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1.(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北京有一條古老的城市軸線,如脊梁一樣,貫穿南北,兩翼對稱。梁思成先生把這種在中國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統(tǒng)帥全局的軸線稱為“中軸線”。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軸線,被稱為中國都城規(guī)劃的典范之作。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瓊華島離宮的基礎上開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積水潭東北岸設置中心臺,再由中心臺引一條正南正北的直線作為全城的中軸線。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擴建外羅城,修建永定門。至此,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約7.8千米全部竣工。中軸線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皳裉煜轮卸瑩駠卸m”,中國自古有北極崇拜的居中觀,明代北京城擴展南城之后,紫禁城處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跋筇旆ǖ亍?,將都城位置與天象中的北辰相對,中軸線及兩側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為鑒,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信仰?!白笞嬗疑纭保瑢m殿的左邊(東)是皇家太廟,右邊(西)是社稷壇,這體現(xiàn)了古代禮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新中國成立以后,北京中軸線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國旗桿、人民英雄紀念碑等成為核心。在皇家祭祖的太廟以南200米建造了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現(xiàn)合并組建為國家博物館),蘊含著銘記歷史、傳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壇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會堂,這里是人民代表參政議政的地方,如此規(guī)劃寓意深刻。進入本世紀,中軸線逐漸延伸,在北延長線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規(guī)模宏大的體育設施,“鳥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軸線北端的兩側,也形成了對稱的格局。隨著中軸線北延南伸的逐步實現(xiàn),以及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腳步漸近,歷經(jīng)風雨的北京中軸線,正像承載著它的這座城,煥發(fā)新的生機。(取材于譚烈飛、張馨予等的相關文章)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實施。該文件以“突出遺產(chǎn)價值、突出整體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對北京中軸線及周邊環(huán)境實施全要素、全過程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在妥善保護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發(fā)揮遺產(chǎn)價值,使歷史文化在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機。先農(nóng)壇神廚建筑群內的宰牲亭院落是明清兩代祭祀時加工犧牲的場所,其獨特的重檐懸山頂結構被古建專家稱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2023年7月,宰牲亭院落首次開放,吸引了眾多游客來這里拍照“打卡”。附近的老街坊劉先生為絡繹不絕的觀眾當起了“講解員”,談起這里的建筑特色和古代祭祀的流程,他如數(shù)家珍。數(shù)字科技也為中軸線煥發(fā)生機提供了無限可能。首都博物館正在舉辦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輝煌中軸”。展覽借助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將壯美的北京中軸線“搬進”了博物館,營造出古今相通、虛實交織的沉浸式中軸線文化體驗空間。觀眾時而化身古人置身宇宙星空,天上北極星漸漸幻化為地上元大都中心臺;時而聆聽悠揚的古樂,欣賞古畫暈染出的歷史上的北京中軸線;隨著北京鐘樓的一聲鐘響,觀眾又進入當下,在老北京胡同的鴿哨、吆喝聲中,感受北京中軸線的市井煙火氣。2023年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賽延續(xù)“傳承中軸文脈,傳播古都文化”主題,設置創(chuàng)意中軸、數(shù)字中軸等五大賽道,在2022年大賽基礎上,增加了以北京中軸線為題材的音樂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服裝服飾設計等板塊,旨在多角度、立體化挖掘中軸線的文化魅力。大賽激發(fā)了全民參與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傳承的熱情,促進了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與個性化創(chuàng)意的結合。(取材于劉海紅、張璐、李祺瑤等的相關文章)(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梁思成稱貫穿中國古代城市建筑群的線為中軸線。B.元朝都城中軸線上有瓊華島、積水潭、永定門等。C.將都城位置與北辰相對,符合“南面而王”理念。D.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的位置關于中軸線對稱。(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原則的一項是A.啟動鐘鼓樓的文物修繕和展示提升工程。B.實施正陽門箭樓景觀周邊環(huán)境整治項目。C.加大老城區(qū)的住戶騰退和街區(qū)改造力度。D.策劃北京中軸線周末親子公益徒步活動。(3)材料二提到的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設置了主題為“我在中軸線上”的展項。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展品不適合在該展項展出的一項是A.繪有北京鼓樓雨燕的明信片。B.盧溝橋“為獅駕到”冰箱貼。C.1979年人民大會堂春節(jié)聯(lián)歡會入場券。D.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的照片。(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安門西邊的中山公園原是社稷壇,曾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B.堅持有效利用的原則有利于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C.先農(nóng)壇擴大開放區(qū)域,能夠更好地展示、發(fā)揮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D.以中軸線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比賽,能促進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5)學校舉辦主題為“傳承?創(chuàng)新”的文化論壇,準備演講的同學根據(jù)以上兩則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綱,請你填寫①—⑤處,幫他補充完整。要求簡要概括。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內容古都脊梁外形的脊梁④②建筑布局體現(xiàn)了北極崇拜的居中觀①新內涵⑤(舉一例并闡釋其內涵)③“輝煌中軸”特展用數(shù)字科技將中軸線“搬進”了博物館二、本大題共2小題,共28分。2.(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霸形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有貳鴻飛而過之,桓公嘆曰:“今彼鴻鵠,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將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毙写藬?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此其后,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腹痪?,裸體紉胸稱疾,曰:“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有疾病,姑樂乎!”管子曰:“諾。”于是縣鐘磬,陳歌舞,日殺數(shù)十牛者數(shù)旬。群臣進諫曰:“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君不可不救?!被腹唬骸氨朔欠ス讶酥畤?,伐鄰國也,子無事焉?!彼我讶¤?,狄已拔邢、衛(wèi)矣?;腹?,管子從,大鐘鳴。桓公視管仲曰:“樂夫,仲父?”管子對曰:“古者之言樂于鐘磬之間者不如此。言脫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鐘磬之間,而無四面兵革之憂?!被腹唬骸吧??!庇谑欠ョ婍嘀h,并歌舞之樂。桓公曰:“請問將為何行?”管子對曰:“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而君之不救也,臣請以慶。臣聞之,諸侯爭于強者,勿與分于強。