不同的鋸條,則振動的頻率不同,故可以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0.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B.圖乙中,超聲波清洗機正在清洗眼鏡,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C.圖丙中,將真空罩中的空氣抽出,聽不到鬧鈴聲,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介質D.圖丁中,蝙蝠靠次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答案】D【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把耳朵貼在桌面上也能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播聲音,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超聲波清洗眼鏡,利用聲音去除眼鏡上的污物,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將真空罩中的空氣抽出,不能聽到真空罩中的鬧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故D錯誤,D符合題意。故選D。1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答案】C【解析】當用嘴向瓶內吹氣時,瓶內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隨著瓶內水位的升高,瓶內的空氣柱越來越短,振動的頻率越來越高,因此音調也會越來越高,由圖知:四個瓶子的水位,從低到高分別是:丙、乙、甲、丁,因此對應的四個音階是“()”“()”“()”“()”四個音階.故選C12.如圖所示的波形圖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音色相同的只有甲、丙、丁 B.響度相同的只有甲、乙、丙C.音調相同的只有甲、丁 D.都是樂音波形【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甲、丙、丁的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甲、乙、丁的振動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甲、乙、丙、丁三幅圖中發(fā)聲體的振動都是規(guī)則的,因此都是樂音,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牛牛同學用力擊鼓,鼓面而產(chǎn)生鼓聲,圖中出現(xiàn)的波紋夸張地表現(xiàn)了鼓聲在空氣中是以的形式向外傳播的?!敬鸢浮空駝硬ā窘馕觥縖1]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牛牛同學用力擊鼓,鼓面振動而產(chǎn)生鼓聲。[2]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圖中出現(xiàn)的波紋夸張地表現(xiàn)了鼓聲在空氣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14.小俞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jīng)過3s聽到回聲,那么小俞與山崖之間的距離大約是m(空氣中聲速取340m/s)。這種方法(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月球之間的距離,原因是?!敬鸢浮?10不能真空不能傳聲【解析】[1]由v=可知,聲音3s通過的路程s=vt=340m/s×3s=1020m因為經(jīng)過3s后聽到回聲,則小俞與山崖之間的距離應為聲音通過路程的一半,即小俞與山崖之間的距離L=s=×1020m=510m[2][3]因為月球表面是真空,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不能用這種方法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15.據(jù)報道,我省許多城市的廣場舞擾民現(xiàn)象非常嚴重,在某廣場的一個監(jiān)測儀上看到顯示數(shù)字如圖所示,請你替它補上單位:54.4。利用噪聲監(jiān)測儀(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敬鸢浮縟B/分貝不能【解析】[1]聲音的強弱所用的單位為dB,所以監(jiān)測儀上的示數(shù)為54.4dB。[2]噪聲監(jiān)測儀只能顯示噪聲的強弱,不能減弱噪聲。16.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到,聲音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具有;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敬鸢浮?0Hz20000Hz能量振動【解析】[1][2]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3]超聲波有很強的穿透性,能夠傳遞能量,所以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4]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放入水中后,把音叉的振動轉化為水面的跳動。17.如圖所示是民族吹管樂器嗩吶,吹奏嗩吶發(fā)聲時,聲源是(選填“管”或“管內空氣”);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是改變了聲音;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時,主要改變了聲音的?!敬鸢浮抗軆瓤諝忭懚纫粽{【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嗩吶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2]用不同的力度吹奏,改變了空氣柱的振動幅度,改變了聲音的響度。[3]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改變了空氣柱的長短,改變了空氣柱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了聲音的音調。18.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功能,可以通過聲音識別實現(xiàn)對手機解鎖,該系統(tǒng)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這一特征來工作的?!岸兑簟盇pp是一款社交類的軟件,“抖音”的本質是將正常錄制的音頻和視頻通過App軟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達到“短”的目的,此時聲波的頻率也為正常聲音的3倍,則“抖音”的音調比正常聲音的,聲波傳播速度(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敬鸢浮恳羯卟蛔儭窘馕觥縖1]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xiàn)對手機解鎖,該系統(tǒng)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這特征來工作的。