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文化常識+課件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文化常識+課件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文化常識+課件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文化常識+課件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古代文化常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文化常識講解第一部分名字稱謂人名稱謂(高考考點分布)名稱謚號稱郡望特定稱法特殊稱謂字稱廟號稱官名年齡稱謂死的諱稱號稱年號稱爵名百姓稱謂謙稱直稱姓名尊號/徽號稱官地職業(yè)稱謂敬稱稱字稱齋名兼稱朋友稱謂賤稱稱號稱籍貫廟號、名字、謚號、以字行、繆公、湯武、殷紂、御名、武王、陛下、車駕√√√√√√√√√√√一、人的稱謂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2.用于介紹或作傳。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如“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如“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司馬遷杜牧范仲淹陸游辛棄疾袁枚陶淵明——名:遷,字:子長——名:牧,字:牧之——名:仲淹,字:希文——名:游,字:務觀,號:放翁——名: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名: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名:淵明,又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思考下列人的名、字、號【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名與字詞義相近屈原名平,字原?!霸笔菍掗熎教沟囊馑肌Cc字意思相反曾點,字皙。“點”指小黑點,“皙”指膚色潔白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又稱別字。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字以上的。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杜甫少陵野老白居易香山居士司空圖耐辱居士秦觀淮海居士張孝祥于湖居士姜夔白石道人【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王安石→王臨川;湯顯祖→湯臨川;顧炎武→顧亭林;康有為→康南海;袁世凱→袁項城;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鄙下?lián)“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lián)“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稱官名】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孫權(quán)→討虜將軍→孫討虜;

洪承疇→經(jīng)略→洪經(jīng)略;顏真卿→太子太師→顏太師;文天祥→少?!纳俦#?/p>

劉禹錫→太子賓客→劉賓客;柳永→屯田員外郎→柳屯田;蘇軾→端明殿翰林學士→蘇學士。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稱官地】韓愈本是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因蘇氏是趙郡的望族,故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稱郡望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楊萬里→楊誠齋;蒲松齡→聊齋先生;梁啟超→飲冰室主人;姚鼐→姚惜抱、惜抱先生(其齋名為惜抱軒);譚嗣同→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歸有光

→項脊生【稱齋名】兼稱《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后兩人先寫與作者關(guān)系,再稱名和字;《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前兩人兼稱官職、字和姓,后一人稱字和姓。人名稱謂特殊稱謂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上名號、官爵)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職業(yè)+人名《庖丁解?!分小扳叶 保扳摇笔菑N師,“丁”是名?!稁熣f》中的“師襄”和《群英會蔣干中計》中提到的“師曠”,“師”為樂師。“優(yōu)”,亦稱優(yōu)伶、伶人,古代稱以樂舞戲曲為職業(yè)的藝人,后亦稱戲曲演員。《柳敬亭傳》中“優(yōu)孟”,是名叫“孟”的藝人。姓+之+人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封地+人名商鞅姓衛(wèi),商為其封地特殊稱謂常見考點清單:1.“師”“庖”“優(yōu)”字要記牢,

遇題能夠遷移好。人名稱謂賤稱豎子不足與謀!特定稱法加“從(zòng)”表示叔伯關(guān)系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加“太”表示長一輩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加“先”表示已經(jīng)逝世的尊長嫗,先大母婢也。先考,指已逝的父親;先妣,指已故的母親。百姓稱謂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蒼生、氓等特殊稱法常見考點清單:1.從(zòng)是叔伯堂關(guān)系。2.“先”字活人要遠離。3.百姓黎、黔、氓、布衣。4.孺人原是大夫妻。孺人,古時稱大夫的妻子,明清時為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也用對婦人的尊稱?!痉Q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康熙帝的謚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恭親王--奕?的謚號為:忠曾國藩的謚號為:文正人名稱謂稱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善貶惡,稱為謚或謚號。謚號是對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陶淵明為靖節(jié)先生,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表揚性的經(jīng)天緯地曰文,布義行剛曰景,威強睿德曰武,柔質(zhì)慈民曰惠,圣聞周達曰昭,圣善聞周曰宣,行義悅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綱治紀曰平,照臨四方曰明,辟土服遠曰桓,聰明睿智曰獻,溫柔好樂曰康,布德執(zhí)義曰穆批判性的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辜曰厲,近內(nèi)遠禮曰煬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懷,在國遭憂曰愍(mǐn)謚號常見考點清單:1.謚號意含褒和貶2.朝廷不給平民賜3.帝王謚號辯圣愚人名稱謂稱廟號廟號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一個皇帝的謚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宋以來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稱年號年號。是紀年的名稱,也是帝王用的,如“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尊號徽號“尊”為尊稱,“徽”為美好?!白鹛枴焙汀盎仗枴倍际菫樽鹫呒由系奶枺员硎咀鸪绨赖囊馑?。尊號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生前就有尊號。如唐玄宗開元27年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皇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號可以加幾次,實際上都是臣子對他們的阿諛奉承。家父、家君------家母、家慈------3.家兄:------4.舍妹:------5.舍弟:------6.犬子:------7.內(nèi)子、內(nèi)賢:---8.寒舍:3.稱謂前加上“家”或者“舍”表示謙稱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兄長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弟弟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家令尊:---令堂:---令愛:---令兄:---令婿:---令郎:---令妹:---令正:---府上:---跨灶:---高足:---(4)尊稱別人的父親別人的母親別人家的女兒別人家的兄長別人家的女婿別人家的兒子別人家的妹妹別人的妻子別人的庭院別人賢能的兒子別人的學生5.別稱:同窗、同門、同硯--寒窗----門生--東床、東坦、嬌客外父---外姑------季父:----宗子:----庶子:-----良人、良君:-----細君:--------同學學校學生女婿岳父岳母叔父長子妾生的兒子丈夫妻子