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于是桓公命以車百乘、卒千人,以緣陵封杞;車百乘、卒千人,以夷儀封邢;車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衛(wèi)。管子曰:“臣聞諸侯貪于利,勿與分于利。”于是以虎豹皮、文錦使諸侯,諸侯以縵帛、鹿皮報。則令固始行于天下矣。此其后,楚人攻宋、鄭。焚鄭地,要宋田,夾塞兩川。楚王欲吞宋、鄭而畏齊,于是號令曰:“誰能為我交齊者,寡人不愛封侯之賞焉。”于是楚國之賢士皆抱其重寶幣帛以事齊?;腹唬骸昂尾凰旖怀眨俊惫茏訉υ唬骸安豢?,是欲以文克齊,而以武取宋、鄭也。”于是遂興兵而南存宋、鄭,楚人退七十里而舍。使軍人城鄭南之地,立百代城焉,而楚不敢隳也;東發(fā)宋田,使水復東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南致吳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東存晉公于南,北伐孤竹,還存燕公。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合諸侯,反位已霸。修鐘磬而復樂。管子曰:“此臣之所謂樂也?!保ㄈ〔挠凇豆茏印罚?)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不傷勞傷:受傷B.于是縣鐘磬縣:懸掛C.寡人不愛封侯之賞焉愛:吝惜D.楚人退七十里而舍舍:駐扎(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所欲至而至焉而無百歲之壽B.舉事以時以緣陵封杞C.寡人有千歲之食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D.將為何行誰能為我交齊者(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無事焉你們是不會有事的B.諸侯爭于強者,勿與分于強諸侯之間爭強的時候,不要和他們一起爭強C.是欲以文克齊這是想用外交手段控制齊國D.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召集了)動用兵車的盟會六次,乘車的盟會三次(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桓公視管仲為自己的羽翼,希望他能幫自己實現(xiàn)宏圖大業(yè)。B.桓公一心享樂,不肯救助鄰國,管仲和群臣對此深感憂慮。C.楚人在鄭國縱火,在宋國制造水患,桓公出兵幫兩國解困。D.“修鐘磬而復樂”時,齊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無四面兵革之憂”。(5)本文標題“霸形”的意思是“成就霸王之業(yè)應有的內外形勢”。請根據(jù)文意,說明在管仲的輔助下齊國是怎樣一步步成就霸王之業(yè)的。3.(10分)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子夏【1】之門人問交【2】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注釋:【1】子夏:子夏與后文的子張都是孔門弟子?!?】交:交朋友。(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①嘉:②矜:(2)以下孔子言語可以支持子夏說法的是,可以支持子張說法的是。(填序號即可)①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②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3)子夏、子張之言皆聞于孔子。針對同一個話題,孔子對子夏與子張的教導為何有所不同?這體現(xiàn)了怎樣的教育思想?請分別結合以下兩則材料分析。①商(子夏)也寬,……師(子張)也褊,……(蔡邕《正交論》)②本章子夏之教門人,蓋初學所宜守;子張之言,則君子大賢之所有事。(錢穆《論語新解》)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4.(12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新葺小園其二【1】蘇軾三年輒去豈無鄉(xiāng),種樹穿池亦漫忙。暫賞不須心汲汲,再來惟恐鬢蒼蒼。應成庾信吟枯柳【2】,誰記山公【3】醉夕陽。去后莫憂人剪伐,西鄰幸許庇甘棠【4】。注釋:【1】本詩作于1062年,蘇軾時任鳳翔府簽判,1065年離任返京。【2】枯柳:東晉大司馬桓溫北征時,看到之前所種的柳樹已經(jīng)十圍,感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樹賦》中曾化用這一典故。【3】山公:指山簡,西晉名士?!?】甘棠:《詩經(jīng)?召南?甘棠》中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周代召公政績顯著,曾在甘棠樹下休息,百姓因此愛護甘棠樹。(1)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年”句寫詩人自知三年后離任,此處并非自己的家鄉(xiāng)。B.“種樹”句寫修葺小園的忙碌,也感慨這種忙碌可能徒勞。C.“暫賞”句寫且珍惜當下,懷著從容的心態(tài)欣賞小園風光。D.尾聯(lián)寫以后鄰居會幫著修剪園內的甘棠樹,因而感到欣慰。(2)詩人運用想象,描寫了自己離開之后的情景,開拓了詩歌意境。下列句中沒有運用想象手法的一項是A.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B.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淮上與友人別》)C.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辛棄疾《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D.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蔣捷《舟過吳江》)(3)“樹”是本詩的主要意象,請分析詩中的“樹”有哪些內涵。5.(8分)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南宋王十朋起初不認同韓愈《師說》中“,”兩句;待其開館授學,發(fā)現(xiàn)學生中“穎然以才名稱者十余輩”,自己在有些方面還不如他們,方知韓愈之言不虛。(2)優(yōu)秀的古典詩歌,往往于景中體現(xiàn)人格美,如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上闋中的“,,”,寫水天一色之景,也體現(xiàn)了詩人光明坦蕩、表里如一的高尚境界。(3)杜甫《登高》頷聯(lián)“,不盡長江滾滾來”寫夔州秋景,寄寓韶光易逝的感愴。(4)杜牧《阿房宮賦》先寫阿房宮的雄偉,次寫宮中的美人珍寶,接著由描寫轉入議論,“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的質問筆力雄健,令人深思。四、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6.(18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有些路你并不清楚不是我故弄玄虛,有些路你并不清楚。一只螞蟻的路,你知道嗎?一只鳥、一朵花的路你也不會清楚。還有風。還有云。還有季節(jié)。還有匆匆的時光與流水。它們都是有路的,只是,我們不清楚。說到路,記憶最深的當是故鄉(xiāng)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條都疊印著我深深淺淺的足跡,牽牛的,割草的,擔水的,下地的,采藥的,趕集的……十九年的反反復復,磕磕絆絆,汗水滴灑,哪條路有多長,什么地方分岔,哪個段落被雨水沖出一個豁口,亦或一截橫過路面的樹根曾經(jīng)絆了我一跤,這些,我閉上眼睛都曉得。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墳地的那條毛道,盡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幾趟,但是,我的心卻經(jīng)常在那條路上走動。然而,這只是村里路譜中很有限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條無形的路,像一張縱橫交錯的網(wǎng),匍匐在暗處,在歲月里發(fā)著幽光。你可以感知,也可以揣度和想象,但是你卻看不見它們真實的模樣。就說季節(jié)吧。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祖父在生產(chǎn)隊的位置有點特別。他不耕地,不收割,一年四季扛著一把锃光瓦亮的鐵鍬,在田野上轉悠。他這里瞅一眼,那里挖幾鍬土,看上去倒像個神秘兮兮的風水師。但是,祖父有一手“絕活”——他知道季節(jié)的路,更清楚莊稼的路。最后一場雪還沒化凈,祖父就把生產(chǎn)隊長叫到跟前,說,該整玉米墑了。隊長遲疑地說,會不會再來一場雪呀?祖父指著地面上一粒粒新鮮的泥土說,蚯蚓都翻漿了,節(jié)令是不會走回頭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隊長不好意思地笑笑,從祖父手里取過鐵鍬,翻了一鍬泥土,絲絲地冒著熱氣,里面果然藏著幾條活蹦亂跳的紅蚯蚓。祖父說,節(jié)令的路就在這蚯蚓頭上,眼下,春天離地面也頂多一指深。說得隊長連連點頭。村里的鳥,也是有路的。早些年,村里是不乏蒼鷹的。鷹總是收完莊稼即來,清明一到即走。鷹究竟來自何方,又歸之何處,我的確弄不清楚。但是,它們來到后,飛行的路線還是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那年我約摸六歲。這個不會錯。因為那年冬天吃不飽肚子。也就是說,是肚子幫我記住的。但是,那年冬天的鷹卻特別多,像是好年景趕集置辦年貨的人,一撥一撥的。出于對食物的渴望,那個冬天我長時間坐在門檻上,等候收工回來的母親給我?guī)Щ匾恍┖唵蔚某允?,也許是幾個野荸薺,也許是幾根胡蘿卜,而更多的是失望。失望也得守望。仿佛是為了打發(fā)難挨的時光吧,我就專注地看天。當我把目光放得又高又遠時,如銼如鋸的饑餓感似乎能夠減輕許多。起初,我感覺那些鷹也像我一樣,被饑餓折磨得亂飛一氣??墒曲楋w翔也是有路數(shù)的,它們先是順著河的東側向北飛,然后再沿著河的西側往南飛。難道鷹的翅膀下也有路不成?許多年后,當村里的天空已經(jīng)沒有一只蒼鷹時,我竟明白了個中的奧秘:河的兩岸都是豐腴的田地,農(nóng)人收割莊稼時,丟下的一些谷穗,正好便宜了過冬的野兔、田鼠和鳥雀,它們呼朋喚友地來此覓食。河道是天然的屏障,那些小獸物是無法逾越的,鷹自然也就無需來回越河逡巡。由此看來,鷹對飛行路徑的選擇,也是暗會了經(jīng)濟學道理的。后來,我的注意力還是轉到了地上。