[2]聲音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抖音”的頻率為正常聲音的3倍,所以“抖音”的音調比正常聲音的音調高。[3]聲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溫度、外界阻力、壓強、密度等都有關系,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即音調)無關,故聲波的傳播速度不變。19.小明家樓下的廣場中,在無其它聲音干擾下,有人用揚聲器持續(xù)發(fā)出很響的一個音“嗚——”(此音量保持不變),給小明帶來困擾,在開窗的狀態(tài),小明利用分貝儀測量噪聲,如圖甲所示,不改變揚聲器的音量及分貝儀、揚聲器的位置,在關上窗之后,分貝儀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1)關窗前后,分貝儀接收到的聲音的發(fā)生變化(選填“音調”或“響度”或“音色”);(2)小明用關窗的方法減小噪聲干擾,采用的方式是(選填對應的字母)。A.防止噪聲產(chǎn)生B.阻斷噪聲傳播C.防止噪聲進入耳朵【答案】響度B【解析】(1)[1]分貝儀是測量噪聲等級,即聲音的響度的裝置,由圖甲可知關窗前噪聲等級是96分貝,關窗后噪聲等級是78分貝,所以關窗前后,分貝儀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發(fā)生了變化。(2)[2]關窗是讓廣場的噪聲不傳播到小明的耳朵,所以小明關窗是通過阻斷噪聲傳播來減小噪聲的干擾。故選B。三、實驗題20.圖甲和圖乙是關于聲現(xiàn)象的兩個實驗:圖甲: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鐘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空氣,發(fā)現(xiàn)鈴聲明顯減小。(1)圖甲實驗中,此實驗說明聲音是由(選填“乒乓球”、“音叉”)振動產(chǎn)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以便于觀察,用到的研究方法是(選填“控制變量法”、“實驗推理法”或“轉換法”);(2)圖乙實驗(選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做。【答案】音叉將音叉振動放大轉換法不能【解析】(1)[1][2][3]物體振動發(fā)聲,因此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將音叉靠近乒乓球,球會被振動的音叉彈起,但音叉的振動很微小,不便于肉眼觀察,乒乓球起放大音叉振動的作用,這是利用了轉換法。(2)[4]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因此圖乙實驗不能在月球上做。21.在探究影響音調的因素的實驗中小明將直尺一端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撥動直尺觀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動,同時聽到直尺拍打桌面發(fā)出的聲音,為了避免這種干擾,小明采用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方法;(2)小明規(guī)范實驗操作后,若要繼續(xù)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實驗時應保持撥動刻度尺的力度不變,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fā)現(xiàn)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3)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答案】甲低控制變量法鋼尺振動頻率小于20Hz,人無法聽到這種次聲波【解析】(1)[1]此實驗研究鋼尺振動時的音調跟鋼尺振動頻率的關系,應該收集鋼尺的振動頻率和鋼尺振動時的音調,其他聲音會干擾實驗結果,故應使直尺緊貼桌面,選用甲圖所示的實驗方法,鋼尺只有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動,避免了干擾。(2)[2][3]鋼尺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與尺子振動快慢有關,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時,鋼尺振動變慢,頻率變低,音調變低,實驗中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3)[4]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鋼尺振動頻率小于20Hz,低于人類聽覺的頻率下限,人無法聽到這種次聲波。22.某課外興趣小組做了幾個與聲音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如圖甲,用橡皮錘敲擊音叉時,發(fā)現(xiàn)小球被彈開,用小球的彈起反映音叉的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2)如圖乙,敲響右邊音叉時,與左邊的音叉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說明聲音可以在中傳播,且聲音可以傳遞;(3)如圖丙,用硬紙片在梳子梳齒上劃動,劃動速度越小,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說明音調是由聲源的決定的;(4)如圖丁,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不同大小的力撥動時,聽到聲音的大小不同,說明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有關;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用等大的力撥動時,聽到聲音的音調(選填“升高”或“降低”)。【答案】轉換法空氣能量低頻率振幅降低【解析】(1)[1]圖甲中,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把音叉微小的振動轉換為乒乓球彈起,便于觀察,這種實驗方法即是轉換法。(2)[2][3]圖乙中,敲響右邊音叉時,右邊音叉振動產(chǎn)生聲波,通過空氣傳遞給左邊音叉,使左邊音叉振動發(fā)聲,與左邊音叉接觸的小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同時也能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3)[4][5]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用硬卡紙撥動塑料梳的梳齒,要聽硬卡紙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劃動速度越小,硬卡紙振動的頻率變慢,聽到聲音的音調降低,說明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4)[6]實驗時控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動幅度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動幅度越小,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越小,由此可知,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7]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撥動時鋼尺振動得越慢,聽到聲音的音調降低。