古人對“死”的諱稱很多,因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帝王將相士大夫與平民百姓對“死”都有嚴格的稱呼,“天子死曰崩”,諸侯、王及大官死叫薨,帝相及士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平民百姓就稱死。

6.諱稱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歲、千秋、晏駕等。2、父母之死:見背、失怙、外艱/失恃”、“丁母憂”、“丁內(nèi)憂”、“丁內(nèi)艱”/孤露、棄養(yǎng)等3、佛道徒之死:涅磐、圓寂、坐化、羽化、仙逝等?!跋墒拧爆F(xiàn)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人的死:亡故、長眠、長逝、謝世、殞命等。年齡稱謂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初度小兒初生之時襁褓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指二三歲的兒童齒齔/齠齔tiao2chen4童年的代稱。(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總角/垂髫指幼年兒童金釵之年女子12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舞勺男子13歲~15歲左右笄(jī)年女子15歲束發(fā)/成童男子15歲舞象男子15歲~20歲碧玉年華女子16歲加冠/弱冠指男子20歲桃李年華女子20歲花信年華女子24歲“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

而立之年指30歲不惑之年指40歲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指50歲艾指50歲花甲/耳順/耆指60歲古稀/懸車/杖圍指70歲杖朝之年指80歲耄耋指八九十歲黃發(fā)/tai2鮐背指長壽老人期頤指100歲喜壽指77歲傘壽指80歲米壽指88歲白壽指99歲茶壽指108歲花甲重開指120歲古稀雙慶指140歲

朋友稱謂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jié)交的朋友“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jié)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竹馬之交”朋友稱謂常見考點清單:1.竹馬兒童,金蘭兄弟。2.貧賤之交有車笠。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朋友稱謂古代官制二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闭鞅贊h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察舉征辟常見考點清單:1.察舉孝廉下到上,帝征府辟上到下。科舉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考試內(nèi)容:儒家經(jīng)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院試(童生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縣試→府試→院試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第一名稱案首。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后來有時也稱秀才為茂才煬帝大業(yè)二年(606年)設“進士科”,以試策取士。唐因隋制,分常舉和制舉兩種,武則天時創(chuàng)殿試和武舉。殿試的產(chǎn)生排除了一些通過錢財來考入進士的人,是完善科舉制的一項重大措施。隋朝唐朝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唐玄宗時,詩賦成為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分鄉(xiāng)試、省試、殿試三級,實行糊名法,錄取名額大增;王安石變法改革科舉,不考詩賦,考經(jīng)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試成績好的可直接授官。實行八股取士,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有嚴格限制,為君主專制培養(yǎng)了忠順奴才,但嚴重制約了中國科技、思想的發(fā)展。

名稱時間別稱地點主考官發(fā)榜考中者第一名鄉(xiāng)試子、卯、午、酉年八月秋闈秋試京城和各省貢院(省城)皇帝委派桂榜

鹿鳴宴舉人(孝廉)解元會試鄉(xiāng)試次年春季禮闈春闈京城貢院(禮部)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杏榜貢士會元殿試會試同年春季御試廷試廷對皇宮(宮殿)皇帝親自策問/委派大臣主管金榜一甲三名狀元(鼎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進士出身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稱“連中三元”。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唐代取仕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忌煽?nèi)∈朔绞焦渫扑]成績優(yōu)異投檔禮部朝廷錄取三公九卿制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wèi);(貼身保鏢)衛(wèi)尉,掌管宮門警衛(wèi);(保安)太仆,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保馬)廷尉,掌管司法審判;(法官)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外交官)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七姑八婆)治粟內(nèi)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銀行)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yè)(工商)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六部中書省決策長官↓宰相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門下省審議侍中→門下侍郎→給事中尚書省執(zhí)行尚書令→左、右仆射吏部官吏(文官)的任免與考核等長官:尚書↓(副)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