對土地的關注使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大地的秘密。比如,像刺猬、野兔、草狐,盡管它們十分狡猾,但還是有跡可循的。一條刺猬經(jīng)常出沒的路,糞渣就是最好的路標。過去,村里刺猬多,它們大多住在河畔一個叫牛鼻凹的地方。那里雜樹叢生,是刺猬理想的棲息地。一到黃昏,它們便悄無聲息地出來覓食,天亮之前再順著只有它們才熟悉的路趕回去。不知什么時候,牛鼻凹的樹被伐光了,再后來,那里改作農(nóng)田,刺猬的路便斷了。斷了就斷了,沒有人會為刺猬著想。有一年我回到村里,在收割后的麥茬地里,發(fā)現(xiàn)四具被麥茬火燒焦的刺猬幼仔的尸體,真是慘不忍睹。我想,要是刺猬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它們何必非得跑到危機四伏的地方生兒育女呢?是的,我們人類需要路,是不是也該給其他弱小的物類留一條生路呢?以前,我一直認為樹的路在地下。一棵樹要想往高處長,它就得拼命地把根往深處扎,在泥土與巖石中左沖右突,開辟出一條路來。然而,一個偶然機會,我發(fā)現(xiàn)樹的另一半路竟然在天空。那是兩年前的一個秋后,我像戀舊的鳥,在即將消失的村里久久盤桓,手里端著個相機,想把整個村莊都裝進鏡頭里帶走。那棵偉岸的沙樸就是在此時進入我的視野的。拍樹冠的時候,我的心不由得怦然一動,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棵樹生命深處的隱秘世界。那棵沙樸的樹冠可以用“碩大無朋”來形容,主干高聳,側枝紛披。因為是深秋,樹葉早已落盡,這就更顯出枝干的虬曲與蒼勁。扭結,彎曲,多么類似我們不平坦的生命與心靈歷程。你看,那一枝,它本來是向北面伸展的,可是長著長著,路被另一根更強悍的枝干擋住了,于是,它不得不折腰改道——向東發(fā)展;然而,東面的空間也已被別人率先占領,無奈之下它只得曲線圖存——向南突圍……在經(jīng)歷了幾番搏斗與失敗之后,那被嚴重扭曲的肢體在天空中留下一個大大的“Z”字。憑感覺,我猜測那根樹枝要走完那段曲折的路程,起碼也得上百年的時間,其間的求索與掙扎,選擇與痛苦,并不亞于我們人類歷史上那次舉世聞名的長征。面對著這樣的一條路,我們除了仰望、震撼與感慨,是否還有那么一點自慚形穢呢?反正我是。(取材于許俊文同名散文)(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也是暗會了經(jīng)濟學道理的會:符合B.在即將消失的村里久久盤桓盤桓:徘徊C.主干高聳,側枝紛披紛披:散亂張開的樣子D.我們除了仰望仰望:抬頭向上看(樹冠)(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二段最后一句中“我們”換成“你”,可增加親切感,更便于抒情。B.第四段“暗處”“幽光”并用,寫出這些路可感知而難以洞悉的特點。C.第六段寫?zhàn)嚮臅r的鷹多得像好年景辦年貨的人,比喻新奇,意蘊豐富。D.人與物、天上與地下、過去與現(xiàn)在……文章取材廣泛,打破時空局限。(3)文章第三段寫了哪些內容?與后文有怎樣的聯(lián)系?請聯(lián)系全文簡要分析。(4)文章主要寫了哪些“無形的路”?分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悟?請根據(jù)文意分條說明。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7.(6分)語言基礎運用。①國潮元素常與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慶?;顒用懿豢煞?。②除了聽國風音樂會,逛國風手工作品市集以外,身著漢服游園,體驗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的民俗,也令年輕人樂此不疲。③愛熱鬧的年輕人特別歡迎開啟了“狂歡模式”的主題樂園。④各類文化活動憑借極具巧思的策劃和豐富的內容,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⑤例如,北京歡樂谷專為七夕打造的“非遺時光周”,游客可以在主題集市里體驗古法藍染和扎染等非遺技藝,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中畫波浪線的兩處不能互換位置。B.②句畫線部分中的逗號應改為頓號。C.④句中“與日俱增”不能換為“與時俱進”。D.⑤句中加點的“的”可以換為“了”。(2)不改變原意,以“主題樂園”為主語,將第③句改寫為一個單句,將改寫后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近年來出現(xiàn)了各種“花式開學”設計:黑板上的歡迎詞、課桌上的小禮品、教室環(huán)境的新布置……2024年2月,我們將迎來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請你為班級設計一個“花式開學”方案,并說明理由。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9.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有同學說,回家后常被父母詢問在校情況。自己學習了一天,很疲憊,對父母的態(tài)度就會不太好,甚至發(fā)脾氣,但之后又會自責。請你寫一段話來勸導他。要求:具體切實,精煉得體。10.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請以“是光”為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11.(50分)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一位作家曾寫過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咱們往哪走???”“往前走?!薄澳氖乔鞍??”“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對話中“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生活中有很多“簽名”:各種確認單、承諾書需要本人簽名,手術前病人家屬需要簽名;學校通知的回執(zhí)需要找家長簽名,新書簽售會上希望得到作者的簽名……簽下自己的名字時,或莊嚴,或忐忑,或充滿期待,或百感交集;得到別人的簽名時,或興奮,或滿足,或陷入遐想,或百味雜陳。一個簽名,可能有一段故事。請以“簽名”為題目,展開聯(lián)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1.(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北京有一條古老的城市軸線,如脊梁一樣,貫穿南北,兩翼對稱。梁思成先生把這種在中國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統(tǒng)帥全局的軸線稱為“中軸線”。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軸線,被稱為中國都城規(guī)劃的典范之作。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瓊華島離宮的基礎上開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積水潭東北岸設置中心臺,再由中心臺引一條正南正北的直線作為全城的中軸線。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擴建外羅城,修建永定門。至此,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約7.8千米全部竣工。中軸線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中國自古有北極崇拜的居中觀,明代北京城擴展南城之后,紫禁城處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象天法地”,將都城位置與天象中的北辰相對,中軸線及兩側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為鑒,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信仰?!白笞嬗疑纭?,宮殿的左邊(東)是皇家太廟,右邊(西)是社稷壇,這體現(xiàn)了古代禮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新中國成立以后,北京中軸線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國旗桿、人民英雄紀念碑等成為核心。在皇家祭祖的太廟以南200米建造了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現(xiàn)合并組建為國家博物館),蘊含著銘記歷史、傳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壇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會堂,這里是人民代表參政議政的地方,如此規(guī)劃寓意深刻。進入本世紀,中軸線逐漸延伸,在北延長線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規(guī)模宏大的體育設施,“鳥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軸線北端的兩側,也形成了對稱的格局。隨著中軸線北延南伸的逐步實現(xiàn),以及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腳步漸近,歷經(jīng)風雨的北京中軸線,正像承載著它的這座城,煥發(fā)新的生機。(取材于譚烈飛、張馨予等的相關文章)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實施。該文件以“突出遺產(chǎn)價值、突出整體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對北京中軸線及周邊環(huán)境實施全要素、全過程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在妥善保護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發(fā)揮遺產(chǎn)價值,使歷史文化在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機。先農(nóng)壇神廚建筑群內的宰牲亭院落是明清兩代祭祀時加工犧牲的場所,其獨特的重檐懸山頂結構被古建專家稱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2023年7月,宰牲亭院落首次開放,吸引了眾多游客來這里拍照“打卡”。