23.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吸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桌面上放一個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別放上待測試的小塊材料,敲擊玻璃杯,仔細比較玻璃杯發(fā)出的聲音大小。(1)為控制敲擊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你認為更合理(選A/B)。A.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B.手拿小錘子,用相同的力度敲擊玻璃杯(2)小明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材料種類聚酯棉軟木泡沫玻璃杯發(fā)聲大小最小最大較大最強最弱較弱你認為表中空格處應填入;(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4)你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寫出一種即可)?!敬鸢浮緼吸音性能聚酯棉密度【解析】(1)[1]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時敲擊玻璃杯發(fā)出聲音越大,實驗中為控制敲擊玻璃杯的力度,必須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手拿小錘子敲擊玻璃杯,不好控制力度的大小。故選A。(2)[2]本實驗比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應該填入吸音性能。(3)[3]吸音效果的好壞通過玻璃杯被敲擊發(fā)出的聲音的大小反應出來,聚酯棉墊在杯子底下時發(fā)出聲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適合裝修隔音墻用。(4)[4]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24.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它說明了發(fā)聲的物體在。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將音叉的振動,這種思維方法叫做;(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類比法”)(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彈起,原因是;(4)如圖④所示,小明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用抽氣筒將廣口瓶中的空氣抽出。抽氣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聽到的手機聲音沒有明顯變化,造成這現(xiàn)象可能原因是。A.手機聲音的響度太大B.手機聲音的頻率太高C.未塞緊瓶塞存在漏氣D.插入廣口瓶中導管不足夠長【答案】振動放大轉換法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紙屑空氣不能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解析】(1)[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這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2][3]因為音叉的振動比較小,所以不能直接觀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將音叉的振動轉換為乒乓球的振動,運用了轉換法。(2)[4]桌子是較大的物體,發(fā)聲振動不易觀察,可以利用轉換法,即將桌面的振動轉換成桌面上小紙屑的振動,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紙屑。(3)[5]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fā)出聲音,泡沫塑料球跳起來了,說明聲音從右邊的音叉?zhèn)鞯搅俗筮叺囊舨嫣?,而兩個音叉之間隔著空氣,所以該實驗能說明空氣可以傳聲。[6][7]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彈起(4)[8]用抽氣筒將廣口瓶中的空氣抽出,玻璃罩內空氣應該越來越少,聲音也就越來越小,抽氣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聽到的手機聲音沒有明顯變化,說明玻璃罩存在漏氣現(xiàn)象,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5.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9種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F銅1200.76B銅600.89G鋼901.05C銅601.05H尼龍901.05D銅900.76I尼龍1201.05E銅①②(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三,請你將表中所缺數(shù)據(jù)補全①②;(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使用(選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變琴弦的松緊程度,用同樣的力撥動,判斷音調與松緊程度的關系。【答案】A、B、CA、D、F901.05同一根琴弦【解析】(1)[1][2]要驗證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需控制琴弦的長短和琴弦的材料不變,所以應選用編號為A、B、C的琴弦進行實驗;要驗證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需控制琴弦的橫截面積和琴弦的材料不變,所以應選用編號為A、D、F的琴弦進行實驗。(2)[3][4]要驗證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需控制琴弦的橫截面積和琴弦的長短不變,根據(jù)鋼和尼龍的長度和橫截面積可知銅線的長度應該是90cm,橫截面積是1.05mm2。(3)[5]為了驗證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應挑選其中一根弦,只改變弦的松緊程度,撥動弦,聽聲音高低變化。26.一位同學按如圖1所示將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個音階,就能探究出“音調與空氣柱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位同學對瓶吹氣聲源是。(2)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調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小明同學利用聲音傳感器將實驗過程中三次敲打瓶子產(chǎn)生的波形圖拍了下來,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三次實驗小明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擊了同一個瓶子B.三次實驗小明是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了不同的瓶子C.