武將)等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三省六部常見考點清單:1.隋唐→清末2.三省職能:中書決策,門下審,尚書六部管執(zhí)行3.六部長官要記清:尚書、侍郎與郎中4.六部主事要分明:文官吏部,武將兵;科舉禮部,屯田工。戶部戶口財稅征;刑部司法定獄訟。

授予官職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拜授予官職。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除任命,授職。授授給、給予官職。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察考察后予推薦,選舉。仕做官。仕宦做官,任官職。仕進進身為官。授予官職常見考點清單:1.多項列舉要警惕。2.“除”是授予,“察”推舉。罷免官職罷免去,解除官職。絀、黜廢掉官職。免罷免。奪削除。

提升官職升升官。擢在原官上提拔。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遷一般指提升。陟進用。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quán)。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罷、升官職常見考點清單:1.遷字正常是“調(diào)動”,

升官不能用右遷,

左遷用來把官貶。2.陟罰相對要牢記,

破格提拔用“超”字。降低官職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貶①降職。②降職并外放。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竄放逐,貶官。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左除/左降/左轉(zhuǎn)降職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調(diào)動官職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提升。徙一般的調(diào)動官職。調(diào)變換官職。轉(zhuǎn)調(diào)動官職。出京官外調(diào)。補補充空缺官職。改改任官職。兼代官職兼兼任。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判高位兼低職。假臨時的,代理的。行代理官職。署代理、暫任。權(quán)暫代官職。攝暫代官職。守代理官職。降調(diào)兼代常見考點清單:1.“出”“入”相對是京城。2.“領”兼任,“假”臨時。3、攝守行權(quán)署暫代辭官告老官員年老。解官辭去官職。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移疾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致政指官吏將執(zhí)政的權(quán)柄歸還給君主。解除政務職責,辭官退休。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辭官退休常見考點清單:1.“致仕”有雙解,辭官和退休。2.“解官”是辭官,“解褐”與之反。學校校夏代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shù)的場所。庠周代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蚪逃聵I(yè)。序殷商時代國學先秦國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太學內(nèi)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為主,小學尤以書、數(shù)為主。小學鄉(xiāng)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稷下學宮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zhàn)、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魯)和荀子(趙)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學校常見考點清單:1.夏商周,校序庠。庠序倒序要記清。2.六藝雙解記李蟠,詩書禮易樂春秋。3.稷下學宮在齊國,三任祭酒是荀卿。太學魏晉—明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漢魏設太學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又叫貢生。從隋開始國子監(jiān)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gòu)的職能。西晉改稱國子學國子監(jiān)隋—明清又稱國子監(jiān)書院唐宋—明清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gòu)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yǎng)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quán)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疤珜W”一詞西周時已經(jīng)有了,漢武帝時,于京師長安設立太學。學校常見考點清單:1.“太學”名詞在西周,真正建學漢武帝。2.太學是(最高)學府,國子管(教育)行政。

很多朝代可互稱。3.書院唐朝才出現(xiàn),私人、官府都可辦。4.東林書院在明代,不在四大書院中。學官主管學務的官員祭酒(大學校長)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zhàn)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祭酒唐代的韓愈曾任國子監(jiān)祭酒司業(yè)(副校長)國子監(jiān)或太學副長官協(xié)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官學教師博士秦漢時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shù)上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yè),后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助教又稱國子助教是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學官協(xié)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學政“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學官常見考點清單:1.祭酒、司業(yè)管行政,一正一副責分明。2.博士、教授非學位,教授生徒把課講。3.學政主院試,委派到各省。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學生或由學政考取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jiān)生資格?;虻胤奖K突蚧实厶卦S諸生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廩生廩膳生員每月由官方供給廩膳,用以補助生活增生增廣生員廩生數(shù)額新增加者附生附學生員于額外增取廩生,附于諸生最后例生或稱餉生清康熙時,因籌餉而特許由捐納取得府、州、縣學的生員資格。(不久停止)諸生常見考點清單:1.四類生員要分清,字面含義記分明。三天文歷法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二十八星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古人將天上星空區(qū)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分野