附近的老街坊劉先生為絡繹不絕的觀眾當起了“講解員”,談起這里的建筑特色和古代祭祀的流程,他如數(shù)家珍。數(shù)字科技也為中軸線煥發(fā)生機提供了無限可能。首都博物館正在舉辦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輝煌中軸”。展覽借助數(shù)字多媒體技術,將壯美的北京中軸線“搬進”了博物館,營造出古今相通、虛實交織的沉浸式中軸線文化體驗空間。觀眾時而化身古人置身宇宙星空,天上北極星漸漸幻化為地上元大都中心臺;時而聆聽悠揚的古樂,欣賞古畫暈染出的歷史上的北京中軸線;隨著北京鐘樓的一聲鐘響,觀眾又進入當下,在老北京胡同的鴿哨、吆喝聲中,感受北京中軸線的市井煙火氣。2023年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賽延續(xù)“傳承中軸文脈,傳播古都文化”主題,設置創(chuàng)意中軸、數(shù)字中軸等五大賽道,在2022年大賽基礎上,增加了以北京中軸線為題材的音樂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服裝服飾設計等板塊,旨在多角度、立體化挖掘中軸線的文化魅力。大賽激發(fā)了全民參與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傳承的熱情,促進了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與個性化創(chuàng)意的結合。(取材于劉海紅、張璐、李祺瑤等的相關文章)(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DA.梁思成稱貫穿中國古代城市建筑群的線為中軸線。B.元朝都城中軸線上有瓊華島、積水潭、永定門等。C.將都城位置與北辰相對,符合“南面而王”理念。D.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的位置關于中軸線對稱。(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原則的一項是CA.啟動鐘鼓樓的文物修繕和展示提升工程。B.實施正陽門箭樓景觀周邊環(huán)境整治項目。C.加大老城區(qū)的住戶騰退和街區(qū)改造力度。D.策劃北京中軸線周末親子公益徒步活動。(3)材料二提到的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設置了主題為“我在中軸線上”的展項。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展品不適合在該展項展出的一項是BA.繪有北京鼓樓雨燕的明信片。B.盧溝橋“為獅駕到”冰箱貼。C.1979年人民大會堂春節(jié)聯(lián)歡會入場券。D.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的照片。(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A.天安門西邊的中山公園原是社稷壇,曾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B.堅持有效利用的原則有利于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C.先農(nóng)壇擴大開放區(qū)域,能夠更好地展示、發(fā)揮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D.以中軸線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比賽,能促進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5)學校舉辦主題為“傳承?創(chuàng)新”的文化論壇,準備演講的同學根據(jù)以上兩則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綱,請你填寫①—⑤處,幫他補充完整。要求簡要概括。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內容古都脊梁外形的脊梁④中軸線貫穿北京城南北,兩翼對稱②文化的脊梁建筑布局體現(xiàn)了北極崇拜的居中觀①時代新韻新內涵⑤(舉一例并闡釋其內涵)③新手段“輝煌中軸”特展用數(shù)字科技將中軸線“搬進”了博物館【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3)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4)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表述錯誤,結合“梁思成先生把這種在中國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統(tǒng)帥全局的軸線稱為‘中軸線’”可知。B.表述錯誤,結合“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瓊華島離宮的基礎上開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積水潭東北岸設置中心臺,再由中心臺引一條正南正北的直線作為全城的中軸線。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擴建外羅城,修建永定門。至此,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約7.8千米全部竣工”可知。C.張冠李戴,結合“明代北京城擴展南城之后,紫禁城處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象天法地’,將都城位置與天象中的北辰相對,中軸線及兩側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為鑒,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信仰”可知。故選D。(2)C.本項措施不符合《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原則,結合“該文件以‘突出遺產(chǎn)價值、突出整體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對北京中軸線及周邊環(huán)境實施全要素、全過程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在妥善保護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發(fā)揮遺產(chǎn)價值,使歷史文化在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機”可知。故選C。(3)B.盧溝橋不在中軸線上。故選B。(4)A.“曾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錯誤,結合“‘左祖右社’,宮殿的左邊(東)是皇家太廟,右邊(西)是社稷壇,這體現(xiàn)了古代禮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可知。故選A。(5)①結合“該文件以‘突出遺產(chǎn)價值、突出整體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原則,對北京中軸線及周邊環(huán)境實施全要素、全過程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在妥善保護前提下,通過創(chuàng)新手段合理利用,充分展示、發(fā)揮遺產(chǎn)價值,使歷史文化在與現(xiàn)代生活融合中葆有勃勃生機”可知,時代新韻。②結合“中軸線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可知,文化的脊梁。③結合“數(shù)字科技也為中軸線煥發(fā)生機提供了無限可能……”可知,新手段。④結合“北京有一條古老的城市軸線,如脊梁一樣,貫穿南北,兩翼對稱”可知,中軸線貫穿北京城南北,兩翼對稱。⑤結合“在社稷壇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會堂,這里是人民代表參政議政的地方,如此規(guī)劃寓意深刻”可知,在社稷壇南建造人民大會堂,體現(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也可以舉國旗桿、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等例子,并闡釋其內涵。答案:(1)D(2)C(3)B(4)A(5)①時代新韻②文化的脊梁③新手段④中軸線貫穿北京城南北,兩翼對稱⑤在社稷壇南建造人民大會堂,體現(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也可以舉國旗桿、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等例子,并闡釋其內涵。二、本大題共2小題,共28分。2.(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霸形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有貳鴻飛而過之,桓公嘆曰:“今彼鴻鵠,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將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行此數(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此其后,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桓公不救,裸體紉胸稱疾,曰:“寡人有千歲之食,而無百歲之壽,今有疾病,姑樂乎!”管子曰:“諾?!庇谑强h鐘磬,陳歌舞,日殺數(shù)十牛者數(shù)旬。群臣進諫曰:“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君不可不救?!被腹唬骸氨朔欠ス讶酥畤玻ム弴?,子無事焉。”宋已取杞,狄已拔邢、衛(wèi)矣?;腹?,管子從,大鐘鳴?;腹暪苤僭唬骸皹贩?,仲父?”管子對曰:“古者之言樂于鐘磬之間者不如此。言脫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鐘磬之間,而無四面兵革之憂?!被腹唬骸吧??!庇谑欠ョ婍嘀h,并歌舞之樂。桓公曰:“請問將為何行?”