由甲、乙兩圖可知,小明敲擊瓶子的快慢不同D.丙圖對應實驗中,小明敲擊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最尖銳(4)如圖3,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放入密閉的瓶中,不斷抽氣,可以感覺到聲音越來越輕,甚至將要消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該實驗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法/轉換法/類比法)。(5)向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憑聲音就能判斷出瓶內水位的高低,這是因為。A.灌水過程,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大B.灌水過程,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小C.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高D.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低【答案】空氣柱丙乙甲丁B介質理想實驗法C【解析】(1)[1]對瓶口吹氣時,引起瓶內空氣柱振動發(fā)聲,所以這位同學對瓶吹氣聲源是空氣柱。(2)[2]用筷子敲打瓶子時,是瓶子和瓶內的水在振動,瓶內的水越少,瓶子和瓶內的水振動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就越高,所以音調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丙乙甲丁。(3)[3]AB.由圖2所示,三個波形圖的振幅相同,而波的形狀不同,即瓶子發(fā)出聲音的響度相同而音色相同,說明三次實驗小明是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了不同的瓶子,故A錯誤,B正確;C.甲、乙兩圖中,相同時間內敲擊的快慢和振動快慢不一樣,故C錯誤;D.這三個圖中瓶子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則瓶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相同,故D錯誤;故選B。(4)[4][5]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放入密閉的瓶中,不斷抽氣,可以感覺到聲音越來越輕,甚至將要消失,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為該結論不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直接得出的,所以該實驗采用到的實驗方法是理想實驗法。(5)[6]音調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水越多,瓶內的空氣柱越短,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即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高,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7.小玉所在物理實驗小組首先做了如下幾個實驗.實驗一:用手摸喉頭,發(fā)聲時,喉頭在振動.實驗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齒上劃動,發(fā)聲時,感覺梳子在振動.實驗三:敲擊音叉,把發(fā)聲音叉的尖端接觸水面,激起水花.實驗四: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鋼尺使它振動發(fā)聲.(1)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征是,物理學把這種由幾個現(xiàn)象得到一個共同結論的方法稱為法.(2)音叉發(fā)聲振動不易觀察到,通過激起水花將振動放大反映出來,物理學上把這種方法稱為法.(3)小玉發(fā)現(xiàn),輕撥與重撥鋼尺,鋼尺發(fā)出聲音的大小不同.她繼續(xù)用鋼尺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記錄的現(xiàn)象如下表:(4)小馬發(fā)現(xiàn)小玉記錄的現(xiàn)象有問題,請你幫他指出存在的問題是:.經(jīng)過改正后,他們得出了正確的結論:.(5)小張發(fā)現(xiàn)塑料片快劃與慢劃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不同.他選擇如圖甲所示的器材進一步探究,但忘記記錄現(xiàn)象了.請幫他完成實驗記錄: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齒上劃兩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則第次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如圖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A、B兩把塑料梳子的齒上用同樣的速度各劃一次,則(選填“A”或“B”)梳子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6)小馬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東西做介質;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任何東西做介質.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兩個實驗:A.兩張課桌緊緊挨在一起,小麗輕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B.將兩張桌子拉開,又進行了一次實驗.小馬發(fā)現(xiàn)這兩個小實驗的結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得出的實驗結論驗證了其中猜想(選填“①”或“②”)是正確的.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A.猜想假設;B.分析歸納;C.得出結論;D.實驗研究;E.提出問題.你認為小馬他們的后一次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填步驟前的英文字母)【答案】振動歸納轉換應該是鋼尺振動的聲音,而不是鋼尺拍打桌子的聲音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一B第一次聲音響度大,第二次聲音響度?、貳ADBC【解析】(1)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征是振動,即聲音由振動產(chǎn)生;物理學把這種由幾個現(xiàn)象得到一個共同結論的方法稱為歸納法.(2)音叉發(fā)聲振動不易觀察到,通過激起水花將振動放大反映出來,物理學上把這種方法稱為轉換法.(3)實驗繼續(xù)用鋼尺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4)所以應該研究鋼尺的振幅與鋼尺產(chǎn)生的聲音的關系,而不應該是拍打桌子的聲音;經(jīng)過改正后,他們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振幅越大,鋼尺產(chǎn)生聲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