如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nèi)。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眳⑺奘且嬷?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陜西、甘肅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捫參歷井是說入蜀之路在益、雍兩州極高的山上,人們要仰著頭摸著天上的星宿才能過去。天文歷法【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緟⑸獭繀⒅肝鞴侔谆⑵咚拗械膮⑺?,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天文歷法【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jīng).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逼咴孪喈斢诠珰v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天文歷法天文歷法【天狼星】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蘇軾《江城子》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二十四節(jié)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jié)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jié)氣的名稱和順序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jié)氣來紀日。(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3)年號紀年法(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lián)軍自海入侵)。古人紀年干支(生肖)紀年法

干支紀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兩兩相配而成的一種紀年方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式:年份減3除以10的余數(shù)=天干年份減3除以12的余數(shù)=地支甲午年1911年辛亥年2011年辛卯年2014年2010年庚寅年

中國古代從漢武帝時開始使用年號紀年。第一個年號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國歷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號紀年時間最長,為1662—1722年,歷61年;其次是乾隆,為1736—1795年,歷60年。年號的長短和社會的治亂大體上成正比的關(guān)系,像康熙、乾隆時期史稱“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開元”為年號歷28年(713—740),史稱“開元盛世”。年號紀年法三個例外:1、明英宗有兩個年號:分別是正統(tǒng)和天順,是因為他前后兩次登基(南宮復辟);2、清太宗皇太極,他于明天啟六年(1626年)在沈陽繼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聰;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改國號大清,正式稱帝,所以改元崇德;3、清穆宗同治皇帝,剛開始的時候使用祺祥為年號,僅僅使用了半個月,慈禧、慈安兩太后聯(lián)合恭親王發(fā)動了辛酉政變,改年號為同治,取“兩宮同治”之意。古人紀月

古人紀月,除了用序數(shù),還有一些特殊的稱謂。古人把四季中每個季節(jié)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區(qū)分。

十二個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紀日

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與妻書》“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古人紀時1、天色紀時法2、地支紀時法3、五更報夜天色紀時夜半雞鳴平明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地支紀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現(xiàn)代紀時23-1點1-3點3-5點5-7點7-9點9-11點11-13點13-15點15-17點17-19點19-21點21-23點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天序數(shù)紀時對應關(guān)系天色紀時、五更紀時與現(xiàn)代紀時對應關(guān)系夜間時辰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現(xiàn)代時間19-21點21-23點23-1點1-3點3-5點平明(3-5):“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保ㄍ醪g《芙蓉樓送辛漸》)日中(11-13):“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陳太丘與友期》)人定(21-23):“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東南飛》)日暮:“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夜闌:“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古詩文與紀時四中國地理

關(guān)中四關(guān)是東函谷關(guān)(東漢后被潼關(guān)取代),西大散關(guān),南武關(guān),北蕭關(guān)。居其四關(guān)之中的地域統(tǒng)稱關(guān)中。

潼關(guān)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陜、豫三省要沖,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guān)中、西域的必經(jīng)之地及官方要隘,素有“畿內(nèi)首險”、“四鎮(zhèn)咽喉”、“百二重關(guān)”之譽。大散關(guān),在陜西省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陜間交通,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武關(guān)位于陜西丹鳳縣東武關(guān)河的北岸,與函谷關(guān),蕭關(guān),大散關(guān)成為“秦之四塞”。蕭關(guān):原本位于今寧夏固原東南。北宋時,政府為了防御西夏,又在漢代蕭關(guān)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蕭關(guān),位置是今寧夏同心縣南。五風俗禮儀

古代詩文中涉及的節(jié)日很多,常見的有春節(jié)、上元(元宵)、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乞巧節(jié)(七夕)、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這些節(jié)日,大部分延續(xù)到現(xiàn)在,不過過節(jié)的內(nèi)容和習俗改變了很多。有些節(jié)日活動(如婦女七夕乞巧),因為社會生活的變化現(xiàn)在消失了。古代節(jié)日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薄稘M井游記》花朝農(nóng)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xiāng)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陸游《游山西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鄙缛赵ㄓ谌律涎囊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jié)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qū)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jié)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p>

上巳祭祀禮儀封禪封在泰山上筑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禪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功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后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yè),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中岳嵩山和東岳泰山中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shù)多且影響大而出名,自秦皇開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武則天一帝封禪嵩山。封禪??贾R清單:1.天可封,地可禪,古代帝王最高典。2.封禪主場在泰山,武曌一人上嵩山。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于內(nèi)室,“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吊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歃血、釁鐘