管子對曰:“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而君之不救也,臣請以慶。臣聞之,諸侯爭于強者,勿與分于強。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于是桓公命以車百乘、卒千人,以緣陵封杞;車百乘、卒千人,以夷儀封邢;車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衛(wèi)。管子曰:“臣聞諸侯貪于利,勿與分于利?!庇谑且曰⒈?、文錦使諸侯,諸侯以縵帛、鹿皮報。則令固始行于天下矣。此其后,楚人攻宋、鄭。焚鄭地,要宋田,夾塞兩川。楚王欲吞宋、鄭而畏齊,于是號令曰:“誰能為我交齊者,寡人不愛封侯之賞焉。”于是楚國之賢士皆抱其重寶幣帛以事齊?;腹唬骸昂尾凰旖怀眨俊惫茏訉υ唬骸安豢?,是欲以文克齊,而以武取宋、鄭也。”于是遂興兵而南存宋、鄭,楚人退七十里而舍。使軍人城鄭南之地,立百代城焉,而楚不敢隳也;東發(fā)宋田,使水復東流,而楚不敢塞也。遂南伐,南致吳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東存晉公于南,北伐孤竹,還存燕公。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合諸侯,反位已霸。修鐘磬而復樂。管子曰:“此臣之所謂樂也?!保ㄈ〔挠凇豆茏印罚?)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A.人不傷勞傷:受傷B.于是縣鐘磬縣:懸掛C.寡人不愛封侯之賞焉愛:吝惜D.楚人退七十里而舍舍:駐扎(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CA.所欲至而至焉而無百歲之壽B.舉事以時以緣陵封杞C.寡人有千歲之食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D.將為何行誰能為我交齊者(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A.子無事焉你們是不會有事的B.諸侯爭于強者,勿與分于強諸侯之間爭強的時候,不要和他們一起爭強C.是欲以文克齊這是想用外交手段控制齊國D.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召集了)動用兵車的盟會六次,乘車的盟會三次(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BA.桓公視管仲為自己的羽翼,希望他能幫自己實現(xiàn)宏圖大業(yè)。B.桓公一心享樂,不肯救助鄰國,管仲和群臣對此深感憂慮。C.楚人在鄭國縱火,在宋國制造水患,桓公出兵幫兩國解困。D.“修鐘磬而復樂”時,齊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無四面兵革之憂”。(5)本文標題“霸形”的意思是“成就霸王之業(yè)應有的內外形勢”。請根據(jù)文意,說明在管仲的輔助下齊國是怎樣一步步成就霸王之業(yè)的?!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含義的掌握能力。解答時,學生要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也可以借助語境、語法知識來推斷。(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時,學生要了解虛詞的用法,結合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語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明確相關語句的含義,再判斷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與推斷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理解文本的內容,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對應的信息點,再對其進行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概括分析?!窘獯稹浚?)A.句意:百姓就不愁辛勞。傷,為……而生愁。故選A。(2)A.而:連詞,就;連詞,卻。B.以:介詞,按照;介詞,把。C.之:兩句都是助詞,的。D.為:動詞,做;介詞,給。故選C。(3)A.正確句意:你們就不必多事了。子,你們;無事,不必多事。故選A。(4)B.“管仲和群臣對此深感憂慮”錯,由“管子曰:‘諾?!谑强h鐘磬,陳歌舞,日殺數(shù)十牛者數(shù)旬”可知,管仲沒有對此深感憂慮。故選B。(5)由“‘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写藬?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可知,行安民之政,使民心歸服。由“宋伐杞,狄伐邢、衛(wèi),而君之不救也,臣請以慶。臣聞之,諸侯爭于強者,勿與分于強。今君何不定三君之處哉”可知,給三個鄰國的亡國之君封地,并以重禮結交各國,使齊國號令始行于天下。由“于是遂興兵而南存宋、鄭,楚人退七十里而舍。使軍人城鄭南之地,立百代城焉,而楚不敢隳也;東發(fā)宋田,使水復東流,而楚不敢塞也”可知,出兵保護宋、鄭,進一步穩(wěn)固了在中原的地位。由“九合諸侯,反位已霸”可知,討伐四方,九次會集諸侯,掃除了稱霸的最后障礙。由“遂南伐,南致吳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東存晉公于南,北伐孤竹,還存燕公”可知,齊國由國內而國外、從鄰國到中原到四方,一步步成就霸業(yè)。答案:(1)A(2)C(3)A(4)B(5)①行安民之政,使民心歸服。②給三個鄰國的亡國之君封地,并以重禮結交各國,使齊國號令始行于天下。③出兵保護宋、鄭,進一步穩(wěn)固了在中原的地位。④討伐四方,九次會集諸侯,掃除了稱霸的最后障礙。⑤齊國由國內而國外、從鄰國到中原到四方,一步步成就霸業(yè)。參考譯文:桓公在朝,管仲、隰朋進見。有兩只鴻雁飛過,桓公嘆息道:“那些鴻雁,四方無論多遠,想到哪里就能飛到哪里。我有您仲父,就像鴻雁有翅膀,(如果)仲父不發(fā)一言來教導我,我從哪里聽到治國之道,學到治國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說:“齊國百姓就是您的根本。您如果減輕租稅,百姓就不愁饑餓;寬緩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定時興舉,百姓就不愁辛勞。”這樣推行了數(shù)年,百姓歸附桓公就如同流水一般。這以后,宋國攻打杞國,狄人攻打邢國、衛(wèi)國,桓公都沒發(fā)兵救助,卻裸著上體,以帛纏胸稱病,說:“我有一千年吃不完的糧食,卻沒有一百年的壽命,如今又有病,姑且及時行樂吧!”管子說:“好的?!庇谑窍铝顟覓扃婍?,陳設歌舞,每天殺幾十頭牛設宴,連續(xù)了數(shù)十天。群臣進諫說:“宋國攻打杞國,狄人攻打邢國、衛(wèi)國,您不可不發(fā)兵救助。”桓公說:“他們攻打的又不是我們的國家,攻打的只是我們的鄰國,你們就不必多事了?!保ú痪?,)宋國攻取了杞國,狄人攻取了邢國、衛(wèi)國?;腹鹕?,管子跟著他,這時大鐘敲響了?;腹粗茏訂枺骸爸俑父杏X快樂嗎?”管子回答說:“古人所說的君主取樂于鐘磬之間時不是這樣。他們話語出口,號令就推行天下;游樂于鐘磬之間,卻沒有四方戰(zhàn)爭的憂慮?!被腹f:“好。”于是砍斷鐘磬的懸?guī)?,取消歌舞和音樂。桓公問:“請問要做些什么?”管子回答說:“宋國攻打杞國,狄人攻打邢國、衛(wèi)國,您都沒發(fā)兵救助,我為您慶幸。我聽說,諸侯之間爭強的時候,不要和他們一起爭強?,F(xiàn)在,您為什么不為三國君主安排居留之處呢?”于是桓公下令用兵車百乘、士卒千人,把緣陵封給杞君;用兵車百乘、士卒千人,把夷儀封給邢君;用兵車五百乘、士卒五千人,把楚丘封給衛(wèi)君。管子說:“我聽說諸侯貪利之時,就不要與他們一起爭利?!庇谑腔腹墒拐咚突⒈?、五彩錦給各國諸侯,各國諸侯用素帛和鹿皮回報。這樣,齊國的號令開始通行于天下各國了。這以后,楚人攻打宋國、鄭國。他們用火攻焚燒鄭國土地,截取宋國農(nóng)田,沿著兩條河筑堤堵塞水流。楚國想并吞宋國、鄭國,但怕齊國,于是發(fā)令說:“誰能為我結交齊國,我將不惜給他封侯的賞賜。”于是楚國的賢士都攜帶貴重的寶物和繒帛去齊國活動?;腹f:“何不與楚國交好呢?”管子回答說:“不可,楚國這是要用外交手段控制齊國,而用軍事手段攻取宋國、鄭國?!庇谑蔷桶l(fā)兵南下保護宋國、鄭國,楚人退兵七十里駐扎下來。桓公派軍隊在鄭國南部筑城,命名為百代城,楚國不敢再來燒毀;又向東收復了宋國的農(nóng)田,(開通了沿河的阻塞,)使河水重新東流,楚國不敢再來堵塞。于是桓公進而南伐楚國,南向召見吳國和越國的君主,又西伐秦國,北伐狄人,保護了東南面的晉國,又北伐孤竹國,回兵時保護了燕國。這期間,動用兵車的盟會有六次,乘車的盟會有三次,總共九次會集諸侯。等到桓公回到齊國,稱霸天下的大業(yè)已經(jīng)建立。于是修整鐘磬樂器,重新沉浸在享樂中。管子說:“這才是我所說的快樂??!”3.(10分)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子夏【1】之門人問交【2】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注釋:【1】子夏:子夏與后文的子張都是孔門弟子?!?】交:交朋友。(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①嘉:贊賞②矜:憐憫(2)以下孔子言語可以支持子夏說法的是②,可以支持子張說法的是①。(填序號即可)①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②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3)子夏、子張之言皆聞于孔子。針對同一個話題,孔子對子夏與子張的教導為何有所不同?這體現(xiàn)了怎樣的教育思想?請分別結合以下兩則材料分析。①商(子夏)也寬,……師(子張)也褊,……(蔡邕《正交論》)②本章子夏之教門人,蓋初學所宜守;子張之言,則君子大賢之所有事。(錢穆《論語新解》)【分析】(1)本題考查掌握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句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2)本題考查學生名著思想內容文章內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先要理解孔子的言語,再仔細對比文中子夏與子張的觀點做出正確的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名著思想觀點、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先要理解所給的兩則材料,再結合文章分析教導為何有所不同,把握孔子的教育觀念?!窘獯稹浚?)①嘉:贊賞。②矜:憐憫。句意:贊賞好人,也憐憫無能的人。(2)①“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諂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順而內心奸詐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語的人交友,是有害的。這與子夏的“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說法相同。故選②。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與子張的“君子尊賢而容眾”說法一致。故選①。(3)①由“商(子夏)也寬,……師(子張)也褊”“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可知,兩人個性不同:子夏為人寬和,所以孔子教導他要學會拒絕;子張個性褊狹,所以孔子教導他要接納普通人。這體現(xiàn)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②由“子本章子夏之教門人,蓋初學所宜守;子張之言,則君子大賢之所有事”可知,兩說適用的學習階段不同:子夏所教門人為初學者,因此要明辨是非,結交賢者;子張討論的是君子大賢的交友之道,因此提倡博愛,無論賢愚都要結交。這體現(xiàn)了儒家提倡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躐等的思想。答案:(1)①贊賞;②憐憫(2)②;①(3)①兩人個性不同:子夏為人寬和,所以孔子教導他要學會拒絕;子張個性褊狹,所以孔子教導他要接納普通人。這體現(xiàn)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②兩說適用的學習階段不同:子夏所教門人為初學者,因此要明辨是非,結交賢者;子張討論的是君子大賢的交友之道,因此提倡博愛,無論賢愚都要結交。這體現(xiàn)了儒家提倡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躐等的思想。參考譯文:子夏的弟子詢問子張應該怎樣與人交往。子張說:“子夏是怎樣說的?”回答說:“子夏說:‘人品可以的就跟他交往,人品不可以的就加以拒絕。’”子張說:“不同于我所聽到的:君子尊重賢人,也包容廣大的普通人,贊賞好人,也憐憫無能的人。我自己如果很賢明的話,對于別人有什么容不下的?我自己如果不夠賢明的話,人家將拒絕跟我相交,我又怎么可能去拒絕別人呢?”三、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4.(12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新葺小園其二【1】蘇軾三年輒去豈無鄉(xiāng),種樹穿池亦漫忙。暫賞不須心汲汲,再來惟恐鬢蒼蒼。應成庾信吟枯柳【2】,誰記山公【3】醉夕陽。去后莫憂人剪伐,西鄰幸許庇甘棠【4】。注釋:【1】本詩作于1062年,蘇軾時任鳳翔府簽判,1065年離任返京?!?】枯柳:東晉大司馬桓溫北征時,看到之前所種的柳樹已經(jīng)十圍,感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樹賦》中曾化用這一典故?!?】山公:指山簡,西晉名士?!?】甘棠:《詩經(jīng)?召南?甘棠》中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周代召公政績顯著,曾在甘棠樹下休息,百姓因此愛護甘棠樹。(1)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三年”句寫詩人自知三年后離任,此處并非自己的家鄉(xiāng)。B.“種樹”句寫修葺小園的忙碌,也感慨這種忙碌可能徒勞。C.“暫賞”句寫且珍惜當下,懷著從容的心態(tài)欣賞小園風光。D.尾聯(lián)寫以后鄰居會幫著修剪園內的甘棠樹,因而感到欣慰。(2)詩人運用想象,描寫了自己離開之后的情景,開拓了詩歌意境。下列句中沒有運用想象手法的一項是BA.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B.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淮上與友人別》)C.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辛棄疾《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D.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蔣捷《舟過吳江》)(3)“樹”是本詩的主要意象,請分析詩中的“樹”有哪些內涵?!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明確選項詩歌的手法,再判斷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意象內涵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解答】(1)D.“因而感到欣慰”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園中樹木被砍伐的擔憂,但他幸運地得到了鄰居的許可,讓甘棠花得以庇護。故選D。(2)B.“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意思是微風傳來笛聲幽咽,離亭沉浸在暮色中,你就要南下瀟湘,而我卻要奔向西秦。是實景。故選B。(3)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詞句展現(xiàn)了蘇軾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歲月的感慨。詩人以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深情,描繪了自己在小園中忙碌的景象,并表達了對自身衰老和時間的擔憂。詩中出現(xiàn)的庾信是一個傳世的文人形象,通過與他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長壽和保持詩意的向往。最后兩句則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努力修葺的樹木被砍伐的憂慮,但也傳遞出鄰居的友善和支持。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情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故“樹”代表了小園風光,體現(xiàn)了詩人對小園景致的喜愛;代表了詩人在鳳翔的生活,寄托了詩人對在此度過的美好時光的留戀;也代表了詩人的靜水流深老師功業(yè),暗含詩人對自己政績的自信。答案:(1)D(2)B(3)①“樹”代表了小園風光,體現(xiàn)了詩人對小園景致的喜愛。②“樹”代表了詩人在鳳翔的生活,寄托了詩人對在此度過的美好時光的留戀。③“樹”代表了詩人的靜水流深老師功業(yè),暗含詩人對自己政績的自信。5.(8分)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1)南宋王十朋起初不認同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兩句;待其開館授學,發(fā)現(xiàn)學生中“穎然以才名稱者十余輩”,自己在有些方面還不如他們,方知韓愈之言不虛。(2)優(yōu)秀的古典詩歌,往往于景中體現(xiàn)人格美,如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上闋中的“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寫水天一色之景,也體現(xiàn)了詩人光明坦蕩、表里如一的高尚境界。(3)杜甫《登高》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夔州秋景,寄寓韶光易逝的感愴。(4)杜牧《阿房宮賦》先寫阿房宮的雄偉,次寫宮中的美人珍寶,接著由描寫轉入議論,“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質問筆力雄健,令人深思?!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為:(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重點字:必)(2)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重點字:俱)(3)無邊落木蕭蕭下(重點字:蕭)(4)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重點字:錙)四、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6.(18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題。有些路你并不清楚不是我故弄玄虛,有些路你并不清楚。一只螞蟻的路,你知道嗎?一只鳥、一朵花的路你也不會清楚。還有風。還有云。還有季節(jié)。還有匆匆的時光與流水。它們都是有路的,只是,我們不清楚。說到路,記憶最深的當是故鄉(xiāng)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條都疊印著我深深淺淺的足跡,牽牛的,割草的,擔水的,下地的,采藥的,趕集的……十九年的反反復復,磕磕絆絆,汗水滴灑,哪條路有多長,什么地方分岔,哪個段落被雨水沖出一個豁口,亦或一截橫過路面的樹根曾經(jīng)絆了我一跤,這些,我閉上眼睛都曉得。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墳地的那條毛道,盡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幾趟,但是,我的心卻經(jīng)常在那條路上走動。然而,這只是村里路譜中很有限的一部分。還有許多條無形的路,像一張縱橫交錯的網(wǎng),匍匐在暗處,在歲月里發(fā)著幽光。你可以感知,也可以揣度和想象,但是你卻看不見它們真實的模樣。就說季節(jié)吧。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祖父在生產(chǎn)隊的位置有點特別。他不耕地,不收割,一年四季扛著一把锃光瓦亮的鐵鍬,在田野上轉悠。