古人定盟,雙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鐘、鼓制成,啥牲或殺人以祭,將其血涂在器物上表示誠敬,稱為“釁”。祖道稱“祖道”、“祖行”,是親朋好友為行人祭祀路神,禱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禱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設帳,備酒食,祭者行禮后奉酒禱祝,然后灑酒于地。

.《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弊趶R我國的宗廟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產(chǎn)物。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庶人祭于寢)昭穆始祖廟在中間,以下各代按輩分,分別列于兩側(cè):二世、四世、六世居左,左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為穆。左三昭,右三穆。七廟四親(父、祖、曾祖、高祖)廟、二祧tiāo(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太廟天子的祖廟,如《伶官傳序》:“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奔壹拦湃嗽诩覂?nèi)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陸游《示兒》:家祭無忘告乃翁宗廟祭祀??贾R清單:1.宗廟制度源儒教,皇七侯五大夫三,士人一廟供祖先。2.天子七廟:左三昭,二四六;右三穆,三五七,

四親、二祧,近到遠,始祖居中總不變。(昭)始祖(穆)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二祧四親血緣關(guān)系宗法嫡子封建宗法社會中指正妻所生的兒子。也指正妻所生的長子,即“嫡長子”。從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長子世襲,直至清末。宗子指嫡長子。依宗法,嫡長子要繼承大宗,為兄弟族人所共尊。有祭祀始祖的特權(quán),繼承特別多的遺產(chǎn),受小宗的尊敬。是一宗之祖,地位高貴,故又叫“宗主”。庶子封建宗法社會中指妾(小妻)生的兒子。宗法社會以“殺嫡立庶”為非法。眾子指嫡長子以外的諸子。宗法諸子常考知識清單:1.嫡子原是正妻生,除此之外皆稱庶。2.宗子專指嫡長子,繼承順次排第一。親戚親內(nèi)親“親”“戚”連用,有時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親屬,有時指內(nèi)外親屬,包括本宗與外姻,即同姓本族與異姓外族姻親。戚外親六親《左傳》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婚姻;嫁娶)、姻婭(親qìng家和連襟。泛指姻親)《周易》父子、兄弟、夫婦《漢書》父母、兄弟、妻子三族父黨、母黨、妻黨,亦指父族、母族、妻族九族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妻在宗法時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妾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貴族娶的“小妻”。姬貴族婦女的代稱,再進一步泛化,便成為婦女的美稱,進而成為美女的通稱。媵指古代的諸侯的女兒出嫁時隨嫁或陪嫁的人。青廬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樣的風俗。文定相傳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征訂婚后,親迎太姒至渭濱。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稱訂婚。合巹(jǐn)指結(jié)婚。古時把一個匏分為兩個瓢叫“巹”,舉行婚禮儀式時,一對新人各執(zhí)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巹”。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lián)姻。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于眉,表示相敬。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tài)。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贾R清單:1.青廬婚禮漢到唐,兩家聯(lián)姻秦晉王。2.舉案齊眉敬如賓,案是托盤不是桌。七出:古代社會丈夫休妻棄子的七種理由:一無子,二淫亂;三不事姑舅,四多言,五盜竊,六妒忌;七有惡疾,有其中一條,丈夫便可將其離棄。行為規(guī)范禮儀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天子面向南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后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cè),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cè),面向南以西為上朝覲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定期朝見春見曰朝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秋見曰覲[jìn]九賓也稱“九儀”,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種禮儀,由九名儐相(迎賓贊禮人員)立于殿廷,接引賓客上殿。朝見禮儀??贾R清單:1.帝王臨朝面向南,三公站他正對面。2.春天朝,秋天覲,諸侯天子定期見。3.九賓依次引上殿,不能站那一起喊。折腰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后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長跪挺直上身而跪,表示尊敬。跽跪起,準備起身。膝尚在地上?;醿晒芍厣熘眱赏?,形似畚箕,叫做“箕踞”。這種姿勢是表示傲視對方的意思。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于腳跟。虛坐盡后“盡后”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表謙恭食坐盡前“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拜禮常考知識清單:1.坐字古意跪在地,虛坐盡后,食盡前。2.跽是戒備將身起,箕踞劈叉很無禮。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官高為尊居上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代建筑通常堂室結(jié)構(gòu)(前)堂南向為尊皇帝坐北向南的(稱王稱帝→“南面”;稱臣→“北面”)(后)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尊→卑:西→北→南→東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一般指車駕。坐席、齋戒??贾R清單: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