他這里瞅一眼,那里挖幾鍬土,看上去倒像個神秘兮兮的風水師。但是,祖父有一手“絕活”——他知道季節(jié)的路,更清楚莊稼的路。最后一場雪還沒化凈,祖父就把生產(chǎn)隊長叫到跟前,說,該整玉米墑了。隊長遲疑地說,會不會再來一場雪呀?祖父指著地面上一粒粒新鮮的泥土說,蚯蚓都翻漿了,節(jié)令是不會走回頭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隊長不好意思地笑笑,從祖父手里取過鐵鍬,翻了一鍬泥土,絲絲地冒著熱氣,里面果然藏著幾條活蹦亂跳的紅蚯蚓。祖父說,節(jié)令的路就在這蚯蚓頭上,眼下,春天離地面也頂多一指深。說得隊長連連點頭。村里的鳥,也是有路的。早些年,村里是不乏蒼鷹的。鷹總是收完莊稼即來,清明一到即走。鷹究竟來自何方,又歸之何處,我的確弄不清楚。但是,它們來到后,飛行的路線還是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那年我約摸六歲。這個不會錯。因為那年冬天吃不飽肚子。也就是說,是肚子幫我記住的。但是,那年冬天的鷹卻特別多,像是好年景趕集置辦年貨的人,一撥一撥的。出于對食物的渴望,那個冬天我長時間坐在門檻上,等候收工回來的母親給我?guī)Щ匾恍┖唵蔚某允?,也許是幾個野荸薺,也許是幾根胡蘿卜,而更多的是失望。失望也得守望。仿佛是為了打發(fā)難挨的時光吧,我就專注地看天。當我把目光放得又高又遠時,如銼如鋸的饑餓感似乎能夠減輕許多。起初,我感覺那些鷹也像我一樣,被饑餓折磨得亂飛一氣??墒曲楋w翔也是有路數(shù)的,它們先是順著河的東側向北飛,然后再沿著河的西側往南飛。難道鷹的翅膀下也有路不成?許多年后,當村里的天空已經(jīng)沒有一只蒼鷹時,我竟明白了個中的奧秘:河的兩岸都是豐腴的田地,農(nóng)人收割莊稼時,丟下的一些谷穗,正好便宜了過冬的野兔、田鼠和鳥雀,它們呼朋喚友地來此覓食。河道是天然的屏障,那些小獸物是無法逾越的,鷹自然也就無需來回越河逡巡。由此看來,鷹對飛行路徑的選擇,也是暗會了經(jīng)濟學道理的。后來,我的注意力還是轉到了地上。對土地的關注使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大地的秘密。比如,像刺猬、野兔、草狐,盡管它們十分狡猾,但還是有跡可循的。一條刺猬經(jīng)常出沒的路,糞渣就是最好的路標。過去,村里刺猬多,它們大多住在河畔一個叫牛鼻凹的地方。那里雜樹叢生,是刺猬理想的棲息地。一到黃昏,它們便悄無聲息地出來覓食,天亮之前再順著只有它們才熟悉的路趕回去。不知什么時候,牛鼻凹的樹被伐光了,再后來,那里改作農(nóng)田,刺猬的路便斷了。斷了就斷了,沒有人會為刺猬著想。有一年我回到村里,在收割后的麥茬地里,發(fā)現(xiàn)四具被麥茬火燒焦的刺猬幼仔的尸體,真是慘不忍睹。我想,要是刺猬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它們何必非得跑到危機四伏的地方生兒育女呢?是的,我們人類需要路,是不是也該給其他弱小的物類留一條生路呢?以前,我一直認為樹的路在地下。一棵樹要想往高處長,它就得拼命地把根往深處扎,在泥土與巖石中左沖右突,開辟出一條路來。然而,一個偶然機會,我發(fā)現(xiàn)樹的另一半路竟然在天空。那是兩年前的一個秋后,我像戀舊的鳥,在即將消失的村里久久盤桓,手里端著個相機,想把整個村莊都裝進鏡頭里帶走。那棵偉岸的沙樸就是在此時進入我的視野的。拍樹冠的時候,我的心不由得怦然一動,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棵樹生命深處的隱秘世界。那棵沙樸的樹冠可以用“碩大無朋”來形容,主干高聳,側枝紛披。因為是深秋,樹葉早已落盡,這就更顯出枝干的虬曲與蒼勁。扭結,彎曲,多么類似我們不平坦的生命與心靈歷程。你看,那一枝,它本來是向北面伸展的,可是長著長著,路被另一根更強悍的枝干擋住了,于是,它不得不折腰改道——向東發(fā)展;然而,東面的空間也已被別人率先占領,無奈之下它只得曲線圖存——向南突圍……在經(jīng)歷了幾番搏斗與失敗之后,那被嚴重扭曲的肢體在天空中留下一個大大的“Z”字。憑感覺,我猜測那根樹枝要走完那段曲折的路程,起碼也得上百年的時間,其間的求索與掙扎,選擇與痛苦,并不亞于我們人類歷史上那次舉世聞名的長征。面對著這樣的一條路,我們除了仰望、震撼與感慨,是否還有那么一點自慚形穢呢?反正我是。(取材于許俊文同名散文)(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也是暗會了經(jīng)濟學道理的會:符合B.在即將消失的村里久久盤桓盤桓:徘徊C.主干高聳,側枝紛披紛披:散亂張開的樣子D.我們除了仰望仰望:抬頭向上看(樹冠)(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第二段最后一句中“我們”換成“你”,可增加親切感,更便于抒情。B.第四段“暗處”“幽光”并用,寫出這些路可感知而難以洞悉的特點。C.第六段寫?zhàn)嚮臅r的鷹多得像好年景辦年貨的人,比喻新奇,意蘊豐富。D.人與物、天上與地下、過去與現(xiàn)在……文章取材廣泛,打破時空局限。(3)文章第三段寫了哪些內容?與后文有怎樣的聯(lián)系?請聯(lián)系全文簡要分析。(4)文章主要寫了哪些“無形的路”?分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悟?請根據(jù)文意分條說明?!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分析重要詞語的語境義的能力。語境義大致有如下三種情況:①多義。因為詞雖然有多個意義,但在具體語境中,由于受到語境的制約,它的意義則是單一而確定的。②特殊含義。詞的特殊含義是指詞在具體語境中改變了原來的意義,具有了新的臨時意義,有些詞的感情色彩也發(fā)生了變化。③隱含義。隱含義是指詞隱藏于字里行間的意義,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點)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結合題干的選擇要求,到底選正確還是選錯誤;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考查點,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比較。(3)本題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先通讀文本,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篩選概括相關內容。(4)本題考查篩選概括文本內容和分析作者感悟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先通讀文本,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篩選概括相關內容?!窘獯稹浚?)D.仰望:常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結合“面對著這樣的一條路,我們除了仰望、震撼與感慨,是否還有那么一點自慚形穢呢?”可知。故選D。(2)A.結合“一只螞蟻的路,你知道嗎?一只鳥、一朵花的路你也不會清楚。還有風。還有云。還有季節(jié)。還有匆匆的時光與流水。它們都是有路的,只是,我們不清楚”可知,隨著范圍的擴大,“我們”也是不清楚的。所以“我們”不能換成“你”。故選A。(3)結合“說到路,記憶最深的當是故鄉(xiāng)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條都疊印著我深深淺淺的足跡,牽牛的,割草的,擔水的,下地的,采藥的,趕集的……”可知,本段寫了自己對故鄉(xiāng)“有形之路”的熟悉,反襯后文對“許多條無形的路”的“并不清楚”。結合“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墳地的那條毛道,盡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幾趟,但是,我的心卻經(jīng)常在那條路上走動”可知,本段所寫的記憶細膩、深刻,飽含對故土的深情,與后文描寫母親、“我像戀舊的鳥”等呼應。結合“十九年的反反復復,磕磕絆絆,汗水滴灑,哪條路有多長,什么地方分岔,哪個段落被雨水沖出一個豁口,亦或一截橫過路面的樹根曾經(jīng)絆了我一跤,這些,我閉上眼睛都曉得”可知,本段寫了曾經(jīng)的勞作與艱辛,與后文寫到的艱難生活一致,為文末感嘆“我們不平坦的生命與心靈歷程”提供依據(jù)。(4)結合“他知道季節(jié)的路,更清楚莊稼的路。最后一場雪還沒化凈,祖父就把生產(chǎn)隊長叫到跟前,說,該整玉米墑了……”可知,季節(jié)的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遵循、敬畏自然規(guī)律。結合“鷹究竟來自何方,又歸之何處,我的確弄不清楚。但是,它們來到后,飛行的路線還是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可知,鷹的路。行路軌跡是用盡量低的成本獲得利益的過程。結合“一條刺猬經(jīng)常出沒的路,糞渣就是最好的路標。過去,村里刺猬多,它們大多住在河畔一個叫牛鼻凹的地方……”可知,刺猬的路。人類追求自身生存發(fā)展時,也要給其他物類留活路。結合“那棵沙樸的樹冠可以用‘碩大無朋’來形容,主干高聳,側枝紛披。因為是深秋,樹葉早已落盡,這就更顯出枝干的虬曲與蒼勁。扭結,彎曲,多么類似我們不平坦的生命與心靈歷程……”可知,沙樸樹枝的路。在不平坦的生命歷程中,要痛苦求索,堅強突破。答案:(1)D(2)A(3)本段寫了自己對故鄉(xiāng)“有形之路”的熟悉,反襯后文對“許多條無形的路”的“并不清楚”。本段所寫的記憶細膩、深刻,飽含對故土的深情,與后文描寫母親、“我像戀舊的鳥”等呼應。本段寫了曾經(jīng)的勞作與艱辛,與后文寫到的艱難生活一致,為文末感嘆“我們不平坦的生命與心靈歷程”提供依據(jù)。(4)季節(jié)的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遵循、敬畏自然規(guī)律。鷹的路。行路軌跡是用盡量低的成本獲得利益的過程。刺猬的路。人類追求自身生存發(fā)展時,也要給其他物類留活路。沙樸樹枝的路。在不平坦的生命歷程中,要痛苦求索,堅強突破。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7.(6分)語言基礎運用。①國潮元素常與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慶?;顒用懿豢煞?。②除了聽國風音樂會,逛國風手工作品市集以外,身著漢服游園,體驗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的民俗,也令年輕人樂此不疲。③愛熱鬧的年輕人特別歡迎開啟了“狂歡模式”的主題樂園。④各類文化活動憑借極具巧思的策劃和豐富的內容,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⑤例如,北京歡樂谷專為七夕打造的“非遺時光周”,游客可以在主題集市里體驗古法藍染和扎染等非遺技藝,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①句中畫波浪線的兩處不能互換位置。B.②句畫線部分中的逗號應改為頓號。C.④句中“與日俱增”不能換為“與時俱進”。D.⑤句中加點的“的”可以換為“了”。(2)不改變原意,以“主題樂園”為主語,將第③句改寫為一個單句,將改寫后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中相關詞語、標點、句子的說法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語段,結合相關語境進行分析,正確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根據(jù)題干要求進行變換。【解答】(1)A.①句中畫波浪線的兩處可以互換位置。故選A。(2)原句是一個主動句,“主題樂園”作“歡迎”的賓語,如果以“主題樂園”為主語,可以改成被動句。示例:開啟了“狂歡模式”的主題樂園特別受愛熱鬧的年輕人歡迎。答案:(1)A(2)示例:開啟了“狂歡模式”的主題樂園特別受愛熱鬧的年輕人歡迎。8.(10分)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近年來出現(xiàn)了各種“花式開學”設計:黑板上的歡迎詞、課桌上的小禮品、教室環(huán)境的新布置……2024年2月,我們將迎來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請你為班級設計一個“花式開學”方案,并說明理由。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寫作類型:說明類微寫作。審題:本次微寫作設置的背景是“2024年2月,我們將迎來高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開學”,要求設計一個“花式開學”方案,既然稱為“花式”,就要求方案設置構思巧妙,有新意;聯(lián)系高三最后一個學期,還要求設計要有溫情,有鼓舞學生的力量;同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不超過150字”。設計要體現(xiàn)高三最后一個學期的特點,可以祝福同學金榜題名。同時2024年是龍年,可以涉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的象征意義。比如,在新學期伊始,祝愿同學們在最終高考中“金榜題名”,也鼓舞大家在最艱難的學期能昂揚向上,奮發(fā)進取。以“龍翔九天”為背景,一方面使大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另一方面留住高中時期的美好回憶。縱數(shù)九隆冬,仍熱血沸騰。寫作思路:先介紹設計內容,再按照“首先……其次……再次……”的順序,有條理地介紹各環(huán)節(jié)及設計意圖。【解答】示例:我的設計圍繞“帆船”展開。黑板的標語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痹⒁庵詈笠粋€學期,盡管會困難重重,但同學們要不畏困難,斗志昂揚,最終可金榜題名。后板報上畫一個巨大的帆船,請同學們自行折好小紙船,寫下自己的夢想并貼到大帆船上,代表了以班級的大船為依托,各條小船齊努力,朝自己的夢想揚帆起航。9.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有同學說,回家后常被父母詢問在校情況。自己學習了一天,很疲憊,對父母的態(tài)度就會不太好,甚至發(fā)脾氣,但之后又會自責。請你寫一段話來勸導他。要求:具體切實,精煉得體?!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解答時,要明確題目要求,注意短評的寫作方法。【解答】明確題干要求,由于對父母的態(tài)度不太好,甚至發(fā)脾氣,但之后又會自責,要求寫一段話來勸導別人。首先明確身份,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其次明確事件緣由,是回家后常被父母詢問在校情況,由于很疲憊,對父母的態(tài)度就會不太好,甚至發(fā)脾氣,但之后又會自責。父母的出發(fā)點是關心自己,而自己是由于疲憊才對父母發(fā)脾氣,事后意識到錯誤又會很自責,其實雙方都是因為太關心對方了;最后明確勸導內容,可以勸導他不要和父母發(fā)脾氣,也可以勸導他不要太自責,因為孩子和父母都是為了關心彼此才有了矛盾,要互相體諒。寫作指導:勸導性內容可以先提出建議,然后給出充足的理由勸說對方接受你的建議,提出的理由要合情合理,給出的建議要具體可行,最后可以提出希望。用詞要恰當,既要委婉,又要有說服力。答案:親愛的朋友,我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向父母發(fā)脾氣,我們也會感到痛苦。他們是你最親的人,他們一定很愛你,不會和你生氣的。你可以找個合適的時間,坐下來和他們談談,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告訴他們你希望和他們和睦相處,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和關心,這樣你會感到更幸福,這個家也會充滿愛和溫暖。10.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請以“是光”為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微寫作能力。寫作類型:抒情性微寫作。審題:本題要求以“是光”為題目,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詩。不超過150字。寫作此題,應先理解題目“光”所蘊含的意思,光,即光明,是希望,是目標。而此處以“是”修飾“光”,則表明可以將某種事物比作“光”,正是因為這種事物具備了“光”的性質,就能讓行走在黑暗中的人看到一絲希望,盡管這種事物非常微小,但只要能帶來希望,也能讓看到的人得到鼓舞,沖破阻礙,戰(zhàn)勝困難,贏得未來。如果寫小詩,注意詩歌的語言特點,注意詩行的擺放;如果寫抒情文字,要采用一些修辭手法,加強語言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寫作思路:在寫作時,可以突出光雖然微小但卻給人希望的特點,歌頌光能刺破黑暗,給人溫暖的寓意。比如疫情中把白衣天使比作光,給病人帶來希望;地震時把人民子弟兵比作光,給災區(qū)的人帶去生命之光;還可以寫自己就是自己的“光”,強大的內心能夠帶領自己沖出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傊?,要圍繞著“光”能沖破黑暗,能帶給人希望來寫。要牢牢抓住“光”的特點,傳遞出一種溫暖勵志的正能量?!窘獯稹渴枪饽俏⑷醯囊稽c是光如草原中的一顆火星將黑暗燒出一個破洞流出希望那微弱的一點是光如一把薄薄的手術刀將黑暗切出一個缺口露出光明看見光、追隨光成為光、發(fā)散光那微弱的一點是光即使微弱也能把黑暗照亮11.(50分)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一位作家曾寫過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咱們往哪走?。俊薄巴白??!薄澳氖乔鞍??”“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對話中“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則材料作文。審題導寫:探索未知,堅定前行——對“往哪走,都是往前走”的深入思考首先,我們需要對題目中的關鍵句“往哪走,都是往前走”進行深入理解。這句話傳達了一種積極、堅韌的人生態(tài)度,即無論面臨何種選擇,無論前方的道路如何曲折,我們都應保持前行的決心和動力。這既是對人生方向的探討,也是對人生態(tài)度的反思。其次,我們要明確本次議論文的寫作重點。題目要求我們根據(jù)這段對話,自選角度進行論述。我們可以從人生的選擇、前行的意義、面對未知的勇氣等多個角度進行切入,深入探討這句話所蘊含的哲理。同時,我們也需要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現(xiàn)實,使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在構建論述框架時,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引入話題:首先,我們可以從自身經(jīng)歷或社會現(xiàn)象出發(fā),引入對人生方向和前行態(tài)度的思考。解讀哲理:然后,對題目中的關鍵句進行解讀,分析其所蘊含的哲理,如選擇的重要性、前行的意義、面對未知的勇氣等。論證觀點:接著,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現(xiàn)實,用具體的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來展示堅定前行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通過分析社會現(xiàn)象,來揭示選擇對人生軌跡的影響。深化思考:在論證觀點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思考,探討如何更好地面對人生的選擇和前行。比如,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決策能力,如何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行動,以便更好地應對人生的挑戰(zhàn)??偨Y觀點:最后,我們需要對全文進行總結,重申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我們可以強調堅定前行的重要性,呼吁讀者在面對人生的選擇和挑戰(zhàn)時,能夠保持積極、堅韌的態(tài)度,不斷前行,探索未知。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清晰的思路,確保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以及書寫的清晰性,使文章能夠更好地傳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參考立意:1.選擇即前行,方向在心中立意闡述:無論我們選擇哪個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